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鼠日记导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76.00 KB
- 文档页数:5
【篇一】教學目標:知識:識字13個,寫字6個。
能力:通過觀察,瞭解日記的寫法。
自主識字,培養識字能力。
情感:通過閱讀,知道生活中的事可以通過日記的形式記錄下來。
教學重難點:重點:識字。
瞭解日記的寫法。
難點:自主合作,瞭解日記的寫法。
教學準備:圖片、課件教學時間:3課時教學過程:一、談話導入1、冬天到了,你們知道小動物們是怎樣過冬嗎?2、小松鼠是怎樣過冬的呢?小松鼠寫了幾篇日記,把它過冬經過記錄下來了,今天我們一起來讀一讀松鼠過冬日記。
(板書課題)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1、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2、小組交流識字方法。
3、全班彙報。
針對重難點字進行指導。
4、卡片檢測識字情況。
三、學習課文1、自由讀課文。
看看課文寫了幾天的事情?這三天各代表了什麼季節?(師板書)2、教師帶領學生學習第一篇日記。
完成表格。
a、讀文,這是什麼季節?你從哪些景物看出來的?b、學生讀出相關句子,師板書。
c、在這個季節裏,小動物們在幹什麼?(師板書)d、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引導學生觀察表格。
指導學生從幾個方面自學。
4、小組合作學習2、3兩篇日記。
圈圈畫畫,共同填表。
5、彙報。
6、有感情地讀課文。
7、自由讀課文,看看今天的學習你對松鼠及他的朋友過冬有了哪些瞭解?為什麼會有這麼細緻具體瞭解呢?(日記)四、指導如何寫日記1、自由讀課文,看看三篇日記在格式、內容上都有什麼特點?2、寫日記有什麼好處?3、小組討論:今天有什麼事情讓你印象深刻。
說一說。
4、仿照日記示例口述日記。
五、指導書寫1、描寫。
注意發現問題。
2、挑寫一個字。
3、指名上前展示,大家評議。
六、作業1、抄寫字詞。
2、讀課文。
3、選作:a、查找資料,瞭解更多的有關動物過冬的知識。
b、口述一篇日記,家長幫助記錄。
c、試著寫一篇日記。
【篇二】教學目標:1、學生能認識本課的13個生字;寫好本課的6個字。
2、學能讀動課文,基本把握課文內容,瞭解動物過冬的知識。
3、學生能初步認識日記的特點;學習寫日記。
松鼠日记教案教案概述本文档是针对中学生的《松鼠日记》教案。
教案旨在激发学生对自然世界的兴趣,并培养他们的观察和记录能力。
通过阅读《松鼠日记》,学生将学习到松鼠的生活习性,进一步了解生物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目标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理解《松鼠日记》的主要内容和情感。
2.掌握观察和记录的方法和技巧。
3.培养对自然世界的兴趣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4.加深对生物以及生物间相互依存关系的理解。
教学内容1.《松鼠日记》导读–学生阅读《松鼠日记》的第一章,并进行解读和讨论。
–引导学生思考:松鼠是如何适应自然环境的?它们的生存方式有哪些特点?2.观察与记录–学生进行松鼠观察实验:•外出校园进行松鼠观察,记录观察到的松鼠的活动、食物来源等信息。
•学生利用相机或手机拍摄松鼠的照片,并进行记录和描述。
–学生将观察和记录的结果整理成报告,并进行展示和分享。
3.研究松鼠的生活习性–学生组织小组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分析松鼠的生活习性。
–学生根据研究结果撰写小论文,包括松鼠的生活习性、食物来源、栖息地等。
4.讨论生物间的相互关系–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松鼠与其他生物间的相互关系。
–引导学生思考:松鼠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它们与其他动物的相互依存关系是如何体现的?教学方法1.阅读与讨论:通过集体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对故事和主题的理解和思考。
2.实地观察:带领学生到校园或附近的公园进行松鼠观察,并通过记录和拍照的方式详细了解松鼠的行为和活动。
3.研究和撰写:学生在小组中展开松鼠生活习性的研究,并撰写小论文。
4.讨论与分享: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促进学生对生物间相互关系的理解与思考。
教学资源1.《松鼠日记》原文2.相机或手机拍摄设备3.学校附近的校园或公园评估方式1.参与度评估:通过观察学生在讨论、实地观察和小组研究中的积极程度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报告评估:对学生观察和记录的报告进行评估,包括报告的内容、观察数据的准确性和结构表达等。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松鼠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松鼠导学案第【1】篇〗一、教材分析:法国作家、博物学家布丰写的科学小品文《松鼠》安排在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单元目标是了解不同动物的习性和特点,唤起对动物生存状态的关注,激发保护动物的热情。
