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纠错笔记系列专题14名句名篇默写(含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269.50 KB
- 文档页数:15
高考语文必背14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超详细汇编一、《氓》1.用赋的手法写男子向女子求婚的句子是: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2.在诗中以桑叶之润泽有光,比喻女子的容颜亮丽。
另一说,用桑叶茂盛比喻男子情感旺盛之时的句子是:“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3.桑葚是甜的,鸠多食则易致醉;比喻爱情是美好的,人多迷恋则易上当受骗的句子是:“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4.以桑叶的枯黄飘落,比喻女子的憔悴和被弃的句子是:“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5.本诗中初露男子的粗暴性格同时也写出女子温柔体贴的性格的句子是: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6.在《氓》中表现女子未见心上人伤心难过的语句是: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7.表现女子悔恨多于哀伤,决绝而不留恋,体现了她刚烈的性格特点的语句是:“反是不思,亦已焉哉!”8. 女主人公自嫁氓为妻,多年来所有的家庭劳作一身担负无余,体现这一点的语句是: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9. 在诗中直接表现她已不再相信爱情,并直接劝告女子不要沉溺于爱情的句子是:“于嗟女兮,无与士耽!10.以无比怨愤的心情,痛斥那个男子的负义行为的句子是: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11. 女子对爱情态度专一,男子对爱情却怀二心。
这种鲜明的对比在文中,集中体现的语句是: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12.以“淇”和“隰”的有界来喻示爱情的终结和痛苦的无边的句子是: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13.《氓》中运用比兴手法,劝诫女子不要痴迷于爱情的两句是: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二、《离骚》1.《离骚》一文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语句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2.《离骚》中写自己虽崇尚美德约束自己,多少年仍然遭到贬黜的两句: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3.“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诗人直抒胸臆、表白心志写自己对美好德行的追求,至死不改。
4.《离骚》中用香草做比喻说明自己遭贬黜是因为德行高尚的两句: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高中课标必背14篇默写及答案1.劝学(1)《荀子·劝学》一文开头用“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两句,以“木”和“金”为喻来说明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够取得进步的道理。
(2)在《荀子·劝学》中,文章开端连用比喻强调了学习的重要作用,并顺势推论出“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强调了广泛学习并不断省察自己的重要性。
(3(6果。
(7)在文中用比喻的手法,借助木头经过烘烤后发生变化,即使再烘烤也不能复原了来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的语句是: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8)以雕刻为喻,强调学习应当坚持,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的句子是: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逍遥游(1)在《庄子·逍遥游》一文中引述《齐谐》之言,描述鲲鹏挥动翅膀拍击水面,凭借六月的大风飞离北海的句子是“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2)《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3)庄子在《逍遥游》中引用“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两句,说明船和水的关系,阐明了世间万事万物总会有所凭借的道理。
(4)庄子在《逍遥游》一文中赞扬宋荣子超绝尘世,宠辱偕忘,并以“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两句赞扬他能认清物与我的分际,辨明荣与辱的界限。
(5)在《庄子·逍遥游》中,庄子评价了列子的御风而行,接着指出“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才能遨游于无穷无尽的境域,真正做到无所凭借。
(6)庄周用一个比喻句来描述鲲鹏奋飞时的情形的句子是: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7)作者举现实生活中的很小的事物也需要依凭外物的实例与大鹏鸟的“海运将徙”作对比,形象地说明任何事物都有所凭借的句子是: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8)小智慧不了解大智慧,寿命短的不了解寿命长的,强调说明人在认识上的大小区别的句子是: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全国卷高考背诵篇目按篇理解性默写班级姓名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1.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是 , .2.用刘义隆典故的词句是: , , .2《虞美人》(李煜)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将“离愁”写得如此真切、深刻。
(李煜《虞美人》)2.“明月”与“东风”是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在李煜的诗词中也用了这两个意象,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煜《虞美人》)3.李商隐的《五绝·登乐游原》中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表示对美好而又行将消逝的事物的留恋。
