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赤壁怀古》《虞美人》《永遇乐》理解性默写教学内容
- 格式:doc
- 大小:20.50 KB
- 文档页数:5
——原文再现——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核心思想——这首词是苏轼47岁谪居黄州游赤壁时写的。
通过对赤壁的雄奇景色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三国的周瑜谈笑破敌的英雄业绩的向往,抒发了诗人凭吊古迹而引起的自己功业无成而白发已生的感慨。
上片写景。
先以波澜壮阔的长江为背景,点出赤壁战场之所在,然后写它的险要形势,并称颂当时众多英雄人物。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词一开始,以一泻千里、日夜东流的长江着笔,给人以突兀峥嵘、震惊耳目的感觉。
“大江东去”四字,概括出汹涌澎湃的万里长江向东流去的特点。
“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随着时光的流逝,千古以来的“风流人物”和他们的英雄业绩已成历史陈迹;这如同长江的浪花一样,带着他那美好的形象和青春的生命直奔大海,再不回头。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故垒”二字,写出了古代战场的遗址如在目前。
“西边”一词,点明方位,有亲临其境的真实感。
“人道是”三字,借人们的传说加以证实,深化“怀古”的感情色彩,使人倍感亲切。
“三国周郎赤壁”,由时代、人物、地点三个不同性质的名词,组成一幅历史风云的画卷,将“赤壁之战”的图景呈现于读者的面前。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第一句写石,将陡峭峥嵘的石壁直插云天的险峻,形象贴切地描绘了出来。
第二句写涛,不但写出了波涛粗野凶暴的性格,而且还描述了急流澎湃的气势,同时仿佛可以听到狂涛拍岸的吼声,看到它不可阻挡的威力。
第三句写“拍岸”后的“惊涛”所出现的浪花飞溅的奇丽景象。
这三句写景,真是字字珠玑,历历在目。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这两句是上、下片转折的枢纽。
“江山如画”,是对上面所描写的雄伟江山的总括评价。
《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理解性默写《念奴娇赤壁怀古》1.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把长江和历史人物联系起来表现对逝去历史人物感怀的句子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2.《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赞美英雄豪杰战斗过的地方风景壮丽,更赞美这里涌现的叱咤风云的豪杰,向下阕过度的句子是: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3.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写江水面对直插高空的石崖,拍打江岸激起白雪似的浪花的句子是: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4.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从江涛转向赤壁战争遗迹,为歌颂周瑜埋下了伏笔的句子是: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5.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表现周瑜风度潇洒,指挥从容,再现“以少胜多”的战例,艺术地写出周瑜才能的句子是: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6.《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写“小乔”的婚事是为了突出周瑜青春得意、气度雄伟的句子是: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7.《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在对历史人物敬仰中也包含了其对现实的不满。
他深感不能像周瑜那样遇到明君圣主而建立功业因此自嘲的句子是: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登高望远,追怀英雄豪杰,暗寓南宋统治集团没有像孙权那样的英雄豪杰的句子是: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用三句勾勒了刘裕英雄气概的句子是: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从眼前斜阳照射的街道和树木写去,又想起了跟京口有关的另一个历史风流人物的句子是: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登高望远,没有寻觅到英雄遗迹,表达了物是人非伤感的句子是: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5.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无比沉痛的感到人们对失败的历史和分裂的局面渐渐的不以为然的句子是: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及练习一、教学目标1.1 理解《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两首诗的背景和意义。
1.2 分析两首诗的主题思想、情感表达和艺术特色。
1.3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1.4 培养学生的文学兴趣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2.1 《念奴娇·赤壁怀古》的作者、背景和意义。
2.2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作者、背景和意义。
2.3 两首诗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2.4 两首诗的艺术特色和文学价值。
三、教学方法3.1 讲授法:讲解两首诗的背景、意义、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3.2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两首诗的理解和感悟。
3.3 案例分析法:分析两首诗的经典句子,探讨其修辞手法和表现效果。
四、教学步骤4.1 导入:介绍《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两首诗的背景和意义。
4.2 讲解:《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主题思想、情感表达和艺术特色。