在学习《松鼠》一文之前,学生就已经接触过一个单元的说明文,对于说明文的类别、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和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和准确性都不陌生。
二、教学目标:1、了解说明对象松鼠的特征与习性,培养仔细观察事物的能力。
2、合理安排说明的顺序。
3、体会科学小品文生动、准确的语言。
三、教学重点:1、对事物特征的观察。
2、合理安排说明的顺序。
3、形象、生动的说明。
四、教学难点:形象、生动的说明。
五、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六、教学课时:一课时七、教学过程:1、导入: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新朋友,这个新朋友就藏在马上要播放的动画片里,让我们一起来找一找这位新朋友。
(引出松鼠)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检测预习:A、请正确朗读以下词语。
明确:驯(xùn)良矫(jiǎo)健玲(líng)珑(l óng)帽缨(yīng)机警(jǐng)蛰(zhé)伏苔(tái)藓(xiǎn)榉(jǔ)实橡栗(lì)榛(zhēn)子B、完成填空:松鼠是一种的小动物。
明确:漂亮、驯良、乖巧。
(文中第一自然段勾画)(2)快速默读课文,如果你是一只小松鼠,请你从“漂亮、驯良、乖巧”这三个词语中选择一个词语,结合课文,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
(提醒学生圈点勾画)明确:面容和肢体:清秀、矫健漂亮好看的尾巴:帽缨形、翘吃东西的样子:前爪送、坐活动范围:树林(不侵犯人类)驯良活动时间:夜晚(不骚扰人类)主食品种:果实(不伤害人畜)动作:过水、警觉、跑跳乖巧筑窝:选址、建造、居住、窝口的盖子(3)简单复习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松鼠导学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松鼠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懂得松鼠是一种很讨人喜欢的小动物。
2、模仿本文的说明顺序,学会写简单的介绍事物的说明文。
教材分析:《松鼠》是一篇有代表性的说明文范文。
初一学过的几篇课文侧重于说明的目的、特点,而本册说明文教学重点侧重说明的顺序。
这样两者结合便从内容到形式两方面突出说明文的特色,培养学生学会鉴赏和写作说明文的能力。
教学过程:1、同学们,你了解松鼠吗?请把你知道的给大家说说。
今天我们学习法国著名的博物学家布丰所写的《松鼠》,让我们看看他又给我们介绍了松鼠的哪些方面内容。
2、自学课文:说说这篇文章让你了解了松鼠的哪些方面内容?(联系课文交流自学结果,练习概括文章的内容。
)3、假如你是一只可爱的小松鼠,你该如何介绍自己的三个特点呢?先介绍自己的“漂亮”面容、眼睛、身体、四肢、尾巴、坐姿、吃相。
再说说“我”的“驯良”:活动范围:树林;活动时间:晚上;常吃食物:杏仁、榛子、榉实和橡栗等。
最后说说我的“乖巧”:从动作、行为上:过水方法、警觉性强、跑跳敏捷、叫声特点;从搭窝特点上:选择窝址、搭窝过程、窝口设计4、那能否颠倒介绍的顺序呢?(注意理解文章第一段的作用。
)5、思维拓展除了文章中介绍的松鼠特点外,你认为松鼠还具有哪些特点?请说出来。
6、比较阅读,感知说明文语文。
投影一段平实说明的材料:进一步体会本文生动说明的妙处《辞海》:松鼠亦称“灰鼠”,哺乳纲,松鼠科。
体长20—28厘米。
尾蓬松,长16—24厘米。
体毛灰色、暗褐色或赤褐色,腹面白色。
冬季耳有毛簇,林栖;用树叶,草苔筑窝,或利用鸦、雀的废巢。
嗜食松子、胡桃等果实,有时食昆虫和鸟卵……年产1—4窝,每产5—10仔。
分布于我国东北至西北,以及欧洲各地。
毛皮可制衣,尾毛可制笔。
比较文章和投影各自的特点。
7、课堂训练学习了本文后,写一个说明文片断,完成习作《介绍一个动物》,抓住它的一两个特点,写出自己的思想感情。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松鼠导学案(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松鼠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掌握《松鼠》一课的生字词。
2、了解松鼠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激发学习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3、引导学生抓住抓重点词语理解课文,积累词汇。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5、结合语文天地,引导学生学会用表示顺序的词语说话。
【教学重点】了解松鼠的外形和它的生活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能按不同方面把课文分为两部分,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各部分写具体的。
【教学准备】查找有关松鼠的资料。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解决课后生字词。
2、熟读课文,并根据课文内容将课文分成两个部分。
