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仿假如没有李白写作文
- 格式:docx
- 大小:44.31 KB
- 文档页数:6
模仿假如没有李白写作文
1、精妙绝伦:精细美妙,无与伦比。
2、炉火纯青:比喻学问知、技术或办事等达到精纯完美的境地。
3、梦笔生花:比喻写作能力大有进步。也形容文章写得很出色。道
4、浑然天成:形容才德、文章等完美自然。
5、斗酒百篇:饮一斗酒,作百篇诗。形容才思敏捷。
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12月) ,字太白,号回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答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又号“谪仙人”。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诗侠”之称。汉族,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南),出生于蜀郡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另有说法称出生于西域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有《李太白集》传世,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一生概况----------------------
李白祖籍陇西成纪(现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南),701年正月十六2月28日生于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另一种说法是其父从中原被贬中亚西域的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的托克马克 李白图片
市)所生,4岁再迁回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中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尊称为“诗仙”,其诗大多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他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李白出生于盛唐时期,但他的一生,绝大部分却在漫游中度过,游历遍迹了大半个中国。 二十岁时只身出川,开始了广泛漫游,南到洞庭湘江,东至吴、越,寓居在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市)、应山(今湖北省广水市)。他到处游历,希望结交朋友,拜谒社会名流,从而得到引荐,一举登上高位,去实现政治理想和抱负理想。可是,十年漫游,却一事无成。他又继续北上太原、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到齐、鲁各地,并寓居山东任城(今山东省济宁市)。
这时他已结交了不少名流,创作了大量优秀诗篇。李白不愿应试做官,希望依靠自身才华,通过他人举荐走向仕途,但一直未得人赏识。他曾给当朝名士韩荆州写过一篇《与韩荆州书》,以此自荐,但未得回复。 直到天宝元年(742年),因道士吴筠的推荐,李白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震天下 。李白初因才气为玄宗所赏识,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仍然继续他那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 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二年(756年),他感愤时艰,曾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不幸,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兵败之后,李白受牵累 ,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晚年漂泊东南一带,依当涂县令李若冰,不久即病卒。 李白从少年时起,常去戴天山寻找道观的道士谈论道经。后来,他与一位号为东岩子的隐者隐居于岷山,潜心学习,多年不进城市。他们在自己居住的山林里,饲养了许多奇禽异鸟,做了动物饲养员。这些美丽而驯良的鸟儿,由于饲养惯了,定时飞来求食,好像能听懂人的语言似的,一声呼唤,便从四处飞落阶前,甚至可以在人的手里啄食谷粒,一点都不害怕。这件事被远近传作奇闻,最后竟使绵州刺史亲自到山中观看鸟儿们的就食情况。这位刺史见他们能指挥鸟类的行动,认定他们有道术,便想推荐二人去参加道科的考试。可是,二人都婉言拒绝了。当时有名的纵横家赵蕤也是李白的好友,此人于开元四年(公元716年)就著成了《长短经》十卷。那时李白才十五岁。赵蕤这部博考六经异同、分析天下形势、讲求兴亡治乱之道的纵横家式的著作引起了李白极大的兴趣。他以后一心要建功立业,喜谈王霸之道,也正是受到这部书的影响。
来自:/view/2133.htm
一天,李白去天门山观赏风景,他乘上小船,顺着楚江,一路游来,小船到了天门山,李白被眼前的美丽景色吸引住了.
李白抬头看着这两座高大的山,看起来真像一座天门一样,在楚江两岸互相对立着,高而雄伟的山峰像两个守护神一样,守护着楚江.漫山的树木郁郁葱葱,有的树木弯着腰,像欢迎来游玩的客人;有的像一把把撑开的大伞,想给游客们遮荫、躲雨;还有的高耸入云,像孙悟空的金箍棒.山上百鸟争鸣,像在奏一曲曲悦耳动听的交响曲.
楚江水有时静静的流淌着,有时哗哗的水声像一个温顺的小姑娘哼着轻盈的小曲,有时像一匹脱了缰的野马,呼啸奔腾,一泻千里.汹涌的江水声,在山谷间回荡,震耳欲聋,浩浩荡荡的楚江水向东流,像一条银龙飞向天门山,在天门山下,流转盘旋.
