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化学 必修二 周末练习题 (11)
- 格式:doc
- 大小:281.50 KB
- 文档页数:4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有机化合物知识点与练习题(附答案)大多数化合物都含有碳元素,但只有含有碳和氢元素的化合物才称为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
CO、CO2碳酸、碳酸盐、金属碳化物等化合物则属于无机化合物。
烃是一类仅含碳和氢两种元素的有机物,也称为碳氢化合物。
甲烷、乙烯和苯是烃的代表物,它们的结构特点和用途不同。
甲烷是一种饱和烷烃,稳定性较高,不与酸、碱和氧气等反应,也不会使酸性KMnO4溶液、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它是一种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轻,主要用于石化工业原料、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催熟剂。
乙烯是一种不饱和烯烃,含有双键和链状结构,六原子共平面。
它是一种无色气体,比空气稍轻,难溶于水,主要用于石化工业原料、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催熟剂。
苯是一种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独特键的环状烃,平面结构为正六边形。
它是一种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难溶于水,主要用作有机溶剂和化工原料。
烃类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包括燃烧、取代反应和高温分解。
燃烧产生CO2和H2O,取代反应可以生成多种有机取代产物,而高温分解可以将甲烷分解成C和H2在取代反应中,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发生反应,产生多种有机取代产物,其中HCl气体产量最多。
烷烃取代反应是连锁反应,产物复杂,多种取代物同时存在。
需要注意的是,烃类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各不相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应用。
乙烯是一种烯烃,具有不饱和性。
它可以发生多种反应。
氧化反应:乙烯可以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乙烯可以被氧化为二氧化碳,同时使溶液褪色。
加聚反应是乙烯分子发生加成反应,形成聚乙烯。
加成反应:乙烯可以和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
乙烯还可以和氢气、氯气、氢氯酸和水发生加成反应。
取代反应:苯是一种芳香烃,具有稳定的化学性质。
它可以通过萃取作用使溴水颜色变浅,液体分层,上层呈橙红色。
苯可以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和硝基苯。
溴苯可以通过液溴和铁单质催化剂反应得到。
一、选择题1.32He可以作为核聚变材料。
以下关于32He的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 ) A.质子数为2 B.电子数为3C.中子数为2 D.质量数为22.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气态化石燃料是( )A.水煤气B.一氧化碳C.天然气D.氢气3.以下物质中,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A.葡萄糖B.蔗糖C.淀粉D.油脂4.在元素周期表中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处,可以找到( )A.合金B.半导体材料C.催化剂D.农药5.鉴别某种白色织物是否是蚕丝制品,可选用的适宜方法是( )A.滴加盐酸B.滴加浓硫酸C.滴加氢氧化钠溶液D.滴加浓硝酸6.卤族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以下递变规律正确的选项是( )A.单质熔、沸点逐渐降低B.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增强C.原子半径逐渐增大D.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增强7.以下金属中,通常采用热复原法冶炼的是( )A.Na B.Al C.Fe D.Ag8.以下关于甲烷分子结构的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 )A.甲烷分子中C、H原子间是离子键B.甲烷分子的空间结构是正方体C.甲烷的结构式为CH4D.甲烷分子中4个碳氢键完全相同9.以下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A.可用氨气制氮肥B.可用氯气制漂白粉C.可用蔗糖制食品D.可用工业酒精勾兑白酒10.废电池必须进行集中处理的首要原因是( )A.充电后可再使用B.回收利用石墨电极和金属材料C.防止电池中汞、镉和铅等重金属离子污染土壤和水源D.防止电池中的电解质溶液腐蚀其他物品11.山梨酸(CH 3—CH =CH —CH =CH —COOH )是一种常用的食品防腐剂。
