分子免疫学-《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总结共67页
- 格式:ppt
- 大小:3.81 MB
- 文档页数:67
一、绪论免疫:指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的功能免疫功能: 1免疫防御: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入侵, 中和毒素的能力。
过高:超敏反应过低:免疫缺陷2免疫稳定:机体清除损伤和衰老的自身细胞,维持体内生理平衡。
异常:自身免疫病3免疫监视:发现并清除体内突变细胞,防止细胞癌变。
异常:肿瘤免疫器官:中枢免疫器官:胸腺: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骨髓:免疫细胞产生的场所,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免疫细胞发生、分化、成熟的场所外周免疫器官:脾脏,淋巴结,扁桃体,黏膜伴随淋巴组织免疫细胞定居,发生免疫应答的场所免疫细胞:参与免疫反应或与免疫反应有关的细胞适应性(特异性)免疫细胞:T细胞、B细胞、抗原提呈细胞(APC)固有(非特异性)免疫细胞:Mφ、NK 、B1、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免疫分子:膜型分子(结合在细胞膜上):TCR、BCR、CD分子、MHC分子分泌型分子(存在于体液中): Ig分子、补体分子、细胞因子二、免疫球蛋白将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统称为----免疫球蛋白Ig分泌型:血清抗体膜型:B细胞膜上的抗原受体将机体受抗原刺激后出现的能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具活性的球蛋白---抗体Ab。
抗体是Ig,而Ig并非都是抗体。
命名:H链:分五类δ、μ、γ、ε、α链IgD 、IgM、IgG、IgE、IgAL链:分两型κ型和λ型高变区(hypervariable regio,HVR)可变区中某些区域的aa组成和排列特别易变化或具更高的变易性。
CDR(互补决定区):Ig的抗原结合部位和抗原表位互补结合部位,决定抗体的特异性。
铰链区:位于CH1和CH2之间,富含脯aa,富有弹性,可自由折叠意义:能使V区与不同距离的抗原结合补体结合位点易于暴露功能区作用:VL、VH:抗原结合部位HVR(CDR)与抗原表位结合CH1、CL:遗传标志所在IgG-- CH2:补体结合位点,通过胎盘部位CH3:与各种组织表面IgG Fc受体(FcγR)结合部位IgM:CH3 :补体结合位点IgE:CH2、CH3 :与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的(IgEFc受体FcεR)结合部位J链(Joining Chain):连接两个或两个以上Ig单体作用SIgA:二聚体IgM:五聚体分泌片SP(Secretory Piece):是SIgA上的一个辅助成分。
免疫学绪论、免疫组织器官大纲:1 认识免疫的概念、免疫系统的功能、固有性免疫和获得性免疫的特点2. 免疫系统、免疫器官、免疫组织的组成3. 中枢免疫器官:概念及功能,骨髓,胸腺及其功能4.外周免疫器官:概念功能,淋巴结功能,脾脏功能第一节:一、免疫的概念:是免疫系统以抗体、细胞因子等免疫分子和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以免疫应答的方式对外源性生物刺激(抗原)产生反应,其结果是有效地将抗原清除出体外,从而确保自身稳定。
二、免疫系统的功能三、固有免疫的特点:四、获得性免疫特点:第二节:◆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器官:外周,中枢–免疫细胞:–免疫分子:抗体、补体、细胞因子(Cytokine)是指由活化免疫细胞或非免疫细胞合成分泌的具有调控细胞生长分化、调节免疫功能和生理反应并参与病理反应的小分子蛋白质。
第三节中枢免疫器官1.免疫细胞发生、分化、成熟的场所;骨髓(法氏囊)、胸腺2.骨髓功能:1)各种免疫细胞的发生的场所2)B细胞分化、成熟的部位,并参与体液免疫功能。
3.胸腺功能: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第四节外周免疫器官1.成熟T、B细胞定居、增殖和接受抗原刺激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场所;脾、淋巴结、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2.淋巴结功能:过滤淋巴液;产生免疫应答;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淋巴管→胸导管→血液→淋巴结3.脾脏功能: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过滤血液;免疫效应部位;储存血液第五节免疫细胞★造血干细胞:分化为红细胞,血小板,白细胞(中性粒,嗜酸性,嗜碱性,单核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分3群:T细胞、B细胞、NK细胞★APC★淋巴细胞:分3群:T细胞、B细胞、NK细胞T细胞1. 依赖胸腺发育的淋巴细胞,负责细胞免疫功能;对部分体液免疫发挥辅助功能。
