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天津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 格式:doc
- 大小:204.86 KB
- 文档页数:11
2019天津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注意事项:认真阅读理解,结合历年的真题,总结经验,查找不足!重在审题,多思考,多理解!
化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S—32K—39Ca—40
第一卷选择题〔共36分〕
【一】选择题〔此题包含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以下成语中,本意主要为化学变化的是
A、滴水成冰B.积土成山C.百炼成钢D.木已成舟
【答案】C
【解析】有新物质的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2.以下能源中,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取之不尽的是
A、石油B.天然气C.氢气D.太阳能
【答案】D
【解析】煤、天然气属化石燃料,属不可再生能源,且燃烧会释放大量二氧化碳,加剧温室效应,而太阳能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且取之不尽。
3.以下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O2B.H2OC.KMnO4D.Ca(HCO3)2
【答案】B
【解析】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的化合物是氧化物,水中只含有氢、氧元素。氧气是单质。
4.蛋白质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素,以下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A、蔬菜B.大米C.鸡蛋D.植物油
【答案】C
【解析】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可分为豆类、山产类、动物内脏、肉类、家禽类、水产类、蛋类等;蔬菜中富含维生素,大米中主要是糖类,植物油主要是脂肪。
5.材料与人类的生活紧密相关,以下物品与所用的材料的对应关系错误的选项是
A、纯羊毛衫-----天然纤维B.汽车轮胎------塑料
C.钻石-----金刚石D.不锈钢餐具----铁合金
【答案】B
【解析】汽车轮胎是复合材料。
6.引起煤气中毒的物质是
A、一氧化碳B.甲烷C.二氧化碳D.二氧化硫
【答案】A
【解析】一氧化碳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能力比氧气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强。
7.某同学用PH试纸测定日常生活中一些液体的PH,他的实验记录一定错误的选项是
A、肥皂水PH=10B.纯碱溶液PH=11
C.橘子汁PH=4D.食醋PH=7
【答案】D
【解析】酸洗物质的PH小于7,中性的等于7,碱性的大于7,食醋为酸性物质,PH<7
8.以下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选项是
【答案】B
【解析】观看量筒中的数据,应该视线与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胶头滴管因在试管上方竖直滴加,往试管中倾倒液体时,应将试管适当的倾斜。
9.以下物质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因发生化学反应质量增加的是
A、碳酸钙B.浓硫酸C.浓盐酸D.氢氧化钠
【答案】D
【解析】浓硫酸因为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而质量增加,是物理变化;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会减少;氢氧化钠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钠,质量增加是化学变化。
10.甲、乙两化工厂分布如下图,箭头代表水流方向,如果在a处取水样检测,水中含有少量NaOH、Na2SO4/;在C处取水样检测,PH=7且水中只含有少量NaCl。那么b处水中含有的一组物质是
A、MgSO4NaClB.H2SO4Ba(NO3)2C.CaCl2HClD.H2SO4MgCl2
【答案】C
【解析】在C处取水样检测,PH=7且水中只含有少量NaCl,说明在b处的物质中有酸性物质,并且除去了a处中的硫酸根离子而没有引进新杂质,只有C选项复合题意。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1—2个符合题意〕
11.以下实验方案中,设计合理的是
A、用水区分氯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B.用稀硫酸除去碳粉中混有的少量氧化铜
C.用酚酞试液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D.用燃着的木条区分二氧化碳气体和氮气
【答案】AB
【解析】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吸热,会使溶液温度降低,稀硫酸会和氧化铜反应而和碳粉不反应;酚酞遇到碱性氢氧化钠不变色,变质后的碳酸钠也显碱性,所以用酚酞无法鉴别氢氧化钠是否变质;二氧化碳和氮气都不支持燃烧,都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
12.某同学鉴别NH4HCO3、NH4Cl、KCl三种化肥,过程如下图所示,其中试剂甲和乙可能是
A、甲:水乙:氢氧化钠B.甲:熟石灰,乙:稀盐酸
C.甲:稀盐酸,乙:氯化钠溶液D.甲:氢氧化钠,乙:稀盐酸
【答案】BD
【解析】加入试剂甲后出现氨味的是铵盐,说明加入的是碱,复合题意的是B和D,加入试剂乙后碳酸氢铵有气泡出现,说明有气体生成,而氯化铵无气体生成,所以可判定加入的试剂乙是酸。
13.为改善空气质量,让津城天更蓝,今年我市将推动重点行业脱硫治理等任务的实施。脱硫过程中可用NaOH溶液、Na2SO4溶液将90%以上的SO2吸收,涉及的反应:
○12NaOH+SO2=Na2SO3+H2O○2SO2+Na2SO3+H2O=2NaHSO3
○3NaHSO3+NaOH=Na2SO3+H2O
以下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
A、反应○2发生的是化合反应B.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Na2SO3
C.NaHSO3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6价D.反应○1说明SO2与CO2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答案】C
【解析】反应○2反应物有三种,而生成物只有一种,是化合反应;钠元素、氢元素在化合物中为+1价,氧元素为-2价,所以NaHSO3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4价,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能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1说明SO2与CO2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14.以下表达与对应的示意图表示正确的选项是
