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中国美术简史考研复习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96.02 KB
- 文档页数:6
中国美术史纲要复习思考题答案1.中国原始时代美术的主要特征:混沌性,具体体现在两方面:1)不是纯粹的唯美而创造的,它对人们的实际生活和宗教观念有密切关系,是实用与审美的结合物。
2)原始时代的美术各门类尚未明确分化,雕塑、绘画与器物浑然一休,相互依存。
2.从旧时器时代人类的石器制造看人类审美意识的发展。
北京猿人是旧石器时代的早期代表,他们主要采用单向打击技术制作石器,虽然很粗糙,但包含着对称、平衡等基本的美的形成因素,是主体内在精神和创造力的显现。
丁村人他们的造型技术和对造型样式的认识比北京猿人有明显的进步,山顶洞人他们对物质材料的驾驭能力不断提高,并直觉按照美的法则创造出美的造型。
3.何为仰韶彩陶?简述仰韶彩陶各期的造型和纹饰特征。
仰韶得名于何南省渑池县仰韶,它包括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内蒙。
早期:西安半坡村:圆底钵、折腹盆、造型风格朴实愿望,纹饰有几何纹、人面纹、鱼纹、鹿纹、代表作:《人面鱼纹盆》《鹿纹盆》中期:庙底沟,代表器型:大口小底、曲腹盆、纹饰风格由半坡的写实向变形发展,纹饰有动物纹主要是鸟纹和蛙纹。
晚期:马家窑,分为三类:1)马家窑2)半山3)马丁。
器型:盆、钵、瓶、瓮,纹饰有:涡状纹、水波纹、重幛纹。
代表《舞蹈纹彩陶盆》。
4.怎样认识彩陶的艺术成就?彩陶艺术的最大特点是实用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彩陶造型,简洁、凝重、气魄宏伟,体现出朴素、单纯、健康、饱满的艺术风格,纹饰主要有三种类1)线描2)平涂3)综合。
5.《舞蹈彩纹陶盆》的历史和艺术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
是青海大通孙家寨出土的仰韶文化马家窑的造型代表,它以极强的绘画性和浓郁的生活气息成为原始时代量重要的艺术品之一,它距今六、七千年前,陶盆内壁绘声绘色有每组五人的三组人物手拉手,步调一致地跳着舞,有强烈的节奏感和欢快的气氛,生动的再现了狩猎舞蹈的场面。
6.简述原始时代雕塑的主要内容和代表性作品的艺术特点。
原始时代雕塑作品除了与人类的物质生活密切相关的动物形象外就是人们所崇敬的氏族成员形象,体现了远方人类对自身的形态、面貌、力量的初步认识。
以下内容根据《中国美术简史》整理,个人主观摘取,仅供参考。
名词解释部分1.唐三彩:是在白色的粘土胎的外表,按设计需要,施以含铜铁锰等油料着色剂,加入铅作助溶剂,经低温烧制后,釉色成光鲜富丽的绿蓝赭三色。
种类有俑和生活器具、殉葬的俑和驼、马动物是三彩中的精品。
绚丽夺目、鲜艳多彩。
三才的塑造以丰富多彩的变化,生动感人的形象,成为唐代雕塑和工艺美术的一个重要类别。
2.画品:南齐的谢赫著作《画品》,是古代第一部对绘画作品,作者进行品评的理论文章。
其中提出了绘画的社会功能以及品评绘画的六法论: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
同时也对曹不兴以来的27位画家品第高下,提出的绘画功能继承了曹植的理论思想,明确的概括出绘画创作与政教密切相关的主张。
3.吴门画派:明代中期活动于苏州,继承和发展了元代人文化的传统,重视诗书画三者的融汇,崇尚高洁而优雅的艺术风格,以绘画的形式表现理想的人文精神与审美情操,体现自得其乐的精神生活。
代表人物:沈周,文徵明,唐伯虎,仇英。
4.青山绿水:以石青和石绿色为主要色相描绘的青山绿水是中国山水画的一个重要门类,其表现手法是先施以笔墨勾画出景物的轮廓,然后在添染浓重之青绿色,其显著特征是颜色覆盖性强,色相鲜丽光彩,具有装饰意味。
5.院体画:又称院体院画,是中国画的一种,一般指宋代翰林图画院及其后宫廷画家比较工致一路的绘画,同时也专指南宋画院的作品,或泛指非宫廷画家而效法南宋画家之作,这类作品为迎合帝王宫廷的需要,多以花鸟,山水,宫廷生活及宗教内容为题材,作画讲究法度,重视形神兼备,风格华丽细腻。
