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公路运输现状分析与发展方略
- 格式:pdf
- 大小:331.79 KB
- 文档页数:4
浅析江苏省物流运输近况、问题、对策作者:赵婕来源:《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年第07期[摘要] 物流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江苏省经济迅速发展,各行业对物流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打造现代化的江苏物流运输业,已成为江苏省物流业发展面临的一个迫切问题。
文章从江苏省物流运输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分析了江苏省物流运输的问题,并根据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为加强江苏省物流运输快速、高效发展提出的一些规划与政策,最后总结了江苏省物流运输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 物流;发展现状;趋势;江苏省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6. 07. 074[中图分类号] F5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6)07- 0155- 031 江苏省物流运输成长近况自2010年开始,江苏省物流运输行业快速成长,其规模渐渐加大。
2014年,其物流运输总额达到91 517.10亿元,较之2013年增长19.8%,在全国所占比例高达10%。
连续确保相对快的增长形势,而增长的幅度比去年有所下降2.9%。
增长值1 882亿元是江苏省物流运输新的实现,所占服务业增长值的16%,占全省生产总值的6%。
年平均物流运输增长率为16.8%。
物流运输基础设施逐渐完备,物流基础设施设备体系由公路、铁路、水运、航空和管道组成。
2014年,以铁路、公路、水运、民航、管道等五种运输方式为主的物流运输货物总量达23 030万吨,增长13%。
总周转量为4 707.5亿吨千米的运输货物,增加了6.4%。
11.5亿吨为完成的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长9%,外贸货品吞吐量为1.6亿吨,增长了2.5%。
在港口货物吞吐量中,的集装箱吞吐量高达850万标箱,增长了36.1%。
305万标箱为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长39.3%。
2014年年末江苏省全省公路全长14万千米,比之前增加6 300千米,见表1。
江苏国内运输规划方案1. 概述江苏省地处中国东部地区,是中国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江苏省的交通运输事业也在快速发展。
为了保障江苏省国内运输的顺畅、高效和安全,制定江苏省国内运输规划方案,对于促进江苏省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2. 当前形势随着江苏经济的不断发展,运输需求不断增加。
江苏省现有的公路、铁路、水路和民航等交通运输方式,都已经出现明显的瓶颈,不能满足快速发展的需要。
加之江苏省内地域广阔,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交通条件存在差异,整个交通运输系统的独立性和互联性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3. 战略目标制定江苏省国内运输规划方案的战略目标是:•实现江苏省内各城市之间和各地区之间的公路、铁路、水路、航空和管道等各种运输方式的互联互通。
•构建起以江苏省为基础的国内运输网络,保障江苏省出行需求的完善、高效、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逐步推进节能减排、安全环保的现代化江苏省国内运输体系,为江苏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4. 规划内容4.1 公路交通规划江苏省公路交通规划的目标是,到2025年,江苏省与沿海经济发达省市之间的公路出行时间控制在4小时以内,全省主要县城之间的公路出行时间控制在1.5小时以内。
具体规划内容包括:•建设苏南、苏北地区各自的公路网络,提高江苏省公路网的覆盖率和连通性。
•抓紧实施南京、苏州、无锡等城市的周边高速公路和快速城际道路建设工作,缓解城市拥堵问题。
•新建和改建跨江公路桥梁,实现东西两岸间公路的互联互通。
•加快发展智能化、高速化公路建设,提升公路运输效率和安全性。
4.2 铁路交通规划江苏省铁路交通规划的目标是,到2025年,实现全省主要城市和经济园区的铁路出行时间控制在2小时以内,与周边省市之间的铁路出行时间控制在4小时以内。
具体规划内容包括:•修建南京至苏州的高速铁路,打通江苏省内南北、东西两个方向的交通大动脉。
•新建或扩建徐州、宿迁、泰州等城市的铁路站点,引进高铁进入这些城市,加强南北、东西铁路线的连接。
江苏公路交通“十二五”发展对策浅析【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江苏省公路交通的发展现状,通过现状分析,找出目前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十二五”发展目标,最终提出保障措施。
【关键词】公路交通;发展目标;“十二五”规划江苏公路交通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公路交通体系。
“十一五”时期是江苏公路交通发展史上速度最快、质量最好、成效最明显的时期之一,无论是基础设施,还是管理服务,江苏公路交通都走在全国前列。
1 发展成绩一是,公路网络通达水平和技术等级居全国前列。
全省公路网密度达到146公里/百平方公里,居全国第4位,其中:高速公路在全国率先实现联网畅通;高等级公路通达水平全国领先,二级以上公路占全社会公路总里程比重达到23.2%,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两倍;农村公路实现更高水平的“村村通”,在提前3年完成交通运输部提出目标的基础上,已全面实现县到乡通二级、乡到乡通三级、乡到村通四级公路。
二是,生态景观建设示范全国公路建设。
节约土地资源方面成效显著,沿海高速公路设计中突破传统技术规范,采用低路堤设计方案,减少各类用地近万亩。
