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腐蚀环境分类

腐蚀环境分类

腐蚀环境分类
腐蚀环境分类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腐蚀环境分类

腐蚀环境分类见表B。

表B.1 大气区Hat+H组合桩防腐蚀环境分类

表B.2 海水环境中Hat+H 组合桩防腐蚀部位划分

设计高水位加(

+1.0m )以上 大气区下界至 设计高水位减

之间

表B.3 淡水环境中Hat+H 组合桩防腐蚀部位划分

大气腐蚀环境分类

大气腐蚀环境分类 材料在不同大气环境中的腐蚀破坏程度差异很大,例如,距海24.3米处的钢腐蚀速度为距海243.8米处的大约12倍。试验表明,若以Q235钢板在我国拉萨市大气腐蚀速率为1,则青海察尔汉盐湖大气腐蚀速率为4.3,广州城市为23.9,湛江海边为29.4,相差近30倍。因此,在防腐蚀工程设计和制定产品环境适应性指标时,均需按大气腐蚀环境分类进行。 大气环境分类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按气候特征划分,即自然环境分类;另一种是按环境腐蚀严酷性划分。后者更接近于应用实际而被普遍采用。国际标准ISO9223~9226便是根据金属标准试片在环境中自然暴露试验获得的腐蚀速率及综合环境中大气污染物浓度和金属表面润湿时间进行分类。将大气按腐蚀性高低分为5类,即: C1:很低 C2:低 C3: 中 C4:高 C5:很高 在涂料界,国际标准化组织又颁布了更有针对性的标准:ISO12944-1~ 8:1998 《色漆和清漆─保护漆体系对钢结构的防腐保护》(Paints and varnishes ─ Corrosion protection of steel structures by protective paint systems)[。这是一部在国际防腐界通行的、权威的防护涂料与涂装技术指导性国际标准。目前,在国内涂料、涂装行业、腐蚀与防护行业及相关设计研究院所、高等学校,在重大防腐工程设计、招投标及施工过程中都使用到这一综合性标准。标准共分八个部分: 第1部分总则 第2部分环境分类 第3部分设计上的考虑 第4部分表面类型与表面处理 第5部分保护漆体系、 第6部分试验方法 第7部分涂漆工艺 第8部分新工程和维护工作规范的制定。

腐蚀的基本类型

腐蚀的基本类型 论文导读:而引起的变质和破坏统称为腐蚀。材料腐蚀的现象和机理比较复杂。腐蚀控制技术涉及面广。腐蚀控制,免费论文,腐蚀的基本类型。关键词:腐蚀,材料腐蚀,腐蚀控制 一般而言,金属、混凝土、木材等材料受周围环境介质的影响而发生的化学、电化学和物理等反应,而引起的变质和破坏统称为腐蚀,其中也包括上述因素与机械因素、生物因素等的共同作用。金属腐蚀的主要对象,其中尤以钢铁的腐蚀最为常见,危害、损害性极大。 一、腐蚀的概念及分类 (一)腐蚀的概念 腐蚀是材料与其环境间的物理化学作用引起材料本身性质的变化,如铁的生锈是金属腐蚀的普遍形式,又如氢氧化钠破坏肌肉和植物纤维。材料的腐蚀是包括材料本身和环境介质两者在内的一个具有反应作用的体系,腐蚀反应的场所,首先是材料和腐蚀性介质之间相界面处。材料包括金属和非金属材料,如碳钢及其合金、有色金属、塑料、混凝土和木材等,在一个腐蚀系统中,对材料行为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化学成分、组织结构和表面形态。材料的周围环境介质包括与其接触的气体、液体和固体以及周围环境条件,如温度、压力、速度、光照、辐射、生物条件等。这个作用包括化学的、电化学的、机械的、生物的以及物理的作用。 采用科学的方法防止或者控制腐蚀的危害作用的工程,称为腐蚀工程。(二)材料腐蚀的分类及特征

材料腐蚀的现象和机理比较复杂,材料腐蚀的分类方法也有许多,根据不同的起因、机理和破坏形式而有各种方法。以下介绍几种常用的分类方法。 1.按腐蚀机理分类 通常材料腐蚀按照腐蚀机理可以分为金属化学腐蚀、金属电化学腐蚀、结晶腐蚀、物理化学复合腐蚀。 (1)化学腐蚀:是指金属表面与非电解质直接发生纯化学反应而引起的破坏、其特点是在反应过程中没有电流产生。如铝在四氯化碳、三氯甲烷或乙醇中的腐蚀,镁或钛在甲醇中的腐蚀、物理化学复合腐蚀。 (2)电化学腐蚀:是指金属表面与离子导电的介质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的破坏。在反应过程中有电流产生,腐蚀金属表面上存在着阴极和阳极。阳极的反应是金属原失去电子而成为离子状态转移到介质中,成为阳极氧化反应。阴极反应是介质中的去极化剂吸收来自阳极的电子,成为阴极还原过程。这两个反应是相互独立而又同时进行的,称之为一对共轭反应。有阴阳极组成了短路电流,腐蚀过程中有电流产生。如金属在潮湿大气、海水、土壤及酸、碱、盐溶液中的腐蚀均属这一类。电化学腐蚀比较普遍,对金属结构的危害比较严重。 (3)结晶腐蚀:是指因酸、碱、盐等腐蚀介质侵入到建筑物或材料内部生成结晶盐,由于结晶盐的体积膨胀作用使建筑物或材料内部产生应力而引起的破坏现象。结晶腐蚀是工业厂房、非金属设备常见的腐蚀类型。