6.彩陶:新石器时代的最重要的艺术形式,是指在打磨光滑的橙红色陶胚上,以天然的矿物质颜料进行描绘,用赭石和氧化锰作为呈色元素,然后入窑烧制,在橙红色的陶胚上呈现赭红,黑,白诸种颜色的美丽图案,形成的纹样与器物造型高度统一。
达到装饰美化的效果,这样的陶器称为彩陶。
7.画像石和画像砖:兼具绘画和雕塑两种功能。
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一原始美术彩陶:在橙红色的器壁上用赤铁矿与氧化锰颜料绘制图案,烧成呈黑色或褐色,具有热烈明快格调的彩陶黑陶:龙山文化,有“蛋壳陶”之称。
岩画:云南省临沧市沧源岩画二先秦美术1.“青铜时代”/夏商周青铜发端于黄河流域,有陶范翻铸法和蜡模法(失蜡法),大体分为:礼器,乐器,兵器,工具及车马器。
2.饕餮纹:是青铜器上最具特色的装饰纹样,也称兽面纹,是一些被夸张了的或想象中的动物头部的正面形象。
3.青铜代表作品:《四羊方尊》:湖南,现存商代青铜方尊最大的一件。
《司母戊方鼎》:商代,河南安阳,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
《淳化大鼎》:西周《三星堆铜面具》:四川广汉《鹤莲方壶》:春秋,河南《牛虎青铜案》:战国,云南江川李家山墓群4.甲骨文:又称卜辞,出现于殷商时期,巫史文化是甲骨文所体现出的最重要的社会文化特征。
5.帛画:在素绢上用笔墨和色彩描绘人物,走兽,飞鸟及神灵,异兽等形象的图画,约新起于战国时期,至西汉发展到高峰,其精神实质是引魂升天,代表作《人物龙凤图》《人物御龙图》。
6.《人物龙凤图》:这是1949年在湖南陈家大山楚墓中发现的我国现存最早的绘画之一,属战国时期。
此画表现楚国贵族妇女祈祷飞腾的龙凤引导她的灵魂登天升仙。
主要采用黑线勾描的表现手法,线条运转有节奏韵律感,用色单纯,黑白块的对比,点线面的结合,使形象有一定的重量感而生意盎然,以此可认为战国时期已经形成了中国线描人物的传统风格并达到了较高水平。
7.我国传统的民族形式的木结构建筑基本形制确立于西周,瓦的发明是西周在建筑上的突出成就。
三秦汉美术1.最早墓室壁画:西汉,洛阳卜千秋墓。
2.为什么汉代的墓室艺术极为兴盛?墓室壁画表现的主义题材是什么?这个时期的墓室艺术兴盛,出来经济发达的原因外,更主要的是和当时社会上盛行的厚葬风气有关。
表现的主要题材有:原始深化,神仙世界;历史故事,古圣先贤;俗世和自然环境的描绘。
3.秦代雕塑:严谨写实;汉代雕塑:变形夸张。
个人资料整理仅限学习使用①西安半坡是表现了氏族成员分组围猎野兽的场景,也有人认仰韶文化②1. 鹳鱼石斧彩陶盆为是载歌载舞庆祝丰收或①图案装饰于陶盆内年河南省临汝③1978祭祀神灵。
县阎村出土壁,展现人面与鱼的简练③造型和生动组合②属新石器时代仰韶在技法上,这件作品紧紧抓住人物的动态和④文化类型。
图案被认为与半坡整齐的队形,以极其精练氏族的原始信仰有关③器高47厘M,口的笔墨进行描绘富有抒情仰韶文化半坡类型⑤径32.7厘M,陶瓷绘有鹳的意念。
的绘画杰作和典型器物鸟衔鱼,旁边竖立一件石8. 斧的画面。
图像组合明显饕餮纹5. C形玉雕龙①具有一种主题意念。
构图也叫兽面纹1971年内蒙古自治①②区翁牛特旗三星它拉村遗均衡、饱满,形象简洁醒是流行于商周时期一种青铜器纹饰。
址出土目,为史前独立性绘画中③②的珍品。
红山文化玉器的杰基本特征为双目圆睁,阔口隆鼻,头上多有出代表2. 黑陶一对变化多端的犄角,或玉龙为墨绿色软玉③①黑陶工业是我国新更有獠牙利爪,多数兽面石器时代工艺美术取得的制成,龙身光泽,蜷曲如纹的两旁还有对称展开的杰出成就之一。
勾,龙首做猪嘴形,长吻兽体身躯。
修目②在新石器时代晚期④④是目前发现的体形山文的大汶口化、龙文这种纹样实际上把各种动物头部的正面形象化、良渚文化等遗址中常最大,制作最精,形态最以夸张和象征的手法综合逼真,年代也最久远的碧有发现。
起来,往往难以判定为何其烧制工艺是在烧玉龙形象③种动物,故称兽面纹。
制结束时,从窑顶慢慢加6. 泥塑女神像⑤常饰①出土于辽宁牛河梁于器物的腹浓产炭,水木熄灭后生部、颈下等重要部位作为红山文化遗址烟,使陶器渗炭而成,表主题纹样,西周中期后逐头像与真人等大,②面漆黑光亮且较为致密。
渐衰落。
其中山东龙山文化④似为全身像的头部。
塑像9. 的陶黑中蛋、黑面呈方圆形,颧骨突出,岩画以壳陶①光、亮、薄而著称于世。
