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_四 给我的孩子们 丰子恺 (1)知识点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31.50 KB
- 文档页数:4
童真之歌《给我的孩子们》是丰子恺先生为《子恺画集》作的序,文章以画集上的题材为内容,赞扬了孩子的率真自然,是一首童真的赞歌。
作者向往儿童生活,歌颂美好的童真世界。
“我的孩子们!我憧憬于你们的生活,每天不止一次!”这句肺腑之言,就是这首赞歌的主旋律。
作者赞美孩子们的直率、自然的性格。
“你是身心全部公开的真人。
你甚么事体都像拼命地用全副精力去对付。
”“小小的失意,像花生米翻落地了,自己嚼了舌头了,小猫不肯吃糕了,你都要哭得嘴唇翻白,昏去一两分钟。
”孩子的率真是多么真切。
“两把芭蕉扇做的脚踏车,麻雀牌堆成的火车,汽车,你何等认真地看待,挺直了嗓子叫‘汪——’‘咕咕咕……’以此来代替汽笛。
”孩子玩得是那么认真。
在跟姐姐争辩谁该到月亮上去,谁在下面看时,是何等激昂;当发现父亲腋下的长毛,以为是黄鼠狼时,又是何等伤心……作者赞美孩子们的创造力。
“你们每天做火车,做汽车,办酒,请菩萨,堆六面画,唱歌、全是自动的,创造创作的生活。
”孩子们的玩是全身心投入的,是出自真性情的。
作者在尽情赞美儿童天性的同时,又以大人们的虚伪、污浊来与孩子们的坦城、纯真作对比。
“大人之间的所谓‘沉默’,‘含蓄’,‘深刻’的美德,比起你来,全是不自然的,病的,伪的!”“大人们的呼号‘归自然!’‘生活的艺术化!’‘劳动的艺术化!’”与孩子们的创造精神相比,显得那么贫乏与丑陋。
这种对比有力地衬托了童心的高尚。
“我在世间,永没有逢到像你们这样出肺肝相示的人。
世间的人群结合,永没有像你们样的彻底地真实而纯洁”。
至此,作者尽情地赞美了孩子们纯洁而真诚的心灵,一个美好而温馨的童真世界跃然纸上。
作者的随笔《东京某晚的事》中有这样一段话:“假如真有这样的一个世界,天下如一家,人们如家庭,互相爱,互相助,共乐其生活,那时候陌路都变成家人……这是何等可憧憬的世界!”可见,作者对童真世界的歌颂,实际上是他对美好理想社会的追求。
作者真正的悲哀是想到孩子们的未来。
丰子恺给我的孩子们阅读答案【篇一:《给我的孩子们》正式导学案及其答案】>班级:_________小组: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学习目标】理解作者热爱孩子的真情,体会他渴望回到童年而不可得的悲伤之情。
【学习重点】领会作者把“真”作为人最重要的本质天性的认识,要珍惜美好童年。
【学习难点】品味语句,学习作者从日常生活小事中提炼主题的方法。
【学习过程】【自主学习】1、给下列加线字注音并解释词语:憧()憬():龌()龊():考()妣()刬()袜:鞠躬尽瘁:2、作者简介:丰子恺(1898—1975),现代画家、文学家、艺术教育家。
早年曾师从李叔同学习绘画、音乐,深受其佛学思想的影响。
“五四”后,开始进行漫画创作。
早期作品多取自现实题材,带有“温情的讽刺”,后期常作古诗新画,特别喜爱取村儿童题材。
他的漫画风格简易朴实、意境隽永含蓄,是沟通文学与绘画的一座桥梁。
【合作探究】一、活动一:根据课文,了解孩子的特点1、注意概括的方法:可以抓住具体的事件,可以抓住一些关键词语,也可以抓住作者自己对事件的分析。
瞻瞻:阿宝:软软2、关键词语、句子的理解①为什么大人“出丑得很”?②“你是何等鞠躬尽瘁┅┅”中“鞠躬尽瘁”出自《》,后半句是,文中的意思是3、重点语段理解“我每次┅┅被判了死罪的亲友一样”表现了孩子什么心理?二、活动二: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1、划出表示作者内心情感的词语。
2、你认为哪一个词语最能体现作者的感受?3、作者为什么为孩子们感到“悲哀”呢?4、体会作者“给我的孩子们”什么呢?三、活动三:我们如何处理好现实与童真之间的关系?1、资料上的观点:2、如果是你爸爸,他会是哪一种观点?3、作者的观点:4、我的想法:【课堂反馈】一、指出下列说法欠妥的一句是()A、作者渴望着人有真情实感,而这种真情实感只有在孩子们身上能看到。
