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罐笼
- 格式:doc
- 大小:1009.00 KB
- 文档页数:32
山西曙光集团船窝2#煤井更换副立井罐笼安全措施一、工程项目背景介绍山西曙光集团船窝2#煤井位于山西省宁武县船窝镇,是一座国营煤矿。
近年来,随着煤矿生产的不断推进,煤井所采煤层的深度不断加深,采煤覆岩也趋于复杂,井下安全压力不断增大。
同时,采煤生产周期长,设备设施老化、磨损、故障率增加,对煤井的安全稳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煤井决定对煤井下部分副立井罐笼进行更换,提高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此过程中,必须加强安全管理,完善安全措施,确保煤井下部分副立井罐笼更换工程的安全顺利进行。
二、施工组织管理(一)重点工作1.实行“三重一大”安全管理,即:责任清单、人员明细、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
明确工作责任和风险防范措施。
2.建立专门机构负责施工安全和技术管理,指导施工单位履行工程安全应急预案,对施工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监督管理。
3.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参与整个工程的设计、施工和隐患排查,确保工程具备安全性和稳定性。
4.加强施工现场管理,严格执行“一人一岗、一岗一人”的安全管理制度,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保障工作。
(二)安全要求1.保证工人的生命安全和工程质量,理顺工作流程,完善施工安全措施。
2.遵守国家和地方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制度,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3.对工程设计和施工方案进行论证、审核,保证施工方案合理、可行和具备安全性。
4.建立煤井的安全文化,加强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三、安全措施(一)工程前期准备阶段1.加强工程设计,尽可能减小施工风险,提高施工效率。
2.申办施工许可证,如有需要,申请排水、排风、通风等专项工程的审批手续。
3.制定作业订单和施工方法,配备相应的劳动保护用品,明确工作任务和责任,组织培训和考核。
4.特别要注意验收、质保和安全检测手续,对新安装设备和工程结构进行全面检查和测试。
(二)施工阶段1.对施工区域进行严格隔离,减少施工过程中对矿井环境的影响。
一、演练目的为提高矿井应对立井罐笼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在发生事故时能够迅速、有序、有效地进行救援,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制定本演练方案。
二、演练背景某矿立井罐笼在运行过程中,由于电气故障导致罐笼突然停止运行,罐笼内人员被困。
事故发生后,矿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
三、演练组织1. 演练领导小组:由矿长担任组长,副矿长担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2. 演练指挥小组:由生产副矿长担任总指挥,安全副矿长担任副总指挥,下设应急救援指挥部、现场指挥部、医疗救护组、警戒保卫组、物资供应组、后勤保障组、信息发布组、善后处理组等。
3. 参演人员:矿应急救援队伍、各车间(区)员工、医务人员等。
四、演练内容1. 事故报告:模拟立井罐笼事故发生后,罐笼内人员立即向井上报告,井上值班人员迅速向矿调度室汇报。
2. 应急响应:矿调度室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向演练领导小组报告,领导小组启动应急预案,总指挥宣布进入紧急状态。
3. 救援行动:- 现场指挥部组织人员对事故现场进行警戒,确保救援安全。
- 抢险救灾组迅速开展救援工作,使用救援设备将罐笼升起,将被困人员救出。
- 医疗救护组对被困人员进行现场救治,并送往医院。
- 警戒保卫组对事故现场进行警戒,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 物资供应组负责提供救援所需的物资。
- 后勤保障组负责保障救援人员的后勤供应。
- 信息发布组负责及时向外界发布事故信息和救援进展。
4. 善后处理:事故处理后,善后处理组负责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提出整改措施,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处理。
五、演练步骤1. 准备阶段:演练前,对参演人员进行培训,确保其熟悉应急预案和救援操作。
2. 实施阶段:按照演练方案,模拟事故发生,组织开展救援行动。
3. 总结阶段:演练结束后,对演练过程进行总结评估,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六、演练评估1. 应急预案的实用性:评估应急预案在实际操作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2. 救援队伍的应急处置能力:评估救援队伍在事故发生时的快速反应、协同作战和救援操作能力。
