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1正数与负数》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104.00 KB
- 文档页数:3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1《正数与负数》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正数与负数》是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的第一节,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初步理解正数和负数的概念,掌握它们的性质,并能够运用正数和负数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材通过引入正数和负数的概念,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感。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他们对数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正数和负数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正数和负数的概念,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等方式,掌握正数和负数的性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正数和负数的概念,掌握它们的性质,能够运用正数和负数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等方式,让学生体验从现实生活抽象出正数和负数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数感。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数和负数的概念,它们的性质。
2.难点:正数和负数的运用,以及理解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等方式,掌握正数和负数的性质。
3.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与生活相关的中性例子,如温度、海拔等,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正数和负数。
3.练习题:准备一些练习题,巩固学生对正数和负数的掌握。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如温度计、海拔计等,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实例中的数,并提问:这些数有什么特点?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可以发现这些数既有正的,也有负的。
教师进而提问: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定义正数和负数呢?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向学生介绍正数和负数的概念,以及它们的性质。
§2.1.1 正数与负数课型:新授课学习目标:1. 通过生活实例认识负数.2. 会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学习重点:会灵活运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课堂流程:(一)引入负数概念1. 生活情境(实例引入):天气预报2013年3月某天北京的温度为-3~3℃,它的确切含义是什么?这一天北京的温差是多少?2. 这里出现了一种新数:-3 表示零下3摄氏度,- 2 表示净输2球,- 0.5 表示小于设计尺寸0.5mm3.我们把以前学过的大于零的数叫做正数.有时在正数前面也加上“+”(正)号.如+0.5、+3、+ 、 + 0.03% ……“+”号可以省略.我们把在以前学过的数(0除外)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做负数.如-3、-0.5、-5.6 ……(二)实践探索例1.下列各数中,哪些是正数? 哪些是负数?+6, -21, 54, 0, 722, -3.14, 0.001, -999 练一练: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集合中:-9,-6,8.7,2,-1,2002,-4.2(相反意义的量包含两个要素:一是它们的意义要相反;二是它们都具有数量.如前进8m 与前进5m ,上升与下降不是相反意义的量;因为前者意义相同,后者缺少数量.正数集合 负数集合例2. 填空:① 如果温度上升40℃,记作+40℃,那么下降70℃,记作 ;② 如果顺时针转300,记作-30°,那么逆时针转60°,记作 ;③ 运出20t 货物,记作+20t ,则运进17t 货物,记作 ;④ 前进4m ,记作+4m ,那么后退3m ,记作 ;⑤ 如果赢利40万元记作+40万元,那么亏损22万元,记作 ;* ⑥ 85分比60分高25分,记作+25分,那么48分,记作 .练一练:1.如果买入200kg 大米记为+200kg ,那么卖出120kg 大米记作 .2.如果-50元表示支出50元,那么+40元表示 .3.太平洋最深处的马里亚纳海沟低于海平面11034m ,它的海拔高度为 .4.用正数或负数表示下列问题中的数:⑴从同一港口出发,甲船向东航行142km ,乙船向西航行142km .⑵车站发出两列列车,A 车向北行驶50 km ,B 车向南行驶40 km .⑶拖拉机加油500升,用去30升.例3.说明下列负数表示的实际意义:① 吐鲁番盆地海拔-155m ② 向南走—27m ;③ 收入-100元 ; *④ 成本下降-3%.(三)当堂反馈1.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集合中去:3,-0.5,31+,-8.75,-7, 0,-975,97-,3.14,21.45,158 2.下列四组数中,三个数都不是负数的( )A .72,0,1.03 B.-56,+3.1,6745 C.-12,-7.5,0 D.1,2,-0.23% 3.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零既是正数,也是负数。
2 1 正数与负数 学习目标1.借助生活中的实例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能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2.了解整数与分数的意义及分类。
3. 乐于接触社会环境中的数学信息,愿意谈论数学话题,在数学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 学习重点:1. 理解正数和负数的概念,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
