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医学 第一节外感练习题
- 格式:docx
- 大小:20.50 KB
- 文档页数:5
一、单项选择题 1.感冒之病名,首见于()。
A.《仁斋直指方》B.《诸病源候论》 C.《内经》D.《伤寒论》 2.感冒的病因以()为首。
A.风邪B.寒邪C.湿邪D.燥邪 3.感冒的特征性症状主要是()。
A.恶寒发热B.咽喉肿痛 C.鼻塞喷嚏流涕D.头痛身痛 4.下列()不是时行感冒的临床特征。
A.舌苔腐浊B.症状重、起病急 C.传染力强D.多属风热 5.患者鼻塞声重、喷嚏流涕、身热不扬、头重身倦无汗、纳呆口淡、脉濡,治疗此症宜选用()。
A.参苏饮B.葱豉汤 C.麻黄汤D.羌活胜湿汤 6.某男,45岁,感冒5天,发热恶寒、鼻塞声重、周身酸痛、无汗口渴、咽痛、咳嗽气急、痰黄粘稠、舌苔薄白、脉浮数,证属()。
A.风寒化热B.表寒里热 C.风热袭肺D.痰热壅肺7.感冒表寒里热的治法是()。
A.辛凉解表、清肺透热B.疏风宣肺、清热解毒 C.辛温解表、宣肺散寒D.疏风宣肺、散寒清热8.患者发热头痛、恶寒无汗、鼻塞咳嗽、肢节酸痛、舌苔白、脉浮紧,宜选用()。
A.葱豉汤B.羌活胜湿汤 C.荆防败毒散D.麻黄汤9.风热感冒宜选用()。
A.麻杏石甘汤B.银翘散 C.桑杏汤D.香薷饮10.发热,微恶风寒、有汗、鼻塞喷嚏、咽喉疼痛、咳嗽痰稠、苔薄黄、脉浮数,治宜()。
A.清热解表,止咳化痰B.辛温解表,宣肺散寒C。
疏风宣肺,解表清里D.辛凉解表,宣肺清热11.风热感冒发热较重者,宜加用()。
A.板兰根、玄参E.黄芩、石膏、大青叶C桑叶、菊花D.黄芩、知母、瓜蒌12.暑湿感冒的治法是()。
A.辛凉解表、清热燥湿B.辛温解表、芳香化湿C.清热利湿、清暑益气D.清暑祛湿解表13.身热、汗出不畅、鼻塞流涕、胸闷欲呕、身重倦怠、舌苔黄腻、脉濡数,宜选方为()。
A.新加香薷饮B.桂枝汤 C.加减葳蕤汤D.清络饮14.反复感冒、恶寒重、发热轻、鼻塞流涕、头痛汗出、倦怠乏力、气短、咳嗽、咳痰无力、舌淡苔薄白、脉浮无力,选方宜用()。
第一单元感冒一、A11、加减葳蕤汤主要用于A、风寒感冒B、风热感冒C、阴虚感冒D、气虚感冒E、暑湿感冒2、感冒风寒束表证的代表方是A、荆防达表汤B、葱豉桔梗汤C、新加香薷饮D、参苏饮E、加减葳蕤汤3、风寒和风热的辨证依据,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恶寒、发热的轻重B、渴与不渴C、舌苔黄与白D、脉浮与不浮E、咽喉红肿疼痛与否4、下列哪项不是时行感冒的特征A、传染性大B、病情较重C、发病急D、易于流行E、不传变5、感冒的发病季节以何者为主A、冬春B、秋冬C、春秋D、夏秋E、春夏二、A21、某男,64岁,近一月来寒热持续不解,恶寒较甚,发热无汗,身楚倦怠,咳嗽,咯痰无力,舌淡苔白,脉浮无力。
治疗方剂宜首选A、新加香薷饮B、葱白七味饮C、参苏饮D、再造散E、加减葳蕤汤2、患者恶寒较甚,发热,无汗,头痛身楚,咳嗽,痰白,咯痰无力,舌淡苔白,脉浮而无力。
治法宜首选A、辛温解表B、辛凉解表C、祛湿解表D、益气解表E、滋阴解表3、某男,45岁,病起5日,恶寒发热,鼻塞流涕,少汗身痛,咳嗽气急,痰稠色黄,咽痛声哑,苔薄黄,舌尖红,脉浮数。
证属A、风寒束表证B、风热犯表证C、暑湿伤表证D、气虚感冒E、阴虚感冒4、患者身热,微恶风,汗少,肢体酸重,头昏重胀痛,咳嗽痰黏,鼻流浊涕,心烦,口渴,舌苔薄黄而腻,脉濡数。
治疗应首选A、银翘散B、桑菊饮C、新加香薷饮D、桑白皮汤E、藿香正气散5、患者,男性,43岁,身热,微恶风,汗少,头昏重胀而痛,心烦口渴,胸闷恶心,小便短赤,舌苔薄黄腻,脉濡数。
此患者应诊断为A、感冒风寒B、感冒风热C、感冒暑湿D、时行感冒E、体虚感冒三、B1、A.荆防败毒散B.银翘散C.新加香薷饮D.参苏饮E.加减葳蕤汤<1> 、感冒暑湿伤表证的代表方宜首选A B C D E<2> 、感冒风热犯表证的代表方宜首选A B C D E<3> 、感冒风寒束表证的代表方宜首选A B C D E2、A.风寒感冒B.风热感冒C.暑湿感冒D.气虚感冒E.阴虚感冒<1> 、身热,微恶风,汗少,肢体酸重或疼痛,头昏重胀痛,咳嗽痰黏,鼻流浊涕,心烦口渴,渴不多饮,胸闷脘痞,泛恶,腹胀,大便或溏,小便短赤,舌苔薄黄而腻,脉濡数。