矿山生产竖井罐笼提升系统有关安全设施管理规定一总则第一条本规定所称竖井罐笼提升系统是指矿用提升机及矿用提升绞车所服务的竖井罐笼箕斗互为平衡提升、双罐笼提升、单罐笼提升、罐笼配平衡锤提升系统。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安全设施包括竖井提升系统的摇台(托台)、安全门、阻车器、推车机及其操动机构、安全锁具、位置检测和信号、控制、视频监控等装置。
第三条本规定适应于全矿所有在用及新建、改建、扩建竖井罐笼提升系统的自动、手动、联锁运行模式,检修运行模式不受本规定限制。
二安全设施的联锁第四条竖井罐笼提升系统必须实现罐笼、安全门、阻车器联锁:只有罐笼到位并发出停车信号(罐笼到位停车开关或信号工发出的停车信号)后,安全门才能打开;安全门打开到位后,阻车器才能打开。
反之,阻车器关闭到位后,安全门才能关闭;安全门关闭到位后,开车信号;发出开车信号后,安全门、阻车器均不能打开。
安全门未关闭时,只俞发出调平或换层信号。
第五条井口及各提升中段马头门均应设置摇台,原有摇台不符合要求的,必须进行改造。
改造后,有关安全设施的联锁在满足本规定第四条的要求时,同时达到罐笼到位并发出停车信号后,摇台才能下落,罐笼不到位落不下摇台,摇台未抬起关不上安全门的电气控制及联锁的要求。
第六条原有摇台暂无条件改造的提升系统,有关安全设施的联锁在满足本规定第四条的要求时,必须将摇台同信号系统进行电气联锁,摇台未抬起或抬起不到位,发不出开车信号。
第七条新建竖井罐笼提升系统,井口及各提升中段马头门设置摇台的,有关安全设的联锁必须符合第五条、第六条要求;井口及各提升中段马头门设置平台的,有关安全设施的联锁必须符合规定第四条要求。
第八条竖井井口及井底使用托台(手动托台禁止用于多中段提升的中部中段)的损系统,对有关安全设施的要求除满足本规定第四条外,必须对托台设置闭锁装置,托台打开,安全门不能关闭,发不出开车信号。
升降人员时,严禁使用托台。
第九条安全门的联锁要求:罐笼到位并发出停车信号后安全门才能打开;阻车器关闭到位后,安全门才能关闭,发出开车信号后安全门不能打开;若安全门在罐笼运行中被:法打开,系统应立即报警,提升机实施安全制动。
立井单绳罐笼使用维护说明书执行标准:MT/T 926-2004MT16542-1996XXXXXXXXXXXX公司安全警示◆安装或检修罐笼时高空作业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罐笼附件磨损超限时必须更换◆禁止超载超重运行1目录—————————————————————一、简介---------------------------------------------------- --- 31、用途----------------------------------------------------- 32、执行标准----------------------------------------------- 33、型号含义----------------------------------------------- 34、罐笼构造----------------------------------------------- 35、技术特征----------------------------------------------- 5二、安装与调试----------------------------------------------- 51、安装前检查-------------------------------------------- 52、运行试验----------------------------------------------- 6三、使用维护-------------------------------------------------- 61、使用操作----------------------------------------------- 62、维护检修----------------------------------------------- 63、故障排除----------------------------------------------- 82一. 简介1. 用途和分类:罐笼一般用于矿井的付井提升,作提升人员、矸石、设备、材料等用。
提升与运输系统矿井运输和提升的任务就是把煤炭和矸石从采掘工作面运到地面,把材料及设备运送到井下各工作地点,并担负井上下往返人员的输送。
运输和提升方式的选择主要取决于煤层的埋藏特征,井田的开拓方式,采煤方法及运输工作量的大小。
一、井筒提升系统1、普通罐笼提升系统普通罐笼提升系统由提升机、提升容器 (罐笼)、井架、天轮、罐道及辅助设备组成。
1)矿井提升机矿井提升机是矿井提升设备的传动机械,它是把电动机输出的机械能通过提升钢丝绳传送给提升容器以达到提升负载的目的。
矿井提升机有单绳缠绕式和多绳摩擦式两类。
单绳缠绕式提升机由于受到钢丝直径的限制,提升高度不能太大,否则,会造成提升机滚筒直径过大而大大增加设备的重量;多绳摩擦式提升机的钢丝绳不是缠绕在滚筒上,其提升高度不受滚筒直径和宽度的限制,所以,适用于深井提升。
2)罐笼罐笼用于竖井内升降人员,提升或下放物料。
根据罐笼层数的不同,分为单层和双层两种。
在罐笼内设有供矿车停放的轨道和阻止矿车在提升过程中跑出罐笼的阻车器和车挡。
为了避免万一钢丝绳断裂造成坠罐事故,罐笼上设有可靠的断绳保险器。
一旦钢丝绳拉断,断绳保险器将立即把罐笼卡在罐道上或特制的制动钢丝绳上。
3)罐道罐道由横截面为矩形的方木、钢轨或钢丝绳沿井筒敷设而成。
其作用是使罐笼在井筒中沿一定的轨道运动。
避免和减少罐笼在井筒中摆动而发生事故。
在罐笼上有罐耳,罐耳沿罐道滑行。
4)罐座与摇台罐座与摇台的作用是当罐笼在井口或井底出车位置时,将罐笼内部的轨道与车场中的。
轨道联系起来,便于矿车进出罐笼。