2. 应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学习难点:负数的意义,理解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课前导学阅读课本第12页至第13页,完成下列各题:1. 像8844,43,100,78,+16等这样的数是 。
2. 像-154, -38.87, -117.3,-1.3%等这样的数是 。
3.“+”读作 ,如+16读作 。
4.“-”读作 ,如-38.87读作 。
5.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6. 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集合中:43,0,8.35,0001.0,24,70.7,311,2----+ 正数集合:{ ,…}负数集合:{ ,…}7.日常生活中,许多具有相反意义的量都可以用 、 来表示。
8.体检时超过标准体重3kg 记作+3kg ,则轻于标准体重5kg 记作 ;9. 、 、 统称为整数.10. 、 统称为分数.课堂活动活动(一)正数与负数的意义:在生活、生产、科研中,经常遇到数的表示与数的运算的问题。
例如:⑴天气预报2003年11月某天北京的温度为-3~3℃,它的确切含义是什么?这一天北京的温差是多少?(2)某机器零件的长度设计为100mm ,加工图纸标注的尺寸为100±0.5(mm),这里的±0.5代表什么意思?合格产品的长度范围是多少?(3)结合课本第12页四幅图片,说出图中所给数字所代表的含义.1. 正数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负数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正数表示方法及读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负数表示方法及读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0既不是____________________,也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例题讲解:例1:指出下列各数中,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0,109,998,5.4,31,9,7---+活动(三)练一练:请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集合中: 2.4,31,2002,7.8,52,6,9----正数集合:{ ,…}负数集合:{ ,…}整数集合:{ ,…}分数集合:{ ,…}例2:填空(1)如果向北行走8km 记作+8km ,那么向南行走5k m 记作 ;(2)如果运进粮食3t 记作+3t ,则-4t 表示 ;(3)如果节约了-20千瓦,实际上是 ;(4)如果负一场得-1分,实际上是 .练一练: 用正数或负数表示下列问题中的量:(1)如果买入大米200kg 记作+200kg ,则卖出120kg 大米记作(2)如果-50元表示支出50元,那么+40元表示;(3)太平洋最深处的马里亚纳海沟低于海平面11034m,它的海拔高度可以表示为;(4)如果时针顺时针方向旋转900记作-900,那么逆时针方向旋转600记作;活动(五)能力提升1.判断下列各说法是否正确:①正数就是自然数()②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的数不存在()③带正号的数为正数,带负号的数为负数()④零是最小的整数()⑤-a是负数()2.小刚在超市买一食品,外包装上印有“总净含量(300±5)g”的字样,请问“±5g”表示什么意义?小刚拿去称了一下,发现只有297g,问食品生产厂家有没有欺诈行为?3.在一次数学竞赛中,成绩在120分以上为优秀100分到119分为合格,100分以下的不合格。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1《正数与负数》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正数与负数》是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
这一节主要介绍正数和负数的概念,以及它们的性质。
通过这一节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正数和负数的含义,掌握它们的运算规则,并能够运用正数和负数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材中,首先介绍了正数和负数的定义,然后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正数和负数的性质,如正数大于负数,正数加负数等于负数等。
接着,教材介绍了有理数的分类,包括正数、负数和零。
最后,教材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正数和负数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节内容之前,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概念,对数有一定的理解。
但是,对于正数和负数的概念,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加深理解。
同时,学生可能对正数和负数的运算规则还不够熟悉,需要通过练习来掌握。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正数和负数的概念,掌握它们的性质和运算规则,并能够运用正数和负数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实例,总结正数和负数的性质,通过练习,掌握正数和负数的运算规则。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对数学产生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数和负数的概念,它们的性质和运算规则。
2.教学难点:正数和负数的运算规则,以及如何运用正数和负数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例,总结正数和负数的性质,通过练习,掌握正数和负数的运算规则。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实例和练习题,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温度、海拔等,引导学生认识正数和负数。
2.新课导入:介绍正数和负数的定义,让学生通过观察实例,总结正数和负数的性质。
3.知识讲解:讲解正数和负数的运算规则,让学生通过练习,掌握正数和负数的运算规则。
2.1 正数和负数教学设计 2022-2023学年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了解正数和负数的概念;2.能够用符号表示正数和负数;3.能够对正数和负数进行排序;4.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二、教学重点1.正数和负数的定义;2.正数和负数的表示方法;3.正数和负数的排序方法。