以下关于山梨酸性质的表达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A .可与钠反应B .可与碳酸钠溶液反应C .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取代反应D .可生成高分子化合物12.以下关于右图所示原电池装置的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 ) A .铜片是负极 B .铜片质量逐渐减少 C .电流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 D .氢离子在铜片外表被复原13.可以用分液漏斗别离的一组混合物是( ) A .酒精和碘B .苯和水C .乙酸和水D .溴和四氯化碳14.已知反应A +B =C +D 的能量变化如下图,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B .该反应为吸热反应C .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 .该反应只有在加热条件下才能进行15.以下反应中,光照对反应几乎没有影响的是( ) A .氯气与氢气反应 B .次氯酸分解 C .甲烷与氯气反应D .甲烷与氧气反应16.以下物质中,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但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 )A .乙烷B .甲烷C .苯D .乙烯17.以下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 A .一氯乙烷的结构式CH 3ClB .丁烷的结构简式CH 3(CH 2)2CH 3C .四氯化碳的电子式D .苯的分子式18.以下对能量转化的认识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 A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时,电能主要转化为化学能稀硫酸Cl ····Cl Cl ····C ClB .风力发电时,风能主要转化为电能C .煤燃烧时,化学能主要转化为热能D .白炽灯工作时,电能全部转化为光能19.下面关于化学反应的限度的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 ) A .化学反应的限度都相同B .可以通过改变温度控制化学反应的限度C .可以通过延长化学反应的时间改变化学反应的限度D .当一个化学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到达限度时,反应即停止 20.以下各组物质中,均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 ) A .蛋白质和氨基酸 B .油脂和蛋白质 C .纤维素和葡萄糖D .淀粉和果糖21.以下各组物质中,互称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 A .水与冰B .O 2与O 3C .与H H C CH 3CH 3CH HC H3CH 3D .C 与CH 3CH 3CH 3CH 3CHCH 2CH 3CH 3CH 322.已知以下元素的原子半径:根据以上数据,磷元素的原子半径可能是( ) ×10-10 m ×10-10 m ×10-10 m×10-10 m23.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NO 和CO ,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反应生成N 2和CO 2。
化学必修二练习题【前言】本文是化学必修二练习题的详细解答和讲解,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点。
以下将根据每个题目的具体要求,逐一进行阐述。
希望本文能够给读者带来帮助和启示。
【第一题】请解释什么是氢氧根离子?氢氧根离子(OH-)是指一个氧原子和一个氢原子通过共价键相连而形成的离子。
氢氧根离子是碱性离子,它在水溶液中能释放出氢氧化物根,从而使溶液呈碱性。
【第二题】化学方程式H+ + OH- → H2O中为什么要加热?在常温下,水溶液中H+和OH-会迅速结合,生成H2O。
但反应速度相对较慢。
通过加热,可以提高反应速率,加快H+和OH-的结合反应。
【第三题】已知某水溶液的pH值为3,该溶液中的[H+]和[OH-]各为多少?pH值是描述溶液酸碱性的指标,pH越小,溶液越酸。
pH值为3表明溶液呈酸性。
根据pH值的定义,pH = -log[H+]则[H+] = 10^(-pH) = 10^(-3) = 0.001 mol/L由于水溶液中[H+]和[OH-]的乘积是常量,即[H+][OH-] = 1.0×10^(-14)则[OH-] = 1.0×10^(-14) / [H+] = 1.0×10^(-14) / 0.001 = 1.0×10^(-11) mol/L【第四题】请解释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在化学反应中,物质中的电荷转移过程。
其中,氧化指的是物质失去电子,而还原指的是物质获得电子。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接受电子,还原剂失去电子。
【第五题】请描述溶液电导的原理。
溶液电导是指溶液中的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形成电流的现象。
溶液电导的原理是溶质通过水解成离子,产生带电离子的扩散运动和电离子的迁移,在电场作用下形成电流。
【第六题】请说明饱和溶液的特点。
饱和溶液指的是在一定温度下,溶液中无法溶解更多的溶质的情况。
