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提纲(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1.88 MB
- 文档页数:9
人教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1单元《整理和复习》教案及反思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关于5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的整理和复习课。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数的认识(0-5的认读、大小比较、顺序)、数的加减法(5以内的加法与减法)以及简单的应用题。
本节课的整理和复习旨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复习巩固0-5的数的认读、大小比较和顺序。
- 熟练掌握5以内的加法与减法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口算。
-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合作和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归纳能力。
- 引导学生通过游戏、竞赛等形式,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勇气和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复习巩固5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计算方法。
-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自主归纳整理所学知识,形成知识网络。
-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灵活性和准确性。
四、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年龄较小,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5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计算方法,但部分学生在知识的运用和解题技巧上还存在不足。
因此,本节课应注重知识的巩固和能力的提升,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五、教学过程:1.引入阶段- 师生互动:教师展示一些5以内的物品(如苹果、小球等),让学生快速数出数量,并说出对应的数字。
- 提出问题:我们之前学习了5以内的数,以及它们的加减法,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复习这些知识,你们准备好了吗?2.复习阶段①数的认识复习-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学生快速读出数字,并说出该数字表示的意义(如“3”表示有3个物品)。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期末综合卷(一)一. 直接写出得数6+2= 9-2= 8-4= 7-7= 0+5= 8+2= 4+6= 10-4=7+8= 6+9= 4+8= 7+5= 9+9= 4+7= 8+7= 5+9=12+3= 17-7= 11-10= 18+1= 13+6= 16-5= 14+4= 19-6=3+5+2= 6-2-2= 7-4+6= 3+8+7= 6+4-5= 5+4+5= 17-8+2= 二、填数:2 4 9 四、在()里填上>,<或=6( )9 1( )2 0( )10 20( )12 18( )16 6+7( )7 9-2( )10 8-8( )16 7( )17-718( )20-2 6+7( )7-6 0+0( )0 上图一共有( )张卡片,从左往右第6张是( ), 0 是第( )张。
从右往左 是( )张,第3张是( ),中间的卡片是( )。
六.1个十和7个一是( ), 11里有( )十个和( )一, 2个十是( ) 1个十是( ) 10个一是( )个位是8, 十位是1,这个数是( )七、应用题: 1) 黑马4匹,白马8匹,一共有马多少匹?2) 冬冬有12支蜡笔,借给了同学2支,现在冬冬还剩几支蜡笔?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期末综合卷(二)一、数学万花筒。
38分(第2题6分,其余每处1分) 1、8 5 10 ( ) 7 6 ( ) ( ( )() 2 (( ) 2、看图写数。
( ) ( ) ( ) () ( )>( ) ()<( ) 3、一个十和3个一合起来是();18里面有( )个一和()个十。
9和7的和是( ),差是()。
4、在○里填上“>”“<”或“=”。
