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15.《白鹅》优质课教学设计(两课时)
- 格式:doc
- 大小:57.00 KB
- 文档页数:7
新部编人教四年级下语文15《白鹅》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及目标1.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为人教四年级下语文第15课《白鹅》。
2. 教学目标•了解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主题•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学习课文中的生字和短语,掌握其意思2.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隐喻表达•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导他们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好教案、课件、板书和相关教学素材•准备好课文分析及教学重难点的整理•确保教室环境整洁、安静、适合学习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故事情节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 学习课文(15分钟)•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理解课文内容•师生共同讨论课文中的重点内容和语言点3. 课文分析(15分钟)•教师进行课文分析,解释生字短语以及比喻、隐喻等语言现象•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入理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4. 语文练习(15分钟)•学生进行课文相关的语言练习,如词语填空、句子组成等•教师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并解释相关知识点5. 情境导入(10分钟)•利用图片或情景导入新的语言点或知识•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课堂互动6. 课堂互动(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学生展示自己的语言表达,鼓励他们进行创造性思考五、课堂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简要总结回顾•鼓励学生对学习笔记进行整理,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六、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语文练习作业,巩固本节课的所学知识•鼓励学生在作业中进行思考和表达,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七、教学反思•教师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实际,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下节课的教学计划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5课《白鹅》(教案)教学内容:《白鹅》选自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是丰子恺的散文作品。
文章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白鹅的高傲和姿态,表达了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阅读理解、词语学习、句式分析、写作技巧等方面。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正确读写生字、词语,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分析等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学习作者的表达技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培养观察力和表达能力,激发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关注和热爱。
教学难点:1. 正确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义,把握文章主题。
2. 分析作者的表达技巧,体会作者的情感。
3. 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实践。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课文插图、生字卡片、PPT课件等。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字典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初步了解白鹅的特点。
2. 提问:你们对白鹅有什么印象?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二、自主阅读1.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注意读音、停顿和语气。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三、词语学习1.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读生字,理解词语含义。
2. 学生举例说明词语在课文中的运用。
四、内容理解1.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 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教师总结文章主题。
五、句式分析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句式特点,如拟人、比喻等。
2. 学生举例说明句式在课文中的运用,体会作者的表达技巧。
六、写作技巧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的写作技巧,如观察、描写、表达等。
2. 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尝试运用所学技巧进行写作实践。
七、总结与拓展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提出疑问。
3. 教师布置作业,鼓励学生进行拓展阅读和写作。
板书设计:1. 课题:《白鹅》2. 重点词语:高傲、姿态、喜爱、观察、描写、表达3. 文章主题: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理解词语含义。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5 白鹅(教案)教学内容《白鹅》是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一篇散文,作者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一只白鹅的形象,展现了白鹅的高贵、优雅和美丽。
本文通过描绘白鹅的外貌、动作和神态,让读者对白鹅有了直观的认识,同时通过对比白鹅与其他动物的差异,突出了白鹅的独特之处。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认识并理解本文中的生字词,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能够复述课文;学会用形容词描绘动物的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通过观察和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动物的热爱和保护意识,培养学生欣赏美的能力。