是用矿物质顡料涂平鼻阔嘴,眼角高挑,眼绘或用石器磨刻,敲彩陶3. 窝内嵌圆形玉片,目光深乃至用金属工具刻划在崖壁或邃,具有神秘感最早出现于新石器①岩石的图画。
1中国新石器时代的绘画艺术,主要体现在彩陶的装饰纹样上。
2中国美术的起源和萌芽时期是石器时代的美术。
3黄河流域半坡彩陶纹饰最多的是鱼纹。
4我国先秦时代的青铜器,分礼器、乐器、兵器、工具及车马器等四类。
5、春秋时代的青铜器莲鹤方壶,具有社会大变革时代的艺术特色。
6、青海大通孙家寨出土的《舞蹈纹彩陶盆》,堪称马家窑文化彩陶艺术之杰作。
7、器青铜器中的礼器,是统治阶级用以区别尊卑等级的物。
8、商周出土最大的青铜器是司母戊大方鼎,重875公斤。
9、根据现有资料,可知画像石萌发于西汉时期。
10、马王堆出土的汉代帛画,其主题思想是引魂升天。
11、《霍去病墓前石刻》被称为“汉人石刻,气魄深沉雄大”的杰出代表,其主体雕刻是《马踏匈奴》。
雕塑以矫健的战马象征骠骑将军,以战马将匈奴将领踏翻在地的典型情节,赞颂霍去病在抗击匈奴战争中建树的奇功。
这是具有纪念碑性质的雕刻艺术作品。
作者运用寓意手法,依石造型,以圆雕和浅浮雕的手法,创作出简洁,浑厚,寓意深刻的艺术作品。
12、东汉时代的画像石以山东嘉祥的武梁为代表。
13、魏晋时期被奉为“正书之祖”的书法家是钟繇。
14、画史上“吴带当风,曹衣出水”分别指的是唐代画家吴道子和北齐曹仲达画家。
曹衣出水,吴带当风中国画术语。
北齐画家曹仲达所画人物,其体稠叠而衣服紧窄,犹如刚从水中出来。
唐代画家吴道子所画人物,其势圆转而衣服飞扬,富于运动感、节奏感。
故有“曹衣出水,吴带当风”之说。
15、五代画家董源山水画代表作品是《潇湘图》。
16、《虢国夫人游春图》描绘了达官贵人出游的场景,《挥扇仕女图》描绘了宫中嫔妃生活的哀怨,《捣练图》描绘的则是劳动场景。
17、五代时期的画家创造了北方重峦峻岭和江南的秀丽风光,北方以荆浩、关仝为代表,南方以董源、巨然为代表,形成两种不同的风格和画派。
18、南朝刘宋时画家陆探微创造了“秀骨清象”的清秀绘画形象,而张僧繇则因其创造的形象独具风格,被称为“ 张家祥”。
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中国工艺美术史复习资料第一章原始社会工艺美术石器时代的美术是我国工艺美术的起源和萌芽时期。
这时期美术的明显特征是艺术与实用的结合。
从距今约8000年前开始,中国进入了以磨制石器和陶器为标志的新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陶器、玉器、纺织品以及骨牙器、漆器制作日渐发达,工艺美术的大幕也就此拉开。
按陶质来分有红陶、灰陶、白陶和黑陶,著名的彩陶往往属于泥质红陶。
工艺美术讲究装饰和造型,原始陶器的装饰之美集中体现于彩陶,造型之美突出表现于黑陶。
彩陶和黑陶是新石器时代最灿烂的美术创造。
彩陶是在打磨光滑的橙红色陶坯上,以天然的矿物质颜料进行描绘,然后入窑烧制。
在橙红色的胎地上呈现出赭红、黑、白诸种颜色的美丽图案,形成纹样与器物造型的高度统一,达到美化装饰效果。
这样的陶器通称彩陶。
彩陶的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装饰纹样上,黄河流域是中国彩陶最发达的地区,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为其代表。
马家窑文化的彩陶制作发达,其彩陶数量之众,装饰之丰富均令新石器时代其他文化的彩陶无法比肩,中国彩陶艺术至此达到顶峰。
代表作品:舞蹈纹彩陶盆黑陶是在烧制结束时,从窑顶慢慢加水,木炭熄灭后产生浓烟,使陶器渗碳而成的。
黑陶的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制作工艺和造型上,以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和龙山文化为代表。
以轮制技术烧成的薄胎蛋壳黑陶以器形别致,工艺精巧而著称。
陶质细腻、器胎极薄,陶色纯黑,表面打磨精细,漆黑光亮。
大多素面,有的器物表面饰以凹凸弦纹或纤细的镂孔花纹。
著名的蛋壳黑陶高柄杯出现在晚期。