5○9 13○12 18○9 20○16 11+4○12 15○8+9 4+7○11 8+8○17 5、( )+5=12 3+( )=10 8-( )=4 ( )+2=7 6、⑴从左数圆柱排在第( ),从右数排在第( )。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整理和复习通过知识的整理与复习,进一步了解数数情况。
进一步确定物体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与顺序,体会相对性。
培养有条理地观察的习惯。
通过操作,进一步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以及长、短与高、矮的含义。
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0102031、数数时我们要从( )开始数起。
要( )个( )个的数。
2、观察物体的个数时,要按照一定的( )数,这样不容易遗漏。
1一一顺序一、数物体的个数时,要从1开始数起,一个一个的数,数到几为止,那么这个物体的个数就是几。
6431、在“ 比多少”的学习中,我们知道( )与( ) ,还认识了( )。
2、在“ 比长短”的学习中,我们知道( )与( ) 。
3、在“ 比高矮”的学习中,我们知道( )与( ) 。
多少同样多长短高矮二、和( )同样多比比少多请按从长到短进行排列。
①② ③在高的下面画。
1、我们认识的位置有( )、( ) 、( )、( ) 、( )、( ) 2、 位置是( ) , 根据参照物不同会发生( )上下前后右相对的左改变你的前面是( ),后面是( ),左面是( ),右面是( )。
你来说一说排 的( )面。
排 的( )面。
左右A 数数时我们要从1开始数起。
要一个一个的数。
B 在“ 比多少”的学习中,我们知道多与少,还认识了同样多。
第一、二单元整理和复习c我们认识的位置有上、下、前、后、左、右。
位置是相对的,根据参照物不同会发生改变。
1.按要求画一画1.在 的上面画2.在 的左面画3.在 的下面画4.在 的右面画比 ( ),多( )个。
多22.比一比3.我能给蜻蜓排队。
① ②③ ④ ⑤⑤ ② ① ③ ④4.地上小鸡与水里鸭子谁多呢?水里的鸭子多5.哪根绳子最长?最长的画√。
√6.选哪个钉子好呢?√7.多的画 。
(1)(2)8.最高的画△,最矮的画▼。
△▼9.小车能从桥下通过吗?不能通过在线完成第一、二单元课后作业.再见。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提纲(人教版)一、数一数。
1、看图写数。
2、小朋友,请你先数一数,再连线。
3、你能把同样多的物体图和点子图用线连起来吗?相信你能行!4、请你先认真地数一数,再想一想,你会画什么,就在下面的方框里面画什么,要画得与上面的物体同样多。
二、比一比. 1、在多的后面画√。
2、在少的后面画√。
3、多的画√,少的画○三、认识物体和图形。
1、数一数,填一填。
2、数一数。
四、认识钟表1、看钟面写时刻。
2、看钟面连线3、依照时刻画指针3时 12时过一点快到12时2时 12时 9时快到6时 8时过一点1、第几和几。
(1)把右边的4只小蜜蜂圈起来,给左数第5只小蜜蜂涂上颜色。
(2)★★★★★☆★★★★①一共有()颗星。
②将左起第3个圈起来。
③☆是左起的第()颗,它的右边有( )颗★。
2、数的顺序。
(1)按顺序填数。
(2)按规律填数。
()3()()6()8 6 23、2-10的分解与组成。
(1)填一填。
(2)开火车。
4、0-10的口算、比大小以及填未知加数。
5、比一比。
(1)画△比○多1个。
(2)画☆和△同样多。
(3)画□比◇少4个。
○○○△△△△△△△△△◇◇◇◇◇◇◇(1)(2)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3)(4)(5)1、(1)○○○○○(2)◇◇◇◇◇◇◇◇◇◇△△△△△△△△☆☆☆☆☆☆☆☆○比△少。
☆比◇。
△比○多。
◇比☆。
2、10以内的加减法及用数学。
(图画应用题)(1)(2)✿✿✿✿✿✿❀❀❀❀□+□=□□+□=□□+□=□□+□=□□-□=□□-□=□□-□=□□-□=□3、图表应用题。
小班有大班有一共有5架8架()架9辆6辆()辆原先有卖出还剩下()块8块7块()个6个11个早上卖出下午卖出一共卖出9个8个()个()个7个14个54、图画应用题。
还有几只?□○□=□一共多少人?□○□=□(3)我和妈妈一共采了15个蘑菇,妈妈采了10个蘑菇,我采了几个?□○□=□答:我采了()个。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8题, 共16分)1.现在是10:00, ()号钟表最准。
A. B. C.2.先数一数每一种水果各有多少个, 其中()的个数最多, ()的个数最少。
①②③A.③①B.①②C.③②3.下面时间读的对的钟表是()。
A.7时半B.6时半C.6时刚过4.大象在猴子的( )边。
A.左B.右C.下5.那哪个计数器上的数是20?()A. B. C.6.哪种水果最轻?()A. B. C.7.明明家一共有3口人, 吃饭应该拿()双筷子。
A.5B.4C.38.小红家住在一座高楼上, 她上面有7层, 下面有8层, 小红家的楼房一共()层。
A.1........B.1........C.14二.判断题(共8题, 共16分)1.羽毛球是球体。
