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丹参制剂治病各有专攻
- 格式:docx
- 大小:15.29 KB
- 文档页数:1
30条用药临证经验精髓1】用寒凉药清热为主,治疗热病。
加用热药,只是为了消除寒热的格拒现象,不是以热制热。
故用量宜轻宜少,若用量主次不分,便有失“反左”原意。
2】若原气素弱之人,药虽外行,气从中妥,轻者半出不出,留连为困,重者随元气缩入,发热无休。
所以虚弱之体,必用人参三五七分,入表药中,以助元气,以为驱邪之主,使邪气得药,一涌而出,全非补养之意也。
3】若屡用清热药,而热不退,医家王冰说:“寒之不寒,是无水也。
”当改用滋阴壮水之法。
阴复则热自退。
4】古人云:“一味丹参功同四物之说。
其实丹参一药,祛瘀作用甚佳,养血作用则较为薄弱。
5】古人虽云:“痛无补法,此指邪气方面而言。
脉平按稍止,脉虽大,而重按稍松,则是脉证俱虚,用补何疑。
非气治,食治,火治也,由劳碌过度,中气受伤。
6】治血虚发热,切记用散表清热之剂。
血虚发热,以脉洪大而虚,重按无力,为辨证要点。
当归补血汤,补气生血,虚热自除。
7】“病在上,治上宜缓。
”如止咳润肺药,凡性味有偏,多用蜜炙法。
以达性味薄,而缓的要求。
如病在胸膈时,治宜甘缓之。
缓则治其本,法本须渐,期由量变而达质变。
8】疾病与用药:病轻药亦轻,病重药亦重,病轻药重,反伤正气;病重药轻,贻误时机;例红花欲养血时,用量宜小,红花欲破血时,用量宜大;9】如柴胡用于解表退热,量宜大。
疏肝解郁量适中;升阳举陷量宜轻。
辨证用药,是临床的重要依据。
10】心中发热,酌加生地、天冬各数钱;人参补性,力多上行,与赭石并用,则力专下注。
赭石重坠之性,佐龙骨牡蛎,善潜阳。
11】不拘有热无热,少加黄芩。
春加川芎、芍药,夏加栀子、知母,秋加防风,冬加麻黄、桂枝之类。
12】滋阴药久服易败胃,或内伤中阳(脾胃),必要时配醒脾药,及和胃之品。
13】润燥必以甘(指甘味药),甘以润之,破结必以苦,苦以泻之。
14】补气药与行气药、同用;补血药与活血药并用、补阴药与助阳阳药配伍,动静结合,补而不滞。
丹参的⼗⼤主要功效丹参⼜名⾚参、⼭参,由于⽪丹红⽽⾁紫,故⼜被称为紫丹参,为唇形科多年⽣草本植物丹参的⼲燥根,是临床上最常⽤的活⾎化瘀药物之⼀。
下⾯是⼩编给⼤家带来的丹参的⼗⼤主要功效_丹参适⽤于哪些⼈群,以供⼤家参考,我们⼀起来看看吧!丹参主要作⽤1、⼼⾎管系统的作⽤(1)强⼼加强⼼肌收缩⼒、改善⼼脏功能,不增加⼼肌耗氧量(2)对⾎管作⽤扩张冠脉,增加⼼肌⾎流量;扩张外周⾎管,⾎流增加;脑⾎流量下降(3)抗⾎栓形成提⾼纤溶酶活性;延长出、凝⾎时间;抑制⾎⼩板聚集(提⾼⾎⼩板内cAMP⽔平抑制TXA2合成);改善⾎液流变学特性(⾎粘度降低、红细胞电泳时间缩短)(4)改善微循环2、促进组织的修复与再⽣作⽤(1)促进组织的修复与再⽣丹参制剂治疗:坏死⼼肌清除快;纤维母细胞分化、胶原纤维形成较明显;⾁芽形成⽐较成熟。
局部淤⾎减轻、⾎液循环改善,愈合时间缩短。
(2)抑制过度增⽣对过度增⽣的纤维母细胞有抑制作⽤。
3、抑制作⽤抗菌丹参制剂中含有隐丹参酮、⼆氢丹参酮,对体外的葡萄球菌、⼤肠杆菌、变性杆菌有抑制作⽤。
4、保肝改善肝微循环丹参这4⼤主要功效,此2类⼈特别需要丹参适⽤⼈群1、⽉经不调,⼼烦不眠丹参的有效成分能够通过调节⼥性内分泌,减轻痛经、并促使经期紊乱的⼥性经期恢复正常。
有效改善更年期综合症,盗汗消失、潮热减轻,使睡眠及情绪好转。
2、肝脾肿⼤,⼼脑⾎管疾病⼼脑⾎管疾病作为⼈类健康的头号杀⼿,其“杀伤⼒”⼗分惊⼈,⼼脑⾎管疾病的产⽣主要是⼼肌细胞受损缺⾎,⾎管壁上的内⽪细胞因为衰⽼或各种因素造成⾎管壁破损,管腔变窄变硬,⾎流阻塞。
丹参能使主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积明显减少,⾎清总胆固醇、⽢油三酯、均有⼀定程度的降低。
丹参可抑制的⾎脂上升,还能加强⼼肌收缩率,改善⼼脏功能。
丹参的作⽤近代的医学实验证明,丹参具有抗⾎⼩板凝聚、降低⾎液黏度及调节内外凝⾎系统的功能,是⼀种安全⼜可靠的治疗⼼脏⾎管疾病的天然中药。
丹参的临床应用标签:丹参;冠心病;脑出血丹参性苦微寒,具有祛瘀止血、活血调经、清心除烦的功效,其有效成分为脂溶性的二萜化合物和水溶性的酚酸类化合物,包括丹参酮、二氢丹参酮ⅡA、丹参酮ⅡB、丹参素、丹酚酸等。
中医有“一味丹参饮,功同四物汤”之说,其功效可见一斑。
近年来随着对其药理作用的研究不断深入,丹参在临床上不断有新的进展,应用日益广泛。
1丹参的药理作用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丹参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1]。
