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四化学月考考试
- 格式:doc
- 大小:2.73 MB
- 文档页数:5
初四化学月考测试题班级姓名一、选择题(1-12题只有一个正确的答案,13-15有1-2答案,共30分) 1.为合理利用“垃圾’’资源,提倡垃圾分类回收,生活中废弃的铁锅、铝制易拉罐以归为一类加以回收,它们属于 ( )A.有机物 B.无机盐 C.金属或合金 D.难溶性碱2.—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葡萄3.5——4.5,苹果2.9,——3.3,牛奶6.3,——6.6,鸡蛋清7.6——8.0。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胃酸过多的人不应多食苹果 B.苹果汁的酸性比葡萄汁强C.鸡蛋清是碱性食物 D.葡萄汁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3.下列药品未经密封保存,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增加并发生化学反应的是()①苛性②碳酸③浓盐酸④浓硫酸⑤熟石灰A.①③ B.②④ C.①⑤ D.④⑤4.现有①Ba(NO3)2:溶液、②KCI溶液、③K2SO4溶液、④CuSO4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可通过实验方法将它们一一鉴别开来,鉴别出来的先后顺序可能是()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④③②① D.④①③②5.CuCI2和Mg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留在滤纸上的物质是()A.Zn B.Cu C.Zn和Cu D.Cu和Mg6.某工厂排放的五色废水经测定PH=2,为治理废水,需将此废水的PH调至7~8,为达此目的,并采用经济可行的方法,需在此废水中加入( ) A.生石灰 B.氢氧化钠 C.铁粉 D.盐酸7.某溶液中含Fe3+,Mg2+,S042-,NO3-,其中Fe3+,Mg2+,S042-的个数比为3:3 :1,可推知溶液中Fe3+,S042-,N03-的个数比是()A.3:2:1 B.1:2:1 C.3:1:15 D.3:1:138.分别取少量下列各组物质同时加到足量水中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A.FeCI3、Ba(OH)2、KNO3, B.Na2CO3、CaCl2、Zn(NO3)2C.CuS04、KCI、NaCI D.MgCl2、NaN03、Na2S049.欲除去括号内的少量杂质,选用试剂不正确的是( )A.NaOH溶液(Na2CO3)选用稀盐酸 B.C(CuO)选用稀硫酸C.NaCl溶液[Ba(OH)2]选用硫酸铜溶液 D.MnO2(KCl)选用水10.把足量的铁粉,分别加入到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中,充分反应过滤,滤液中只有一种溶质的是()A.Na2S04 CuSO4, B.H2SO4 CuS04 C.HCl H2SO4 D.CuCl2 Cu(N03)2 11.将一根洁净的铁钉放入稀硫酸中,有:①在铁钉表面产生气泡;②溶液由无色逐渐变成浅绿色;⑧铁钉的质量减轻;④溶液的质量增加,以上叙述中正确的是()A.①②③ B.①③④ C。
化学试题一、选择题 ( 此题包含 15 个小题,每题 2 分。
共 30 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切合题意 ) 1.淀粉酶能够将人体不可以直接汲取的淀粉转变为易汲取的小分子物质。
以下图是淀粉酶对淀粉作用过程的表示图。
对该过程的表述错误的选项是(A) 酶起催化作用(B)是物理变化(C)是化学变化(D)酶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2.以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选项是3.净化水的方法有:①过滤②加明矾吸附沉降③蒸馏④消毒杀菌。
要将混有泥沙的天然水净化成生活用的自来水,应采用的方法温次序为(A)①②③④(B)②④①③(C)②①④(D)①③④4. 现有 5 种物质:①浓盐酸②烧碱③食盐④浓硫酸⑤铁把它们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此中质量增添的是A.①②B.②⑤C.③④D.②④⑤5.以下对于实验现象的描绘,正确的选项是(A)镁条在空气中焚烧,发出白色火焰,生成白色粉末(B)细铁丝在空气里强烈焚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物质(C)加热试管里的硫酸铜晶体,蓝色晶体渐渐变为白色粉末,在试管口部有液滴出现(D))蜡烛在氧气里焚烧比在空气里焚烧得更旺,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二氧化碳气体6.以下现象或事实,用分子的有关知识加以解说,此中不正确的选项是()现象或事实解说A热胀冷缩分子大小随温度改变而改变B酒香不怕小巷深分子不停地运动C氧气可供人呼吸,一氧化碳有毒组成物质的分子不一样,物质的性质不一样D水通电后生成氢气和氧气在化学变化中分子能够再分7.已知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各元素原子构造表示图以下,以下剖析错误的选项是A.在此周期中,各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都是三层B.在此周期中,各元素的原子构造变化规律是随核电荷数的递加,最外层电子数从1个递加到 8个C.在此周期中,各元素原子在化学反响中都易获取电子,形成带负电荷的阴离子D.可展望原子序数为19 的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是四层8.图表资料能够为我们供给好多信息,以下从图表中获取的信息及应用不正确的选项是A.依据金属活动性次序表,判断金属能否简单被盐酸腐化B.依据金属的熔点数据表,判断金属的导电性强弱C.依据溶解度曲线图,选择从溶液中获取晶体的方法D.依据元素周期表,查找元素的原子序数、元素符号、相对原子质量等信息9.用氯化钠配制lOOg 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现有以下操作:①溶解;②称取氯化钠;③过滤;④量取水;⑤计算;⑥蒸发结晶。
初四月考试题(第一单元)一、选择题(答案填入下表中。
