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高线地形图与剖面图
- 格式:doc
- 大小:2.55 MB
- 文档页数:15
高考地理等高线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知识点1.等高线地形图(1)等高线:在地形图上把海拔相同的点连接而成的线。
(2)地形部位2.地形剖面图:可以直观地反映出沿剖面线地势高低起伏的变化状况和坡度大小的状况。
考点分析一、等高线地形图中地形和坡度的判断1.判断地形部位(1)山顶(峰):等高线闭合,中间高、四周低。
(2)盆地:等高线闭合,中间低、四周高。
(3)山脊:等高线弯曲,凸向低处。
(4)山谷:等高线弯曲,凸向高处。
(5)陡崖:多条海拔不等的等高线的重合处。
(6)鞍部:两个山顶(峰)之间的低地。
(7)峡谷:海拔中间低、两侧高,且两侧等高线密集。
2.判断地形类型(1)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较为平直。
(2)丘陵:海拔在500米以下,相对高度不大,等高线较稀疏。
(3)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较密集。
(4)高原:海拔高(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地区密集,而内部明显稀疏。
(5)盆地:倒置地形,中间较低,一般等高线较稀疏;四周较高,等高线较密集。
(6)大陆架:海水深度小于200米,且等深线稀疏(坡度较小)。
(7)大陆坡:海水深度大于200米,且等深线密集(坡度较大)。
3.判断地势高低(1)等高线数值越大,地势越高,反之越低。
(2)根据示坡线判断地势高低,示坡线总是指向坡度降低的方向。
4.判断坡度大小(1)同一等高线地形图上坡度的大小在同一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分布越密集,则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则坡度越缓。
可根据“坡度=垂直相对高度/水平距离”来确定。
(2)不同等高线地形图上坡度的大小①比例尺和等高距相同,则看等高线的疏密程度,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大;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小。
例如,下图中(数值单位:米)的坡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A>D>B。
②比例尺相同,等高距不同,则相同的水平范围等高距越大,坡度越大;等高距越小,坡度越小。
例如,下图中(数值单位:米)的坡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B>D>A>C。
等高线地形图与剖面图海拔和相对高度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用海拔表示地面高度某点到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绝对高度,即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相对高度等高线——地面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的连线一、等高线图绘制原理等高线图与景观图对比二.等高线的基本特性要点·疑点·考点(1)同线等高:同一等高线上的各点,高度相等。
(2)等高距全图一致:等高距即指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
(3)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
(4)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不重叠;有时也看到重合,那只有在峭壁处出现。
(5)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缓陡:等高线愈稀,则坡度愈缓;等高线愈密,则坡度愈陡。
(6)等高线与山脊或山谷线垂直相交。
(7)示坡线表示降坡方向:在等高线图上如果画着垂直于等高线的短直线,叫示坡线,它总是指向坡度降低的方向。
(8)两对等高线凸侧互相对称时,为山岳的鞍部,也叫山的垭口。
(9)几条特殊的等高线:0米线表示海平面,也是海岸线,200米线区分平原和低丘,500米、1000米线显示低山丘陵和高原,2000米、3000米反映中山和高原,4000米反映青藏高原和高山的特征。
五种地形类型,在地形图上的基本特征如下:地形名称特征平原海拔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广阔平坦山地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密集.盆地闭合等高线的数值从四周向中心降低丘陵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等高线稀疏,弯折部分较和缓高原海拔高度大,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三、等高线图上的基本部位类型练习题2:如图,ABCD四副等高线图中等高距相同,水平比例尺不同,坡度最陡的是:( B )分析如下:分析如下:公式中高差往往由等高线图中的等高距决定。
结论:坡度大小与高差(等高距)、比例尺(或与高差和比例尺的乘积)成正比,与图上距离(往往由等高线的疏密或图幅大小决定)成反比。
等高线的形态与山脊山谷①等高线向高处突出为山谷——凸高为谷,是集水区。
②等高线向低处突出为山脊——凸低为脊,是分水岭。
▪例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有陡坡、缓坡、山顶、盆地、峡谷,判断:甲处是;乙处是;丙处是;丁处是;戊处是。