其中,罐座用以支撑罐笼,使罐笼内外的轨道衔接起来;摇台是当罐笼到达车场位置时,用一段活动轨道搭在罐笼上,以便矿车进出罐笼。
5)天轮与井架提升机的位置在井筒附近,为了完成提升工作,必须设置支撑钢丝绳的设备井架和在井架上安设的天轮。
井架直接建筑在井口,·可以采用木材、金属或钢筋混凝土结构。
井架高度一般为20~40m。
乘罐笼下井安全须知
罐笼是立井运送人员上下井和提升煤炭、矸石、材料、设备的专用设备,是保证矿井正常生产和人员安全出入井的关键装备。
任何人上下井乘坐罐笼,都要遵守规则,服从井口管理人员的指挥,按顺序上下,不可拥挤和打闹。
无论在什么时候,没有得到井口管理人员或把钩工的许可,不准进出罐笼,尤其是在已经发出了开车信号以后,或者没有发出停车信号、罐笼没有停稳以前,千万不要争抢上下,否则是很危险的。
罐笼每次乘载的人数是有规定限额的。
如果已经满员,就要等下一次再上,切不可强挤抢上。
当罐笼里已经装了物料或推进了矿车时,不管装的物料有多少,矿车里有没有装东西,都不准再搭乘人员。
双层或多层罐笼,人员和物料要分层运送,已经装了物料的那一层,就不准再乘人。
在罐笼升降过程中,要站立稳当,手要握住扶手。
不要把头和手脚或携带的工具、物料伸到外面去,也不要在罐笼内互相打闹,更不准向井筒里抛扔任何东西。
否则是很容易出事的。
在建井期间,还没有安装罐笼时,可以乘吊桶上下井。
乘吊桶时,更要注意安全,每个人都要佩带好保险带。
任何人都不准坐在吊桶边缘上。
要等吊桶停稳和井盖门关闭以后,才能上下吊桶。
提升容器•提升容器是直接用来装运煤炭、矸石、人员、材料和设备的工具。
•按照用途和结构的不同可分为:箕斗、罐笼、矿车、斜井人车和吊桶。
箕斗及其装载设备一、立井箕斗1、用途:箕斗是单一用途提升容器,只用于提升煤炭或矸石2、分类1)按卸载方式不同翻转卸载式、侧壁下部卸载式和底部卸载式等。
我国煤矿多采用底卸式箕斗(立井)。
底卸式箕斗又分扇形闸门和平板闸门两种。
我国矿井中多采用平板闸门。
平板闸门优点①井架受力小,②卸载曲轨短,③卸载时撒煤少,④关闭闸门冲击力小⑤动作安全可靠卸载时主要借助煤的压力,传递到曲轨上的力小闸门向上关闭煤仓已满,煤没有卸完,由于闸门向上关闭,不会发生卡箕斗现象过卷时闸门打开后,即使脱离曲轨,也不会自动关闭2)按钢丝绳数目不同单绳箕斗和多绳箕斗3、箕斗结构平板闸门底卸式箕斗1—连接装置;2—罐耳;3—活动溜槽板4—堆煤线;5—斗箱6—框架;7—闸门;8—连杆;9—滚轮;10—曲轨;11—平台12—滚轮;13—机械闭锁装置•箕斗可用于刚性罐道或钢丝绳罐道,在采用钢丝绳罐道时,除箕斗本身应考虑平衡外,还要求装煤后仍保持平衡,故在斗箱上部装载口处增设了可调节的溜煤板3,以便调节煤堆顶部中心位置。
•平板闸门的缺点主要是箕斗运行过程中,由于煤和重力作用使闸门处于被迫打开的状态。
因此,箕斗必须装设可靠的闭锁装置。
如闭锁装置一旦失灵,闸门就会在井筒中自行打开,打开的闸门就会撞坏罐道、罐道梁及其它设备;并污染风流,增加井筒的清理工作量;二、斜井箕斗斜井箕斗在倾斜的轨道上运行,多用后卸式。
斗箱与牵引连接装置铰接,后部铰接有扇形闸门,闸门上安装卸载滚轮,卸载时,前轮进入宽轨距直轨,后轮进入曲轨,箕斗向后倾斜50°-55°。
扇形闸门打开卸煤。
三、箕斗装载设备箕斗装载设备是指从井下煤仓向箕斗装载原煤的中间贮装与计量装置。
要求是定量、定时、准确和快速的装载,其体积要小,并适应井下煤尘、水分较大的特点。
立井多绳罐笼使用维护说明书一. 简介1. 用途与分类:罐笼一般用于矿井的付井提升,作提升人员、矸石、设备、材料等用。
对于中小型矿井,罐笼也用于矿井的主井提升,作提升煤炭之用。
罐笼是矿井提升的重要设备之一。
多绳罐笼配合摩擦式提升机使用,可用于双罐笼提升或单罐笼配平衡锤提升,一般用于井深超过350m的矿井。
多绳罐笼按层数可以分为单层、双层和多层罐笼;还可以按罐笼的结构、罐道、导向装置、进出车方式以及罐体材料的不同而分类,以每层装一辆或两辆矿车的双层罐笼应用较多。
2.执行标准:本产品的生产和检验执行标准为:1.5t矿车:MT233-913.型号含义:G D G □/□/□/□K宽型罐笼(窄型不注);主参数:矿车名义载重t/矿车轨距×100mm/罐笼层数/装载矿车总数;组合钢罐道(绳罐道为S);立井多绳;罐笼。
示例: 1.5吨矿车、900mm轨距、一层二车、刚性罐道宽型罐笼型号为:GDG1.5/9/1/2K。
4. 罐笼的构造图一为1.5吨矿车一层二车多绳罐笼结构图。
罐体采用混合式结构。
由两个垂直的侧盘和上盘体下盘替连接而成。
每个侧盘由四或八根立柱内包钢板组成。
罐体的节点采用铆焊或螺栓结合形式。
罐笼的两端设有帘式罐门,罐笼通过悬挂板和首绳悬挂装置的双面夹紧楔型绳环与提升绳相连。
为了矿车进出罐笼,罐底设有轨道,为了防止提升过程中矿车在罐笼内移动,罐道还设有阻车器,在井筒内装有罐道为罐笼进行导向,并在罐笼上装有滚轮罐耳。
为了减小提升侧与下放侧钢丝绳的张力差,罐笼底部设有尾绳悬挂装置。
图一 1.5吨矿车一层二车多绳罐笼(宽)图二 1.5吨矿车一层二车多绳罐笼(窄)5. 主要技术特征二.安装与调试罐笼的安装与调试由用户负责,试运转中检查出的制造问题由制造厂负责处理。
1.罐笼安装前应先检查外观质量是否有明显缺陷,铆钉是否漏铆或不合格现象,高强度螺栓连接是否有不合格现象。
2.检查首绳悬挂装置、尾绳悬挂的配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罐笼本体与首、尾绳悬挂装置的连接尺寸是否正确。
安全技术/矿山安全提升容器使用的注意事项提升容器是直接装运煤炭、矸石、人员、材料和设备的工具。
按照用途和结构的不同,它可分为箕斗、罐笼、矿车、斜井人车和吊桶五种。
下面主要介绍箕斗、罐笼和矿车。
一、箕斗箕斗是提升煤炭的专用提升容器。
按井筒倾角类型,有立井箕斗与斜井箕斗之分。
根据卸载方式的不同,分翻转式箕斗和底卸式箕斗。
根据提升机的不同,又分单绳与多绳两个系列。
箕斗由悬挂装置、斗箱和卸载闸门三部分组成。