每小题2分,共26分)1.盐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这是因为盐酸中含有大量的A 氢原子B 氢分子C 氢离子D 氯离子2.以下情况中不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 石灰水长期暴露在空气中B 干冰制造出舞台云雾C 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D 用盐酸除去热水瓶内胆壁上的水垢3.学习化学我们要经常做实验。
根据你的经验在实验室中的下列四个操作正确的是4.下列各组实验中,溶液的酸碱度没有明显变化的是A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B 向食盐水中加入稀盐酸C 向氯化钠溶液中滴加水D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5.化工厂一试剂罐的标签上有右图所示的图标,该试剂罐中装的可能是A NaOHB NaClC CuOD CaCO36.氢氧化钠、氢氧化钙都是实验室常用的碱。
要鉴别氢氧化钠稀溶液和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下列方法不能够达到目的的是A 分别滴加碳酸钠溶液B 分别通入二氧化碳C 分别滴加稀盐酸D 分别长期露置于空气中7.甲、乙、丙、丁分别是HNO3、Ba(OH)2、Na2CO3、NaOH四种溶液中的一种。
已知乙和丙可以反应。
乙和丁也可以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乙一定是HNO3B 丁一定是Na2CO3C 丙不可能是Ba(OH)2D 甲不可能是HNO38.下列类别物质的组成中一定只含有两种元素的是A 氧化物B酸 C 碱 D 盐9.下列物质的溶液中,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沉淀的是A HClB MgCl2C KNO3D CuSO410.下列物质中,遇水便热气腾腾的是A 石灰石B 生石灰C 硝酸钾D 食盐11.用一种试剂鉴别盐酸、氯化钠和氢氧化钙三种溶液,应选用的试剂是A 稀硫酸B 碳酸钠溶液C 氯化钡溶液D 氢氧化钾溶液12.溶液的碱性强弱跟溶液中OH-的数量有关。
一定体积的溶液中OH-数量越多,则溶液碱性越强。
10%的NaOH溶液(密度为1.1g/cm3)与10%的KOH溶液(密度也为1.1g/cm3)相比较,碱性更强的是A NaOHB KOHC 一样强D 无法比较13.物质性质决定它的用途,还决定了它的保存方法。
初四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C-12 O-16Mg-24 Ca-40 Al-23一.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选项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答题卡上。
(共计15分)1.下列变化及现象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铁被熔化成铁水B.铁制品被雨水淋后生锈C.铁矿石粉碎D.铁块拉成铁丝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生铁B.钢C.赤铁矿D.金刚石3.铁元素的化合价由低到高的排列正确的是:A.Fe(OH)2 .Fe2O3 .FeB.Fe(NO3)2 .Fe . FeCl3C.Fe . FeO . Fe2O3D.Fe(OH)3 . FeSO4 . FeCl34.一种新兴的金属由于其密度小、延展性好、耐腐蚀性强,它和它的合金在航空、航海和化学工业中正逐步取代铝和铝的合金而被广泛应用,该金属是:A.铜B.锌C.钛D.锰5.“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应该分类回收。
生活中废弃的铁锅、铝制易拉罐、铜导线可以归为一类加以回收,因为它们属于:A.氧化物B.化合物C.混合物D.金属或合金6.相同质量的镁和铝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其结果是:A.镁反应生成的氢气的质量大B.铝反应生成的氢气的质量大C.铝和镁反应生成的氢气一样多D.无法比较生成氢气的质量7.下列有关铁生锈的叙述错误的是A.铁生锈时一定伴随物理变化B.铁生锈时,铁发生了缓慢氧化C. 铁生锈时会有难以察觉的热量放出D. 铁生锈的实质是铁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铁8.要除去铜粉中混有的少量铁粉,下列物质不合适的是:A.稀硫酸B.稀盐酸C. H2OD. CuSO4溶液9.把一根洁净的铁钉放入稀硫酸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在铁钉表面产生气泡②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③铁钉的质量增加④溶液的质量减轻A.②③B.①②③C.①②D.①②④10.被雨水淋湿的自行车,正确操作是:A. 晾干后,用盐酸除去锈层B.在自行车表面刷一层油漆C.用布擦干即可D. 先用布擦干,再用带油的布擦拭11.下列有关金属说法正确的是:A. 钛具有耐腐蚀性,可用来制造海上轮船的外壳B.铜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在潮湿的空气中也不生锈C. 铝常温下稳定,不能与酸发生化学反应D.镀锌的“白铁皮”不易生锈,说明锌没有铁活泼12. 铝在制电线、电缆方面的应用广范于铜,其解释有:①铝比铜导电性好②铝的密度小③铝比铜抗腐蚀性好④铝比铜在价格上便宜,其中解释合理的是:A.②④B.①③C.①④D.①②13.不法分子常常用金光闪闪的“金元宝”(铜锌合金)来蒙骗人们,下列鉴别方法中错误的是:A.加盐酸B.测密度C.看颜色D.用火烧14.下列炼铁的矿石中,从保护环境角度考虑,不理想的是:A.菱铁矿FeCO3B.黄铁矿FeS2C.磁铁矿Fe3O4D.赤铁矿Fe2O315.联合国卫生组织经过严密的科学分析,认为我国的铁锅是最理想的炊具,并向全世界推广,其主要原因是:A.价格便宜B.使食物中增加微量铁元素C.具有良好的导热性D.铁在干燥的空气中不易生锈二.选择题:每小题有1—2个选项,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答题卡上。
初四化学质量检测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Cl :35.5 一、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40分)1、人类健康的第二杀手——心脑血管疾病,给人类的身心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这类疾病患者的体液大多数属于酸性,应经常食用碱性食物。