(1)对心血管系统有保护心肌、扩张血管(尤以扩张冠状动脉作用强)、抗动脉粥样硬化、抗血栓形成等作用;(2)改善微循环;(3)调节组织修复和再生;(4)保肝作用;(5)抗菌消炎:丹参对革兰氏阳性菌特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抗菌有效成分为总丹参酮,尤以孢丹参酮的作用最强。
总丹参酮对炎症的第一期、第二期以及急性和亚急性炎症有良好的治疗作用,而对炎症的第三期即慢性期无治疗作用;(6)抗肿瘤:丹参的有效成分丹参酮可以通过对各种肿瘤细胞的杀伤、诱导分化及诱导凋亡等机制来发挥其抗肿瘤作用;(7)抗氧化作用:丹参有效成分丹参酮ⅡA、丹参素、丹酚酸均是有效的抗氧化剂,尤以丹酚酸的抗氧化作用最强;(8)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镇静催眠作用:与传统医学认为丹参具有清心除烦的功效相一致;(9)性激素样作用:丹参酮Ⅰ有温和的雌激素样抗雄激素的作用;(10)其他:有钙通道阻滞作用、调节免疫功能、保肾、保护胃黏膜,防止上消化道出血、降血压、降血脂、祛痰等作用。
2丹参的临床应用2.1防治呼吸系统疾病2.1.1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有报道43例口服复方丹参片组上感发生率7.1%,与未服药对照组发生率36.4%相比,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1]。
2.1.2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有报道予丹参注射液治疗33例,结果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1]。
2.2治疗心血管疾病2.2.1治疗肺心病肺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呈浓、粘、聚、缓的特点,是肺心病恶性循环的因素之一。
丹参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流量,改善心肌缺血、梗塞和心脏功能,调节心律,并能扩张外周血管,改善微循环;能提高机体耐缺氧能力;有抗凝血,促进纤溶,抑制血小板凝聚,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能降低血脂,抑制冠脉粥样硬化形成;能抑制或减轻肝细胞变性、坏死及炎症反应,促进肝细胞再生,并有抗纤维化作用;能缩短红细胞及血色素的恢复期,使网织细胞增多,能促进组织的修复,加速骨折的愈合;有中枢神经有抑制作用;有抗肿瘤作用;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能降低血糖;对结核杆菌等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
[用途]用于血瘀所致月经不调、痛经、经闭,产后瘀滞腹痛;冠心病心绞痛,动脉粥样硬化;慢性肝炎、肝硬化,腹腔包块或肿瘤;慢性肺心病,支气管哮喘;血不养心或心火偏亢,心悸不安,心烦失眠。
[用法]一日5~15g。
煎汤,浸酒,泡茶。
[附方]1,田七丹参:三七100g,丹参15g。
水煎取浓汁,加白糖适量,干燥成颗粒。
每次20g,温水溶化饮。
亦可将二药研为细末,每次10g,加糖适量,泡茶饮。
源于《全国医药产品大全》。
本方用二药活血化瘀,并降血脂,增加冠脉流量。
用于冠心病心绞痛。
2,丹参饮:丹参15g,檀香、砂仁各5g。
以水先煎丹参,后下檀香、砂仁煎沸饮。
可加适量红糖调味。
源于《时方歌括》。
本方以丹参活血化瘀,檀香、砂仁行气止痛。
用于血瘀气滞,脘腹疼痛。
现亦用于冠心病心绞痛。
3,丹红酒:丹参60g,红花、月季花各15g。
以白酒500g浸渍。
每次饮1~2小杯。
本方以三者活血化瘀,调经。
用于血瘀经闭,月经不调,痛经。
亦用于冠心病心绞痛。
4,丹参玉楂饮:丹参、玉竹、山楂各15g。
煎水饮。
本方以丹参活血化瘀,并同玉竹、山楂降血脂。
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症。
玉竹药理作用该品具有促进实验动物抗体生成,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百分数和吞噬指数,促进干扰素合成,抑制结核杆菌生长,降血糖,降血脂,缓解动脉粥样斑块形成,使外周血管和冠脉扩张,延长耐缺氧时间,强心,抗氧化,抗衰老等作用。
国医大师用丹参国医大师为何推崇丹参、三七?秘密在这里毒小六2018-02-10 00:00经过多年的临床验证,中药三七丹参片具有疏肝理气、活血化瘀、镇静安神之功效。
