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公共行政与公共事务系所联合会(TASPAA)
- 格式:doc
- 大小:343.50 KB
- 文档页数:37
台湾地区公众参与立法的现实探究——以一个案实证分析为
例
黄信瑜;佟吉清
【期刊名称】《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7(022)001
【摘要】本文以一个台湾地区法案的立法活动为例,主要在于论证台湾地区公众在参与立法活动过程中,是否起到了作用?文中借由实证分析的方法,以公众参与为视角,并结合立法活动过程为考察框架,从而展开论述.
【总页数】5页(P105-109)
【作者】黄信瑜;佟吉清
【作者单位】安徽财经大学法学院,安徽蚌埠,233000;中国妇女报社,北京,100009【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920.0
【相关文献】
1.公众参与地方人大立法活动的探究r——以山西省基层立法联系点为例 [J], 逯慧;张建伟
2.政党政治与台湾地区大陆政策的立法过程——以“两岸人民关系条例”为个案[J], 严泉;蒋金海
3.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发行制度的现实困境与立法完善——基于现行立法与现实数据的实证分析 [J], 陈怡西
4.公众参与的法理学思考①--以公众参与环境行政立法为例 [J], 吴国毅;黎桦
5.公众参与地方人大立法活动的探究——以山西省基层立法联系点为例 [J], 逯慧;张建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台湾“立法院”图书馆的立法咨询服务台湾的“立法院”是一个重要的场所,它是台湾的立法机关,负责制定和修改台湾地区的法律,同时监督行政机关的工作。
为了帮助议员更好地履行职责,立法院设立了图书馆,并提供立法咨询服务。
本文将介绍台湾“立法院”图书馆的立法咨询服务。
立法咨询是指为国会成员提供有关立法事项的咨询服务。
它是国会图书馆为议员和议会员工提供的一项资源服务,旨在提供可靠、准确、可操作的信息,以帮助议员制定政策和行使公共权力。
立法咨询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回答议会成员的一般性问题,如立法过程、民主程序和议会规则等;第二类是回答具体的立法问题,如特定法律问题的界定、制定和修改等。
为了提供立法咨询服务,台湾“立法院”图书馆自1998年开馆以来一直致力于建立完善的立法咨询体系。
该图书馆设有立法咨询部门,由专业的律师、法学家和立法研究员组成,提供各种咨询服务。
一、提供法律咨询服务该图书馆的立法咨询部门提供各种法律咨询服务,帮助议员解决法律问题。
议员可以咨询关于特定法律的理解和适用、法律规定的界定和修订、法律文本的解释和解释等问题。
台湾“立法院”图书馆的立法咨询部门还提供有关公共政策的咨询服务。
议员可以咨询关于公共政策如何制定、公共政策评估的方法和效果、公共政策的实施和管理等问题。
四、提供思想碰撞平台台湾“立法院”图书馆的立法咨询部门还致力于促进国会议员之间的思想碰撞。
该部门会组织和安排各种研究活动,例如相关方面专家讲座、议会规则讨论、立法流程规划、对少数意见的倾听等。
总之,台湾“立法院”图书馆的立法咨询服务是一个重要的资源。
它为议员提供了可靠的信息,帮助议员更好地制定公共政策和行使公共权力。
立法咨询部门的专业人员具有丰富的经验和知识,能够答复议员关于具体立法事项的问题。
这大大提高了台湾“立法院”的工作效率和议会的制度质量。
海峡两岸第5届公共治理与行政发展学术研讨会
马骏
【期刊名称】《国际学术动态》
【年(卷),期】2007(000)005
【摘要】为促进两岸学术同行的交流与互补,提供一个两岸学术界的研讨平台,中山大学(广州)行政管理研究中心与台湾中华公共事务管理学会于2006年11月3-4日在广州大学举办“海峡两岸第5届公共治理与行政发展研讨会”。
会议主题为公共服务创新、地方发展与区域治理、公共政策与经济发展、社会转型与公共行政。
【总页数】1页(PF0003)
【作者】马骏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行政管理研究中心,广州51027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30.2
【相关文献】
1.第十一届海峡两岸行政法学学术研讨会综述 [J], 李钢
2.海峡两岸ITS的发展现状与展望——海峡两岸智能运输系统学术研讨会综述 [J], 严新平;褚端峰
3.海峡两岸携手共促体育运动史发展--我校成功承办第二届海峡两岸体育运动史学术研讨会 [J],
4.法治与行政现代化研究的最新进展——“海峡两岸法治与行政管理现代化”学术
研讨会综述 [J], 马斌
5.海峡两岸专家齐聚共议数字时代图书情报学的变革与发展——记“第九届海峡两岸图书资讯学学术研讨会” [J], 唐琼;冉从敬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台湾学者有关行政法的书籍介绍在台湾,行政法是一个重要的法学领域,相关的研究与教育从事者众多。
台湾学者在行政法领域的研究成果丰富多样,为人们对行政法的理解和应用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
本文将介绍几本台湾学者在行政法方面的重要著作,为读者提供深入了解行政法的途径。
一、《行政法导论》1.1 马尚彧简介《行政法导论》是马尚彧教授的代表作之一,也是行政法领域的经典教材之一。