根据下表的信息,这类患者应经常食用的食物是( )A .牛奶B .苹果C .豆制品D .番茄2、化学实验室中的药品按物质类别分类放置。
下面是做“酸的性质”实验时,实验桌上部分药品的摆放情况。
小林取用了硫酸以后,应该把它放回的位置是( )3、关于物质的用途,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稀盐酸用于除铁锈B.碳酸氢钠用于治疗胃酸过多C.干冰用作制冷剂D.氢氧化钠固体用于干燥CO 2 4、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 .H +、C1—、OH —B .H +、SO 42— 、CO 32—;C .Ba 2+、H +、SO 42—D .Cu 2+、C1—、N03—5、能将AgNO 3 、K 2CO 3 、ZnCl 2三种无色溶液一次鉴别出来的试剂是 ( ) A.稀HNO 3 B.Na 2SO 4溶液 C.稀HCl D.BaCl 2溶液 67、2008成功进行太空行走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航天员舱外服内含有与氢氧化钠性质相似的氢氧化锂(LiOH),它不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A .与二氧化碳反应B .与盐酸反应C .与氧化铁反应D .与氯化铜溶液反应 8、蒸馒头、炸油条时常用到一种白色物质,它既能中和发酵过程产生的酸,又能引起发泡作用,这种白色物质是( )A .NaOHB .NaHCO 3C .Ca(OH)2D .NaCl9、物质存放在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大且变质的是( ) ①浓盐酸 ②浓硫酸 ③烧碱 ④食盐 ⑤生石灰 ⑥稀硫酸A .①⑥B .②③⑤C .③⑤D .②③④ 10、区别下列各组物质的方法可行的是( )A .用盐酸区别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稀溶液B .用二氧化锰区别过氧化氢溶液和纯水C .用蒸馏水区别四氧化三铁粉末和铁粉D .用铜片区别稀盐酸和稀硫酸11、食盐、食醋、纯碱等均为家庭厨房中的常用物质,利用这些物质,你能做成功的家庭小实验是( )① 检验自来水中的氯离子 ②鉴别食盐和纯碱③探究鸡蛋壳是否含有碳酸盐 ④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A 、①②③④B 、①③C 、②④D 、②③④12、按一定的特点或规律对物质进行分类,给化学学习与研究带来很大的方便。
向阳学校第一学期初四月考化学测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有1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30分)1、金属材料在人类活动中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下列属于金属共性的是( )A、很高的熔点B、良好的导电性C、很大的硬度D、银白色的光泽2、有关溶液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一定是无色的B.溶剂一定是水C.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D.溶液一定是混合物3、某新型“防盗玻璃”为多层结构,每层中间嵌有极细的金属线,当玻璃被击碎时,与金属线相连的警报系统就会立刻报警。
“防盗玻璃”能报警,这利用了金属的( )A、延展性B、弹性C、导电性D、导热性4、下列适量物质溶于水后,可以造成溶液温度显著降低的是A.硝酸铵B.蔗糖C.氯化钠D.浓硫酸5、以下饮料和食品中,属于溶液的是A、豆浆B、牛奶C、矿泉水D、果酱6、光亮的铁钉在下面几种情况下,最不容易....生锈的是( )7、物质在溶解时,溶液温度发生变化的原因是()A、吸收热量B、吸收热量等于放出热量C.放出热量D、吸收热量和放出热量不相等8、下列对日常生活中某些做法的认识没有科学依据的是A.通常情况下,用硬水洗衣服比用软水洗衣服效果好B. 从某种意义上说,垃圾也是资源,应分类回收处理C.菜刀擦干后放在干燥的地方不易生锈D.失火时,要冷静地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自救9、、欧盟国家将从今年起禁用水银温度计,因为它在使用中易破碎,泄漏水银而危害人体健康。
该温度计中的水银属于A.化合物B.混合物C.单质D.氧化物10、锂电池是新型的高能电池,以质量轻、电容量大,颇受手机、手提电脑等用户的青睐。
某种锂电池的总反应可表示Li+ MnO2==LiMnO2。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该反应中Mn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②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③LiMnO2为新型的氧化物④LiMnO2为锂、锰、氧的合金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11、把铁片分别放入下列物质的溶液中,过一段时间取出,溶液质量增加的是( )A、Al2(SO4)3B、CuSO4C、H2SO4D、AgNO312、放在手心里就能熔化的稀有金属镓,其沸点为2403℃,更奇妙的是镓熔化后在-120℃仍不易凝固;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和水反应,但能溶于强酸和强碱;与其它金属融合可改善合金性能;与硫、硒等非金属化合可生成优质的半导体材料。
初四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相对原子质量: O-16 C-12 Al-27 Mg-24 Zn-65 Ag-108H-1 S-32 Fe-56 Cu-64一、选择题(1-12小题有1个正确选项,13-15小题有1-2个选项,每小题2分,共30分)1.下列是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变化,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蜡烛燃烧B 、海水晒盐C 、潮涨潮落D 、干冰升华2.厨房中的物质放入足量的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 、白糖B 、白醋C 、食用油D 、食盐3.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科学探究,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下列化学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 、液体的倾倒B 、液体的量取C 、点燃酒精灯D 、滴加液体4.海水淡化可采用膜分离技术,如右图所示,对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进入左侧淡化池,而海水中的各种离子不能通过淡化膜,从而得到淡水。
