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20教育电视摄像(知识点四)
- 格式:ppt
- 大小:651.00 KB
- 文档页数:10
电视摄像技术基础知识电视摄像技术是指利用专业摄像设备进行电视节目制作和传播的技术方法。
了解电视摄像技术的基础知识对于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来说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电视摄像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常见的摄像技术。
首先,了解摄像机的构造是学习电视摄像技术的基础。
摄像机通常由镜头、感光器、信号处理器和录制设备组成。
镜头用于聚焦光线,感光器则将光线转化为电信号。
信号处理器负责处理电信号并进行色彩校正、图像增强等操作。
录制设备用于将处理后的信号储存起来。
摄像机的曝光是指通过控制感光器接收光线的量来调整图像的亮度。
曝光分为自动曝光和手动曝光两种模式。
自动曝光模式会根据环境光照条件自动调整感光器的曝光时间和增益,而手动曝光模式则由摄像师根据场景需要手动设置。
白平衡是指调整摄像机对不同光源下的颜色表现的过程。
不同光源的光谱成分不同,因此会导致摄像机捕捉到的图像呈现出不同的色调。
白平衡的目的是使摄像机能够准确地还原场景中的颜色。
常用的白平衡调节方法包括手动设置和自动白平衡。
拍摄角度是指摄像机相对于拍摄对象的角度。
通过选择合适的拍摄角度可以达到丰富多样的拍摄效果。
常见的拍摄角度包括俯拍、仰拍、平视、虚拟主观视角等。
焦距是指摄像机镜头的视角范围。
较小的焦距可以拍摄更广阔的视野,适用于拍摄远景,而较大的焦距可以拍摄更详细的景象,适用于拍摄近景。
景深是指摄像机在拍摄时能够保持清晰焦点的距离范围。
景深受到焦距、光圈和拍摄距离等因素的影响。
较大的光圈和较小的焦距可以得到浅景深效果,而较小的光圈和较大的焦距可以得到深景深效果。
最后,了解一些常用的摄像技术也是必要的。
如稳定器的使用可以减少摄像机的晃动,保持图像稳定;变焦技术可以在拍摄过程中调整焦距,实现远近景的快速切换;还有繁华拍摄、时间流逝特效等等。
总结而言,了解电视摄像技术的基础知识对于提升摄像师技术水平和专业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摄像机构造、曝光、白平衡、拍摄角度、焦距、景深以及常用摄像技术等内容,可以不断提高摄像技术,创作出更加优秀的电视节目作品。
《电视摄像》课程笔记第一章摄像概述1.1 摄像初体验摄像,是指通过摄像机将现实世界的场景记录下来的过程。
它是一种视觉艺术,通过画面传达信息、讲述故事、表达情感。
对于初学者来说,摄像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它不仅需要掌握摄像机的操作技巧,还需要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1.2 摄像艺术的历史发展摄像艺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当时的人们通过摄影术记录下静态的画面。
随着技术的发展,动态影像逐渐成为可能。
1895年,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首次展示了电影,标志着摄像艺术的诞生。
此后,摄像艺术经历了从黑白到彩色、从模拟到数字的演变,如今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3 三脚架的架设与使用三脚架是摄像过程中常用的辅助工具,它能够稳定摄像机,保证拍摄画面的平稳。