公路绿化水平居全国前列,全省公路绿化率达92.7%,其中,国省道公路绿化率逾99%,县乡公路绿化率95%,全面展现了“高速公路生态化、景观化”,“普通干线公路绿化标准化、立体化”,“城市出入口干线公路园林化,支线公路林荫化”的新格局。
三是,现代养护化探索实践成效卓著。
江苏公路养护实现了“单一养护、突击养护”向“全面养护、经常养护”的巨大转变:制定了统一、规范的公路小修保养操作规程,大力推进公路全寿命周期养护、及时性养护,使全省干线公路设施始终保持良好状态,干线公路危桥当年处治率达到100%。
实现了粗放式养护向集约化养护的转变。
四是,出行服务质量展现良好行业形象。
路况技术水平全国领先,2010年底全省公路平均好路率达到75.5%。
路网畅通程度显著提升,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系统(ETC)规模居全国前列。
2023年江苏省公路建设行业市场分析现状江苏省公路建设行业是一个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对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目前,江苏省公路建设行业呈现出以下几个现状:首先是建设规模大。
江苏省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之一,公路交通发达程度较高。
根据数据统计,江苏省公路总里程已经超过30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总里程超过8万公里。
这为江苏省公路建设提供了充足的基础。
其次是建设速度快。
近年来,江苏省公路建设的速度呈现出明显的加快趋势。
政府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大,投入资金不断增加,建设项目也在不断推进。
特别是高速公路建设,每年都有新的高速公路通车,大大方便了人民群众的出行。
再次是技术水平高。
江苏省公路建设行业在技术方面有着较高的水平。
建设过程中,采用了一系列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如数字化建设、智能化监控等,提高了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
同时,江苏省公路建设行业还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开展技术交流,推动了技术水平的提高。
此外,江苏省公路建设行业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是资金问题。
虽然政府对公路建设的投资力度不断加大,但仍然面临资金不足的问题。
这导致部分公路建设项目无法顺利推进,限制了公路建设行业的发展。
其次是地理条件限制。
江苏省地势平坦,水网纵横,因此在公路建设过程中需要面对一些地质和水利条件的限制。
这对公路建设的难度有所增加。
另外,公路交通拥堵问题也亟待解决。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交通压力不断增大,公路拥堵成为一个突出问题,影响了人民群众的出行和经济的发展。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江苏省公路建设行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和促进。
首先,加大对公路建设的投入力度,提高资金的筹措和使用效益。
其次,加强技术创新和引进,提高公路建设的技术水平。
再次,优化城市规划和交通设计,合理布局道路,减少交通拥堵问题。
最后,加强对公路建设行业的监管和管理,提高建设质量和安全水平。
综上所述,江苏省公路建设行业在规模、速度和技术水平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仍然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江苏省物流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摘要]物流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江苏省经济迅速发展,各行业对物流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打造现代化的江苏物流业,已成为江苏省物流业发展面临的一个迫切问题。
本文着重分析了当前江苏省物流发展现状及江苏省为加强物流产业快速、高效发展提出的一些规划与政策,最后总结了江苏省物流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物流;发展现状;趋势;江苏省1 引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 18354—2006)指出:物流(logistics)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其基本特征为:物流功能系统化;物流服务全程化、社会化、专业化;物流过程一体化;物流管理信息化、现代化。
作为东部最为发达的省份之一,江苏省在全国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独特的区位优势和雄厚的经济基础为江苏省发展物流业创造了有利条件。
近年来,江苏省进一步发挥市场潜力,大力发展物流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一批各具特色的物流基地初步形成,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环境和氛围不断改善。
2 江苏省物流的发展现状进入21世纪以来,江苏省物流业快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
2008年,江苏省社会物流总额达到91517.12亿元,比2007年增长19.8%,占全国的10.1%,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的态势,但增幅比2007年回落了2.9个百分点。
物流业实现增加值1882亿元,占江苏省服务业增加值的16.2%,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6.2%。
物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6.8%。