而在李煜的《虞美人》中那美好的事物却使李煜倍添烦恼,劈头怨问苍天,你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呢。
这句诗是:“______________”。
(李煜《虞美人》)3.《登高》1. 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登高》一诗对此都有直接描述,这些句子是: , .2. 杜甫在《登高》中发出" , ."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3.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 , .4.写远望所见,用传神之笔描写凄冷江色和长江气势的句子是: , .5.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 , .6.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 , .7.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 , .8.本诗的主旨句(表现诗人忧国伤时)的句子是: , .9.杜甫《登高》中为我们营造了一幅气势磅礴的长江秋日图的句是: , .10.杜甫《登高》中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的句子是: ,. 前人也曾把这两句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4.《锦瑟》1.《锦瑟》中以锦瑟起兴,引起对华年往事的追忆的句子是: , .2.《锦瑟》一诗的颈联是 , ,它表现的这种可望不可即的理想境界代表的是诗人全部的情感.作者用此联阴阳冷暖的不同境界展现了高洁的感情.执著的爱慕和无尽的哀思与怅恨.颔联是: , .3.《锦瑟》用典的四句诗: , . , .4.《锦瑟》一诗中回环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惆怅苦痛,让人为之哀惋不已的句子是: , .5《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1.《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词人从视觉、听觉角度,同时运用比喻生动描写赤壁雄奇壮阔的景物的语句:乱石穿空,,。
【高中14篇】1.劝学(节选)《荀子》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中的“”这句话是有力的印证。
答案:学不可以已2.韩愈《师说》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句话与荀子《劝学》中的“,,”观点相同。
(《劝学》中表达出学生可以超过老师或后人超过前人的思想的语句是:“,,”)答案: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通过广泛学习、经常省察自己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荀子的《劝学》中,阐述个人只有经过博学和自省才能成为有道德有学问的人的两句是:“,。
”答案: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4.《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学不可以已”。
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只要坚持,就会成功的句子是:“,;,。
”答案: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5.强调君子并非有何特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是:“,。
”答案: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6.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一句是:“,。
”答案: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7.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用心专一,并且从正面讽喻,指出即使像蚯蚓那样弱小,如果用心专一也会有所成就(用蚯蚓比喻学习必须用心专一才能成功)的句子是:“,,,,。
2024高考语文名篇名句默写名篇名句默写在高考语文里可是个很重要的部分呢,宝子们。
一、为啥名篇名句默写这么重要呀它就像是语文试卷里的一颗明珠。
你想啊,这些名篇名句那可都是咱老祖宗留下来的文化瑰宝。
从古代诗歌到散文,每一句都蕴含着古人的智慧、情感和文学造诣。
而且在考试里,这可是送分题呢,只要你背得熟,写得对,分数就到手啦。
这就好比是在你通往大学的道路上,有一小段路是铺满了鲜花的,只要你弯弯腰就能捡到,多划算呀。
二、哪些是常考的类型呢有古诗词类的。
像李白的诗就特别容易考,“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这一句多霸气,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和信心。
每次读到都感觉自己也充满了力量。
还有杜甫的诗,“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老杜的忧国忧民就在这一句里体现得淋漓尽致,咱背的时候也能感受到他那颗伟大的心。
散文类的也不少。
比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这境界,真的是让咱佩服得五体投地。
这一句话就教会我们要有胸怀天下的情怀,在考试里还能给我们加分,多好的事儿呀。
三、怎么才能把这些名篇名句背好呢宝子们,死记硬背可不行哦。
咱得理解着去背。
就拿古诗来说,你得先明白这首诗讲的啥故事,诗人在啥心情下写的。
像李清照的词,很多都是写她的愁绪的。
你要是理解了她的身世,她经历的那些事儿,再去背她的词就容易多了。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你能想象到那个孤独又瘦弱的女子在西风里思念爱人的画面,这样背起来就轻松多了。
而且啊,要多复习。
不能背完就不管了。
今天背了,过个三五天再复习一下,就像交朋友一样,得多见面才会更熟悉嘛。
还有个小妙招,把这些名句当成歌词来唱。
现在不是有很多古风歌曲嘛,有些就是根据古诗词改编的。
跟着唱唱,就不知不觉记住了。
四、在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啥呢字一定要写对呀。
宝子们,这可不能马虎。
有些字看起来很简单,但就是容易写错。
比如“己”和“已”,就差那么一点点,写错了就可惜了。
专题名篇名句默写(解析版)【考点解读】“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是指对中国古代优秀诗文作品及其重要语句进行考查,旨在引导学生重视诵读,培养语感,接受熏陶,提高语文素质。
所谓“常见的”,一是知名度高,二是常被引用。
所谓“名句”,是指在内容方面,或揭示人生的哲理,或反映生活的真谛,或描摹人物的情貌,或表现事物的真相,或抒写爱国情怀、崇高理想、坚强意志、博大胸怀,具有思想性、哲理性、艺术性,语言简练,含义深刻;在表现手法方面,构思精巧,想象、联想丰富,角度新颖,手法独特;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喜爱而且常读常新,具有永恒的思想价值和艺术魅力。