由于这种陶器胎薄如蛋壳,最薄处仅为0.2-0.5毫米,人们还习称之为“蛋壳陶”。
蛋壳陶代表了当时制陶工艺的最高水平。
红山文化1935年最早发现于内蒙古赤峰红山遗址。
年代大约在公元前4000年-前3000年。
分布在内蒙古东部、辽宁西部、河北北部一带。
这里出土了已知最早的玉龙。
原始社会工艺美术的启示和影响:1、功能和美观的统一2、技术对艺术的制约3、形式法则的创造4、经济原则的发明5、原始工艺美术不仅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还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美术史考研复习资料中国美术史考研复习资料中国美术史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考研的学生来说是必须掌握的内容之一。
在考研复习过程中,合理的复习资料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适合考研复习的中国美术史资料,希望能够对考生有所帮助。
一、教材类资料1.《中国美术史》(第三版):该教材是中国美术史考研的主要教材之一,由中国美术学院编写。
该教材内容详实,系统性强,涵盖了中国美术史的各个时期和流派。
在复习过程中,可以结合该教材进行系统性的学习和复习。
2.《中国美术史纲要》:该书是中国美术史的经典教材之一,是中国美术史研究的基本参考书。
该书内容简明扼要,适合用来进行快速复习和梳理知识框架。
3.《中国美术史教程》:该教材是一本比较全面的中国美术史教材,内容详实,适合用来进行深入学习和理论研究。
二、辅助类资料1.《中国美术史名著导读》:该书是对中国美术史名著的解读和导读,通过对名著的解读,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美术史的发展脉络和艺术思想。
2.《中国美术史名家作品选》:该书选取了中国美术史上的重要名家作品,通过欣赏这些作品,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美术的风格和特点。
3.《中国美术史人物辞典》:该书是对中国美术史上的重要人物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解读,可以帮助考生了解各个时期的重要人物及其对中国美术史的贡献。
三、论文集类资料1.《中国美术史研究论文集》:该书是中国美术史研究的重要论文集,收录了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观点,对于深入研究中国美术史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中国美术史研究文集》:该书收录了一些重要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可以帮助考生了解当前中国美术史研究的最新动态和热点问题。
四、网络资源类资料1.中国美术馆官方网站:中国美术馆是中国最重要的美术馆之一,其官方网站上有大量的关于中国美术史的展览、藏品和研究资料,可以通过浏览网站来了解和学习相关知识。
2.学术论坛和博客:在网络上有很多关于中国美术史的学术论坛和博客,可以通过参与讨论和阅读博文来了解和学习相关知识。
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简史》考研复习笔记及真题精编复习笔记【节选自识库学习网,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第1节史前美术(距今约200万年前~公元前21世纪)一、旧石器的造型发展1.旧石器时代初期的石器造型一般是形状不规则的石器,很少有第二步加工,之后出现了初步的类型分化,种类增多,加工方法也有显著进步,运用交互打击法。
典型遗址有四川龙骨坡巫山人遗址、河北阳原小长梁与云南元谋猿人遗址、山西芮城西侯度遗址、陕西蓝田猿人遗址、北京猿人遗址。
2.旧石器时代中期的石器造型这一时期石器较多地采用交互打击法,类型显著分化,形式日趋稳定,对造型的讲究脱离了实用目的。
典型遗址有山西襄汾的丁村人、阳高的许家窑人及陕西的大荔人。