李白乘着小船,在夕阳的余辉下,望着眼前雄伟、壮观、神奇的天门山.情不自禁地脱口而出,吟诵出了让人们回味无穷的《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诗人,这个神秘的称呼,让我既向往又喜爱。写诗,这个浪漫的事业,是多么美好而又伟大呀!小时候,爸爸刚教完我识字,就教我学古诗,所以,我最早接触的是诗,最早喜爱的也是诗。
其实我小时候还有一个理想,那就是当作家,因为我小时候爱看书,但我写出的作文很糟糕老师说像流水账,可那写的全是真事呀!到后来,我开始写编造出的文章,可这样却能赢得好评,虽然写出好文章了,可我却渐渐觉得空虚,没有经历过,又怎样能有真实的感受!所以,我又渐渐迷上了诗,迷上了这种充满浪漫幻想而又能写出自己真实感情的东西,迷上了这种能把荡气回肠的感情用精练的语言概括出来的东西。它能让人读后不觉啰嗦却能回味无穷。
不过,我想做一名什么样的诗人呢?
如果我是诗人,我想像李白那样的浪漫主义,向往他的“桃花流水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也向往他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放气概,向往写出像他那样的留芳千古的诗篇。
我不仅喜欢古诗,现代诗也同样喜爱。假如我是诗人,我要像郭沫若、拜伦、雪莱那样用自己的诗为武器,忧国忧民,投身革命,“不断地毁坏,不断地创新,不断地努力。”。用青春和热血,回报祖国,关心人民,写出人间百味,写出人间疾苦与欢笑,写出人民的诗篇!
可是,我忽然想到,这些诗人,都有各自的风格,作为一名诗人,要有自己的角度去看待每一件事,要做真实的自己!
是呀,要做真实的自己,假如我是诗人,要在一个充满讲情画意的世界,在一个角落,写尽人间的酸甜苦辣,在文学的世界里留下属于自己的一页,让梦想不再是假如!
从来不曾遇见你,在那晴空万里的日子里,我知道,你不在那儿。
早就遇见过你,在每一个月光皎洁的夜晚,我知道,对影已不止三人了。看不清你的模样,你遥远得看不清面容,只依稀听见你,把酒吐毫言。
我说,你是一个时代,是一个瑰丽璀璨的时代。你的头顶上笼罩着耀眼的光环,那是盛唐的缩影,在你之上,五光十色,绚丽有加。
你没有言语,我想,你当然不会相信,也不会明白,自己如此不得志,“但是诗人最薄命,就中沦落莫如君”,再怎样,到底还是行路难,行路难啊。你摇摇头,举起酒杯,醋畅淋漓地饮掉一壶愁绪,但明月知道,你总有万古哀愁。
但又有多少人想告诉你,光照千古的你赐予了他们多少力量,只因每个中国人,心中都信着那个怀才不遇的酒鬼李白,可爱又可敬地,活在生命中的每时每刻。也许,我能在长江中的小舟里遇见你。
偶然想起一句话—“我抛弃了所有的忧伤与疑虑,去追逐那无家的潮水,因为那永恒的异乡人在召唤我,他正沿着这条路走来。”不过,恐怕连泰戈尔都无法洞悉你内心的欢愉——遇赦东归,放舟江陵,两岸的猿声都在止不住的为你送行而歌唱。
你的一叶轻舟,穿过千山万岭,又哪有那般简单?今人游三峡,一冲进峡口,便直奔巨石礁而来。可想而知,那真是雷霆万钧,舟如离弦之箭,稍不留意,便被撞个粉身碎骨。 但那一天你突然得到命运的恩惠,连生死关头都悄然过去了,人生必定将再创辉煌!原本汹涌的波涛,凄厉的猿声,已不再令人心紧,反而如一支轻快婉转的棹歌,那彩云间的白帝城,那遥远的江陵,成了你赠予后人的礼物——生命的航船经过万般劫难后,总会驶出困顿,给你一路光明去歌颂。也许,我能在洛阳城的笛声中遇见你。
夜色苍茫,星辰昏暗,烛光下,你倚窗望月。在外漂泊,这也不知是第几个年头了,旅居孤寂,你怎能入眠?万家灯火都熄了,但此时窗外一缕悠扬悦耳的笛声,却轻悄悄地飘进了诗人的心里,爬上了洒满月色的窗台。
珠圆玉润,清亮婉转的笛声,在你看来美妙无比。全洛阳,都听见了吧?一定是的。
夜深人静,也不知道多少游子魂牵故里?本身就拥有丰盈情感的你,在笛声中,是否已让心绪,飞回到蜀地皎白的月下,而自己身在洛阳,独自品尝“断肠人在天涯”的苦涩,你的心,总是孤独的,不知是否残存着一丝傲气,在我看来,没有人真正靠近过。记得琼瑶曾写给三毛一句话——“说是了解你的,了解有多深?说是你的知交,相知有多少?说你不快乐,到底快乐是什么?”你就是这样吧。
