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下——摩擦力
- 格式:doc
- 大小:287.11 KB
- 文档页数:8
《摩擦力》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根据生活体验认识摩擦力;2.能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用弹簧测力计粗略测量水平运动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3.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改变滑动摩擦力大小的方法;4.认识摩擦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利用与防止,并能正确说出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1.经历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能表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所受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2.通过科学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控制变量法在物理研究过程中的应用,培养学生乐于参与、勇于创新的意识和设计实验、分析概括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观察与实践使学生了解摩擦在实际中普遍存在,既有利也有弊。
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辩证观点;2.通过生活中实例的研究,激发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热情。
二、教学重难点本专题是在弹力、重力之后,研究第三种常见的力──摩擦力。
弹力、重力等知识的学习可以对摩擦力的学习起到正向迁移的作用,另一方面,本节的知识又为力的概念的形成起到巩固和深化的作用。
本节内容由“摩擦力”和“摩擦的利用与防止”两部分内容组成。
教学的重点是测量水平运动的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
这个实验是《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必做的测定性实验。
为突出重点,选取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作为探究性实验,这需要学生具有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实验技能。
另一方面,它又是一个难得的训练学生开展科学猜想、实验检验、分析论证的好选题。
因为学生虽然对摩擦现象不陌生,但对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却不清楚。
摩擦现象在生活中很常见,有些摩擦是有益的,有些是有害的。
有益的摩擦应该增大,有害的摩擦应该减小。
针对这些问题的讨论,有助于学生领悟客观事物之间的辩证关系。
三、教学策略对摩擦现象,学生们有丰富的感性认识。
可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摩擦现象引入新课。
例如可先向学生提问:自行车在水平道路上滑行时,无论路面多么光滑,总会慢慢停下来,为答案:C解析: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所以D错误。
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八章知识点
1)摩擦力定义:
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是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
2)摩擦的种类:
滑动摩擦、滚动摩擦、静摩擦。
滚动摩擦力远小于滑动摩擦力。
3)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
①与物体间的压力有关;
②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③与物体的运行速度、接触面的大小等无关。
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4)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
①增加物体间的压力;
②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5)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1)使接触面光滑和减小压力;
(2)用滚动代替滑动;
(3)加润滑油;
(4)利用气垫。
(5)让物体之间脱离接触(如磁悬浮列车)。
《三、摩擦力》习题一、填空题1、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或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相对运动的力,叫摩擦力。
2、摩擦力产生的原因是,物体的接触面。
3、摩擦力的大小与和有关。
4、摩擦力的方向是,作用点在。
5、写字时,铅笔尖和纸之间的摩擦是摩擦,圆珠笔尖与纸之间的摩擦是摩擦,行使的车轮与地面间的摩擦为摩擦;紧急刹车后车轮与地面间的摩擦为摩擦;人走路时脚与地面间的摩擦为摩擦,用力推桌子未推动是摩擦。
6、塑料瓶盖是外缘有一些竖条纹,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骑自行车时用力捏闸,是利用的方法来摩擦,在机器的轴上加润滑油,是为了摩擦,在传送带上打蜡是为了,在行李箱下安上轮子是用方法来摩擦。
7、静止在桌子上的墨水瓶受到____ _和__ __力,它们是一对_________力;人用力推车,但车未动,推力__ 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摩擦力。
8、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受到____个力的作用,放在车面上与车一起匀速直线行使的箱子只受到_____和_______力的作用。
9、物体所受重力为15N,静止在粗糙水平面上,这时物体所受摩擦力为;如果用5N的水平力向东推物体,物体仍静止,这时物体所受摩擦力为,方向是;如果改用10N的力水平向西推物体,物体仍静止,这时物体所受摩擦力为,方向是。
