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市道路雨水口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3
市政道路雨水口设置问题浅析1、雨水口设置存在的问题雨水口起截流并泄除雨水的作用。
雨水口设置的好坏直接影响城市道路雨水及时顺畅排除、雨水冲刷携带的杂物的截留,间接影响城市交通安全和城市环境卫生及人体健康。
雨水口设置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因雨水口堵塞、雨水口设置位置不当、设置数量不足等造成的地面积水。
本文试图从雨水口泄水能力、雨水口形式、雨水口设置方式等方面简要分析地面积水原因,并提出相应解决措施。
供有关人员参考。
2、雨水口泄水能力图l边沟式雨水口布置示意图2i求解图如图l和图2所示,道路纵坡为iy,横坡为ih(均设为等坡)。
当iy、ih较小时,路面实际坡度约为I,可表示为(1)式:(1)则,某雨水口接纳的雨水包括Q1和Q2,Q1为该雨水口集水面积上单位时间雨水量,Q2为上游雨水口未及时排除的雨水量,则需排除的雨水量Q可表示为(2)式:Q= Q1+ Q2一Q3 (2)其中Q3表示该雨水口不能及时排除的水量。
设雨水口能排泄的雨水量即泄水能力为Qr,则保证泄水通畅必须满足(3)式:Qr≥Q(3)若每一雨水口泄水顺畅(Q2=O,Q3 |=0)。
则有Qr≥Q1。
Q1是该雨水口上游雨水量,它取决于设计暴雨强度.汇水面积、路面纵坡及街沟积水的过水断面。
雨水口泄水能力Qr,与什么因素相关呢?下面从图3进行分析。
图3表示标准图~5’235中雨水口(边沟单篦式),l为篦长,b为篦宽,在雨水口长度方向,集雨水的长度为(2+l)米,宽度方向尺寸为(O.5+b)米。
从雨水沿地面流线看。
长方向一侧集雨水量Q1l可表示为(4)式:Qil= Q1×图3边沟单篦式雨水口示意其中L为雨水口间距。
由于(2+ l)相对L而言很小.因此.进入雨水口的雨水量主要是从雨水口宽度方向,即宽度方向的集雨水量口Q1b。
为:Q1b=Q1一0lt≈Q1 (5)绘出雨水口的纵向剖面,如图4所示。
设雨水口行近流速为vc雨水口处流速为v,雨水过雨篦孔流速为vk,雨水行近积水深度为hc.雨水口上水深为hk.雨篦孔长为lk.宽度为bk.宽度方向篦孔个数为nk,实际过水的雨篦孔长为lw.如图5所示。
名词解释雨水口雨水口是城市排水系统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起着集水、分流、排放雨水的作用。
雨水口通常安装在街道、道路、广场等公共区域,是雨水排放的出口。
雨水口的主要功能是接收、收集并排放降雨过程中产生的雨水。
在城市中,由于建筑物和硬化路面的增多,地表的渗透性下降,使得雨水无法迅速渗透到地下,而只能通过排水系统排放出去。
而雨水口就是这个排放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首先,雨水口通常由一个水泄洞和一个排水管组成。
当降雨开始时,雨水会通过排水管道流入雨水口的水泄洞。
水泄洞是一个圆形或方形的开口,具有一定的面积,可以接收雨水。
其次,雨水口会根据实际情况将雨水进行分流。
在城市中,不同区域的用地性质和功能不同,产生的雨水特点也各异。
因此,雨水口通常会设置多个分流出口,根据需要将雨水分流至不同的排水系统中。
此外,为了提高雨水口的排放能力,还会采取一些技术手段。
例如,可以在雨水口的水泄洞下方设置一个蓄水井,用于暂时存储雨水。
这样可以有效控制雨水的排放速度,减少雨水排放压力对下游排水系统的影响。
雨水口的排放能力对于城市的防涝能力至关重要。
