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行为规范管理制度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3
小学学生行为规范管理制度一、背景介绍小学阶段是孩子性格和行为塑造的关键时期,良好的行为规范管理制度对于学生成长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小学学生行为规范管理制度的内容和实施方法。
二、学生行为规范1.守时和纪律小学学生应该按时到校、按时上课,不迟到、不早退。
同时,要遵守校园纪律,不在课堂上嬉闹、不随意离开座位。
2.尊敬和团结学生应该尊敬老师、尊重同学。
在课堂上,要遵守师生互动的规则,积极参与讨论并团结同学合作完成任务。
3.文明礼仪学生应具备良好的礼貌和行为举止。
包括但不限于在校园内保持安静、排队遵守秩序、不乱扔垃圾、注意卫生等。
4.遵守安全规定学生要提高安全意识,遵守校园安全规定。
包括但不限于不在校园内奔跑、爬高危险地点、携带危险物品等。
5.诚实守信学生要讲诚信,不抄袭、不作弊。
同时,要遵循课堂讨论的规则,尊重他人观点,不捏造事实。
三、行为规范的执行方法1.规定明确、公平公正学校应制定明确的学生行为规范,并将其公布于校内。
规范要公正,不偏袒特定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清楚知道自己该如何行为。
2.宣传教育、提高意识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向学生宣传学校的行为规范,并加强个人及集体行为意识的培养。
3.示范引导、树立榜样学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教师应以身作则,成为学生良好行为的榜样。
同时,也可以选取一些行为规范良好的学生作为示范,树立榜样。
4.规则执行、严肃批评学校应对学生的行为规范执行进行监督,对违规行为及时进行批评和纠正。
通过规则执行的严肃性,让学生明确违规行为的后果。
5.家校合作、共同监管家庭和学校应形成合力,共同监管学生的行为规范。
家长要积极参与学校的活动,关注学生的行为表现,并与学校保持及时沟通。
四、行为规范管理的好处1.培养自律意识良好的行为规范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让他们明白哪些行为是不被接受的,从而自觉遵守规则。
2.促进学习进步学生在遵守行为规范的过程中,可以更好地集中精力学习,避免分心和浪费精力。
学生行为规范管理制度学生行为规范管理制度是为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维护校园秩序和营造良好学习环境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
本文将从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课堂纪律、社交行为等方面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管理措施,以期帮助学校更好地管理学生行为。
一、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对于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学校应当制定明确的规定,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守时守纪:学生应准时到校、上课,遵守学校规定的各项时间安排,不得迟到、早退或旷课。
同时,在校内要保持秩序,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如不乱扔垃圾、不在教室内随意涂写等。
2.着装规范:学生应按照学校的着装要求穿着整洁、得体,不得穿着不雅或过于暴露的服装。
学校可以设立相应的着装规定,并对不符合要求的学生进行相应的纠正。
3.文明礼貌:学生应做到礼貌待人、尊重老师和同学,遵守公共秩序。
在日常交往中,不使用粗俗的语言,不进行欺凌、打架等恶劣行为。
二、课堂纪律课堂纪律是保障有效教学和学习的重要环节,以下是一些课堂纪律的要求和管理措施。
1.师生关系:学生应尊重并服从老师的教学管理,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老师要积极引导,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提问、互动。
2.课堂纪律:学生应保持课堂安静,不随意走动,不扰乱教学秩序,不与同学交谈。
同时,禁止手机等电子设备在课堂上使用,以免分散注意力。
3.作业完成:学生应按时完成作业,并提交给老师。
老师可以设立作业的记录和批改制度,对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价。
