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病理学试卷之二
- 格式:doc
- 大小:18.50 KB
- 文档页数:4
模考吧网提供最优质的模拟试题,最全的历年真题,最精准的预测押题!动物病理学考试试题(二)一、B1型题(子母单选)(共4小题,共4.0分)以下提供若干组考题,每组考题共用在考题前列出的A 、B 、C 、D 、E 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与问题关系最密切的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某个备选答案可能被选择一次、多次或不被选择。
第1题A .链球菌B .猪瘟病毒C .食盐中毒D .维生素D 缺乏E .维生素E-硒缺乏引起鸡小脑软化的病因是( )。
【正确答案】:E【本题分数】:1.0分第2题引起猪化脓性脑炎的病因是( )。
【正确答案】:A【本题分数】:1.0分第3题A .淋巴细胞B .单核细胞C .中性粒细胞D .嗜酸性粒细胞E .嗜碱性粒细胞在病毒性脑炎时渗出的炎性细胞主要是( )。
【正确答案】:A【本题分数】:1.0分第4题在寄生虫性炎症或变态反应性炎症时,渗出的白细胞主要是( )。
【正确答案】:D模考吧网提供最优质的模拟试题,最全的历年真题,最精准的预测押题!【本题分数】:1.0分二、A3型题(子母单选)(共3小题,共3.0分)以下提供若干个案例,每个案例下设若干道考题。
请根据答案所提供的信息,在每一道考题下面的A 、B 、C 、D 、E 五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第1题一奶牛长期患病,临床表现咳嗽、呼吸困难、消瘦和贫血等。
死后剖检可见其多种器官组织,尤其是肺、淋巴结和乳房等处有散在大小不等的结节性病变,切面有似豆腐渣样,质地松软的灰白色或黄白色物。
似豆腐渣样病理变化属于( )。
A 蜡样坏死B 湿性坏死C 干酪样坏死D 液化性坏死E 贫血性梗死【正确答案】:C【本题分数】:1.0分第2题该奶牛所患的病最有可能是( )。
A 牛结核病B 牛放线菌病C 牛巴氏杆菌病D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E 牛传染性胸膜肺炎【正确答案】:A【本题分数】:1.0分第3题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似豆腐渣样物为( )。
动物病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40分)1. 动物病理学是研究动物的______。
A. 解剖学和生理学B. 疾病的发生发展和病理变化C. 药理学和毒理学D. 预防控制和治疗疾病2. 动物病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______。
A. 动物各个器官和系统的病理变化B. 动物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C. 动物病原体和传播途径D. 动物的营养需求和食物消化吸收机制3. 下列哪项不是动物病理学的基本研究内容?A. 病因和发病机制的研究B. 病理学的分类和命名C. 疾病的预防和控制策略D. 病理变化的形态学描述和病理诊断4. 动物病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______。
A. 解剖学和生理学分析B. 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C. 临床病理学观察D. 统计学和流行病学方法5. 动物病理学中,病理变化的分类主要从______两个方面进行。
A. 病程和病因B. 形态学和病因C. 病变和病理诊断D. 组织学和细胞学6. 动物病理学的病因分类包括______。
A. 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病因B. 遗传性和后天性病因C. 先天性和后天性病因D. 代谢性和免疫性病因7. 病理变化的形态学描述主要包括______。
A. 病变的范围和程度B. 细胞和组织的异常改变C. 病变的类型和形态特征D. 病变的病因和发病机制8. 动物病理学的应用主要包括______。
A. 病理诊断和治疗B. 动物疫情监测和预防C. 动物免疫技术研究D. 动物营养与饲料开发研究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60分)1. 请简述动物病理学的研究内容和应用领域。
动物病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病原体和病因的研究、疾病发生和发展的机制研究、病理变化的形态学描述和病理诊断、预防控制和治疗疾病策略的研究等。
应用领域包括动物兽医临床病理学、动物疫情监测和预防、动物疫苗研发和免疫技术研究、动物饲料开发和营养研究等。
2. 请简要介绍动物病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
动物病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临床病理学观察、病理解剖和组织学检查、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医学统计学和流行病学方法等。
兽医病理学试题及答案病理学是研究疾病形成、发展和演变的学科,对于兽医学而言,病理学尤为重要。
本文将为你提供一套兽医病理学的试题及答案,帮助你更好地了解和应用于实践中。
一、选择题1. 以下哪项属于细胞冷冻病理学检查的优点?A. 适用于活检组织B. 操作简单,结果快速C. 病变区域维持完整D. 操作过程无需借助显微镜答案:C2. 以下哪项属于病理标本采集的原则?A. 采集器械无需消毒B. 采集前重点检查标本完整性C. 采集过程中不需要记录相关信息D. 采集病理标本仅需遵循一种方法答案:B3. 下面哪项描述中,属于病理鉴定中异常细胞形态变异的表现?A. 胞浆内有嗜酸性颗粒B. 胞浆内有多边形嗜酸性物质团C. 胞浆内有黑色素颗粒D. 胞浆内有异物团块答案:B4. 病理标本的加工处理中,以下哪项不属于石蜡包埋的步骤?A. 石蜡渗透B. 石蜡浸渍C. 石蜡固化D. 石蜡磨制答案:D5. 组织学染色中,以下哪种染色适用于免疫组化检测?A. Giemsa染色B. 碘化银染色C. 真菌染色D. 免疫组化染色答案:D二、问答题1. 请描述组织学与病理学的区别与联系。