3.旧石器时代晚期的石器造型这一时期进步显著,注重修理石核台面和间接打击石片法的采用,能产生长而薄的石片,其次是石器类型丰富,形状更对称,加工益发精致,在实用的前提下,具有一定的形式美感。
典型遗址有宁夏灵武水洞沟、河北阳原虎头梁、山西朔县(今朔州)峙峪人遗址。
二、旧石器晚期的石器发展1.制作装饰品旧石器时代晚期生产力提高后,为了美化自身与美化生活,先民制作了装饰品,我国迄今发现最古老的装饰品,是距今约2.8万年前峙峪人制作的一件石墨装饰品,此外还发现穿孔串珠、磨孔海蚶壳、钻孔兽牙及骨管、骨针等。
2.使用染料山顶洞人与虎头梁人还分别采用赤铁矿粉末与红色泥岩作染色材料。
3.钻孔在峙峪人和山顶洞人的装饰品上,呈现出成熟的钻孔技术,这在雕刻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4.刻画艺术1987年在河北兴隆发现的一件赤鹿角枝残段,是现知比较可靠的最早的原始刻画艺术品。
其上用阴刻的线条构成三组图案:第一组由直线、斜线纹组成,第二组由互相平行的密集曲线组成,第三组为四组密集曲线构成具有对称性的图案。
刻纹还染成红色,其意义应该与狩猎的巫术仪式有关。
其测定年代为距今1.3万年前。
三、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序列1.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约公元前10000~前7000年)(1)代表文化①华北地区有河北徐水南庄头遗址文化;②华南地区有江西万年仙人洞与吊桶环、湖南道县玉蟾岩、广西桂林甑皮岩下层等遗址文化。
中国美术史第一部分,原始的美术一、绘画的萌芽:石器时代是中国绘画的萌芽时期。
二、新石器时代的绘画艺术:以质朴明快、绚丽多彩为特色的仰韶文化与马家窑文化的彩陶图案,是我国先民的杰出创造。
仰韶类型的彩陶以在西安出土的半坡陶盆《人面鱼纹盆》最具特色,也最耐人寻味,此外,在青海大通出土的马家窑类型的《舞蹈纹彩陶盆》,描绘了氏族成员欢快起舞的景象,堪称新石器时代绘画艺术的杰作。
先秦美术长沙的楚墓中先后出土了两幅战国时期的带有旌幡性质的帛画,它们都属于公元前3世纪的作品。
描绘的都是墓主的肖像,一幅为妇人,其上方绘有飞腾的龙凤;另一幅则是一位有身份的男子,驾驭着一条巨龙或龙舟。
墨线勾勒的侧面肖像及伴有象征意义的动物是相同之处,《人物御龙图》所表现出来的画家技巧要熟练了许多。
第二部分秦汉美术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政治、文化、经济领域的一系列改革使得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秦汉时代的绘画艺术,大致包括宫殿寺观壁画、墓室壁画、帛画等门类。
汉代帛画汉代画在缣帛上的作品很多,但历经千年之后,遗存极少。
目前最重要的发现有本世纪70年代分别出土于湖南长沙马王堆、山东临沂金雀山的汉墓中的西汉帛画。
马王堆1号墓中出土的帛画的含意最为隐晦,学者们的解释极为多样,但一般都认为帛画的上部和底部分别描绘的是天界和阴间,中间两部分则表现的是死者軑侯夫人的生活场景。
墓主及各种神禽异兽的刻画极为生动,勾线流畅挺拔,设色庄重典雅,显示了西汉绘画的卓越水平。
汉画像石画像石是遗存丰富的秦汉美术史资料。
东汉后期的画像石以山东嘉祥武氏祠最为著名。
秦汉画像砖代表作有《弋射收获画像砖》等。
第三部分两晋南北朝美术魏晋南北朝时期,绘画中的人物画得到了突出的发展,对其他对象的描绘则还处在很不成熟的阶段东晋顾恺之的传世作品《洛神赋图》中出现的山水只是作为人物故事画的衬景,山水画的逐步独立直到南北朝后期才趋于完成。
之所以会这样,也是由于这一时期绘画的主要任务决定的--为政教服务,“是知存乎鉴戒者图画也”。
考研“中国美术简史”复习提要导言 一、重点掌握 1.中国美术发展史的基本特点。 二、一般掌握 1.美术、美术作品、美术史的概念; 三、了解 1.学习中国美术史的目的; 2.美术学的三大学科; 3.美术史在美术学中的地位。