饱和溶液的特点包括:1. 溶质与溶剂之间的溶解速率与沉淀速率相等;2. 溶质的溶解度达到了最大值;3. 溶质的溶解度与温度有关,通常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综合检测卷(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2023北京卷)下列化学用语或图示表达正确的是 ( )。
A.NaCl 的电子式N a ··Cl ······B.NH 3的VSEPR 模型为C.2p z 电子云图为D.基态24Cr 原子的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为答案C解析氯化钠是离子化合物,其电子式为Na +[×·Cl ······]-,A 项错误;氨分子中氮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12×(5-3×1)=3+1=4,NH 3的VSEPR 模型是四面体结构,B 项错误;p 能级电子云是哑铃(或纺锤)形,2p z 电子云处于z 轴,C 项正确;基态铬原子的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是,D 项错误。
2.XY 是由短周期电负性相差最大的两种主族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下列有关XY 及其组成元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X 元素的第一电离能远大于其第二电离能B.X 元素的氧化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C.Y 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右上角 一定是离子化合物Na 和F,NaF 为离子化合物。
Na 2O 2中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
3.(2023广东卷)化合物XYZ 4ME 4可作肥料,所含的5种元素位于主族,在每个短周期均有分布,仅有Y 和M 同族。
Y 的基态原子价层p 轨道半充满,X 的基态原子价层电子排布式为n s n -1,X 与M 同周期,E 在地壳中含量最多。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素电负性:E>Y>Z B.氢化物沸点:M>Y>E C.第一电离能:X>E>Y和Y E3-的空间结构均为三角锥形在地壳中含量最多,因此E为氧元素;X的基态原子价层电子排布式为n s n-1,当n-1=2时,n=3,X为镁元素,当n-1=1时,n=2,X为锂元素。
元素周期律课后篇素养形成必备知识基础练1.下列关于微粒半径的说法正确的是()A.电子层数少的元素的原子半径一定小于电子层数多的元素的原子半径B.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的单核微粒半径相同C.质子数相同的不同单核微粒,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D.电子层数相同的粒子,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大,故第ⅦA族元素的原子半径不一定比上一周期第ⅠA族元素的原子半径大,如r(Li)>r(S)>r(Cl),A错误;对于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的单核离子,核电荷数越多,微粒半径越小,B错误;质子数相同的不同单核微粒,阴离子半径>原子半径>阳离子半径,C正确;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原子半径逐渐减小,D 错误。
2.对于以下各组微粒的半径,难以确定前者一定大于后者的是()A.两种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分别为:1s22s22p63s23p64s1和1s22s22p63s23p5B.两种基态原子的轨道表示式为:和C.3s能级上填有2个电子、3p能级全空的原子与2p能级上填有5个电子的原子D.3p能级上有一个未成对电子的原子与3p能级上半充满的原子项中前者为K原子,后者为Cl原子,原子半径前者大;B项中前者为Si原子,后者为P原子,两者是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原子半径前者大于后者;C项中前者为Mg原子后者为F原子,原子半径前者大于后者;D项中前者为Al原子或Cl原子,后者为P原子,原子半径可能前者大也可能后者大。
3.下列关于元素第一电离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钾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小于钠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故钾的金属性强于钠B.因同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左到右逐渐减小,故第一电离能必依次增大C.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n s2n p6(若只有K层时为1s2)的原子,第一电离能较大D.对于同一元素而言,原子的逐级电离能越来越大,说明钾失电子能力比钠强,所以钾的金属性强于钠,A正确;同一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呈增大趋势,但由于p能级电子处于半充满和全空状态时,原子为较稳定状态,第一电离能比同周期相邻元素的大,故同周期第ⅡA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于第ⅢA族元素,第ⅤA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于第ⅥA族元素,B错误;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n s2n p6(若只有K层时为1s2)的原子已达到稳定结构,失去电子较难,所以其第一电离能较大,C正确;对于同一元素的原子来说,原子失电子比带正电荷的离子失电子能力强,所以原子的电离能随着原子失电子个数的增多而增大,D正确。