答:组织学是研究组织器官结构与功能的学科,主要通过显微镜下观察和分析细胞、组织和器官的结构特点和组织胚胎学发育等方面;而病理学则是研究疾病形成、发展和演变的学科,主要通过对异常细胞、组织和器官的研究,揭示疾病的本质、病理改变的特点以及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可以说,组织学是病理学的基础,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联系。
2. 简述组织学染色的原理及常用染色方法。
答:组织学染色是指通过染色剂对组织中的特定结构、分子或细胞进行显色的方法。
其原理是利用染色剂与组织中的目标物质发生特异性反应,产生着色反应。
常用的染色方法包括:- 希尔斯染色法:通过甲苯胺蓝和伊红两个染色剂的连续染色,使细胞核染成蓝色,胞质染成红色,常用于一般组织学研究。
- Giemsa染色法:适用于染色内含肌红蛋白的细胞,可观察红细胞、粒细胞和染色体等结构。
动物病理学试题及答案动物病理学是研究动物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和病变特征的科学,对于兽医临床实践和动物疾病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一份动物病理学试题及答案,供学习和参考。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动物病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A. 动物行为B. 动物疾病C. 动物遗传D. 动物营养答案:B2. 以下哪个不是病理学的基本任务?A. 描述病变B. 诊断疾病C. 预防疾病D. 治疗疾病答案:D3. 病理学中的“炎症”是指:A. 组织损伤B. 组织修复C. 组织防御反应D. 组织增生答案:C4. 动物病理学中的“坏死”是指:A. 细胞死亡B. 组织死亡C. 器官死亡D. 系统死亡答案:B5. 以下哪种细胞死亡属于程序性死亡?A. 坏死B. 凋亡C. 自噬D. 细胞分裂答案:B6. 动物病理学中,哪种类型的肿瘤是良性的?A. 肉瘤B. 腺瘤C. 纤维瘤D. 黑色素瘤答案:C7. 以下哪个是动物病理学研究的常用方法?A. 血液分析B. 组织切片C. 基因测序D. 以上都是答案:D8. 动物病理学中的“肿瘤”是指:A. 任何类型的肿块B. 良性肿瘤C. 恶性肿瘤B. 组织增生答案:B9. 以下哪种病变属于退行性变?A. 纤维化B. 钙化C. 坏死D. 炎症答案:B10. 动物病理学中的“肉芽肿”是一种:A. 炎症反应B. 肿瘤C. 退行性变D. 免疫反应答案:A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动物病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答案:动物病理学主要研究动物疾病的发生机制、病变过程和病变特征。
它包括对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病理生理、病理诊断和病理预防等方面的研究。
通过这些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为动物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2. 描述炎症的基本过程。
答案:炎症是机体对损伤和感染的一种防御反应。
基本过程包括:1) 血管反应,如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2) 细胞反应,主要是白细胞的浸润和聚集;3) 组织损伤和修复,包括细胞死亡、组织分解和再生修复。
动物病理学试题及答案1. 试题题目一:请简要阐述动物病理学的定义和作用。
题目二:列举并解释动物病理学中常用的几个基本概念。
题目三:描述动物病理学中常见的病理反应类型,并举例说明。
题目四:简述动物病理学的分类和主要研究内容。
题目五:动物病理学在兽医学和人类医学中的应用及未来发展方向。
2. 答案动物病理学是研究动物疾病的病理变化及其发生机制的学科,对于诊断与治疗动物疾病具有重要作用。
它通过观察和研究动物器官、组织和细胞的异常变化,可以识别病因、判断病情和预测病程,为疾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常用的几个基本概念包括病变、病理过程、病理学改变和病理诊断。
病变指的是任何异常状态或改变,在病理学中表现为器官、组织或细胞结构、形态和功能的异常。
病理过程是指病变发展的过程,可以分为原发性病变、继发性病变和共生性病变。
病理学改变是指病变引起的病理学上的变化,包括病理学形态学改变和病理生理学改变。
病理诊断是通过对病变的观察和分析,确定疾病的名称和性质,为疾病的治疗和防控提供依据。
在动物病理学中,常见的病理反应类型包括炎症反应、坏死和凋亡、增生和增殖以及纤维化。
炎症反应是机体对损伤或感染的一种非特异性的防御反应,常见病理表现为组织红、肿、热、痛等。
坏死和凋亡是细胞死亡的两种常见形式,坏死是一种被动的、不可逆的细胞死亡,而凋亡是一种主动的、可逆的细胞死亡。
增生和增殖是指组织或细胞在损伤或刺激后的增加,常见于损伤修复过程中。
纤维化是机体对严重和长期损伤的一种结构和功能恢复反应,表现为纤维组织的增生和沉积。
动物病理学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人兽共患病理学、实验动物病理学和兽医病理学。
其中,人兽共患病理学是研究人与动物共同患有的疾病的病理特征和发生机制,能为人类医学提供重要参考;实验动物病理学是采用动物模型开展疾病研究,为药物研发和治疗探索提供基础;兽医病理学是研究动物疾病的病理学特征和诊断方法,对于动物疾病的防控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动物病理学》参考答案(共15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30分)1、血管套:非化脓性脑炎时在血管周围腔有浆液、淋巴细胞等炎性细胞和组织细胞浸润,形成所谓血管的细胞套。