名词概念: 1.美术:是人类的一种创造性活动及其成果,是对生活的一种能动的审美反映。 2.美术作品:是基于客观现实之上的人的内在生活(思想、观念、情感)的物化形态。 3.美术史:是对美术现象和具体美术作品及与之相关的历史事实的学术性研究,并通过对历史上各个时代的美术的研究,概括各个时代的审美意识和文化特征,把握美术发展的基本规律。 问题:1.中国美术发展史的特征是什么?中国古代美术传统包括三大基础特征:1运用象征表现手法和独具匠心添加组合。2尊重自然但对形象进行大胆夸张、形象简单、质朴;3具有朴素的美感和特有的装饰意味、色彩对比强烈、饱和、明快。
第一章 原始社会的美术 一、重点掌握 1.彩陶、岩画的含义; 2.彩陶的艺术成就; 3.彩陶上的绘画所包含的观念; 4.原始美术的特征。 二、一般掌握 1.原始时代美术类别; 2.自觉审美时代到来的标志; 3.仰韶文化彩陶分期及各期代表类型、特点、代表性器物; 4.艺术起源的几种观点; 5.已发现的玉器、地画的有关情况。 三、了解 1.从旧石器时代的工具制造和造型看人类审美能力发展的现索; 2.黑陶、灰陶、红陶。
名词概念: 1.彩陶:指在橙红色的器壁上用赤铁矿与氧化锰颜料绘制图案,烧成呈黑色或褐色,具有热烈明快的格调的陶器。它距今已有七千年的历史,是新石器时代艺术成就的集中体现。 2.岩画:是古代描绘或摩刻在崖壁石块上的图画,被称为是古代先民们记录在石头上形象的史书。大多数岩画分布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具有原始美术的特点和稚拙、率真的艺术魅力。 问题: 1.为什么说原始美术具有混沌性特征? 2.简述仰韶彩陶各期的造型和纹饰特征。 3.为什么彩陶艺术成为原始文化最杰出的成就? 4.简述原始时代雕塑的主要内容和代表性作品的艺术特点。 5.举例说明陶器上的装饰纹样是“有意味的形式”。
美术史考研复习资料美术史是研究人类艺术发展历史和演变的学科,它涵盖了从史前艺术到现代艺术的各个时期。
对于考研复习来说,掌握美术史的基本脉络和重要艺术流派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关键点,可以帮助你系统地复习美术史:1. 史前艺术:了解史前艺术的起源,如洞穴壁画和雕塑,它们通常反映了早期人类的生活和信仰。
2. 古埃及艺术:古埃及艺术以其严格的风格和象征意义著称,重点复习金字塔、墓室壁画和雕塑。
3. 古希腊艺术:古希腊艺术强调人体美和比例,重点复习雕塑、陶器和建筑,如帕台农神庙。
4. 古罗马艺术:古罗马艺术在继承古希腊艺术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实用性和宏伟,如罗马斗兽场和凯旋门。
5. 中世纪艺术:中世纪艺术以宗教为主题,重点复习哥特式建筑和拜占庭艺术。
6. 文艺复兴艺术: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强调人文主义和现实主义,重点复习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的作品。
7. 巴洛克艺术:巴洛克艺术以其戏剧性和动感著称,重点复习卡拉瓦乔和贝尼尼的作品。
8. 洛可可艺术:洛可可艺术以其轻松和装饰性著称,重点复习华托和弗拉戈纳尔的作品。
9. 新古典主义艺术:新古典主义艺术强调理性和秩序,重点复习大卫和安格尔的作品。
10. 浪漫主义艺术:浪漫主义艺术强调情感和个人主义,重点复习戈雅和德拉克洛瓦的作品。
11. 现实主义艺术:现实主义艺术关注社会问题和日常生活,重点复习库尔贝和米勒的作品。
12. 印象派艺术:印象派艺术以其对光线和色彩的独特处理而闻名,重点复习莫奈、雷诺阿和德加的作品。
13. 后印象派艺术:后印象派艺术家如梵高和高更,对色彩和形式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探索。
14. 现代艺术:现代艺术包括立体主义、表现主义、未来主义等多个流派,重点复习毕加索、马蒂斯和康定斯基的作品。
15. 当代艺术:当代艺术涵盖了广泛的风格和媒介,重点复习波普艺术、极简主义和观念艺术。
在复习过程中,不仅要关注艺术作品本身,还要了解艺术家的生平、创作背景以及作品的社会和文化意义。
第四编·五代宋元美术一、填空题。
1、.宋代风俗画家中以善画婴戏而著称的是(苏汉城),其传世作品有《秋庭戏婴》等。