《煤矿安全规程》第382条规定,箕斗提升必须采用定重装载。
1.立井单绳箕斗我国煤矿广泛采用固定斗箱底卸式箕斗,闸门采用曲轨连杆下开折页平板结构。
图4-5为单绳箕斗结构图,这种闸门结构简单、严密;闸门向上关闭时冲击小;卸载时撤煤少;当煤仓已满,煤未卸完时,产生卡箕斗而造成断绳的可能性小;由于箕斗闸门的开启主要借助煤的压力,因而卸载时传递到卸载曲轨上的力较小,改善了井架受力状态。
这种闸门的缺点是:如果闭锁装置一旦失灵,闸门可能在井筒中自行开启。
这样不仅会把煤卸在井筒里,污染风流,增加井筒的清理工作,而且还会撞坏井简装备(如罐道、罐道梁等),因此必须经常认真检查闭锁装置。
为了克服上述箕斗闸门的缺点,科研人员还研制了插板式闸门和圆板式闸门箕斗。
2.斜井箕斗斜井箕斗按卸载方式分为前卸式和后卸式两种。
煤矿广泛采用后卸式箕斗。
它由斗箱、行走轮组、扇形闸门及牵引连接装置等组成。
其结构特点是前轮有两种轨距,轮子踏面为台阶状。
当卸载时,前轮进入宽轨距的直轨,后轮进入准轨距的曲轨,使箕斗向后倾斜与水平面成50°~55°,扇形闸门借助曲轨打开卸煤。
该箕斗结构简单、稳定性好。
但是大容量箕斗运行时对轨道冲击严重,线路很难维护,卸载过程中两箕斗自重不平衡,有漏煤现象。
二、罐笼(一)普通罐笼普通罐笼为多用途的提升容器,它既可以提升煤炭和矸石,也可以升降人员、运送材料和设备。
罐笼主要用于副井提升,也可用于小型矿井的主井提升。
罐笼维修安全技术措施由于副立井罐笼受矿井水的腐蚀的影响,局部腐蚀开裂,造成罐笼变形,已对提升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为此,经矿安全办公会研究决定,对副立井罐笼进行维修、加固,为了确保施工安全,特编制本措施如下:一、施工人员组织施工负责人:薛新魁(机电科长)施工安全监护:石教栋施工作业人员:马双喜、杨胜堂、王焕丑、王建华二、施工之前准备1、施工之前在井底及井口各设置一名信号工。
2、备齐所需要的各种材料和工具。
三、施工顺序:先对主罐维修,后维修副罐,首先将主罐笼提升至井口摇台上方1m的位置,将绞车刹车后采用11#工字钢在罐笼下方搭建平台(副罐井口也采用11#工字钢搭配木板封好),平台搭建完毕后,将罐笼下放至平台上,副罐维修如同主罐维修一样。
四、施工安全技术措施1、参加维修的所有的人员必须学习贯彻安全技术措施。
2、维修的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和符合要求的保险带,否则禁止作业。
3、维修人员必须具备责任心,安全意识高,并有一定的维修技术,且不得酒后作业。
4、维修前必须对主副罐笼的各种连接装置派专人检查一遍,只有确认安全之后,方可下一步工作。
5、维修前,机电首先要对上下口、绞车房的信号进行全面检查,确保信号灵敏、可靠、准确无误。
对绞车的制动及各种保护系统全面检查,确保绞车性能完好,确保提升安全。
6、维修期间,副立井上、下口的信号工、绞车司机必须持证上岗,坚守工作岗位,不得离岗或从事其它工作。
7、机电科长和专职安全员要现场盯班,抓质量和安全。
8、电(氧)焊设备施工之前由操作人员负责详细检查,保持良好状态。
电焊机和电源线的绝缘要可靠,焊接导线应采用紫铜芯线,并要有足够的截面,以保证在使用过程当中不因过载而损坏绝缘。
电焊导线与电焊机、焊钳连接应用螺铨或螺母,应拧紧,并避开可燃物。
9、电(氧)焊现场按要求配备两个灭火器,洒水管路用软胶管接到施工地点,并由施工队组现场负责人指定两名专门负责灭火的人员。
10、电、氧焊开工之前和施工完毕后,检查不安全隐患后,由负责人向调度室汇报。
煤矿提升罐笼结构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煤矿提升罐笼是煤矿行业中用于提升矿工和物资的重要设备。
随着煤炭工业的不断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现有的提升罐笼结构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生产需求。
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安全性、效率和运行稳定性,进行提升罐笼结构的改进和优化显得尤为必要。
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五个部分:引言、煤矿提升罐笼结构概述、提升罐笼结构说明、提升罐笼结构解释和结论。
在引言部分中,我们将简要介绍文章的主题和目标,并概述本文将讨论的内容。
而后面各个部分将对相关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1.3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和阐述对于现有煤矿提升罐笼结构进行改进与优化的必要性,并介绍改进方向及其实施方法。
通过深入剖析现有罐笼结构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可能面临的挑战,我们希望能够为该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本文旨在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一些可行的方法和建议,以期望进一步改善煤矿提升罐笼结构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效率,为煤矿行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煤矿提升罐笼结构概述2.1 煤矿提升罐笼的定义和功能煤矿提升罐笼是一种用于实现煤炭和人员的垂直运输的设备,主要用于将从井下开采的煤炭或人员提升到地面。
它通常由钢制箱体和电动机驱动的卷筒组成。