2、槟榔肝:肝小叶中央区因严重淤血呈暗红色,而肝小叶周边部肝细胞则因脂肪变性呈黄色,致使在肝的切面上出现红、黄相间的状似槟榔切面的条纹。
3、虎斑心:慢性中毒、缺氧可引起心肌脂肪变,常累及左心室内膜下和乳头肌部位,脂肪变心肌呈黄色,与正常心肌的暗红色相间,形成黄红色斑纹。
4、内基氏小体::狂犬病时在大脑海马回、锥体细胞和小脑普肯野氏细胞等部位的神经细胞胞质内见圆形或椭圆形的嗜酸性小体。
5、痛风:体内嘌呤代谢障碍引起的尿酸和尿酸盐晶体沉着于一定组织为特征的一种疾病,常见于禽类。
6、肉芽肿:由渗出的单核细胞和以局部增生的巨噬细胞形成的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
7、变性:由于物质代谢障碍,而使细胞内或细胞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异常蓄积的现象,通常伴有功能低下8、大肝病:鸡白血病时,瘤细胞侵害肝、脾、肾,使器官增大几倍,黄灰色,质地脆弱易碎裂,肝肿大尤其显著,可充满腹腔3/4的容积,故俗称为“大肝病”。
9、肿瘤:指机体在致瘤因素的作用下,局部组织细胞在基因水平条件下失去对其生长的基因调控,导致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新生物常形成局部肿块。
10、假小叶:肝硬化时,增生的纤维结缔组织将肝小叶分割成大小不等类似肝小叶形状的小岛,没有中央静脉,或偏位,或有两个,有的把汇管区包围在内,称为假小叶。
11、凋亡:是指活体内单个细胞或小团细胞的死亡,死亡细胞的质膜不破裂,不引发死亡细胞的自溶,也不引起急性炎症反应。
12、卫星现象:小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移至变性的神经细胞周围积聚,称为卫星现象。
13、泡沫细胞:小胶质细胞吞噬类脂质时不能将其消化,使细胞质呈空泡状,故称为泡沫细胞。
14、水肿:是指组织间隙内的体液增多。
15、假性肥大:在实质细胞萎缩的同时,间质成纤维细胞和脂肪细胞增生,造成器官和组织的体积增大。
动物病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动物病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A. 动物行为学B. 动物营养学C. 动物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机制D. 动物遗传学2. 以下哪个不是病理学中常见的组织损伤类型?A. 炎症B. 肿瘤C. 再生D. 遗传3. 动物病理学研究中,哪个方法可以用于观察组织细胞的形态结构?A. 显微镜检查B. 血液分析C. 尿液分析D. 心电图检查4. 细胞凋亡是一种:A. 细胞死亡B. 细胞增殖C. 细胞分化D. 细胞老化5. 以下哪个是动物病理学研究的常用实验动物?A. 家兔B. 家鸽C. 家鸡D. 所有选项都是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6. 简述动物病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7. 解释什么是病理性肥大,并举例说明。
8. 描述动物病理学在动物疾病诊断中的作用。
三、案例分析题(每题25分,共50分)9. 假设你是一名兽医,接到一个病例,一只狗出现了呼吸困难、咳嗽和发热的症状。
请根据这些症状,分析可能的病理变化,并提出初步的诊断思路。
10. 某农场的牛群出现了食欲不振、消瘦和贫血的症状。
请分析可能的病理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答案一、选择题1. C2. D3. A4. A5. D二、简答题6. 动物病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组织学检查、显微镜检查、生化分析、免疫组织化学、分子生物学技术等。
7. 病理性肥大是指由于病理因素导致的细胞体积增大,如心肌肥厚,可能由高血压等病理因素引起。
8. 动物病理学在动物疾病诊断中的作用包括:确定疾病的性质、类型、病变程度,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帮助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为预防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三、案例分析题9. 可能的病理变化包括:肺部炎症、感染、肿瘤或其他肺部疾病。
初步诊断思路:进行详细的病史调查,进行体格检查,采集血液、尿液等进行实验室检查,必要时进行X光或CT检查,以确定病变部位和性质。
10. 可能的病理原因包括:营养不良、寄生虫感染、慢性疾病等。
动物病理学-(2)A1型题1. 如果是肝脏的脂肪变性,其正确的颜色描述应该是( )。
A.苍白色B.鲜红色C.红黄色D.红白色E.以上都不是答案:C2. 结核杆菌引起的坏死,眼观坏死组织灰黄色,质较松软易碎,这属于。
A.凝固性坏死B.蜡样坏死C.干酪样坏死D.液化性坏死E.贫血性梗死答案:C3. 光镜下判断细胞是否坏死,主要观察。
A.细胞膜形态B.细胞核形态C.细胞质形态D.细胞器形态E.以上都不是答案:B4. 猪发生丹毒时,疹块部皮肤可整块脱落,是因皮肤发生了。
A.干酪样坏死B.液化性坏死C.坏疽D.蜡样坏死E.以上都不是答案:C5. 干性坏疽多发生于。
A.体表皮肤B.与外界相通的内脏C.深部创伤D.与外界不相通的内脏E.以上都不是答案:A6. 细胞坏死的主要形态学标志是。
A.核溶解,胞质浓缩和胞膜破裂B.核溶解,胞质少和胞膜破裂C.核溶解,核碎裂,核固缩D.核固缩,胞质固缩,细胞膜皱缩E.以上都不是答案:C7. 凝固性坏死的特殊类型是。
A.脂肪坏死与干酪样坏死B.蜡样坏死与干酪样坏死C.坏疽与干酪样坏死D.干性坏疽与干酪样坏死E.以上都不是答案:B8. 细胞损伤后的不可逆性变化是。