三、社交行为学校是学生社交的重要场所,对于学生的社交行为需要进行适当的管理和引导。
1.友善相处:学生应友善对待同学,尊重他人权利和隐私。
在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支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2.团体活动:学校可组织一些团体活动,如班级集体活动、运动会等,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
同时,也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3.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可以通过举办各类文化艺术活动、讲座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同时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学生行为规范管理制度一、引言学生行为规范管理制度是为了维护校园秩序,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制定的。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学生,包括在校学生和寄宿学生。
二、学生行为规范1. 尊重他人:学生应尊重师长、同学和其他校园工作人员,不得侮辱、歧视或恶意攻击他人。
2. 诚实守信:学生应诚实守信,不得伪造、篡改或散布虚假信息。
3. 文明礼仪:学生应遵守公共秩序,不得在校园内吸烟、乱丢垃圾或进行其他不文明行为。
4. 课堂纪律:学生应按时到达教室,认真听讲,不得打扰他人学习,不得旷课、早退或迟到。
5. 校园安全:学生应遵守校园安全规定,不得携带危险物品,不得进行违法活动或参与暴力行为。
6. 课外活动:学生应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课外活动,不得参与违法、不良或有害的活动。
7. 电子产品使用:学生应合理使用电子产品,不得在课堂上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影响学习的设备。
8. 着装要求:学生应穿着整洁、得体的服装,不得穿着违反校规的服饰。
9. 宿舍管理:寄宿学生应遵守宿舍管理规定,保持宿舍卫生,不得在宿舍内吸烟、饮酒或进行不良行为。
10. 网络使用:学生应合理使用互联网,不得浏览、传播或制作违法、不良或有害的信息。
三、管理措施1. 宣传教育:学校将定期组织学生大会、班会等活动,向学生宣传学生行为规范管理制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行为观念。
2. 规范约束:学校将建立健全的规范约束机制,对违反学生行为规范的行为进行批评教育、警告甚至纪律处分。
3. 奖惩激励:学校将设立奖励制度,对表现良好的学生进行表彰和奖励,鼓励学生遵守学生行为规范。
4. 家校合作:学校将积极与家长合作,加强家校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行为表现和发展情况,共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监督与评估1. 监督机制:学校将建立学生行为监督机制,设立学生行为管理委员会,负责监督学生行为规范的执行和管理。
2. 评估方式:学校将定期对学生行为规范管理制度进行评估,了解学生的遵守情况和管理效果,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相应调整和改进。
学校规范办学行为制度第一、学生的基本行为规范1.礼貌待人。
学生应尊重师长、教师和同学,文明礼貌地与人交往,不说脏话、不辱骂他人,不恶意揶揄或手势攻击他人。
2.积极参与课堂。
学生应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与教师进行积极互动,按时到达教室,并保持安静、整洁的学习环境。
3.讲究卫生。
学生应保持个人卫生,每天保持整洁的书包、课桌和校园环境,定期参与学校集体卫生活动。
4.遵守校服规定。
学生应按照学校要求穿戴整齐的校服,加强对校服的管理和维护,树立良好的形象。
第二、学生的学习行为规范1.完成学习任务。
学生应按时完成布置的作业和学习任务,做到心无旁骛地专注于学习,不论是在课堂上还是课后。
2.合理使用学习工具。
学生应妥善使用教材、课本和学习工具,不乱涂乱写,保持学习资源的整洁和完好。
4.爱护课堂设施。
学生应爱护学校的课桌、椅子、黑板等设施,不在课桌上乱涂乱画,不随意丢弃垃圾。
第三、学生的社交行为规范1.友善相处。
学生应友善地与同学相处,互相帮助、尊重和理解,避免欺凌、孤立和排挤他人的行为。
2.弘扬集体主义精神。
学生应勇于承担集体责任,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集体活动,充分发挥团结协作的优势。