综合练习卷4-11-- 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一、单选题1.3NH 中的一个H 原子被OH -取代可形成羟胺()2NH OH ,被2NH -取代可形成肼()24N H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3NH 的键角比2H O 小B .基态N 原子核外有5种不同能量的电子C .2NH OH 难溶于水D .2NH OH 中N 和O 原子都采取3sp 杂化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子排布不同的两种氮原子:①①,能量E E >①②B .焰火、霓虹灯光、激光、苂光、LED 灯光等,与原子核外电子跃迁吸收能量有关C .若以E 表示某能级的能量,则E(5s)E(3d)E(4p)>>D .三氯乙酸的酸性强于三氟乙酸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2H 是双原子分子,4CH 是五原子分子,这是由共价键的方向性决定的B .并非所有的共价键都有方向性C .2CO 与2SO 的空间结构都是由共价键的饱和性决定的D .s s σ—键与s p σ—键的对称性相同4.下列分子或离子的空间结构和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均正确的是A .3AsH 平面三角形 3sp 杂化B .3H O +平面三角形 2sp 杂化 C .2H Se V 形 3sp 杂化 D .2-3CO 三角锥形 3sp 杂化 5.法匹拉韦是治疗新冠肺炎的一种药物,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分子中N 、O 、F 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F >N >OB .该分子中不可能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C .该分子中所有N 原子都为sp 3杂化D .1 mol 该分子中含σ键数目为15N A6.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VSEPR)可以预测许多分子或离子的空间构型,有时也能用来推测键角大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SO 2、CO 2都是直线形的分子B .2H O 键角为120°,O 3键角为180°C .BF 3和PCl 3都是三角锥形的分子D .AlCl 3、SO 3都是平面三角形的粒子7.下列物质性质排序错误的是A .酸性:33F CCOOH>CH COOHB .沸点:C .熔点:22CaF >CaBrD .稳定性:24H O>CH 8.短周期主族元素X 、Y 、Z 、W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基态X 原子的2p 能级上未成对电子数是同周期中最多的,Y 元素基态原子中电子的运动状态有8种,Z 元素的焰色试验为黄色,W 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n 1n 2ns np --。
第一章第一节学与问卤族元素的原子结构如下所示:根据卤素的原子结构,请你试着推测一下氟、氯、溴、碘在化学性质上所表现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习题:1、查阅元素周期表,从每个方格中可以得到哪些信息?以一种元素为例,将你获得的信息用图表表示出来。
2、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金、银、铜、铁、锌、钛的位置(周期和族),并指出这些元素的核电荷数。
3、寻找你家中的食品、调味品、药品、化妆品、洗涤剂、清洁剂及杀虫剂等,查阅标签或说明书,看一看哪些物品中含有卤族元素,试着向你的家人说明其中卤素的有关性质。
4、甲、乙、丙、丁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如表中所示,从周期表中找出这四种元素。
(1)填写下表元素甲乙丙丁原子序数 6 8 11 13元素符号周期族(2)写出这几种元素的单质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甲与乙:乙与丙:乙与丁:5、截止到1999年,人们已经发现了113种元素,是否可以说明我们已经发现了113种原子?为什么?6、通过各种渠道收集资料,了解放射性同位素在能源、农业、医疗、考古等方面的应用。
以讨论、讲演、墙报等形式在班上交流。
第二节习题:1、在元素周期表中金属元素和非金属的分界线附近的一些元素能用于制()。
A.合金B.半导体C.催化剂D.农药2、比较下列各组中两种元素金属性或非金属性的强弱。
(1)Na、K (2)B、Al (3)P、Cl (4)S、Cl (5)O、S3、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判断下列各组化合物的水溶液的酸、碱性的强弱。