感冒中医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项不是感冒的中医病名?A. 风寒感冒B. 风热感冒C. 风湿感冒D. 风温感冒答案:C2. 中医认为引起感冒的主要外感因素是:A. 寒邪B. 湿邪C. 热邪D. 风邪答案:D3. 感冒的中医病机主要涉及以下那个脏腑?A. 心脏B. 肺脏C. 肝脏D. 胃脏答案:B4. 感冒的中医病机中的“风邪犯肺”主要表现为:A. 咳嗽、咳痰B. 发热、恶寒C. 鼻塞、流涕D. 头痛、身痛答案:C5. 感冒中医治疗的原则是:A. 解表散寒B. 清热解毒C. 补气养阴D. 理气消食答案:A二、判断题1. 中医认为感冒是属于寒邪侵入而引起的疾病。
答案:正确2. 感冒的中医治疗主要使用中药汤剂。
答案:正确3. 中医治疗感冒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案。
答案:正确4. 感冒属于中医的“表证”范畴。
答案:正确5. 感冒可以通过中医穴位按摩来缓解症状。
答案:正确三、简答题1. 请解释感冒的中医病机。
答:感冒的中医病机主要是指外邪入侵,通过风寒、风热、风湿等不同的外邪侵袭而导致。
其中最常见的是风邪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肺脏受邪,造成肺气郁滞,肺气失宣导致感冒症状的出现。
2. 请列举一些常见的感冒中医症状及其表现。
答:常见的感冒中医症状包括鼻塞、流涕、咳嗽、咳痰、发热、恶寒、头痛、身痛等。
鼻塞流涕主要是因为风邪犯肺,气道被阻塞;咳嗽咳痰是因为肺腑受邪,气机不畅;发热恶寒则是体内出现炎症反应;头痛身痛是因为外邪侵入造成的症状。
3. 请简要介绍一些常用的中医治疗感冒的方法。
答:中医治疗感冒主要采用中药治疗。
常用的药方有银翘散、藿香正气水、麻黄汤等。
此外,还可以通过中医按摩、穴位按压等手法来缓解症状,如合谷穴按摩可以缓解鼻塞、头痛等症状。
四、论述题请论述中医对于感冒的防治思路。
感冒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中医对于感冒的防治思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预防为主:中医强调预防胜于治疗,提倡加强自身免疫力,增强体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避免受寒、受潮、受风等外邪。
第一章第一节感冒一选择题【A1型题】1.感冒的病因中,哪一项占先导地位A.风B.寒C.热D.燥E.湿2.首提感冒病名的医著是A.《医宗必读》B.《仁斋直指方》C《金匾要略》D.《丹溪心法》E.《千金要方》3.首倡感冒用辛温,辛凉两大治法的医家是A.张仲景B.孙思邈C.朱丹溪D.刘河间E.张景岳4.在一个时期引起广泛流行,证候多相类似的感冒,称为A.伤风B.冒风C.冒寒D.时行感冒E.重伤风5.下列哪项不属感冒的病因一A.外感六淫B.时行疫毒C.正气不足D.饮食劳倦E.以上都不是6.下列哪项不属于感冒辨寒热表证的要点A.发热恶寒的轻重B.咳痰清稀与黄稠C.有无汗出D.口渴与口不渴E.脉象的浮沉7.感冒兼夹湿邪的辨证要点为A.胀痛B.鼻涕C.风寒D.身困重、E.苔薄8.感冒兼夹燥邪辨证要点为A.发热B.恶寒轻C.身重D.干咳咽干无痰E.脉象浮9.感冒的预防关键在于A.常进补B.多穿衣C.增强体质D.免疲劳E.多休息10.治感冒的汤药服法是A.不宜久煎,温服B.凉服C.饭前服D.饭后服E.以上均不是11.下列哪项为治感冒之忌A.热粥,热米汤B.微汗出C.饮食清淡D.温被取汗E.生冷油腻12.下列哪项是感冒的基本治疗原则A.解表达邪B.辛温解表C.辛凉解表D.滋阴解表E.益气解表【A2型题】13.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口不渴,鼻塞,流清涕,咳嗽,痰清稀,证属A.风寒感冒B.风热感冒C.风燥感冒D.暑湿感冒E.阳虚感冒14.恶寒轻,发热重,有汗出,头胀痛,鼻流黄涕,咽喉红肿疼痛,咳痰黄稠;舌苔薄黄,脉浮数,其病机为A.燥热袭表,肺失清润B.风热袭表,肺失清肃C.风寒袭表,肺失宣降D.痰热袭肺,肺失肃降E.阴虚感邪,肺失宣降15.时值盛夏,身热,微恶寒,肢体酸重疼痛,头重,无汗,咳嗽痰粘,口中粘腻,渴不多饮,小便短赤,舌苔薄腻,脉濡数,治宜A.辛凉解表,宣肺清热B.辛温解表,宜肺散寒C.清暑祛湿解表D.润燥解表E.益气解表16.头痛,身热,恶寒,无汗,面色少华,唇甲色淡,心悸,头晕,舌淡苔红,脉浮而细弱,证属A.风寒感冒B.风热感冒C.气虚感冒D.血虚感冒E.阴虚感冒17.恶寒重,发热轻,四肢欠温,汗出恶寒更甚,头痛,关节疼痛,面白,语声低微,舌质淡胖,苔白,脉浮大无根,方选A.参苏饮B.荆防败毒散C.麻黄汤D.桂枝加附子汤F.麻黄附子细辛汤【A2型题】郑某,男,22岁。
外感试题及答案
1. 外感是指人体感受外界邪气而引起的一类疾病,下列哪项不是外感病的特点?