B、作者在文中引出了一个重要的家庭课题,即与孩子们的相处中,成人在不经意间“摧残了你们”。
初三语文《给我的孩子们》苏教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给我的孩子们》(作者:丰子恺)二. 教学设想:通过本文的学习,学生利用反复诵读的途径,理解作者热爱孩子的真情,体会他渴望回到童年而不可得的悲伤之情;深入地品味语句,学习作者从日常生活小事中提炼重要主题的方法;通过学习,领会作者把“真”作为人最重要的本质天性。
三. 学习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 反复诵读,理解作者热爱孩子的真情,体会他渴望回到童年而不可得的悲伤之情。
2. 学习作者从日常生活小事中提炼重要主题的方法。
3. 品味文中语句,领会作者把“真”作为人最重要的本质天性的认识。
(二)情感态度价值观启示学生要珍惜美好童年四. 过程与方法合作学习,讨论交流,体验文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品味语句,学习作者从日常生活小事中提炼重要主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通过学习,领会作者把“真”作为人最重要的本质天性的认识。
学法指导:怎样背诵才有效本文是内涵丰富的名作,语言朴实、凝练,亲切自然,毫无矫饰。
特别是后四段,细腻的文笔里渗着纯真的情意。
背诵是学习语言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背诵,能进一步品味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丰富语言词汇,从而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怎样背诵才最有效呢?一是要理解。
常言道:“若要记得,先要懂得。
”把文章的词句含义、主题思想等都搞清楚,才能把文章消化,念通顺,背诵起来才会快。
要背诵课文的后四段,如果对“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然这真不过像‘蜘蛛网落花’,略微保留一点春的痕迹而已”等句的含义理解得比较深刻,那么,在这个基础上去背诵全文,就会背得快,而且不容易忘记。
反之,如果“不求甚解”,或是“一知半解”,即使花费九牛二虎之力,勉强一时把它背下来了,也记不牢,应用不了。
所以,理解的背诵,才能背得快,记得牢,用得活。
二是要全神贯注。
人常说:“一心不能二用。
”就是说背书的时候,一定要专心,要像古人读书那样,做到:心到、眼到、口到,而重在心到。
《给我的孩子们》同步练习十给我的孩子们(节录)丰子恺自学支点学习目标1、学习作者从日常生活小事中提炼重要主题的方法。
2、品味文中语句,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3、理解作者热爱孩子的真情,体会他渴望回到童年而不可得的悲伤之情。
学法指导怎样背诵才有效本文是内涵丰富的名作,语言朴实、凝练,亲切自然,毫无矫饰。
特别是后四段,细腻的文笔里渗着真醇的情意。
背诵是学习语言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背诵,能进一步品味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丰富语言词汇,从而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怎样背诵才最有效呢?一是要理解。
常言道:“若要记得,先要懂得。
”把文章的词句含义、主题思想等都搞清楚,才能把文章消化,念通顺,背诵起来才会快。
要背诵课文的后四段,如果对“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然这真不过像‘蜘蛛网落花’,略微保留一点春的痕迹而已”等句的含义理解得比较深刻,那么,在这个基础上去背诵全文,就会背得快,而且不容易忘记。
反之,如果“不求甚解”,或是“一知半解”,即使花费九牛二虎之力,勉强一时把它背下来了,也记不牢,应用不了。
