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酯催化剂研究进展
- 格式:pdf
- 大小:105.03 KB
- 文档页数:3
pta缩聚催化剂PTA缩聚催化剂是一种用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酯)生产过程中的催化剂。
PTA,即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纺织、瓶装饮料、塑料制品等领域的合成纤维原料。
而PTA缩聚催化剂则是催化PTA合成过程中的重要角色。
PTA缩聚催化剂的作用是加速对苯二甲酸与乙二醇的缩聚反应,使其快速转化为PTA。
这种催化剂通常由金属复合物组成,如钴、锰、锌等金属离子与有机配体组成的络合物。
这些金属离子能够提供活性位点,加速反应的进行。
络合物的结构和配体的选择对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起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对于PTA缩聚催化剂的研究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PTA缩聚催化剂的研发主要集中在催化剂的活性、选择性、稳定性等方面。
活性是指催化剂对反应底物的转化率和反应速率,直接影响到产品的产率和质量。
选择性是指催化剂对不同副反应的抑制能力,例如对副产物的选择性抑制,可以提高产品的纯度。
稳定性是指催化剂在长时间使用中的性能保持情况,催化剂的寿命和再生性能对于工业生产的经济性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PTA合成过程中,PTA缩聚催化剂通常以固体形式存在,并与底物一起进入反应器中。
反应器通常采用高温和高压的条件,PTA缩聚催化剂在此条件下发挥作用。
催化剂与底物之间发生的反应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物质的吸附、解吸附、表面扩散、表面反应等多个步骤。
因此,催化剂的性能与其结构、表面性质密切相关。
近年来,随着催化剂研究领域的进步,PTA缩聚催化剂的性能得到了显著提高。
一方面,新型催化剂的研发不断推进,通过结构优化和新配体的设计,提高了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
另一方面,反应工艺的改进也对催化剂的性能起到了重要作用。
例如,改变反应条件、添加助剂等手段,可以优化反应过程,提高催化剂的利用效率。
PTA缩聚催化剂在工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优质的催化剂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产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工业生产的经济效益。
因此,对于PTA缩聚催化剂的研究和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α-烯烃聚合制低黏度聚α-烯烃催化剂的研究进展1. 研究背景与意义- α-烯烃聚合制低黏度聚α-烯烃的应用前景- 催化剂对聚合反应的重要性2. 催化剂的分类与性能要求- 催化剂的分类及其特点- 催化剂的性能要求:活性、选择性、稳定性3. 催化剂的研究现状- 主要研究方法及催化剂的优缺点分析- 目前使用得较多的催化剂:Ziegler-Natta催化剂、单一贵金属催化剂、铬催化剂等4. 新型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含有非金属原子催化剂的研究现状- 新型半金属催化剂的发展趋势- 选择性改良型催化剂的研究现状5. 发展方向与展望- 未来催化剂的发展趋势- 催化剂的合成、表征技术的改良与发展- 催化剂在工业化生产中的应用前景1. 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快速发展,高分子材料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作为高分子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聚α-烯烃,如聚乙烯、聚丙烯等,具有密度低、强度高、耐热性好等优点,并广泛应用于包装、建筑、医疗、电子等领域。
然而,聚α-烯烃本身的特性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比如,黏度高、流动性差等,这不仅降低了生产效率,也限制了其应用范围。
因此,如何制备低黏度聚α-烯烃是目前研究的重点之一。
作为聚合反应的关键,催化剂在聚α-烯烃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优秀的催化剂不仅能提高聚合反应的效率和产物的品质,还能降低生产成本和减少环境污染。