A.颗粒变性B.水泡变性C.坏死D.脂肪变性E.以上都是答案:C9. 下列器官小范围坏死会危及动物生命的是。
A.肺B.肠C.脑D.肾E.以上都是答案:C10. 坏死组织呈灰白色豆腐渣样外观时,称为。
A.蜡样坏死B.干酪样坏死C.干性坏疽D.湿性坏疽E.气性坏疽答案:B11. 由于肝细胞损伤对胆红素的代谢障碍所引起的黄疸,称为。
A.实质性黄疸B.阻塞性黄疸C.溶血性黄疸D.以上都是E.以上都不是答案:A12. 脂褐素形成与下列细胞器最密切的是。
A.线粒体B.粗面内质网C.溶酶体D.高尔基复合体E.滑面内质网答案:C13. 范登伯氏试验呈双向反应的是。
A.肝前性黄疸B.肝性黄疸C.肝后性黄疸D.阻塞性黄疸E.溶血性黄疸答案:B14. 阻塞性黄疸的特点是。
动物病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动物病理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A. 动物疾病的预防B. 动物疾病的治疗C. 动物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D. 动物疾病的流行病学答案:C2. 下列哪项不是动物病理学研究的内容?A. 动物疾病的宏观变化B. 动物疾病的微观变化C. 动物疾病的遗传学D. 动物疾病的社会影响答案:D3. 动物病理学中的“病理”一词来源于哪个词?A. PathologyB. PathogenC. PathwayD. Patient答案:A二、填空题1. 动物病理学主要研究动物疾病的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病因;发病机制2. 动物病理学中的病理变化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宏观变化;微观变化3. 动物病理学研究的疾病类型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传染病;寄生虫病;非传染性疾病三、简答题1. 简述动物病理学在动物疾病防控中的作用。
答案:动物病理学在动物疾病防控中的作用主要包括:确定疾病的病因,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为疾病的诊断提供依据,指导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措施,评估疾病对动物健康和公共卫生的影响。
2. 描述动物病理学研究方法中的组织学检查。
答案:组织学检查是动物病理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通过显微镜观察组织切片,研究细胞和组织结构的变化,以识别病变类型和程度,为疾病的诊断和研究提供依据。
四、论述题1. 论述动物病理学与兽医临床学的关系。
答案:动物病理学与兽医临床学密切相关。
病理学为临床学提供疾病的理论基础,帮助兽医理解疾病的本质和变化过程。
临床学则为病理学提供实际病例,促进病理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两者相互补充,共同推动动物疾病诊治技术的发展。
2. 分析动物病理学在食品安全领域的重要性。
答案:动物病理学在食品安全领域的重要性体现在:通过研究动物疾病,可以及时发现和控制可能影响食品安全的病原体和有害物质;通过病理学研究,可以评估动物源性食品的安全性,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科学依据;此外,动物病理学还有助于预防和控制动物源性疾病的传播,保障公共卫生安全。
动物病理学》模拟试题(一)一、判断题(请在正确的括号内划V,不正确的划x)(20分)1、防御机能包括屏障机能、吞噬杀菌作用、解毒机能、排毒机能。
(V )2、血栓与血管壁黏着,死后血凝块易与血管壁分离(V )3、增生是细胞体积增大,而肥大是细胞数量增多。
(X )4、白细胞朝着化学刺激物作定向移动的现象称为趋化作用。
(V )5、发生代谢性酸中毒时,机体可以通过血浆缓冲、呼吸和肾脏进行代偿调节的。
(V)6、发热是机体在长期进化过程中所获得的一种以抗损伤为主的防御适应反应。
因此,发热对机体是有利无害的。
(X)7、由于胆色素代谢障碍,血浆胆红素浓度增高,使动物皮肤、巩膜等组织黄染的现象称为黄疸。
(V )8、“虎斑心”属于实质性心肌炎,心肌有灰黄或灰白色斑状纹,外观形似老虎皮。
(V)9、慢性肠炎,肠壁结缔组织增生和单核细胞浸润,进一步发展肠腺萎缩。
(V )10、病毒性、细菌性、寄生虫性和食盐中毒性脑炎的组织学病变有其各自的特点。
(V)二、名词解释(20 分)1、痛风:嘌呤代谢障碍引起尿酸和尿酸盐在某些组织沉着的疾病叫痛风。
2、萎缩:是指发育正常的组织、器官,由于物质代谢障碍而发生体积缩小和功能减退的过程,称为萎缩。
3、坏疽:是指组织坏死后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和不同程度的腐败菌感染所引起的变化。
4、肥大:由于细胞体积增大,导致它所组成的组织器官体积增大、功能亦增强的状态,称为肥大。
5、心力衰竭细胞:肺淤血时,常在肺泡腔内见到吞噬有红细胞或含铁血黄素的巨噬细胞,因为慢性淤血多见于心力衰竭,故又有“心力衰竭细胞”6、出血性浸润:渗出性出血时,渗出的红细胞进入微小血管周围组织间隙的病变,称为出血性浸润。
7、噬神经细胞现象:小胶质细胞包围、吞噬变性、坏死的神经细胞。
8、梗死:动脉血流供应中断所致的局部组织坏死,称为梗死9、肉芽组织:由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增殖形成的一种幼稚结缔组织。
肉眼观呈颗粒状、鲜红色、质地柔软、类似肉芽。
兽医病理学试题及答案病理学是一个研究疾病形成机理、变化规律及其病变过程的学科。
而兽医病理学则是在动物方面研究这些内容。
作为兽医生,熟悉病理学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些兽医病理学的试题及答案,希望可以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试题1:下面哪个是造成疾病的主要因素?A. 遗传B. 营养C. 环境因素D. 生物体外来介入因素答案:D解析:造成疾病的原因有很多,但是外来生物体的介入是一个很大的因素。