2、五代山水,北方以(荆浩)(关仝)为代表,南方以(董源)(巨然)为代表,形成了两种不同的风格和画派。
3、北宋(郭熙)在其山水画论钟《林泉高致》中提出,“山有三远”,即(高远)(深远)(平远)。
4、北宋花鸟画家较为重要的是(崔白)和(宋徽宗)。
5、宋代人物画代表成就主要有(武宗元)为代表的宗教画,(李公麟)为代表的白描人物画(梁楷)为代表的减笔人物画以及(张泽瑞)为代表的历史风俗画等。
6、山西永乐宫壁画绘于(元代)。
7、北宋初年以画寒林平远著称的山水画家是(李成)。
8、元代墨梅画家最具代表性的是(王冕)。
9、(佛宫寺释迦塔)是现存最早最大的木结构塔。
10、列举两位“尚意书风”的倡导者(苏轼)(黄庭坚)。
二、选择题。
1、元初画坛提出复古思潮的是(C)A刘松年B马远C赵孟頫D夏圭2、从绘画题材来看,《清明上河图》应属于(A)A. 风俗画B. 历史故事画C. 山水画D. 人物画3、下列画家不属于宋代文人画的画家有(D)。
A米芾B文同C苏轼D崔白4、宋代画家范宽被誉为宋画第一,代表作品有(A)。
A《溪山行旅图》B《富春山居图》C《鱼庄秋霁图》D《柳鸭芦雁图》5、.宋代文人画的重要推动者,也是文人画理论的重要阐述者是(A)。
A.苏轼B.王维C.米芾D.米有仁三、判断题。
1、北宋画家黄筌和徐熙其作品风格迥异,有黄家富贵徐熙野逸之称(错)2、南宋四家发展了以近距离实景为特征的所谓“偏角山水”,刘松年被认为是开创这种新风的宗师(错)3、倪瓒的山水画主要表现太湖一带的风光,意境清幽带有孤独寂寞的感情色彩,借《青卞隐居图》寄托隐遁山林的理想和志趣。
(错)4、董源的山水画有水墨和青绿二体,尤其善于水墨山水,如《潇湘图》(对)5、钧窑属于青瓷系统。
(对)四、名词解释。
1、马一角,夏半边2、六要论3、黄家富贵徐熙野逸4、米氏云山5、青山绿水五、简述题。
中国美术简史
范围:史前及先秦美术——秦汉美术——魏晋南北朝及隋唐美术——五代宋元美术——明清美术——近代美术
复习重点:魏晋南北朝及隋唐美术——五代宋元美术——明清美术
分值大概分布:
1.绘画(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110分
2.绘画理论:10分
3.工艺(玉器艺术、陶瓷艺术、染织)10分
4.书法艺术:5分
5.雕塑(秦汉美术、佛教艺术)15分
第一编史前及先秦美术
第一章史前美术
一、关于艺术起源的几种主要观点★★
1.模仿说
2.巫术说
3.游戏说
4.劳动说
二、重要彩陶类型★★★★★
1.仰韶文化彩陶
半坡类型、庙底沟类型
2.马家窑文化彩陶
马家窑类型、半山类型、马厂类型
3.黑陶工艺
三、重要雕刻★★
1.玉器:C形龙
2.陶雕:女神塑像
四、岩画
第二章先秦美术
一、青铜器艺术★★★★★
1.青铜器的分类及代表
商代:司母戊鼎、四羊方尊
西周:伯矩鬲[lì]、毛公鼎
春秋:立鹤方壶
战国:宴乐采桑狩猎攻战纹壶
2.青铜器纹饰
兽面纹(饕餮纹)
2.青铜器上的铭文
铭文出现于商代后期,初时字数很少,仅有族徽的印记。
到商代晚期,出现了长达数十字的铭文,西周以后,有的器物上铸出数百字的长铭
二、绘画艺术★★
帛画:《人物龙凤》《人物御龙》
第二编秦汉美术
一、秦汉美术的主要类型★★★★★(厚葬)
1.壁画:宫殿寺观壁画、墓室壁画
2.帛画
3.画像石、画像砖
4.雕塑(守灵)
二、秦汉绘画的主要特征(简单了解)
1.政治功能和伦理教化作用
2.题材广泛地采来自社会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
3.单线勾勒
三、壁画
宫殿寺观壁画和墓室壁画
代表:秦都咸阳宫壁画残片;河南洛阳卜千秋墓室壁画;内蒙古和林格尔汉墓壁画
四、帛画
马王堆一号墓彩绘帛画《轪[dài]侯妻帛画》——T字形,分为天上、人间、地下三部分。
五、画像石、画像砖
1.用途
2.特点
六、雕塑(简答题)
1.秦汉特点、异同
⑴塑代表作品是秦始皇陵兵马俑,特点:崇尚写实,手法严谨;性格鲜明,形象生动;在总体布局上,利用众
多直立静止体的重复,造成排山倒海的气势,使人产生敬畏而难忘的印象。
⑵代雕塑代表是霍去病墓石刻《马踏匈奴石刻》,特点:①循石造型②因材施艺,较多地保留原石的形状和表