()2.读数和写数都是从高位起。
()3.长方体就是正方体。
()4.时针在5和6之间, 分针指着9, 是6:45。
()5.20个一和2个十同样大。
()6.十五写作105。
()7.老师用的粉笔是圆柱形的。
()8.比少1个。
()三.填空题(共8题, 共27分)1.算一算, 把下列算式按得数从大到小排列。
10+7 18-8 12+4 19-6 5+10 19-1()> ()> ()> ()> ()>()2.看图写数。
(), 它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3.看图在田字格中写数。
4.小军早上起来面向太阳, 说明他的前面是()方, 后面是()方。
5.有7只小兔子, 每只小兔子分一个胡萝卜, 现在还差3个, 一共有( )个胡萝卜。
6.12和17两个数, ()最接近10, ()最接近20。
7.看图写数。
8.小明早晨去上学, 面向太阳, 他的前面是________, 后面是________, 左面是________, 右面是________.四.计算题(共2题, 共16分)1.计算.12+3= 4+15= 17-3= 8+2= 14+3=19-5= 13+5= 2+12= 19-7= 20-10=2.看图说一说,再列算式。
整理和复习教学目标1.通过整理和复习,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进一步掌握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形成相应的口算能力。
2.通过分类整理、观察比较等活动,经历系统整理和复习的过程,进一步感受加、减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发展合理推理的能力和初步的概括能力。
3.探索发现加法表、减法表的排列规律,能运用规律提高自己的计算水平。
4.在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的价值。
5.养成自觉整理所学数学知识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能正确熟练地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算式,形成相应的口算能力。
提高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主动探究,发现加法表、减法表中算式排列的规律。
教学准备空白的算式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知识回顾一、回顾整理,建构网络师:“6~10的认识和加、减法”这个单元我们已经学完了,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本单元你学到了哪些知识?今天我们要把学过的这些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比一比,看哪些同学学得好!教师引导学生按“认识数”“加、减法”和“解决问题”这三个板块进行整理。
在整理的过程中,教师可适时引导学生画出相应的思维导图。
二、重点复习,沟通联系1.复习数的写法、顺序和比较。
师:同学们,在这一单元里你认识了哪些数?随着学生的口答,教师课件出示在日字格和田字格里写的6~10,让学生巩固写法,然后组织学生自主写一写。
师: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数?这些数从小到大怎么排?从大到小呢?学生回答。
师:怎么比较数的大小呢?引导学生明确:按照数的顺序,后面的数总是比前面的数大。
2.复习基数和序数。
师:你们好厉害啊,认识了这么多数,那你们知道基数和序数(几和第几)有什么区别吗?明确:用来表示物体的数量,如6、7、8、9、10都是基数。
用来表示物体的顺序,如第6、第7、第8等都是序数。
小结:第6、第7、第8是它们的序数含义,无论第几都只有1个。
师: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
这里有一张图片,请同学们按顺序说下去。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一、读数、写数。
1、读20以内的数。
顺数:从小到大的顺序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倒数:从大到小的顺序20 19 18 17 .................单数:1、3、5、7、9 .........................双数:2、4、6、8、10 ..........................2、两位数(1)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十个物体为一个整体的情况,实际上十个“1”就是个“10”,一个“ 10”就是十个“ 1”。
如:A:11里有(1)个十和(1)个一;11里有(11)个一。