所以,理解的背诵,才能背得快,记得牢,用得活。
二是要全神贯注。
人常说:“一心不能二用。
”就是说背书的时候,一定要专心,要象古人读书那样,做到:心到、眼到、口到,而重在心到。
这里说的心到,就是说注意力要集中在思索全文的基本思想和琢磨文章中的重点词语上;眼睛要看着前句,顾后句,使语句在眼帘中成线;口要勤读,在允许的条件下,尽可能高声朗读,这样背书的效果好,印象深。
三是要分背、合背结合。
分背,就是一段一段分别背诵;合背,就是在分段背熟的基础上,连贯起来背诵。
分背和合背,一般采用“连环背诵法”,就是分别背熟一篇文章的第一、二、三段以后,就把三段连起来背一次,然后单独背熟第四段以后,又把第二、三、四段连起来背一次,依次类推,全篇文章背完以后,从头到尾连贯起来背诵。
四是要循序渐进,摸索规律。
背诵课文要根据段落的内容、特点和各人的具体情况逐渐摸索规律、掌握方法。
《给我的孩子们》优质教案(附赏析)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了解丰子恺的写作风格,体会他对儿子的那份爱。
2. 通过分析重点的词句,体会孩子的率真及作者给予这种率真的赞美之情。
3. 体会作者为什么在给孩子们赞美时要表达作为成人的悲哀。
4. 掌握“憧憬、鞠躬尽瘁、考妣、龌龊,藤榻、抱怨、妥协”等一些词语。
5. 学习第二人称的写法。
教学重点1. 通过学习体会孩子的率真及作者给予这种率真的赞美之情。
2. 体会文章字里行间表达出的父爱。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在赞美孩子的率真时表达的对成人的悲哀。
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屏幕显示作家头像)受人景仰的现代漫画家、散文家丰子恺曾说过这样的话:“近来我的心为四事所点据了:天上的神明与星辰,人间的与儿童。
这小燕子似的一群儿女,是在世间与我因缘最深的儿童,他们在我心中占有与神明、星辰、艺术同等的地位。
” 一个孩子和神明、星辰、艺术等同起来的人,一定是一位难得的好父亲。
今天我们就走进这样的一个父亲的世界,去体会那份父爱。
二、朗读课文师生共同合作朗读课文,解决如下字词:憧憬、鞠躬尽瘁、考妣、龌龊,藤榻、抱怨、妥协初读课文后,你一定会为丰子恺在文章中表现出的对爱所感动,那么,这位丰富有爱心的父亲有着怎样的经历和成就呢?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位作家。
三、作者介绍(屏幕显示)丰子恺(1898-1975),漫画家、翻译家、美术教育家。
原名丰润,又名丰仁。
浙江崇德(现属柚乡)人。
1914 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从李叔同学习音乐,绘画。
1921 年东渡日本,西洋画。
回国后在浙江上虞春晖中学和上海立达学园作任教。
1925 年开始文学创作并漫画。
1928 年任开明书店编辑。
1931 年出版第一本散文集《缘缘堂随笔》。
以漫画著名节坛。
并写作了以中小学生和一般音乐爱好者为对象的音乐读物32 种。
文笔浅显生动,起了普及西洋音乐知识的启蒙作用。
50 年代还从事介绍苏联的音乐教育、音乐情况及翻译歌曲。
《给我的孩子们》
学习目标:
1、诵读课文,理解作者对孩子的挚爱,及他渴望回归童真而不可得的悲哀。
2、品味语句,学习作者从日常生活小事中提炼主题的方法。
3、领会“真”是人最重要的本质天性,珍惜美好的童年。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品味语句,学习作者从日常生活小事中提炼主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通过学习,领会作者把“真”作为人最重要的本质天性的认识。
第一课时
课堂学习:
三、心理换位,体验童真(分析课文第一部分)
第二课时
课堂学习:
一、展示“我的童趣”
二、联系生活,体会失去童真之悲哀(分析课文第二部分)
三、学会在质疑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四、诵读课文、体会丰子恺语言风格