3、通过松鼠有关资料的查找活动,激发学习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导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这里有一个谜语:谁的尾巴长?谁的尾巴短?谁的尾巴像把伞?(学生回答:松鼠)二、学生交流资料你喜欢松鼠吗?为什么?你对松鼠了解什么,知道什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松鼠》。
(板书课题。
)三、自读课文,说说松鼠给你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什么?学生们谈感受:美丽的小动物讨人喜欢。
四肢灵活、行动敏捷、闪闪发光的小眼睛,全身光滑,尾巴大而漂亮。
(能谈出自己的感受就行,不强调统一。
)四、学生通读课文,理清课文的脉络全文共4个自然段,可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从外形上介绍松鼠是一种美丽的小动物。
第二部分(2~4自然段)介绍了松鼠的生活习*。
松鼠在树枝上跳来跳去,十分机灵。
学生总结:并板书:1、活动:喜欢在树枝上跳来跳去,十分的机灵。
2、住的:喜欢住在高大的老松树上,窝暖和安全。
3、吃食:松子、榛子、橡栗、鸟蛋。
四、交流熟读课文后,你最喜欢文中哪些词语?五、生字自学检测1、教师检测学生自学生字情况。
2、书写生字的练习。
六、作业1、熟读课文,思考课后问题。
2、观察一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及特征。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松鼠日记》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生字词。
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培养观察和表达能力。
学生通过课文学习,学会欣赏和描述自然景物。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大自然和动物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学生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理解。
2. 课文的朗读与背诵。
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正确书写。
2. 学会欣赏和描述自然景物。
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课文相关图片或视频。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窗外的自然景物,引导学生用词语描述。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播放课文相关视频或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松鼠的外貌和生活习性。
2.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松鼠为什么会写日记?松鼠的日记会写些什么?三、生字词学习(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词。
2. 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和理解生字词。
3. 学生跟读,教师纠正发音。
四、课文学习(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跟读课文,边读边理解课文内容。
2.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回答,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大意。
3. 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师指导并评价。
五、课堂小结(5分钟)2. 学生分享对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和感受。
3.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跟家长分享学习内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自然景物,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和描述,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在生字词学习环节,通过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和理解,提高学生的词汇量。
在课文学习环节,通过分角色朗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整体教学过程流畅,学生参与度高,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六、课堂活动(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互相分享自己喜欢的自然景物,并用词语描述。