这些生物体主要是细菌、病毒、真菌等微生物,在动物身体内引发感染,导致伤害或死亡。
试题2:下面哪个是细胞死亡的类型?A. 细胞增殖B. 凋亡C. 坏死D. 过度修复答案:C解析:细胞死亡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凋亡,另一种是坏死。
凋亡是一种有序的、主动的细胞死亡形式,通常发生在正常生理过程中;而坏死则是由于细胞受到损伤或缺血缺氧等原因,无法正常运作而导致的被动性细胞死亡。
试题3:下面哪个器官包括上皮、结缔组织及平滑肌组织三种类型?A. 肺B. 肝C. 胃D. 肠答案:C解析:胃是一个消化器官,主要由黏膜、肌层及其他结构组成。
黏膜层主要由上皮、结缔组织及平滑肌组织三个层次组成。
试题4:下面哪个病因会导致呼吸性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A. 红斑狼疮B. 糖尿病C. 骨关节炎D. 压力过大答案:D解析:压力过大会降低机体免疫力,从而导致呼吸性病毒感染。
而红斑狼疮、糖尿病、骨关节炎等疾病都不是呼吸道感染的病因。
试题5:下面哪个病毒不能通过空气传播?A. 流感病毒B. 麻疹病毒C. 腮腺炎病毒D. 艾滋病病毒答案:D解析:流感病毒、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都可以通过空气传播,而艾滋病病毒通常是通过血液、性传播等方式传播的。
结语以上就是一些兽医病理学试题及答案,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病理学知识。
当然,病理学知识非常广泛,我们需要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
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基础科目(动物病理学)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A1型题 2. B1型题 3. A3/A4型题1.发生瘀血的组织局部( )A.温度升高,颜色鲜红B.温度升高,颜色暗红C.温度降低,颜色鲜红D.温度降低,颜色暗红E.温度不变,颜色暗红正确答案:D解析:瘀血的组织或器官体积增大,颜色加深,呈暗红或紫红色,表面温度降低。
因此,发生瘀血的组织局部温度降低、颜色暗红。
知识模块:动物病理学2.心瓣膜上形成血栓,常见的类型是( )A.白色血栓B.混合血栓C.红色血栓D.透明血栓E.败血型血栓正确答案:A解析:白色血栓形成的过程是血小板不断地析出和黏附在受伤的血管壁上,然后混入少量白细胞和纤维蛋白。
白色血栓通常见于心脏和动脉系统内,如心瓣膜上,构成血栓的头部。
因此,心瓣膜上形成血栓,常见的类型是白色血栓。
知识模块:动物病理学3.白色血栓的主要成分是( )A.血小板和白蛋白B.血小板和纤维蛋白C.血小板和红细胞D.血小板和白细胞E.纤维蛋白和白细胞正确答案:B解析:白色血栓又称析出性血栓,主要成分是血小板和纤维蛋白,还含有少量白细胞,常构成血栓的头部。
因此,白色血栓的主要成分是血小板和纤维蛋白。
知识模块:动物病理学4.不常发生白色梗死的器官是( )A.肝脏B.心脏C.肾脏D.大脑E.脾脏正确答案:E解析:梗死是指因动脉血流断绝而引起局部组织或器官发生坏死。
梗死分为贫血性梗死和出血性梗死。
贫血性梗死是指梗死灶的颜色呈灰白色,此种梗死常发生于心、脑、肾等组织结构较致密、侧支循环不丰富的器官组织,梗死灶呈黄白色,形状与阻塞动脉的分布区域相一致;贫血性梗死灶的病变主要表现为病灶稍隆起,略干燥,硬固,灰白色,与周围的健康组织分界明显。
因此,不常发生白色梗死的器官是脾脏。
知识模块:动物病理学5.动物易发生出血性梗死的器官是( )A.心B.肝C.脾D.肾E.胃正确答案:C解析:出血性梗死由于梗死灶的颜色呈暗红色,又称为红色梗死,此种梗死多见于肺、脾、肠等组织结构疏松、血管吻合支较丰富的器官。
动物病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动物病理学是研究动物疾病的A. 病因和发病机制B. 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C. 病理变化和疾病过程D. 预防措施和控制策略答案:C2. 下列哪个不是动物病理学的研究对象?A. 家畜B. 野生动物C. 宠物D. 植物答案:D3. 动物病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A. 实验研究B. 临床观察C. 组织病理学检查D. 所有以上答案:D4. 关于动物疾病的传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仅通过直接接触B. 仅通过食物和水源C. 包括直接接触、食物、水源、媒介生物等多种途径D. 无法预测和控制答案:C5. 动物病理学在动物健康管理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A. 疾病诊断B. 疾病治疗C. 疾病预防D. 所有以上答案:D二、填空题1. 动物病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疾病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个方面。
答案: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2. 在动物病理学中,通过观察和分析动物的宏观和微观病理变化,可以推断出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疾病的性质、疾病的进程3. 动物病理学不仅关注个体动物的健康,还涉及到________和________的层面。
答案:群体健康、公共卫生三、简答题1. 简述动物病理学在动物疾病防控中的重要性。
答:动物病理学通过对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变化的研究,为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了科学依据。