在短时间内大量的降雨过程中,如果排水系统无法及时有效地将雨水排放出去,就容易导致城市内涝。
因此,合理设计和布局雨水口,确保其排放能力的充分利用,是城市规划和建设中的重要一环。
对于雨水口的维护和管理也十分重要。
因为雨水口通常处于室外环境中,容易受到各种污物的堵塞。
及时清理雨水口中的杂物,保持通畅,是确保雨水顺利排放的关键。
同时,还需定期检查雨水口的排水管道是否破损或堵塞,及时修复或疏通,以保证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
综上所述,雨水口是城市排水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接收、收集和排放雨水。
它通过水泄洞和排水管组成,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分流,以提高排放能力。
合理设计和布局雨水口,并进行维护和管理,可以有效防止城市的内涝问题。
让我们在享受生活便利的同时,也要关注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共同打造更美好的城市环境。
浅谈道路中雨水口的设置摘要:城市的雨水主要通过雨水口进入雨水系统,雨水口在城市排水系统的起端,合理的设计雨水口,是改善地面暴雨积水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雨水排水系统设计中的一个值得被重视的部分。
文中就工程设计中雨水口的一些工程设计措施进行了简要论述。
关键词:雨水口道路排水设施工程设计城市的雨水主要通过雨水口进入雨水系统,随着城市雨水管道设计不断更新,及对城市排水防涝设施的要求不断提升,雨水口在城市排水系统的起端,现状大部分雨水口的泄水能力,设计标准已经偏低,无法满足排水需求。
一、雨水口的形式按照排水方式的不同可以将雨水口分为四种:平箅式、偏沟式、立箅式、联合式。
按照箅数可以将雨水口可以分成三类,具体为单箅、双箅、多箅,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根据流量、道路形式等方面选择合适的类型进行使用。
按照选用侧墙材料的不同可以将雨水口分为砖砌体、混凝土模块砌体、预制混凝土三种雨水口。
按照箅子所使用的不同的材质可以将雨水口分为三种,分别为球墨铸铁、钢格板、复合树脂,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按照相关的技术标准进行配套使用。
雨水口箅子按箅条布置方向分为竖条和横条两种,由设计者选择使用(建议选择开孔方向与水流方向一致)。
根据雨水口的各种形式的优缺点,本文做了各种形式的简要比较表,详见下表:表1雨水口各种形式比较表二、在工程中雨水口的布置形式探讨1.现状雨水口普遍存在问题(1)通过对其进行实地调查发现,超过一半以上的市民表示对于雨水的用途不了解,也不知道雨水口受到污染所造成的危害,同时也不能够准确的辨别雨水口与污水口。
超过70%的居民将垃圾倒入雨水口。
极少数的市民意识到这种做法会对河流造成严重的污染。
(2)雨水口堵塞严重,大部分雨水口被枯叶,沙土,以及垃圾堵塞,无法有效的收集路面的雨水。
(3)雨水口的设置未根据实际道路或是广场地形地貌增加,导致低洼处雨水口较少,无法排泄路面雨水。
(4)很多城市的污染物都是通过雨水口进入河湖水体,而城市的管理者面对如此形势却无法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