对加压后右侧海水成分进行分析,正确的是 ( )A 、溶质的质量增加B 、溶剂的质量减少C 、溶液的质量不变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5.右图为元素周期表中钠元素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钠原子的实际质量为22.99 gB 、钠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1C 、钠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D 、钠为非金属元素6.达菲对甲型HIM 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从香料八角中提取的莽草酸(C 7H 6O 5)是合成它的原料之一。
下列对莽草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莽草酸是氧化物B 、它由碳、氢、氧元素组成C 、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小D 、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7:6:57.想把一瓶接近饱和的石灰水变成饱和溶液,具体措施有:①加入氢氧化钙;②升高温度;③降低温度;④加入水;⑤蒸发水。
其中措施正确的是 ( )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③⑤ D 、①②⑤ 8.金属(Ti)是航空、宇航、军工、电子等方面的必须原料。
在生产钛的过程中可用镁在加热条件下与TiCl 4反应制得金属钛,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TiCl 4+ 2 Mg Ti +2 MgCl 2。
初四月考化学试题040218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湿衣服晾干B 铜导电C 轮胎爆炸D 铁生锈2、下列物质在空气中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是A H2BC C COD 石蜡3、下列物质中氧元素以单质形式存在的是A 氧气B 三氧化二铁C 二氧化硫D 氧化钙4、实验室用锌和盐酸制取氢气的反应是A 化合反应B 分解反应C 置换反应D 复分解反应5、下列物质属于盐的是A Na2CO3B NaOHC CaOD Ca(OH)26、下列各酸中属于二元酸的是A HClB HNO3C H2SO4D H3PO47、当溶液PH大于7时,说明该溶液A 显酸性B 显碱性C 一定是酸D 均不对8、下列气体中可以用氢氧化钠干燥的是A H2B SO2C CO2D HCl9、下列各种盐中不溶于水的是A FeCl3B CuCl2C AgClD CaCl210、使酚酞试液变红色的是A PH为3的溶液B PH为12的溶液C NaCl溶液D H2SO4溶液11、下列各组物质是同一种物质的是A 铁和铁锈B 空气和氧气C 冰、水和水蒸气D 镁和氧化镁12、下列物质燃烧的生成物,污染空气的是A 镁B 硫C 铁D 氢气13、加热下列物质,不能得到氧气的是A KMnO4B Cu2(OH)2CO3C HgOD KClO314、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氧化物的是A P2O5B MnO2C KMnO4D HgO15、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中,单质是A 由同种物质组成B 由同种元素组成C 由同种元素组成D 由同种粒子组成16、下列各种物质中,只含有两种元素的是A 混合物 B 化合物 C 单质D 氧化物17、构成分子的粒子是A 元素 B 原子 C 质子 D 原子核和电子18、下列含有相同原子团的是A KCl和KClO3B Na2CO3和Na2SO4C NaOH和Ca(OH)2D Fe2O3和Al2O319、对于Na+和Na的说法正确的是:A 属于同一种粒子B属于同一种元素C具有相同的电子数D和外电子数相同20、在原子结构中决定元素种类的是:A 质子数B最外层电子数C电子层数D的外电子数21、区别CO和H2最好的方法是:A溶解性B气味C毒性D燃烧产物22、勇于测定磷含量的试剂是钼酸铵,化学是为:NH4M O O4,则钼酸铵中钼(M O)元素的化合价是:A +3 B+5 C+6 D+723、下列物质的转变,可以由一步反应实现的是:A Fe2O3---Fe(OH)3B CuO----Cu(OH)2C Cu---Cu(OH)2D NaOH---Na2SO424、鉴别盐酸和硫酸最好选用:A AgNO3溶液B BaCl2溶液C石蕊试液D石灰水25、在盛有下列溶液的试管里分别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能产生红褐色沉淀的是:A CuSO4B FeCl3C BaCl2D K2SO426、下列物质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会变质的是:A 食盐B 硫酸C浓盐酸D氢氧化钠27、酸溶液中显酸性的粒子是:A 氢氧根离子B酸根离子C酸分子D氢离子28、欲将含有盐酸的氯化钙溶液中和至中性,得到氯化钙溶液,在没有指示剂的情况下,应加入的试剂是:A NaCO3B CaOC Ca(OH)2D CaCO329、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中,两种溶液相互混合时,有白色沉淀生成,加入过量稀硝酸后沉淀消失,再加入硝酸银溶液时,又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A BaCl2 Na2CO3B Ba(NO3)2 Na2SO4C K2CO3 Ca(NO3)2D K2SO4 NaCl30、下列各组粒子,在硫酸中能大量存在的是:A NH4+ Na+ CO32+ Cl-B Ba2+ Na+ NO3- Cl-C OH- NO3- Na+ K+D K+ Na+ NO3-Cu2+二、填空与简答题:(31分)1、用符表示:2个硫酸根离子:3个二氧化硫分子:2、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由、、,其中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初四月考化学试卷可能用到的数据:H:1 0:16 Cu:64 S:32 Zn: 65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将正确答案写在题后的答题卡中)1、下列成语中一定包括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是:A :木已成舟B:风吹草动C:滴水成冰D:蜡炬成灰2、青色的活虾煮熟后颜色会变成红色。