金属腐蚀的分类

金属腐蚀的分类:按照反应的特性,金属腐蚀可分为1,化学腐蚀2,生物腐蚀3,电化学腐蚀。化学腐蚀是指氧化剂和金属表面接触,发生化学反应导致的腐蚀。生物腐蚀是指由各种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引起的腐蚀。电化学腐蚀是指发生电化学反应导致的腐蚀。电化学腐蚀是最普遍和最严重的腐蚀,因此研究电化学腐蚀具有重要的意义! 电化学腐蚀的机理:金属材料与电解质溶液接触,通过电极反应产生的腐蚀。电化学腐蚀反应是一种氧化还原反应。在反应中,金属失去电子而被氧化,其反应过程称为阳极反应过程,反应产物是进入介质中的金属离子或覆盖在金属表面上的金属氧化物(或金属难溶盐);介质中的物质从金属表面获得电子而被还原,其反应过程称为阴极反应过程。在阴极反应过程中,获得电子而被还原的物质习惯上称为去极化剂。 在均匀腐蚀时,金属表面上各处进行阳极反应和阴极反应的概率没有显着差别,进行两种反应的表面位置不断地随机变动。如果金属表面有某些区域主要进行阳极反应,其余表面区域主要进行阴极反应,则称前者为阳极区,后者为阴极区,阳极区和阴极区组成了腐蚀电池。直接造成金属材料破坏的是阳极反应,故常采用外接电源或用导线将被保护金属与另一块电极电位较低的金属相联接,以使腐蚀发生在电位较低的金属上。 当金属被放置在水溶液中或潮湿的大气中,金属表面会形成一种微电池,也称腐蚀电池(其电极习惯上称阴、阳极,不叫正、负极)。阳极上发生氧化反应,使阳极发生溶解,阴极上发生还原反应,一般只起传递电子的作用。腐蚀电池的形成原因主要是由于金属表面吸附了空气中的水分,形成一层水膜,因而使空气中CO2,SO2,NO2等溶解在这层水膜中,形成电解质溶液,而浸泡在这层溶液中的金属又总是不纯的,如工业用的钢铁,实际上是合金,即除铁之外,还含有石墨、渗碳体(Fe3C)以及其它金属和杂质,它们大多数没有铁活泼。这样形成的腐蚀电池的阳极为铁,而阴极为杂质,又由于铁与杂质紧密接触,使得 腐蚀不断进行。 (1)析氢腐蚀(钢铁表面吸附水膜酸性较强时) 阳极(Fe):Fe=Fe2++2e- Fe2++2H2O=Fe(OH)2+2H+ 阴极(杂质):2H++2e-=H2 电池反应:Fe+2H2O=Fe(OH)2+H2↑ 由于有氢气放出,所以称之为析氢腐蚀。

腐蚀环境种类

环境种类 大气腐蚀环境 1.农村大气农村大气是最洁净的大气,空气中不含强烈的化学污染,主要含有有机物和无机物尘埃等。影响腐蚀的因素主要是相对湿度、温度和温差. 2.城市大气城市大气的主要污染物主要是城市居民生活所造成的大气污染,如汽车尾气、锅炉排放的SO2等。实际上,很多大城市往往也是工业城市,或者是海滨城市,所以大气环境污染的相当复杂。 3.工业生产区大气工业生产区所排放的污染物含有大量的SO2、H2S等含硫化合物,所以工业大气环境最大的特征是含有硫化物。他们易溶于水,形成的水膜成为强腐蚀介质,加速金属的腐蚀。随着大气相对湿度和温差的变化,这种腐蚀作用更强。很多石化企业和钢铁企业往往非常大,可以形成一个中等城市规模,大气质量相当差,对工业设备和居民生活造成的污染极其严重。 4.海洋大气其特点是空气湿度大,含盐分多。暴露在海洋大气中的金属表面有细小盐粒子的沉降。海盐粒子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后很容易在金属表面形成液膜,引起腐蚀。在季节或昼夜变化气温达到露点是尤为明显。同时尘埃、微生物在金属表面的沉积,会增强环境的腐蚀性。所以海洋大气对金属结构的腐蚀性比内陆大气,包括乡村大气和城市大气要严重的多.海洋的风浪条件、离海面的高度等都会影响到海洋大气腐蚀性。风浪大时,大气中的水分含盐量高,腐蚀性增加。据研究,离海平面7~8m处的腐蚀最强,在此之上越高腐蚀性越弱。雨量的大小也会影响腐蚀,频繁的降雨会冲刷掉金属表面的沉积物,腐蚀会减轻。相对湿度升高会使海洋大气腐蚀加剧。一般热带腐蚀性最强,温带次之,两级最弱。中国最典型的处于海洋腐蚀环境中的是杭州湾跨海大桥,地处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5.处于海滨的工业大气环境,属于海洋性工业大气,这种大气中既含有化学腐蚀污染的有害物质,又含有海洋环境的海盐粒子。2种腐蚀介质的相互作用对混凝土的危害更大。 淡水腐蚀环境 混凝土碳化模型 国内外学者提出了许多混凝土碳化深度预测模型,这些模型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基于试验数据或实际结构的碳化深度实测值,采用数学统计或神经网络等方法拟合得到的经验模型;另一类为基于碳化反应过程的定量分析建立的理论模型。 灰色理论 它是一门研究信息部分清楚、部分不清楚并带有不确定性现象的应用数学学科。传统的系统理论,大部研究那些信息比较充分的系统。对一些信息比较贫乏的系统.利用黑箱的方法,也取得了较为成功的经验。但是,对一些内部信息部分确知、部分信息不确知的系统,却研究得很不充分。这一空白区便成为灰色系统理论的诞生地。在客观世界中,大量存在的不是白色系统(信息完全明确)也不是黑色系统(信息完全不明确),而是灰色系统。因此灰色系统理论以这种大量存在的灰色系统为研究而获得进一步发展。 基本观点 (1)灰色系统理论认为,系统是否会出现信息不完全的情况、取决于认识的层次、信息的层次和决策的层次,低层次系统的不确定量是相当的高层次系统的确定量,要充分利用已知的信息去揭示系统的规律。灰色系统理论在相对高层次上处理问题,其视野较为宽广; (2)应从事物的内部,从系统内部结构和参数去研究系统。灰色系统的内涵更为明确具体;