(1)H3PO4和HNO3(2)Ca(OH)2和Mg(OH)2(3)Al(OH)3和Mg(OH)24、钫是人工合成的金属元素,根据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你能推测出它的一些性质吗?如颜色、状态、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金属性强弱等。
5、镁和钙是第ⅡA主族元素:(1)镁和钙都能与水反应产生氢气,镁反应缓慢,钙刚反应较快,请推测同主族的铍和钡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
(2)钙在空气中会与氧气发生缓慢的反应,所以要把钙保存在密封的容器内,你认为钡应如何保存?6、根据原子结构的有关知识和元素周期表,思考并回答有关114号元素的几个问题。
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或方法中不可以用来鉴别甲烷和乙烯的是A.溴水B.H2C.酸性KMnO4溶液D.燃烧法2.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和该性质的应用均正确的是A.75%的酒精有强氧化性,可用于日常消毒灭菌B.KMnO4有强氧化性,可用浸泡了KMnO4溶液的硅藻土给水果保鲜C.纯净的SiO2透光性高,可用于制作光导纤维、光电池和计算机芯片D.金属钠的还原性比金属钾的强,工业上用金属钠制备金属钾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蛋白质遇到双缩脲试剂会呈现紫玫瑰色B.可通过控制溶液的pH分离氨基酸C.将纤维素溶解在铜氨溶液中,将形成的溶液压入稀硫酸中,取出生成物用水洗涤重新得到蓝色的铜氨纤维D.物证技术中常用茚三酮显现指纹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240和C540互为同素异形体B.氕、氘、氚是氢元素的三种核素,其中子数相同C.CH3COOH与HCOOCH2CH3互为同系物D.C3H8的一氯取代物有3种5.化学在切断传播途径,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新冠病毒的外壳蛋白质是小分子B.医用酒精通过氧化灭活病毒C.医用口罩可以水洗重复使用D.抗病毒疫苗冷藏存放避免蛋白质受热变性6.“人造肉”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被称为植物肉的“人造肉”,主要以大豆等植物蛋白制成。
另一种是用动物干细胞制造的“人造肉”,从活的鸡鸭鱼牛羊猪身上采集干细胞,然后在实验室培养。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肉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而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B.蛋白质水溶液加入饱和Na2SO4溶液,有沉淀析出C.人造肉在一定程度上能减少动物的屠杀D.人体自身能合成的氨基酸称为必需氨基酸7.下列关于乙醇(CH3CH2OH)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与乙烯互为同系物B.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C.与乙酸(CH3COOH)在一定条件能发生酯化反应D.分子中含有羟基8.化学与抗击“新冠”病毒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双氧水中含有H2O2分子B.“84”消毒液应该避光保存C.过氧乙酸(CH3COOOH)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6D.75%的酒精消毒效果不如95%的酒精9.实验室采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乙酸乙酯,实验结束后,取下盛有饱和碳酸钠溶液的试管,再沿该试管内壁缓缓加入紫色石蕊试液1毫升,发现紫色石蕊试液存在于饱和碳酸钠溶液层与乙酸乙酯液层之间(整个过程不振荡试管),下列有关该实验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制备的乙酸乙酯中混有乙酸和乙醇杂质B.该实验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催化和吸水C.饱和碳酸钠溶液主要作用是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及吸收乙醇、中和乙酸D.石蕊层分为三层,由上而下是蓝、紫、红10.室温下,下列各组微粒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pH=1的无色溶液中:CH3CH2OH、Cr2O2-7、K+、SO2-4B.c(Ca2+)=0.1mol·L-1的溶液中:NH+4、SO2-3、Cl-、Br-C.含大量HCO-3的溶液中:C6H5O-、CO2-3、Br-、K+D.能使甲基橙变为橙色的溶液:Na+、NH+4、CO2-3、Cl-二、填空题11.观察以下几种有机物,回答问题。
高中化学必修二实验总结(本学期实用)必修二化学实验题实验一钾与水的反应【实验步骤】分别向两只培养皿中加水至其体积的1/2,然后分别加入绿豆大小的一块金属钾和金属钠,注意观察反应的剧烈程度,并记录所发生的现象。
实验内容钾与水反应钠浮在水面上,熔化成小球,不停地滚动,发出“吱吱”钠与水反应响声,有气体产生向反应后的溶液里加入2滴酚酞试液,立即显红色。