占外周血淋巴细胞的60%2. T细胞的分化早期分化:双阴双阳阳性选择:通过阳性选择,单阳性细胞获得识别抗原肽-MHC-II/I类分子复合物的能力,这也是T细胞作用受MHC限制的原因CD4+ or CD8+阴性选择:通过阴性选择,形成对自身抗原的耐受3. T细胞的表面标志(1) T细胞的表面受体T细胞抗原受体(TCR) 存在所有成熟T细胞表面•特点:与CD3分子形成复合体;;结合与MHC-抗原肽复合物,不能结合游离抗原(2) T细胞的表面抗原HLA抗原:所有T细胞----表达HLA-I类抗原活化的T细胞----表达HLA-I/IICD2(SRBC受体)存在所有成熟T细胞表面的分子,可以结合绵羊红细胞,形成玫瑰花环CD3 与TCR形成复合体CD4 存在于Th细胞表面CD8 存在于Tc/Ts细胞信号转导作用CD28 与APC细胞B7结合(3) T细胞亚群及分类•CD4+T细胞–识别的抗原受MHC-II类分子限制,为辅助性T细胞(Th),–Th1:主要参与细胞免疫,相当于TDTH细胞–Th2:主要辅助B细胞,参与体液免疫•CD8+T细胞–识别的抗原受MHC-I类分子限制,包括抑制性T细胞(Ts)和细胞毒性T细胞(Tc/CTL)–CTL,Tc:具有特异性杀伤靶细胞作用–Ts:具有抑制免疫应答作用B 细胞1.依赖于骨髓或法氏囊发育的淋巴细胞,负责体液免疫功能,对细胞免疫有调控效应。
医学免疫学知识点总结免疫学是研究机体对外来抗原的应答机制以及涉及到免疫系统的疾病的科学学科。
免疫学知识点非常广泛,涉及到免疫系统的结构、功能、机制以及与疾病相关的免疫反应等内容。
以下是医学免疫学的主要知识点总结。
1.免疫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免疫系统包括脾脏、淋巴结、扁桃体、骨髓等组织,并且分布在整个机体中。
-免疫系统的主要功能是防御机体免受感染,通过免疫应答来清除病原体。
2.免疫系统中的免疫细胞-免疫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细胞等。
-淋巴细胞分为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它们分别负责抗体介导的免疫应答和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
-巨噬细胞主要负责吞噬和消化病原体。
3.免疫系统的免疫应答-免疫应答分为先天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两个阶段。
-先天免疫是由于基因决定的,对所有的病原体都有一定的防御作用。
-获得性免疫是由于病毒或细菌感染后形成的,并且具有记忆功能。
4.免疫应答中的关键分子和信号传导-抗原是免疫应答的触发物,可以是病原体的组分或是药物等。
-抗原被处理并展示给免疫细胞后,触发协调的信号传导,促使免疫细胞激活。
-免疫细胞通过细胞因子进行相互间的通信,并通过MHC分子介导抗原的展示。
5.免疫系统的调节-为了防止过度的免疫应答,免疫系统受到复杂的调节机制的控制。
-免疫调节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其中包括抑制性T细胞和免疫抑制因子等。
6.免疫系统与疾病-免疫系统的功能障碍会导致免疫缺陷病和自身免疫病等疾病。
-免疫过度应答会导致变态反应和过敏症等疾病。
7.免疫疫苗和免疫治疗-疫苗是通过引入抗原来激活免疫应答,以提高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免疫治疗是利用免疫系统的功能来预防和治疗疾病,包括使用细胞因子、免疫抑制剂等。
免疫学复习指导“自己”与“非己”(self-nonself),对“非己”抗原发生清除、排斥反应,以维持机体内环境平衡与稳定的生理功能,包括免疫防御功能、免疫监视功能和免疫稳定三大功能。
(Ab或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内或体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亦称免疫原.只需极低浓度(1-10ng/ml)既可激活大量的T细胞克隆,产生极强的免疫应答效应,但其激活机制与方式有别于常规抗原与有丝分裂原.质决定着抗原的特异性线性表位liner epitope:序列上连续、线性排列的氨基酸或多糖组成的表位构象表位conformational epitope:由序列上不相连,但在空间结构上形成特定构象的短肽、多糖残基或氨基酸所构成区中氨基酸组成和排列顺序高度可变的区域,是Ig与抗原表位特异性结合的部位T细胞的一个主要功能亚群,表达CB8分子,具有特异性细胞毒作用,识别抗原具有MHC-I类分子限制,在抗病毒、抗胞内寄生菌和抗肿瘤免疫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另外,还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B细胞膜上的免疫球蛋白,可特异性识别和结合抗原。
Smlg通常与,,,形成复合物于B细胞表面。