大气腐蚀

姓名:段平学号:2010214145 科目:腐蚀与材料保护指导老师:陈存华 大气腐蚀的研究进展 摘要:大气腐蚀是指在环境温度下由于空气中的水气、氧气以及污染物质等的电化学或者化学作用而引起的金属腐蚀,电化学腐蚀是由潮湿大气所引起的,即金属表面存在着许多肉眼看不见的薄膜液层和凝结水膜层,大气腐蚀主要是氧通过金属表面所形成液膜的扩散,而发生氧去极化的腐蚀。而化学腐蚀是由于干大气所引起的。 关键词:大气腐蚀;种类;原因;影响;金属;措施 正文: 一、大气腐蚀的种类 通过大气含水的多少可以将大气腐蚀分为三种。(1)干的大气腐蚀:空气十分干燥,金属表面上不存在水膜,金属的腐蚀属于常温氧化。(2)潮的大气腐蚀:Rh<100%,在金属表面上存在肉眼不可见的薄液膜,随水膜厚度增加,V-迅速增大。(3)湿的大气腐蚀:Rh≈100%,金属表面上形成肉眼可见的水膜,随水膜厚度增加,V-逐渐减小。 Rh指的是相对湿度。还可以通过其他的条件进行分类,具体划分见下表: 大气环境腐蚀分类 腐蚀类型腐蚀速度 (mm/a)腐蚀环境 等级名称环境气体类型相对湿度(年平均)% 大气环境I 无腐蚀<1.001 A <60 乡村大气 II 弱腐蚀0.001~0.025 A B 60~75 <60 乡村大气 城市大气 III 轻腐蚀0.025~0.050 A B C >70 60~75 <60 乡村大气 城市大气 工业大气 IV 中腐蚀0.050~0.2 B C D >70 60~75 <60 城市大气 工业大气和海洋大 气 V 较强腐蚀0.2~1.0 C D >70 60~75 工业大气 VI 强腐蚀1~5 D >75 工业大气 腐蚀气体分级 气体类型腐蚀物质名称腐蚀物质含量 (mg/m3) 气体类型腐蚀物质名称 腐蚀物质含量 (mg/m3)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水土腐蚀性判定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 314 号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局部修订版现批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局部修订的条文,自2009年7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1.0.3、4.1.18(1、2、3、4)、4.1.20(1、2、3)、4.8.5、5.7.2、7.2.2条(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经此次修改的原条文同时废止。 局部修订的条文及具体内容,将在近期出版的《工程建设标准化》刊物上登载。 二○○九年五月十九日 12.1.1 当有足够经验或充分资料,认定工程场地及其附近的土或水(地下水或地表水)对建筑材料不具腐蚀性时,可不取样进行腐蚀性评价。否则,应取水试样或土试样进行试验,并按本章评定其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土对钢结构腐蚀性的评价可根据任务要求进行。 12.1.2 采取水试样和土试样应符合下列规定: 1混凝土结构处于地下水位以上时,应取土试样做土的腐蚀性测试; 2混凝土结构处于地下水或地表水中时,应取水试样做水的腐蚀性测试; 3混凝土结构部分处于地下水位以上、部分处于地下水位以下时,应分别取土试样和水试样做腐蚀性测试; 4水试样和土试样应在混凝土结构所在的深度采取,每个场地不应少于2件。当土中盐类成分和含量分布不均匀时,应分区、分层取样,每区、每层不应少于2件。 12.1.3 水和土腐蚀性的测试项目和试验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1水对混凝土结构腐蚀性的测试项目包括:pH值、Ca2+、Mg2+、Cl-、SO 42-、HCO 3 -、CO 3 2-、 侵蚀性CO 2、游离CO 2 、NH 4 +、OH-、总矿化度; 2 土对混凝土结构腐蚀性的测试项目包括:pH值、Ca2+、Mg2+、Cl-、SO 42-、HCO 3 -、CO 3 2- 的易溶盐(土水比1:5)分析; 3 土对钢结构的腐蚀性的测试项目包括:pH值、氧化还原电位、极化电流密度、电阻率、质量损失; 4腐蚀性测试项目的试验方法应符合表12.1.3的规定。 12.1.4 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可分为微、弱、中、强四个等级,并可按本规范

材料腐蚀的分类

材料腐蚀的分类 材料腐蚀类别与相应机理 金属和它所处的环境介质之间发生化学、电化学或物理作用,引起金属的变质和破坏,称为金属腐蚀。腐蚀现象是十分普遍的。从热力学的观点出发,除了极少数贵金属Au、Pt 等外,一般材料发生腐蚀都是一个自发过程。金属很少是由于单纯机械因素(如拉、压、冲击、疲劳、断裂和磨损等)或其他物理因素(如热能、光能等)引起破坏的,绝大多数金属的破坏都与其周围环境的腐蚀因素有关。 1.1金属的高温氧化腐蚀 1.1.1高温氧化腐蚀概念 在大多数条件下,使用金属相对于其周围的气态都是热不稳定的。根据气体成分和反应条件不同,将反应生成氧化物、硫化物、碳化物和氮化物等,或者生成这些反应产物的混合物。在室温或较低温干燥的空气中,这种不稳定性对许多金属来说没有太多的影响。因为反应速度很低。但是随着温度的上升,反应速度急剧增加。这种在高温条件下,金属与环境介质中的气相或凝聚相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而遭受破坏的过程称高温氧化,亦称高温腐蚀。 从广义上看,金属的氧化应包括硫化、卤化、氮化、碳化,液态金属腐蚀,混合气体氧化,水蒸气加速氧化,热腐蚀等高温氧化现象;从狭义上看,金属的高温氧化仅仅指金属(合金)与环境中的氧在高温条件下形成氧化物的过程。 1.1.2高温氧化腐蚀机理 研究金属高温氧化时,首先应讨论在给定条件下,金属与氧相互作用能否自发地进行或者能发生氧化反应的条件是什么,这些问题可通过热力学基本定律做出判断。 金属氧化时的化学反应可以表示成: Me (s)+O 2(g)→MeO 2(g) 对该式来说: 可知,只要知道温度T 时的标准自由能变化值,即可得到该温度下的金属氧化物分解压,然后将其与给定条件下的环境氧分压比较就可判断金属氧化反应式的反应方向。 在一个干净的金属表面上,金属氧化反应的最初步骤是气体在金属表面上吸附。随着反应的进行,氧溶解在金属中,进而在金属表面形成氧化物薄膜或独立的氧化物核。在这