3.文明用语。
学生应使用干净、文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避免说脏话、粗口和不礼貌的言辞。
4.维护社交公共秩序。
学生应遵守校园交通规则,文明排队,在公共场所保持安静,不在课堂、食堂和图书馆里制造噪音。
第四、学生的安全行为规范1.遵守交通规则。
学生应遵守交通规则,安全过马路,不上车乱窜,不在车上乱动。
2.防范意外。
学生应注意校园安全,不攀爬校园设施,不滑雪、打架等危险行为,不在课室内乱奔跑。
3.安全用电。
学生应正确使用电器设备,避免用水碰电、乱拉电线等不安全操作。
4.维护个人安全。
学生应自觉遵守学校安全管理制度,不随意外出,保护个人财物安全,确保个人的身体和心理安全。
以上所述是学校规范办学行为制度的一些建议,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保证学校安全和教育品质的提升。
学生行为规范管理制度一、整体要求1.学生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的各项纪律规定,树立正确认识,严格要求自我修养,端正学习态度。
2.学生应尊重师长和同学,不得有辱骂、打骂、诋毁、中伤等行为。
3.学生应遵守学校作息时间和课堂纪律,不得迟到、早退、旷课等。
二、课堂行为规范1.学生应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认真听讲,不得在课堂上进行无关活动或打岔。
2.学生应爱护教室设施,不得乱画乱写、乱扔垃圾等破坏学校和教室卫生的行为。
3.学生应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课堂作业,不得抄袭、代写等作弊行为。
三、校园行为规范1.学生应礼貌待人,主动与同学友好相处,不得进行欺负、打架等违反校园秩序的行为。
2.学生应保持校园的整洁和干净,不得破坏花坛、草坪、树木等公共设施。
3.学生应保持安静,不得在教室、图书馆、阶梯教室等公共场所吵闹、打闹。
四、网络行为规范1.学生应合法使用网络,不得利用网络进行传播淫秽、暴力、恶心等不良信息的行为。
2.学生应文明用语,不得发布辱骂、诋毁、中伤等不利于校园和谐氛围的言论。
3.学生应保护个人信息安全,不得随意泄露个人隐私。
五、违纪处分1.对于规定的违纪行为,学校将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包括口头警告、批评教育、行为记录、学习奖励的取消等。
2.对于严重违纪行为,学校将依照学生违规行为处理程序给予相应的处分,包括但不限于挂职、留校察看、通报批评、停学、退学等。
以上是学生行为规范管理制度的概要,学校将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细则,并不断修订和完善。
通过这一制度的规范管理,学校希望能够培养学生自律、自重、自强的品质,为学生成长成才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同时,学校也将加大教育教学的力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小学学校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制度第一章总则为了维护良好的学习秩序,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推动学校的和谐发展,制定本规范。
第二章学生的基本要求1.爱护学校环境,不随地乱扔垃圾。
2.爱护公物,不随意损坏学校财物。
3.尊敬师长,对老师和同学保持礼貌。
4.乐于助人,积极参与班级活动。
5.合理安排时间,保证充足的休息和学习时间。
第三章进出校门1.严禁携带危险物品进入校园。
2.不得迟到早退,按时参加早操和正常课程。
3.进校门要按规定排队,不得推搡、堵塞。
4.出校门要登记离校时间,不得擅自离校。
第四章课堂行为1.进入教室要保持安静,不得打闹。
2.课堂要认真听讲,不得玩手机、看碟片等。
3.不得随意离开座位,上课期间不得随意走动。
4.不得做小动作,不得扰乱课堂秩序。
第五章课后活动1.安排合理的课后活动,不得放学后滞留在学校。
2.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要积极参与,不得逃避。
3.自行组织的课外活动要报备学校,并由老师或家长陪同。
第六章班级管理1.班级要保持整洁,不得乱丢垃圾。
2.班级成员要互相团结,不得互相欺负。
3.班级要建立秩序,不得打闹、乱动。
4.班级要有集体活动,不得放任个别学生。
第七章外出活动1.学校外出活动要向学校报备,经过批准。
2.外出活动要按规定的时间和地点进行,不得擅自改变。
3.经过人流较多的地方时,要保持安静有序。
4.要保持良好的形象,不得随意乱丢垃圾。
第八章班级考评1.班级要逐月进行考评,表彰优秀班级。
2.考评标准包括学习成绩、课堂表现、品行等因素。