CD3形成复合物于T细胞表面。
、B细胞的活化除TCR、BCR、等启动细胞活化外,还需要其他细胞膜上信号传递分子的协同。
如果没有这些协同刺激分子,免疫细胞进入无反应或失能状态,导致免疫无反应性T细胞的一个主要功能性亚群,表达CD4分子和TCRαb,识别抗原受MHC- II类分子限制,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中均具有辅助性和效应性功能。
被特异性T淋巴细胞识别的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的任何细胞。
能刺激初始型T细胞(naiveT cell)增殖,DC是机体免疫应答的启动者。
效应的全过程。
它系统如神经内分泌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共同影响免疫应答的发生、性质、强度、范围和终止,使免疫应答以最恰当的形式维持在最适当的水平。
活化的CTL和活化的Th1细胞可表达Fasl,当他们与自身相邻表达Fas的T,B效应淋巴细胞结合后,可通过Fasl/Fas 途径使上述效应淋巴细胞凋亡,此种作用称为活化诱导的细胞死亡。
免疫知识基础知识点总结一、免疫系统结构免疫系统是由多个器官和细胞组成的复杂系统,包括淋巴器官、骨髓、脾脏、淋巴结等。
其中,淋巴器官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包括胸腺和淋巴组织(如淋巴结、扁桃体、腺样体等)。
这些器官通过淋巴循环相互连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免疫系统。
二、免疫细胞免疫系统的细胞主要包括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粒细胞等。
其中,淋巴细胞是免疫系统的核心细胞,它们包括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
T淋巴细胞主要起着细胞免疫的作用,而B淋巴细胞主要分泌抗体来进行体液免疫。
三、免疫分子免疫系统的分子主要包括抗体、细胞因子、补体等。
抗体是由B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特殊蛋白质,它能够识别和结合外来抗原,从而协助其他免疫细胞来清除抗原。
细胞因子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一类生物活性分子,它们能够影响免疫细胞的增殖、分化、活化等过程。
补体是一组在体液免疫中发挥作用的蛋白质组成的系统,它们具有溶解细菌、促进炎症反应等功能。
四、免疫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受到多种调节因素的影响,包括免疫系统本身的调节和外界环境的调节。
免疫系统内部的调节主要包括免疫耐受和免疫记忆。
免疫耐受是指免疫系统对自身抗原的免疫应答处于一种平衡状态,从而避免对自身组织的损害。
免疫记忆是指免疫系统对曾经接触过的抗原产生持久的免疫应答,从而使得再次接触同一抗原时能够更快速、更有效地清除抗原。
外界环境的调节主要包括病原体的逃逸机制、药物的调节以及环境因素等。
综上所述,免疫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通过多种细胞和分子相互协作来保护人体免受病原体的侵害。
了解免疫系统的基础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健康。
希望本文能够对读者有所帮助。
精品文档供您编辑修改使用专业品质权威编制人: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________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团队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或复制使用后,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全文可编辑,以便您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同时,本团队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资料,如办公资料、职场资料、生活资料、学习资料、课堂资料、阅读资料、知识资料、党建资料、教育资料、其他资料等等,想学习、参考、使用不同格式和写法的资料,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office materials, workplace materials, lifestylematerials, learning materials, classroom materials, reading materials, knowledge materials, party building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免疫学知识点重点内容总结在人体内部存在一个复杂而精密的免疫系统,其功能是保卫身体抵挡病原微生物和其他外来物质的入侵,从而维持身体正常的生理功能。