面质感,稍作加工,取其意似,不作细致刻画③它是一定美学趣味的产物,因为当时就有很多种手段可以制造出较为精细的雕像,而花岗岩的特殊质感与这种古拙朴厚的风格结合在一起形成的阳刚之美,显然更有利于表现西汉帝国朝气蓬勃的时代风貌。
2.影响
专题一人物画
一、人物画的分类及特点★★
1.分类
2.特点:形神兼备,不受时空的限制,高度的笔墨技巧和技法的多样化
专题二花鸟画
专题三山水画
一、山水画的分类及特点★★
1.概念
2.分类:青绿山水(金碧山水)、水墨山水、浅绛山水、没骨山水
二、山水画的发展过程★★★★★
1.各时期的特点
2.代表作品
专题四佛教美术(出大题可能性小,一般为填空题)
一、佛教美术的特点
1.图像与文本
2.中国化过程、女性化过程、世俗化过程
二、佛教美术的题材
建筑:塔和伽蓝
雕塑:佛、菩萨、罗汉及诸天像
绘画:佛、菩萨
三、重要石窟寺艺术
四大石窟:甘肃敦煌(前秦—元)、山西大同云岗(北魏)、河南洛阳龙门(北魏)、甘肃天水麦积山(后秦)其他重要石窟有(以开凿时间先后顺序):甘肃炳灵石窟(西秦——元明)、河南巩县石窟(北魏——宋)、泰山天龙山石窟(东魏——唐)、河北响堂山石窟(北齐——明)、重庆大足石窟(唐宋)、云南剑川石窟(唐宋)等。
专题五绘画理论
一、先秦美术理论
竹帛丹青论
二、南北朝美术理论★★★★★
1.六法: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
2.顾恺之:传神、以形守神,迁想妙得
三、隋唐五代美术理论★★
1.张彦远《历代名画记》,第一本通史形式的画论
2.张躁“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3.朱景玄《唐朝名画录》——神、妙、能、逸
4.荆浩《笔法记》——六要(针对“六法”提出的):一曰气,二曰韵,三曰思,四曰景,五曰笔,六曰墨
四、宋代美术理论★★★★★
1.郭若虚《图画见闻志》
2.郭熙《林泉高致》:三远法:高远、深远、平远
3.※苏轼:文人画论:宋代“文人画”理论的出现,赋予绘画以新的革新解放精神和浪漫主义情调,使“文
人画”呈现了蓬勃的生机,以至元明以后成为画坛占压倒优势的力量,跃居于中国绘画的正宗地位。
“文
人画”变绘画传统重客体为重主体(即变重写实为重写意),对“神”的含义着重于主观的理解,强调感
情和理想决定着艺术的成败,这对中国绘画无疑是一个创造性的发展。
而系统地提出“文人画”理论并进
行初步创作实践的,当首推苏轼。
五、元代美术理论★★
1.赵孟頫:古意、书画同源
2.倪瓒:不求形似
六、明清美术理论★★★★★
董其昌:文人画、南北宗论(简答或名词解释)
▲南北宗论——董其昌《画旨》中提出山水画派分南北两宗的观点。
借禅宗南北二派“顿、渐”的修行方式,把我国唐以来的山水画中的文人画、水墨画和院体画两大体系划出了一个轮廓。
文人画体系似禅之南宗,院体画似禅之北宗。
北宗是注重功力的,犹如神秀的渐修,南宗是注重天趣的,犹如慧能的顿悟。
专题六书法艺术(分值很小)
一、篆书★★
甲骨文、周代金文——毛公鼎
二、隶书★★★★★
石门颂、张迁碑、曹全碑、礼器碑、史晨碑
三、草书★★
智永的《草书千字文》,孙过庭的《书谱》,怀素的《小草千字文》
四、楷书★★
·三国魏人钟繇[yáo]
·龙门二十品
·初唐四杰: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jì]
·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
五、行书★★★★★
·王羲之《兰亭序》——天下第一行书
·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专题七玉器艺术
一、礼玉时期★★
红山文化C字形大玉龙、丝缕玉衣
二、世俗时期★★
桐荫仕女图(清)、大禹治水图(清)
专题八陶瓷艺术
一、陶瓷的概念:陶器和瓷器的总称。
用陶土烧制的器皿叫陶器,用瓷土烧制的器皿叫瓷器。
二、青瓷★★
1.南青北白(填空或名词解释):越窑—青瓷邢窑—白瓷
2.宋代五大名窑(填空):汝窑(青瓷)、官窑(宋徽宗创立)、哥窑(百圾碎)、钧窑(“钧红”、“钧紫”)、定
窑(白瓷:刻花、划花、印花)
三、彩瓷★★
1.元青花
2.(明清)五彩、斗彩、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