在使用三脚架时,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三脚架,确保其承重能力与摄像机相匹配。
然后将摄像机安装在三脚架的云台上,调整好摄像机的角度和方向。
在拍摄过程中,可以通过调节三脚架的高度和倾斜度来实现不同角度的拍摄。
第二章基本操作2.1 摄像机的持机方式和要领持机方式对于保证画面的稳定性至关重要。
正确的持机方式能够帮助摄像者更好地控制摄像机,从而拍摄出稳定清晰的画面。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持机方式及其要领:- 握持式:双手握住摄像机,左手握住摄像机底部,右手握住摄像机侧边,食指放在录制按钮上。
保持双臂贴近身体,增加稳定性。
- 肩扛式:将摄像机放在肩膀上,左手握住摄像机底部,右手握住摄像机侧边,通过取景器观察拍摄画面。
保持身体稳定,可以通过墙壁或树干等固定物体来增加稳定性。
- 三脚架式:将摄像机安装在合适的三脚架上,调整好摄像机的角度和方向。
使用三脚架可以确保画面的稳定性,特别是在长时间拍摄或需要精确拍摄的情况下。
2.2 摄像机的拍摄角度拍摄角度是指摄像机与被拍摄对象之间的相对位置和角度。
不同的拍摄角度可以创造出不同的视觉效果和情感氛围。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拍摄角度及其效果:- 平视角度:摄像机与被拍摄对象处于同一水平线上,给人一种平等、自然的感觉。
电视摄像知识点总结一、摄像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摄像机是一种用于拍摄视频图像的设备,它包括镜头、图像传感器、图像处理器、录像系统等组成部分。
摄像机通过镜头捕捉外界的光线,然后将光线转换成电信号,最终输出为视频图像。
1. 镜头摄像机的镜头是用来收集光线的重要部分,它决定了摄像机的光学性能。
镜头的焦距、光圈和变焦等参数会影响视频图像的清晰度、景深和光线透过量。
2. 图像传感器图像传感器是摄像机的核心部件,它负责将光线转换成电信号。
目前常见的图像传感器包括CCD(电荷耦合器件)和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两种类型,它们在感光原理、图像质量和功耗等方面有所不同。
3. 图像处理器图像处理器是摄像机的重要部分,它负责对图像信号进行处理和增强,以提高视频图像的质量。
图像处理器可以对图像进行调色、对比度、锐度和伽马校正等处理,还能够进行数字降噪、动态范围压缩等算法处理。
4. 录像系统录像系统是摄像机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责将图像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并存储在磁带、硬盘或闪存设备中。
录像系统的性能会直接影响视频的录制质量和格式。
二、摄像机的拍摄技术和应用除了掌握摄像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外,摄像师还需要了解一些拍摄技术和应用知识,以达到更好的拍摄效果。
1. 基本拍摄技巧(1)稳定器的应用摄像过程中,保持画面稳定是摄像师的基本要求。
稳定器可以有效地减少相机的抖动,帮助摄像师获取清晰稳定的视频图像。
(2)曝光控制曝光是指光线对摄像机传感器的影响程度,它直接影响视频图像的明暗、对比度和色彩饱和度。
摄像师需要灵活运用光圈、快门和ISO等参数,以控制视频的曝光水平。
(3)对焦技巧对焦是摄像师的重要技能之一,摄像师需要根据拍摄对象的位置和运动轨迹,选择合适的对焦模式和对焦点,以确保视频图像的清晰度。