10、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沿着水平方向匀速拉动一木块,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0N,此时木块所受的摩擦力为,若用15N的力在同一平面上拉同一木块运动,则木块所受的摩擦力是。
11、小亮在做物理作业时,不小心画错了一个图,用橡皮轻轻的擦,没擦干净。
后来他稍加点劲就擦干净了,这是通过增大的方法来增大橡皮与纸之间的。
12、小陶同学骑自行车上学的路上遇事紧急刹车后,自行车由于还会继续前进一段距离才能停下,在刹车过程中,是通过增大的方法来增大摩擦力。
13、一辆汽车质量为2t,在水平路面上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摩擦力为重力的0.2倍,则车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__N,方向向__________。
初中物理摩擦力教案教案:初中物理——摩擦力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第一节《摩擦力》。
教材主要介绍了摩擦力的概念、分类、影响因素以及减小和增大摩擦力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摩擦力的概念,能区分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2. 掌握摩擦力的计算方法,能运用摩擦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摩擦力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 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的区别。
3. 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包括木块、斜面、弹簧测力计等)。
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生活实例(如走路、骑自行车等)引导学生思考摩擦力的存在和作用。
2. 理论讲解:(1)摩擦力的概念:摩擦力是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在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2)摩擦力的分类: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3)摩擦力的计算方法: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3. 实验演示:(1)利用实验器材,演示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的现象。
(2)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数据。
4. 随堂练习:(1)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摩擦力的大小。
(2)运用摩擦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课堂讨论:(1)讨论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2)讨论摩擦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六、板书设计1. 摩擦力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 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的区别。
3. 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七、作业设计1. 完成实验报告单。
2. 课后习题:(1)什么是摩擦力?摩擦力是如何产生的?(2)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有什么区别?(3)如何计算摩擦力的大小?(4)列举三种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生活实例和实验演示,使学生掌握了摩擦力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应用。
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摩擦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八年级物理《摩擦力》说课稿(通用11篇)八年级物理《摩擦力》说课稿 1一、教材分析20xx年审定的人教版新教材,本节与以往教材不同之处有两点,一是从学生的亲身体验入手感知物理知识,二是增加了一些更直观的摩擦力的彩色插图,更多的从生活中理解摩擦力。
这是本节的知识体系,包括认识摩擦力、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和生活中的摩擦力三部分。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1)摩擦力是学习了弹力、重力后的又一种重要而常见的力,是力学的基础。
(2)这不仅是二力平衡的应用,而且为后面的功和简单机械的学习,甚至高中学习做好铺垫,在力学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3)不但使学生学习到摩擦力的知识,而且是学生对探究、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升华,同时也逐渐培养学生养成科学探究和重视知识应用的好习惯。
二、学情分析:初二学生虽具备了初步的归纳能力,但探究能力有差异,知识应用能力有待提高,在探索过程中乐学、会学,提高能力是关键。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摩擦力。
(2)知道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
(3)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增大和减小摩擦的具体问题。
2、过程与方法:感受体验实验探究、归纳总结定义结论、巩固应用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加强团队合作、培养创新精神。
重点:(1)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2)解释生活中摩擦现象。