2. 每个小组选出一个代表,向全班同学分享他们的成果。
最新北师大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松鼠日记》优秀教案第一课时(精品《松鼠日记》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综合运用所学的识字方法独立阅读,理解本课的13个生词,并写出本课的6个单词。
2.正确、流利、感性地阅读课文,基本掌握课文内容。
3.通过阅读,我们知道生活中的事情可以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
4.了解动物越冬的知识和日记的书写方法。
方法和过程:1.初步认识日记的特点。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收集数据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自然的变化中感受岁月的交替;建立与动物、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感。
教学重点:1.认识本课的13个生字;写好本课的6个生字。
2.基本掌握课文内容,了解动物越冬知识和日记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独立合作,理解日记的写作方法。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学习法、讲解讨论法等。
课前准备:1.学生预习课文,在课堂上解决生词和单词,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了解动物冬眠的过程,查阅松鼠的基本资料,使用“手机”拍照,和同学共享。
班级安排:1课时一教学过程一、进口1.同学们都知道,当冬天来临时,我们会穿上棉衣棉鞋,戴着厚帽子??那么小动物是怎么过会的,谁来说一下?刚才,我的同学们列举了一些小动物是如何过冬的。
我知道你擅长猜谜语。
今天的谜语与过去不同。
你看——(展示这句话:我采了十多个蘑菇,在松枝上晾干,为冬天做了一些准备。
)⑴生读谜面,(以每一个字发音准确为标准)。
(可带读)⑵生读(以流利为标准)。
(可带读)⑶生读(以能读出谜底来为标准)。
师:你猜出来了吗?老师:这是一只勤奋的松鼠!它正在为冬天做准备!我们邀请他出去好吗?(点击课件)2。
小松鼠是怎样过冬的?小松鼠写了几本日记,记录了他的冬天。
今天,让我们读松鼠的冬日日记。
(黑板写作主题)3.播放手机精彩的导学作业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第一次阅读课文。
2.小组交流识字方法。
互读课文,互相评价,并根据朗读情况互相帮助纠正字音。
交流识字方法(分一分、比一比等)。
《松鼠日记》学案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综合运用所学的识字方法独立识字,认识本课的13个生字,写好本课的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基本把握课文内容。
3.通过阅读,知道生活中的事可以通过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
4.了解动物过冬的知识,了解日记的写法。
方法与过程:1.初步认识日记的特点。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从自然的变化中感受岁月的交替;建立与动物、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感。
二、预习过程1.松鼠介绍:松鼠:哺乳动物。
外形略像鼠,比鼠大,尾蓬松而特别长,善跳跃。
生活在松林中,食干果浆果和嫩叶等。
秋天一到,松鼠就开始贮藏食物。
一只松鼠常将几千克食物分几处贮存,有时还在树上晒食物,不让它们变质霉烂。
这样,在寒冷的冬天,松鼠就不愁没有东西吃了。
搜集有关松鼠的资料和图片,利用“手机”记录下来,和同学一起分享。
2. 给下面生字带上帽子——音节,标上声调: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鼠阴塞扒刮附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牌扰仍忽森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拜访估计准备困难3.比一比,再组词。
准()备()塞()困()难()各()寒()因()4.课文内容我知道。
本文一共有()篇日记?分别写了()月、()月、()月的事情。
这三篇日记分别写了()和()冬眠前后的故事。
5.我了解三则日记的主要内容,并能写出来。
6.我的探究:在预习过程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和自己读了课文后产生的疑问用“手机”记录下来,反馈在课堂上和同学、老师探究。
(1)探究点一:10月23日这一天是一个什么样的日子?“我”是谁?你怎么知道?(提示:在文中用“——”画出相关句子,仔细体会理解。
)(2)探究点二:松鼠为什么被惊醒了?惊醒后它做什么了?7.拓展升华你从《松鼠日记》中得到什么启示?。