其主要功能是便捷高效地将煤炭或人员从井下运送到地面,并在整个运输过程中确保其安全可靠。
通过使用提升罐笼,可以大幅度节约工作时间,增加生产效率,并且降低事故风险。
2.2 煤矿提升罐笼的历史发展自从19世纪末首次应用于矿山以来,煤矿提升罐笼经历了长期的发展与改进。
最初的提升罐笼由木材制成,后来逐渐演变为采用钢材构造。
现代化的设计和技术使得提升罐笼更加安全、稳定和高效。
2.3 煤矿提升罐笼的主要特点(1)承载能力高:煤矿提升罐笼需要能够承受重载,因为其用途是运输大量的煤炭或人员。
因此,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必须考虑到罐笼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
(2)抗腐蚀性好:由于矿井环境通常潮湿、多尘且含有各种化学物质,提升罐笼需要具备良好的抗腐蚀性能。
煤矿罐笼使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煤矿罐笼的管理,确保矿工生命安全和生产运行稳定,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煤矿罐笼的使用和管理,具体包括罐笼的选型、检测、维护、使用、报废等环节。
第三条煤矿管理部门负责对罐笼的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罐笼的合格性和安全性。
第二章罐笼的选型第四条为保证煤矿罐笼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必须选择合适的罐笼类型,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选型。
第五条在选型过程中,应该考虑到矿井的规模、生产量、作业环境等因素,选择适合的罐笼型号和规格。
第六条对于新购置的罐笼,必须进行全面检测和试验,确保其符合国家标准和安全要求。
第七条罐笼的选型必须由具有相关资质的专业人员进行评估和决策,确保选型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第三章罐笼的检测第八条煤矿罐笼必须定期进行检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罐笼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第九条罐笼的检测工作由专业人员负责,可以委托有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第十条罐笼的检测内容包括罐笼结构、电气系统、液压系统等方面的检测,必须全面细致,确保无遗漏。
第十一条检测结果显示罐笼存在质量问题或安全隐患时,必须停止使用,并进行修理或更换。
第四章罐笼的维护第十二条煤矿罐笼的维护工作必须定期进行,涉及到罐笼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第十三条维护工作包括罐笼的清洁、润滑、检修等,必须按照规定程序和要求进行。
第十四条维护工作由专业维护人员负责,必须具备相关技能和经验,确保维护工作的质量。
第十五条罐笼的维护记录必须详细完整,包括维护时间、内容、人员等信息,便于追溯和管理。
第五章罐笼的使用第十六条在使用煤矿罐笼时,必须按照规定程序和要求进行操作,加强安全防护和注意事项。
第十七条矿工在使用罐笼时,必须穿戴好安全防护装备,严格遵守操作规定,确保安全生产。
第十八条当发生罐笼事故或异常情况时,必须立即停止使用,并报告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第十九条对于长时间不使用的罐笼,必须进行检测和维护工作,确保其长期稳定的运行。
目录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Abstract ................................................................................................. - 3 -第一章概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矿井提升设备设备的组成 ..................................................... - 5 -2.1提升容器...................................................................................................... - 5 -2.1.1普通罐笼............................................................................................ - 5 -2.1.2立井普通罐笼型号意义.................................................................... - 6 -2.1.3罐笼承接装置及防坠器.................................................................... - 6 -2.2提升钢丝绳.................................................................................................. - 7 -2.2.1钢丝绳的结构及分类........................................................................ - 7 -2.2.2绳芯的分类及各类说明.................................................................... - 8 -2.2.3钢丝绳的分类、特点及应用............................................................ - 8 -2.2.4钢丝绳结构选择................................................................................ - 8 -2.2.5钢丝绳的标记方法............................................................................ - 8 -2.3矿井提升机.................................................................................................. - 9 -2.3.1单绳缠绕式提升机............................................................................ - 9 -2.3.2 多绳缠绕式提升机......................................................................... - 10 -2.3.3提升机制动系统.............................................................................. - 10 -2.4井架与天轮................................................................................................ - 10 -2.4.1井架的类型...................................................................................... - 10 -2.5矿井提升机的拖动控制系统.................................................................... - 10 -2.5.1交流绕线型异步电动机拖动.......................................................... - 11 -第三章设备的选型计算 ................................................................. - 11 -3.1选型设计依据及提升方式的确定............................................................ - 12 -3.1.1设计依据.......................................................................................... - 12 -3.1.2提升方式的确定.............................................................................. - 12 -3.2提升容器的选择设计................................................................................ - 13 -3.2.1 选择原则......................................................................................... - 13 -3.2.2提升高度.......................................................................................... - 13 -3.2.3经济提升速度.................................................................................. - 13 -3.2.4一次循环提升时间.......................................................................... - 13 -3.2.5副井提升能力计算.......................................................................... - 14 -3.2.6小时提升量及次数.......................................................................... - 15 -3.2.8一次合理提升量.............................................................................. - 15 -3.2.9提升机所需的提升速度计算.......................................................... - 15 -3.3提升钢丝绳的选择计算............................................................................ - 16 -3.3.1选择原则................................................................................................. - 16 -3.3.2选择计算.......................................................................................... - 16 -3.4提升机的选型计算.................................................................................... - 18 -3.4.1提升机滚筒直径.............................................................................. - 18 -3.4.2选择标准提升机.............................................................................. - 19 -3.4.3提升机强度验算.............................................................................. - 19 -3.5天轮的选择................................................................................................ - 19 -3.6预选电动机................................................................................................ - 20 -3.7提升机与井筒的相对位置........................................................................ - 20 -3.7.1井架高度.......................................................................................... - 21 -3.7.2提升机滚筒中心至井筒中钢丝绳间水平距离.............................. - 21 -3.7.3钢丝绳弦长...................................................................................... - 21 -3.7.4钢丝绳偏角...................................................................................... - 22 -3.7.5提升机滚筒的下出绳角.................................................................. - 22 -3.8提升系统运动学、动力学参数计算........................................................ - 23 -3.8.1提升系统的总变位质量.................................................................. - 23 -3.8.2运动学计算...................................................................................... - 23 -3.8.3动力学计算...................................................................................... - 25 -3.9提升电动机功率校核、能耗计算............................................................ - 27 -3.9.1电动机的容量.................................................................................. - 27 -3.9.2电动机容量验算.............................................................................. - 27 -3.9.3一次提升电耗.................................................................................. - 28 -第四章结论 ............................................................................... - 28 -参考文献 ............................................................................................. - 30 -致谢................................................................................................ - 31 -致谢...................................................................................................... - 31 -摘要本设计主要对东庞煤矿北井区副井所使用的提升机械设备进行的一次合理选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