实验结论练习1.201*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美国科学家PeterAgre和RoderickMackinnon以表彰他们在“水通道”和“离子通道”的研究成就。
Mackinnon教授的研究内容主要是Na、K体积很接近,但在生物体内呈现的差别却高达1万倍,他革命性的让科学家观测Na、K在进入离子通道前、通道中以及穿过通道后的状态,可为病人在“离子通道”中寻找具体的病因,并研制相应药物。
下列关于钠、钾的说法正确的是A单质钠的熔点比钾的熔点低B钾与水反应比钠与水反应更剧烈C钠和钾都是短周期元素D钠和钾的合金[ω(K)=50%-80%]在室温下呈液态实验二金属与水、酸的反应1.取一小段镁带,用砂纸磨去表面的氧化膜,放入试管中。
向试管中加入2mL水,并滴入2滴酚酞溶液。
观察现象。
过一会儿加热试管至水沸腾。
观察现象。
现象化学方程式++++实验现象实验结论2.去一小段镁带和一小片铝,用砂纸磨去它们表面的氧化膜,分别放入两支试管,再加入2mL1mol/L盐酸。
现象化学方程式MgAl 结论金属与水或同浓度的酸反应的难易程度、剧烈程度可以用于比较金属的活泼性。
实验三钠与氯气反应取一块绿豆大的金属钠(切去氧化层),用滤纸吸净煤油,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微热。
待钠熔成球状时,将盛有氯气的集气瓶迅速倒扣在钠的上方。
现象化学方程式实验四化学反应与能量1.在一支试管中加入几小块铝片,再加入5mL盐酸,当反应进行到有大量气泡产生时,用手触摸试管外壁,并用温度计测量溶液的温度变化。
现象与解释2.在一个小烧杯里,加入20g已研磨成粉末的氢氧化钡晶体[Ba(OH)28H2O],将小烧杯放在事先已滴有3~4滴水的玻璃片上。
第五、六章练习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符合题意。
1.在下列过程中,需要加快反应速率的是()A.食物变质B.合成氨C.钢铁腐蚀D.塑料老化2.下列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键断裂放出能量8.甲烷燃烧时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C.铝热反应是放热反应D吸热反应均需要加热才能发生3.对于可逆反应2SO2+O2 2SO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使用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B .降低温度能加快反应速率C.增大反应物浓度能减慢反应速率D. SO2、O2能100%转化为产物4.类推的思维方式在化学学习与研究中经常被采用,但类推出的结论是否正确最终要经过实验的验证。
以下类推的结论中正确的是()A. SO2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故CO2也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 .盐酸与镁反应生成H2,故硝酸与镁反应也生成H2C. 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故CO2也能使品红溶液褪色D.常温下浓硫酸能使铁、铝发生钝化,故常温下浓硝酸也能使铁、铝发生钝化5.为了说明影响化学反应快慢的因素,甲、乙、丙、丁四位学生分别设计了如下A〜D四个实验,你认为结论不正确的是()A.在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大理石块和大理石粉与相同的盐酸反应,大理石粉反应快B.将大小、形状相同的镁条和铝条与相同浓度的盐酸反应时,两者速率一样大C.将浓硝酸分别放在冷暗处和强光照射下,会发现光照可以加快浓硝酸的分解D.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氯酸钾,其中一支试管中再加入少量二氧化镒,同时加热,产生氧气的快慢不同6.有关电化学知识的描述正确的是()A. CaO+H2O==Ca(OH),可以放出大量热,故可把该反应设计成原电池,把其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原电池的两极一定是由活动性不同的两种金属组成C.从理论上讲,任何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都可设计成原电池D.原电池工作时,正极表面一定有气泡产生7.向BaCl2溶液依次通入气体X和Y,下列各组不会出现沉淀的是()选项X YA NH CO.8.对于可逆反应H2(g)+I2(g) 2HI(g),在温度一定下由H2(g)和I2(g)开始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H2(g)的消耗速率与HI(g)的生成速率之比为2 :1B .正、逆反应速率的比值是恒定的C.达到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D.达到平衡时,H2(g)和I2(g)浓度不再变化且相等9.硫化氢的转化是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重要研究课题。
急行训练(第十二周)一.选择题1.电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H+=Fe2++H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NO3为电解质溶液B.锌为原电池正极C.铁极质量不变D.铜为原电池正极2.①②③④四种金属片两两相连浸入稀硫酸中都可组成原电池。
①②相连时,外电路电流从②流向①;①③相连时,③为正极;②④相连时,②上有气泡逸出;③④相连时,③的质量减少。