具体内容包括格言(含有劝诫意义的语句)、名言警句(语言精练、内容丰富的语句)和名篇中的主旨句等。
所谓“名篇”,是指在人们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
【命题角度】名篇名句默写为情景式默写,要求学生不仅能够背诵原文,还要能够理解其意思。
在最新模拟试题中,《师说》和《离骚》出现的频率很高,且出现了将6 句合并在一个文段内考查的新题型。
【方法点睛】名句默写要注意字数与字形,字数要不多不少,字形要笔画清晰,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另外,需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
名句默写答题技巧:(一)要突破生僻难写字。
(二)要注意同音异义词。
(三)要注意同义异形词(四)要留意具体环境(五)要留心语句顺序(六)要注意语句出处。
【考题精选】一.(2020·湘赣皖十五校高三下第一次联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疫情爆发后,很多人谈“鄂”色变,几乎忘了湖北之美,西起重庆奉节、东至湖北宜昌的长江三峡便是盛景之一。
《三峡》中从色彩上对三峡景物进行了精妙的描写:“______,______”。
黄州赤壁更是因苏东坡的《赤壁赋》而名扬天下,其中,“______,______”写出了江水无边无际和远方天际相接的壮阔景观。
除了自然景观,湖北还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屈原更是生长于此。
如果屈原目睹疫情之下百姓的生活,必然会伤心感叹“______,______”(《离骚》)。
【高考名篇名句默写】古诗文理解性默写总结(高中14篇精华版)一、《劝学》1、荀子在《劝学》中连用了“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等五个比喻,论证了学习的意义在于能够提高自己,改变自己,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来阐述“_________”的观点。
2、孔子曰:“学而时习之”,又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
”荀子在《劝学》中提出“_________”的观点,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对学习的认识。
3、刘禹锡诗云:“芳林新叶催新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和荀子《劝学》中的“青,_________,_________”都表达出学生可以超过老师或后人超过前人的思想。
4、荀子在《劝学》中指出:“青,_________,_________”与韩愈的“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思想一致。
5、“_________,_________”,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6、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后天不断广泛学习改造获得的。
“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_________”的君子,就要“_________”,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7、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8、“_________”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最终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_________。
”说明了利用学习可以弥补自己不足的道理。
9、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借助描写“风雨”来抒发情感的的名句。
而《劝学》中则用“_________,_________”来形象论述积累的重要性。
10、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
《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荀子在《劝学》中说“_________,_________。
”11、只要坚持,就会成功。
正如《劝学》中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_________,_________。
最新高考语文名句名篇默写专题(附解析)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娇儿恶卧踏里裂。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
(苏轼《赤壁赋》)(3)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4)受任于败军之际,。
(诸葛亮《出师表》)(5),而无车马喧。
(陶渊明《饮酒》)(6)位卑则足羞,。
(韩愈《师说》)(7),而不知其所止。
(苏轼《赤壁赋》)(8),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锦瑟》)解析:这几句默写,句子中没有生僻字和难写的字,除“衾”“谀”外,考生都比较熟悉。
但是句子中的“赢”“冯”等字,可能会因音同又形近而写错,“长”也可能会因音同而写成其他字。
答案:(1)布衾多年冷似铁(2)抱明月而长终(3)赢得仓皇北顾(4)奉命于危难之间(5)结庐在人境(6)官盛则近谀(7)浩浩乎如冯虚御风(8)此情可待成追忆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女也不爽,。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诗经·氓》)(2)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杜牧《阿房宫赋》)(3)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青泥何盘盘,。
(李白《蜀道难》)(4)西望夏口,东望武昌,,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苏轼《赤壁赋》)(5)绝多生怪柏,,。
(郦道元《三峡》)(6),渚清沙白鸟飞回。
(杜甫《登高》)解析: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要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
此题中易出错的字有:贰、逦迤、缪、漱。
答案:(1)士贰其行(2)弃掷逦迤(3)猿猱欲度愁攀援百步九折萦岩峦(4)山川相缪(5)悬泉瀑布飞漱其间(6)风急天高猿啸哀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夕揽洲之宿莽。
[屈原《离骚(节选)》](2)或师焉,或不焉,,吾未见其明也。
(韩愈《师说》)(3)庄生晓梦迷蝴蝶,。