因此,寻找高效低成本的催化剂一直是聚α-烯烃研究的重点之一。
总之,研究制备低黏度聚α-烯烃的催化剂,对于提高聚合反应效率、降低成本、推动聚α-烯烃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催化剂的分类与性能要求2.1 催化剂的分类目前,常用的聚α-烯烃聚合制催化剂主要分为以下几类:① Ziegler-Natta催化剂Ziegler-Natta催化剂是一类含有氧化铝晶体支撑体的有机钛、铝配合物。
催化剂具有高效、选择性好、反应稳定等优点,广泛应用于聚乙烯、聚丙烯等聚α-烯烃材料的生产中。
聚酯增塑剂的研究进展黄冬婷;孟飞;梁磊;朱文浩;黄俊生【摘要】Polyester plasticizer is a safe and environment-friendly plasticizer,which has a small mobility and is not easy to be extracted by water and solvent,so that i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durability and safety of plastic products. Performances and applications of polyester plasticizers were introduced,and the research work of polyester plasticizers in the aspects of migration resistance, thermo stability, plasticizing efficiency and compounding property and the latest research progress of new biological-base polyester plasticizers were mainly described. Based on the tendency of polyester plasticizers' development summarized, the development of plasticizer industry in China could focus on exploitation of biological-base polyester plasticizers.%聚酯增塑剂是一种性能优良的环保安全型增塑剂,有优秀的耐溶剂抽出性和抗迁移性,可有效改善塑料制品的耐久性和安全性.本文介绍了聚酯增塑剂的性能和应用,重点阐述聚酯增塑剂在抗迁移性、耐热性、增塑效率、复配性能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以及新型的生物基聚酯增塑剂最新研究进展,指出了聚酯增塑剂的发展趋势,提出我国的增塑剂行业可朝着生物基聚酯增塑剂方向进行开发研究.【期刊名称】《广州化工》【年(卷),期】2018(046)008【总页数】3页(P5-7)【关键词】环保增塑剂;聚酯增塑剂;生物基聚酯增塑剂【作者】黄冬婷;孟飞;梁磊;朱文浩;黄俊生【作者单位】广东省生物工程研究所(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广东广州 510316;广东省生物工程研究所(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广东广州 510316;广东省生物工程研究所(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广东广州 510316;广东省生物工程研究所(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广东广州 510316;广东省生物工程研究所(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广东广州 51031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增塑剂是塑料工业中用量最大的一类助剂,大多为高沸点、不易挥发的液体,主要功能是改善高分子材料的可塑性和加工性。
第29卷第2期2008年 4月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 ogy:Natural Science Vol .29No .2Ap r .2008基金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0524240014);河南科技大学重大科技前期预研专项(2004Z D005)作者简介:李国芝(1977-),女,河北唐山人,讲师;张 军(1964-),男,河南漯河人,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无机功能材料.收稿日期:2007-09-24文章编号:1672-6871(2008)02-0099-03聚酯催化剂乙二醇锑的合成李国芝a,王俊凤a,张 军a,王喜然b(河南科技大学a .化工与制药学院;b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南洛阳471003)摘要:过量的乙二醇与三氧化二锑在一定条件下直接酯化脱水,一步法合成了聚酯催化剂乙二醇锑。