它有助于及时发现和控制动物疫情,减少经济损失,保障动物福利,同时也有助于预防动物源性传染病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2. 阐述动物病理学研究方法的特点。
答:动物病理学的研究方法具有多样性和综合性。
它结合了实验研究、临床观察、病理解剖、组织病理学检查等多种方法,以全面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
此外,现代技术的应用,如分子生物学和影像学技术,也极大地丰富了病理学的研究手段。
3. 描述动物病理学在动物福利和伦理方面的考量。
答:动物病理学研究在追求科学真理的同时,也强调对动物福利的尊重和保护。
家畜病理学试题11、化脓性炎有哪几种主要表现形式?各自的特点是什么?答:化脓性炎的主要表现形式有脓性卡他、脓肿、蜂窝织炎等。
脓性卡他:多半是由急性粘膜性炎症发展而来,表现为粘膜充血、水肿和出血,并被覆多量黄白色脓样分泌物。
脓肿:局部组织器官化脓时,由于坏死组织被溶解、液化,局部充满大量脓液;脓肿周围由新生的结缔组织包围,形成一层包膜,使脓肿病灶局限化,而不致扩散。
蜂窝织炎:是指在皮下、粘膜下和肌间等疏桦结缔组织发生的一种弥漫性化脓性炎症。
病变范围广泛,组织破坏严重,发展迅速。
12、肿瘤的概念是什么?恶性肿瘤的转移途径有哪些?答:在某些致病因素作用下,机体对某一部分细胞的正常生长失去了控制,使这部分细胞出现异常增生,这种新增生的细胞群称为肿瘤。
肿瘤细胞从原发瘤脱离后,经血管、淋巴管等途径转称到其它部位。
恶性肿瘤转移的方式有淋巴转移,血管转移和种植转移。
13、怎样区别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答:良性肿瘤的瘤细胞形态与相应的正常细胞相似,恶性肿瘤的瘤细胞形态与相应的正常细胞差异大。
良性肿瘤多呈膨胀性生长,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恶性肿瘤的瘤细胞形态与相应的正常细胞差异大。
良性肿瘤多呈膨胀性生长,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恶性肿瘤呈浸润性生长,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良性肿瘤生长速度缓慢,恶性肿瘤生长迅速,常可发生坏死、出血和溃疡。
良性肿瘤手术后不易转移;恶性肿瘤常可发生转移,手术后可复发。
良性肿瘤危害小,一般对组织造成压迫;恶生肿瘤危害大,能破坏周围组织,引起出血,感染等。
甚至可造成恶病质,以致死亡。
14、发热的过程分哪几个阶段?其特点各是怎样?答:发热的过程可分为体温上升期,高热期和退热期三个阶段。
休温上升期:是机体发热的最初阶段,其特点是散热明显减少,产热不断增加,体温逐渐升高。
高热期:是体温上升到新的高温点后,散热与产热都在增加,并在高水平上处于动态平衡。
退热期(又称体温下降期):散热增加而产热减少,体温逐渐恢复正常。
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基础科目(动物病理学)模拟试卷2(总分:56.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 A1型题(总题数:16,分数:32.00)1.发生瘀血的组织局部( )(分数:2.00)A.温度升高,颜色鲜红B.温度升高,颜色暗红C.温度降低,颜色鲜红D.温度降低,颜色暗红√E.温度不变,颜色暗红解析:解析:瘀血的组织或器官体积增大,颜色加深,呈暗红或紫红色,表面温度降低。
因此,发生瘀血的组织局部温度降低、颜色暗红。
2.心瓣膜上形成血栓,常见的类型是( )(分数:2.00)A.白色血栓√B.混合血栓C.红色血栓D.透明血栓E.败血型血栓解析:解析:白色血栓形成的过程是血小板不断地析出和黏附在受伤的血管壁上,然后混入少量白细胞和纤维蛋白。
白色血栓通常见于心脏和动脉系统内,如心瓣膜上,构成血栓的头部。
因此,心瓣膜上形成血栓,常见的类型是白色血栓。
3.白色血栓的主要成分是( )(分数:2.00)A.血小板和白蛋白B.血小板和纤维蛋白√C.血小板和红细胞D.血小板和白细胞E.纤维蛋白和白细胞解析:解析:白色血栓又称析出性血栓,主要成分是血小板和纤维蛋白,还含有少量白细胞,常构成血栓的头部。
因此,白色血栓的主要成分是血小板和纤维蛋白。
4.不常发生白色梗死的器官是( )(分数:2.00)A.肝脏B.心脏C.肾脏D.大脑E.脾脏√解析:解析:梗死是指因动脉血流断绝而引起局部组织或器官发生坏死。
梗死分为贫血性梗死和出血性梗死。
贫血性梗死是指梗死灶的颜色呈灰白色,此种梗死常发生于心、脑、肾等组织结构较致密、侧支循环不丰富的器官组织,梗死灶呈黄白色,形状与阻塞动脉的分布区域相一致;贫血性梗死灶的病变主要表现为病灶稍隆起,略干燥,硬固,灰白色,与周围的健康组织分界明显。
因此,不常发生白色梗死的器官是脾脏。
5.动物易发生出血性梗死的器官是( )(分数:2.00)A.心B.肝C.脾√D.肾E.胃解析:解析:出血性梗死由于梗死灶的颜色呈暗红色,又称为红色梗死,此种梗死多见于肺、脾、肠等组织结构疏松、血管吻合支较丰富的器官。
兽医病理学试题(二)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30分)1. 兽医病理学:研究动物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转归的学科。
2. 细胞损伤:细胞受到各种有害因素作用后,引起细胞代谢、功能及结构发生异常变化的现象。
3. 炎症介质:参与并介导炎症反应的各种化学因子。
4. 纤维素性炎:以纤维蛋白原渗出为主,并在纤维蛋白溶解系统作用下形成纤维蛋白,即纤维素为特征的炎症。
5. 脓肿:器官或组织内的局限性化脓性炎症,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其中心为液化坏死的脓液,周围是充血水肿和新生毛细血管增生的肉芽组织。
6. 坏死性炎:指炎症病灶内组织细胞损伤严重、溶解破坏的病理过程。
7. 肉芽肿性炎:以肉芽肿形成为主要特征的炎症。