(李商隐《锦瑟》)(4)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专题14 名句名篇默写易错点1 易错字1.(2021·浙江高三其他模拟)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1)淇则有岸,__________。
总角之宴,_________。
(《诗经·氓》)(2)锲而舍之,__________;锲而不舍,_________。
(《荀子·劝学》)(3)弦弦掩抑声声思,_________;低眉信手续续弹,__________。
(白居易《琵琶行》)(4)子曰:“默而识之,_________,_________,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5)________,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_________。
(杜牧《阿房宫赋》)【答案】隰则有泮言笑晏晏朽木不折金石可镂似诉平生不得志说尽心中无限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秦人不暇自哀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背诵和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有:“隰”“泮”“晏”“镂”“厌”“暇”“复”。
注意四类易错字:生僻字、同音异义字、同义异形字、通假字(1)生僻字。
如2019年全国新课标卷Ⅰ“翱翔蓬蒿之间”中“翱翔”“蓬蒿”易写错。
(2)同音异义字。
如2018年全国新课标卷Ⅰ“羽扇纶巾”中“纶”,常误写为“伦”。
“纶巾”,古代配有青丝带的头巾,多为儒将的装束;而“伦”的意思为“条理、次序”。
考生若不了解其义,就会出错。
(3)同义异形字。
如2017年全国新课标卷Ⅲ“秋天漠漠向昏黑”中的“漠”,易误写为“寞”。
(4)通假字。
古诗文中只能写通假字处误写成本字。
如2016年全国新课标卷Ⅰ“益州疲弊”中的“弊”,易误写为“敝”。
1.(2021·上海市建平中学高三月考)按要求填空。
(1)执手相看泪眼,_____________。
(柳永《雨霖铃_____________》)(2)_______,万钟于我何加焉?(《孟子》)(3)《琵琶行》中诗人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佳句描绘了琵琶曲弹奏过程中,短暂的停止带来了余意无穷的艺术境界。
专题14 名句名篇默写易错点1 理解性默写1.【2017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Ⅰ】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曹操《观沧海》中“,”两句描写了海水荡漾、峰峦矗立的景象。
(2)杜牧在《阿房宫赋》的结尾处感叹道,如果六国爱护自己的百姓,就足以抵抗秦国,紧接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错因分析】作答高考试卷中的名句名篇默写题,一定要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这样更能记得准、写得对、看得清。
很多考生失分的原因就是不理解诗句,这样在做题时就容易记串、记混,结果明明是送分题的默写就很遗憾地变成失分题了。
【参考答案】(1)水何澹澹山岛竦峙(2)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
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此外,虽然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但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仍然需要一定的技巧:(1)要突破生僻难写字。
(2)要注意同音异义词。
(3)要注意同义异形词。
(4)要留意具体环境。
(5)要留心语句顺序。
(6)要注意语句出处。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简洁而生动地表现了“山间之四时”中秋天和冬天的景象。
(2)王湾《次北固山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绘了昼夜和冬春交替过程中的景象,富有哲理。
(3)《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3)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名篇”是指在人们的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一般为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名句”,是指那些广泛流传的诗文、格言、警句等。
“常见的名句名篇”主要指高中生应该掌握识记的中国古代优秀诗文作品及重要语句。
名篇名句考查的内容基本上诗词文兼顾,立足课内,也涉及少量课外名句。
从考查的倾向来看,主要是富有教育意义和警策作用的哲理句。
对“名句名篇”的考查,所选用的句篇讲求的是思想性、哲理性和审美性。
1.思想性——能体现高远的人生境界或高尚的道德情操。
例如:(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2)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王勃《滕王阁序》)2.哲理性——能概括生活的一般道理或为人处世的方法等。
例如:(1)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3.审美性——写人状物凝练传神,意象生动,意境深远。
例如:(1)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2)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易错点2 填充式默写2.【2016年高考天津卷】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
(贾谊《过秦论》)(2)既窈窕以寻壑,。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3),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李白《蜀道难》)(4),乾坤日夜浮。
(杜甫《登岳阳楼》)(5)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苏轼《定风波》)【错因分析】这是一道根据上下文默写的题目,要答好名句默写题,平时就要注意积累。
只有弄懂意思才有利于记住句子和记准字形,尤其是那些容易被写错的字,要加倍注意。
【参考答案】(1)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2)亦崎岖而经丘(3)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4)吴楚东南坼(5)一蓑烟雨任平生名句名篇是几乎是高考的一个必考点。
考生在复习备考中,不仅要熟记课本中要求背诵的名言警句,还要熟记课外为人们喜闻乐见的名言警句,要注意收集古典诗歌、古典散文中的名句和成语、近现代史上仁人志士及爱国名人的名诗名句。
复习时,应针对名句名篇默写的题型特点,结合高考命题的发展趋势,从提示人生哲理、反映生活真谛、描摹人物情貌、呈现事物真相等角度备考。