3.考评结果要及时通知班级成员和家长。
第九章违反行为规范的处罚1.违反行为规范的学生将受到相应的纪律处分。
2.处分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留校察看等。
3.严重违反行为规范的学生将被请家长责任,并追究法律责任。
第十章特殊情况的处理1.遇到突发事件或特殊情况,学生要听从学校安排。
2.遇到个人困难或矛盾纠纷,学生要及时向班主任或老师反映。
3.学生要时刻保持冷静,不得进行激烈的言语或行为。
校园行为规范和纪律制度一、引言为了营造一个健康、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确保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范。
二、校园行为规范2.1 学生行为规范1.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
2. 按时到校,按时参加课堂教学,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
3.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强身健体,提高身体素质。
4. 讲究卫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个人卫生和宿舍卫生。
5. 爱护公共财物,不损坏公物,不偷窃他人财物。
6. 遵守校园秩序,不在校园内大声喧哗、打架斗殴、赌博等。
7. 文明上网,不浏览不良信息,不沉迷网络游戏。
8. 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2.2 教职工行为规范1.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尊敬学生,团结同事,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2. 按时到校,按时上课,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
3. 认真备课、上课,关心学生的成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 尊重学生的人格,不体罚、变相体罚学生。
5. 关爱学生,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
6. 积极参与学校管理,维护校园秩序,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7. 严谨治学,开展学术研究,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8. 关心集体,团结协作,互相尊重,互相学习。
三、纪律制度3.1 考勤制度1. 学生:按时到校,按时参加课堂教学,每月累计迟到、早退、旷课次数超过规定次数的,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2. 教职工:按时到校,按时上课,每月累计迟到、早退、旷课次数超过规定次数的,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3.2 请假制度1. 学生:因事、因病请假,需向班主任请假,并填写请假条。
累计请假次数超过规定次数的,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2. 教职工:因事、因病请假,需向校长请假,并填写请假条。
累计请假次数超过规定次数的,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3.3 爱护公物制度1. 学生:损坏公物,按照损坏程度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2. 教职工:损坏公物,按照损坏程度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学生出入校及行为规范管理制度第一部分:学生入校要求一、按时入校学生入校应遵守校方规定的时间,准时到校,不得迟到或者早退。
二、携带入校证件学生入校需随身携带入校证件,如学生证或校园通行证。
入校证件是学生身份的重要证明,也是管理规范的基础。
三、随身携带安全道具学生入校需随身携带安全道具,如安全帽、反光背心等。
这些道具能够提高学生在校园中的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
第二部分:校园行为规范一、着装规范学生应按照学校的着装规定进行穿着,不得穿着过于暴露或不宜校园环境的服装。
二、语言文明学生应保持良好的言行举止,不得使用粗俗、辱骂性的语言,尊重教师和同学,保持文明礼貌。
三、不得带辅助学习工具学生在入校时,不得携带任何与学习无关的辅助工具,如手机、游戏机等。
这样能够减少学生在课堂上的分心情况。