运用正交设计原理,探讨了反应物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工艺条件对产品收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合成乙二醇锑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三氧化二锑与乙二醇的摩尔配比为1∶45,反应温度为190℃,反应时间为150m in,产品收率达81.12%,所得乙二醇锑中锑含量优于现行企业标准。
关键词:三氧化二锑;乙二醇锑;聚酯催化剂;合成中图分类号:T Q340.371文献标识码:A0 前言聚酯纤维,即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 )纤维,已发展成为合成纤维的第一大类品种,聚酯纤维制作的服装面料具有舒适、挺括、易洗及快干等特点,同时它还广泛地用作包装、工业丝以及工程塑料等原料,因此,近年来聚酯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产量以年均7%的速度递增[1]。
目前,合成PET 的催化剂主要有三氧化二锑、醋酸锑和乙二醇锑[2-4],其中,乙二醇锑是近年来国际上倍受推崇的最新一代聚酯用有机锑系催化剂,乙二醇锑作为聚酯生产的缩聚催化剂最早由美国杜邦公司实现了应用,商品名为S 224[5]。
PET聚酯的化学解聚原理及发展现状摘要:PET聚酯作为应用最广泛的聚酯之一,由于其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能,在食品包装、纤维、薄膜、片基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随着PET聚酯产量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废PET聚酯将排入大自然;另一方面,随着聚酯行业的快速发展导致聚酯废料的急剧增加。
据统计,在聚酯生产加工过程中,约有3%-5%会成为废品。
虽然PET的化学惰性很强,但它不容易被环境中的微生物直接降解。
因此,在聚酯生产、加工和回收过程中实现资源的良性循环已成为聚酯行业发展中日益重要的问题。
关键词:PET;聚酯解聚;化学解聚1.PET概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由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聚合而成。
它发明于1944年。
1949年由ICI公司成功开发,1953年率先实现产业化是我国发展最早、产量最大、应用最广泛的聚酯产品。
PET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保持优异的物理性能。
它具有高冲击强度、良好的抗摩擦刚度、大硬度、小吸湿性、良好的尺寸稳定性、优异的电气性能、对大多数有机溶剂和无机酸稳定,以及优异的抗蠕变、抗疲劳、摩擦和耐磨性。
其综合性能优于聚酰胺和聚碳酸酯。
因此,它已成为合成纤维的最大品种,并被广泛用作非纤维聚合物材料。
目前,世界PET总产量正在快速增长。
2005年,全球PET总产量达到4091万吨,预计到2010年将达到5252万吨。
近年来,中国的PET生产能力和产量也大幅增加,到2005年达到1253万吨。
PET的使用也进一步扩展到各种容器、包装材料、薄膜、薄膜、工程塑料等领域,并日益取代铝、玻璃、陶瓷、纸张、木材、钢材等合成材料。
废弃PET材料本身无毒,但在自然环境中降解周期较长。
由于PET的大量使用,也造成了巨大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PET废弃物主要来源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角落废弃物和曾经使用过的PET废弃物。
据统计,中国每年的聚酯废料可达5万吨以上,而且还在逐年增长。
回收废旧PET不仅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还可以变废为宝。
聚氨酯催化剂1. 引言聚氨酯催化剂是一种在聚氨酯制备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化学物质。
聚氨酯是一种由异氰酸酯(或多元醇)与多元胺反应生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如建筑材料、汽车制造、家具、涂料等。
而催化剂则能够在聚氨酯反应中起到加速反应速率、改善产物性能等作用。
本文将对聚氨酯催化剂的种类、作用机理以及应用领域进行详细介绍。
2. 聚氨酯催化剂的种类2.1 金属盐类催化剂金属盐类催化剂是最常见的一类聚氨酯催化剂,主要包括有机锡盐、有机铅盐、有机锑盐等。