教学难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学会用形容词描绘动物的特点。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课本、笔记本、彩笔。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白鹅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谈论对白鹅的认识。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画出不懂的生字词。
3. 合作学习:让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交流对课文的理解,解决自主学习中的问题。
4. 课堂讲解:对课文进行讲解,解释生字词,分析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
5. 活动探究:让学生观察白鹅的图片,比较白鹅与其他动物的差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板书设计1. 课题:《白鹅》2. 课型:新授课3. 教学目标:认识并理解本文中的生字词,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能够复述课文;学会用形容词描绘动物的特点。
4.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5. 教学难点:学会用形容词描绘动物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并学会用形容词描绘动物的特点。
2. 复述课文内容,并谈谈自己对白鹅的认识。
四年级下册第15课《白鹅》的教学设计四年级下册第15课《白鹅》的教学设计(精选8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
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四年级下册第15课《白鹅》的教学设计(精选8篇),欢迎大家分享。
四年级下册第15课《白鹅》的教学设计1【教材简说】《白鹅》是人教课标版小语第七册的一篇精读课文,作者重点表现的则是白鹅的特点──高傲。
以“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这一过渡段统领全文,细致刻画了鹅“严肃郑重”的声调,“大模大样”的步态和“三眼一板”“一丝不苟”的吃相。
作者善于运用对比的方法来突出鹅的特点。
如鹅与狗对比,表现鹅的叫声“大”和“严厉”的特点;与鸭对比,显出鹅“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大家风范;通过对狗如小偷般的委琐相的描写,彰显鹅的老爷派头。
此外,作者还善于运用反语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如,用“我们的鹅老爷”“不胜其烦”“架子十足”等似乎含有贬义的词语表现鹅的个性,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鹅的喜爱之情。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字;理解、积累并学会运用部分词语;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过程与方法:学会抓住重点词句了解白鹅的特点,能体会到作者运用对比、拟人、明贬实褒等方法表达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在感悟丰子恺用词的准确、描写的风趣及写话训练中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课文是怎样写出白鹅高傲的特点的,感受丰子恺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感受反语的写法,从那些看似贬义的词语中体会作者对鹅的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略)第二课时教学流程一、复习引课1、由鹅身上的傲气引导学生回忆复现鹅的姿态和叫声的描写:丰老先生是从哪几方面写白鹅高傲的特点?用波浪线划出过渡句,从这句话里你知道了什么?(出示课件,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白鹅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白鹅教案第【1】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正确读写“高傲、郑重”等词语。
2.理解、积累好词佳句,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和幽默风趣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朗读课文,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本课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白鹅的特点,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了解课文是怎样写出白鹅高傲的特点的,并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
三、教学难点学会抓重点词句了解白鹅的特点,能体会到作者运用对比、拟人,明贬实褒等方法表达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四、教材分析《白鹅》是一篇极富情趣的文章,在作者丰子恺眼里这白鹅俨然就是一位高傲而固执,忠诚而可爱的朋友,所以文本的字里行间每每渗透着那份欣赏和爱怜。
五、学情分析该学段的孩子已能在初读充分的情况下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通过三年级一年的语言实践训练,基本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六、教学时间:2课时一、情境导入同学们,你有喜爱的小动物吗?你喜爱它的哪些方面?丰子恺先生也喜爱一种小动物,他不但心里喜爱,而且还进行了仔细观察动手写成文章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白鹅》。
板书:白鹅二、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初步感知1.教师范读课文,一会儿请同学们谈一谈你对白鹅的初步印象。
2.谈对白鹅的初步印象。
师:听老师读完课文,你脑海中浮现出一只怎样的白鹅呢?生:这是一只(高傲)的白鹅。
师:这不仅仅是我们的感受,更是丰子恺先生初见这只白鹅时的第一个印象。
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作者第一次见到白鹅时的样子吧!(齐读第一自然段)“好一个高傲的动物!”这是一个总起句。
师:你认为这句话中哪个词应该重读?为什么?生:“好”和“高傲”。
教师引导:“好”:作者初见这只白鹅,就被它的高傲吸引住了,从心里喜欢它。
“高傲”:统领全篇的词,突出了鹅的特点。
15白鹅▶教学目标1.认识“嚣、吭”等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看”,会写“吠、促”等15个字,正确读写“即将、姿态”等16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语言的趣味。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体会作者是怎样写出鹅的高傲的。
4.比较课文与“阅读链接”《白公鹅》中的鹅的共同点,体会两篇文章在表达上的相似之处。
▶教学重难点1.感受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体会作者是怎样写出鹅的高傲的。
2.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的趣味。
▶教学策略1.字词教学本课的四字词语很多,要引导学生在读中体会这些词语的意思,读懂了这些词语,趣味也就出来了。
2.阅读理解首先,引导学生从总体上把握“白鹅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紧接着引导他们结合有关语句概括出鹅的特点,重点体会“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吃相中”一句;然后围绕“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具体写了白鹅的高傲”这一问题展开讨论,体会作者用词的生动形象和语言的幽默风趣。
3.朗读教学重视朗读,让学生绘声绘色地朗读。
朗读时要读出鹅的高傲。