2. 特殊拍摄技术(1)运动跟踪运动跟踪是一种专业的摄像技术,可以实时跟踪运动物体的位置和轨迹,以确保物体总是处于摄像机的焦点范围内。
电视摄像基础知识点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电视摄像基础知识点1.色温越高光色越偏蓝,色温越低则偏红。
2.一个完整的标准镜头,一般包括起幅、运动过程、落幅三个部分。
3.固定画面是机位、光轴、焦距三不变是拍摄固定画面的前提条件。
4.影视景别一般包括: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几种。
5.在常见的广播级摄影机的镜头上,通常有聚焦环、(变)调焦环、光环圈、微距环四个调节环。
6.全幅高清与一般高清的画面可达到1280*720或1440*1080(1920*1080)的分辨率。
7.按摇的方向分,摇镜头可以分为水平摇、垂直摇。
8.220V的日光灯的色温一般在3500~4000K之间。
9.视频的三基色是:红、蓝、绿。
10.日光灯比白炽灯的色温要高。
11.长焦镜头的拍摄画面的特点:视角窄、范围小、景深小。
12.DVCAM摄影机、DV机和HD摄像机能够比较客观地记录和反映被拍摄主体的运动速度和节奏变化的是固定画面后景处于主体之后,选择和处理后景应用减法以简化后景。
13.如果摄像机拍摄画面时出现黑色不纯而偏向某色的情况,应进行黑平衡调整。
14.为克服“越轴现象”插入中性镜头,观众很难在日常生活中找到与之对应的视觉感受的拍摄方法是推拉镜头。
名词解释15.近景:人物上半身活动占据画面显着地位,成为主要表现对象,能使观众看清人物的面部表情或某种形体动作。
近景和特写的作用有相似之处,即视觉效果比较鲜明,有利于对人物的容貌、形态、衣着、仪表作细致的刻画。
在表现人物的情感交流,揭示特定的人物关系方面,近景有其独特的艺术功能。
近景有时也用于摄取景物的某一局部,有些摄取人物腰部以上的镜头,一般称为“中近景”。
16.蒙太奇:原意为建筑学上的构成,装配,借用到影视艺术中,有组接构成之意。
在节目创作中,根据创作构思将全片所表现内容分解为不同段落、场面、镜头,分别进行拍摄和处理,然后再根据原有的创作构思,运用艺术技巧将这些镜头、场面、段落合乎逻辑地、富于节奏的重新组合,使之通过形象成相辅相成、相反相成的关系,相互作用,产生连贯、对比、联想、悬念等效果,构成一个连绵不绝的有机成体。
一摄定情之电视摄像复习资料真的是要特别感谢林渊渊老师千呼万唤始出来的考点...固定加运动,推拉摇移跟,稳平准匀清,远全中近特,正侧逆,平俯仰,白加黑,看色温,三角形,主辅轮。
1摄像机的基本技术操作(聚焦、变焦、光圈等)。
①聚焦:变换焦距以寻找实象的过程,是通过改变焦距来调整画面的清晰度。
②如何使聚焦清晰:自动聚焦:不需进行任何调整,摄像机可以把聚焦调整到最佳状态。
实际操作过程中,一般都将变焦距镜头推到广角位置(W)再进行聚焦,这时景深范围大,可以很容易地将焦点聚实。
我们通过取景器观察图像的清晰度情况,直到满意为止。
聚实焦点之后,再推拉变焦拉杆将镜头调整到所希望的构图景别上。
手动聚焦:按下“聚焦按钮(FOCUS),在寻像器上看到“手”的模样后进行手动聚焦;按动变焦开关,使摄像机处于摄远的状态(W),在摄远状态将图像调实后在其他焦距状态下均可以保证图像清晰;再对准被拍摄物使其位于画面的中央,并调节清晰度到最佳,再利用锁定功能将焦距锁定在固定位置,再重新构图,回到原始位置,调整聚焦环,使得被摄景物清晰即可。
③变焦(Zoom):调节焦距使不必改变拍摄距离而变化景别。
变焦镜头:焦距连续可调而成像面位置不变。
④变焦镜头如何实现(校准/预设变焦镜头)做法:预先设定变焦镜头的焦距,使镜头在变焦过程中始终处于聚焦状态。