8. 肿瘤异型性:指肿瘤组织在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上,与其来源的正常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
9. 转移:恶性肿瘤细胞从原发部位,经淋巴道、血管或体腔等途径,到达其他部位继续生长的这一过程。
10. 败血症:指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侵入血循环,并在血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发生的急性全身性感染。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兽医病理学是研究动物疾病的原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转归的学科。
(√)2. 细胞损伤是不可逆的过程,一旦发生就无法恢复。
(×)3. 炎症过程中,血管通透性增加是引起组织水肿的重要原因。
(√)4. 化脓性炎是指以纤维素渗出为主的炎症。
(×)5. 脓肿是化脓性炎的一种特殊类型,通常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
(√)6. 坏死性炎是指组织细胞发生坏死,而炎症细胞浸润不明显的病理过程。
(×)7. 肉芽肿性炎都是有害的,需要手术切除。
(×)8. 良性肿瘤不会转移,而恶性肿瘤一定会转移。
(×)9. 败血症是一种严重的全身性感染,常导致动物死亡。
(√)10. 兽医病理学对动物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三、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哪项不是兽医病理学的研究内容?A. 疾病的原因和发病机制B. 疾病的发展过程和转归C. 疾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D. 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措施2. 细胞损伤的主要原因不包括:A. 物理因素B. 化学因素C. 生物因素D. 心理因素3. 下列哪种炎症属于化脓性炎?A. 纤维素性炎B. 浆液性炎C. 出血性炎D. 坏死性炎4. 脓肿形成的主要条件是:A. 大量细菌毒素的存在B. 组织坏死溶解形成液化区C. 炎症细胞的大量浸润D. 细菌的大量繁殖5. 下列哪种疾病属于肉芽肿性疾病?A. 骨折B. 癌症C. 结核病D. 营养不良6. 关于肿瘤异型性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肿瘤组织在细胞形态上与其来源的正常组织有差异B. 肿瘤组织在组织结构上与其来源的正常组织有差异C. 肿瘤异型性越大,表示肿瘤组织越接近正常组织D. 肿瘤异型性是判断肿瘤良恶性的重要指标之一7. 下列哪项不是兽医病理学中的防御反应?A. 炎症B. 发热C. 坏死D. 纤维化8. 关于败血症的描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 败血症是一种局部感染B. 败血症常由单一细菌感染引起C. 败血症时细菌不入血或仅在血液中短暂停留D. 败血症时细菌大量繁殖并产生大量毒素引起全身中毒症状9. 下列哪项不是兽医病理学中的常见病理过程?A. 充血B. 出血C. 坏死D. 再生10. 关于炎症介质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炎症介质参与并介导炎症反应B. 炎症介质包括血管活性胺、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等C. 炎症介质的作用是促进炎症的发展和消退D. 炎症介质不会引起组织损伤和器官功能障碍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兽医病理学在动物疾病诊断中的重要作用。
家畜病理学试题标准答案一、名词解释:1、疾病:是机体与致病因素相互作用产生的损伤与抗损伤的复杂斗争过程并表现生命活动障碍。
2、血栓:在活的心脏或血管腔内局部血液发生凝固,附着在血管壁上,这个过程称血检形成,所形成的固体物称栓。
3、萎缩:指器官、组织已发育到正常的大小,由于受到致病因素作用,而发生体积缩小,数目减少和功能减退,代谢减弱。
4、变性:机体内物质代谢障碍,在细胞内或细胞间质出现各种异彩常物质或原有的物质堆积过多,使细胞形态结构发生异常。
5、脂肪变性:在正常情况下,除脂肪细胞外,其余的细胞内看不到脂肪滴,而在脂肪变性的细胞浆内出现大小不等的脂肪滴称脂变。
6、坏死:在活的机体内,局部组织细胞发生病理性死亡,称坏死。
7、代偿:在疾病时,一些器官、组织的形态结构受到破坏或机能障碍时,体内另一些组织,器官加强机能,以适应新的条件,这种现象叫代偿。
8、肿瘤:是机体受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下,则发生异常的增生而形成新生物,常表现在局部形成肿块。
9、应激:是机体受到强烈剌激而处于“紧张状态”时,出现的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反应,并引起各种机能和代谢改。
10、缺氧:是机体组织、器官、细胞出现氧供应不足或由于氧化过程障碍,而不能利氧,使机体呼吸、循环、物质代谢发生障碍。
11、发热:由于机体受致热源剌激物作用后,使丘脑下前部体温调定点上移,而引起产热增高,散热减少,从而呈现体温升高的一个病理过程。
12、休克:是机体遭受强烈的病因剌激,使组织、器官循环灌流量急剧减少,所引起组织、细胞缺氧、代谢障碍发生严重障碍的全身性病理过程。
13、脱水:机体由和水分丧失过多或摄入不足而引起的体液减少称为脱水。
14、槟榔肝:肝淤血时,切面色彩不一,中红边黄形成红黄相间的斑纹,似如槟榔切面称之。
15、虎斑心:心脏发生脂肪变时,可见灰黄色的条纹或斑点,分布在色彩正常的心肌之间,外观上呈黄红相间的虎皮状斑纹。
