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复习等高线
- 格式:ppt
- 大小:2.22 MB
- 文档页数:6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等高线地形图及其应用】考点一等高线地形图1. 等高线地形图(1) 海拔是表示地面某个地点高出的垂直距离,如图中甲的海拔为m。
相对高度是表示地面某个地点高出的垂直距离,如图中甲、乙的相对高度为m。
(2) 等高线是指地图上相同各点的连线。
同一条等高线上高度相同;同一幅地图中,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相同;等高线稀疏表示坡度,等高线密集表示坡度。
(3) 地形剖面图是指沿等高线地形图上某一方向的直线所画出来的垂直断面图。
它可以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形的。
2. 主要地形部位部位地形判读方法(等高线特征)A 等高线闭合,等高线数值内高外低(一般图中有黑三角图例标注)B 山谷等高线向弯曲,谷线低于两侧C 等高线向弯曲,脊线高于两侧D 陡崖多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一般图中用“”符号表示E 两侧均为闭合的等高线,山谷的最高处,山脊的最低处1. 等高线地形图的六大基本特征(1) “同线等高”——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海拔相等。
(2) “同图等距”——同一幅地图上等高距一致。
(3) “密陡疏缓”——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反之越缓。
(4) “凸低为脊”——等高线最大弯曲部分向低值凸出为山脊。
(5) “凸高为谷”——等高线最大弯曲部分向高值凸出为山谷。
(6) “重叠为崖”——多条等高线重叠处为陡崖。
2. 地面高度的判读和计算(1) 海拔的判读①若所读点在等值线上,则读准确数值;若所读点在等值线之间,则读范围。
如图中A为300m,B为:100m<B<200m。
②若所读点在两条不相等等高线之间的闭合曲线内时,则依据“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原则。
如图中:200m<C<300m、100m<D<200m。
(2) 相对高度的判读①从图中可知,图中最高处注记高程H高为500m,最低处注记高程H低为100m,等高距d 为100m。
由此可进行下列高度的计算:a. 图示区域最大海拔:H高≤H大<H高+d。
练案[2]第2讲等高线地形图一、单项选择题(2022·河南洛阳模拟)处于分水岭两侧的河流,由于侵蚀速度差异较大,其中侵蚀力强的河流能够切穿分水岭,抢夺侵蚀力较弱的河流上游河段,这种水系演变的现象称为河流袭夺。
下图为我国东南丘陵某区域地形及河流略图,不久后该区域发生了袭夺现象,袭夺点在甲地。
据此完成1~3题。
1.①、②两河段汇合处有三角洲形成,是因为②河段(B)A.流速快B.流速慢C.流量大D.流量小2.河流袭夺发生后流量减小的河段是(D)A.①B.②C.③D.④3.河流袭夺发生后乙河段比袭夺前(A)A.流速加快B.流速减慢C.流量加大D.流量减小[解析]第1题,三角洲的形成,是流水堆积作用的结果,两河交汇处能形成三角洲,离不开流水堆积作用发生的条件:流速减慢,从等高线看,河段②比降较小,故①、②两河段汇合处有三角洲形成,是因为②河段流速慢。
第2题,由图中等高线可知,③河为“侵蚀力强的河流”,河流袭夺发生后,③河抢夺了④河段的上游,流量增加,④河段因失去袭夺点上游来水而流量减小;①、②两河段均在袭夺点的上游,流量不受袭夺影响。
第3题,乙河段为④河段支流,据上题结论,袭夺发生后,④河段流量减小,水位下降,加大了乙河段到交汇处的水位落差,致使乙河段流速加快。
(2021·浙江宁波模拟)我国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在云南喀斯特地貌区进行野外科考,绘制出该区域的等高线图(单位:米)。
读下图完成4~6题。
4.某风电企业准备在图中多处设立风力发电机组,该学习小组发现甲地并不适宜。
据图中信息,推测甲地最可能是(D)A.山峰B.火山口C.天坑D.湖泊5.该研究性学习小组沿图中虚线测出各测点地下同一岩层顶的埋藏深度如图所示,由此可以判断出该虚线处地质地貌为(A)A.背斜谷B.向斜谷C.地堑谷D.断层谷6.下列是该研究性学习小组对该区域发展提供的参考意见,其中最合理的是(C) A.大力发展旱地小麦生产,提高粮食总产量B.利用水资源丰富的特点,发展立体化农业C.加强道路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旅游业D.加大当地人口生态搬迁,扩大环境承载力[解析]第4题,据图中等高线数值和分布可知,图中乙、丙两条河流流入甲地,可能积水成湖;天坑的海拔明显降低,则等高线应是密集分布并向里数值减少;火山口比周边的地区海拔高,而甲地位于海拔较低地方,因此不可能是火山口;甲地为海拔较低的地方,不可能是山峰。
人教版高三地理一轮总复习:等高线地形图练习题(含参考答案)1.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对下图所示区域进行考察,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当地政府计划将图中a、b、c、d四处居民点集中到一处。
地理小组建议居民点集中建在水源最丰富的地方,该地应选在()A.a处B.b处C.c处D.d处答案A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
读图,回答2~3题。
2.图中“P—Q”一线()A.经过两个鞍部B.最低处海拔为30米C.c地处谷地之中D.高差最大可达300米3.在a、b、c、d四地观察()A.a地能看到b地B.b地能看到c地C.d地能看到c地D.a地能看到d地答案 2.C 3.B下图为“北半球某陆地局部图”,图中X、Y为等高线(等高距为100米), X数值为500米,L为河流,对角线ab为经线。
据此回答4~5题。