其主要成分为三七和丹参:三七味甘、微苦、性平,归肝、胃经,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的作用;丹参味苦、微寒,入心、肝经,可活血通络,并能凉血养血,以止心痛之发;两药合用尤其能够协同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改善心肌缺氧。
——摘自《医学理论与成就》2011年第24卷第11期国医大师施今墨习以三七、丹参为对药。
三七祛瘀止血,消肿定痛;丹参活血化瘀,去瘀生新,消肿止痛,养心安神。
二药伍用,相互促进,活血化瘀、去瘀生新,强心通强止痛之力增强,是专为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而设之经典对药。
施今墨大师以三七、丹参配伍主治:冠心病心绞痛诸症;动脉硬化诸症;肝脾大。
三七与人参同属同科,生既血,补血又能止血。
其药用价值越来越被人们青睐。
日本科学家称之为“金不换”。
近年来,三七对于心脑疾病的预防与治疗作用更是被广大专家认可,并广泛的应用于临床。
称为“血管清道夫”。
然三七的功效有生粉及炮制提取之分,大家根据需求应加以区分:三七未经炮制直接打粉称之为生粉:含硒类等大量重金属成分。
活血作用强,甚至可以破血逐瘀。
对于跌打损伤,瘀青红肿外敷加内用,效果明显,往往用于伤科,如跌打损伤类中成药,大都将三七打粉直接入药。
经炮制工艺提取后的三七:去掉了重金属,除去了生三七的骏猛药性,活血化瘀作用减弱,药性温和,可使血管壁上的脂肪与胆固醇缓慢溶解,并使生血作用增强,作用于心肌,可增强心动力。
适用于慢性疾病尤其是心脏病的预防与治疗。
复方丹参丹参片,而特殊工艺提取入药,去掉了重金属,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胸痹,症见胸闷、心前区刺痛;冠心病、心绞痛见上述证候者,服用更安全。
丹参一味,功同四物丹参是我国应用最早而且最广泛的中草药之一,始载于汉朝(《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历代本草均有收载。
中医认为,其味苦性微寒,具有活血通经、祛淤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等作用,适用于血淤、血热、血淤兼热或血热兼淤所致的各种病证,尤为、内科及外伤科证属血淤兼热者所常用。
如今,该药又被制成注射剂、滴丸等,用于心脑血管等病的治疗,均有较好疗效。
1、活血化瘀疗诸疾,上下虚实皆可用突发性耳聋,因肝肾不足,血行不畅,耳窍失聪,经中西药物治疗,久治难瘥者,立丹磁耳聪汤(知柏地黄汤加丹参、磁石、蝉蜕、川牛膝)临证用之屡验。
治肝热上犯之耳热怪症,则以丹参与磁石、菊花、夏枯草、生地、龙胆草、川牛膝等为伍,清肝火,利瘀滞,通窍络,临证用之,其效甚佳。
治疗高血压者,多在辨证论治基础上选配丹参、磁石,效果卓著。
动物实验表明:丹参有扩张外周血管、降低血压作用。
肺气不宣,血行不畅之咳嗽,常用丹参配杏仁、桔梗、川贝母等,活血宜肺,降气止咳。
丹参通血脉,活血通痹,苦降下行,故对下部经脉久病用之尤验。
如治下肢关节风湿痹痛,常以丹参配川续断、独活、川牛膝、桑寄生之属;若风湿热痹,关节红肿热痛者,则丹参配银花藤、苍术、川牛膝、黄柏、赤芍、丹皮、松节等;治下肢脉管炎常以丹参配当归、鸡血藤、玄参、生甘草、银花、桂枝、穿山甲等;月经不调、经闭或产后血瘀腹痛者,丹参配当归、香附、益母草之类或丹参一味为末,白酒送服,皆有验效。
此正如《大明本草》曰:丹参“通利关脉……骨节疼痛,四肢不遂,……调妇人经脉不匀”。
久病正虚,血运无力,久虚多瘀。
丹参祛瘀生新,行而不破,前人有丹参一味,功同四物之说。
《本草纲目》谓之“养血”。
用之治疗虚证眩晕,本杞菊地黄汤之意,创益肾定眩汤(杞菊地黄汤加丹参、磁石、川芎、天麻),对头晕,腰脊酸软,舌黯淡,脉沉细而涩等肾虚挟瘀者甚效;对血虚心悸失眠者,又常以丹参配炒枣仁、当归、生地、五味子等治之,此即《大明本草》所谓:“养神定志”之意也。
一味丹参饮,功同四物汤丹参,中药名。
双子叶植物唇形科鼠尾草,属多年生直立草本植物,根肥厚,外朱红色,内白色,肉质,叶常为奇数羽状复叶,顶生或腋生总状花序;苞片披针形,带紫色,花冠紫蓝色,花柱远外伸,小坚果黑色,椭圆形,4一8月开花,花后见果。
春、秋两秀采挖,除去泥沙,干燥。
丹参又称红根、紫丹参、酒丹参、赤参、赤根、大红袍、木羊乳、奔马草等,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
丹参的九大功效与作用:1.养胃护肝。
丹参能快速止血,有使溃疡病灶愈合、止痛的作用,可辅助治疗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消必道出血的病症。
丹参能抑制或减轻肝细胞变性、坏死及炎症反应,促进肝细胞再生,并有抗纤维化作用,同时丹参又能促进各类血细胞分裂生长,促进骨髓细胞增殖和释放,增加骨髓红细胞的数量和活性,达到促进造血的功能,辅助改善肝脏微循环,促进肝细胞的恢复和再生,增强血流量,对酒精性肝损伤,防止肝纤维化能起到辅助治疗的效果。