马尚彧毕业于台湾大学法学院,是台湾行政法研究的重要学者。
他从理论与实务的角度出发,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行政法的相关内容。
内容概要•行政法的定义与体系•台湾行政法的历史与发展•行政法与行政体制•台湾行政法的相关法律制度•行政法的理论与实务问题1.2 乔晓阳简介乔晓阳是台湾大学法学院法律系教授,也是台湾行政法学者中的知名人物。
他在行政法领域的研究成果丰富,对行政法的教育与研究做出了杰出贡献。
他所著的《行政法概论》是一本权威的行政法教材,被广泛应用于台湾各大法学院。
内容概要•行政法的起源与发展•行政法的基本概念•行政法的法律制度•行政法与行政体制的关系•台湾行政法的特点与实践二、《行政法典》2.1 陆旻烜简介陆旻烜是国立中兴大学法学院教授,也是台湾行政法专业的重要代表人物。
他所著的《行政法典》是一本较为系统全面的行政法专著,对于行政法的制度与实务问题进行了详尽的分析。
内容概要•行政法典的起源与发展•行政法典的基本原则与适用范围•行政法典的组织结构与目录•行政法典的具体规定与实践指引•台湾行政法典的修订与改革2.2 张志宏简介张志宏是台湾行政法学者中的杰出代表,也是政治大学法学院教授。
他在行政法的研究方面投入了大量精力,其研究成果为行政法领域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他所主编的《台湾行政法大典》是一本系统介绍台湾行政法制度的权威性著作。
内容概要•台湾行政法的法律框架与体系•台湾行政法与宪法的关系•台湾行政法的基本制度与原则•台湾行政法的实践与问题•台湾行政法的发展与前景三、《行政过程法》3.1 卢鸿英简介卢鸿英是台湾行政法领域的重要学者之一,也是政治大学法学院教授。
2019年第2期(总第252期)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XIAMEN UNIVERSITY(Arts&Social Sciences)No.22019General Serial No.252论两岸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互动基础李建(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厦门361005)摘要:社会组织根植于基层社会,是社会治理的重要主体和依托。
在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下,两岸社会组织被赋予了不同的治理内容和参与范畴,但就治理功能而言,它们都是促进社会福利及有效治理社会的重要力量。
特别是两岸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社会治理的基本内核、治理目标和发展空间等方面的共通性,为其破除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禁锢而进行交流借鉴奠定了基础。
推进新时代大陆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发展,就必须坚持以推进国家治理现付化为指向,借鉴和吸收一切优秀成果,加快大陆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深入发展。
关键词:海峡两岸;社会组织;社会治理;公共领域;互动基础中图分类号:DO3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0438-0460(2019)02-0101-08社会组织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基础和依托。
在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下,两岸社会组织被赋予不同的治理内容和参与范畴。
但就参与社会治理功能而言,它们并不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都是致力于通过参与合作增进社会公益和推动社会有效治理的重要力量。
尤其是二者之间在基本内核、治理目标和发展空间等方面存在的共通性,为两岸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过程中的互动与交流奠定了基础。
作为我国较为发达和成熟的省区,台湾社会组织在参与社会治理方面表现出良好的社会效能,为大陆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改革提供有益借鉴。
一、两岸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发展概况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组织一直被视为政府与市场之外的社会公共领域的独立力量。
台湾地区与祖国大陆两岸相望,两者在社会组织发展及参与社会治理中具有相似的进程和模式,但却呈现出明显的内在差别。
歷年承辦臺灣公共行政暨公共事務系所聯合會系所與會長