浅析城市道路雨水口的设置摘要:本文主要从设计角度出发,对雨水口的设置原则、型式及间距的确定进行叙述,从细节着手,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合理布设雨水口,消除地面积水的影响。
关键词:雨水口雨水口间距道路红线宽度城市雨水口随处可见,它们就在路边栅条状铸铁篦子下,起截流并泄除雨水的作用,是收集地面雨水的重要设施。
雨水口设置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城市道路雨水的及时顺畅排除、雨水冲刷携带的杂物的截留,间接影响城市交通安全和城市环境卫生及人体健康。
路面上汇集的雨水首先泄入雨水口,经过雨水连接管流入道路下面的排水管渠。
而雨水口的位置和数量如何正确设置才能充分发挥它的效能,设计人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1 雨水口设置原则1.1雨水口的布置应根据地形,建筑物和道路的布置等因素确定。
一般设在下列各处:(1)道路上的汇水点和低洼处,以及无分水点的人行横道线的上游处;(2)道路的交汇处和侧向支路上,能截流雨水径流处;(3)广场、停车场的适当位置处;(4)建筑物单元出入口附近、建筑物雨落管附近以及建筑前后空地和绿地的低洼点等处。
雨水口应避免设在建筑物门口,当建筑物门口必须设置雨水口时,应进行特殊处理;(5)其它低洼和易积水的地段处。
1.2道路交叉口的雨水口布置应注意的问题。
(1)雨水口的布设应根据道路的竖向设计放在相对最低点,除此之外,雨水口一般放在圆弧切点处,一是好施工放线,另外可以阻止雨水漫过人行横道。
(2)如果是小路口没有竖向设计,可根据相交道路的纵坡判断出哪个圆弧上会出现最低点,如果坡度近似,雨水口可设在圆弧中点附近。
2雨水口型式确定雨水口是收集地面径流雨水的主要构筑物。
雨水口的型式、数量、布设位置合理与否是改善地面暴雨积水的重要保证。
雨水口的布置型式主要有平篦式、偏沟式、立篦式和联合式四类,根据进水篦数目的多少,每一类又可分为单篦、双篦和多篦三种布置形式,应根据流量、道路形式和坡度选用。
(见表一)目前天津市普遍选用平篦式和立篦式,平篦式雨水口适用于无缘石的路面、广场、地面低洼聚水处等,其水流通畅,但暴雨时易被树枝等杂物堵塞,影响泄水能力。
浅谈城市道路雨水口设计摘要:雨水口是道路排水系统中的重要构筑物,雨水口形式、数量及设置位置都会直接影响一条市政道路在降雨过程中径流排放速度和积水程度。
现就雨水口设计中需注意问题进行相应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雨水口形式重现期径流系数位置最低点1、前言雨水口是雨水管道系统中收集雨水的构筑物,也是城市道路的一部分。
路面上的雨水首先进入雨水口,再通过收水支管进入雨水管道。
一个雨水系统内管道的流量,泵站的容量固然决定了该区域内的雨水排放效果,但雨水口的疏密程度,摆放位置及采用形式也直接影响了一条市政道路在降雨过程中径流排放的速度和积水程度,并间接影响了道路交通安全及道路面层、基层的结构稳定。
而在我们以往的雨水口设计和施工中,往往忽视了这一细节,将雨水口作为雨水管道工程中的附属及次要,凭经验沿道路或雨水管道等分地布设雨水口,随意性较大,这样既不能保证设计的合理性,也会因此造成路面积水,进而破坏路面机构。
本文将对城市道路在降雨过程中由雨水口布置不当引起的积水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对较为合理的计算及布置方法。
2、雨水口形式的选择雨水口形式有平篦式、偏沟式、联合式、立篦式四种,在道路排水中较为常用的是平篦式、偏沟式和立篦式。