《免疫学》知识点整理免疫学是一门研究生物体如何识别“自身”与“非己”物质,并通过免疫应答来排除“非己”物质,以维持自身生理平衡和稳定的科学。
这门学科涵盖了广泛的知识领域,下面为大家整理了一些重要的知识点。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主要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组成。
免疫器官包括中枢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
中枢免疫器官如骨髓和胸腺,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和成熟的场所。
骨髓是造血干细胞的发源地,也是 B 细胞发育成熟的地方。
胸腺则是 T 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
外周免疫器官包括脾脏、淋巴结和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等,它们是免疫细胞定居和发生免疫应答的部位。
免疫细胞种类繁多,包括淋巴细胞(T 细胞、B 细胞、NK 细胞等)、抗原提呈细胞(如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等)、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以及红细胞等。
免疫分子则包括抗体、补体、细胞因子等。
抗体是由 B 细胞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
补体是存在于血清和组织液中的一组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参与免疫调节和免疫防御。
细胞因子是由免疫细胞和某些非免疫细胞分泌的小分子蛋白质,具有调节免疫细胞功能和介导炎症反应等作用。
二、免疫应答免疫应答是指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抗原的过程,分为固有免疫应答和适应性免疫应答。
固有免疫应答是生物体与生俱来的防御机制,其反应迅速,但特异性较低。
例如,皮肤和黏膜的屏障作用、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NK 细胞的杀伤作用等都属于固有免疫应答。
适应性免疫应答则具有特异性和记忆性。
当抗原进入机体后,T 细胞和 B 细胞会被激活,产生特异性的免疫反应。
T 细胞主要参与细胞免疫,通过直接杀伤靶细胞或分泌细胞因子来发挥作用。
B 细胞则主要介导体液免疫,产生抗体来中和或清除抗原。
免疫应答的过程包括抗原提呈、淋巴细胞活化、免疫细胞增殖分化以及免疫效应等阶段。
抗原提呈细胞将抗原加工处理后提呈给T 细胞,使其活化。
活化的 T 细胞和 B 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
名词解释免疫(immunity):是指机体识别“自己”与“非己”抗原,对自身抗原形成天然免疫耐受,对非己抗原发生排斥作用的一种生理功能。
正常情况下,对机体有利;免疫功能失调时,会产生对机体有害的反应。
固有免疫反应(innate immuneresponse):也称非特异性或获得性免疫应答,是生物体在长期种系发育和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系列防御机制。
此免疫在个体出生时就具备,可对外来病原体迅速应答,产生非特异性抗感染免疫作用,同时在特异性免疫应答过程中也起作用。
适应性免疫反应(adaptive immuneresponse):也称特异性免疫应答,是在非特异性免疫基础上建立的,该种免疫是个体在生命过程中接受抗原性异物刺激后,主动产生或接受免疫球蛋白分子后被动获得的。
中枢免疫器官(central):是免疫细胞发生、发育、分化与成熟的场所;同时对外周免疫器官的发育亦起主导作用。
中枢免疫器官包括骨髓、胸腺和腔上囊(禽类)外周免疫器官(peripheral):是成熟T、B淋巴细胞等免疫细胞定居的场所,也是产生免疫应答的部位。
有淋巴结、脾及与黏膜有关的淋巴组织和皮下组织等。
免疫防御(immunologicdefence):是机体排斥外来抗原性异物的一种免疫保护功能。
该功能正常时,机体可抵御病原微生物及其毒性产物的感染和损害,即抗感染免疫;异常情况下,反应过高会引起超敏反应,反应过低或缺失可发生免疫缺陷。
免疫自稳(immunologichomeostasis):是机体免疫系统维持内环境稳定的一种生理功能。
该功能正常时,机体可及时清除体内损伤、衰老、变性的细胞和免疫复合物等异物,而对自身成分保持免疫耐受;该功能失调时,可发生生理功能紊乱或自身免疫性疾病。
免疫监视(immunologicsurveillance):是机体免疫系统及时识别、清除体内突变、畸变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的一种生理功能。
该功能失调时,有可能导致肿瘤发生,或因病毒不能清除而出现持续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