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动脉解剖 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2.22 MB
- 文档页数:30
下肢静脉的解剖一、下肢动脉(一)股动脉股动脉是下肢动脉的主干,由髂外动脉延伸而来,经腹股沟中点的深面,通过股三角进入内收肌管。
在腹肌沟韧带稍下方,股动脉位置表浅,活体上可以触摸到其搏动,当下肢出血时,可以在此处将股动脉压迫进行止血。
股动脉在肢体分出股浅动脉和股深动脉。
股浅动脉是下肢最主要的供血动脉。
股深动脉是股动脉最大的分支,股深动脉又分出旋股外侧动脉和旋股内侧动脉。
当股浅动脉出现闭塞和外伤时,肢体的供血主要靠股深动脉及其侧支循环。
股动脉是临床上最常应用和解剖的动脉,这其中有血管造影、各部位动脉腔内成型、血管支架、带膜支架的置入、下肢血管手术等。
临床上还用于股动脉穿刺和急救时压迫止血。
(二)腘动脉是股动脉在腘窝的直接延续,位置较深。
当股骨髁上骨折时可能伤及腘动脉。
腘动脉是大腿和小腿血管连接的枢纽,在此部位侧支循环很少,心脏附壁血栓脱落后常阻塞该动脉,造成急性动脉栓塞。
由于腘动脉是大腿和小腿动脉血管连接的枢纽,故腘动脉受伤后必须修复和重建。
(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腘动脉通过腘窝后在小腿分出3根主要血管:胫前、胫后和腓动脉。
在腘窝下角,腘动脉通常分成两终末支,胫前动脉和胫后动脉。
胫后动脉主干经内踝后方进入足底,起始处发出腓动脉。
在肢体急、慢性缺血情况下,三条动脉通常是下肢动脉拱桥和静脉动脉脉化的吻合部位,而当3条动脉中有一根通畅,则意味着缺血肢体可以生存、恢复、缓解。
(四)足背动脉胫前动脉移行为足背动脉。
行于足背内侧拇长伸肌腱和趾长伸肌腱之间,经第1、2跖骨间隙至足底。
在踝关节前方,内外踝连线中点,拇长伸肌腱的外侧可触及搏动。
足部出血进可以压迫此处的足背动脉进行止血。
在临床上,足背动脉、胫后动脉搏动的强弱常用来检查下肢动脉重建术后肢端血供的情况。
二、下肢静脉下肢静脉内有丰富的向心单向开放的瓣膜,阻止静脉血逆流,保证下肢静脉血由下向上,由浅入深地单向回流。
下肢静脉分为浅,深两组,浅静脉和深静脉有许多交通支相连,最终汇入深静脉。
2024年下肢动脉讲课稿课件一、教学内容1. 下肢动脉的解剖结构及分布特点2. 下肢动脉的生理功能3. 下肢动脉疾病及其对血液循环的影响二、教学目标1. 理解下肢动脉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2. 掌握下肢动脉疾病对血液循环的影响3. 能够分析下肢动脉疾病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下肢动脉的解剖结构及其在血液循环中的作用重点:下肢动脉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下肢动脉解剖模型2. 下肢动脉疾病临床病例3. PPT课件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下肢动脉疾病患者的实际案例,引发学生对下肢动脉疾病的好奇心。
2. 讲解:详细讲解下肢动脉的解剖结构、生理功能及疾病类型。
3.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下肢动脉疾病的临床病例,引导学生分析病例特点。
4. 例题讲解:分析一道关于下肢动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的问题。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病例并给出诊断意见。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下肢动脉的解剖结构及分布特点。
(2)下肢动脉疾病有哪些常见类型?各类型的临床特点是什么?(3)针对下肢动脉疾病,简述治疗方法及原则。
2. 答案:(1)下肢动脉的解剖结构及分布特点:下肢动脉主要分为股动脉、腘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和足背动脉。
它们呈树状分布,为下肢提供血液供应。
(2)下肢动脉疾病常见类型及其临床特点:a. 动脉硬化闭塞症:常见于中老年人,表现为间歇性跛行、静息痛、肢端坏疽等。
b. 动脉栓塞:突发性下肢剧痛、皮肤苍白、温度降低、动脉搏动消失等。
c. 动脉瘤:局限性动脉扩张,可触及搏动性肿块,伴有疼痛。
d. 糖尿病足:糖尿病患者出现下肢疼痛、感觉异常、溃疡等。
(3)下肢动脉疾病治疗方法及原则:a. 保守治疗:抗凝、抗血小板、改善微循环等。
b. 介入治疗:球囊扩张、支架植入等。
c. 外科手术:动脉旁路移植、动脉瘤切除等。
d. 原则: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