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器及接触器
- 格式:ppt
- 大小:1.67 MB
- 文档页数:23
继电器和接触器都是电磁式开关电器,但前者属于工作在控制回路中的开关电器,而后者属于工作在主回路中的开关电器。
(1)继电器继电器的定义:继电器是一种自动电器,它适用于远距离接通和分断交、直流小容量控制电路,并在电力驱动系统中供控制、保护及信号转换用。
控制继电器的输入量通常是电流、电压等电量,也可以是温度、压力、速度等非电量,输出量则是触点动作时发出的电信号或输出电路的参数变化。
继电器的特点是当其输入量的变化达到一定程序时,输出量才会发生阶跃性的变化。
1)用单字母表示时,用K2)用双字母表示时,有:KA----瞬时、有或无继电器、交流继电器KL----闭锁接触继电器、双稳态继电器KM----接触器KP----极化继电器KR----簧片继电器、逆流继电器KT----延时、有或无继电器(2)接触器接触器的定义:接触器分为交流接触器(电压AC)和直流接触器(电压DC),它应用于电力、配电与用电场合。
接触器广义上是指工业电中利用线圈流过电流产生磁场,使触头闭合,以达到控制负载的电器。
1)接触器的图形符号如下图所示,文字符号为KM。
(a)线圈(b)主触点(c)辅助触点2)接触器的接线方法自锁互锁(3)继电器与接触器的区别1)作用不一样:继电器的首要作用是信号检测、传递、转换或处置用的,它通断的电路电流一般较小,一般用在控制电路里,控制弱信号。
接触器首要作用是用来接通或断开主电路的。
主电路是指一个电路工作与否是由该电路是不是接通为标志。
主电路概念与控制电路相对应。
一般主电路通过的电流比控制电路大。
容量大的接触器一般都带有灭弧罩。
继电器的触头容量一般不会逾越5A,小型继电器的触头容量一般只需1A或2A,而接触器的触头容量最小的也有9A;接触器的触头一般有三对主触头(主触头都是常开触头)另外还有几对辅佐触头。
而继电器的触头一般不分主辅;继电器的触头有时是成对设置的,即常开触头和常闭触头组合在一起,而接触器不成对设置;继电器关于特定的需要,会与其它设备组合规划成时间继电器、计数器,压力继电器等等,有附加功用,而接触器一般没有。
接触器及继电器的工作原理
接触器是一种将电路开关打开和关闭的设备,它由一个线圈、一个铁芯和一对可靠连接和断开电流的电触点组成。
其工作原理如下:
1. 当通电时,通过线圈中的电流产生一个磁场,磁场使铁芯受到吸引,铁芯向下移动。
2. 铁芯的下方连接了电触点,铁芯的下移使得电触点被闭合,电流通过电触点流过。
3. 当电源断开,线圈中的电流停止,磁场消失,铁芯回弹回其初始位置,电触点断开,电流停止流过。
继电器是一种由电磁铁和一对电触点组成的电器开关装置,它可以通过一个电路来控制另一个电路,常用于控制高电流或高电压设备。
其工作原理如下:
1. 当通电时,通过线圈中的电流产生一个磁场,磁场使电磁铁产生一个吸引力。
2. 当电磁铁被吸引时,连接在其上的电触点闭合,从而允许电流通过。
3. 当电源断开,线圈中的电流停止,磁场消失,电磁铁不再受到吸引力,电触点断开,电流停止流过。
简而言之,接触器和继电器的工作原理都基于电磁感应。
通电时,线圈中的电流产生磁场,磁场的作用使得铁芯或电磁铁受到吸引,进而使电触点闭合;断电时,磁场消失,吸引力消失,使电触点断开。
这种开闭电路的功能使得接触器和继电器能够起到控制电流的作用。
继电器和接触器的区别电磁式的继电器和接触器,它们的工作原理应该说是一样的。
有时就是同一个器件,用在这个电路作为接触器,用到另外一个电路又作为继电器使用。
如何区别呢?区别的方法就是看它们具体的用途了。
区别在于两者作用不同,接触器作开关起通断用。
继电器对负载作保护,类似以前保险丝。
接触器的线圈是接于低压设备的控制回路中,当线圈两端电压达到额定值的70%以上时,使铁心磁饱和吸合衔铁,同时带动其主触点接通主电源至电气设备,当接触器的线圈失电后衔铁释放,主触点断开切断设备主电源。
继电器的线圈根据直流、交流、电流、电压的不同接于相应的回路中,当满足线圈吸合的条件时,吸合衔铁,带动其常开常闭接点相应动作,在回路中起到不同的作用,有些继电器可长期带电,有些则不能,所以回路中有些继电器即便失电也不会造成电气设备的停运,而有些继电器即便得电业不会造成设备的启动运转。
继电器的主要作用则是起信号检测、传递、变换或处理用的,它通断的电路电流通常较小,即一般用在控制电路(与“主电路”对比)。
接触器主要作用是用来接通或断开主电路的。
所谓主电路是指一个电路工作与否是由该电路是否接通为标志。
主电路概念与控制电路相对应。
一般主电路通过的电流比控制电路大。