年代承辦系所會長2003 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顏良恭2004 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江明修2005 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陳金貴2006 臺灣大學政治學系蘇彩足2007 世新大學行政管理學系徐仁輝2008 東海大學行政管理暨政策學系邱瑞忠2009 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研究所吳濟華2010 中央警察大學行政管理學系李宗勳2011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社會暨公共事務學系陳滄海2012 成功大學政治學系楊永年2013 暨南國際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吳若予2014 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系黃一峯2015 臺灣大學公共事務研究所蘇彩足2016 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呂育誠2017 義守大學公共政策與管理學系劉鴻陞2018 東吳大學政治學系陳立剛。
标准比对两岸养老服务标准化建设比较研究■ 洪丽君 肖聪聪(厦门市标准化研究院)摘 要:养老已成为海峡两岸民生领域共同关注的问题。
台湾地区在应对老龄化、培育养老产业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构建了较为成熟的制度模式和标准体系,对大陆养老产业的发展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
本文重点比较了两岸养老服务标准化的基本概念、标准体系和保障机制,提出大陆养老服务标准化建设的不足之处及借鉴提升的思路,为进一步提升大陆养老服务标准水平提供技术参考,为两岸养老“行业标准共通”奠定前期研究基础。
关键词:两岸,养老服务,标准化DOI编码:10.3969/j.issn.1002-5944.2024.01.028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Standardization Construction of Elderly CareServices in Chinese Mainland and TaiwanHONG Li-jun XIAO Cong-cong(Xiamen Institute of Standardization)Abstract: Elderly care has become a common concern in the field of people's livelihoods for Chinese mainland and Taiwan. Taiwan has accumulated rich experience in coping with aging and cultivating the elderly care industry, and has established a relatively mature institutional model and standards system, which has a strong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lderly care industry in mainland China. This paper focuses on comparing the basic concepts, standards systems, and safeguard mechanisms of the standardization of elderly care services in Chinese mainland and Taiwan. It points out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standardization construction of elderly care services in mainland China and proposes ideas for reference and improvement, provides technical reference for further improving the level of elderly care service standards in mainland China, and lays a preliminary research foundation for the “common sectoral standard” of elderly care services of Chinese mainland and Taiwan.Keywords: Chinese mainland and Taiwan, elderly care services, standardization0 引 言随着老龄化问题的日益严峻,养老已成为海峡两岸民生领域中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
作者: 林劲
出版物刊名: 台湾研究集刊
页码: 128-133页
主题词: 台湾人民;公共事务;台湾前途;台独运动;美国国会;外交工作;海外;国民党;台湾问题;
联盟
摘要: <正> 一、成立经过1982年2月,世界台独联盟等海外台独组织的代表在美国洛杉矶召开会议,筹备设立一个专门对台广播的海外电台,但因多方面问题未能解决使该计划胎死腹中,时值美国国会通过每年另给台湾二万名移民配额的议案,与会者有人建议成立一个专事外交工作的台独团体,台湾人公共事务会由此而产生。