12里有(1)个十和(2)个一;12里有(12)个一13里有(1)个十和(3)个一;13里有(13)个一14里有(1)个十和(4)个一;14里有(14)个一15里有(1)个十和(5)个一;15里有(15)个一19里有(1)个十和(9)个一;或者说,19里有(19)个一20里有(2)个十;20里有(20)个一B :看数字卡片(11~20 ),说出卡片上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在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个位)第2位是什么位?(十位)个位上的1颗珠子表示什么?(表示1个一)十位上的1颗珠子表示什么?(表示1个十)(3)先读11、12、13、14、15、16、17、18、19、20,再写出来。
如:14,读作:十四,写作:14。
个位上是4,表示4个一,十位上数字是1,表示1个十。
二、比较大小和第几1、例如给数字娃娃排队:5、6、10、3、20、17,可以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也可以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注意做题时,写一个数字,划去一个,做到不重不漏。
)2、任意取20以内的两个数,能够用谁比谁大或谁比谁小说一句话。
如:16比15大,写出来就是16> 159比13小,写出来就是9v 133、“比”字的用法看“比”字的后面是谁,比几大1就要在几的基础上加1,比几小1就要在几的基础上减1 0如:比5小2的数是(3),比4多3的数是(7)04、几和第几观察图,说说有几个图形?(16个图形)从左数第几位是什么?从右数第几位是什么?把左边三个圈起来;把右边第2个圈起来。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复习要点第一单元准备课1、数一数数数:数数时,按一定的顺序数,从1开始,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那个数,即最后数到几,就是这种物体的总个数。
2、比多少同样多: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都没有剩余时,就说这两种物体的数量同样多。
比多少: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其中一种物体有剩余,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少。
比较两种物体的多或少时,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
第二单元位置1、认识上、下体会上、下的含义:从两个物体的位置理解:上是指在高处的物体,下是指在低处的物体。
2、认识前、后体会前、后的含义:一般指面对的方向就是前,背对的方向就是后。
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从而得出: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相对的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3、认识左、右以自己的左手、右手所在的位置为标准,确定左边和右边。
右手所在的一边为右边,左手所在的一边为左边。
要点提示:在确定左右时,除特殊要求,一般以观察者的左右为准。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一、1--5的认识1、1—5各数的含义:每个数都可以表示不同物体的数量。
有几个物体就用几来表示。
2、1—5各数的数序从前往后数:1、2、3、4、5.从后往前数:5、4、3、2、1.3、1—5各数的写法:根据每个数字的形状,按数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认真、工整地进行书写。
二、比大小1、前面的数等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3,读作3等于3。
前面的数大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2,读作3大于2。
前面的数小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4,读作3小于4。
2、填“>”或“<”时,开口对大数,尖角对小数。
三、第几1、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时,先确定数数的方向,然后从1开始点数,数到几,它的顺序就是“第几”。
第几指的是其中的某一个。
2、区分“几个”和“第几”“几个”表示物体的多少,而“第几”只表示其中的一个物体。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提纲
一、数一数。
郑老师小提示:数数时应用笔尖或手指头对准所数的物体,边移动笔尖边数,最好数上两遍,确定无误后再把答案写在试卷上,注意要写端正、漂亮。
(书写要求:每个数字占一个日字格,书写时注意要写满格,8和9要留小开口,如★:)
★
1、看图写数。
2、小朋友,请你先数一数,再连线。
3、你能把同样多的物体图和点子图用线连起来吗?相信你能行!
4、请你先认真地数一数,再想一想,你会画什么,就在下面的方框里面画什么,要画得与上面的