偏沟式、立篦式及联合式适用于有路沿石的道路,平篦式适用于无路沿石的路面、广场、地面低洼积水处。
偏沟式和平篦式雨水口的结构型式、泄水能力及运行情况基本相同。
联合式雨水口结构型式为平篦式与立篦式组合。
平篦式雨水口结构较立篦式简单,施工方便。
但平篦式雨水口位于车行道边缘,若雨水口周边回填不好会对路面结构有所影响,加上车辆的碾压,雨水口及周边道路容易损坏。
施工时可采用5%石屑、40%石粉和10%水泥混合物加强雨水口周边回填,增加周边道路强度。
雨水篦子需要有足够的强度,满足车辆荷载。
立篦式雨水口的进水栅、井盖位于车行道外侧,不需承受车辆荷载,从而解决井盖破损、遭窃等问题。
同时立篦式雨水口的景观效果较平篦式好些。
城市道路路面雨水口设置间距的探讨[精品文档首发]雨水管渠系统时由雨水口、雨水管渠、检查井、出水口等构筑物所组成的一整套工程设施,雨水管渠系统的任务就是及时地汇集并排除暴雨形成的地面径流,保障城市人民的生命安全和生活生产的正常秩序。
雨水口是在雨水管渠系统中收集雨水的构筑物,一般应设在交叉路口、路面最低点以及道路路牙边每隔一定距离处。
其使命为及时地将路面雨水收集并排入雨水管渠内。
雨水口的构造包括进水箅、井筒和连接管3个部分。
1. 雨水口设计间距计算《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97)中说明:雨水口的型式、数量和布置,应按汇水面积所产生的流量、雨水口的泄水能力及道路型式确定,雨水口间距宜为25~50m。
雨水口设计多了,造成浪费的同时影响道路的美观;雨水口设计少了,达不到及时收集路面雨水的效果,雨水口设计间距根据道路参数的不同而不同,经过计算来确定。
(1)雨水口泄水能力雨水口的泄水能力与道路的坡度,雨水口型式、箅前水深等因素有关,但一般泄水能力如下:(2)以道路为双面坡,道路两侧设置平箅式单箅雨水口为例进行计算,计算公式为:Q=qψF式中:Q-雨水设计流量(L/s)q-雨水暴雨强度(L/s·ha)ψ-径流系数(取0.9)F-汇水面积(ha)徐州市的暴雨强度公式为:P-----设计重现期,取1年t-----设计降雨历时。
t=t1+mt2,t1为地面集水时间(min);m为折减系数,暗管折减系数m=2.0,明渠折减系数m=1.2;t2为管渠内雨水流行时间(min),对于雨水口来说,t2为0。
即t=t1。
两个雨水口间距30m,地面雨水流速取0.5mls,则t=1min,(地面集水时间t2≥t1,道路设计中,道路纵坡通常小于道路横坡,v1≥v2)计算如下:Q=qψF=340×0.9×F=40(L/s)则F=0.1307(ha)=1307m2 道路宽度为F/30=43.6m结论,道路红线宽度40m左右的雨水口间距宜为30m左右。
浅谈城市雨水口设计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化建设的深入,城市日益拥挤,在城市雨水排放系统中,如果雨水口布置不合理,容易造成市政道路积水。
本文分别从雨水口的位置和长直路面雨水口设置间距2个方面介绍了城市雨水口的设置。
关键词:雨水排放系统;雨水口;设计在城市排水设计中,需要科学的、合理的布置雨水口。
雨水口是地面雨水排放系统中收集雨水的构筑物,它们就在路边栅条状铸铁篦子下,起截流并泄除雨水的作用,是收集地面雨水的重要设施,数量不足或容易堵塞等均可造成暴雨时路面积水,给生产、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而科学合理地设置雨水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道路积水问题。
1 雨水口的型式常见雨水口型式有平篦式、立式和联合式等。