课后学习:1、站在童年向成人的转折点上,你一定会有对童年的回望,也有对成人的憧憬,请仔细思考一下,你希望能留住童年中的哪些东西,又渴望成人后的哪些东西?你认为这些东西可以同时拥有吗?为什么?。
给我的孩子们(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了解丰子恺的写作风格,体会他对儿女的那份爱。
2.通过分析重点的词句,体会孩子的率真及作者给予这种率真的赞美之情。
3.体会作者为什么在给孩子们赞美时要表达作为成人的悲哀。
4.掌握“憧憬、鞠躬尽瘁、考妣、龌龊、藤榻、抱怨、妥协”等一些词语。
5.学习第二人称的写法。
教学重点1.通过学习体会孩子的率真及作者给予这种率真的赞美之情。
2.体会文章字里行间表达出的父爱。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在赞美孩子的率真时表达的对成人的悲哀。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受人景仰的现代漫画家、散文家丰子恺曾说过这样的话:“近来我的心为四事所占据了:天上的神明与星辰,人间的艺术与儿童。
这小燕子似的一群儿女,是在世间与我因缘最深的儿童,他们在我心中占有与神明、星辰、艺术同等的地位。
”一个把孩子和神明、星辰、艺术等同起来的人,一定是一位难得的好父亲。
今天我们就走进这样的一个父亲的世界,去体会那份父爱。
二、朗读课文师生共同合作朗读课文,解决如下字词:憧憬鞠躬尽瘁考妣龌龊藤榻抱怨妥协初读课文后,你一定会为丰子恺在文章中表现出的对孩子的爱所感动,那么,这位富有爱心的父亲有着怎样的经历和成就呢?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位作家。
三、作者介绍丰子恺(1898~1975),漫画家、作家、翻译家、美术教育家。
原名丰润,又名丰仁。
浙江崇德(现属桐乡)人。
1914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从李叔同学习音乐、绘画。
1921年东渡日本,学西洋画。
回国后在浙江上虞春晖中学和上海立达学园任教。
1925年开始文学创作并发表漫画。
1928年任开明书店编辑。
1931年出版第一本散文集《缘缘堂随笔》。
以漫画著名艺坛。
并写作了以中小学生和一般音乐爱好者为对象的音乐读物32种。
文笔浅显生动,起了普及西洋音乐知识的启蒙作用。
20世纪50年代还从事介绍苏联的音乐教育、音乐情况及翻译歌曲。
抗战爆发后,举家内迁,在任教的同时积极从事抗日文化活动。
《给我的孩子们》教学目标:1.学习第二人称的写法。
2.通过分析重点的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孩子的率真及作者给予这种率真的赞美之情。
3.通过学习了解丰子恺的写作风格,体会他对儿子的那份爱及在给孩子们赞美时要表达作为成人的悲哀。
教学重点:1.通过分析重点的词句,体会孩子的率真及作者给予这种率真的赞美之情。
2.体会作者为什么在给孩子们赞美时要表达作为成人的悲哀。
教学难点: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丰子恺先生,十分喜欢抽烟。
他有一个烟嘴,刻有近代僧人寄禅法师的一首诗:吾爱童子身,莲花不染尘。
骂之唯解笑,打亦不生嗔。
对镜心常定,逢人语自新。
可慨年既长,物欲蔽天真。
这首诗大意是说孩子的内心是最纯洁的,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纯真的品性就被物欲即对物质享乐的追求给掩蔽了,从而失去了纯真的美好的品性。
丰子恺对孩子的纯真世界充满向往,对成人虚伪的生活充满悲哀。
二、作者介绍1.丰子恺(1898—1975),原名丰润,又名丰仁。
现代美术家,散文家。
早年曾师从李叔同学习绘画、音乐,深受其佛学思想的影响。
“五四”后,开始进行漫画创作。
早期作品多取自现实题材,带有“温情的讽刺”,后期常作古诗新画,特别喜爱取材儿童题材。
他的漫画风格简易朴实、意境隽永含蓄,是沟通文学与绘画的一座桥梁。