难点: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难点突破的措施:激趣诱导,以多种方式指导教学,把时间教给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教学方法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
通过游戏引入、激发兴趣;创设情境,形成新知;设疑启发,引导探究;辩论比赛,巩固新知,对学生进行适时正确的引导。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
学生利用对教材的预习,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最终形成物理知识、技能和方法。
五、教学流程教学流程分六个环节,分别是游戏引入、感受体验、科学探究、知识应用、回顾反思、作业布置。
1、游戏引入:初二学生活泼好动,对知识的渴求欲强,在新课开始我采用游戏引入,男生用一个涂油的碗,女生用一个干净的'碗,在学生都不知情的情况下,比赛抓碗游戏,而力气小的女生却出乎意料的赢了。
初二物理摩擦力一、知识总结:1.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2.产生条件:A、物体相互接触并且相互挤压;B、发生相对运动或将要发生相对运动。
3.种类:A、滑动摩擦B静摩擦、C滚动摩擦4.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的大小的因素: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5.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摩擦力不一定是阻力)6.测量摩擦力方法:用弹簧测力计拉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弹簧测力计的读数相等。
原理: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 物体在水平方向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二力平衡)7.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A、增大压力B、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8.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A、减少压力B.减少接触面的粗糙程度;C、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D、使两接触面分离(加润滑油、气垫船)。
二、精讲精练:1.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一定有摩擦力B.保持相对静止的两物体间也可能有摩擦C.摩擦力方向不一定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D.只有接触才可能产生摩擦2.消防队员抓着竹杆从楼顶向地面匀速滑下,这过程中关于消防队员所受的摩擦力,说法正确的是( ) A.不受摩擦力B.受摩擦力,方向向下C.受摩擦力,方向向上D.没有告诉队员质量,无法判断3.在研究摩擦力时,小明同学用一块各侧面光滑程度完全相同的木块,在同一水平桌面上进行了三次实验。
如图所示,当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计三次示数F1、F2、F3的大小关系为( )A.F1=F2>F3B.F1>F2>F3C.F2>F1>F3D.F1<F2=F34.如图甲所示,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使它沿水平木板匀速滑动,如图乙是他两次拉动同一木块得到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块两次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均相等B.木块第2次受到的拉力较大C.木块两次的运动时间一样多D.木块两次运动的速度相等5.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手握住瓶子,瓶子没有掉下来,是因为瓶子受到了静摩擦力的作用B.在轮胎上制做许多花纹,以保证汽车车轮与地面之间不打滑,这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实现的C.古人利用圆木滚动来搬运巨石,是利用了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移动起来更省力D.为了减小磁悬浮列车与轨道间的摩擦,常常把列车从轨道上微微托起,使接触面分离,从而减小车轮与轨道之间的摩擦6.如图所示的措施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A.B.C.D.7.当马拉着载有1 000 kg货物的雪橇在平直的雪地上匀速向南行驶时,马对雪橇的水平拉力是500 N,雪橇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阻力是__________N,方向是__________;若雪橇上的货物卸下了500 kg,马拉雪橇仍是匀速行驶,马对雪橇的水平拉力将会_____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8.如图所示,一个重30 N的木块A被压在竖直墙面上静止,压力F的大小为8 N,则A受到墙面对它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N,方向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八章摩擦力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是自行车零部件的照片,这些零部件中主要为了减小摩擦的是()A.车轮处装有滚珠轴承B.轮胎上印有花纹C.刹车皮采用橡胶材料D.脚蹬表面凸凹不平【答案:A2.自行车的结构及使用中涉及到不少有关摩擦的知识,其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A.给车轴加润滑油B.车把上有花纹C.轮胎表面做得凹凸不平D.刹车时用力捏闸柄答案:A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相互接触的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时,一定会产生摩擦力B.