注意:在校准/预设变焦镜头时,尽量推近目标物并调实,这样所有的后续变焦都会相对清晰。
只要摄像机或目标物改变了位置,就必须重新校正。
⑤光圈(Iris):控制镜头进光量的多少。
可手动或自动调节。
有f/1.4, f/2.8, f/4, f/5.6, f/8, f/11, f/16, f/22, 关(C)等档级。
曝光控制:根据不同拍摄现场的光线情况,调整曝光量。
(这是我们调整光圈的主要目的)自动光圈:可以通过镜头内的测光系统根据现场的平均亮度值,光圈或大或小地自动进行曝光控制。
使用条件:明暗反差不大、光比较小手动光圈:可以不受环境光线的影响将光圈固定在我们所需要的档次上。
1.摄像机的分类:广播级、业务级、家用级2. 数字摄像机工作原理:(1)光学成像系统 (2)数字视频处理(3)数字视频记录3.镜头需要考虑:成像质量和光学变焦范围与放大倍数。
4.摄像机操作要求:要拍摄好电视画面,除能灵活运用好执机方式外,还须掌握好操作的基本要领,即“平”,“稳”,“准”,“匀”.1、“稳”:指拍摄的电视画面要稳定. 稳:支撑物执机姿势,利用广角.2、“准”:指画面起幅,落幅,表达内容,镜头聚焦等要准. 准:落幅聚焦色彩白平衡3、“平”:指拍摄的电视画面地平线一定要水平. 平:画面中的地平线一定要平。
4、“匀”:指摄像机运动时,运动速度要均匀. 匀:运动镜头的速率要匀。
5.数字影视画面的造型特点:1.表现具象 2.表现运动 3.运动表现6.景别:被摄主体在画面中呈现的范围。
景别通常有两种分类方法:1.以不同景别所具有的结构方式为标准,凡表现一个相对完整的事物或一个相互紧密联系的事物的整体画面为全景画面。
2.以成年人身体标准为尺度,以表现或截取人体部位多大范围来划分景别。
景别的分类——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
景别的作用1:景别的变化带来了视点的变化,它能满足观众从不同的视距不同的视角观看景物的心理要求。
2、景别的变化使画面表现被摄主体的范围发生变化,它使画面在再现或表现被摄对象时具有了更加明确的指向性。
3、两极景别对被摄景物和物体超距离,超比例的表现具有某种移情作用。
所谓两极景别——大远景和大特写。
4、景别的变化是形成影片节奏的变化因素之一。
影响节目节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景别的变化是其中重要的一点。
景别影响节奏:1.被摄体呈现范围的变化本身就是一种运动,两个不同的景别骤然变化形成视点的跳度从而影响节奏。
2.不同景别对速度表现能力不同。
速度快节奏快,速度慢节奏慢。
电视画面中决定景别变化的因素:1、摄像机与被摄主体之间实际距离的远近变化。
当同一焦距镜头拍摄时:近画面范围小,呈现的景物少,景物形象大。
电视摄像要点总结第一章:电视画面1:摄像机是由光学系统、光电转换系统、图像信号处理系统、自动控制系统等组成。
摄像机的技术进展,经历过了真空管、晶体管和集成电路、微电子固体摄像器件等几个阶段。
2:根据质量性能和各自用途的不同,摄像机可以分为广播级、专业级、家用级三类。
3:摄像机的技术特点:A:由于摄像机是能够完成”光电光“的图像转变过程的高科技电子设备,因此其摄像作品是能够立等可取的。
B:摄像机具备的色温滤色装置和黑、白平衡调整系统,对操作和摄录工作产生一些相关要求。
C:电视摄像的宽容度为1:32,即相对规定了摄像机所能正确反映景物的最高亮度与最低亮度之间的范围比例。
4:电视画面是指由电子摄录系统拍摄和制作的,由电视屏幕显示的图像,就电视摄像而言,电视画面是摄像机从开机到关机不间断地拍摄所记录下的一个片段,又称电视镜头。
电视画面是电视造型语言的基本因素,是组成电视节目的基本单位,是电视摄像的成果体现。