4.3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两首诗的理解和感悟。
4.4 分析:分析两首诗的经典句子,探讨其修辞手法和表现效果。
五、教学评价5.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回答问题时的积极程度。
5.3 学生互评: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对方的作品,提高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6.1 教学重点:《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两首诗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两首诗的艺术特色和文学价值。
6.2 教学难点:分析两首诗的经典句子,探讨其修辞手法和表现效果。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七、教学准备7.1 教材:《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相关文本。
7.2 参考资料:关于两首诗的背景、注释和解读。
理解性默写《念奴娇·赤壁怀古》念奴娇·赤壁怀古来自高考语文宝典00:0015:10小伙伴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来复习一下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写他游赤壁的感慨,同时的作品还有前后《赤壁赋》。
词借咏史抒发了作者壮志难酬的郁闷心情。
这首词历来被视为宋词豪放派代表作,铿锵有力,表现作者对英雄的景仰和对建功立业的渴望;最后的感慨语尽管含有消极情绪,也显得旷达洒脱。
首先让我们先来回顾下这首诗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qiáng lǔ)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huán)酹(huán)江月。
1简介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2译文+分析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广无际涯的江流,裹沙带泥,浩浩荡荡朝东流去,千百年来,大浪淘沙,历史的长河吞吐了多少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起头二句,即景抒情,词人登高眺远,抒发他面对长江的感受。
时越古今,地跨万里,把倾注不尽的大江与流芳百世的历史豪杰联系起来,布置了一个极为广阔而悠久的空间、时间背景。
《念奴娇·赤壁怀古》理解性(情境)默写汇编(超详细)-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原文作品】《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jǐn,美玉,亦喻美德)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guān,古代配有青丝带的头巾)巾,谈笑间,樯(qiáng,帆船上挂风帆的桅杆,引申为帆船或帆)橹(lǔ,拨水使船前进的工具,置于船边,比桨长,用于摇动)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lèi,把酒洒在地上表示祭奠或起誓)江月。
【白话译文】大江之水滚滚不断向东流去,淘尽了那些千古风流的人物。
在那久远古战场的西边地方,说是三国周瑜破曹军的赤壁。
四面石乱山高两岸悬崖如云,惊涛骇浪猛烈地拍打着对岸,卷起浪花仿佛冬日的千堆雪。
江山如此的美丽如图又如画,一时间涌出了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当年的周郎名瑜字公瑾,小乔刚刚嫁给了他作为妻子,英姿雄健风度翩翩神采照人。
手中执着羽扇头上著着纶巾,从容潇洒地在说笑闲谈之间,八十万曹军如灰飞烟灭一样。
如今我身临古战场神游往昔,可笑我有如此多的怀古柔情,竟如同未老先衰般鬓发斑白。
人生如同一场朦胧的梦似的,举起酒杯奠祭这万古的明月。
【作品简析】《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是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
此词通过对月夜江上壮美景色的描绘,借对古代战场的凭吊和对风流人物才略、气度、功业的追念,曲折地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功业未就、老大未成的忧愤之情,同时表现了作者关注历史和人生的旷达之心。
全词借古抒怀,雄浑苍凉,大气磅礴,笔力遒劲,境界宏阔,将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给人以撼魂荡魄的艺术力量,曾被誉为“古今绝唱”。
(9)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
《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及练习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理解两首诗的作者、背景和意境,分析其艺术特色。
(3)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文学素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比分析,了解两首诗的主题和情感。
(2)学会从词句、意象等方面鉴赏古典诗词。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古代诗人的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
(2)学会珍惜历史文化遗产,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两首诗的意义、主题和情感。
(2)分析两首诗的艺术特色,鉴赏古典诗词。
2. 教学难点:(1)诗中某些生僻字词的释义和理解。
(2)如何准确把握诗人的情感和意境。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悉《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内容、背景和意境。
(2)收集相关资料,如诗人苏轼和辛弃疾的生平事迹、古代赤壁战场图片等。
2. 学生准备:(1)预习两首诗,了解诗的作者和背景。
(2)查阅词典,释义诗中的生僻字词。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诗人苏轼和辛弃疾。
(2)展示赤壁战场的图片,引导学生想象古代战场的景象。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两首诗,感受诗的音乐美。