A、水的电解
B.向稀盐酸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C.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制氧气
D.等质量的锌、铁分别与足量的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应
【答案】D
【解析】水的电解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1:8;向稀盐酸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溶液的PH值会逐渐增大;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制氧气,当反应达到一定时间时,氧气的量会保持不变;等质量的锌、铁分别与足量的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应,锌的活泼性比铁强,所以最先达到生成氢气的最大值,并且铁的相对原子质量小于锌的相对原子质量,所以铁生成的氢气质量比锌的多。
15、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在相同温度下,同一物质的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所含溶质质量一定不相等
B、某KNO3溶液在室温下蒸发5g水析出ag晶体,再蒸发5g水析出bg晶体,那么a和b一定相等
C、将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为49%的稀硫酸,加水的质量与所取浓硫酸质量一定相等
D、Mg(OH)2和MgO的混合物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8%。取该混合物10g,加入适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一定为24g
【答案】CD
【解析】溶质的质量取决与溶液的质量和溶液的质量分数,在相同温度下,同一物质的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质量分数不同,溶液质量未知,所以所含溶质质量有可能相等;硝酸钾溶液在室温下蒸发5g水析出ag晶体,再蒸发5g水析出bg晶体,那么a和b不一定相等,因为硝酸钾溶液一开始是否为饱和溶液未知;在溶液稀释的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不变,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原来的1/2,那么溶液的质量变为原来的2倍,所以加水的质量与所取浓硫酸质量一定相等;Mg(OH)2和MgO的混合物中镁元素的质量为10g×48%=4.8g,加入适量的稀硫酸后,镁元素的质量仍为4.8g,溶质为硫酸镁,质量一定为24g.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4题,共20分〕
16.〔4分〕我们在初中化学里学过的一些物质,在实际生活中有重要的用途。从氦气、活性炭、生石灰、盐酸四种物质中,选择与以下用途相对应的物质,填写在空白处。
〔1〕用作某些食品干燥剂的是;
〔2〕用作吸附有异味的物质的是;
〔3〕用于金属表面除锈的是;
〔4〕可充入霓虹灯且通电时会发出有色光的是;
【答案】〔1〕生石灰〔2〕活性炭〔3〕盐酸〔4〕氦气
【解析】生石灰具有吸水性,活性炭具有吸附性,盐酸能与铁锈反应;氦气性质稳定,并且通电后能发光。
17.〔5分〕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
〔1〕将“分子”、“原子”、“元素”填入下图序号所对应的横线上。
〔2〕蔗糖是贮存在某些植物〔如甘蔗、甜菜等〕中的糖,其化学式为C12H22O11,,它由
种元素组成,每个蔗糖分子由个原子构成
【答案】〔1〕○1元素○2原子○3分子〔2〕345
【解析】元素组成物质,而物质又是由原子、分子或离子构成,原子可以构成分子;由蔗糖的化学式可以看出它的组成元素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每个蔗糖分子由12+22+11=45个原子构成。
18.〔5分〕根据原子结构的知识和下图的信息填空:
〔1〕甲图中○1代表的元素符号是,乙图中所示元素原子的核电核数是,
丙图所示粒子属于〔填“原子”、“阳离子”或“阴离子”〕
〔2〕写出甲、乙两种元素的单质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1〕Al8阳离子
〔2〕4Al+3O22Al2O3
【解析】元素周期表中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的序数,也是元素原子的核电核数;丙图中核外电子数小于核电核数,所以是阳离子。
19、〔6分〕通过学习化学,我们了解了某些物质的性质以及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下图中的物质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甲、乙、丙、丁、戊均为单质,丙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常温下,丁为黑色固体,戊为紫红色金属;G是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其水溶液显碱性,工业上用甲和丙化合制备G;农业上常用F改良酸性土壤〔下图中部分反应条件已省略〕。
回答以下问题:
〔1〕D为;G为。
〔2〕H和E反应生成C和戊的化学方程式为。
〔3〕工业上可以用甲和四氯化硅在高温条件下反应来制取硅单质。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1〕CaONH3
(2)CO+CuO加热Cu+CO2
(3)2H2+SiCl4高温Si+4HCl
【解析】G是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其水溶液显碱性,工业上用甲和丙化合制备G;可以判定G是氨气,又因为丙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也就是氮气,所以甲就是氢气,那么乙为氧气,A为水,农业上常用F改良酸性土壤,F为氢氧化钙;戊为紫红色金属,且能和氧气反应,可以判定H为氧化铜,戊为金属铜;丁为黑色固体,能和氧气反应,又能与C在高温条件下反应,可以判定丁为碳,C二氧化碳,那么E为一氧化碳;D与A反应生成F,那么D为氧化钙,所以B为碳酸钙。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题共20分〕
20.〔6分〕写出以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硫在氧气中燃烧
〔2〕锌片浸入硫酸铜溶液中
〔3〕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答案】〔1〕S+O2点燃S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