大气腐蚀环境分类OK

1. 大气腐蚀环境分类:乡村大气、城市大气、工业大气、海洋大气。 ①乡村大气的腐蚀性通常情况下是最小的,正常情况下也不含化学污染物,但的确包含有机物和无机物颗粒,其主要的腐蚀性来源是水分,氧气和二氧化碳。干旱和热带大气是乡村大气中的特殊情况。①②③④⑤⑥⑦ ②城市大气与乡村大气类似,因为很少有工业活动,其主要腐蚀源是机动车排放和民用燃料排放所产生的硫化物和氮化物类污染物。 ③工业大气通常具有较强的腐蚀性,但与石化工业、重工业等工厂区排放物的类型和浓度有关,其主要污染和腐蚀性物质是不同浓度的二氧化硫、氯化物、磷酸盐和硝酸盐等。工业大气环境下通常会形成酸雨,使其腐蚀环境区域扩大化。 ④海洋大气通常具有高度的腐蚀性,而且其腐蚀性与距离海岸的远近和朝向、风向和风速、所处气候带和纬度等有关,其腐蚀性来源是海风卷着海水中的氯化物粒子并沉积到基材表面 2. 一般来说,钢铁的腐蚀是一种电化学腐蚀。水和氧是钢铁产生腐蚀的两个必要条件。 3. 大气腐蚀的关键因素:湿润时间、环境温度、大气污染物。(1)二氧化硫(2)氯化物(3)其他大气污染物 4. 防止海洋腐蚀的措施:除正确设计金属构件、合理选材外,通常有以下几种:(1)采用阳极性金属热喷涂层或复合涂层(2)采用厚浆型重防腐涂料;(3)根据电化学腐蚀原理,采用牺牲阳极(4)对重点部件采用耐腐蚀材料包套(5)设计构件时要考虑到足够的腐蚀裕量。 5. 只有热喷涂才是最有效的长效防腐方法 6. 一般来说,重防腐涂料由底漆、中间漆、面漆等三部分组成,除了防腐性和要求各层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容性、附着力和干燥时间外,各部分涂料因为所处位置不同要求也各不相同。如底漆需要与基材有良好的,中间层主要起增加厚度和提供柔韧性作用,面漆需要抵抗腐蚀介质和耐候性等。 7. 涂层体系特点:①重防腐涂料体系的配套具有差异性②重防腐涂料对钢铁的保护不能一劳永逸③重防腐蚀涂装的初期投资少但后期维护费用高④重防腐涂料高压无气喷涂施工效益高⑤无机富锌底漆表面处理要求高及需要涂装后保养 8. 热喷涂技术是指利用不同的热源来加热各种被喷涂的材料至熔融状态,并借助于雾化气流的加速使其形成"微粒雾流",高速喷射到经过表面预处理的工件上,形成与基体紧密结合的堆积状喷涂层的技术。 9. 电弧喷涂是利用燃烧于两根连续送进的被喷涂金属线材之间的电弧作为热源来使金属线材熔化,用高速气流把熔化的金属雾化成微粒,并使雾化金属粒子加速,雾化粒子射流高速沉积到工件表面形成涂层的技术。 10. 电弧喷涂层大多是均匀腐蚀,涂层的厚度与防腐蚀寿命大致成正比例关系。所以涂层厚度的选择至关重要。 11. 由电弧喷涂金属涂层和有机封闭涂层组合在一起的防护涂层体系就成为电弧喷涂复合涂层体系。它是由阳极性金属喷涂层+涂料封闭底层+涂料封闭中间层+涂料封闭面层组成。涂料封闭底层主要起封孔作用,应与金属喷涂层有良好的相容性,能充分渗透并填充金属喷涂层的孔隙并良好附着。涂料封闭中间层是封闭和隔离层,耐蚀性好。涂料封闭面层应对腐蚀环境有适应性,能耐腐蚀和耐大气老化。 12. 桥梁钢结构其他防护技术:①电镀锌及锌合金涂层技术②热镀锌涂层技术③冷镀锌涂层技术④阴极保护技术 13. 热镀锌图层技术:是将除锈后的钢件侵入熔化的锌液中,铁与熔融锌反应生成一层合金化的锌层,附着在钢件表面,从而起到防腐的目的。这是一种有效的金属防腐蚀方式,主要

腐蚀的分类及特点

[分享] 腐蚀的分类及特点 特点, 腐蚀, 分类 - 腐蚀的分类及特点腐蚀的分类及特点 1 点蚀 点蚀又称坑蚀和小孔腐蚀。点蚀有大有小,一般情况下,点蚀的深度要比其直径大的多。点蚀经唱法生在表面有钝化膜或保护膜的金属上。 由于金属材料中存在缺陷、杂质和溶质等的不均一性,当介质中含有某些活性阴离子(如Cl-)时,这些活性阴离子首先被吸附在金属表面某些点上,从而使金属表面钝化膜发生破坏。一旦这层钝化膜被破坏又缺乏自钝化能力时,金属表面就发生腐蚀。这是因为在金属表面缺陷处易漏出机体金属,使其呈活化状态,而钝化膜处仍为钝态,这样就形成了活性—钝性腐蚀电池,由于阳极面积比阴极面积小得多,阳极电流密度很大,所以腐蚀往深处发展,金属表面很快就被腐蚀成小孔,这种现象被称为点蚀。 在石油、化工的腐蚀失效类型统计中,点蚀约占20%~25%。流动不畅的含活性阴离子的介质中容易形成活性阴离子的积聚和浓缩的条件,促使点蚀的生成。粗糙的表面比光滑的表面更容易发生点蚀。 PH值降低、温度升高都会增加点蚀的倾向。氧化性金属离子(如Fe3+、Cu2+、Hg2+等)能促进点蚀的产生。但某些含氧阴离子(如氢氧化物、铬酸盐、硝酸盐和硫酸盐等)能防止点蚀。 点蚀虽然失重不大,但由于阳极面积很小,所以腐蚀速率很快,严重时可造成设备穿孔,使大量的油、水、气泄漏,有时甚至造成火灾、爆炸等严重事故,危险性很大。点蚀会使晶间腐蚀、应力腐蚀和腐蚀疲劳等加剧,在很多情况下点蚀是这些类型腐蚀的起源。 2 缝隙腐蚀 在电解液中,金属与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表面之间构成狭窄的缝隙,缝隙内有关物质的移动受到了阻滞,形成浓差电池,从而产生局部腐蚀,这种腐蚀被称为缝隙腐蚀。缝隙腐蚀常发生在设备中法兰的连接处,垫圈、衬板、缠绕与金属重叠处,它可以在不同的金属和不同的腐蚀介质中出现,从而给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行造成严重障碍,甚至发生破坏事故。对钛及钛合金来说,缝隙腐蚀是最应关注的腐蚀现象。介质中,氧气浓度增加,缝隙腐蚀量增加;PH值减小,阳极溶解速度增加,缝隙腐蚀量也增加;活性阴离子的浓度增加,缝隙腐蚀敏感性升高。但是,某些含氧阴离子的增加会减小缝隙腐蚀量。 3 应力腐蚀 材料在特定的腐蚀介质中和在静拉伸应力(包括外加载荷、热应力、冷加工、热加工、焊接等所引起的残余应力,以及裂缝锈蚀产物的楔入应力等)下,所出现的低于强度极限的脆性开裂现象,称为应力腐蚀开裂。 应力腐蚀开裂是先在金属的腐蚀敏感部位形成微小凹坑,产生细长的裂缝,且裂缝扩展很快,能在短时间内发生严重的破坏。应力腐蚀开裂在石油、化工腐蚀失效类型中所占比例最高,可达50%。 应力腐蚀的产生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材料对介质具有一定的应力腐蚀开裂敏感性;二是存在足够高的拉应力。导致应力腐蚀开裂的应力可以来自工作应力,也可以来自制造过程中产生的残余应力。据统计,在应力腐蚀开裂事故中,由残余应力所引起的占80%以上,而由工作应力引起的则不足20%。 应力腐蚀过程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孕育期,在这一阶段内,因腐蚀过程局部化