该会在成立的文件中声称:“近年来,中共展开和平攻势,企图孤立台湾,伺机并吞。
国民党则自缚于其政治神话,束手无。
九十五學年度國立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政治經濟學授課綱要教授: 鄭又平一、總論: 政治經濟學的復興與發展二、政治經濟學的性貭與範疇: 政治與經濟的互動關係三、政府與企業關係的本質四、自由主義者眼中的政府角色五、馬克思主義者眼中的資本家執行委員會六、國家自主性: 結構馬克思主義vs. 國家主義七、經濟民族主義下的企業角色及國家主導的工業化八、經濟發展的文化/社會價值基礎:社會學派的分析九、政府對市場干預的時機與理由十、產業政策vs. 自由放任十一、產業競爭力與科技/產業政策十二、產業競爭力與國際經貿政策十三、國家創新系統與全球競爭力十四、统治階級與利益團體十五、政府的經濟管制十六、新古典主義的東亞模式十七、經濟技術官僚體系: 發展型國家十八、低度發展及依賴理論:由拉丁美洲到東亞模式十九、以商圍政: 企業遊說行為二十、企業與消費者二十一、企業權力與社會責任二十二、經濟全球化與民族國家的終結?二十三、霸權穩定論與世界新秩序二十四、軟權力與國家競爭力二十五、國際貿易的政治分析與相互依存二十六、WTO架構下的貿易保護主義與戰略性貿易政策二十七、跨國企業、海外投資、國家自主性二十八、無疆界的國際資夲市場二十九、高科技政策與國家競爭力三十、國際移民的政治經濟分析三十一、WTO與全球經濟管理體制三十二、對外援助與外交政策三十三、國際環保運動的政治經濟分析三十四、結論參考書目中文部分:ton Friedman著,藍科正、黃美齡譯1994 資本主義與自由台北市:萬象圖書股份有限公司P.1~P.752.Robert Gilpin著,陳怡仲等譯2004 全球政治經濟–掌握國際經濟秩序台北市: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3.Robert Gilpin著,楊宇光、楊炯譯2004 全球資本主義的挑戰– 21世紀的世界經濟台北市: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4.Robert Gilpin著,楊宇光譯1994 國際關係的政治經濟分析台北市: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P.27~P.745.Paul Krugman著,盛逢時譯2000 沿街叫賣的繁榮:克魯曼對經濟現況的深度思考台北市:先覺出版股份有限公司P.19~P.1106.John Kenneth Galbraith著,譚天譯1997 新工業國:企業經營者如何左右經濟與政治大局台北市:智庫文化P.25~P.44,P.81~P.90,P.279~P.3007.John Kenneth Galbraith著,董更生譯1997 經濟治國:社會不公的透視與改革台北市:智庫文化P.7~P.20,P.253~P.2728.蕭新煌編1985 低度發展與發展:發展社會學選讀台北市:巨流圖書公司P.171~P.182,P.243~P.276,P.319~P.3349.Patrick Dunleavy、Brendan O’leary著,羅慎平譯1994 國家論:自由民主政治學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P.223~P.298wrence E. Harrison著,黃葳威譯1993 強國之路:文化因素對政治、經濟的影響台北市:正中P.2~P.3511.Seymour Martin Lipset著,范建年、張虎、陳少英譯1994 第一個新興國家台北市: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P.205~P.24812.Max Weber著,張漢裕譯1989 基督新教的倫理與資本主義的精神台北市:協志工業叢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3.Clifford Geertz著,納日碧力戈等譯1999 文化的解釋上海市:上海人民出版社P.3~P.3514.Francis Fukuyama著,李宛蓉譯1998 誠信台北縣: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P.1~P.73,P.375~P.41215.Theda Skocpol著,劉北成譯1998 國家與社會革命台北市: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P.3~P.15816.Ezra F. Vogel著,賈士蘅譯1992 躍升中的四小龍台北市: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7.Chalmers Johnson著,姜雪影、李定健譯1985 推動日本奇蹟的手-通闡省台北市:經濟與生活出版18.Kenichi Ohmae著,李宛蓉譯1996 民族國家的終結:區域經濟的興起台北縣: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Michael E. Poter著,李明軒、邱如美譯1996 國家競爭優勢〈上〉、〈下〉台北市: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P.409~P.82420.Peter Stalker,蔡繼光譯,國際遷徙與移民,台北:書林,2002英文部分:1. Thomas Ferguson、Joel Rogers, The Political Economy – Readings in thePolitical and Economics of American Public Policy , New York: M. E. Sharpe, Inc. , 1984: P.32~P.462. Ralph Miliband, The State in Capitalist Society – An Analysis of the Western System of Power , New York: Basic Books, Inc.1969: P.23~P.673. Susan Strange, The Retreat of the State – The Diffusion of Power in theWorld Economy , N. Y.