A. 起病急
B. 病程短
C. 症状明显
D. 无传染性
答案:D
2. 外感风邪引起的常见症状包括以下哪项?
A. 头痛
B. 咳嗽
C. 腹痛
D. 心悸
答案:A
3. 下列哪种药物是治疗外感风寒的常用药?
A. 银翘散
B. 藿香正气水
C. 六味地黄丸
D. 黄连上清丸
答案:A
4. 外感风热的典型症状是什么?
A. 发热恶寒
B. 口干舌燥
C. 胸痛气短
D. 腹泻
答案:B
5. 外感暑湿的常见治疗方法是?
A. 清热解表
B. 温阳散寒
C. 利湿化痰
D. 活血化瘀
答案:A
6. 外感燥邪的临床表现通常包括以下哪项?
A. 皮肤干燥
B. 口干舌燥
C. 胸闷气短
D. 以上都是
答案:D
7. 外感寒邪时,患者可能出现哪些症状?
A. 发热恶寒
B. 口干舌燥
C. 胸闷气短
D. 腹泻
答案:A
8. 外感湿邪引起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A. 头痛
B. 咳嗽
C. 腹痛
D. 以上都不是
答案:C
9. 下列哪项不是外感风热的临床表现?
A. 咽喉肿痛
B. 鼻塞流涕
C. 口干舌燥
D. 头痛
答案:B
10. 外感暑邪时,患者可能不会出现以下哪种症状?
A. 头痛
B. 恶心呕吐
C. 腹痛
D. 口干舌燥
答案:C。
外感病证题库4-2-10问题:[单选]热多寒少,汗出不畅,头痛,骨节酸疼,口渴引饮,便秘尿赤,舌红,苔黄,脉弦数,治疗选方()A.柴胡截疟饮B.白虎加桂枝汤C.截疟七宝饮D.何人饮E.柴胡达原饮问题:[单选]钱某,男性,38岁。
外感风寒后,身体沉重疼痛,肢体浮肿,恶寒无汗,咳喘,痰多白沫,胸闷,干呕,口不渴,舌苔白,麦弦紧,治疗应选用()A.小青龙汤B.麻黄汤C.十枣汤D.越婢加术汤E.五皮散问题:[单选]外感腰痛总离不开()A.风邪B.寒邪C.湿邪D.热邪E.暑邪(手机棋牌游戏 )问题:[单选]与外感咳嗽关系最密切的病因是()A.热B.风C.寒D.暑E.湿问题:[单选]对外感咳嗽的治疗最宜()A.调理脏腑B.化痰止咳C.疏散解表D.润肺止咳E.祛邪利肺问题:[单选]哪一部医书将"痢疾"称为"滞下"()A.《内经》B.《难经》C.《千金要方》D.《诸病源候论》E.《外台秘要》问题:[单选]见痢下赤白粘冻,腹痛绵绵,心中烦热,咽干口燥,午后潮热,体虚乏力,舌红少苔脉细数,其病机是()A.痢久脾虚气陷B.胃之气阴耗伤较甚C.邪盛正衰,正不胜邪D.痢久正虚,湿热留滞E.以上都不是问题:[单选]外感咳嗽,经用解表宣肺方药,邪未尽去,仍咳嗽咽痒,微有恶寒发热,舌苔薄白者,治宜选用()A.杏苏散B.桑杏汤C.桑菊饮D.止嗽散E.泻白散。
关于中医感冒试题及答案一、试题1. 以下哪项不是感冒的常见症状?A. 咳嗽B. 打喷嚏C. 头痛D. 恶心呕吐2. 中医认为感冒由以下哪个因素引起?A. 病毒感染B. 寒邪入侵C. 精神焦虑D. 缺乏锻炼3. 中医常用的治疗感冒的方法有哪些?A. 中药治疗B. 针灸C. 推拿D. 手术4. 以下哪种食物有助于缓解感冒症状?A. 辣椒B. 生姜C. 冰淇淋D. 红酒5. 以下哪项是预防感冒的有效方法?A. 注意个人卫生B. 多喝热水C. 避免接触感冒患者D. 立即服用抗生素二、答案1. D. 恶心呕吐。
2. B. 寒邪入侵。
3. A. 中药治疗,B. 针灸,C. 推拿。
4. B. 生姜。
5. A. 注意个人卫生,B. 多喝热水,C. 避免接触感冒患者。
感冒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由感冒病毒引起,通常表现为鼻塞、流涕、咳嗽、咽痛等症状。
中医学将感冒归为“风寒感邪”范畴,并依据中医理论,提出了一系列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
根据中医的观点,感冒是由寒邪入侵人体引起的。
所谓寒邪即指寒冷的外界环境,在寒冷的日子里,人体易受寒邪的入侵,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引发感冒。
因此,中医强调保暖是防治感冒的重要手段之一。
我们可以通过穿暖和的衣物、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寒冷天气中来防止寒邪入侵。
治疗感冒的中医方法多样,其中常用的包括中药治疗、针灸和推拿等。
中药治疗是一种独特的中医疗法,通过配制中药方剂,调和人体阴阳,促进气血运行,提高免疫力,达到治疗感冒的目的。
针灸是通过针刺人体的穴位,调理气血,平衡阴阳,以达到治疗感冒及提高免疫力的效果。
推拿是通过按摩人体的经络和穴位,刺激气血运行,促进病邪排出,以缓解感冒症状。
除了中医疗法,中医药还提倡饮食调理来缓解感冒症状。
例如,生姜被认为具有温阳助透的作用,可用来调理寒感冒症状。
而辣椒也被认为是一种辛温之物,可以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缓解感冒不适。