代表作有散文集《缘缘堂随笔》,画集《子恺漫画》等。
译著有日本厨川白村的《苦闷的象征》、俄国屠格涅夫的《初恋》和日本古典名著《源氏物语》等。
丰子恺先生的漫画,善取人间诸相,尤多儿童题材,其中的大部分,皆是以丰家姐弟为模特儿的。
他疼爱孩子,羡慕他们天真无邪。
他认为“人间最富有灵气的是孩子”,孩子才是真正的“人”。
他从儿童的生活中观察到可爱的意境。
《缘缘堂随笔》是丰子恺先生的主要散文选。
1927年,丰子恺从弘一法师皈依佛门,在江湾永义里的寓所举行了仪式。
丰子恺并请弘一法师为自己的住所取名。
尊弘一嘱,丰子恺在小方纸上写了许多他所喜欢而可以互相搭配的文字,团成许多小纸球,撒在释迦牟尼画像前的供桌上,拿两次阄,拆开来都是“缘”字,遂名寓所为“缘缘堂”。
七年级上《给我的孩子们》教案5计教学目标1.通过诵读,理解作者热爱孩子的真情,体会他渴望回到童年而不可得的悲伤之情。
2.领会作者把“真”作为人最重要的本质天性的认识。
3.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写这篇课文的意图:珍爱童心;用漫画的艺术形式来“挽留”童心,呼唤童心。
教学重点反复诵读课文,体会父亲对孩子们童心的满腔挚爱。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反思成人的行为的写作意图。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1.圈画文中出现的生字词,结合上下文思考其意思。
2.了解丰子恺、收集丰氏漫画:丰子恺被国际友人誉为“现代中国最像艺术家的艺术家”。
我国现代著名画家、文学家、美术音乐教育家。
丰子恺(1898~1975),浙江桐乡人。
自幼爱好美术。
精通绘画、书法,亦擅散文创作及文学翻译。
他的绘画、文章在几十年沧桑风雨中保持一贯的风格:雍容恬静。
其漫画更是脍炙人口,往往是寥寥几笔,就勾画出一个意境。
著有《子恺画集》《音乐入门》《缘缘堂随笔》《丰子恺书法》等。
丰子恺先生的漫画,善取人间诸相,尤多儿童题材,其中的大部分,皆是以丰家姐弟为模特儿的。
他疼爱孩子,羡慕他们天真无邪。
他认为“人间最富有灵气的是孩子”,孩子才是真正的“人”。
他从儿童的生活中观察到可爱的意境。
《缘缘堂随笔》是丰子恺先生的主要散文选。
1927年,丰子恺从弘一法师皈依佛门,在江湾永义里的寓所举行了仪式。
丰子恺并请弘一法师为自己的住所取名。
尊弘一嘱,丰子恺在小方纸上写了许多他所喜欢而可以互相搭配的文字,团成许多小纸球,撒在释迦牟尼画像前的供桌上,拿两次阄,拆开来都是“缘”字,遂名寓所为“缘缘堂”。
当即请弘一法师题写“缘缘堂”横额。
后丰子恺几经迁移,于1933年在故乡石门湾老屋的后面,建造了“缘缘堂”。
3.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二、导入新课在大人的眼里,也许你还是一个不懂事的孩子,那么你希望自己快点长大,变成一个“见多识广”的成人吗?(学生各抒己见)但是你们知道吗?其实大人们也有羡慕你们小孩的时候,每当压力很大又要独自承担的时候,真是希望回到童年的无忧无虑;每当看着周遭的人满是城府、感受着不真诚的微笑和关心时,多么向往童年时小伙伴间的纯洁真诚。
《给我的孩子们》
学习目标:
1、诵读课文,理解作者对孩子的挚爱,及他渴望回归童真而不可得的悲哀。
2、品味语句,学习作者从日常生活小事中提炼主题的方法。
3、领会“真”是人最重要的本质天性,珍惜美好的童年。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品味语句,学习作者从日常生活小事中提炼主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通过学习,领会作者把“真”作为人最重要的本质天性的认识。
第一课时
课堂学习:
第二课时课堂学习:
课后学习:1、站在童年向成人的转折点上,你一定会有对童年的回望,也有对成人的憧憬,请仔细思考一下,你希望能留住童年中的哪些东西,又渴望成人后的哪些东西?你认为这些东西可以同时拥有吗?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