2.提高身体活力。
丹参能有效提高吞噬细胞约吞噬率和吞噬指数,提高外围血液中的细胞总数,能提升免疫力。
丹参根里有隐丹参酮,能兴奋中枢神经,提高脑力和体力,有抗疲劳功效。
同时隐丹参酮具有抑制中枢神经、镇痛、精神安定的作用,可帮助改善睡眠质量3.防治心脑血管疾病。
心脑血管疾病的病因主要是血管壁平滑、肌细胞非正常代谢、高血压、血液粘稠。
丹参里含有的丹参酮,具有双向平衡调节血糖、影响血脂代谢、降低血脂水平的作用;丹参酮有活血作用,能扩张血管、软化血管、降低血压、促使脑血流量下降、增加冠脉流量、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并溶解血柱,也能够降低动脉压、略减心率、减少心机的耗氧量,预防血栓、心梗,对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有辅助作用。
4.保护女性。
丹参里的清脂因子和舒缓活血因子,一方面可以活血化瘀,改善血液循环,增加皮肤光泽,另一方面还具有抗衰老、改善皮肤外观,保持皮肤柔软并增强弹性,消除和减少皮肤皱纹及老年斑等辅助作用。
5.防癌抗癌。
丹参具有很好的活血化瘀、保肝抗癌的功效,对于肝纤维化、肝癌等疑难疾病的治疗,丹参显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一味丹参饮功同四物汤丹参和四物汤是中医药领域常用的两种药材,在中医学中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妇科疾病。
虽然它们的药性不同,但在功效与治疗效果上却有相似之处。
本文将探讨丹参与四物汤的功效作用,以及两者在临床使用中的异同。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丹参的功效。
丹参属于豆科植物,主要分布在中国中部和东南部地区。
中医认为,丹参具有活血化瘀、止血、舒筋活络等功效。
临床应用上,丹参常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和中风等。
丹参有助于改善心血管系统的血液循环,减少血小板凝聚,降低血液黏稠度,从而起到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
而四物汤是一种中药复方制剂,由当归、熟地、白芍和川芎组成。
四物汤具有补血养血、调经止痛、滋阴补肾的功效。
在中医传统理论中,四物汤主要应用于妇科疾病的治疗。
例如,对于月经不调、经期痛经、产后血虚等症状,四物汤能够调理女性月经周期,增加子宫内膜的营养供应,缓解经期痛苦,促进产后身体恢复。
尽管丹参和四物汤的功效看似不同,但在临床应用中,它们有许多重叠的地方。
首先,丹参和四物汤都具有活血化瘀的功能。
无论是丹参还是四物汤,都能通过促进微循环、改善血液供应,从而达到活血化瘀的功效。
无论是心脑血管疾病还是妇科疾病,都与血液循环和血液黏稠度有着密切的关系。
丹参和四物汤能够改善血液循环,减少血液黏稠度,从而帮助预防和治疗这些疾病。
其次,丹参和四物汤在调节内分泌方面也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内分泌紊乱是许多妇科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四物汤中的当归和丹参都具有活血调经的作用,能够帮助平衡女性的内分泌水平。
在临床实践中,应用丹参和四物汤能够显著改善女性月经周期不规律、月经量不足或过多等问题,从而调节内分泌功能,达到治疗目的。
此外,丹参和四物汤还可能通过抗氧化和抗炎的作用来发挥治疗效果。
近年来,研究发现,丹参和四物汤中的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和抗炎的特性。
抗氧化和抗炎作用不仅能够保护血管免受损伤,还可以减轻炎症反应,降低组织损伤,促进组织修复。
中药行业中的药物制剂与剂型设计案例分享在中药行业中,药物制剂与剂型设计是非常关键的环节。
药物制剂指的是将中药通过一系列工艺处理转化为适合人体服用的形式,而剂型设计则是指根据药物的性质和用途选择合适的给药形式。
下面将分享几个中药行业中的药物制剂与剂型设计的案例。
案例一:丹参片的制剂与剂型设计丹参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
在制剂设计上,将丹参加工成粉末,并与辅料进行混合,制成片剂。
这种剂型设计既方便服用,又易于保存,能够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减少药物的损耗。
案例二:当归颗粒的制剂与剂型设计当归是中药中常用的补血药材,善于调经活血。