这些金属离子能够与异氰酸酯中的活性羟基发生配位作用,从而促进异氰酸酯与多元胺之间的反应。
二甲基锡二醇酸盐(DMT)是一种常用的有机锡催化剂,它能够显著提高聚氨酯反应速率和产物的分子量。
2.2 有机催化剂有机催化剂是一类不含金属离子的催化剂,主要包括氨基酸、胺类化合物等。
这些有机催化剂能够通过引发聚氨酯反应中的活性中间体生成,从而促进反应进行。
乙二胺是一种常用的有机催化剂,它能够与异氰酸酯形成亲核加成产物,并进一步参与聚合反应。
2.3 高分子催化剂高分子催化剂是一类由聚合物构建的催化剂体系,其主要优点是可重复使用和良好的热稳定性。
其中,以聚乙烯亚胺(PEI)为基础的高分子催化剂在聚氨酯制备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PEI具有丰富的胺基官能团,可以与异氰酸酯发生反应,并参与聚合反应过程。
3. 聚氨酯催化剂的作用机理聚氨酯催化剂的作用机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催化活化聚氨酯反应中,异氰酸酯与多元胺之间的反应需要克服一定的能垒。
催化剂能够与异氰酸酯形成配位键或与多元胺形成中间体,从而降低反应的能垒,提高反应速率。
3.2 反应参与部分聚氨酯催化剂具有活性基团,可以直接参与到异氰酸酯和多元胺之间的反应中,形成新的键合。
这种参与作用可以改变反应路径,产生不同结构和性质的聚氨酯。
3.3 阻断副反应在聚氨酯制备过程中,常常伴随着一些副反应,如异构化、交联等。
合适的催化剂能够选择性地促进主要反应而阻断副反应的发生,从而提高产物纯度和性能。
阳离子型催化剂催化ε-己内酯开环聚合反应的研究进展蒋曙;白子文;王驰;韩生【摘要】聚己内酯(PCL)是一种无毒、可生物降解的多功能高分子材料,广泛应用于生活用品和医药化工等行业.目前PCL主要通过催化ε-己内酯开环聚合获得,阳离子催化剂由于具有催化活性高、无毒等特点,在PCL的合成中已得到广泛应用,成为ε-己内酯开环常用的催化剂之一.介绍了PCL的理化性质和合成方法,详细阐述了各类型阳离子催化剂催化ε-己内酯开环聚合的反应机理.着重介绍了近几年阳离子型催化剂在己内酯聚合中的应用发展,并展望了阳离子催化在PCL开环聚合反应中的发展方向.【期刊名称】《上海化工》【年(卷),期】2014(039)012【总页数】5页(P23-27)【关键词】阳离子型催化剂;开环聚合;反应机理;ε-己内酯;多分散系数【作者】蒋曙;白子文;王驰;韩生【作者单位】上海应用技术学院上海201418;上海应用技术学院上海201418;上海应用技术学院上海201418;上海应用技术学院上海20141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320世纪30年代van Natta等[1]首次合成了聚己内酯(PCL),PCL是一种结晶度不高并且对温度较为敏感的聚合物,在室温状态下呈橡胶状,降解温度较其他聚酯高。
PCL目前主要应用于聚氨酯原料等行业[2-7],同时因其具有易水解的酯键而常被应用于水解型高分子材料领域[8-9],又因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而常用作医药载体、骨移植替代材料[10-12]。
此外PCL还能与其他聚合物共聚生成特殊功能性高分子材料。
PCL是由ε-己内酯和引发剂经催化开环聚合而得,随着引发剂和催化剂种类的不同,催化机理也呈现多样性。
一直以来PCL开环聚合多使用辛酸亚锡、镁等低毒的金属型催化剂,但金属催化剂残留限制了PCL材料在医学领域的应用[13]。
所以近年来人们试图寻求一种新型的无毒高效催化剂来替代锡、镁类金属催化剂以促进PCL材料在医药行业的应用。
废旧PET聚酯塑料循环利用的应用研究进展作者:李剑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7年第20期摘要:废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具有较大的排出量,无法有效自然分解。
为有效利用废物资源,减轻环境污染问题,就需要对废PET聚酯进行循环利用。
本文对废PET聚酯在涂料以及不饱和聚酯、单体原料、增塑剂等方面制备上的发展以及回收方法进行详细分析,同时针对废PET聚酯回收再利用前景进行探究,希望能够有效促进废旧PET聚酯塑料的循环利用。
关键词:废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循环利用中图分类号:X7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7(b)-0127-02近年来,塑料工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进步,这就加剧了废塑料的产生。
在全世界范围内,塑料制品产量已经达到了数亿吨之多。
但从2009年1月到10月,我国塑料制品就达到了3587万吨的产量。
多数塑料制品均在包装(25%)、电子信息(10%)以及轻工业(27%)、交通(2%)、机械(2%)、建筑材料(10%)等工业领域以及农业领域(15%)中应用,剩余9%在其他行业中应用。