(2)学生分享预习过程中对生僻字词的理解。
3. 课堂讲解:(1)讲解两首诗的背景和意境。
(2)分析诗中的意象、词句和艺术特色。
4. 对比分析:(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对比两首诗的主题和情感。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感受。
5. 课堂练习:(1)学生练习朗读两首诗,体会诗的音乐美。
(2)学生尝试背诵两首诗,巩固学习成果。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反思:(1)课堂教学是否有助于学生理解两首诗的意义和主题。
(2)学生对诗的艺术特色的鉴赏能力是否有所提高。
《念奴娇·赤壁怀古》理解性默写27分每空1分1.《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赤壁战场上,周瑜从容娴雅,沉着应战,指挥若定的儒将风度形象:(),(),()。
2.《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词人从视觉、听觉角度,同时运用比喻生动描写赤壁雄奇壮阔的景物的语句:(),(),()。
3.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
(2015新课标卷1)4.具体描写“江山如画”之意的句子是:(),(),()。
5.表达诗人旷达之情的句子是:(),()。
6. 描写周瑜指挥赤壁之战时正值青春年少的英雄形象的语句是()()。
7.《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诗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语句:(),()。
8.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借古伤怀抒发理想幻灭、人生失意的两句是“(),()”。
(2015石家庄二模)9.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用“(),()”两句表达了词人对坎坷身世的无限感慨,借酒抒情,思接古今,是全词余音袅袅的尾声。
(2015西藏拉萨中学高三月考)10. 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将自己对人生的思索寄托于江水和明月的句子是“(),()”。
(四川省资阳市2016届高三模拟1)11. 《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词人“(),()”的慨叹,将江山之胜与怀古之情融为一体。
12. 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从神游故国跌入现实后,表达自嘲自伤情绪的两句是:“(),()”。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共29分每空1分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登高望远,首先想到孙权这位著名的历史人物不禁感叹的两句:(),()。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感叹东吴强盛的局面,孙权的英雄、风流余韵,都经历了无数的风雨,一去不返了的句子是:(),()。
3. 辛弃疾赞叹刘裕北伐的赫赫战功的两句是:(),()。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虞美人》《念奴娇赤壁怀古》重点字词解释、译文、理解性默写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译文及注释译文江山千古依旧,割据的英雄孙仲谋,却已无处寻觅。
无论繁华的舞榭歌台,还是英雄的流风余韵,总被无情风雨吹打而去。
那斜阳中望见的草树,那普通百姓的街巷,人们说寄奴曾经居住。
遥想当年,他指挥着强劲精良的兵马,气吞骄虏一如猛虎。
元嘉帝多么轻率鲁莽,想建立不朽战功,却落得仓皇逃命,北望追兵泪下无数。
还记得四十三年前,我战斗在硝烟弥漫的扬州路。
真是不堪回首,拓跋焘的行宫下,神鸦叫声应和着喧闹的社鼓。
有谁会来寻问,廉颇将军年纪已老,他的身体是否强健如故?注释永遇乐:词牌名,又名“消息”此调有平、仄两体。
此体为双调一百零四字,上下片各十一句四仄韵。
京口:古城名,即今江苏镇江。
因临京岘山、长江口而得名。
北固亭:晋蔡谟筑楼北固山上,称北固亭,原址位于今江苏镇江,北临长江,又称北顾亭。
孙仲谋:孙权,字仲谋。
孙权(182-252年),东吴大帝,三国时期吴国的开国皇帝,曾建都京口。
吴郡富春县(今浙江富阳)人。
长沙太守孙坚次子,幼年跟随兄长吴侯孙策平定江东,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年)孙策早逝。
孙权继位为江东之主。
舞榭(xiè)歌台:演出歌舞的台榭,这里代指孙权故宫。
榭,建在高台上的房子。
寻常巷陌:极窄狭的街道。
寻常,古代指长度,八尺为寻,倍寻为常,形容窄狭。
引伸为普通、平常。
巷、陌,这里都指街道。
寄奴:南朝宋武帝刘裕小名。
“想当年”三句:刘裕曾两次领兵北伐,收复洛阳、长安等地。
金戈,用金属制成的长枪。
铁马,披着铁甲的战马。
《念奴娇-赤壁怀古》《虞美人》《永遇
乐》理解性默写
《念奴娇赤壁怀古》
1.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把长江和历史人物联系起来表现对逝去历史人物感怀的句子是:,,。
2.《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赞美英雄豪杰战斗过的地方风景壮丽,更赞美这里涌现的叱咤风云的豪杰,向下阕过度的句子
是:,。
3.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写江水面对直插高空的石崖,拍打江岸激起白雪似的浪花的句子是:,,。
4.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从江涛转向赤壁战争遗迹,为歌颂周瑜埋下了伏笔的句子是:,,。
5.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表现周瑜风度潇洒,指挥从容,再现“以少胜多”的战例,艺术地写出周瑜才能的句子是:,,。
6.《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写“小乔”的婚事是为了突出周瑜青春得意、气度雄伟的句子是:,,。
7.《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在对历史人物敬仰中也包含了其对现实的不满。
他深感不能像周瑜那样遇到明君圣主而建立功业因此自嘲的句子是:,,。
8.《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经过对比,发出自嘲和感叹后,面对江月和现实,不免流露人生消极情绪的句子是:,。