静止在斜坡上的汽车如果受到的力全部消失,汽车仍保持静止C.行驶中的公交车刹车时,站立的乘客身体会前倾,是由于人受到惯性的作用D.马拉车向前运动时,车受到向后的摩擦力,马受到向前的摩擦力,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答案:B4.下列体育运动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A.足球守门员戴着防滑手套B.打羽毛球时握紧球拍C.对赛车的轴承添加润滑油D.体操运动员上单杠前往手上涂抹镁粉答案:C5.2017年10月28日,荆州国际马拉松赛激情开跑. 这是荆州有史以来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一次国际体育赛事,向世界展示了一个生态、人文、健康、创新、开放的荆州.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B.运动员鞋底面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主要是为了增大压力C.奔跑中的运动员看到路旁的树向后退去,是以大地为参照物D.某选手跑前1km用时5min,最后100m用时20s,该选手跑最后100m平均速度大答案:D6.将弹簧测力计右端固定,左端与木块相连,木块放在上表面水平的小车上,弹簧测力计保持水平,现拉动小车沿水平向左运动,稳定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
则木块所受摩擦力的方向与大小分别是()A.水平向右,3.4NB.水平向左,3.4NC.水平向左,2.6ND.水平向右,2.6N答案:C7.一个重50N的木箱放在水平桌面上,在10N的水平推力作用下静止不动,此时木箱受到的摩擦力为f1;当推力为22N时,木箱作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箱受到的摩擦力为f2则A.f1=0N f2=22NB.f1=0N f2=50NC.f1=50N f2=22ND.f1=10N f2=22N答案:D8.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所用装置如图所示,针对甲、乙的分析是为了验证A.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有关B.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D.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运动的速度的大小有关答案:A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相互挤紧的粗糙物体之间总是有摩擦力的B.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滑动时,不一定受到摩擦力C.具有相对运动的两个物体,一定存在摩擦力D.静止的物体不可能受到摩擦力答案:B10.如图所示,木块a放在粗糙水平桌面上,木块b放在木块a上面,在水平拉力F 作用下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空气阻力不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拉力F和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相等B.b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C.a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a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b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向左的摩擦力答案:B11.如图所示,C是水平地面,A、B是两个长方形物块,F是作用在物块B上沿水平方向的力,物体A和B以相同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由此可知,关于A、B间摩擦力F1和B、C间摩擦力F2的分析中,正确的是()A.F1=0,F2=0B.F1=0,F2≠0C.F1≠0,F2=0D.F1≠0,F2≠0答案:B12.用弹簧测力计拉着重8N的物体在水平面上以2.5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N.当绳子突然断开时,则A.物体速度保持不变,受到的摩擦力小于2NB.物体速度逐渐减小,受到的摩擦力等于2NC.物体速度逐渐减小,受到的摩擦力等于8N13.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的物体A和B,在大小为F的恒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甲、乙两图中物体A均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大小均为FB.甲、乙两图中物体B所受摩擦力大小均为FC.甲图中物体A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为0,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为FD.乙图中物体A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为F,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为0答案:A二、填空题14.如图甲所示,放在粗糙程度不变的水平地面上的物体,用方向不变的力F向右拉物体,拉力F的大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物体的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丙所示,则在t=1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__N:在=3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_.答案:2415.劣质橡皮质硬,擦字时打滑,字擦不干净,这是由于物体表面越光滑,摩擦力越________的缘故.小星用橡皮轻轻擦字没擦干净,然后它稍加用力就擦干净了,这是通过________方式来增大橡皮与纸间摩擦的.答案:小,增大压力16.如图所示,物体A重30 N,用F1=50 N的力将物体A垂直压在墙上静止不动,则物体A所受的摩擦力是________N;物体B重30 N,受到F2=20 N的水平推力静止不动,则物体B所受的摩擦力是________N.答案:30N 20N17.物体放在水平面上,受到水平力F1=10N和F2=4N的作用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答案: 6 018.如图甲所示,物体甲重40N,被F甲50N的水平压力压在竖直墙壁上保持静止,如图乙所示,物体乙重60N,在35N的水平拉力F乙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匀速向右运动,则物体甲受到的摩擦力f甲为_____N,物体乙受到的摩擦力f乙为_____N.答案:40;35三、作图题19.在图中作出物体沿斜面下滑时受到的摩擦力f的示意图.答案:20.(2015·万州区校级模拟)画出图中斜面A受到物体B的摩擦力的示意图.答案:四、实验题21.如图是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的实验(甲、乙两图中木块是在木板上运动,丙图中木块是在毛巾上运动)。