在制剂设计上,将当归煮成浓缩液,再进行冷冻干燥,得到粉末状的当归颗粒。
患者服用时,只需要将当归颗粒进行溶解,便于服用。
案例三:黄连液的制剂与剂型设计黄连是一味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在制剂设计上,将黄连与其他草药进行共炮,制成浸膏。
患者在服用时,只需将浸膏加入适量温水中稀释即可。
案例四:桑黄颗粒的制剂与剂型设计桑黄是中医药领域中常用的解毒药材,对于清热解毒、散结的功效显著,应用广泛。
在制剂设计上,将桑黄进行提取,制得桑黄的浓缩浸膏,再将其冷冻干燥,得到颗粒状的药物制剂。
患者在服用时,可以直接将颗粒溶解在温水中饮用,方便便捷。
以上案例仅为中药行业中的部分药物制剂与剂型设计的例子,通过对中药药物的制剂与剂型的设计,能够提高药物的稳定性、便捷性和易服性,为患者提供更好的用药体验。
总结起来,药物制剂与剂型设计是中药行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合理的制剂设计能够提高药物的疗效,优化患者的用药体验。
在中药行业中,剂型设计需要根据中药的特性和用途来合理选择给药形式,以确保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通过不断创新和改进,中药制剂与剂型设计将会为我们的健康事业带来更多的发展与进步。
丹参当归的功效与作用丹参和当归都是非常重要的中药材,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
丹参和当归分别具有独特的功效和作用,结合使用可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本文将详细介绍丹参和当归的功效与作用。
丹参,学名为红参,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属于唇形科。
其主要产地为中国南方和西南地区。
丹参的主要药用部位为根,经过炮制后可以制成药物。
丹参富含多种化学成分,包括丹参酮、丹参酰乙酸、黄酮苷类、丹参酸等。
丹参具有活血化瘀、舒经活络、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
丹参在中医药领域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炎症性疾病等方面。
首先,丹参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
丹参中的丹参酮和丹参酰乙酸等成分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微循环,改善血液流动性。
丹参还具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可以有效防止血栓形成。
由于这些功效,丹参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脑血栓等。
研究表明,丹参对于改善心脑血流量,减少心脑血管损伤有显著效果。
其次,丹参具有舒经活络的作用。
在中医理论中,经络是人体内运行气血的通道,与脏腑组织相连。
当经络受阻时,就会导致气血瘀滞,引起疾病发生。
丹参中的丹参酮等成分可以舒经活络,消除气血瘀滞,促进气血运行。
丹参在中医药领域被广泛应用于治疗瘀血症状,如月经不调、经前痛、痛经等。
此外,丹参还可以缓解痛风、肿瘤等疾病引起的疼痛和肿胀。
最后,丹参还具有抗炎、抗氧化等作用。
丹参中的黄酮苷类及丹参酸等成分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减少炎症细胞释放的炎症介质,降低机体的炎症反应。
丹参还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清除自由基,减少氧化损伤。
这些作用使得丹参在抗炎、抗氧化、抗肿瘤等方面有一定的作用,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
当归,学名为女贞子,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属于伞形科。
当归主要产地为中国北方和西北地区。
当归的药用部位为根,经过炮制后可以制成药物。
当归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包括挥发油、大黄酮、黄酮醇类、有机酸等。
当归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抗衰老等作用。
奇功神效说丹参作者:叶水泉来源:《现代养生》2009年第01期丹参入药,首见于《神农本草经》。