物体同样多。
二、比一比.
郑老师小提示:
①比多少时,要先看清题目要求,然后可以采用一个对一个连线的方法或数一数做小记号的方法来判断。
如★:
②比长短很高矮时,有些能一眼看出的就可以直接判断,如果有格子的可以采用“数格子”的方法来判断。
③一些题目容易混淆视觉,如下第5题和第8题,要注意“比高矮时必须站在同一个高度”。
★在多的后面画√。
1、在少的后面画√。
2、多的画√,少的画○。
3、长的画√,短的画○。
4、高的画√,矮的画○。
5、在高的下面画√。
6、在最高的下面画△,最矮的下面画○。
7、哪根绳子最长?最长的画√。
8、最高的画△,最矮的画○。
9、宽的画√,窄的画○。
10、厚的画√,薄的画○。
三、认识物体和图形。
郑老师小提示:
①数图形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数,最好是按“从左到右、从上到下”或“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来数比较不容易出错。
而且要细心多数几遍,确定没有漏数或多数了才填上答案。
②图形与分类结合的题目,要注意如果都是平面图形或都是立体图形就可按照形状来选,如果大部分是平面图形,只有一个是立体图形,那么该立体图形就是不同类的(如第3题)。
③一些容易混淆的图形要注意正确区分,如圆和球,正方体和正方形等。
1、数一数,填一填。
2、把不同类的圈起来。
3、数一数。
()个长方形()个三角形()个正方体
四、分类。
郑老师小提示:分类时要根据物体的“本质属性”来分,如第1题的第(4)小题应该选择熊猫,因为只有熊猫是动物,其他三个都是人。
而有的小朋友则可能会选择护士,因为他们觉得只有护士戴了帽子,这样的分类方法虽然也有一定道理,但是没有按本质属性来分,是不提倡的。
1、把每行中不同类的圈起来。
2、把同类圈起来。
(郑老师小提示:同类的要一起圈起来,不要一个一个圈)
3、分一分,说一说。
(1)分一分,把序号写在相应的框里。
(2)说一说.。
按照来分,可以分成类,第一类是……第二类是……
五、0-10各数的认识及加减法。
1、第几和几。
(1)把右边的4只小蜜蜂圈起来,给左数第5只小蜜蜂涂上颜色。
(2)★★★★★☆★★★★
①一共有()颗星。
②将左起第3个圈起来。
③☆是左起的第()颗,它的右边有( )颗★。
2、数的顺序。
(1)按顺序填数。
(2)按规律填数。
()3()()6()
8 6 2
3、2-10的分解与组成。
(郑老师小提示:边分小棒边熟记2-10的分解与组成,直至能脱口而出)
(1)填一填。
(2)开火车。
(3)(4)
(5)(6)
2+5 ○10 5+4 ○
6+3 4、0-10的口算、比大小以及填未知加数。
5、比一比。
(1)画△比○多1个。
(2) 画☆和△同样多。
(3)画□比◇少4个。
○○○ △△△△△△△△△ ◇◇◇◇◇◇◇◇◇◇
郑老师小提示:在完成以上题型时,要先看清楚题目要求,然后采用“一 一对应”连线的方法来画。
如★:
★画△比○多4个。
○○○○
△△△△ △△△△
(4) ○○○○○ (5)◇◇◇◇◇◇◇◇◇◇
△△△△△△△△ ☆☆☆☆☆☆☆☆
○ 比 △ 少 。
☆ 比 ◇ 。
△ 比 ○ 多 。
◇ 比 ☆ 。
(6) (7)
郑老师小提示:求一个物体 比 另一个物体 “ 多几 ”或“ 少几 ”的问题,有两种解题方法:①“一 一对应”连线,然后把多的圈起来,数数圈起来的有几个就是多几个。
②数一数两种物体各有几个以后作小记号,最后用大数减小数。
如:
① △ △ △ △ △ △ ②△△△△△△ 6
○ ○ ○ ○ ○ ○ ○ ○ ○○○○○○○○ 8
○ 比 △ 多 2 。
8-6=2
△ 比 ○ 少 2 。
7 9 9
小提示:做这种题型时如果不熟练要学会先做小
记号,然后再判断大小,如上,如果计算熟练可以不必。
< (1)
(2)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
7、10以内的加减法及用数学。
(图画应用题)
郑老师小提示:根据一幅图列四道或两道算式,应该先数一数各有多少,然后作上小记号,最后才开始列出算式。
(1
)
(2)
✿✿✿✿✿✿
❀❀❀❀
□+□=□ □+□=□ □+□=□ □+□=□ □-□=□ □-□=□ □-□=□ □-□=□
(3) (4) (5)
(4)用数学。
郑老师小提示:做有 ? 和 的图画应用题时,应该先想想“数学问题”是什么,并找出“两个数学信息”, 为它做上小记号,最后列出算式。
如下:
?个
7个
4 5
2
4 5 9 10 - 2 8
2、图表应用题。
郑老师小提示:做图表应用题时,应该先看分析条件1、条件2和问题,然后在旁边列式计算出答案。
如下题:第一行的条件1是小班有5架玩具飞机,条件2是大班有8架玩具飞机,问题是一共有几架玩具飞机?
小班有大班有一共有
5架8架(13)架
9辆6辆()辆
原来有卖出还剩下
18块8块()块
15个()个11个
早上卖出下午卖出一共卖出
9个8个()个
()个7个14个
3、图画应用题。
还有几只?(郑老师小提示:记得把括号也填写完整)
□○□=□
5+8=13
(1)
(2)
,
,
(3)我和妈妈一共采了15个蘑菇,妈妈采了10个蘑菇,我采了几个?还不够。
我还要再采5个,后我采了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