同时,中医也强调个人卫生的重要性。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避免接触感冒患者、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可以有效预防感冒的发生。
中医外感病证感冒习题展开全文第一节感冒A型题1.感冒起病急,有传染性,有多种症状,而临床上最具有特征的一项是:A.发热恶寒B.头痛身痛C.鼻塞声重,喷嚏流涕D.咳嗽E.咽喉肿痛2.感冒的病位在:A.心肺B.肝脾C.肺D.肝E.脾肾3.感冒首先见于以下何书:A.《内经》B.《伤寒论》C.《金匮要略》D.《五十二病方》E.北宋《仁斋直指方·诸风》4.感冒的主要病因是:A.寒邪B.湿邪C.燥邪D.风邪E.热邪5.感冒的临床症状为:A.鼻寒流涕B.恶寒发热C.咳嗽头痛D.全身酸楚E.以上都是6.以下哪一项不是感冒的病机:A.体质虚弱,病邪入侵B.卫表不和,腠理疏懈C.气滞血瘀,血脉不和D.卫气不固,卒感风邪E.病邪侵入,内舍于肺7.感冒辨证首先应辨清:A.病邪轻重B.体质强弱C.脏腑虚实D.阴阳表里E.风寒风热8.感冒的主要治疗原则是:A.解除表邪,宣通肺气B.清热解毒,利咽止痛C.疏散邪气,达邪外除D.表里双解,益气固表E.祛风除湿,健脾强胃9.风热感冒宜选用:A.芎芷石膏汤B.桑杏汤C.新加香薷饮D.银翘散E.以上均不是10.以下哪一项不是辨别风寒和风热两类感冒的主要依据:A.恶寒发热的孰轻孰重B.舌苔黄与白C.脉浮与不浮D.渴与不渴E.咽喉肿痛与否11.患者鼻塞声重,喷嚏流涕,恶寒发热,头重身倦无汗,胸闷泛恶,纳差,口淡无味,舌质红,黄白腻,脉浮,此证最佳治疗方剂是:A.麻黄汤B.葱豉汤C.葱白七味饮D.参苏饮E.羌活胜湿汤12.感冒属表寒里热者,其最佳治则是:A.辛温解表,宣肺散寒B.辛凉解表,清肺透热C.疏风宣肺,散寒清热D.解表清里,宣肺疏风E.以上均不是13.用于风寒感冒的最佳方剂是:A.麻黄汤B.荆防败毒散C.香苏散D.防风通圣散E.小青龙汤14.患者发热3天来诊,证见鼻塞声重,头痛身热恶风,伴心烦,口渴咽干,手足心热,微咳少痰,舌红少苔,脉细数无力,此为何证?A.风热感冒B.风寒感冒C.内伤发热D.暑湿感冒E.阴虚感冒15.以下哪一项不是时行感冒的特点:A.起病急B.症状重C.传染性强D.散在发生E.发热重,体温高B型题A.补中益气汤B.参苏饮C.加减葳汤D.沙参麦冬汤E.新加香薷饮16.气虚感冒宜选用17.阴虚感冒宜选用18.暑湿感冒宜选用A.内伤发热B.疟疾C.内伤咳嗽D.温病早期E.肺痨19.感冒应注意相鉴别的疾病是20.应与阴虚感冒相鉴别的疾病是C型题A.鼻塞,流清涕,恶寒重,口不渴,脉浮紧。
中医感冒的试题及答案尽管现代医学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中医在治疗感冒方面仍然具有独特的优势。
以下是一些关于中医感冒的试题及答案,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中医的治疗方法。
一、试题:1. 什么是中医看待感冒的理论基础?2. 中医将感冒分为几种类型?请列举并解释。
3. 中医如何诊断感冒?主要有哪些常用的诊断方法?4. 中医针灸在治疗感冒中起到什么作用?5. 中药膏方在中医感冒治疗中的应用有哪些?6. 请解释中医所说的“表里不分”。
7. 中医如何预防感冒?二、答案:1. 中医看待感冒的理论基础是“外感内伤”理论。
中医认为感冒是由外邪侵入人体,通过表里不分、邪正交争的过程,导致人体出现症状。
2. 中医将感冒分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和风湿感冒三种类型。
- 风寒感冒:症状包括恶寒、头痛、流清鼻涕、咳嗽等。
- 风热感冒:症状包括发热、咽喉肿痛、口渴等。
- 风湿感冒:症状包括身体酸痛、头重、流黄鼻涕等。
3. 中医诊断感冒主要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方法。
- 望诊:观察患者面容、舌苔、舌质等表面表现。
- 闻诊:通过闻患者体味、鼻音、声音等来判断病情。
- 问诊:询问患者的症状、疾病史和生活习惯等。
- 切诊:通过触摸患者身体部位来判断病情。
4. 中医针灸在治疗感冒中起到疏通经络、调整气血的作用。
针灸可以通过刺激穴位,改善气血循环,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缓解感冒症状。
5. 中药膏方在中医感冒治疗中有多种应用。
- 清热解毒:使用寒凉草本药物,如连翘、金银花等,以清热解毒、消炎止咳。
- 散寒祛湿:使用辛温草本药物,如薄荷、草果等,以散寒祛湿、缓解肌肉酸痛。
- 开窍醒脑:使用挥发油草本药物,如香薷、苍耳子等,以开窍醒脑、舒缓头痛。
6. “表里不分”是中医特有的诊断理论,指感冒病变同时影响人体的外部表面(表)和内部脏腑(里),导致症状不仅局限于头、喉和四肢等表面部位,还可能引起腹痛、恶心等内部不适。
7. 中医预防感冒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合理膳食:注意饮食均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