丹参又有赤参、山参、红根、紫丹参、血参根、大红袍、红山萝卜、野苏子根及奔马草等别名,属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于全国大部分地区。
祖国医学认为,丹参味苦、性凉。
入心、肝二经。
具有活血去瘀、凉血消火、宁心安神之功效。
可用于风湿痹痛、心悸失眠、瘀血腹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瘕积聚、恶疮肿毒等症。
近年来,又用来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迁延性慢性肝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心律失常等症。
在中医界还有一句名言,叫作“一味丹参,气死名医”,将丹参推至崇高的地位。
《本草汇言》谓:“丹参有四物之功。
补血生血,功过当归、熟地;调血敛血,力堪芍药;逐瘀生新,性倍川芎。
妇人诸病,不论胎前产后,皆能常用。
”丹参入药,首见于汉朝《神农本草经》,并被列为上品。
后在《名医别录》、《日华子本草》、《本草纲目》、《本草正义》等专著上,亦相继介绍了它,认为其有益气、养血、养神定志、破瘀血、生新血、通利关脉、排脓止痛、生肌长肉等功效。
据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丹参内含丹参酮I、ⅡA、ⅡB、隐丹参酮ⅡA、羟基丹参酮ⅡA、二氢丹参酮、丹参酸甲酯、次丹参醌、丹参新醌甲、乙、丙,丹参素、B—谷甾醇、儿茶精、维生素E等成分,并具有下列药理作用:1.抗衰老作用:丹参对作为衰老的活性物质单胺氧化酶有抑制作用,并含有可延缓细胞衰老的维生素E而有一定的抗衰老功能。
2.有增强免疫作用:据报告,丹参可增加血小板中的CAMP含量,调节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和细胞RNP合成以及增加慢性气管炎、肺心病等病者T细胞的数量。
3.其注射液可降低血压,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减慢心率,对缺氧心肌有保护作用,还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形成,改善微循环,减轻实验性心肌梗塞所引起的病变而在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方面有重要作用。
4.有促进受损组织再生和修复的作用。
5.抗肿瘤的作用:丹参水溶液提取物有协同喜树碱的作用,可提高小鼠白血病的生存期。
同是丹参使用有异
胡献国
【期刊名称】《家庭中医药》
【年(卷),期】2003(010)007
【摘要】@@ 复方丹参滴丸和复方丹参片同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中成药,但其用法、功效、成分等各有差异,使用时应注意区别.
【总页数】1页(P46)
【作者】胡献国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同是议论同中有异——苏辛词中议论之比较 [J], 蔡凌
2.这宗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是否有效? [J], 杨晓峰
3.同是入口甜功能各有异 [J], 周耀华; 喻国华
4.口服避孕药使用者血清中存在有异常蛋白的研究 [J], 石萍
5.真实世界中使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临床应用特点及联合用药特征分析 [J], 汪燕红;张利丹;谢雁鸣;高阳;庄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一味丹参,功同四物*丹参又名赤参、山参,由于皮丹红而肉紫,故又被称为紫丹参,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丹参的干燥根,是临床上最常用的活血化瘀药物之一。
丹参入药,始见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对于其功效,《妇人明理论》曾记载:“以丹参一物而有四物之功,补血生血,功过归(当归)、地(地黄);调血敛血,力堪芍药;逐瘀生新,性倍川芎,妇人诸病,不论胎前产后,皆可常用。
”因此,也就有了“一味丹参,功同四物”之说。
丹参味苦,性微寒,归心、心包、肝经,有活血化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之功效,临床上主要用于胸痹心痛、脘腹胁痛、■瘕积聚、热痹疼痛、心烦不眠、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疮疡肿痛等症,日常用量为10~15克。