▪两点间相对高度的计算:▪(n-1)x等高距 <H< (n+1)x等高距A点的海拔:50< H <300悬崖顶的海拔:250≤H <300悬崖底的海拔:50< H ≤100悬崖的相对高度:150≤ H <250例题2、在等高距为50米的地形图中,5条等高线重叠于某断崖处,该断崖处的相对高度可能为( )A、180米B、220米C、320米D、0米例5 下图等高线表示一种风力堆积的地表形态,绘图时忘记了标上方向,但有QP两点的经纬度:Q(89°25′28″E、41°18′50″N)P(89°27′16″E、41°17′05″N)(1)图示地形的盛行风向是:A、东北B、西北C、东南D、西南(2)Q点对P点的相对高度(H)最大可以达到(米)A、40 < H < 41B、 49 < H < 50C、59 < H < 60D、 60 < H < 61例:左图为等高线数值由下向上递减,读图后回答:①该处地形是_______②A.B.C.D四点,高度相同的是______和______③D处气温比B处____,气温与海拔关系是_____________B处气压比D处____,气压与海拔关系是____________练习题1:分别沿着下图中①、②、③、④四条线路上山顶,下面每两条线路比较正确的是A.沿线路①上山比线路③容易B.沿线路①上山比线路④容易C.沿线路①上山比线路②难D.沿线路③和线路④上山难度一样四.等高线地形图的实际应用(1)与气候的结合a海拔高的地区要考虑气温的垂直递减规律,即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b山区考虑迎风坡和背风坡的降水差异c考虑盆地地形不易散热,如火洲吐鲁番(2)与河流水文的结合a根据山谷的分布,判断河流的位置及流向b水库坝址的选择:一般选在峡谷地段,“口袋形”洼地处(水平距离窄,垂直落差大)(3)铁路、公路选线一般应选在缓坡,避开陡崖、滑坡,沿等高线建盘山路,翻山时应选择缓坡,并通过鞍部(4)建港口、海滨浴场港口应选在避风的海湾,避开含沙量大的河流,以免引起航道淤塞。
浴场一般选在海滨缓坡沙岸(5)建疗养院一般选在城郊山地向阳坡,有林木覆盖,空气清新的地方巩固练习:下面是一幅1:200,000地形图,判读后回答:①三地所在位置的地形名称:余村:,李村:,气象哨:。
②气象哨建在王村不建在余村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以王村为基点,丁山的相对高度是米。
已知王村气温是10℃,按大气温度随海拔高度升高而降低的一般规律,丁山的气温应是℃。
④从王村修建公路到余村,有甲乙两种方案,你认为哪种方案好,为什么?乙方案好,因为乙通过路线的坡度平缓,施工较易。
▪等高线的判读一般需掌握“五读”:▪(1)延伸方向——等高线延伸方向为地形走向,与等高线垂直方向为坡度最陡方向,是水流方向。
▪(2)密度——等高距一定,线愈密则坡愈陡,水流愈急;若坡面等高线高处密,低处疏则为凹坡,反之为凸坡。
▪(3)极值——某区域海拔最大或最小情况,显示该区域地势起伏大小。
▪(4)弯曲处——等高线向地势低的方向凸,则为山脊;相反则为山谷。
▪(5)局部小范围闭合等值线——高度不在正常范围内,其特点是:“大于大的”或“小于小的”。
等值线的一般规律1、等值线为一组概念:在地图上,将……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的线,叫等……线。
2、等值线图类型较多等高线(等深线) 、等温线(水温、气温) 、等压线(等压面) 、等降水量线、等盐度线、等震线、等潜水位线、太阳高度等值线虽然类型较多,但由于绘制等值线时遵循着相同的制图方法,等值线图也有着一些相同的规律、判读内容和方法。
3、等值线分布规律①同线等值;②等值距全图一致(特别标出例外);③等值线均为闭和曲线,等值线(除等高线外)一般不相交、不重合;④等值线疏密程度表示数值变化快慢;⑤一条等值线两侧数值大小趋向相反五、地形剖面图的绘制以下图为例,介绍剖面图的绘制方法:(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选出需要了解的区间并绘出两端点,绘出剖面线,如AB。
(2)规定剖面的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
为了突出地势陡缓情况,通常选取的垂直比例尺比水平比例尺大5—20倍。
(3)在图纸上绘出一条水平线,如图3的MN,在等高线地图剖面线上量出ac、cd、de…各段的距离,按剖面图的水平比例尺,将量得的各段距离转到MN线上,得a’、b’、c’、d’…各点,4.通过各点作垂线,垂线长度是按各点的高程依垂直比例尺计算出来的,将垂线各端点a”、b”、c”、d”、e”、f”…等连成平滑的曲线,即或剖面图。
小结:▪地形剖面图是以等高线地形图为基础转绘而成的。
▪主要步骤:▪①根据要求选剖面线,可以是东西向或南北向的直线。
也可以是东北西南向或西北东南向的斜线▪②画矩形,所画矩形要与等高线图等长。
▪③用等高线图的高度作纵坐标,确定垂直比例尺。
根据需要,一般比水平比例尺大若干倍。
▪④作平行虚线与垂直虚线:平行虚线是在所要画的剖面图上按照垂直高程(纵坐标上)引出来的。
垂直虚线是从剖面线与等高线(等高线圈)的每个交点上开始,延长至剖面图相应的高程上为止,在止点处画上一个个小圆点。
▪⑤连成曲线:将各个小圆点连成一条圆滑的曲线,即成为剖面图。
▪例、读右图回答:(1)图中的地形剖面图是根据等高线图中的哪一条剖面线画出()①AB ②CD ③EF(2)图中G点的地形是___________。
(3)上图比例尺与下图水平比例尺是否相同?_________________。
(4)地形剖面图的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通常哪个更大些?______________。
例题:读某地等高线图回答:(1)沿AB方向所作的地形剖面图是(甲或乙),沿CD方向所作的地形剖面图是(甲或乙)(2)在等高线图上标出山脊和山谷的位置(3)如果M点温度为10摄氏度,则N点的温度为。
(4)若该地是我国东部地区,夏季E、F、G、H四个地区,降水量丰富的地区。
地形剖面图的作用沿30oN地势剖面图沿90°E的我国地形剖面图下列四图中的等高距都是50米,注意观察各图的比例尺,判断坡度最大的一幅是__A B C D另外:④在不同的等高线地图中:坡度=垂直相对高度比例尺×垂直相对高度————————————————水平距离图距2.等高线的形态与山脊山谷2.等高线的形态与山脊山谷①等高线向高处突出为山谷——凸高为谷,是集水区。
②等高线向低处突出为山脊——凸低为脊,是分水岭。
练习题3:图中①、②、③、④四条曲线表示河流,其中正确的是(B )A.①③B.②③C.①③D.④③练习题4:关于右图中河流与地势的正确说法是(A )A、河流自南向北流B、地势北高南低C、若图示为北半球,则河流西岸冲刷比东岸严重D、若图示为南半球较高纬度,则河流可能出现凌汛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