《松鼠日记》学案第二课时一、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动物过冬的奥妙与乐趣。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写日记方法与过程:1.初步认识日记的特点。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从自然的变化中感受岁月的交替;建立与动物、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感。
二、预习过程1.小动物与冬眠介绍冬眠冬眠:也叫冬蛰。
休眠现象的一种。
是某些动物对冬天寒冷、食物不足等不利环境条件的一种适应性反应。
主要表现为不活动、体温下降和陷入昏睡状态。
常见于温带和寒带地区的无脊椎动物、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和一些哺乳动物。
介绍刺猬刺猬:哺乳动物。
体肥短,长约25厘米。
嘴尖、耳小,四肢短,爪弯而税利。
毛短,有短而密的刺,遇敌害时能蜷曲成球,以刺保护身体。
刺猬扒洞为窝,白天隐匿在巢内。
黄昏后才出来活动,嗅觉灵敏,以昆虫和蠕虫为主食。
整个冬季,刺猬都在冬眠,一觉睡到春天才醒来。
搜集小动物与冬眠的相关材料,使用“手机”拍照,分享给全班同学2.通过认真读课文,回答:(1)根据课文内容,填一填。
()月23日,天气();1月()日,暴风雪;()月()日,天气()。
(2)第一篇日记中的我是(),这一篇日记主要记录了刺猬为过冬()、松鼠为过冬准备食物——()两件事。
(3)第二则日记主要写了刮大风下大雪、雪砸窝顶,我爬到()上吃(),刺猬还在(),它打算一直睡到()。
(4)最后一篇日记,主要写春天来了,天变()了,雪开始融化了,松鼠吃到了()感觉很舒服,刺猬却仍然还在()。
3.读课文,与同学交流:(1)在这三则日记里松鼠与小刺猬各做了什么事?与同学交流一下。
(2)从文中我发现小松鼠与小刺猬在冬眠时是不同,具体表现是:__________。
4.拓展提升与学习了这篇课文,我初步知道了写日记的形式与记日记的内容,我也想把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情,用日记记录下来,与同学交流一下。
5.学完课文你的收获是。
科目语文年级二年级教师朱振玲课题松鼠日记课时第一课时课型
学习目标知识目标识字13个,写字6个。
能力目标自主识字,培养识字能力。
情感目标
体会课文表达的美好祝愿,并立志做一个健康快乐、
有理想、勇于探索的好少年。
学习重点正确认读书写生字。
学习难点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学习准备准备学案、小黑板
导学流程
教学环节
活动内容
备注学生活动教师活动
课前预习1、初读课文,给课文每个自然
段标上序号,把读不准的字标上
拼音。
2、读课后的生字,把生字描一
遍,通过查词典给生字扩词。
3、再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
读准重点词语。
4、能正确、流利地指读课文,
读出不同的语气。
5、说说主要内容。
准备学案及课前积累语句
谈话导入1、交流。
2、齐读课题。
冬天到了,你们知道
小动物们是怎样过冬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一首叫《松鼠日记》的小
诗,看老师板书课题。
导学流程
教学环节
活动内容
备注学生活动教师活动
预习检测1、认读词语
蘑菇塌下来灰蒙蒙袭击
请勿打扰附近启事阴天
滴滴答答收藏估计松鼠
拜访木牌塞进刮风仍然
2、听读课文。
3、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指导学生认读词语
2、示范读文。
3、梳理课文主要内容。
合作识字⒈小老师领读生字。
⒉互助小组赛读生字。
⒊小组内互助识字组词。
4.“火车开得快”展示。
5.选词说句子。
1、展示生字词、词语。
2、抽查学生识字情况。
学会了生字,会帮助我
们更好地学习课文。
自主学习(1)我能正确书空田字格中的生
字。
(展示、评价)
(2)我能正确、工整的书写《写
字》书P生字。
重点指导:
板书设计
松鼠日记
课后反思
脑泉小学导学案
科目语文年级二年级教师朱振玲课题松鼠日记课时第三课时课型
学习目标知识目标理解课文内容。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了解日记的写法。
情感目标
通过阅读,知道生活中的事可以通过日记的形式记录下
来。
学习重点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难点自主合作,了解日记的写法。
学习准备学案、小黑板
导学流程
教学环节活动内容备注
学生活动教师活动
复习导入1、同桌互相认读词语。
蘑菇塌下来灰蒙蒙袭击请勿打扰
附近启事滴滴答答收藏估计
2、分小组分篇课文。
同学们,这节课我
们继续来学习《松
鼠日记》。
填空
A、第一则日记中的“我”指的是
___________。
写了刺猬做
1、看看课文写了
几天的事情?这三
天各代表了什么季
节?
合作学习____________,我找____________。
B、第二则日记写了“我”冬天吃
____________、刺猬冬天要
_____________。
C、第三则日记写了春天来了“我”
找()吃,刺猬还在
____________。
2、冬天到了,小动物们分别是怎样过冬的?
脑泉小学导学案
导学流程
教学环节活动内容备注
学生活动教师活动
合作学习 1、看看三篇日记在格式、内
容上都有什么特点?小组
讨论结果:
2、写日记有什么好处?
指导学生交流日记的格式
课后作业A、查找资料,了解更多的有关动物过冬的知识。
B、口述一篇日记,家长帮助记录。
C、试着写一篇日记。
板书设计
松鼠日记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