用酒制过的丹参又称酒丹参,酒丹参的活血祛瘀、止痛作用更强。
现代复方制剂中加入丹参的也很多,如复方丹参片(丹参、三七、冰片)、复方丹参注射液(丹参、降香)、丹参注射液(单味丹参)、丹参酮片(含丹参脂溶性成分)、丹参舒心片等,均有较好的活血化瘀作用,均是治疗胸痹心痛等症的良药,不仅如此,还可取丹参3克,天麻2克,三七1克打粉,分早晚服。
据记载,服用丹参时有可能发生一些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如全身奇痒,潮红,皮肤出现红色丘疹、面红赤、眼睑肿胀等)、身体发热或畏寒、腹痛、胸闷气急、视物模糊等,少数可见腹泻水样便或稀便。
服用过程中如出现这些症状,宜暂停服用。
丹参食疗方1、丹参、红糖各60克,同入锅中以水煎,去汁,代茶饮用,每日早晚各1次,有良好的活血祛瘀、养血调经作用,适用于因阴血不足、血虚所引起的闭经,表现为血色淡黄、精神疲倦、头晕耳鸣。
2、丹参30克,三七15克,老母鸡一只。
将丹参、三七切片,填入宰杀洗净去内脏的鸡腹内,用线扎紧,放入砂锅内,加适量水,先用大火煮沸,后用小火煮至鸡肉熟烂,去丹参,吃三七、鸡肉,喝汤。
每次一小碗,每天两次,不可多饮,适用于血瘀胃痛、胁痛、腰痛等症。
但胃痛呕吐鲜血者不宜服用。
42快乐养生 2017.06一味丹参,功同四物⊙上海市中医医院内科主任医师 叶一骎丹参,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
后历代本草也均有收载,《本草纲目》上说:“处处山中有之,一枝五叶,叶如野苏而尖,青色,皱皮。
小花成穗如蛾形,中有细子,其根皮丹而肉紫”。
所以丹参又名赤参、紫丹参、红根、紫党参。
丹参具有活血调经、祛淤止痛、凉血消痈、清心除烦、养血安神的功效,主治心绞痛、胸腹刺痛、心烦不眠、月经不调、肝脾肿大等疾病。
保护心脑血管的功臣丹参最广泛的药用价值在于心脑血管的保养,所以丹参对于老年人来说特别有益。
老年人患心脑血管疾病的概率很高,这是因为淤血的产生是和人体的逐渐衰老相关的。
随着年龄逐渐增大,血管壁内的淤血越来越多,积聚在血管壁内就造成心血管的淤堵。
比如冠心病,实际上就是一种冠状动脉硬化疾病,产生的原因就是血液在流通的过程中,不断地残留某些物质在血管壁内,导致血管在慢慢变狭窄。
中医活血化淤药可增加血液流变性,降低血黏度,改善心脑血管循环,丹参就有这样的作用。
心脑血管如果循环不畅,在极端天气下,更容易出现问题。
比如说夏天,全国大部分地区雨水充沛,水气很重,在这种天气下,如果老年人心肺功能比较弱,就无法获取正常需要的氧气量,而血氧供给不足,人就会感到胸闷。
此时善用丹参,就能在缓解夏季胸闷方面取得不错的效果。
古人有云,“一味丹参,功同四物”,就是说丹参活血化淤的功效能赶上活血养血的四物汤。
四物汤是养血活血的经典方药,四味药配合非常得当,熟地入肾经,当归养血,川芎可以行血,白芍可以敛阴。
但是丹参可以把这四味药的作用集于一身,既能养血,又能活血。
丹参服用有技巧丹参功效好,但服用更有讲究。
市面上的丹参饮片直接煮水饮用,虽有一定的保健功效,但仅能获得丹参酚酸等水溶性成分,其中的脂溶性成分则很难被利用。
现代中药制药技术制成的中成药丹参片,能够有效利用丹参中富含的各类有益于缺血性心血管疾病的有效成分,长期服用能够有助缓解和控制心绞痛症状。
“一味丹参,功同四物”辨析“一味丹参散,功同四物汤”语出《妇人明理论》,是语影响颇钜。
许多医学著作中皆有转载论述。
如《本草纲目》云:“按妇人明理论:四物汤治妇人病,不问产前产后,经水多少,皆可通用,唯一味丹参主治与之相同,盖丹参能破宿血…其功大类同当归、地黄、川芎、芍药故也。
”及《本草从新》说:“丹参补心,去瘀生新…功兼四物(一味丹参散,功同四物汤)为妇科要药。
”《滇南本草》也有:“丹参……一味可抵四物补血之功。
”的记载。
又今时医每在用丹参时皆云:一味丹参,功同四物。
然细核之不无欠妥之处。
我认为丹参补血之功并不同于四物汤的补血之用。
况且丹参与四物汤还有许多其它的功用。
现就四物汤与丹参分别加以辨析。
1.四物汤四物汤是由《金匮要略。
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篇中的胶艾汤去艾叶、阿胶、甘草化裁而来的。
以四物汤之名始载于宋《和剂局方》。
四物汤是养血剂的主方,又是调经的要方,并可加减应用于胎前产后诸证。
被认为是妇科之总方,调经之通剂。
由地黄、芍药、当归、川芎四味药组成。
1.1.性味:就四物汤的性味来说,都是肝经的血分药。
由于性味不同,其功能有异。
著名医家于道济认为当归、川芎是血分药中的辛甘温,以化肝阳;地黄、芍药是血分药中的酸苦寒,以化肝阴。
阳能化气,阴能补血;阳主疏通,阴主收摄。
所以四物汤具有生、长、收、藏之用。
1.2.功用主治:方中的地黄能壮水滋阴,白芍能敛血益阴,二药由能补肝阴,又能清肝热。