一些同学认为这种红色物质可能跟酸碱指示剂一样,遇到酸或碱颜色会发生改变,就这些同学的看法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 :实验B :假设C:观察D:结论3、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在第36个“世界地球日”我国确定的主题是“善待地球一科学发展,构建和谐”。
下列行为中与这一主题不符合的是:C :倾倒液体药品时,瓶盖要正放D :管口向上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5、今年我国对珠穆朗玛峰进行了测量,在测量队员携带的贮气瓶中含有的气体主要是:A : CO 2B: H2C: N2 D : O26、不同元糸最本质的区力9是:A:质子数不同 B :中子数不同 C : 电子层数不同 D :最外层电子数不同7、下列物质不可能由一种兀素组成的是:A :单质B :化合物C : 纯净物D :混合物8、由空气中最多的元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和最多的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A :硫酸铁B :硝酸铁C :硝酸铝D :硫酸铝9、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颜色B.沸点C.硬度 D •可燃性10、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A :给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加热时,均可不垫石棉网B :酒精灯的火焰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吹灭C :用滴管滴加液体时,需将滴管伸入试管内D:不慎将酸洒在皮肤上,应立即用氢氧化钠溶液去中和11、下图中的事例能说明分子间的间隙变小的是:12、下列物质在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反应,集气瓶底要预先留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的是A :木炭B :红磷C :铝箔D:硫磺13、以下对氧气性质的描述,错误的是A :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B:氧气极易溶于水A :使用布袋子购物,拒绝一次性塑料袋C :大量砍伐树木,提倡使用一次性木筷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用10毫升量筒量取8毫升水B :使用无磷的洗衣粉和洗涤剂D :提倡使用无氟冰箱B :把试管、烧杯、蒸发皿放酒精灯外焰上加热c. F沐升华A •炒勒时闻判香昧D.厳衣脱晾FC :氧气在低温高压时能变为液体或固体 14、 氧气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 .密度比空气大 B .无色无味 15、 能够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 A .氧气 B .空气 16、 下列物质含有氧分子的是: A :水 B :二氧化碳 17、 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钢铁生锈B .食物腐烂18、葡萄糖是人体内最重要的供能物质,其化学式为C 6H 12O 6,下列有关葡萄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C :葡萄糖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40%D :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80 19、 下列各组物质中,都是由分子构成的是A 、水、氢气B 、铁、氧气C 、氯化钠、铜D 、氯化钠、水20、 有三个集气瓶,其中分别盛有空气、氮气、氧气,欲鉴别它们,最好的方法是A 、用带火星的木条B 、用燃着的硫粉 D 、用燃着的木条C 、木炭D 、硫磺B :红磷点燃后伸入氧气瓶中产生大量白雾D :硫磺点燃后产生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23、在治理北京的大气和水污染的措施中,不可行的是24、C U SO 4*5H 2O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5、有M 1、M 2、M 3三种含R 元素的化合物,已知下列数据(其中 R%表示R 元素在化合 物中的质量分数),则R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填空题(每空1分,共21 分)26、①水是由氧、氢两种 ______________ 组成的;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_________ ;化 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 ___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适当的数字和符号填写(1)钙原子 ⑵氢氧根离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价的镁元D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 C . 不易溶于水 D . 能支持燃烧 C . 二氧化碳 D . 水蒸气 C: 液氧 D : 过氧化氢 C . 冰雪融化 D . 