四、不得破坏公物学生应爱护校园环境,不得随意破坏公物。
学校是大家共同的家园,每个学生都应有责任保护环境。
第三部分:校外行为规范一、尊重社会规范学生在离校时,应尊重社会的行为规范,遵守交通规则,不得随意闯红灯、乱扔垃圾等。
二、遵守户外安全规定学生在校外活动时,应保持警惕,注意安全。
不得随意攀爬高处、游泳或到禁区游玩等存在危险的行为。
三、文明购物学生在购物时应保持文明礼貌,排队等候,不得以任何形式侵犯他人的权益。
第四部分:行为规范监督与管理一、班级管理层每个班级应设立班干部或班会委员,负责班级的行为规范监督与管理,并及时向学校反馈情况。
二、教师监督教师是学生行为规范的主要监督者,应加强对学生的辅导和指导,及时发现并纠正不良行为。
三、家长监督家长是孩子行为规范的直接责任人,应积极参与到学生行为规范的培养中,督促孩子遵守规定。
第五部分:违规行为处理一、面谈警告对于违反行为规范的学生,学校可进行正式面谈,警告并教育学生,让他们认识到错处并及时改正。
二、记过处分对于严重违反行为规范的学生,学校可给予记过处分,并通知学生家长并进行家长会议。
中学学生行为安全规范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为了保障中学学生的生命安全、财产安全和人身安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安全意识,在学校内外营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制定本规范。
第二章学生行为规范第一节学生的基本行为规范1. 学生在校外遇到陌生人搭讪时,务必保持警惕,不轻易接触,更不可随意透露个人信息。
2. 学生在校内外应当遵守交通规则,不横穿马路,不乱闯红灯,并严禁非法驾驶电动车、摩托车等交通工具。
3. 学生在走路时应保持文明礼貌,看到老人、孩子或有特殊需要的人时,应主动让座或提供帮助。
4. 学生在校外参加各类活动时,要遵守组织的规则,不违法乱纪,不参与违法犯罪活动。
5. 学生要尊重师长、团结同学,不欺压、诽谤他人,不进行暴力、恶作剧等行为。
第二节学生的食品安全和卫生规范1. 学生在食堂用餐时,应按规定的时间、地点就餐,不在教室、走廊等场所进食。
2. 学生应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不食用过期食品,避免过多摄入垃圾食品。
3. 学生在食堂用餐时,应保持餐桌整洁,不随意丢弃食物残渣。
4. 学生应养成勤洗手、勤洗澡、勤换衣的习惯,保持个人卫生。
第三节学生的安全用电和用火规范1. 学生不得在教室、宿舍等场所使用违规的电器设备,严禁私拉乱接电源。
2. 学生使用电器或进行实验时,应遵守用电规范,确保安全。
3. 学生不得在宿舍、教室等场所进行明火操作,不乱扔烟蒂等易燃物品。
4. 学生在参加实验或进行烹饪等活动时,应注意用火安全,严禁单独在房间使用明火。
第三章学校管理与学生安全第一节学校的安全管理规定1. 学校要做好安全设施的建设和维护,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
2. 学校要定期进行安全演练,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3. 学校要建立健全的安全监控系统,确保学生的行为可以被及时监管。
4. 学校要制定应急预案,对各类突发事件进行预防和处理。
第二节学生的入学和离校规范1. 学生入学时,应提供真实的个人信息,经过学校审核后方可继续入学。
学生行为规范管理制度
一、禁止学生酗酒、吸烟。
1、学生不得酗酒,对饮酒过量、酒后闹事或造成不良影响者给予严重警告以上处分。
2、严禁学生吸烟,违者给予批评教育,对不听劝阻、屡教不改者,给予一定的纪律处分;对吸烟引起失火或造成其它事故者,给予记过以上处分。
二、校园内男女同学交往要得体
学校是一个文明场所,男女同学交往应自尊、自重、自爱、文明得体、举止大方。
在校园内禁止男女同学挽臂揽腰,依偎搂抱等行为,违者视情节和态度好坏给予批评教育直到纪律处分。
三、校园内严禁学生赌博,违者给予严重警告以上处分。
对利用麻将、扑克等工具进行赌博者,根据违纪处分条例严肃处理,组织者从重处理。
四、文明就餐
1、自觉排队购买饭菜,不插队、不拥挤、不起哄,
自觉遵守就餐秩序。
2、文明用餐,保持食堂卫生,不将剩饭菜倒在桌上或地面上,到食堂洗碗处洗涤餐具,不准到宿舍、教室就餐。
3、爱惜粮食、菜肴、节约用水。
4、尊重食堂职工,礼貌待人,如有意见向学生伙管会反映。
五、讲文明礼仪
学生应礼貌待人,文明用语,热情待客,尊重师长,友爱同学;老师或客人来教室、宿舍应热情招呼并起身让座;和师长讲话应彬彬有礼,不冷淡蛮横。
六、对违反规定的学生,全校师生都有权加以制止、教育和管理,对值勤人员的查询和管理,学生应积极配合、自觉服从。
此规定自2008年9月1日起执行,以往有关规定与之不一致的,以本规定为准。
本规定解释权在学生处。
学生行为规范管理制度
红泥湾镇第五中心小学
2008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