平篦式雨水口又分为有缘和地面2种,其中有缘平篦式适用于有路缘石的道路,而地面平篦式则适用于无路缘石的路面、广场、地面低洼聚水处等。
立式雨水口有立孔式和立篦式2种,也是适用于有缘石的道路,其中立孔式适用于篦隙容易被杂物堵塞的地方。
联合式雨水口是平篦式与立式的综合型式,适用于路面较宽、有路缘石、径流量较集中且有杂物处。
在路面较差、地面积秽很多的街道或菜市场等地方,可以考虑设置有沉泥槽的雨水口。
2 雨水口位置设置雨水口的设置应根据暴雨强度、道路宽度、路面种类、道路纵横坡度、周围建筑地形、排水情况及雨水口的泄水能力等因素决定。
道路上的排水汇合点、凹竖曲线的低洼处、道路转弯半径切点附近(分水点除外)、人行横道线上游位置均应设置雨水口,但应避免在沿街建筑物的门口、停车站、分水点及其他地下管道顶上设置,而建筑物门口、停车站等处应在其上游设雨水口进行截水。
2. 1 道路交叉口城市道路交叉口是行人、车流密集的场所。
道路转弯时,雨水水流也转向,流速降低,形成壅水,在此处设置雨水口,可以保证足够的篦前水深,充分发挥雨水口的排水能力。
该处雨水口设置位置见图1。
a)一路汇水三路分水b)两路汇水两路分水c)三路汇水uilu分水图1 十字路口雨水设置位置图在四路分水的情况下,可以不设雨水口;四路汇水时,对排水最为不利,应尽量避免,如果不能避免,则应在各来水方向都设置雨水口,以尽快排出所汇集雨水;在丁字路口及道路拐角处的来水方向也应设置雨水口。
道路雨水口【篇一:浅谈市政道路雨水口的设计与合理布置】龙源期刊网 .cn浅谈市政道路雨水口的设计与合理布置作者:陈睿田忠远摘要:雨水口是排水管渠系统中的一个重要构筑物;本文从多方面对城市道路雨水口的布置问题进行了综合分析,进而使它在设计时合理布置进而在实际中可以有效的排除地面上的雨水。
关键词:市政道路;雨水口;设计雨水口是雨水管渠或合流管渠上收集地面雨水的构筑物。
道路上的雨水首先经过雨水口的收集,通过雨水连接管流入排水管渠。
雨水口的构造包括进水箅、井筒和连接管三部分组成。
按型式分为平箅式、立箅式、联合式三种;其每一种形式在数量上可采用单箅、双箅、多箅,具体选用需根据计算流量、道路形式和坡度而选用。
1 雨水口布置原则雨水口在道路上的位置,应能保证迅速有效地收集地面雨水。
道路中排水的汇合点、道路纵坡的汇水点处、道路转弯半径切点附近(分水点除外)均应布置雨水口。
雨水口应避免布置在沿街建筑物门口、车站位置,因为雨季来临会给行人们造成出行不便。
道路高点处(分水点)靠地面坡度,雨水径流到周围无法收集雨水,因此无需布置。
建筑物门口、停车站处均应在上游设雨水口;当道路纵坡大于2%时,雨水口的间距可大于50m,其形式、数量和布置应根据具体情况和计算而定。
在道路交叉口处应根据道路交叉口竖向设计布置雨水口。
若道路较窄,路口转弯半径较小,雨水口可布置在转弯处。
在有些整修道路中需要,雨水口现状位置不动,则需在道路纵断调整过程中将汇水点调至雨水口位置,进而保证雨水口有效地收集路面雨水。
2 雨水口形式及其特点2.1 平箅式雨水口水流通畅,收水效果好;它又可分为偏沟式和地面平箅式。
偏沟式雨水口适用于两侧有路边石的道路。
地面平箅式适用于没有边石的道路、广场和大面积低洼积水处。
2.2 立箅式雨水口不易堵塞,适用于有两侧边石的道路,但随着日后道路的补强盖被,路面随之加高,导致立篦断面减小,进而影响收水能力。
2.3 联合式雨水口适用于两侧有边石的道路,径流量较大的路段或可能有杂物堵塞雨水口井箅的情况。
对城市道路雨水口设置的一点看法雨水口是城市排水管渠系统的附属构筑物,也是城市道路排水的重要组成部分。
雨水口城市排水系统的起端,是城市道路上收集雨水的排水设施,路面上汇集的雨水首先泄入雨水口,经过雨水口连接管流入道路下面的排水管渠。