白磷自燃A :葡萄糖属于有机物B :葡萄糖分子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1 : 2: 1C 、倒入澄清石灰水 21、 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A 、铝箔B 、氧化铝2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木炭点燃后生成黑色固体 C :铝箔伸入氧气瓶中剧烈燃烧A :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C :禁止使用含硫高的劣质煤B :公共汽车改用清洁燃料车 D :禁止排放未经处理的废水 A : 160 B : 186C : 250D : 14400素_________ (4)2个水分子_____________ ⑸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____________③写出物质的化学式或由化学式写物质名称:氧化钙_________ ,硫化锌____________ ,AgCI ______ ,K2Mn0 4________________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污染空气的三种主要有害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7、1998年中国十大科技成果之一是合成氮化镓纳米材料。
初四化学月考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O : l6 Cl :35.5 K :39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12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3--15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下列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 .汽油挥发 B .食物霉变 C .灯泡发光 D . 活性炭使食品脱色 2.下图是实验室制备、收集、验满、验证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3.下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是( ) A . B . C . D . 4.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正确的是 ( )A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蓝紫色火焰,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雾,放出大量的热C .木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倒入瓶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物质 5.从水分子分解示意图中我们能获得许多信息,其中描述错误..的是 ( )A .这是一个化合反应 B .水分解时元素的种类不变 C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 D .水分子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6.过滤操作的下列步骤中错误的是( ) A .取一张圆形滤纸,对折两次,打开成圆锥形,放入漏斗B .如果滤纸高于漏斗边缘,用剪刀剪去多余部分,使滤纸的边缘比漏斗口稍低C .用少量水润湿滤纸,使滤纸紧贴漏斗,滤纸层与漏斗壁间不留气泡D .用玻璃棒轻轻搅动漏斗中液体,以加快过滤7.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中错误的是 ( )A .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降而改变B .“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C .10mL 酒精和10mL 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 ,说明分子间有空隙D .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容易晾干,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8.化学反应前后,下列各项中,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①原子数目 ②原子的种类 ③分子数目 ④分子的种类 ⑤元素的种类 ⑥物质的总质量 ⑦物质的种类 A .①②⑤⑥ B .①②③⑤ C .①②⑤⑦ 9.已知试验室制取丙的化学方程式为:甲(固体)+乙+丁↑,丙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则应选用装置和收集方法 是 ( )A .制取CO 2的发生装置和排水法B .加热高锰酸钾制O 2发生装置向上排空气法C .制取CO 2的发生装置和上排空气法D .加热高锰酸钾制O 2发生装置向排水法10.下列有关鉴别二氧化碳、氧气的方法错误的是( )A .观察气体颜色B .用澄清石灰水C .用带火星的木条D .用紫色石蕊试液11.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N 可能是单质B .Y 可能是催化剂C .该反应是分解反应D .反应后Z 物质的质量为86.4g12.作为一种新能源的物质X 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X + 3O 2 === 2CO 2 + 3H 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X 的化学式为( ) A .C 3HOHB .CH 4C .H 2D .C 2H 5OH13、向AgNO 3、Cu(NO 3)2、Mg(NO 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些锌粉,完全反应后过滤。
第 1 页 共 4 页2011年三十六中学初四第十次月考化 学 试 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N=14 H=1 0=16 Na=23 K=39 C=12 Cl=35.5 Mg=24 Fe=56 Cu=64 S=32一、单选题(本题共15个小题,每题2分共30分。