4.图中A处的海拔可能为()A.450米B.489米C.555米D.605米5.沿图中经线a到b地形剖面图正确的是()答案 4.C 5.C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6~7题。
6.该地计划在海拔100米以上丘陵种植杨梅,按3株/100平方米标准种植,图示范围内需要杨梅苗约为()A.100株B.1 000株C.3 500株D.9 600株7.A段村道比B段村道更曲折,是为了()A.少占杨梅林的规划用地B.减缓坡度,减少工程难度C.监测高速公路车流量D.开发旅游资源,方便游客观赏答案 6.C7.D春分日某地理小组在我国图示地区进行地理考察,测得A、B、C三个地点的气温分别为14.3℃、14.8℃、14.8℃。
据此完成8~9题。
8.上图所示地区的地形最有可能是()A.高原B.平原C.山地D.丘陵9.若沿图中的C-B作一条地形剖面,比较正确的地形剖面图是()答案8.D9.C下图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等高距为50米,AB段为河流。
读图,回答10~11题。
10.图中河流的大致流向为()A.由南向北再向东流B.由东向南流C.由东向西再向南流D.由南向东流11、某观察者测得山顶的气温为3℃,则图中最低气温不会低于()A.0.9℃ B.1.7℃ C.2℃ D.3℃答案10.A11.B读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回答12~13题。
2021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训练——等高线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读图“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1~3题。
1. 图中①~④的地形部位名称依次是A. 山脊、山顶、陡崖、山谷B. 山顶、山脊、山谷、陡崖C. 山谷、陡崖、山顶、山脊D. 陡崖、山谷、山脊、山顶2. 乙河干流流向大致是A. 从西向东流B. 从东南向西北流C. 从北向南流D. 从西南向东北流3. 甲村所在虚线区域内的地形类型是A.平原B. 丘陵C. 高原D. 山地【答案】1. B 2. C 3. A【解析】1. 图中①处等高线闭合,中心海拔高于四周,为山顶;②处等高线凸出方向海拔降低,为山脊;③等高线凸出方向海拔升高,为山谷;④处等高线重叠,为陡崖,B正确。
故选B。
2. 读图,根据水往低处流,结合指向标可知乙河干流从北向南流,C正确。
故选C。
3. 甲村所在虚线区域内等高线分布稀疏,说明地形平坦,海拔小于200米,因此地形为平原。
A正确。
故选A。
【点睛】关于方向判定的题目一定要注意图中有无指向标,有指向标的地图应依据指向标定方向。
读下图,完成4~6题。
4. 图中a、b、c、d四处村落冬季采光较好、气温较高的是A. aB. bC. cD. d5. 下列河段最利于泥沙沉积的是A. ①—②河段B. ②—③河段C. ③—④河段D. ④—⑤河段6. 图中陡崖A. 最大相对高度可能为120mB. 底部海拔可能为11mC. 易形成落差较大的瀑布D. 下方地势平坦,适合布局交通线【答案】4. A 5. A 6. B【解析】本题组以某地等高线地形图为材料,设置三道试题,涉及坡向、坡度和陡崖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4. 结合图中等高线和指向标判断出a位于山丘的阳坡(东南坡),冬季采光较好,获得太阳辐射多,气温较高,选项A符合题意。
b位于西侧山坡上,光照较差,上午获得的太阳辐射少,气温较低,B不符合题意。
c位于山顶,海拔较高,风力较大,气温较低,C不符合题意。
人教版高三地理一轮总复习【好题精练】等高线地形图:检测题及参考答案1.在天津市南部地区发现的贝壳堤,是贝壳及碎屑物受潮水搬运,在海边经较长时期堆积而形成的垄岗,可以作为当时海岸线的标志。
图中所示古海岸线分布地区地势的总体变化趋势是( )A.由东北向西南倾斜B.由西向东倾斜C.由西北向东南倾斜D.由北向南倾斜1.C下图示意某小区域地形。
图中等高距为100 m,瀑布的落差为72 m。
据此完成2~3题。
2.Q地的海拔可能为( )A.90 m B.230 mC.340 m D.420 m3.桥梁附近河岸与山峰的高差最接近( )A.260 m B.310 mC.360 m D.410 m2.D3.C读下图,完成第4题。
4.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可能为( )A.50 m B.55 m C.60 m D.65 m4.C读“我国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回答下题。
5.图中有一处适合开展户外攀岩运动,运动员从崖底至陡崖最高处,上升的垂直高度可能为( )A.65米 B.95米 C.135米 D.225米5.C下图是我国沿海某城镇规划图,读图回答3~5题。
6.图中城市为了发展外向型经济,拟建一大型港口,最合适的位置是( )A.① B.② C.③ D.④7.为了加强乙村和甲城的联系,拟建一条公路,图中四条线路规划最合理的是( )A.a B.B C.c D.d8.图中铁路分布存在着明显的问题,主要是( )①穿越河流②邻近港湾③穿越城区④坡度太大A.③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②6.B7.C8.A“地坑院”是黄土高原上的特色民居。
2017年2月,《航拍中国》以空中视角立体化展示了这个“地平线下古村落,民居史上活化石”的全貌。
左图为“某地坑院村落景观图”,右图为“某黄土塬地形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题。
右图中,适合建造地坑院村落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9.D如图为等高线地形图,a、c、d为等高线上的数值,b为闭合等高线中某点的海拔,xy 为过等高线的一直线,虚线表示河流,图中等高距为200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