据此判断这四种金属活动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①③②④B.①③④②C.③④②①D.③①②④3.某一同学根据离子反应方程式2Fe3++Fe===3Fe2+来设计原电池。
下列设计方案中可行的是A.电极材料为铁和锌,电解质溶液为FeCl3溶液B.电极材料为铁和铜,电解质溶液为Fe(NO3)3溶液C.电极材料为铁和石墨,电解质溶液为FeCl2溶液D.电极材料为石墨,电解质溶液为FeCl3溶液4.下列有关原电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铝片和镁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NaOH溶液中,镁片较活泼,作负极B铝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浓硝酸中,铜作负极C.镀锌铁和镀锡铁的镀层破损后,前者较易被腐蚀D.将反应2Fe3++Fe===3Fe2+设计为原电池,则可用锌片作负极,铁片作正极,FeCl3溶液作电解质5.铜锌原电池(如图)工作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正极反应为Zn-2e-===Zn2+B.在外电路中,电流从Zn流向CuC.电池反应为Zn+Cu2+===Zn2++CuD.盐桥中的K+移向ZnSO4溶液6. 如图所示,杠杆AB两端分别挂有体积相同、质量相等的空心铜球和空心铁球,调节杠杆并使其在水中保持平衡,然后小心地向水槽中滴入浓CuSO4溶液,一段时间后,下列有关杠杆的偏向判断正确的是()。
A.杠杆为导体或绝缘体时,均为A端高B端低B.杠杆为导体或绝缘体时,均为A端低B端高C.当杠杆为导体时,A端低B端高;杠杆为绝缘体时,A端高B端低D.当杠杆为导体时,A端高B端低;杠杆为绝缘体时,A端低B端高7.一种燃料电池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为:在酸性溶液中甲醇与氧作用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该电池负极发生的反应是()A.CH3OH(g)+O2(g)-2e-===H2O(l)+CO2(g)+2H+(aq)B.O2(g)+4H+(aq)+4e-===2H2O(l)C.CH3OH(g)+H2O(l)-6e-===CO2(g)+6H+(aq)D.O2(g)+2H2O(l)+4e-===4OH-8.已知298 K时,Mg(OH)2的溶度积常数K sp=5.6×10-12,取适量的MgCl2溶液,加入一定量的烧碱溶液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测得pH=13,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所得溶液中的c(H+)=1.0×10-13 mol·L-1B.所得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OH-)=1.0×10-13 mol·L-1C.所加的烧碱溶液的pH=13.0D.所得溶液中的c(Mg2+)=5.6×10-10 mol·L-19.在T℃时,铬酸银(Ag2CrO4)在水溶液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T℃时,在Y点和Z点,Ag2CrO4的K sp相等B.向饱和AgCrO4溶液中加入固体K2CrO4不能使溶液由Y点变为X点C.T℃时,Ag2CrO4的K sp为1×10-8D.图中a=2×10-410.某温度下,Fe(OH)3(s)、Cu(OH)2(s)分别在溶液中达到沉淀溶解平衡后,改变溶液pH,金属阳离子浓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据图分析,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Kap[Fe(OH)3]<Kap[Cu(OH)2]B.加适量NH4Cl固体可使溶液由a点变到b点C.c、d两点代表的溶液中c(H+)与c(OH-)乘积相等D.Fe(OH)3、Cu(OH)2分别在b、c两点代表的溶液中达到饱和11.据报道,以硼氢化合物NaBH4(B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和H2O2作原料的燃料电池,负极材料采用Pt/C,正极材料采用MnO2,可用作空军通信卫星电源,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池放电时Na+从a极区移向b极区B.电极b采用MnO2,MnO2既作电极材料又有催化作用C.该电池的负极反应为:BH-4+8OH--8e-===BO-2+6H2OD.每消耗3 mol H2O2,转移的电子为3 mol12.某汽车尾气分析仪以燃料电池为工作原理测定CO的浓度,其装置如图所示,该电池中电解质为氧化钇氧化钠,其中O2-可以在固体介质NAMCON中自由移动。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传感器中通过的电流越大,尾气中CO的含量越低B.工作时电子由电极a通过固体介质NAMCON流向电极bC.工作时电极b作正极,O2-由电极a流向电极bD.当固体电解质中有1 mol O2-通过时,电子转移2 mol二、填空题13.