二、选择题1、疾病的发展过程的共同规律是:A损伤与抗损伤的斗争过程B 机体的代尝过程C 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过程2、一般疾病过程中,决定着疾病发展的是:A 损伤与抗损伤的对比关系B 外界致病因素C 机体内部因素3、关于疾病的概念,以下哪一条是正确的:A 疾病的民生需要内、外因的相互作用。
《动物病理学》模拟试题(二)
一、判断题(请在正确的括号内划√,不正确的划×)(20分)
1、蜡样坏死是特指心肌的坏死。
( )
2、动脉性充血是指组织或器官因静脉回流受阻,血液在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内淤积,使局部组织血量增多。
()
3、营养不良性钙化是指钙盐沉着在变性、坏死组织或病理性产物中的过程。
4、脓细胞是从血液中渗出的中性粒细胞。
()
5、肿瘤的实质就是肿瘤细胞,它决定肿瘤的性质。
6、代谢性酸中毒是由于机体内固定酸生成过多或NaHCO3原发性减少,致血液pH值趋向低于正常。
()
7、心脏在缺氧时出现的心率加快,心收缩力和输出量增加提高全身供氧量,对急性缺氧有一定代偿意义。
()
8、浮膜性纤维素性肠炎时,肠粘膜表面形成凝固性假膜,例如猪瘟。
( )
9、疣性心内膜炎时,其疣状物是由纤维素、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构成。
()
10、慢性出血性贫血时间久了,可引起缺铁性贫血,血液中有核RBC和小RBC增多。
()
答:
1、×
2、×
3、√
4、×
5、√
6、√
7、√8×、9√、10√
二、名词解释(20分)
1、肿瘤
答:
由于致瘤因子的作用,局部组织细胞过度增生和异常分化而形成的新生物,称为肿瘤
2、白斑肾
答:
由于感染或中毒引起的以淋巴样细胞浸润和结缔组织增生为特征的非化脓性间质肾炎,在肾脏表面可见灰白色、油脂状的斑点或斑块,称为白斑肾。
3、血栓形成
答:
在活体的心血管内,血液发生凝固或血液有形成分析出并粘集形成固体物质的病理过程,叫血栓形成。
4、脑软化
答:
脑组织的液化性坏死,称为脑软化。
5、黄疸
答:
由于胆红素代谢障碍,胆红素在血液中积存过多,把机体的浆膜、粘膜、骨膜、脂肪等等染成黄色,称为黄疸。
6、变性
答:
机体由于物质代谢障碍所引起的一大类可恢复的组织损伤,呈现细胞和间质发生各种形态结构改变或者出现异物的病变,统称为变性。
7、炎性细胞浸润
答:
炎性细胞渗出后,分散或聚集于炎灶组织中的状态,称为炎性细胞浸润。
8、溃疡
答:
皮肤或粘膜化脓坏死脱落后,造成较深的缺损病灶,称为溃疡。
9、蜂窝织炎
答:
皮下或肌肉之间疏松结缔组织弥漫性化脓性炎症、称为蜂窝织炎。
10、肝硬变
答:
是指由各种病因引起肝细胞变性、坏死,继而肝细胞再生形成结节和结缔组织广泛增生形成假小叶,使肝小叶正常结构遭到破坏。
三、填空(20分)
1.病理性钙化可分为______和______两种类型。
2、肿瘤的组织结构分为______和______。
前者是指______、其功能是______、后者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肿瘤的生长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
3、急性肾小球肾炎早期表现为急性______变化,增生的细胞是______、______、渗出的细胞是 ______、______。
4、脾脏发生淀粉样变时,淀粉样物质沉着在脾小体(淋巴小结)部位,形成灰白色半透明、像煮熟的西米样结构,叫______。
淀粉样物质沉着在脾脏红髓的网状组织上,形成灰白色半透明小条斑,外观似火腿结构,称为______。
答:
1、营养不良性钙化、转移性钙化
2、实质、间质、肿瘤细胞、决定肿瘤的性质、结缔组织、血管、淋巴管、对肿瘤起支持和营养作用、外突性生长、膨胀性生长、浸润性生长
3、增生、内皮细胞、内膜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渗出
4、西米脾、火腿脾
四、问答题(40分)
1、以某疾病为例阐述疾病损伤与抗损伤斗争及相互转化规律。
答:
以某疾病为例阐述疾病损伤与抗损伤斗争及相互转化规律
疾病过程中损伤的抗损伤的对比关系决定疾病的发展方向。
如果损伤占优势,则病情恶化,甚至导致死亡。
反之,如果抗损伤占优势,则疾病就向有利于机体的方向发展,直至痊愈。
例如外伤性失血、机械性因素一方面引起的组织损伤、血管破裂、血液丧失、严重时导致血压下降、缺氧等一系列病理性损伤,另一方面,机体也发生了一系列的抗损伤反应,如血管收缩、心率加快、心缩加强、血库释放出储备的血液等。
如果失血不多,则通过抗损伤反应和及时的治疗措施,机体恢复健康。
反之,如果损伤过重,失血过多,治疗又不及时,抗损伤反应不足以对抗所造成的病理性损害,则动物可因严重的创伤性或失血性休克而死亡。
2、何谓脂肪变性?肝的脂肪变性有什么眼观病变特点?
答:
脂肪变性是指细胞的胞浆里有大小不等的游离脂肪滴蓄积。
脂滴多为中性脂肪(甘油三酯),也可能有磷脂及胆固醇等类脂质。
脂肪变性常发生在心、肝、肾等实质器官的实质细胞。
脂肪变性:
眼观:脂变器官肿大,胞膜紧张,质地脆软,淡黄色,切面油腻感。
镜检:胞浆内有脂滴,HE染色的切片可见空泡,空泡大小不一,发生融合,核被挤到一侧,严重时脂滴可以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内。
3、肉芽组织有何形态与机能特点?
答:
肉芽组织是由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增殖形成的一种幼稚结缔组织。
肉眼观呈颗粒状、鲜红色、质地柔软、类似肉芽。
结构:肉芽组织主要包括四种成分:新生的毛细血管、幼稚的成纤维细胞、少量的胶原纤维和多少不等的炎性细胞(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及淋巴细胞)
功能:抵抗感染,保护创面,机化血凝块和坏死组织,填补组织破损
4、引起支气管肺炎主要原因和病理变化特点是什么?
答:
原因:引起支气管肺炎的原因主要是细菌、有害因子影响下,机体抵抗力降低,特别是呼吸道防御能力减弱,进入呼吸道的病原菌可大量繁殖,引起支气管炎、炎症沿支气管蔓延,引起支气管周围的肺泡发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