)1. 化学是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和能源科学的重要基础.有关说法正确是 A .合金、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塑料都是有机高分子材料 ( ) B .香烟、酒精、吗啡、海洛因都是毒品C .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都是大气污染物D .石油、煤、天然气、氢气都是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 2.我国使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嫦娥1号”送上月球轨道,其任务之一是探测月球上氦–3(质子数为2,中子数为1的原子)资源。
下列氦–3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 )3.“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分类中不正确...的是 ( ) A .硫酸铜、小苏打、纯碱 —— 盐 B .硫酸铵、硝酸钾、尿素 —— 化肥 C .冰、干冰、海底可燃冰 —— 氧化物 D .海水、空气、石灰石 —— 混合物 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5.总结和归纳是科学学习的良好习惯。
小明对某些主题的知识归纳,有错误..的一组是6.下列图示中物质的用途与其性质不一致的是 ( )7.下列事实,解释错误的是 ( ) 8.下图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N 2B .该反应使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C .生成单质与化合物的质量比为7:11D .该反应中反应物均为氧化物9. 已知NH 4NO 3和KH 2PO 4固体混合物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8%,则混合物中KH 2PO 4的质量分数为 ( )A .20% B.25% C.85% D.80%红磷进行比较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第 2 页 共 4 页定的电压。
高铁电池放电的化学方程式为:3Zn+2K 2FeO 4 +8H 2O=3Zn(OH)2+2Fe(OH)3+4KOH 。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该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B.放电过程中铁元素的化合价升高C .高铁电池能减少汞等重金属污染D .放电过程中溶液的PH 逐渐升高 13. 下列离子能在pH=2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SO 42-、Fe 3+、Na +、OH -B.K +、SO 42-、Cu 2+、NO 3-C.Cl -、K +、SO 42-、Na +D.Ca 2+、Cl -、CO 32-、Na +14. 地球外层空间存在着微量的臭氧(O 3)和氧原子(O ),高空飞行的超音速飞机排放的氮氧化合物(NO 和NO 2)跟O 3、O 发生如下反应:O 3+NO =NO 2+O 2;O +NO 2=NO +O 2。
这两个反应循环反复,使外层空间的O 3和O 减少,臭氧层遭到破坏。
下列有关分析中,错误的是A 、臭氧层能吸收和阻挡强烈的紫外线辐射B 、这两个反应的总方程式为:2O 3=3O 2(反应条件略)C 、氮氧化合物在破坏臭氧层的过程中起了催化作用D 、破坏臭氧层的另一“元凶”是氯氟烃15. 甲、乙、丙、丁四位同学设计了下列有关物质鉴别的方案:甲:利用CO 2气体就能区分NaOH 、Ca(OH)2和稀盐酸三种溶液;乙:若有BaCl 2溶液,就有办法鉴别NaOH 、Na 2CO 3、Na 2SO 4和硫酸四种溶液; 丙:有酚酞和BaCl 2溶液,就能鉴别盐酸、硫酸、Na 2CO 3、NaOH 和KNO 3五种溶液;丁:不用其它任何试剂就能将HCl 、BaCl 2、Na 2CO 3、NaCl 四种溶液鉴别出来。
下列有关这些方案的评价正确的是: ( ) A .只有甲的可行 B .只有乙和丁的可行 C .只有乙的不可行 D .都可行 二、多选题(有一个或两个正确答案,本题共5个小题,每题2分共10分。
)16.下图为某固体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该固体从溶液中析出时不带结晶水。
M 、N 两点分别表示该固体形成的两份溶液在不同温度时的浓度。
当条件改变时,溶液新的状态在图中对应的点的位置可能 也随之变化,其中判断正确..的是 ( ).都升温10℃后,M 、N点均向左平移.加水稀释(假设温度都不变)时,M 、N 点均不动 .都降温10℃后,M 点沿曲线向左下移,N 点向左平移 .蒸发溶剂(假设温度都不变)时,先是M 点不动, 点左平移至曲线;继续蒸发溶剂,M 、N 点都不动.把A 、B 、C 、D 四种物质放在密闭容器中,在一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质C 一定是化合物,物质D 可能是单质B 、反应后密闭容器中A 的质量为19.7gC 、反应过程中,物质B 和物质D 变化的质量比为87∶36 D 、若物质A 与物质C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94∶216,则反应中A和C 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118. 分别将一束质量为m 的光亮洁净的铜丝在空气中加热至红热,再迅速插入到下列的某物质中,然后取出洗涤、干燥;如此重复操作数次,最后称得“铜丝”质量为w 。
假设在上述过程中,能发生的反应都进行得非常完全,则对操作前后的铜丝质量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A 、一氧化碳(高温),m=wB 、NaOH 溶液,m>wC 、KNO 3溶液,m<wD 、稀硫酸,m<w 19.A 、B 、C 三种物质各15g ,它们化合时只能生成30g 新物质D 。
若增加10gA ,则反应停止后原反应物中只剩C 。