外感病证题库12-2-10
问题:
[单选]患者昨日淋雨,今晨起呕吐清水,胸脘满闷,不思饮食,伴恶寒发热,头身疼痛,舌苔白稍腻,脉濡缓,治疗宜选用()
A.新加香薷饮
B.藿香正气散
C.附子理中汤
D.黄芪建中汤
E.苓桂术甘汤
问题:
[单选]治疗气虚感冒的首选方剂是()
A.A.荆防败毒散
B.B.银翘散
C.C.新加香薷饮
D.D.参苏饮
E.E.加减葳蕤汤
问题:
[单选]痢疾初期,见表征恶寒发热,头痛身痛者宜选()
A.白头翁汤
B.连理汤
C.荆防败毒散
D.藿香正气散
E.双解汤
(NBA赛程 /)
问题:
[单选]痢疾初起,兼有恶寒发热,头痛身重。
其治疗宜用()
A.藿香正气散
B.芍药汤
C.荆防败毒散
D.白头翁汤
E.葛根芩连汤
问题:
[单选]患者发热恶寒,无汗口渴,鼻塞声重,咽痛,咳嗽气急,痰黄粘稠,尿赤便秘,舌苔黄白相兼,脉浮数。
当诊断为()
A.风寒感冒
B.风热感冒
C.暑湿感冒
D.时行感冒
E.表寒兼里热
问题:
[单选]不属于新感温病的是哪一项()
A.风温
B.冬温
C.暑温
D.秋燥
E.春温
问题:
[单选]休息痢缓解期的脾阳虚衰型痢疾的代表方剂为()
A.理中汤
B.真武汤
C.参苓白术散
D.右归丸
E.附子理中汤
问题:
[单选]外感所致腰痛,总离不开下列哪种邪气为患()
A.寒邪
B.湿邪
C.热邪
D.风邪
E.火邪。
中医感冒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中医认为感冒主要是由于:a. 阳气过盛引起的b. 阴寒之邪入侵引起的c. 湿气积聚引起的d. 火热之邪入侵引起的答案:b. 阴寒之邪入侵引起的2. 中医感冒的症状通常包括以下哪些表现?a. 咳嗽、喉咙痛、流清鼻涕b. 发热、身体疼痛、头痛c. 咳嗽、嚏喷、鼻塞d. 发热、流清鼻涕、嗓子痛答案:c. 咳嗽、嚏喷、鼻塞3. 中医治疗感冒的方法通常包括以下哪些?a. 中药调理、针灸、拔火罐b. 手术、化疗、放疗c. 使用抗生素、消炎药d. 休息、多喝水、吃清淡食物答案:a. 中药调理、针灸、拔火罐二、填空题4. 根据中医理论,感冒的发病主要与“_____”相关。
答案:外邪入侵5. 感冒的初期症状常常是“_____”。
答案:发热6. 中医推荐用以下哪种汤水治疗感冒?“_____”。
答案:生姜红糖水三、简答题7. 请简要解释中医对于“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的区别。
答:中医认为,风寒感冒是由寒邪进入人体,引起咳嗽、流鼻涕等症状,体温偏低;而风热感冒是由热邪进入人体,引起发热、喉咙痛等症状,体温偏高。
8. 中医上如何预防感冒?答:中医强调提高自身的免疫力来预防感冒。
建议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当运动,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气候变化突然;合理饮食,避免暴饮暴食或生冷食物过多;锻炼自身的抵抗力,合理应对压力。
四、综合题9. 李明最近感到身体不适,出现了喉咙痛、咳嗽、嚏喷等症状,请根据中医的理论解释他可能患了什么类型的感冒,以及你会给他哪些中医建议?答:根据症状,李明可能患了风寒感冒。
他出现了咳嗽、嚏喷等症状,没有发热,是因为体内受到寒邪侵袭的表现。
针对风寒感冒,我会给他以下中医建议:- 多喝温开水,保持水分供应充足,帮助排出寒邪;- 饮食方面,建议李明适量食用生姜、葱、大蒜等辛温之品,有助于驱寒;-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居住环境过于潮湿;- 适当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有利于身体康复。
第一章第一节感冒一选择题【 A1 型题】1.感冒的病因中,哪一项占先导地位A. 风B.寒C.热D.燥E.湿2.首提感冒病名的医著是A. 《医宗必读》B.《仁斋直指方》C《金匾要略》D. 《丹溪心法》E.《千金要方》3.首倡感冒用辛温,辛凉两大治法的医家是A.张仲景B.孙思邈C.朱丹溪D.刘河间E.张景岳4.在一个时期引起广泛流行,证候多相类似的感冒,称为A.伤风B.冒风C.冒寒D.时行感冒E.重伤风5.下列哪项不属感冒的病因一A. 外感六淫B.时行疫毒C.正气不足D.饮食劳倦E.以上都不是6.下列哪项不属于感冒辨寒热表证B.咳痰清稀与黄稠C. 有无汗出D.口渴与口不渴E.脉象的浮沉7. 感冒兼夹湿邪的辨证要点为的要点A. 发热恶寒的轻重E.益气解表【 A2 型题】13.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口不渴,鼻塞,流清涕,咳嗽,痰清稀,证属A. 风寒感冒B.风热感冒C. 风燥感冒D. 暑湿感冒E.阳虚感冒14.恶寒轻,发热重,有汗出,头胀痛,鼻流黄涕,咽喉红肿疼痛,咳痰黄稠;舌苔薄黄,脉浮数,其病机为A. 燥热袭表,肺失清润B.风热袭表,肺失清肃C. 风寒袭表,肺失宣降D. 痰热袭肺,肺失肃降E.阴虚感邪,肺失宣降15.时值盛夏,身热,微恶寒,肢体酸重疼痛,头重,无汗,咳嗽痰粘,口中粘腻,渴不多饮,小便短赤,舌苔薄腻,脉濡数,治宜A.辛凉解表,宣肺清热B.辛温解表,宜肺散寒C.清暑祛湿解表D.润燥解表E.益气解表16.头痛,身热,恶寒,无汗,面色少华,唇甲色淡,心悸,头晕,舌淡苔红,脉浮而细弱,证属A. 风寒感冒B.风热感冒C.气虚感冒D.血虚感冒E.阴虚感冒F.麻黄附子细辛汤【 A2 型题】郑某,男,22岁。