永远是一个孤寂独僻的人,生活在自己的世界,对故乡有怀念,我想,也有着对幸福的追求与向往吧。也许,我能在金樽美酒的倒影里见到你。
你向来有一双敏锐的眼睛,看得穿红尘万丈。饮酒放歌,好像太张牙舞爪,只有你知道,那是内心的疲倦与彷徨。
早就累了,早已不是青丝而是双鬃斑白了,时光早就不打招呼地随着奔腾的水去了。你满怀的抱负早都腐朽在心中,又怎奈何得了?也许在某一天,你会同风一起逝去,所以你高歌一曲,人生易老,及时行乐!莫使金樽空对月!那一刻,感谢没有人真正为你倾耳听,歌舞升平的权贵们此时正在寻欢作乐,你再怎样他们也拿你当风,视你为空气,没有用的。
曾经希望将自己腐烂在唐王朝的根茎上浇灌她的开放,现在你只想痛痛快快地当回饮者,不停杯,只愿沉醉,沉醉,只愿畅饮,畅饮,就是不愿醒来,独自面对冷酷的世界。又是一个尽兴的酒鬼,在美酒中迷失,何必再故作旷达?不羁潇洒之人,就要不羁潇洒地屹立世界!放纵,沉沦,享乐,但或许只有这样能使你更轻松吧。
你过一生,抵得上别人过几世。生命的意义,或许你更喜欢这样来诠释。
也许,我还能在心中,遇见你。盛唐的骄傲,惟有你,李白。
我不相信,你已远去。你是一个善于自我放逐的人,只是那一天放逐得有些远。
你依然活在数以亿计的中国人心中,一遍又一遍,成为人们精神之支柱,回忆之食粮。当我们感到身心俱乏,陷于黑暗之时,你便摇摆着而来,或提一壶酒,高唱: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一日,我不小心在睡梦中踩入了时空隧道,来到了“开元盛世”——唐朝。
长安城车水马龙,形形色色的店铺一家连着一家。路上的行人向我投来奇怪的目光,我看了看自己的衣着,这才明白,穿成这样在唐代简直是个怪人!我连忙跑到一个无人的胡同,摇身一变,便变出一身古装和一些银子,在长安街上闲逛。
日高人渴漫思茶,于是我来到一家茶馆,点了一壶茶和几个小菜,味道还不错。在我对面的,是一个二十出头,三十有余的白衣人侧身而坐,他气度不凡,两眼冷峻,腰间插着一把宝剑。
好像似曾相识。他要了一壶女儿红,一饮而尽,叫小二拿纸笔来。
只见他在纸上狂草道:“金樽清酒斗十钱,玉盘珍馐值万钱。”我低吟:“举杯停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他好像听见了,看了我一眼,扣下几个铜板,便走了。我也赶紧结帐,一路跟随他来到马棚。
“小兄弟,不必躲躲藏藏的了,快出来吧!”只见他一边说一边从马棚里牵出一匹枣红马。这真是一匹千里驹,鬃毛油亮,健壮挺拔。
“刚才那句诗对得极妙,敢问小兄弟尊姓大名。”“不敢不敢,在下姓徐,名欢杰。
阁下尊姓大名?”话一说出口,我便被自己的文绉绉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在下姓李,单名一个白。”
原来他就是李白!怪不得刚才他写的是李白的《行路难》。“如果小兄弟有兴趣的话,今晚可以去后山,和我一起饮酒吟诗。”
说着,李白跳上马,消失在暮色中。我在街上又转了一下,天就暗了。
我来到了后山,爬上山顶,李白就在不远处,他一手执壶,一手持杯,白衣素衫,轻袍缓带,像极了飘飘欲飞的谪仙!只听他吟诵道:“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这不是《月下独酌》吗?我走上前去说:“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如此良辰美景,李兄怎能独酌?就让小弟陪你一起狂欢醉饮”“哈哈,还没有谁说过我狂欢醉饮,你是第一个,其实也是如此,何须忌讳?来,干杯!”喝了几杯酒,我问他:“李兄文采非凡,为何不考取功名,进京当官?”“小弟啊,你可不知,如今国家鼎盛,可昌盛之中隐藏着一些危机,君王无能,官员腐败,我宁可流落,也不愿意去当官授禄。”说着,李白干脆扔掉酒杯,抱起坛子狂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