然血虚者又多滞,故合当归、川芎之辛甘温以行血行气,也能补肝养血,所以四物汤能补肝脏的阴阳,活肝脏的气血,疏肝脏的郁滞。
可谓虚者补,滞者通,热者清,为补肝、疏肝、清肝之剂。
女子以肝为先天,肝主血。
因此凡属肝血虚、肝血滞、肝血热而导致的月经失调,四物汤皆可用之。
2.丹参丹参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色赤,味苦,微寒,归心、肝经。
其功用主治:2.1.补血调经:丹参有补血调经的功用,然其补血之用并非与四物汤补血之功相同,实该品是通过祛除体内积滞使气血通畅,而达到补血之功的。
丹参的功效主要有哪些?丹参又名紫丹参,别名紫参,赤参、山参、赤色、郄蝉草、弃马草、木羊乳等。
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的干燥根及根茎,因其表面颜色呈棕红色或暗红色,故称之为“丹参”。
主产于河北、安徽、江苏、四川等地。
秋季采挖,除去茎叶,洗净泥土,润透后切片,晒干。
以紫红、条粗、质坚实、无断碎条者为佳,生用或酒炒用。
【成分功用】丹参含丹参酮甲、丹参酮乙、丹参酮丙、隐丹参酮、异丹参酮、丹参新酮、丹参醇、丹参素、原儿茶醛、维生素E等成分。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丹参所含的化学成分主要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大类。
丹参的脂溶性成分包括丹参酮类、丹参醌类、丹参酯类;水溶性成分包括丹参有机酸类、丹参醛类及维生素等。
实验研究表明,丹参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对心肌缺血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有益于冠心病心绞痛的防治。
临床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有较好疗效。
丹参能够改善机体的微循环,降低血液的黏度,减少血小板聚集。
丹参在体外对葡萄球菌、霍乱弧菌、结核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伤寒杆菌、福氏痢疾杆菌均有抑制作用。
【性味功效】丹参味苦性微寒。
归心、心包、肝经。
具有活血祛瘀,凉血消痈,养血安神的功效。
主治痛经、闭经、腹部肿块、烦热不安、痈肿疮毒等症。
适用于冠心病心绞痛、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病、血栓性疾病、月经不调及各种瘀血阻滞证。
【用法用量】丹参治疗用量10-30克,保健用量5-10克。
酒炒可增强活血作用。
【食用方法】丹参茶:丹参l0克,用开水浸泡,代茶饮。
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适用于冠心病轻度胸闷、气短、心前区不适等症。
同是丹参制剂治病各有专攻
现代研究发现,丹参含有丹参酮Ⅰ、ⅡA、ⅡB,以及隐丹参酮、二氢丹参酮、原儿茶醛、原儿茶酸、丹参素、维生素E等多种物质,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流量,改善心肌缺血、梗死和心脏功能,调整心律,并能扩张外周血管,改善微循环;抗凝、降血脂,提高机体的耐缺氧能力;促进组织的修复,加速骨折愈合,增强免疫,以及降低血糖及抗肿瘤作用。
丹参制剂有多种,成分功效不尽相同,适应症也略有区别,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应用。
丹参片、丹参口服液、丹参舒心胶囊:仅含丹参成分,是心脏病稳定期伴有血瘀证的基础用药。
复方丹参片、复方丹参滴丸:含有丹参、三七、冰片,除能活血化瘀,还具有理气止痛、芳香开窍的功效。
丹七片:含丹参和三七两种中药,有养血活血和调节血脂的作用,主要用于冠心病、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等血瘀证的辅助治疗。
丹田降脂片:含有丹参、田七、人参、何首乌、川芎、当归、泽泻、黄精等,适合冠心病、高血脂、脑梗塞稳定期且伴有气血不足者。
心可舒片:含丹参、山楂、葛根、三七、木香,能行气活血、调节血脂,用于冠心病、高血压病稳定期伴有高血脂的病人。
复方丹参注射液:含有丹参和降香两种中药,活血化瘀的同时还能行气止痛,用于治疗冠心病或心肌梗死导致的心绞痛。
注射液的优点是起效快,但必须由医护人员操作,有创伤,也可能发生并发症,不宜作为长期治疗手段。
需要指出的是,丹参制剂只能作为辅助治疗措施。
若心绞痛加剧,发作频繁,且面色苍白、出冷汗、四肢发凉,应立即去医院,以免耽误病情,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