恶寒甚,发热轻,自汗出,头身疼痛,鼻塞,咳嗽痰白,声低息短,倦怠乏力,舌质淡,苔白,脉浮无力。
18.该病人的证候属于A.风寒感冒B.暑湿感冒C. 血虚感冒D.阴虚感冒E.气虚感冒19.其治法是A.辛温解表B.化湿解表C. 滋阴解表D.养血解表E.益气解表20.其治疗首选方是A.参苏饮B.荆防败毒散C. 麻黄附子细辛汤D.桂枝加附子汤E.桂枝汤谢某,男,26岁。
第一章第一节感冒一选择题【A1型题】1.感冒的病因中,哪一项占先导地位A.风B.寒C.热D.燥E.湿2.首提感冒病名的医著是A.《医宗必读》B.《仁斋直指方》C《金匾要略》D.《丹溪心法》E.《千金要方》3.首倡感冒用辛温,辛凉两大治法的医家是A.张仲景B.孙思邈C.朱丹溪D.刘河间E.张景岳4.在一个时期引起广泛流行,证候多相类似的感冒,称为A.伤风B.冒风C.冒寒D.时行感冒E.重伤风5.下列哪项不属感冒的病因一A.外感六淫B.时行疫毒C.正气不足D.饮食劳倦E.以上都不是6.下列哪项不属于感冒辨寒热表证的要点A.发热恶寒的轻重B.咳痰清稀与黄稠C.有无汗出D.口渴与口不渴E.脉象的浮沉7.感冒兼夹湿邪的辨证要点为A.胀痛B.鼻涕C.风寒D.身困重、E.苔薄8.感冒兼夹燥邪辨证要点为A.发热B.恶寒轻C.身重D.干咳咽干无痰E.脉象浮9.感冒的预防关键在于A.常进补B.多穿衣C.增强体质D.免疲劳E.多休息10.治感冒的汤药服法是A.不宜久煎,温服B.凉服C.饭前服D.饭后服E.以上均不是11.下列哪项为治感冒之忌A.热粥,热米汤B.微汗出C.饮食清淡D.温被取汗E.生冷油腻12.下列哪项是感冒的基本治疗原则A.解表达邪B.辛温解表C.辛凉解表D.滋阴解表E.益气解表【A2型题】13.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口不渴,鼻塞,流清涕,咳嗽,痰清稀,证属A.风寒感冒B.风热感冒C.风燥感冒D.暑湿感冒E.阳虚感冒14.恶寒轻,发热重,有汗出,头胀痛,鼻流黄涕,咽喉红肿疼痛,咳痰黄稠;舌苔薄黄,脉浮数,其病机为A.燥热袭表,肺失清润B.风热袭表,肺失清肃C.风寒袭表,肺失宣降D.痰热袭肺,肺失肃降E.阴虚感邪,肺失宣降15.时值盛夏,身热,微恶寒,肢体酸重疼痛,头重,无汗,咳嗽痰粘,口中粘腻,渴不多饮,小便短赤,舌苔薄腻,脉濡数,治宜A.辛凉解表,宣肺清热B.辛温解表,宜肺散寒C.清暑祛湿解表D.润燥解表E.益气解表16.头痛,身热,恶寒,无汗,面色少华,唇甲色淡,心悸,头晕,舌淡苔红,脉浮而细弱,证属A.风寒感冒B.风热感冒C.气虚感冒D.血虚感冒E.阴虚感冒17.恶寒重,发热轻,四肢欠温,汗出恶寒更甚,头痛,关节疼痛,面白,语声低微,舌质淡胖,苔白,脉浮大无根,方选A.参苏饮B.荆防败毒散C.麻黄汤D.桂枝加附子汤F.麻黄附子细辛汤【A2型题】郑某,男,22岁。
易袭阳位,具有升发向上特性的邪气是:A暑邪B燥邪C风邪D火邪E寒邪答案: C题型: 单选题难度:3章节:第六章病因第一节外感病因下列何气能兼其五气:A暑B湿C寒D风E热答案: D题型: 单选题难度:3六淫中最易导致疼痛的邪气是:A寒邪B火邪C风邪D燥邪E湿邪答案: A题型: 单选题难度:3感受寒邪而致的“中寒”是指:A寒邪伤于肌表B寒邪入中经脉C寒邪自内而生D寒邪直中脏腑E寒邪侵及血分答案: D题型: 单选题难度:3六淫中具有病程长,难以速愈的邪气是:A寒邪B火邪C风邪D暑邪E湿邪答案: E题型: 单选题难度:3其性趋下的病邪为:A火邪B燥邪C湿邪D风邪E以上都不是答案: C题型: 单选题难度:3湿邪、寒邪的共同致病特点是:A损伤阳气B阻遏气机C粘腻重浊D凝滞收引E易袭阴位答案: A题型: 单选题难度:3致病后可出现各种秽浊症状的邪气是:A风邪B寒邪C热(火)邪D湿邪E燥邪答案: D题型: 单选题难度:3燥邪致病最易损伤人体:A津液B气血C肾精D肝血E阳气答案: A题型: 单选题难度:3温燥病的发病季节一般是:A夏末秋初B近冬深秋C长夏季节D冬末春初E春末夏初答案: A题型: 单选题难度:3六淫中最易致肿疡的是:A风邪B湿邪C火邪D燥邪E寒邪答案: C题型: 单选题难度:3下列哪项不属火邪的致病特点:A易伤津耗气B易生风动血C易扰乱神明D易致肿疡E易阻遏气机答案: E题型: 单选题难度:3易致肝风内动的是:A寒邪B湿邪C暑邪D热邪E风邪答案: D题型: 单选题难度:3下列哪一项是火、燥、暑共同的致病特点:A上炎B耗气C伤津D动血E生风答案: C题型: 单选题难度:3六淫致病,季节性最强的邪气是:A风邪B寒邪C燥邪D湿邪E暑邪答案: E题型: 单选题难度:4虚邪是指:A微邪B较弱的邪气C瘀血D贼邪E致病邪气的通称答案: E题型: 单选题难度:4只有外感而无内生的邪气是:A寒邪B燥邪C湿邪D暑邪E热邪答案: D 题型: 单选题难度:3具有升散而又挟湿特性的邪气是:A湿邪B燥邪C热邪D暑邪E寒邪答案: D题型: 单选题难度:3伤于风者:A上先受之B下先受之C阳先受之D阴先受之E外先受之答案: A题型: 单选题难度:3异气是指:A六淫邪气B异常气候C情志变化D气机失常E乖戾之气答案: E题型: 单选题难度:3下列哪项不属于寒邪的致病特点:A寒为阴邪B寒性黏滞C寒性收引D寒性凝滞E易伤阳气答案: B题型: 单选题难度:4下列哪项不属于疠气形成和疫病流行的原因:A气候反常B环境污染C社会因素D暴饮暴食E饮食不洁答案: D题型: 单选题难度:4病因答案: 指破坏人体相对平衡状态而引起疾病的原因,又称致病因素题型: 名词解释难度:2辨证求因答案: 以病证的临床表现为依据,进行综合分析,推求病因,称为辨证求因题型: 名词解释难度:3六气答案: 六气是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正常的自然界气候变化题型: 名词解释难度:1 六淫答案: 六淫是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题型: 名词解释难度:1疠气答案: 疠气是指一类具有强烈致病性和传染性的外邪。
又称疫疠、疫气、疫毒、戾气、异气、乖戾之气等题型:名词解释难度:3简述中医探求病因的方法。
答案: 中医探求原因的方法有两种:一是详细询问发病的经过及其有关情况,推断其病因;二是以病证的临床表现为依据,通过综合分析,推求病因,这叫做辨证求因。
题型:简答题难度:3简述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答案: ①风性轻扬开泄,易袭阳位;②风性善行数变;③风性主动;④风为百病之长题型:简答题难度:4寒邪致病的原因有哪些答案: 不注意防寒保暖;淋雨涉水;汗出当风;贪凉露宿;饮食过于寒凉题型:简答题难度:3如何理解湿性粘滞答案: 湿性黏滞主要应从两个方面进行理解:一是症状的粘滞性。
指湿邪致病有粘滞不爽的症状。
如湿滞大肠,大便粘滞不爽等。
二是病程的缠绵性。
指湿邪致病多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病程较长。
题型:简答题难度:3何谓疠气其致病特点如何答案: 疠气是指一类具有强烈致病性和传染性的外邪。
其致病特点是传染性强,易于流行;发病急骤,病情重笃;一气一病,症状相似题型:简答题难度:3六淫致病和七情致病有何不同答案: ①六淫自肌表口鼻而人,侵犯人体,属外来之邪,故称“外感六淫”;②七情是直接影响有关的内脏而发病,病由内生。
故称“内伤七情题型:简答题难度:4为什么说“燥易伤肺”答案: ①肺为娇脏,喜润恶燥;②肺主皮毛,开窍于鼻,肺通于天气。
③所以燥邪从口鼻、皮毛侵入人体,最易伤肺。
④燥邪犯肺后可出现干咳,少痰,甚则胸痛的症状题型:简答题难度:2为什么说“伤于湿者,下先受之”答案: ①这是因为湿类于水,水性趋下,故湿邪侵犯人体,多表现为下部的症状。
②如水湿内停可见下肢水肿、下肢溃疡、泄痢,妇女带下等下部症状题型:简答题难度:4为什么说“伤于风者,上先受之”答案: ①这因为风为阳邪,具有轻扬升发、向上、向外的特性,②风邪侵犯人体,常伤及人体上部及肌表,出现头痛、鼻塞流涕、汗出恶风等症状题型:简答题难度:4何谓“六气”与“六淫”两者有何联系与区别答案: ①六气,是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正常的自然界气候变化。
是万物生长变化的自然条件。
②六气对人体是无害的。
③人体在生活实践中,通过自身调节对六气产生了一定的适应能力,所以正常的六气不易于使人致病。
④六淫,是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
⑤常因气候变化异常,或太过、不及,⑥或是机体的适应力下降,则风、寒、暑、湿、燥、火变成为致病之因,故六淫又称为“六邪”。
⑦“六气”和“六淫”都是指自然界的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候现象。
⑧只要不使人得病,即使狂风暴雨,严寒酷暑,也应称之为“六气”。
⑨反之,即使微风细雨,气候变化正常,但因有人适应能力低下而得病,这时,对患病机体来说也应称之为“六淫”。
可见,“六气”与“六淫”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题型: 论述题难度:4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是什么答案: ①外感性:六淫之邪多从肌表、口鼻侵犯人体而发病;②季节性:六淫致病常有明显的季节性,如春季多风病,夏季多暑病;③地域性:六淫致病常与居住地区和环境密切相关,如西北多寒、燥,东南多湿、热等;④相兼性:六淫之邪既可单独侵袭人体,又可两种以上相兼同时侵犯人体致病,如风寒感冒等;⑤转化性:六淫侵犯人体发病后,在一定条件下,其临床证候可发生转化,如寒邪人里可以化热等题型: 论述题难度:3如何理解“风为百病之长””答案: “风为百病之长”即是说风邪是引发外感病的一种极为重要的致病因素,是其它外邪致病的先导。