物流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形成了由公路、铁路、水运、航空和管道组成的运输基础设施体系。
2008年,江苏省铁路、公路、水运、民航、管道等五种运输方式货运总量达166321.9万吨,增长13.0%。
货物周转量4707.5亿吨千米,增长6.4%。
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11.5亿吨,增长9.0%,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1.6亿吨,增长2.5%。
江苏交通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江苏省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条件发达。
交通产业作为支撑地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对于江苏省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持续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对江苏交通产业的现状及未来趋势进行分析。
江苏交通产业的现状一、铁路交通:江苏省境内铁路网密集,交通枢纽发达。
南京作为省会和交通枢纽城市,拥有多条高铁和普速铁路线路穿过,与北京、上海等核心城市形成便捷的铁路交通网络。
此外,南京还是南京河海航运枢纽,水运交通便利。
二、公路交通:江苏省公路发达,公路密度高。
全省公路总里程超过17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超过7000公里。
南京、苏州等核心城市的城市道路建设日益完善,提高了交通运输效率。
公路建设为江苏省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三、水运交通:江苏位于长江下游和淮河沿岸,水运交通便利。
南京、镇江、扬州等城市拥有良好的港口设施,形成了陆海联运的优势。
此外,江苏内河运输也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对促进地方经济与农村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四、航空交通:江苏省拥有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常州奔牛机场等多个国内外航线机场,形成了航空交通网络。
南京禄口国际机场是江苏省最大的国际航空枢纽,为江苏的外贸、旅游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江苏交通产业的未来趋势一、高铁发展:随着高铁网络的不断完善,江苏将继续加大高铁建设力度。
未来,江苏将进一步扩大高铁覆盖范围,加速形成与周边省份的高铁联通网,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和便利度。
二、智能交通: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江苏交通产业将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
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提高交通管理的精细化和智能化水平,优化交通组织和资源配置,提升交通运输效能。
三、绿色交通:江苏将大力推进可持续交通发展,加强对环境友好型交通模式的研究和应用。
鼓励电动汽车、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和推广,完善充电基础设施,减少交通污染和能源消耗。
四、多式联运:江苏将加强多式联运的建设,提高各交通方式之间的融合度和互联互通性。
江苏地区物流发展现状江苏地区位于中国东部沿海,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资源优势,是中国物流业发展的重要节点之一。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江苏地区物流业也迎来了繁荣的时期。
江苏地区物流发展得益于其优越的交通网络。
江苏地区交通便利,拥有多条高速公路和铁路线路,以及苏南沿海物流枢纽、南京禄口国际机场等现代化的交通设施。
这些交通网络的完善,为江苏地区的物流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同时,江苏地区还拥有众多的港口,如南京港、连云港、泰州港等,这些港口为江苏地区的物流运输提供了便利,进一步促进了物流业的发展。
另外,江苏地区还拥有完善的物流配套设施。
随着物流需求的增加,越来越多的物流园区和仓储物流基地在江苏地区兴起。
例如,苏州产业园区、南京科技园区等都是江苏地区著名的物流园区,这些园区为不同行业的企业提供了仓储、配送、加工等一系列物流服务,极大地提高了物流效率。
此外,江苏地区还拥有一批专业的物流公司和物流服务供应商,能够满足不同客户的物流需求。
江苏地区物流发展的另一个亮点是电子商务对物流的推动作用。
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物流配送环节。
为了满足电商行业的需求,物流企业纷纷推出了一系列针对电商物流的服务,如24小时快递配送、订单跟踪等。
江苏地区的物流企业也积极跟进,提高物流的配送效率和服务质量,满足电商行业的需求。
然而,江苏地区物流发展还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是交通拥堵问题。
随着物流需求的增加,交通拥堵成为了制约物流发展的瓶颈。
尤其是在高峰时段,物流运输往往因为交通拥堵而延误,影响物流效率。
其次是人才短缺问题。
物流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但是目前人才培养体系相对薄弱,很难满足物流业发展的需求。
总的来说,江苏地区物流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得益于地理位置优势、交通网络完善和物流配套设施完善等因素的支持。
然而,物流发展还面临一些挑战,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解决。
相信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江苏地区物流业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