腐蚀性化学品分类说明

腐蚀性化学品分类说明 作者:上海西脉科司实业有限公司 腐蚀品定义 本类化学品系指能灼伤人体组织并对金属等物品造成损坏的固体或液体。与皮肤接触在4h内出现可见坏死现象,或温度在55℃时,对20号钢的表面均匀年腐蚀率超过6.25mm/年的固体或液体。其主要品类是酸类和碱类 腐蚀品特性 (一)强烈的腐蚀性 1.对人体有腐蚀作用,造成化学灼伤。腐蚀品使人体细胞受到破坏所形成的化学灼伤,与火烧伤、烫伤不同。化学灼伤在开始时往往不太痛,待发觉时,部分组织已经灼伤坏死,所以较难治愈。 2.对金属有腐蚀作用。腐蚀品中的酸和碱甚至盐类都能引起金属不同程度的腐蚀。使其遭受腐蚀损坏。能腐蚀玻璃。 3.对有机物质有腐蚀作用。能和布匹、木材、纸张、皮革等发生化学反应。 4.对建筑物有腐蚀作用。如酸性腐蚀品能腐蚀库房的水泥地面,而氢氟酸腐蚀品之所以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其基本原因主要是由于这类物品具有或酸性、或碱性、或氧化性、或吸水性等所致。 例如:盐酸、稀硫酸等强酸能和钢铁反应,从而使钢铁制品遭受腐蚀。 2HCI+Fe=FeCl2+H2 ↑ H2S04+Fe=FeS04+H2 ↑ 氢氧化钠等强碱能和油脂起皂化反应,因而能灼伤动植物机体。 (C17H35coo)3C3Hs+3NaOH=3C17H35COONa+C3H5(OH)3 硬脂酸甘油酯氢氧化钠硬脂酸钠甘油 生石灰(氧化钙)具有很强的吸水性,能和水发生反应,生成强碱并产生大量的热,能灼伤皮肤。

CaO+H20=Ca(OH)2+热量 (二)毒性 多数腐蚀品有不同程度的毒性,有的还是剧毒品,如氢氟酸、溴素、五溴化磷等。 (三)易燃性 部分有机腐蚀品遇明火易燃烧,如冰醋酸、醋酸酐、苯酚等。 (四)氧化性 部分无机酸性腐蚀品,如浓硝酸、浓硫酸、高氯酸等具有氧化性能,遇有机化合物如食糖、稻草、木屑、松节油等易因氧化发热而引起燃烧。高氯酸浓度超过72%时遇热极易爆炸,属爆炸品;高氯酸浓度低于72%时属无机酸性腐蚀品,但遇还原剂、受热等也会发生爆炸 腐蚀品分项 腐蚀品分为酸性腐蚀品、碱性腐蚀品、其他腐蚀品三项。 (一)酸性腐蚀品 酸性腐蚀品危险性较大,它能使动物皮肤受腐蚀,它也腐蚀金属。其中强酸可使皮肤立即出现坏死现象。这类物品主要包括各种强酸和遇水能生成强酸的物质,常见的有硝酸、硫酸、盐酸、五氯化磷、二氯化硫、磷酸、甲酸、氯乙酰氯、冰醋酸、氯磺酸、溴素等。 举例: (1)硝酸 分子式:HNO3 理化性质:五色透明发烟液体,工业品常呈黄色或红棕色。能与水以任何比例相混合。有硝化作用,能在有机化合物中引入硝基而生成硝基化合物。密度1.41(68%)、1.5(无水),沸点

不銹钢常见腐蚀种类

不銹鋼常見腐蝕種類 1. 2.電流腐蝕(galvanic corrosion)或稱二金屬腐蝕(two-metal corrosion) 兩不同金屬在電解質溶液中接觸,當兩者的電位不同時,活性較大者將成為陽極,活性較小者將成為陰極,形成一個封閉回路,兩極間即有電流流動,造成電流腐蝕。電流腐蝕的大小,取決於兩不同金屬的電位差大小。 3.裂隙腐蝕(crevice corrosion) 裂隙腐蝕是發生在裂隙處的局部腐蝕,常見的裂隙處為搭接面(lap joint),止洩墊面(gasket)螺絲丁頭下,以及沈積物(deposit)下等。不論是金屬與金屬或金屬與非金屬接合面間隙,都可能發生裂隙腐蝕。 4.孔蝕(pitting) 孔蝕是局部的穿孔腐蝕,在金屬表面生成一個個或是許多密集的坑坑洞洞,深淺不一,使金屬表面看起來粗糙,但也只是一區一區的,並不是整個表面。 孔蝕的生成原因很多,最普通的一個是不清潔,金屬表面有灰塵、鐵銹、污垢等沈積物。 5.粒界腐蝕(intergranular corrosion) 晶粒邊界是液態金屬最後凝固的部分,其熔點最低,固體金屬熔解時,此部分也最先熔解。晶粒邊界也是高能量區,富有化學活性,所以金屬腐蝕時,也容易先由晶粒邊界開始。 6.選擇腐蝕(或稱分離腐蝕) 選擇固體合金中某一合金元素腐蝕。最常見的例子是黃銅(30﹪Zn+70﹪Cu)因腐蝕而失去鋅,失去鋅的部位表面顯現出銅原有的紅色,肉眼即可辨別出紅色和黃色。所以也稱為失鋅(Dezincification)。 7.應力腐蝕(stress corrosion) 內有應力,外有J腐蝕媒體,聯合造成的金屬腐蝕,叫做應力腐蝕。應力腐蝕大多會發生裂紋,所以又稱為應力蝕裂(stress corrosion cracking,簡寫成SCC)。 應力腐蝕可能有兩種情況: (1) 應力促進的腐蝕(stress-accelerated corrosion ) (2) 應力蝕裂(SCC),是比較重要的一種情況。 8.沖蝕(erosion corrosion) 機件遇到流動的腐蝕流體(corrodent)所造成的腐蝕,叫做沖蝕。形成的要件有二,一是腐蝕媒體是流體(fluid),一是腐蝕媒體是流動的。腐蝕流體包括氣體,水溶液,有機溶液,和液態金屬。 與沖蝕有關的因素是: (1) 媒體的腐蝕性強弱。 (2) 流體中有無懸浮的固體顆粒,如泥漿(slury)。 (3) 流體的流動是穩定流(steady flow)或是亂流(turbulent flow),以及流速的大小。 9.其他腐蝕 腐蝕的種類很多有些少見的現象,是在無法觀察處漸漸進行,並非由顯著外力造成的物質敗壞,也可歸類於腐蝕。下面列出的就是此類。 (1)刃狀腐蝕(knife-line attack),簡寫為KLA (2)磨蝕(fretting corrosion) (3)熱變(thermal gradient) (4)絲狀腐蝕(filiform corrosion)