2024年人教版初二物理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人教版初二物理教材第二章《力的世界》第4节“摩擦力”。
内容包括:摩擦力的定义、摩擦力的分类、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及其应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摩擦力的概念,理解摩擦力的产生原因及其分类。
2. 掌握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学会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摩擦力现象,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重点:摩擦力的概念,摩擦力的分类,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摩擦力演示器、弹簧测力计、滑块、木块、毛巾、砝码等。
学具:弹簧测力计、滑块、木块、毛巾、砝码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摩擦力演示器,展示滑块在水平面上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现象,引导学生思考摩擦力是什么。
2. 知识讲解(1)摩擦力的概念:当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2)摩擦力的分类: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滚动摩擦力。
(3)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4)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使接触面脱离、用滚动代替滑动。
3.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摩擦力大小计算的例题,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公式计算摩擦力。
4.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教材第4节后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实验探究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观察不同情况下摩擦力的变化。
六、板书设计1. 摩擦力的概念2. 摩擦力的分类3. 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4. 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摩擦力的概念及其分类。
(2)列举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并说明如何增大和减小摩擦力。
(3)计算题: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10N的拉力,摩擦力为5N,求物体的加速度。
初中物理《摩擦力》教案设计(5篇)第一篇:初中物理《摩擦力》教案设计初中物理《摩擦力》教案设计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初中学生2、教材版本:苏科版八年级下册3、学科:物理4、课时:2课时5、学生课前准备:预习课本,根据导学案初步掌握知识。
二、教学课题1、教学目标的确定(1)知识与技能知道滑动摩擦力与什么因素有关;知道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这些知识;进一步熟悉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培养学生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关系的过程,体会怎样进行科学的猜想,理解在研究多因素问题中怎样运用“变量控制”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实事求地是进行实验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注重对学生探究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更注重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2、教材的重难点本节教材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对于教材中的知识点,学生大都能理解和掌握,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探究能力培养和探究过程体验方面,通过对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各种因素的实验探究,突出“猜想与假设”这个环节,同时认识在探究过程中“变量控制”的意义和方法。
三、教材分析1、教材分析:本节课主要讲述滑动摩擦力和决定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在讲述摩擦力时,为了不使问题复杂化,教材中没有提出静摩擦的问题,而是统称为摩擦。
教材对滚动摩擦也没有单独讲述,而是作为减小摩擦的方法来介绍的。