但它的高傲不令人生厌,而是引人发笑、饶有风趣的,因此,朗读的基调是轻松有趣的,要读得妙趣横生才好。
4.表达运用教学时,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如何运用对比手法突出鹅的特点。
▶教学准备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嚣、吭”等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看”,会写“吠、促”等15个生字,正确读写“即将、姿态”等16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板块一引入课题,检查预习1.复习《咏鹅》,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咏鹅》及朗读音频。
(2)师引导:还记得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 (预设:骆宾王)他写的这首《咏鹅》脍炙人口,无独有偶,今天老师也向大家介绍一只可爱的大白鹅。
(3)板书课题:白鹅。
(生齐读课题)(4)作者简介。
(出示课件)2.检查预习情况,学习生字词。
(1)师引导:昨天大家预习了课文后,都会认读生字了吗?如果脱离课文,大家还会认读吗?(2)课件出示本课要求会认的字。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白鹅》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分析1. 教材内容本课是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的第15课,题目为《白鹅》。
主要讲述了一个小女孩曾经拥有一只白鹅,最后不得不放生的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引导学生爱护动物,珍惜自然的主题。
2. 教学目标•了解故事情节,掌握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爱护动物的意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读懂故事内容,理解故事背后的寓意;•掌握关键词句,能流畅朗读故事。
2. 教学难点•理解故事中抽象的道德观念,例如爱护动物、感恩等;•能用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三、教学过程安排1. 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实物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对动物的思考和情感。
2. 导学(15分钟)•通过问答、讲解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故事背景和主要情节。
3. 阅读理解(20分钟)•让学生自主阅读故事,帮助学生理解故事的内涵和寓意。
4. 讨论分享(15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
5. 总结反思(10分钟)•教师总结课堂内容,引导学生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留下思考题目供学生课后思考。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我发现学生对故事中的道德观念理解较为困难,需要通过生动的例子或故事引导学生理解。
在交流讨论环节,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较高,教师应该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学生思考的热情。
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促进学生自主思考,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总的来说,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是比较理想的。
但在未来的教学中,我会更加细致地设计教学内容,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5《白鹅》(第课二时)一、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白鹅》的内容,学会欣赏其中的美。
2.能够流畅、自然地朗读课文,理解每句话的意思。
3.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关爱之情,引导学生勤于思考,用自己的想象丰富课文内容。
二、教学重点1.能够准确地理解课文《白鹅》的主要内容。
2.能够流畅、自然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1.揣摩课文《白鹅》中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
2.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白鹅鹅的形象。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引导学生观看与课文相关的视频片段,激发学生对白鹅的好奇心和兴趣。
(二)呈现课文《白鹅》的诗篇赏析,老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并理解诗篇的意义。
(三)学习1.师生共同探讨白鹅的形象,让学生展开联想与猜测。
2.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与白鹅相关的绘画或手工作品。
(四)实践1.学生自由朗读《白鹅》,老师指导学生注意语音语调的处理。
2.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展示各自对白鹅的理解。
(五)总结1.老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白鹅》的主要内容。
2.学生针对白鹅的爱与饲养等问题展开讨论,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重点在于激发学生对自然界生物的关注,通过《白鹅》这篇课文,引导学生关爱动物,热爱生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六、扩展阅读推荐学生阅读与白鹅有关的诗歌或小说,加深对动物的理解和关爱。
七、课后作业1.完成对课文《白鹅》意境的揣摩,撰写读后感。
2.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动物,撰写一篇以此动物为主题的小故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理解课文内容,还能够培养对动物的关爱之情,同时也能够提升自己的审美情感和文学素养。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白鹅》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白鹅》是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主要描绘了一只白鹅的形态、动作和叫声,以及作者对这只白鹅的喜爱之情。
课文语言优美,富有童趣,适合四年级学生阅读。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朗读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独立阅读课文并理解大意。
同时,他们对动物充满好奇,喜欢观察和描述动物的特点。
但在阅读过程中,部分学生可能对一些生词和句子结构的理解存在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主动探究,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2.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学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学会通过观察、描述动物的特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培养关爱动物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2.难点:理解课文中的句子结构和修辞手法,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3.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2.白鹅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3.生字词卡片;4.课堂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白鹅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白鹅的形态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魅力。