雨水口通常设置在街区内、广场上、街道交叉口和街道边沟的一定距离处,收集地面上、街道路面上的雨水,以防止雨水没过道路或造成道路及低洼地区积水而妨碍交通或损坏道路。
在进行城市道路及排水工程设计时,需要考虑如何在道路上合理设置雨水口,而雨水口设置在道路什么位置上最合理,是每个设计者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本文从多方面对城市道路雨水口的设置问题进行了分析。
标签:雨水口设置原则1 雨水口的设置原则雨水口的设置应根据暴雨强度、道路宽度、路面种类、道路纵横坡度、周围建筑地形及排水情况、雨水口的泄水能力等因素决定;道路上排水的汇合点、凹竖曲线的低洼处、道路转弯半径切点附近(分水点除外)在人行横道线上游位置,最低点处均应设置雨水口;雨水口应避免设在沿街建筑物门口、停车站、分水点及其他地下管道顶上。
建筑物门口、停车站处均应在上游设雨水口截水;设置雨水口时,其高程、位置、数量既考虑现有的道路宽度,又要结合今后街道发展情况;在十字路口处和主干道与次干道或与内部道路出口相交处,应根据雨水路面径流情况及方向布置雨水口。
若内部道路较窄,路口转弯半径较小,可将雨水口布置在转弯处;沿街建筑的雨落管,尽可能接入雨水口中;设计时应作好调查研究,如地面排水无出路或经常积水,在设计中应予以考虑设置雨水口,并连通支管接入雨水管道;在道路纵坡大的路段,不宜横断路面设置一排雨水口,否则对排水、行车都不利。
2 雨水口型式及适用条件雨水口的构造型式很多,各城市结合本地区的特点,都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
雨水口型式一般为平箅式、偏沟式、联合式、立箅式四种,每一种均可采用單箅、双箅及多箅型式。
各型式雨水口的适用条件如下:偏沟式雨水口适用于有立道牙的道路,且一般无杂物堵塞雨水口井箅的路段;平箅式雨水口适用于无立道牙的道路、广场及地面低洼聚水处;联合式雨水口适用于有立道牙的道路,径流量较大的路段或可能有杂物堵塞雨水口井箅的情况,多箅式雨水口适用于径流量大而集中的积水区。
浅谈城市道路雨水口摘要:雨水口是城市道路路面排水的重要设施。
近期全国多个城市出现内涝现象,造成了相当大的危害。
因此本文针对雨水口布置问题浅谈几点意见,以致雨水口能够发挥正常作用,使城市排水流畅。
关键词:雨水口现状问题雨水口布置排泄能力雨水口是城市排水系统的初始设计,一般布置在道路交叉口、道路最低点及道牙边,使其能及时的收集路面雨水并排入雨水管渠内。
雨水口的构造包括井篦、井筒及连接管。
雨水口虽小,但是布置不当造成的危害却很大,如果长期积水会造成如下危害:1、沥青路面如果长期积水会导致沥青材料潮湿损害、模量减少及抗拉伸强度降低。
2、积水到一定程度的情况下车辆通过时会形成水渐以及车轮打滑现象等,使行车安全得不到保障。
3、积水过深会导致道路两侧建筑受到危害、居民受到损失。
因此雨水口的位置在城市排水设施中显得尤为重要。
一、雨水口存在的一些问题1、部分雨水口采用平箅式收水。
暴雨时雨水排除不及时,产生积水现象。
经常挟带树枝泥砂等杂物,平箅式易被堵塞。
2、为便于收集雨水,雨水口设计时采用雨水口井圈低于该处道路路面(3O毫米)。
但施工时施工单位经常将井圈做得与路面相平,降低雨水口的泄水能力。
造成下雨时雨水很难进入雨水口。
3、有些地方采用防盗式雨水口,雨水箅子与井筒连接在一起,无法开启。
导致井筒内不好清淤,暴雨时排水不畅,形成积水。
4、道路的低洼路段及道路交叉口处的雨水口布置不当,均会造成排水不及时,形成积水。
二、雨水口的形式1、平箅式水流通畅,但暴雨时易被树枝等杂物堵塞,影响收水能力。
平箅式雨水口又分为偏沟式和地面平箅式。
偏沟式雨水口适用于有缘石的道路。