(电视画面具有时空两个层面的意义,时间凝定,电视画面可以定格为画幅)5:电视画面的作用:电视画面是视听一体的,是电视片结构、连接的载体和主干,它既是表示的内容,也是表现的形式。
每个电视画面都具有其本身的表现意义,构成特定的画面语汇,但电视画面自身意义的表现又不是孤立的、静止的,它必须体现在画面之间的运动联系和相互关系之中。
电视画面的信息传输体现了多种传播媒介和传播方式的兼容及优化。
6:电视画面的空间特性:A:屏幕显示1):电视画面色彩夸张。
2) :电视画面无纯黑部分。
3) :电视画面有强光漫射的现象。
4) :电视信号与屏幕上的光点亮度消失不同步。
B:平面造型1):利用人眼的视觉经验在平面上创造出具有纵深感的立体空间。
2):利用画面中运动的物体显现画面空间的深度和立体感:表现运动是电视画面造型的重要特征之一。
3):利用摄像机的运动,突破画面的平面造型局限:运动表现是电视画面的又一重要特性。
C:框架结构1):通过对于被摄景物作不同范围的截取,构成不同的视觉样式,形成电视景别。
1、什么是固定画面?固定画面有那些特点?答:固定画面指摄像机在机位不动、镜头光轴不变、镜头焦距固定的情况下拍摄的电视画面。
特点:一、固定画面框架处于静止不动的状态,画面的外部运动因素消失。
二、固定画面视点稳定,符合人们日常生活停留细看、注视详观的视觉体验和视觉要求2、固定画面与绘画作品和摄影照片有何异同?答:固定画面虽然在直观上很接近于美术作品和摄影照片是不能机械地将前者与后面两者等量齐观。
固定画面在塑造形象、表现运动、营造氛围等方面有许多作用,是美术作品和摄影照片不能企及的。
固定画面不仅能表现静态的对象,同样能表现好动态的形象,这不仅是对电视屏幕框架制约的适应,同时也符合观众的生理机制和收视心理。
3、何为运动摄像?运动摄像如何划分?答:运动摄像:在一个镜头过移动摄像机机位,或者变动镜头的光轴,或者变化镜头焦距所进行的拍摄。
划分:一、推摄二、拉摄三、摇摄四、移摄五、跟摄六、升降拍摄七、综合拍摄4、请说出各种不同运动摄像方式的造型特点、功能及拍摄时的注意事项。
答:一、推摄推镜头画面的特征a)推镜头形成视觉前移的效果;i.大景别向小景别转换1.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b)推镜头具有明确的主体目标;c)推镜头将被摄主体形象由小变大,周围环境由大变小。
i.主体:不清晰→清晰ii.物体面积:小→大iii.景别:大→小功能:突出主体人物,表现重点形象突出细节,突出重要的情节因素通过一个镜头就可以让观众了解空间整体与局部、客观环境与主体人物的关系在一个镜头中画面景别连续变化,有连续的前进式蒙太奇句子的作用推进速度的快慢,可以影响或调整画面的节奏,产生外在的情绪力量突出一个重要的戏剧元素,表现特定主题涵义可以加强或减弱运动主体的动感⏹推镜头的拍摄及应注意的问题◆推镜头应有明确的表现意义;◆推镜头的重点是落幅;♦起幅要稳,落幅要准♦如同京剧中的亮相,重点在于最后造型◆推镜头在推进过程中,主体应始终保持在画面的视觉中心;◆推镜头的运动速度要与画面的情绪、节奏一致,与表现的主题思想相一致;◆在移动机位的“推镜头”中,焦点要随机位与被摄主体距离的变化而变化;◆要注意机位变化的“推”与变焦镜头的推的异同点。
电视摄像知识点总结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电视摄像知识点总结·摄像机主要由光学系统、光电转换系统和摄像系统三部分构成。
·摄像机的工作原理是一个光—电—磁—电—光的转换过程,摄像机的工作即成像、光电转换和录像的过程。
·焦距即焦点距离,是光学镜头的中心到摄像管前的靶面或固体摄像器件成像装置靶面(前表面)之间的距离。
·光圈是镜头里面用来改变通光口径、控制光通量的机械装置,它由一组弯月形的薄金属片组成。