腐蚀性分析报告

东营万通海欣盈园 水土腐蚀性分析报告书工程负责人 审核 审定 批准人 东营东信岩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二0一四年七月

我公司受万通海欣地产有限公司的委托,承担了其东营万通海欣盈园场地的地下水及地基土腐蚀性检测任务。 1.1、地下水的腐蚀性评价 根据委托方提供的场地内水样共3件,水样编号分别为1、2、3,经室内试验分析,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腐蚀性评价如下表: 表1.1 按环境类型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的腐蚀性评价表 表1.2 按地层渗透性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的腐蚀性评价表

(注:A是指直接临水或强透水层中的地下水;B是指弱透水层中的地下水。强透水层是指碎石土和砂土;弱透水层是指粉土和粘性土。) 表1.3 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的腐蚀性评价表 该场地环境类型为II类,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按B类地层渗透类型,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综合评价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在干湿交替条件下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中等腐蚀性,在长期浸水条件下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 1.2、地基土的腐蚀性评价 根据委托方提供的场地内地基土样共3件,土样编号为4、5、6,经室内试验分析,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相关规定,土的腐蚀性评价如下表: 表1.4 按环境类型地基土对混凝土结构的腐蚀性评价表 表1.5 按地层渗透性地基土对混凝土结构的腐蚀性评价表

(注:A是指强透水土层;B是指弱透水土层) 表1.6 地基土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的腐蚀性评价表 (注:A是指地下水位以上的碎石土、砂土,稍湿的粉土,坚硬、硬塑的黏性土;B是湿、很湿的粉土,可塑、软塑、流塑的黏性土) 该场地环境类型为II类,地基土对混凝土结构具弱腐蚀性;按B类地层渗透类型,地基土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综合评价场地地基土对混凝土结构具弱腐蚀性。在B类环境条件下地基土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中等腐蚀性。 地下水与地基土对建筑材料腐蚀的防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2008)的规定。 说明: 1、本次试验所有样品均由委托方提供,本报告只针对委托方提供的样品进 行试验,试验结果真实有效; 2、地下水与地基土的腐蚀性评价供委托方及设计部门参考; 3、地下水与地基土各离子的含量详见附表。

在各种环境中不锈钢的耐腐蚀性能

在各种环境中不锈钢的耐腐蚀性能 1.大气腐蚀 不锈钢耐大气腐蚀基本上是随大气中的氯化物的含量而变化的。因此,靠近海洋或其他氯化物污染源对不锈钢的腐蚀是极为重要的。一定量的雨水,只有对钢表面的氯化物浓度起作用时才是重要的。 农村环境1Cr13、1Cr17和奥氏体型不锈钢可以适应各种用途,其外观上不会有显著的改变。因此,在农村暴露使用的不锈钢可以根据价格,市场供应情况,力学性能、制作加工性能和外观来选择。 工业环境在没有氯化物污染的工业环境中,1Cr17和奥氏体型不锈钢能长期工作,基本上保持无锈蚀,可能在表面形成污膜,但当将污膜清除后,还保持着原有的光亮外观。在有氯化物的工业环境中,将造成不锈钢锈蚀。 海洋环境1Cr13和1Cr17不锈钢在短时期就会形成薄的锈膜,但不会造成明显的尺寸上的改变,奥氏体型不锈钢如1Cr17Ni7、1Cr18Ni9和0Cr18Ni9,当暴露于海洋环境时,可能出现一些锈蚀。锈蚀通常是浅薄的,可以很容易地清除。0Cr17Ni12M02含钼不锈钢在海洋环境中基本上是耐腐蚀的。 除了大气条件外,还有另外两个影响不锈钢耐大气腐蚀性能的因素。即表面状态和制作工艺。精加工级别影响不锈钢在有氯化物的环境中的耐腐蚀性能。无光表面(毛面)对腐蚀非常敏感。即正常的工业精加工表面对锈蚀的敏感性较小。表面精加工级别还影响污物和锈蚀的清除。从高精加工的表面上清除污物和锈蚀物很容易,但从无光的表面上清除则很困难。对于无光表面,如果要保持原有的表面状态则需要经常的清理。 2.淡水 淡水可定义为不分酸性、盐性或微咸,来源于江河、湖泊、池塘或井中的水。 淡水的腐蚀性受水的pH值、氧含量和成垢倾向性的影响。结垢(硬)水。其腐蚀性主要由在金属表面形成垢的数量和类型来决定。这种垢的形成是存在其中的矿物质和温度的作用。非结垢(软)水,这种水一般比硬水的腐蚀性强。可以通过提高pH值或减少含氧量来降低其腐蚀性。 1Cr13不锈钢明显地比碳素钢耐淡水腐蚀,而且在淡水中使用有极好的特征。这种钢广泛用于例如需要高强度和耐腐蚀的船坞和水坝等用途。然而,应当考虑到在某些情况下。1Cr13在淡水中可能对中度点蚀敏感.但是点蚀完全可以用阴极防蚀方法来避免。1Cr17和奥氏体型不锈钢在室温(环境温度)几乎完全可以耐淡水腐蚀。 3.酸性水 酸性水是指从矿石和煤浸析出的被污染的自然水,由于是较强的酸性所以其腐蚀性比自然淡水强得多。,由于水对矿石和煤中所含硫化物的浸析作用,酸性水中通常含有大量的游离硫酸,此外,这种水含有大量的硫酸铁,对碳钢的腐蚀有非常大的作用。 受酸性水作用的碳钢设备通常很快被腐蚀。用受酸性河水作用的各种材料所做试验的结果表明,在这种环境下奥氏体型不锈钢有较高的耐腐蚀性能。 奥氏体型不锈钢在淡水和酸性河水中有极好的耐腐蚀性能,特别是其腐蚀膜对热传导的阻碍较小,所以在热交换用途中广泛使用不锈钢管。 4.盐性水 盐性水的腐蚀特点是经常以点蚀的形式出现。对于不锈钢,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盐性水导致起耐腐蚀作用的钝化膜局部破坏。这些钢发生点蚀的其他原因是附着于不锈钢设备上的茗荷介和其他海水有机物可形成报送的浓差电池。一旦形成,这些电池非常活跃,并且造成大量腐蚀和点蚀。在盐性水高速流动的情况下,例如泵的叶轮,奥氏体型不锈钢的腐蚀通常是非常小