教材首先通过分析一些事例使学生认识摩擦力的存在,并在此基础上说明摩擦力是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随后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是摩擦力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知识的具体应用,学会根据不同条件选择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但这些应用都基于对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理解,因此,应充分重视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
2、现状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力的初步知识,对力的三要素已经有所了解,同时还懂得了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和匀速直线运动等知识。
初二物理《摩擦力》教案(精选10篇)初二物理《摩擦力》教案(精选10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初二物理《摩擦力》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二物理《摩擦力》教案篇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摩擦现象中的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
2.知道产生摩擦的原因。
3.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4.知道摩擦在实际中的意义及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能力目标:1.通过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对学生进行学科研究方法的教育。
2.通过对生活中摩擦现象的分析、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对生活中有益摩擦和有害摩擦的分析,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本节可包括以下三部分的内容:(1)摩擦、摩擦力。
(2)决定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3)增大、减小摩擦的方法。
在讲述摩擦力时,为了不使问题复杂化,教材中没有提出静摩擦的问题,而是统称为摩擦。
教材对滚动摩擦也没有单独讲述,而是作为减小摩擦的方法来介绍的。
教材中没有具体讲述摩擦力产生的原因,教学中使学生有所了解即可,不必引伸。
教材首先通过分析一些事例使学生认识摩擦力的存在,并在此基础上说明摩擦力是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随后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摩擦在生活和生产中都有重要的意义,教材最后用较大篇幅讲述了增大摩擦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虽然教学的重点在于应用摩擦知识解释实际现象,学会根据不同条件选择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但这些应用都基于对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理解,因此,应充分重视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
教法建议:1、现象教学,以实验为主摩擦是最常见,应用最普遍的现象.对摩擦现象,学生有比较丰富的感性认识,但不能因为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就忽视了演示实验,作为物理老师是非常清楚物理实验的作用,它不能用其他任何教学手段所能代替(包括现代化教学手段,计算机辅助教学不能替代实验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分析、判断、归纳),必须尽量做好.尤其在学生有一定认识基础时,更应注意选取生动的事例进行演示分析讲解,这样就能及揭示现象的本质,又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还要注意让学生参与实验,能动手时尽量让他们动手。
初二物理摩擦力教案6篇最新初二物理摩擦力教案6篇通过明确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和难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二物理摩擦力教案,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初二物理摩擦力教案(精选篇1)教学目标:科学概念:⑴、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接触面发生摩擦,会产生摩擦力。
⑵、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表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表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⑶、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量有关:物体越重,摩擦力越大;物体越轻,摩擦力越小。
过程与方法:测量摩擦力的大小;推测、设计实验检验摩擦力与接触面和重量的关系;做摩擦力大小的对比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认真实验、根据数据得出结论的科学精神。
重点及难点:重点: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训练学生识别和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
难点:通过测量摩擦力的大小,感知静摩擦力的存在。
教法和学法:引导法、讨论法、示范讲解法。
教具或学具:1、演示实验材料:供拉动的小物品若干、弹簧测力计、塑料盒子、钩码、100目砂纸一张。
2、分组实验材料:玻璃球10个、筷子一双、橡皮泥、棉布、线绳、弹簧测力计、塑料盒子、50g的钩码、一100目砂纸一张。