地面平箅式适用于无缘石的路面、广场、地面低洼聚水处等。
2、立箅式不易堵塞,边沟需保持一定水深,而许多城市道路加铺沥青层后导致立箅断面减小很多,影响收水能力。
相比较而言,笔者认为采用平箅(偏沟)式较好一些。
三、雨水口布置位置1、一般道路雨水口的布置:道路雨水口应该首先布置在道路最低点、道路的汇水点上,其次再布置在无障碍通道的上游、人行横道的上游、公共汽车停靠站的上游、沿街单位出入口上游,靠地面径流的街坊或庭院的出水口等处均应设置雨水口。
城市道路雨水口设置浅析摘要:雨水管渠系统由雨水口、雨水管渠、检查井、出水口等构筑物所组成的一整套工程设施,雨水管渠系统的任务就是及时地汇集并排除暴雨形成的地面径流,保障城市人民的生命安全和生活生产的正常秩序。
雨水口位置设置不当,数量不足及堵塞是造成暴雨时道路路面积水的主要原因。
而雨水口设计中往往凭经验确定布设距离等参数。
对此,本文从道路雨水口的相关计算及设置,雨水口种类的选择等问题进行探讨,提供相应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雨水口设置;城市道路排水;应用雨水口是雨水管道或合流管道上收集地面雨水的管道系统附属构筑物。
汇集于街道路面上的雨水首先经过雨水箅,通过连接管进入排水管渠。
雨水口设置位置不当、数量不足及堵塞等均可造成暴雨时路面积水。
在实际设计中,排水设计人员根据道路宽度结合当地暴雨轻度公式计算雨水口间距,一般是等距设置或适当调整间距,忽视了道路设计中的一些要素。
因此在道路特殊点,即道路纵坡较小、交叉口最低点、竖曲线最低点等容易积水的低点,需进行特殊设计,以保证其合理性、经济性。
1雨水口形式选择及其优缺点雨水口形式主要有四种,分别为平箅式、立箅式、偏沟式和联合式,平箅式雨水口主要优点是水流通畅,但暴雨天易堵,影响其收水能力,适用于无路缘石道路。
广场及低洼地面。
偏沟式雨水口性能类似于平箅式,但其使用范围有所不同,其主要用于有道路路缘石的路面。
立箅式雨水口不易被杂物堵塞,但是需要一定的水深,如果道路改造,需要加铺一层沥青,则其收水面积减小。
而多箅式雨水口主要用于雨水径流量大且集中的道路低洼处。
实际城市道路应用中偏沟式雨水口和多箅式雨水口应用最为广泛,因其可解决快速雨水收集与大流量雨水收集的需求。
2雨水口设置原则雨水口的布置位置应综合考虑当地暴雨强度、道路宽度及种类、道路纵坡及横坡、周围地形及排水情况、雨水口的泄水能力等因素,为能保证迅速有效地收集地面雨水,雨水口宜设置在汇水点(包括集中来水电)和截水点,前者如道路上的汇水点,街坊中的低洼处,靠地面径流的街坊路口、沿街建筑物雨水管附近等;后者如道路每隔一定距离的地方,交叉口应根据雨水径流情况设置雨水口。
城市道路雨水量计算方法与雨水口设置在城市建设和规划中,道路雨水管理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合理计算雨水量以及科学设置雨水口是确保城市道路排水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城市道路雨水量计算方法和雨水口设置的相关内容。
一、城市道路雨水量计算方法计算城市道路雨水量是为了合理设计城市道路排水系统,防止因雨水积聚引发洪水和道路积水的问题。
常用的城市道路雨水量计算方法有以下几种。
1. 美国合理公式法(Rational Method)美国合理公式法适用于小流域的计算,通过公式Q=CIA计算雨水量。
其中Q为径流流量,C为径流系数,I为降雨强度,A为小流域面积。
该方法计算简单,适用范围广,但不考虑道路汇流、地形和土壤的影响。
2. 美国时序分析法(Sequential Rainfall Analysis Method)美国时序分析法将道路排水系统视为具有一定存储能力的系统,通过分析连续的降雨序列来计算雨水量。