不锈钢的耐腐蚀性及其种类

不锈钢的耐腐蚀性及其种类 1.腐蚀的种类和定义: 在众多的工业用途中,不锈钢都能提供今人满意的耐蚀性能。根据使用的经验来看,除[wiki]机械[/wiki]失效外,不锈钢的腐蚀主要表现在:不锈钢的一种严重的腐蚀形式是局部腐蚀(亦即应力腐蚀开裂、点腐蚀、晶间腐蚀、腐蚀疲劳以及缝隙腐蚀)。这些局部腐蚀所导致的失效事例几乎占失效事例的一半以上。事实上,很多失效事故是可以通过合理的选材而予以避免的。 应力腐蚀开裂(SCC):是指承受应力的合金在腐蚀性[wiki]环境[/wiki]中由于烈纹的扩展而互生失效的一种通用术语。应力腐蚀开裂具有脆性断口形貌,但它也可能发生于韧性高的材料中。发生应力腐蚀开裂的必要条件是要有拉应力(不论是残余应力还是外加应力,或者两者兼而有之)和特定的腐蚀介质存在。型纹的形成和扩展大致与拉应力方向垂直。这个导致应力腐蚀开裂的应力值,要比没有腐蚀介质存在时材料断裂所需要的应力值小得多。在微观上,穿过晶粒的裂纹称为穿晶裂纹,而沿晶界扩图的裂纹称为沿晶裂纹,当应力腐蚀开裂扩展至其一深度时(此处,承受载荷的材料断面上的应力达到它在空气中的断裂应力),则材料就按正常的裂纹(在韧性材料中,通常是通过显微缺陷的聚合)而断开。因此,由于应力腐蚀开裂而失效的零件的断面,将包含有应力腐蚀开裂的特征区域以及与已微缺陷的聚合相联系的“韧窝”区域。 点腐蚀:是一种导致腐蚀的局部腐蚀形式。 晶间腐蚀:晶粒间界是结晶学取向不同的晶粒间紊乱错合的界城,因而,它们是钢中各种溶质元素偏析或金属化合物(如碳化物和δ相)沉淀析出的有利区城。因此,在某些腐蚀介质中,晶粒间界可能先行被腐蚀乃是不足为奇的。这种类型的腐蚀被称为晶间腐蚀,大多数的金属和合金在特定的腐蚀介质中都可能呈现晶间腐蚀。 缝隙腐蚀:是局部腐蚀的一种形式,它可能发全于溶液停滞的缝隙之中或屏蔽的表面内。这样的缝隙可以在金属与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的接合处形成,例如,在与铆钉、螺栓、垫片、阀座、松动的表面沉积物以及海生物相接烛之处形成。 全面腐蚀:是用来描述在整个合金表面上以比较均勺的方式所发生的腐蚀现象的术语。当发生全面腐蚀时,村料由于腐蚀而逐渐变薄,甚至材料腐蚀失效。不锈钢在强酸和强碱中可能呈现全面腐蚀。全面腐蚀所引起的失效问题并不怎么令人担心,因为,这种腐蚀通常可以通过简单的浸泡试验或查阅腐蚀方面的文献资料而预测它。 2.各种不锈钢的耐腐蚀性能 304 是一种通用性的不锈钢,它广泛地用于制作要求良好综合性能(耐腐蚀和成型性)的[wiki]设备[/wiki]和机件。 301 不锈钢在形变时呈现出明显的加工硬化现象,被用于要求较高强度的各种场合。 302 不锈钢实质上就是含碳量更高的304不锈钢的变种,通过冷轧可使其获得较高的强度。 302B 是一种含硅量较高的不锈钢,它具有较高的抗高温氧化性能。 303和303Se 是分别含有硫和硒的易切削不锈钢,用于主要要求易切削和表而光浩度

材料腐蚀的种类、危害和解决办法

材料腐蚀的种类、危害及解决办法 腐蚀是指材料受周围环境的 作用,发生有害的化学变化、电化学变化或物理变化而失去其 固有性能的过程。通常环境介质对材料有各种不同的作用,其 中有多种作用可导致材料遭受破坏,但只有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才称为腐蚀作用:①材料受介质作用的部分发生状态变化,转变成新相。②在材料遭受破坏过程中,整个腐蚀体系的自由能降低。 材料腐蚀发生在材料表面。按腐蚀反应进行的方式分为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前者发生在非离子导体介质中;后者发生在具有离子导电性的介质中,故可通过改变材料的电极电位来改变腐蚀速度。按材料破坏特点分为均匀腐蚀、局部腐蚀和选择性腐蚀。均匀腐蚀指材料表面各处腐蚀破坏深度差别很小,没有特别严重的部位,也没有特别轻微的部分。局部腐蚀是材料表面的腐蚀破坏集中发生在某一区域,主要有孔蚀、缝隙腐蚀、晶间腐蚀等。选择性腐蚀是金属材料在腐蚀介质中,其活性组元产生选择性溶解,由金属材料合金组分的电化学差异所致。按腐蚀环境又分为微生物腐蚀、大气腐蚀、土壤腐蚀、海洋腐蚀和高温腐蚀等。 金属材料以及由它们制成的结构物,在自然环境中或者在工况条件下,由于和其所处环境介质发生化学或者电化学作用而引起的变质和破坏,这种现象称为腐蚀,其中也包括上述因素和力学因素或者生物因素的共同作用。某些物理作用例如金属材料在某些液态金属中的物理溶解现象也可以归入金属腐蚀范畴。一般而言,生锈专指钢铁和铁基合金而言,它们在氧和水的作用下形成了主要由含水氧化铁组成的腐蚀产物铁锈。有色金属及其合金可以发生腐蚀但并不生锈,而是形成和铁锈相似的腐蚀产物,如铜和铜合金表面的铜绿,偶尔也被人称作铜锈。由于金属和合金遭受腐蚀后又回复到了矿石的化合物状态,所以金属腐蚀也可以说是冶炼过程的逆过程。上述定义不仅适用于金属材料,也可以广义地适用于塑料、陶瓷、混凝土和木材等非金属材料。例如,涂料和橡胶由于阳光或者化学物质的作用引起变质,炼钢炉衬的熔化以及一种金属被另一种金属熔融液态金属腐蚀,这些过程的结果都属于材料腐蚀,这是一种广义的定义。金属及其合金至今康 昆 勇