因此,就如一楼的朋友说的,容量大的接触器一般都带有灭弧罩(因为大电流断开会产生电弧,不采用灭弧罩灭弧,将烧坏触头)。
如果某个主电路工作电流较小,这时完全可以采用通常作为继电器用的电器来作为通断主电路的器件。
即将继电器作为接触器使用。
但若某个主电路工作电流非常大,以至于使用通断主电路的接触器容量非常大,要使这样的接触器工作的电流也非常大,也就是说它的控制电路中流过的电流非常大,用普通的继电器难以通断其控制电路。
这时,可以选择某个原来作为接触器使用的电器来作为该控制电路的通断用,这个接触器在这个场合的作用就是继电器了。
继电器, 接触器。
继电器跟接触器的区别 继电器和接触器都是电磁式开关电器,但前者属于⼯作在控制回路中的开关电器,⽽后者属于⼯作在主回路中的开关电器。
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继电器跟接触器的区别,供⼤家阅览! 继电器跟接触器的区别篇⼀ ⼀、我们先看两者的共同特征: 1、第⼀个概念,叫做转换深度式中的叫做断开或者截⽌时的电阻,叫做接通或者导通时的电阻,h 叫做转换深度对于有触点的开关电器,;对于⽆触点的电器, 正是由于有触点的开关电器,它的转换深度⽐较⾼,从⽽保证在接通电路时,开关电器的执⾏电流电能损耗⼩,对被控电路的影响也⼩;断开电路时,有触点的开关电器,其执⾏电路ide电阻⾮常⾼,从⽽可以保证电器的耐压⽔平。
相⽐之下,⽆触点电器在开断后,它不会产⽣电弧。
但⽆触点电器的转换深度⽐较低,因此其损耗较⼤,且发热相对要严重得多。
2、第⼆个概念,关于电磁式电器的结构电磁式电器的结构包括触头部件、操动系统和线圈等部件,还有灭弧系统及部件。
电磁式电器分为三类,有电压继电器、电流继电器和其它专门功能的继电器(例如温度继电器、时间继电器和热继电器等等)。
接触器也具有这些结构特征。
简单描述: (1)当电磁式继电器的激磁线圈通电后,激磁线圈电流逐渐增加并在电磁系统中产⽣磁通,其中衔铁与铁⼼之间⽓隙中的磁通将作⽤于衔铁。
随着⼯作磁通逐渐增加,作⽤于衔铁上的电磁吸⼒(转矩)也越来越⼤。
当电磁吸⼒⼤于系统反⼒时,衔铁将绕其转动轴转动带动其执⾏部分(触头系统)的动触头C0运动,从⽽实现常开触头和常闭触头变位。
(2)激磁线圈断电后,激磁线圈电流逐渐减⼩,电磁系统中的磁通也逐渐降低,⼯作⽓隙磁通也随之降低,作⽤于衔铁上的电磁吸⼒越来越⼩。
当电磁吸⼒⼩于衔铁反⼒时,衔铁在系统反⼒的作⽤下开始向其初始位置返回,带动动触点C0向其初始位置运动,直⾄常开触点和常闭触头复位。
3、第三个概念,叫做电磁式电器的返回特性 返回系数是电磁式继电器共同具有的特性,它反应了电器的继电特性明显程度。
接触器和继电器一.接触器和继电器的组成1.接触器的组成电磁接触器由主触点、辅助触点组成的触点部和由电磁线圈、铁心组成的操作电磁铁部两部分组成。
交流接触器主要由电磁机构、触点系统、灭弧装置及辅助部件等组成。
2.继电器的组成检测机构、中间机构和执行机构。
低压控制系统中的控制继电器大部分为电磁式结构,由电磁铁、衔铁、簧片、触点(静触点、动触点)组成。
二.接触器和继电器的作用1.接触器的作用交流接触器是一种中间控制元件,其优点是可频繁的通、断线路,以小电流控制大电流。
2.继电器的作用继电器是具有隔离功能的自动开关元件,广泛应用于遥控、遥测、通讯、自动控制、机电一体化及电力电子设备中,是最重要的控制元件之一。
继电器一般都有能反映一定输入变量(如电流、电压、功率、阻抗、频率、温度、压力、速度、光等)的感应机构(输入部分);有能对被控电路实现“通”、“断”控制的执行机构(输出部分);在继电器的输入部分和输出部分之间,还有对输入量进行耦合隔离,功能处理和对输出部分进行驱动的中间机构(驱动部分)。
作为控制元件,概括起来,继电器有如下几种作用:1)扩大控制范围:例如,多触点继电器控制信号达到某一定值时,可以按触点组的不同形式,同时换接、开断、接通多路电路。
2)放大:例如,灵敏型继电器、中间继电器等,用一个很微小的控制量,可以控制很大功率的电路。
3)综合信号:例如,当多个控制信号按规定的形式输入多绕组继电器时,经过比较综合,达到预定的控制效果。
4)自动、遥控、监测:例如,自动装置上的继电器与其他电器一起,可以组成程序控制线路,从而实现自动化运行。
三.接触器和继电器的维护与检修1.继电器的维护与检修接触器外观检查1)、清除灰尘,可用棉布沾少量汽油擦去油污,然后用布擦干;2)、拧紧所有压接导线的螺丝,防止松动脱落、引起连接部分发热。
接触器触点系统检查1)、检查动静触点是否对准,三相是否同时闭合,并调节触点弹簧使三相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