过程中,教师适时提问,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模仿白鹅的叫声和动作。
教师点评并指导学生改进朗读方式。
4.巩固(10分钟)学生运用生字词造句,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15.《白鹅》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白鹅》这篇课文,作者重点表现的是鹅的性格特点——高傲。
刚开始写这只鹅“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的姿态给人留下了最初的“高傲”的印象。
继而以“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这一过渡段统领全文,细致刻画了鹅“严肃郑重”的声调,“大模大样”的步态和“三眼一板”的吃相。
作者善于运用对比的方法来突出鹅的特点。
如,用鹅的“引吭大叫”与狗的“狂吠”对比,表现鹅的叫声“大”和“严肃”的特点;用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显出鹅“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大家风范;通过对狗“躲在篱边窥伺”“敏捷地跑过来,努力地吃它的饭”“立刻逃往篱边,蹲着静候”等如小偷般的描写彰显鹅的老爷派头。
这一系列对比,非常形象生动,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形。
此外,作者还善于运用反语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如,用“我们这位鹅老爷”“不胜其烦”“架子十足”等似乎含有贬义的词语表现鹅的个性,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鹅的喜爱之情。
学情分析这一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基础,具备了听说、读、写的能力,而且掌握了多种学习方法。
但是这个阶段的学生具体感性的思维正向抽象的思维转变,学生对于课文中的重点词句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的困难,所以在教学策略上应注意这方面的指导。
教学建议1.本课在教学前,可以让学生观察鹅,了解鹅的特点。
教师准备鹅的图片或有关鹅活动的多媒体课件。
2.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体会白鹅的特点,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可以采用以下思路展开教学。
在学生自读自悟、读通课文的基础上,请学生说一说:读课文,这只白鹅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交流的时候,要导他们结合有关语句概括出鹅的特点,并重点体会“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吃相中”一句,体会作者先总写后分述的写作方法。
引导学生围绕“从课文的哪些地方看出鹅的高做”这一问题展开讨论,从具体语句中了解作者是怎样写出鹅的高做的,体会作者用词的生动形象和语言的幽默风趣。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15.《白鹅》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白鹅》这篇课文,作者重点表现的是鹅的性格特点——高傲。
刚开始写这只鹅“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的姿态给人留下了最初的“高傲”的印象。
继而以“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这一过渡段统领全文,细致刻画了鹅“严肃郑重”的声调,“大模大样”的步态和“三眼一板”的吃相。
作者善于运用对比的方法来突出鹅的特点。
如,用鹅的“引吭大叫”与狗的“狂吠”对比,表现鹅的叫声“大”和“严肃”的特点;用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显出鹅“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大家风范;通过对狗“躲在篱边窥伺”“敏捷地跑过来,努力地吃它的饭”“立刻逃往篱边,蹲着静候”等如小偷般的描写彰显鹅的老爷派头。
这一系列对比,非常形象生动,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形。
此外,作者还善于运用反语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如,用“我们这位鹅老爷”“不胜其烦”“架子十足”等似乎含有贬义的词语表现鹅的个性,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鹅的喜爱之情。
学情分析
这一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基础,具备了听说、读、写的能力,而且掌握了多种学习方法。
但是这个阶段的学生具体感性的思维正向抽象的思维转变,学生对于课文中的重点词句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的困难,所以在教学策略上应注意这方面的指导。
教学建议
1.本课在教学前,可以让学生观察鹅,了解鹅的特点。
教师准备鹅的图片或有关鹅活动的多媒体课件。
2.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体会白鹅的特点,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可以采用以下思路展开教学。
在学生自读自悟、读通课文的基础上,请学生说一说:读课文,这只白鹅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交流的时候,要导他们结合有关语句概括出鹅的特点,并重点体会“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吃相中”一句,体会作者先总写后分述的写作方法。
引导学生围绕“从课文的哪些地方看出鹅的高做”这一问题展开讨论,从具体语句中了解作者是怎样写出鹅的高做的,体会作者用词的生动形象和语言的幽默风趣。
3.在教授本课时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绘声绘色地朗读,读出鹅的“高傲”。
它的高傲不令人生厌,而是引人发笑,因此朗读的情感基调是趣味性,要读得妙趣横生才好。
教学目标
1.认识“郑、看”等生字。
会写“吠、促”等生字。
能正确读写“狂吠、局促、京剧、侍候、一丝不苟、供养、譬如”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4.抄写课文中生动有趣的句子,注意积累。
学习作者具体生动描写动物的写法。
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作者具体生动描写动物的写法,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
难点:学习作者抓住特点描写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和幽默风趣。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生字词卡片及白鹅的挂图,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本课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朗读课文,初步了解白鹅的特点。
重点难点:
学习生字词,初步了解白鹅的特点。
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