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赤壁赋》)(2)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荀子·劝学》)(3)扈江离与辟芷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屈原《离骚》)(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5)蒹葭萋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经·蒹葭》)(6)飞湍瀑流争喧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蜀道难》)(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歌诗合为事而作。
(白居易《与元九书》)(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者犹可追。
(《论语·微子》)【答案】(1)渺沧海之一粟(2)金就砺则利(3)纫秋兰以为佩(4)舞榭歌台(5)白露未晞(6)砯崖转石万壑雷(7)文章合为时而著(8)往者不可谏具体而言,作答默写题要注意以下备考策略:1.高度重视,化整为零。
名句记忆作为一种语言积累,需要循序渐进,长时间进行。
有计划地每天背诵一部分,天长日久,积沙成塔,记住的名句也便越来越多。
那种以为单靠高考前一时半刻突击便可即时奏效的想法是不足取的。
2.依纲据本,逐课过关。
在备考时注意考纲中标出的篇目,努力争取全部过关。
特别要落实名篇名段中的重点句。
高考中名句名篇的默写题对命题材料是有所选择的,限于考题的测试量,名句名篇的默写一般不会出现大的段落,尤其是古文。
所以,可以重点突出一些句群,关注一些重点句。
这些重点句,除包括篇段中的名句外,还有主旨句、关键句、精彩句、哲理句等。
关注的前提是会背诵全篇全段,特别是篇幅短的一定要熟练背诵,目的是提高复习效率和答题的准确度。
3.理解运用,融会贯通。
名句记忆的目的既可以说是为了应付高考中的上下句填充,但又不是仅仅局限于此。
名言名句由于言简意赅,影响深远,因而极具说服力。
如果在一篇文章中恰如其分地运用几句名句,就如画龙点睛一样,为文章增色不少。
因此,名句不仅要记住,更要理解运用。
同时,通过准确的理解,恰当地运用,又会进一步强化记忆,收相得益彰之功效。
4.反复揣摩,注意形意。
注重同音异义词和同义异形词的比较掌握。
同音异义词和同义异形词是命题人“设伏”热点,因此考生复习时应注意重点突破,通过有意识地分析比较,既知其音,又知其义,并知其形。
如学生在默写“无边落木萧萧下”中的“萧萧”时,容易写成“潇洒”的“潇”。
如果揣摩出诗句展现的是一幅凄凉萧瑟的秋景图,而毫无潇洒之意,就不难正确书写了。
再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中,“宵”指的是“夜晚”的含义;“晓”指的是“天刚亮的时候”;“锲而舍之,朽木不折”中,理解“锲”是雕刻的意思,自然要运用工具,所以加表示工具的偏旁;而“默契”的“契”是更多指的是买卖房屋地产等的文书,及“投合”之意,揣摩明了句意,自然就不会默写错误。
5.读懂题干,明确要求。
各地试卷名句填空有全部完成和选作完成(如“8选5”“二选一”)等形式,因此考生务必审准题干,斟酌解答,如是全部完成类型则注意,填写上下句的默写,可以根据上句或下句推导提醒;内容提示的默写,可先在头脑中默背有关内容,选取与提示相对应的内容默写。
选作类型题,则要选自己最有把握的句子填写。
无论哪一种题型都要留意试卷所标语句出处,答题时务必保留原文写法。
6.规范书写,杜绝马虎。
既然是默写题,卷面书写就显得特别重要。
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不写潦字,不写非规范字,不添减笔画。
如“一夫作乱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的“隳”,“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鹜”,都容易误写;“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材”容易写成“才”;“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幽”易写成“忧”,“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暗”易写成“岸”,“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蹊”易写成“溪”等。
三年真题1.【2017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Ⅱ】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以八千年为一季的大椿为例,阐述何为“大年”,随后指出八百岁的长寿老人实在不算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刘禹锡在《陋室铭》中以“ _,”来借指自己的陋室,抒发自己仰慕前贤、安贫乐道的情怀。
【答案】(1)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2)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2.【2017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Ⅲ】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强调了积累的重要。
以积土成山、积水成渊可以兴风雨、生蛟龙设喻,引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
(2)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狂风停止之后云层变得墨黑,天色马上暗下来,引出下文屋破又遭连夜雨的境况。
【答案】(1)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2)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这是一组理解型默写,要求学生在理解基础上记忆,一方面要理解原文内容,另一方面要注意字形书写正确,如本题中要注意“善”“焉”“俄”“漠”等字的正确书写。
3.【2017年高考北京卷】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
(1)本诗描绘的是巴峡风俗,而陶渊明《归园田居》描绘的则是田园风光,其诗云:“,。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2)本诗写到了登高望远,王勃《滕王阁序》中也有登高望远的语句:“披绣闼,俯雕甍,,。
”(3)本诗与辛弃疾《菩萨蛮》同为游记之作,辛词云:“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
”【答案】(1)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2)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3)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