防腐蚀讲义f第四章金属在自然环境中的腐蚀与防护

第四章金属在自然环境中的腐蚀与防护 本章主要讨论金属在大气、海水、土壤这三种主要的自然环境中金属腐蚀的特征、规律、影响因素以及防护方法等有关内容。 第一节大气腐蚀 一、大气腐蚀的概念及研究意义 金属在常温大气中,由于空气中的水和氧等的化学和电化学作用而引起的腐蚀称为大气腐蚀。大气腐蚀是一种常见的腐蚀现象,如钢铁在空气中的生锈即属于此类腐蚀。在大气中使用的钢材量一般超过全世界钢产量的60%,厂房的钢梁、桥梁、钢轨、各种机械设备、车辆、电工产品、石油石化中的大部分生产设备以及武器装备等金属材料都是在大气环境下使用的。据估计因大气腐蚀损失的金属约占总的腐蚀损失量的一半以上。因此研究大气腐蚀的现象和规律,了解大气腐蚀的机理和影响因素,以及金属材料的耐大气腐蚀性能以及防止大气腐蚀的方法,都对节省能源、保护资源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大气腐蚀分类 ㈠大气腐蚀的相关概念 1.大气及其组成 地球表面上自然状态的空气称为大气。大气是组成复杂的混合物,其主要成分见表4-1。 表4-1 大气的基本组成(不包括杂质,10℃)

2.绝对湿度和相对湿度 参与金属大气腐蚀过程的主要组成是氧和水蒸汽。二氧化碳虽参与锌和铁等某些金属的腐蚀过程,形成腐蚀产物的碳酸盐,但它的作用是次要的。 氧在大气腐蚀中主要是参与电化学腐蚀过程。空气中的氧溶于金属表面存在的电解液薄层中作为阴极去极化剂,而金属表面的电解液层由大气中的水蒸汽所形成。大气中的水分常用湿度来表示: ①绝对湿度:一立方米大气中的水汽含量(g/m3);一定温度下大气的最高绝对湿度叫做大气的饱和水蒸汽量。 ②相对湿度(RH):大气中的绝对湿度与同温度下的饱和水蒸汽量之比。 ㈡大气腐蚀的分类 按照金属表面的潮湿度不同,也就是按照电解液膜层的存在和状态不同,可把大气腐蚀分为三类: 1. 干大气腐蚀 在干燥大气中(通常RH< 60%--80%)金属表面不存在液膜时的腐蚀,这种腐蚀属于化学腐蚀中的常温氧化。其特点是金属表面形成不可见的保护膜。某些金属,如铜、银等非铁金属,在被硫化物所污染了的空气中产生的失泽作用就是一个例子。 2. 潮大气腐蚀 在相对湿度足够高,60%—80%< RH <100%,?金属表面存在肉眼看不见的极薄水膜时发生的大气腐蚀。例如铁在没有雨雪淋到时的生锈即属于此。 3. 湿大气腐蚀 当金属表面存在肉眼可见的凝结水膜时发生的大气腐蚀。也就是说,当空气湿度接近100%,以及当水分以雨、雪、水沫等形式直接落在金属表面上时所发生的腐蚀。 ㈢大气腐蚀速度与液膜厚度的关系 可以定性地用图4-1来表示大气腐蚀速度与金属表面上膜层

腐蚀类型及其试验方法

酸性环境的定义 权威的酸性环境定义来自美国腐蚀工程师协会标准NACE MR0175“油田设备抗硫化物应力开裂金属材料要求标准”。我国原石油部标准SYJ 12—85“天然气地面设施抗硫化物应力开裂金属材料要求”中,也沿用了NACE MR0175对酸性环境的定义。一般来说,在含有水和硫化氢的天然气中,当气体中的硫化氢分压等于或大于0.000 35 MPa,称为天然气系统的酸性环境。 该酸性环境的定义是针对金属材料发生硫化物应力开裂(SSC)这种腐蚀形态来划分的。在酸性环境的成分中,主要强调的是水、系统总压及H2S分压,而在这种溶液中,同时存在氢致开裂(HIC),电化学腐蚀(均匀腐蚀和局部腐蚀)等形态腐蚀的可能性。应在压力容器设计中予以注意。 但在上述的酸性环境定义中,并未考虑到其他环境条件对SSC的作用,如pH值。在欧洲联盟16号腐蚀公报“油气生产含H2S环境中碳钢和低合金钢材料要求指南”中,将pH值作为酸性环境划分的一个重要参数,见图1。这已得到各国腐蚀界的重视和认同。图1新的酸性环境划分图 1.非酸性环境;2.过渡区;3.酸性环境 酸性环境中的主要腐蚀类型及实例 酸性环境中的腐蚀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1)硫化物应力开裂(SSC)。金属材料在拉应力或残余应力和酸性环境腐蚀的联合作用下,易发生低应力且无任何预兆的突发性断裂,称作硫化物应力开裂(SSC),这是酸性环境(又称为湿硫化氢环境)中破坏性和危害性最大的一种腐蚀。 2)氢致开裂(HIC)。酸性环境中的钢材常因腐蚀产生原子态氢, 由于H2S介质的存在,阻滞了氢原子结合生成H2分子,促进了原子氢向钢材中的扩散,在夹杂物或其他微观组织结构的不连续区域聚集成氢分子,并产生很高的压力,形成HIC(又称为阶梯形裂纹SWC)。HIC常见于延性较好的低、中强度的管线用钢和容器用钢。其特点:一是它可以在甚至没有拉伸应力附加的情况下发生(而SSC在一定的应力水平下才发生),也不是象SSC那样具有突发性;二是HIC表现为阶梯裂纹。钢表面的氢鼓泡是HIC中的一种。 这种氢致开裂和炼油厂装置中的氢蚀不一样,炼油厂中的氢蚀是在高温(200℃以上)高压条件下,扩散浸入钢中的氢和钢中不稳定的碳化物反应生成甲烷(Fe3C+2H2→3Fe+CH4),甲烷不能从钢材中逸出,聚集在晶界及附近的空隙和夹杂物等不连续处,形成甲烷空隙,压力逐渐升高,形成微小裂纹和表面的鼓泡。因此可见,这两种由原子氢引起的腐蚀机理并不相同。在设计、选材中及防护上都应分别对待和考虑。 3)电化学腐蚀。其表现形态为体积腐蚀。在酸性环境中,水和H2S形成电解质溶液,因而产生电化学腐蚀的条件。在工程中,单独含有水或H2S的环境较少见,常同时含有Cl-和CO2等,例如磨溪气田的气田水。由于多组分介质的腐蚀规律,不是简单的各种单独介质腐蚀的线性叠加,而常同时存在的高压条件,使酸性环境的电化学腐蚀严重而复杂。在气田建设中,随着气田开发进入中后期,这类腐蚀更加严重并引起新的关注。 四川气田是我国开发最早和最大的气田,60%以上气井所产的天然气含H2S和CO2,酸性环境在现场中较为普遍存在。在酸性环境中使用压力容器也较多,这为酸性环境材料的腐蚀和防护,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使用提供了广阔的现场试验场所,从而积累了丰富的宝贵经验。 某脱硫厂580×5 600×16原料气过滤分离器,就是近期发现的典型HIC失效的例子。该设备的设计参数见表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