根据上述条件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第一次反应停止后,B 剩余9g B .第二次反应后,D 的质量为50g C .反应中A 和B 的质量比是3:2 D .反应中A 和C 的质量比是5:2 20.某无色气体可能含有H 2O 、CO 2、CO 、H 2中的一种或几种,若将该气体依次通过以下实验装置(假设每步操作中,参加反应的气体均完全反应或吸收);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预期要求的是 ( )第 3 页共4 页A.气体依次通过E→D来验证是否含有CO2和H2OB.气体依次通过B→A→E来验证是否含有H2C.气体依次通过C→A→D来验证是否含有COD.气体依次通过E→D→C→B→A→D→E来验证是否含有H2O、CO2、CO、H2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28分)21.生活中蕴科学,留心处皆学问。
请用下列序号填空。
①Na2CO3②CaO ③NH4H2PO4④C6H12O6(1)血糖的成份;(2)与水反应放热,可以煮熟鸡蛋;(3)可以用作复合肥料;(4)侯氏联合制碱法的主产品。
22.汉堡是一种常见快餐食品。
请根据下表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某品牌汉堡营养成分表(1)①表中的钠、钙是指(填字母序号,下同)。
a.分子b.元素c.单质②当人体内缺少钙时,可能患有的疾病是。
a.骨质疏松b.贫血病c.夜盲症d.坏血病(2)①表中没有涉及的营养素是____________。
②表中列出的营养素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
(3)汉堡常用符合卫生标准的纸进行包装。
请从环保的角度分析,用纸而不用塑料包装的好处是。
(4)根据上表分析,若仅依靠汉堡提供每日所需的能量,摄入量超标的项目是。
23.现有下列5种物质:①浓盐酸②生石灰③胆矾④烧碱⑤铁,把他们长期露置在空气中,其中会发生化学变化且质量增加的是24. 如图所示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20℃时,分别取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放入三只烧杯中,然后向溶液分别加入等质量的相应固体物质,再将温度升高到40℃,结果甲物质全部溶解,丙物质部分溶解,试回答下列问题:(1)乙物质的溶解情况是 ________ ____ _(2)依次写出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序号:;(3)40℃时,甲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__ __大于丙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填“一定”或“不一定”)。
25.实验时,有同学不小心放错了胶头滴管,使得NaNO3溶液的试剂瓶中可能混入NaCl、NaOH、Na2CO3和 Na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
为了验证,他进行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
请回答:(1)由步骤①得知,此溶液中含有(写化学式,下同)。
(2)由步骤②得知,此溶液中不存在。
(3)由步骤③得知,此溶液中含有。
(4)某同学由步骤②判断这瓶NaNO3溶液中含有NaCl,请你评价并说明理由。
26.化学小组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做了2个兴趣实验。
每次实验时,打开止水夹,均可见C瓶内的水流入D中,B中有气泡逸出。
⑴在A处放置燃烧的蜡烛,B中无色溶液变浑浊,B中的试剂是__________。
蜡烛燃烧生成的气体被吸入B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在A处放置某溶液,若B中盛有紫色溶液甲,则变红色;若B中盛有红色溶液乙,则变无色。
乙可能是__________,结合A、B两处物质的性质解释乙变色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在一烧杯中盛有100gB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渐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2CO3溶液,混合溶液的质量与所滴入Na2CO3溶液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请根据题意回答问题:(1)在实验过程中,有气体放出,还可以看到的明显实验现象是。
(2)在实验过程中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为克。
(3)当滴入Na2CO3溶液至图中B点时,通过计算求此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第 4 页 共 4 页28.在我国的能源结构中,燃煤约占70%,它是由多种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的混合物,主要成分是碳。
⑴煤的大量燃烧容易引发的环境问题有 。
(选填序号) ①酸雨 ②粉尘污染 ③白色污染 ④水体富营养化 ⑤温室效应 ⑵为验证煤炭中含有硫,大家进行了以下活动: 查阅资料:“SO 2能使KMnO 4溶液由紫红色变为无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SO 2+2KMnO 4+2H 2O =K 2SO 4+2MnSO 4+2□。
”该化学方程式中的最后一个化学式因资料污损而模糊不全,请推测其化学式为 。
方案设计: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验证。
经交流讨论,大家一致认为装置②处存在明显错误,请指出其中错误的原因是 。
⑶盐通常由离子构成,如:KMnO 4由K +和MnO 4-构成。
请根据⑵中查阅的资料推测,KMnO 4溶液呈紫红色是因为它含有 (填离子符号)。
(4)实验中选择纯氧而不用空气的原因是 。
四、实验探究反思:酸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共同的H +,因此酸溶液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碱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共同的OH —,因此碱溶液也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请据此分析上述盐溶液是否会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为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