·景深:当镜头聚集于被摄影物的某一点时,这一点上的物体就能在电视画面上清晰地成像。
在这一点前后一定范围内的景物也比较清晰。
这种被摄景物中可以成像清晰的纵深范围即是景深。
·决定和影响景深的主要因素有:光圈、焦距和物距。
光圈口径越小,画面的景深范围越大。
反之,光圈口径越大,景深的范围越小。
镜头焦距越短,画面的景深范围越大;镜头焦距越长,景深范围越小。
物距越远,画面的景深范围越大;物距越近,景深范围也就越小。
·摄像机主要由镜头、寻像器、话筒、主机(机头)和附件五部分构成。
·摄像机的镜头分为四种:标准镜头、广角镜头(短焦距镜头)、窄角镜头(长焦距镜头)、变焦镜头。
标准镜头:镜头视场角为50°左右,焦距为25mm左右。
)在纪实性节目中被广泛使用。
广角镜头:视场角大于60°,镜头焦距小于25mm的镜头。
)当摄影师要表现被摄物地气势,造成大小、高低、对比强烈甚至夸张的画面效果时往往采用广角镜头进行拍摄。
窄角镜头:镜头视场角小于40°,焦距大于25mm。
)放大倍率大,景深小。
适用于拍摄远距离被摄物的局部和细节,但由于其对调焦的要求很高,摄像机的抖动往往被放大,不适宜手持,肩扛拍摄。
变焦镜头同时具备长短中焦距镜头的造型功能,视场可以从窄角到广角连续改变(画图)·聚焦也叫对焦、校焦,)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使被摄对象在画面上清晰的成像,根据它与摄像机间的距离,调整镜头的焦点,使景物能在成像平面上清晰地成像。
电视摄像实务知识点总结一、摄像机的分类1. 根据传感器分为CCD和CMOS摄像机。
CCD摄像机具有高画质和色彩还原度好的特点,适合专业拍摄;CMOS摄像机价格相对便宜,适合广泛应用。
2. 根据功能分为普通摄像机和专业摄像机。
普通摄像机适合日常生活使用,专业摄像机则适合影视制作和广播电视等领域。
二、摄像机的基本参数1. 分辨率:指摄像机可以拍摄出的图像细节,分辨率越高,图像质量越好。
2. 拍摄画幅:包括全画幅、APS-C画幅、四三画幅等,不同画幅的摄像机适用于不同场景的拍摄。
3. 焦距:不同焦距的镜头适用于不同的拍摄对象和场景,包括广角镜头、中焦镜头和长焦镜头。
4. 光圈:光圈越大,进光量越多,适合拍摄暗场景;光圈越小,景深越深,适合拍摄有需求景深的场景。
三、摄像机的基本操作1. 对焦:通过调整镜头使得画面细节清晰,避免出现模糊或者虚焦的情况。
2. 曝光:调整快门速度和光圈大小,使得画面明暗合适,不出现过曝或者欠曝的情况。
3. 白平衡:校正摄像机对不同光源的色温适应能力,保证画面色彩真实。
4. 音频设置:调整麦克风增益和方向,确保录音清晰并减小外界噪音干扰。
四、摄像机的拍摄技巧1. 稳定拍摄:使用三脚架或者稳定器减小摄像机的晃动,保证画面稳定。
2. 合理构图:通过布局元素的位置和角度,制造出符合要求的画面效果。
3. 运动拍摄:通过平移、旋转和变焦等手法带给观众不同视觉效果和情感体验。
4. 色彩搭配:通过合理选择服装、背景和灯光,营造出符合情感要求的氛围。
五、摄像机的后期处理1. 剪辑:将拍摄到的素材进行剪辑,精选出符合要求的镜头。
2. 色彩校正:根据剧情和氛围设置画面色彩,提高画面品质。
3. 音频处理:对录音进行降噪、混响和音量调整,保证声音的清晰和协调。
4. 添加特效:通过合成、渲染和特效制作等手法增加画面的丰富度和观赏性。
六、电视摄像实务相关法律法规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管理规定》:规范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过程中的行为和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