(1)比较下列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①(NH4)2SO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NaHC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Na2C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0.2mol·L-1CH3COONa溶液和0.1 mol·L-1HCl等体积混合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写出Na2CO3溶液的物料守恒和质子守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等物质的量的CH3COOH和CH3COONa混合液的物料守恒:______________(4)写出等物质的量的Na2CO3和NaHCO3混合液的物料守恒:________________14.常温下,如果取0.1 mol·L-1 HA溶液与0.1 mol·L-1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忽略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变化),测得混合溶液的pH=8,试回答以下问题:(1)混合溶液的pH=8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混合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________(填“>”、“<”或“=”)0.1 mol·L-1 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
(3)求出混合溶液中下列算式的精确计算结果(填具体数字):c(Na+)-c(A-)=________ mol·L-1,c(OH-)-c(HA)=________ mol·L-1。
15.X、Y、Z、W四种金属片进入稀盐酸中,用导线连接,可以组成原电池,结果如下:则四种金属的活泼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16.依据氧化还原反应:2Ag+(aq)+ Cu(s)== Cu2+(aq)+ 2Ag(s)设计的原电池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1)电极X的材料是_________;电解质溶液Y是;(2)银电极为电池的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X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3)外电路中的电子是从电极流向电极。
(4)当Ag电极质量增加21.6g时,转移的电子为_____mol。
17.氢氧燃料电池是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新型发电装置。
如图所示为电池示意图,该电池电极表面均匀地镀一层细小的铂粉,铂吸附气体的能力强,性质稳定。
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电池能量转化的主要形式是_______,在导线中电子流动的方向为_____ 。
(2)负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正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电解液改为稀硫酸,写出两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电极表面镀铂粉的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1)A、B、C三个烧杯中分别盛有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
①B中Sn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Sn极附近溶液的pH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②C中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比较A、B、C中铁被腐蚀的速率,由快到慢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
(2)如图是甲烷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①电池的负极是________(填“a”或“b”)电极,负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
正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电解质溶液的pH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②若电解液换成稀硫酸,写出两极反应式,正极:____________,负极:__________________;在标准状况下,通入5.6 LO2,完全反应时有_____mol电子转移。
19.附加题:铁及铁的化合物应用广泛,如FeCl3可用作催化剂、印刷电路铜板腐蚀剂和外伤止血剂等。
(1)写出FeCl3溶液腐蚀印刷电路铜板的离子方程式。
(2)若将(1)中的反应设计成原电池,请画出原电池的装置图,标出正、负极,并写出电极反应式。
正极反应________ 负极反应。
(3)腐蚀铜板后的混合溶液中,若Cu2+、Fe3+和Fe2+的浓度均为0.10mol·L-1,请参照下表给出的数据和药品,简述除去CuCl2溶液中Fe3+和Fe2+的实验步骤。
氢氧化物开始沉淀时的pH 氢氧化物沉淀完全时的pHFe3+ 1.9 3.2Fe2+7.0 9.0Cu2+ 4.7 6.7提供的药品:Cl2浓H2SO4NaOH溶液CuO C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