三、教学准备1.教材: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教具:黑板、白板、笔、讲义、练习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通过提问导入新知,引发学生对正数和负数的思考。
•老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数字,比如温度、海拔等。
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些数字有时候是正的,有时候是负的?•学生:有。
•老师:那么你们知道这些正的数字和负的数字有什么区别吗?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对正数和负数的好奇心。
2. 正数和负数的定义通过示例和讲解,向学生介绍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老师:正数是什么意思呢?请举一个正数的例子。
•学生:1。
•老师:非常好。
那么负数是什么意思呢?请举一个负数的例子。
•学生:-2。
•老师:很好。
正数和负数是相对的,正数是大于零的数,负数是小于零的数。
例如1是一个正数,-2是一个负数。
3. 正数和负数的表示方法教师通过图示和符号的方式,向学生介绍正数和负数的表示方法。
•老师:那么我们如何用符号表示正数和负数呢?•学生:用加号和减号。
•老师:非常好。
正数通常用加号表示,例如+5;而负数通常用减号表示,例如-3。
教师可以通过白板上写出一些正数和负数的例子,让学生观察和总结。
4. 正数和负数的排序方法向学生讲解正数和负数的排序方法。
•老师:请你们观察以下这几个数字:-2,-3,+1,+4,-5。
请你们试着将它们从小到大排列一下。
•学生:-5,-3,-2,+1,+4。
•老师:非常好。
在排序时,先比较它们的绝对值大小,再考虑正负。
绝对值大的数比绝对值小的数要大,正数比负数要大。
5. 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正数和负数的概念通过实际问题的解答,向学生展示正数和负数的运用场景。
苏教科版初中数学重点知识精选掌握知识点,多做练习题,基础知识很重要!苏科版初中数学和你一起共同进步学业有成!2.1 正数与负数班级: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一、【学习目标】1.通过生活实例认识正数和负数。
2.会用正数、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3.知道整数、分数的分类。
二、【学习重难点】正数、负数的概念和零的意义的理解。
三、【自主学习】1、自学课本P12到P13,完成后面的练一练和习题。
2、的数是正数,如,的数是负数,如。
0既不是,也不是。
3、、、统称为整数,、统称为分数。
4、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米记作+8848米,吐鲁番盆地的最低处比海平面低155米,记作。
四、【合作探究】1.负数的概念:若把小学学过的数(0除外)叫做正数,则把在正数前面加上“-”号的数叫做负数。
“-”号读作“负”。
如“-5”读作“负五”。
在小学里,0通常表示没有。
当引入负数后,不能说0表示没有了。
像3,+10,1.7,1/2等比0大的数叫做正数。
有时在正数前加“+”号,也可不加,两者都是一样的。
加上“+”号后读“正” “+”号可以省略不写。
像 -3,-1.7, -10等比0小的数叫做负数,而负数前面“-”不能省略。
否则就变成了正数。
0的意义: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合作交流(1) 足球比赛中,若赢2个球记作+2,那么输3个球记作(2) 银行若存入3000元记作+3000元,那么从中取出2000元记作3.实践应用1.用正负数表示下列各题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1)如果用+15元表示收入15元,那么用去12元记作(2)食堂购进100千克面粉记作+100千克,那么-20千克表示相信自己,就能走向成功的第一步教师不光要传授知识,还要告诉学生学会生活。
数学思维可以让他们更理性地看待人生。
课后续助:
1.选择题.
(1)在-134,—1.6,0,+76
,-2中,负数的个数有(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2)若火箭发射点火前5秒记为一5秒,那么火箭发射点火后10秒应记为 ( )
A .-10秒
B .-5秒
C .+5秒
D .+10秒
(3)下列关于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零是最小的正数
B .零是最大的负数
C .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D .零既是正数也是负数
(4)小明第一次向东走40米,第二次向西走30米,第三次向西走40米,最后相当于小明
( )
A .向西走110米
B .向西走50米
C .向西走30米
D .向东走30米
2.指出下列各数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7,+9,13,+4.5,998,-910
,0,-0.25. 正数集合:{ …}; 负数集合:{ …};
3.任意写出3个正数__________________;任意写出3个负数_____________________.
4.北京与纽约的时差为-13(负号表示同一时刻纽约时间比北京时间晚),如果现在是北京时间
15∶00,那么纽约时间是___________.
5.(1)如果产量减少5%记作-5%,那么20%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购进80箱饮料表示为+80箱,那么-50箱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向西走6米记作-6米,那么向东走10米记作_________;
(4)如果温度上升4℃,记作+4℃,那么下降7℃,记作___________;
(5)收入-100元的实际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向北走-100m 的实际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果把115分记作+15分,那么96分的成绩记作________分,如此记分法,甲生的成绩记作-9分,那么他的实际成绩是_______分,乙生的成绩记作6分,那么他的实际成绩为__________分.
8.某地下午5点的气温为2℃,由于冷空气影响,第1小时后气温下降了3℃,第2小时又下降了4℃,你知道下午6点和7点的气温吗?
9.一袋大米的重量在包装袋上标为50±0.5(单位:千克),表示这种大米的重量为50千克,则包装时要求最重不超过多少?最轻不少于多少?现称得一袋大米的重量为49.8千克,问此袋大米包装符合标准吗?
★12.已知一列数:1,―2,3,―4,5,―6,7,…将这列数排成下列形式:第1行 1
第2行-2 3
第3行-45-6
第4行7-89-10
第5行11 -1213-1415
……
按照上述规律排下去,那么第10行从左边数第5个数等于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