塑料工业获得发展的背景下,带动了聚酯工业的发展。
目前阶段,全世界范围内的聚酯年产量可达到数千万吨之多,同时,其消耗量也在每年逐渐递增。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是聚酯的主要原料之一,具有一定优势,不仅质量较轻,且具有较大的强度,气密性较好、没有味道、没有毒性,并具有较高的透明度。
在薄膜、纤维以及片基、饮料瓶、电器绝缘材料中应用较多。
特别是在食品领域中,矿泉水以及碳酸饮料、食用油等包装上均采用聚酯瓶[1]。
1 借助废PET聚酯制取单体原料方法PET废料借助解聚方法,能够将生产PET所需要的单体原料制取出来,而单体也可以利用再聚合方式或者改性方式将其他有机化合物制取出来。
氨解法、水解法以及甲醇醇解法、乙二醇醇解法是解聚PET聚酯的主要方法,能够将不同的单体原料制取出来。
1.1 甲醇醇解法分析甲醇醇解法的应用,要求反应温度以及反应压力适中,甲醇能够将废PET聚酯进行解聚,分解为对苯二甲酸二醇酯(DMT)以及乙二醇(EG),之后再借助冷却以及结晶方式、离心分离、重结晶或者采用蒸馏方式提取DMT以及EG,保证循环利用聚酯废料。
废弃PET聚酯醇解技术研究进展摘要:PET在为人类的日常生活提供了方便的同时,其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与资源的浪费也日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因而,废旧 PET材料的处置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着重于 PET醇解工艺,着重介绍了甲醇降解、乙二醇降解、多元醇降解、超临界甲醇降解法、超临界乙醇降解及微波降解法,为 PET醇解工艺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废弃PET;聚酯;醇解引言聚酯因其无味、无毒、轻质、高强度等特性,在饮料瓶、纺织品、薄膜、电绝缘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近年来,聚酯行业的迅速发展,使废旧涤纶的环境污染问题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
从80年代起,国外就对废旧涤纶制品回收利用技术进行了探索,以解决环保和生态问题。
美国、德国和日本等国家的废旧涤纶再生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具有相当的商品化程度。
19世纪60年代中国已开始聚酯纤维的商业化,其强度高、模量大、易洗易干、易使用等优点,因而发展迅速,废旧涤纶的回收率和回收技术也得到了提高。
聚酯纤维是一种很难被生物降解的物质,进入到自然环境中,虽然不会产生有毒、有害的物质,但却会占用环境,甚至会威胁到人类的生命,如果不加以处理,那就是一种巨大的资源浪费。
一、PET概述废旧 PET材料自身没有毒性,但在自然环境中降解时间较长,且因大量使用,对环境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PET废料的来源是生产中的边角料和一次性 PET废料。
回收废旧 PET不仅能降低环境污染,还能变废品为好。
PET是一种天然的聚合物,生产 PET的原材料都是从原油中分离出来的,扔掉 PET就是一种间接的浪费。
目前,废旧 PET的主要回收方式主要是机械回收和热熔回收,但由于其机械性能的降低,不利于生产高质量的制品。
化学法主要有化学改良法和化学降解法,但其纯度难以得到保证。
由于再生技术还不够成熟, PET的再生利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1]。
二、PET醇解技术(一)甲醇降解法在合适的温度和加压条件下,甲醇可以使废旧 PET物质分解成聚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和乙二醇(EG),并能得到较好的反应条件。
综述CHINA SYNTHETIC RESIN AND PLASTICS合 成 树 脂 及 塑 料 , 2022, 39(4): 92DOI:10.19825/j.issn.1002-1396.2022.04.19共聚酯是由多种二羧酸、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和二醇合成的。
共聚酯合成可分为醇改性、酸改性、酸与醇共同改性。
由于共聚单体的存在改变了聚合物的性能,因而通过适当地选择共聚单体可将量身定做的性能传递给共聚酯。
一般通过共聚或添加改性剂共混的方法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进行改性,以改善其加工性能和制品的性能,扩大其应用范围[1]。
本文主要综述了共聚酯的合成及应用研究进展,提出了共聚酯的未来研发方向。
1 纤维用共聚酯1.1 抗静电纤维用共聚酯抗静电纤维用共聚酯主要通过添加抗静电剂制备。