答案: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2.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3.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4.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5.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6.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7.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8.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虞美人
1.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一个诘句惊心动魄,把李煜的愁闷劈空倾泻下来,其中包涵宇宙的永恒和人生的短暂无常之意。
这个句子是:
2.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含蓄地表现出李煜对人生绝望的句子是:
3.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表现词人在永不停止消逝的时光面前感慨无限,同时放笔呼号,发出一声深沉的浩叹的句子是:
4.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直接抒发亡国之恨的句子是:
5.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用对比手法,反衬出人生无常的句子是:
6.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词人遥望金陵想象,并传出物是人非的无限怅恨的慨叹的句子是:
7.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用比喻.夸张.设问手法写出愁思的多与深广这与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有异曲同工之妙。
句子是:
8.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以水喻愁的名句,将抽象的情感形象化的句子是:
9.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将现实与过去对比来写的句子是:
10李煜的《虞美人》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写愁的多与绵绵不断的句子是:
答案:
1.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2.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3.3.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4.4.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5.5.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6.6.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7.7.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8.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9.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10.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理解性默写
1.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回顾了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宋文帝刘义隆本希望能够“”,但由于行事草率,最终却“”
2.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宋文帝刘义隆草率出师北伐,结果落得北望敌军而惊慌失措的三句是“,,”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登高望远,想到孙权这位著名的历史人物时不禁发出感叹:“,”。
4.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道“,”,表达了英雄业绩的流风余韵已荡然无存,自己希望像英雄那样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难以实现的惆怅。
5.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两句,将传说中英雄刘裕的故居遗迹呈现在读者面前。
6.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两句,描写刘裕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场面,表达了作者的豪情壮志。
7.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引用刘义隆的典故,指出如果不做好充分准备,即使有“,”的雄心,也难免“”。
8.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统治者妄想建立像霍去病那样的筑坛祭天的功业,结果吃了败仗,张皇南逃,狼狈不堪的句子是“,”。
9.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以“,”两句写人们社日迎神赛会,歌舞作乐,与前面的“烽火扬州路”形成鲜明对照。
10.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用廉颇的典故,表明自己虽然年老却是壮志犹存,希望能够为国立功的句子是“,”。
【答案】
1.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2.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3.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4.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5.斜阳草树,寻常巷陌
6.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7.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8.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9.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10.廉颇老矣,尚能饭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