其可从以下方面理解:①风虽为春季主气,但终岁常在,四时皆有。
而风邪引发的外感病虽春季为多,但又不局限于春季,其它季节也可发生。
②风邪犯人,多从肌腠皮毛而人,又因风邪具有开泄的特性,侵袭人体,最易使肌腠皮毛疏松,毛窍开张,为其它邪气的侵入提供了侵入门户,由之而引发风邪兼其它邪气的一类外感病。
如风寒、风热、风湿等。
③因风善动不居,善行而数变,故风邪犯人,病证范围广泛、病种繁多。
可见风邪是六淫致病中最多见的一种,古人甚至把风邪当作外感致病因素的总称。
故《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风者,百病之始也”;《素问·风论》也说“风者,百病之长也”题型: 论述题难度:3为什么说“暑性升散,耗气伤津”及“暑多挟湿”答案: ①暑为阳邪,易升易散,可使腠理开泄,汗泄过多而津液损伤,故见有口干渴、喜饮,尿短少黄赤等症状。
②汗大泄,气亦随汗外泄,往往在津伤的同时,伴有气虚之症状,如气短乏力,甚则昏倒,不省人事,故说暑性升散,耗气伤津。
③暑季炎热,且多雨潮湿,热蒸湿动,空气中湿度增加,故暑邪致病,多挟湿邪侵犯人体。
④临床中,除见有壮热,烦渴等暑热症状外,常兼见胸闷呕恶、肢体困重、便溏苔腻等湿阻症状题型: 论述题难度:4试述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答案: 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有以下四点:①湿性重浊。
重,即沉重、重着之意。
湿为水类,有一定的重量,所以湿邪致病,多有沉重、重着的感觉。
如头重如裹,周身困重,四肢酸沉等。
浊,即秽浊,指湿邪为病,可使分泌物、排泄物增多而秽浊不清。
如湿病面垢多眵,下痢粘液脓血,小便浑浊,妇女带下过多等。
②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
湿性类水,故为阴邪。
水湿之邪重着粘滞,侵人人体,留滞不化,易滞留于脏腑经络,阻遏气机的升降。
脏腑经络阻滞,气机不畅,故常见到胸闷脘痞、胀满等症状。
外感湿邪,最易损伤或阻遏脾阳,导致脾阳不振,水湿内停,易见腹泻,水肿等症状。
③湿性黏滞。
黏滞,即粘腻阻滞之意,湿邪犯人,其黏滞性主要表现在二个方面:一是指分泌物或排泄物多表现为涩滞不爽,如大便里急后重,小便涩滞不畅等;二是指湿邪为病多缠绵难愈,病程长,易反复等;④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湿邪为病,多见于下部的症状,如下痢、带下、淋浊、下肢水肿等题型: 论述题难度:3试述外寒与内寒的区别与联系。
答案: 外寒指寒邪外袭,为六淫中之寒邪,指病因而言。
内寒是机体阳气不足,寒从中生,主要是指心、脾、肾的阳气衰微。
二者的区别和联系表现为,①区别:主要表现为病因与病理反应的不同。
外寒是损伤人体阳气的致病因素,内寒则是因机体阳气虚损而表现出寒象的病理反应。
②联系:外寒不解,损伤阳气,可导致内寒;而阳虚之体,抗邪无力,又易感外寒题型: 论述题难度:5火热邪气与暑邪在性质和致病特点上有何不同答案: 火热邪气与暑邪虽同属阳邪,皆具有耗气伤津的致病特点,但二者仍存在一定的区别,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暑为夏季主气,乃火热之气所化,有明显的季节性,独见于夏季。
而且暑纯属外邪,而无内暑;火热虽旺于夏季,但无明显的季节性,火热为病有内外之分,一般多以温热为外感病因,火则多指内生,内生常因体内脏腑气血阴阳失调形成。
②暑在致病时,往往兼挟湿邪为患,即暑多挟湿;火热致病常易生风动血和易致痈肿,又因火与心相应,致病时,常见有扰动心神而出现神志异常的症状题型: 论述题难度:4寒邪和湿邪在致病特点上有何异同答案: ①相同点:寒邪和湿邪同属阴邪,侵袭人体后都具有损伤阳气的特点。
②不同点为:A寒邪致病直接损伤机体阳气。
寒为阴盛表现,能使机体的温煦、气化、推动的作用减弱,表现出一系列寒性症状,如恶寒、脘腹冷痛、下利清谷等;湿邪伤阳,多因阻遏脏腑经络的气机升降,尤易困阻脾胃,损伤脾阳,脾运失职,水湿内停,出现胸脘痞闷、腹部胀满、大便溏泄等症。
B寒性凝滞收引而主痛。
寒邪伤人,易使气血凝结阻滞于经脉,导致筋脉、经络、腠理、毛窍的收缩闭塞,阳气不得布散,而出现恶寒、无汗、肢体屈伸不利、脉紧等症。
又寒凝气收,血脉拘急,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故受寒常有头身肢体关节疼痛之症;湿性重着,湿邪犯人,常见头沉如裹、周身困重、四肢酸沉、关节重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