减缩剂是一种含有聚醚的三元复合抗静电剂,添加量过大,不仅使纤维制造成本提高,而且会加大对纤维结构和性能的破坏,因此,添加3%~5%(w)的抗静电剂,就可达到明显的抗静电效果[2]。
1.2 阻燃共聚酯珠海鑫科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3]公开了一种共聚酯微发泡阻燃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原料组成: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1,4-环己烷二甲酯收稿日期:2022-01-27;修回日期: 2022-04-26。
作者简介:刘瑞华,男,1980年生,硕士,讲师,2012年毕业于齐齐哈尔大学化学专业,现主要从事有机化学与环境污染的研究工作。
E-mail:liuruihua@。
共聚酯的合成及应用研究进展刘瑞华,白春英,齐 霞(呼伦贝尔学院,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1008)摘要:综述了纤维用共聚酯、刚性共聚酯、环保可降解共聚酯、片材及瓶用共聚酯的合成及应用研究进展。
纤维用共聚酯主要包含抗静电共聚酯、阻燃共聚酯、抗紫外线共聚酯。
其中,抗紫外线共聚酯具有高抗紫外线及高耐候性,在服饰面料领域广泛应用。
环保可降解共聚酯广泛应用在电脑显示屏、手机显示屏、电视显示屏等领域。
酯化反应催化剂研究新进展
林丹
【期刊名称】《能源化工》
【年(卷),期】2017(038)002
【摘要】传统的酯化反应催化剂如浓硫酸、磷酸、对甲苯磺酸虽然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价廉易得,但存在副反应多、对设备腐蚀严重、能耗大、反应废液处理复杂等缺点。
因此,寻找可代替传统催化剂的新型酯化催化剂势在必行。
介绍了近年来酯化反应中催化剂研究的进展情况,对相转移催化剂、室温离子液体催化剂、无机盐催化剂、树脂类催化剂、分子筛催化剂、杂多酸催化剂、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等不同催化剂的特点进行了总结,比较了各类催化剂使用过程中的优缺点。
提出了酯化反应催化剂未来的研究方向,主要在于开发高效环保型绿色催化剂。
【总页数】5页(P41-45)
【作者】林丹
【作者单位】东北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黑龙江大庆16331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426
【相关文献】
1.负载杂多酸催化剂的表征及催化合成乙酸正丁酯的研究Ⅱ.负载杂多酸催化剂的酸性及催化酯化反应性能
2.羧酸酯化反应催化剂研究新进展
3.酯化反应中催化剂
研究新进展4.酯化反应催化剂研究新进展5.在液相和气相酯化反应中使用β沸石作固体酸催化剂的研究:催化剂疏水性的影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聚酯钛系催化剂聚酯钛系催化剂是一类常用的催化剂,广泛用于聚酯的生产过程中。
聚酯是一种重要的高分子材料,具有优良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在工业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从聚酯的定义、聚酯钛系催化剂的作用、聚酯的生产过程等方面进行介绍和探讨。
聚酯是由酯基单体通过酯交换反应或缩合反应而形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聚酯可以分为线性聚酯和交联聚酯两种类型。
线性聚酯是由酯基单体线性缩合而成的高分子,通常用于纤维、薄膜、塑料等领域;交联聚酯是由酯基单体交联而成的高分子,具有较好的耐热性、耐溶剂性和机械性能,通常用于涂料、油墨、胶粘剂等领域。
在聚酯的生产过程中,聚酯钛系催化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聚酯钛系催化剂可以促进聚酯的聚合反应,提高聚酯的分子量和物理性质。
聚酯钛系催化剂通常是由钛酸酯和有机酸等组成的配合物,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催化活性。
聚酯的生产过程通常包括酯交换反应和缩合反应两个步骤。
其中酯交换反应是指酯基单体之间的相互交换反应,产生中间体二酯;缩合反应是指二酯和酯基单体之间的缩合反应,形成聚酯高分子。
在聚酯的生产过程中,聚酯钛系催化剂被加入到反应体系中,促进聚酯的聚合反应,提高聚酯的分子量和物理性质。
聚酯钛系催化剂的催化机理是通过钛酸酯和有机酸等配合物的相互作用,促进聚酯的聚合反应。
钛酸酯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和热稳定性,有机酸则可以与钛酸酯形成络合物,提高催化活性和选择性。
聚酯钛系催化剂在聚酯的生产过程中,可以有效地控制反应速率和分子量分布,提高聚酯的物理性质和工艺性能。