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P.3~P.15,P.44~P.874. Robert Gilpin, Global Political Economy – Understanding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ic Order ,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1: P.305~P.3405. Martin K. Starr, Global Competitiveness – Getting the U.S. Back on Track , New York: W.W. Norton & Company: P.95~P.1206. Robert Boyer、Daniel Drache, States Against Markets – The Limits ofGlobalization,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P.1~P.617. Clyde V. Prestowitz, Jr. etc. “The Fight over Competitiveness,”Foreign Affairs July/August 1994: P.186~P.1978. Paul Krugman, “Proving My Point,” Foreign Affairs July/August 1994:P.198~P.2039. Myron Weiner, The Global Migration Crisis: Challenges to States and to Human Rights NY: Harper Collins, 1995。
收稿日期/2005-04-20作者简介/作者为美国匹兹堡大学公共政策哲学博士,现为台湾政治大学公共行政研究所教授。
台湾公共行政研究(下) ———学科之历史回顾、现状与展望詹中原3 (接本刊第6期) 六、台湾公共行政的当前研究趋势关于台湾公共行政学科目前的研究趋势,以下拟从“教育课程设计”、“学术期刊主要议题”以及“目前新兴议题”来加以探讨之。
(一)公共行政教育之课程设计综观台湾公共行政系、所教育的课程设计,主要课程可区分为下列几类(詹中原,2003:445-451):1.公共行政相关课程,如行政学、公共行政研究、地方公共事务专题等。
2.公共组织相关课程,如组织理论与管理、组织设计、官僚组织专题等。
3.行政管理相关课程,如行政管理、绩效管理、公共财务管理、政府再造专题、公共经济学等。
4.公共政策相关课程,如公共政策、政策分析、政策规划、政策执行等。
5.人事行政(人力资源管理)相关课程,如人事行政、政府人力资源管理、现行考铨制度等。
6.非营利组织管理相关课程,如第三部门、非政府组织管理等。
7.行政法相关课程,如行政法专题、地方自治与法治、政策与公法等。
8.研究方法学,如研究方法、应用统计、科学哲学等。
9.综合性课程,如政治学、法学、经济学等基础课程或选修课程。
陈金贵(2002)曾经指出,目前台湾公共行政教育出现一些现象:1、系、所名称多元化;2、教师来源多元化;3、受教学生多元化;4、学生出路多元化;5、论文发表机会增加且专业化;6、学分班及硕士在职专班的增多趋势;7、企业管理方法大举进占公共行政领域;8、公共行政相关数据快速出现和改变。
曹俊汉(2003)则表示,在台湾各公共行政系、所当中,行政管理的课程自然占有相当的比例;此外,公共政策课程也成为主要的特色之一。
在其它次领域方面,则包含人事行政、地方政府、方法学类以及组织理论与行为。
除此之外,谢俊义与王俊元(2004)分析台湾公共行政博士教育的课程设计后,也指出了具有下列三项特色:第一,在1990年代以前,将公共行政视为主要领域之博士班仍显少数,此时的公共行政学科,仍属于政治学中的次领域,或是政治学博士班之其中一个组别。
國立臺南大學行政管理學系
2018「民主轉型後的地區治理與跨域管理」
暨七校聯合行政管理專題研討會
徵稿摘要
請填妥此表格於2018年9月28日(星期五)前以電子郵件附加檔案方式寄至pam-1@.tw信箱,(聯絡人:辜雅禪小姐,700臺南市中西區樹林街二段33號,電話:(06)2133111 轉631,傳真:(06) 2144409)
研討會主題:民主轉型後的地區治理與跨域管理場次一、民主政治與法治社會
民主政治與公共管理
法治社會與法規教育
行政規劃與官僚制度
場次二、地區管理與城市治理
地區管理與地方發展
府際關係與城市治理
環境管理與永續發展
場次三、公私協力與跨域治理
公民社會與公私協力
跨域治理與社區參與
人力資源與組織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