活动记录纸。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对比观察,感知摩擦和摩擦力⑴、课件出示新旧轮胎,新旧运动鞋图片,请学生观察对比,发现它们的表皮发生了什么变化?⑵、是什么使它们变得光滑了?⑶、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也会有摩擦现象发生?请学生举例。
⑷、15秒夹玻璃球比赛。
思考:对筷子怎样改动能在15秒内夹得更多?⑸、小结:(课件出示)由于摩擦,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阻碍物体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教师板书)(二)物体运动与摩擦力1、测量摩擦力⑴、出示鞋子请学生思考鞋子往右运动时,摩擦力会朝哪个方向?(左)⑵、鞋子受到的摩擦力会是多大呢?我们可以用什么仪器测量?(生:用测力计测量)师示范,“一小格,两小格,三小格……六小格”(物体刚运动时读数)⑶、师:通过测量我们知道鞋子受到的摩擦力为“ n”,这是刚刚能够使鞋子运动起来的力。
初二年级物理-摩擦力:知识归纳、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1 力就叫摩擦力。
、分类:2 静摩擦摩擦力滑动摩擦动摩擦滚动摩擦3、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有时起阻力作用,有时起动力作用。
4、静摩擦力大小应通过受力分析,结合二力平衡求得5、在相同条件(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得多。
6、滑动摩擦力:(1)测量原理:二力平衡条件(2)测量方法:把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使木块匀速运动,读出这时的拉力就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3)结论: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该研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
由前两结论可概括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实验还可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大小、运动速度大小等无关。
7、应用:(1)理论上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增大压力、接触面变粗糙、变滚动为滑动。
(2)理论上减小摩擦的方法有:减小压力、使接触面变光滑、变滑动为滚动(滚动轴承)、使接触面彼此分开(加润滑油、气垫、磁悬浮)。
随堂练习:例一、下图(1)中,物体A静止在水平地面上; 图(2)中,物体B静止在斜面上; 图(3)中,物体C被压在竖直墙壁上而处于静止,请作出它们的受力分析图。
图(1)图(2)图(3)例2.下图中,物体A在水平向右的拉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B物体在水平皮带上跟随皮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C物体沿着倾斜的皮带一起匀速直线运动,D物体沿着竖直墙壁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现在不考虑空气阻力,试分析它们是否受摩擦力?请作出它们的受力分析图。
图1图2图3图41/2米秒的速度在光滑例3. 如右图,小球重20牛,以()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它在水平方向受到的推力是:牛 D.40牛A.0牛 B.10牛 C.20 .如图所示,一个小孩沿水平方向用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小汽车,但小车仍保持静止,则()例4 A.小孩对车的推力大于车受到的阻力 B.小孩对车的推力等于车受到的阻力 C.小孩对车的推力小于车受到的阻力.小孩对车的推力与车受到的阻力的大小关系不能确定D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的.用力F=40N,按住一重10N的木块,如图所示,当木块相对竖直墙壁静止不动时,例5 )(大小10N..40N C.50N D A.30N B瓶子受到手的当手握瓶子的力增大时,.如图所示,用手握着一个瓶子悬在空中不动,6例(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若在手握瓶子的力增大时往摩擦力将(选填“不变”、瓶中加水,瓶子仍然悬在空中不动,则瓶子受到手的摩擦力将“变大”或“变小”)。
C静止在斜面上,物体B在水平接拉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7例.下图中,物体A所受的摩擦C、D被紧压在竖直墙壁上而处于静止,物体D随皮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试分析:物体A、B、力方向分别向哪儿?A4) 1)图(2)图(3)图(图(、摩擦力练习题弹力、重力1、重力与压力不同,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施力体是,而压力是由于物体之间挤压而发生,压力产生的,实质上是一种弹力,它的施力体是与受力物体相接触的施力物体;重力的方向总是.的方向总是、小明同学课间在操场上参加爬竿活动,他先沿竖直竿匀速爬上顶端后又匀速滑回地面,则小明在上爬过程中2重力(选填“大于”“等于”“小于”);在下滑过程中所受所受摩擦力方向,摩擦力大小重力(选填“大于”“等于”“小于”).摩擦力方向,摩擦力大小 3、下列图象中能用来表示物体的重力跟质量关系的是()B. C. D.A. 、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4 )100W 14cm B.十元人民币的长度约A.教室里每盏日光灯接近236V.九年级物理课本重约C20N D.对人体安全的电压为 5、关于相互接触的两物体之间的弹力和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两物体接触面上的摩擦力方向一定与弹力方向垂直②有摩擦力必有弹力,而有弹力时未必有摩擦力③摩擦力的大小与弹力的大小总是成正比④弹力有时是动力,有时是阻力,而摩擦力总是阻力. B.①② C.①④ D.②③A.③④ 6、如图所示,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一块秒表的重力时,使测力计内弹簧伸长的力是() B.秒表和测力计的总重力A.秒表的重力 D.弹簧对秒表的拉力C.秒表对弹簧的拉力)7、(多选)如上图所示.在水平公路上,小汽车作匀速直线运动时与静止时相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运动时对地面的压力小于静止时 B.