聚酯钛系催化剂是一类常用的催化剂,在聚酯的生产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聚酯钛系催化剂可以促进聚酯的聚合反应,提高聚酯的分子量和物理性质。
聚酯的生产过程通常包括酯交换反应和缩合反应两个步骤,聚酯钛系催化剂被加入到反应体系中,可以有效地控制反应速率和分子量分布,提高聚酯的物理性质和工艺性能。
磺酸型水性聚氨酯的研究进展综述了磺酸型水性聚氨酯乳液(SWPU)的制备、性能以及国内外研究进展。
介绍了其应用领域和国内外应用情况,并对SWPU的发展及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标签:磺酸盐;水性聚氨酯(WPU);合成;改性在聚氨酯主链或侧链上引入带电荷的离子基团,制成聚氨酯离子聚合体,这种带离子的聚合体分散到水中形成自乳化型水性聚氨酯(WPU)[1]。
水性聚氨酯节能环保,已被广泛用于涂料、胶粘剂、油墨、生物材料、建筑材料、汽车和纺织品等领域[2]。
目前应用最多的是羧酸型WPU,其亲水单体形成的是弱酸弱碱盐,离子强度低,稳定的WPU分散体需要羧酸盐亲水单体量较多,还存在对非极性基材润湿性差,初粘性低,耐电解质性、耐酸碱性和耐高低温性能较差等缺点。
与羧酸盐型水性聚氨酯相比,磺酸型水性聚氨酯(SWPU)更易得到高固含量的产品,其耐酸碱性、耐热及耐水性都有很大的改善,且无需使用中和剂,具有良好的经济价值和市场前景[3~5]。
按照亲水单体的不同,可以将SWPU分为含小分子磺酸盐亲水单体的SWPU和含大分子磺酸盐亲水单体的SWPU。
1 前以小分子磺酸盐为亲水单体的SWPU1.1 乙二胺基乙磺酸钠鲍俊杰,张海龙等[6]以乙二胺基乙磺酸钠(AAS-Na)为亲水单体,聚己二酸新戊二醇酯(PNA)、聚己二酸-1,4-丁二醇酯(PBA)、聚己二酸乙二醇丁二醇酯(PEBA)等长链多元醇,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等二异氰酸酯为原料,采用丙酮法合成了高固含量磺酸型聚氨酯分散体[7~16]。
其合成方法是:将真空脱水后的大分子多元醇加入到有N2保护的烧瓶中,控温70~85 ℃,机械搅拌;加入二异氰酸酯、催化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反应一定时间后,加入小分子二元醇扩链剂、稀释剂丙酮,在80 ℃反应,直到体系中的异氰酸酯基含量达到一定值时,停止加热,冷却到室温后加入乙二胺基乙磺酸钠(AAS-Na)亲水单体,反应一定时间后加入计量的去离子水高速分散乳化;最后加入乙二胺扩链,一段时间后减压脱丙酮,得到SWPU。
有机硅改性聚酯树脂的研究进展王旭波,赵士贵*,杨欣欣,王 峰,东 青(山东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济南250061)摘要: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机硅改性聚酯树脂的研究进展。
介绍了物理共混法和化学共聚法制备的有机硅改性聚酯树脂的特点、应用情况。
展望了有机硅改性聚酯树脂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有机硅,聚酯树脂,改性中图分类号:T Q264 1+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4369(2006)05-0264-04收稿日期:2006-03-20。
作者简介:王旭波(1981 ),男,硕士生,主要从事有机硅产品和工艺的研究。
*联系人:E-mail:w angxubo@mail sdu edu cn 。
有机硅是分子主链中含硅元素的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主要分为硅橡胶、硅油、硅树脂及硅烷偶联剂4大类产品。
目前,有机硅应用于涂料等工业的产品多为硅树脂,它以Si O Si 为主链,与硅原子相连的是各种有机基团。
这一类化合物是属于半无机、半有机结构的高分子化合物,兼具无机材料与有机材料的性能,其介电性能在较大的温度、湿度、频率范围内保持稳定,还具有优良的耐氧化、耐化学品、电绝缘、耐辐射、耐候、憎水、阻燃、耐盐雾、防霉菌等特性[1];广泛用于电子电气、轻工纺织、建筑、医疗等行业。
但硅树脂固化温度较高(250~300 )、固化时间较长,漆膜的机械性能、附着力和耐有机溶剂性能较差。
在现代工业中,聚酯树脂是制造聚酯纤维、涂料、薄膜以及工程塑料的原料,通常由二元酸和二元醇经酯化和缩聚反应制得。
这类聚合物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其大分子的各个链节间都是以酯基相连,通称为聚酯[2]。
聚酯具有光亮、丰满、硬度高、物理机械性能良好以及耐化学腐蚀性能较好等优点;但存在耐水性差、施工性能不好等缺陷。
用有机硅对聚酯树脂进行改性,使两种聚合物材料的优势得到互补,可以大大提高树脂的性能,扩展其使用范围[3]。
近几年来,有机硅改性聚酯树脂在国外的研究较多,但在国内的研究却较少,发展十分缓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