运动时对地面的压力等于静止时A.运动时与地面的摩擦力小于静止时 D.运动时与地面的摩擦力大于静止时C;当推的水平推力作用下静止不动,此时木箱受到的摩擦力为f110N8、一个重50N的木箱放在水平桌面上,在)力为22N时,木箱作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箱受到的摩擦力为f2,则(f1=10N f2=22N..A.f1=0N f2=22N Bf1=0N f2=50N C.f1=50N f2=22N D 这是运动员受到的9、一跳伞运动员和伞的总质量为70kg,张开伞降落一段时间后以5m/s的速度竖直匀速下降,力和 g=10N/kg力是一对平衡力,这时运动员(包括伞)受到的阻力为)N.(.设运动,一个是弯曲的撑竿对他的弹力10、撑竿跳高运动员在跳起的过程中,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一个是重力,请画出运动员在如45员的体重为600N°,大小为,900N弹力的作用点可以认为通过人的重心,方向是斜向上弹力的示意图.和图所示位置时受到的重力A所受到的重力和摩擦力的示意图(说明:重力大于摩擦力)11、在图中,画出在斜面上匀速上滑的物体(填“会”)或发生形变,“不会”20N12、小明用的力去推地面上的箱子,箱子不动,此时箱子(填 N.弹力产生,箱子受到的摩擦力是“有”或“没有”) F的作用下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试画出物体受到的摩擦力;13、如图甲,物体在拉力如图乙,小球在弹性杆的作用下保持静止,试画出小球受到的弹力.题14、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斜放着一块木板,在木板上放一木块处于静止状态,现使木板的倾角缓慢减小,则木14 )块所受弹力N和摩擦力F的变化情况是(增大,F增大 N DFN CFN BFNA.增大,减小.减小,增大.减小,减小.15、锯子的锯齿都“东倒西歪”,不在同一平面内.小明猜想这是为了减小锯木头时的阻力,并设计实验检验猜3)想.以下设计方案最佳的是(A.用同一把拨正锯齿的锯子分别锯硬木头和软木头,比较用力情况.用同一把锯子,分别在“东倒西歪”和拨正锯齿时锯同一硬木头,比较用力情况B .用一把“东倒西歪”和另一把拨正锯齿的锯子分别锯同一硬木头,比较用力情况C .用一把“东倒西歪”和另一把拨正锯齿的锯子分别锯同一软木头,比较用力情况D、有一弹簧测力计放在水平桌面上,两位同学各拉该测力计的一端,弹簧测力计在水平桌面上保持静止,此时16 ),忽略测力计与桌面间的摩擦,则两位同学对测力计拉力的大小是(测力计的示数为8N8N.均为4N C.均为l6N D.分别为8N和16N B.均为A的上端通过细线挂在天花板上;已知BA放在水平地面上,、17、(多选)如图所示,轻质弹簧连接AB两物体,)的重力为6N,弹簧的弹力为4N.则地面受到的压力大小和细线受到的拉力大小可能是(A的重力为8N,B2N14N和和.12N2N D.A.18N和10N B.4N和10N C )、B两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确定( 18、如图所示,甲、乙两物体在A A粗糙.桌面B一定比桌面A.甲的速度一定小于乙的速度 B D 甲受的摩擦力一定小于乙受到的摩擦力C.甲的质量一定小于乙的质量题 17 18题的物体在木板上作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滑动摩擦力的实验.从乙图中可读出摩擦8N19、如图所示为测量一重为表示,物体大小不可忽略).N.请在丙图中作出该物体受到的重力和摩擦力的示意图(摩擦力用f力是、如图所示是我国选手在冬奥会上女子冰壶比赛的一个场景,比赛时两名队员在冰壶前方用力“刷冰”,使冰20 ,并且能够按照运动员预设要求使冰壶的熔化形成薄薄的一层水,这样能够改变冰壶与冰面之间的发生变化.21、如图所示,用F=20N的推力,使重力G=50N的物体靠在竖直墻壁上静止.则物体受到墻壁施与的摩擦力大小为,摩擦力的方向为.22、如图,一小球正在从斜面上加速滚下,请在图中画出小球受到的重力和摩擦力的示意图.题 22题 2123、一弹簧测力计在两个水平拉力作用下处于静止,拉力的大小均为F,该测力计的示数和合力大小分别为()A F,2FB F/2,2FC F,0D 2F,024、质量为m的半球沿竖直方向切成质量相等的A、B两部分,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紧贴竖直墙壁保持静止状态,如图所示,则其中物块B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为:A、0B、0.5mgC、mgD、F42N,根据的知识,讲台对粉笔盒的支持力大小为25、粉笔盒静止在水平的讲台上,如果粉笔盒重为,粉笔盒对讲台的压力为 N。
N牛,若将拉力增大,当26、用弹簧秤沿水平方向拉着一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秤的示数为2 牛时,木板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牛。
弹簧秤的示数变为3牛,则手与油瓶之间摩擦力的大小牛的力握住装油的瓶子悬空静止不动,若此时将手的握力增加到3027、用20 “减小”或“不变”)将。
(选填“增大”、28、如图乔丹投蓝时,球飞向蓝框。
画出球受到的力示意图。
29、用图1所示的装置探究摩擦力跟压力大小的关系.)实验时,拉动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等于摩擦力的大(1 小,因为这时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力.N所示,它的示数是.(2)某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指针位置如图15 4 3 实验次数 1 2745压力F/N 360.6 0.8 1.0 摩擦力?/N1.2 1.4(4)分析图象可知: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摩擦力跟压力的大小成.(5)实验结束后,小丽同学想探究摩擦力是否与接触面的大小有关,她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木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的摩擦力,然后将木块沿竖直方向锯掉一半,测得摩擦力的大小也变为原来的一半.她由此得出: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接触面越小,摩擦力越小.你认为她的结论正确吗?,理由是:.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