该方法能较好地考虑到道路汇流和排水系统的影响,适用于中等大小城市的道路雨水量计算。
3. 坡面产流法(Runoff Coefficient Method)坡面产流法考虑到降雨在道路上产生的流量和径流总量之间的关系,通过经验系数来计算道路的径流流量。
该方法适用于小面积和单一类型的道路,计算简单但精度较低。
4. 物理模型法(Physical Model Method)物理模型法通过建立道路雨水模型,考虑道路形态、坡度、排水设施等因素来计算雨水量。
该方法精度较高,适用于大型城市和重要道路的雨水计算,但需要较多的细节和数据。
二、雨水口设置雨水口是城市道路排水系统中的重要设施,主要用于收集和排放雨水。
合理设置雨水口可以确保道路畅通和排水效果。
以下是关于雨水口设置的一些建议。
1. 雨水口数量和密度根据城市道路的不同情况和预计的雨水量,确定雨水口的数量和密度。
一般来说,雨水口的数量应根据道路宽度和流量来决定,以确保雨水能够及时排放。
城市道路雨水量计算方法与雨水口设置城市发展过程中,道路建设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而在道路建设中,雨水排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有效的雨水排水系统能够减少城市内涝的发生,确保交通畅通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城市道路雨水量的准确计算方法及合理的雨水口设置成为研究和规划的重点。
一、城市道路雨水量计算方法为了准确计算城市道路雨水量,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降雨量、道路面积、透水率、雨水径流等。
1. 降雨量降雨量是计算雨水量的基础,可以通过气象数据或历史降雨数据获取。
一般根据统计学原理,选取适当的设备进行监测,如雨量计或气象站等。
根据统计数据,可以得到不同时间段的降雨量,用于计算雨水量。
2. 道路面积道路面积是计算雨水量的另一个重要因素,需要测量或估算道路的有效面积。
有效面积即雨水能够直接流入下水道的道路区域,一般为道路的横截面积减去路灯、树木等不可透水部分的面积。
3. 透水率透水率指的是道路表面的渗透能力,通常用百分比来表示。
一般情况下,道路表面有着不同的材料和结构,透水率也会有所不同。
透水率越高,雨水流失越快,需要计入总体雨水量的部分就会减少。
4. 雨水径流雨水径流是指雨水从道路表面流入下水道的过程。
根据不同的降雨强度和道路设计,雨水径流会有所不同。
在计算雨水量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雨水径流的比例。
基于以上几个因素,我们可以综合计算城市道路的雨水量。
一般常用的计算方法包括理论计算法和实测计算法。
理论计算法是通过利用数学公式和相关参数来计算雨水量。
根据地理环境、气象条件和道路设计等因素,确定适当的公式和参数,进行计算。
该方法适用性较广,但需要准确的参数和理论基础支持。
实测计算法是通过实地调查和实测数据来计算雨水量。
具体而言,在道路建设完成后,通过设置雨水监测设备,记录降雨量和雨水径流等数据来计算雨水量。
该方法需要长时间的实测和数据统计,准确性较高。
二、雨水口设置雨水口是城市道路雨水排水系统中的关键设施之一,在道路设计中需要合理设置和布置,以确保雨水的畅通排出。
浅谈城市道路雨水口
摘要:雨水口是城市道路路面排水的重要设施。
近期全国多个城市出现内涝现象,造成了相当大的危害。
因此本文针对雨水口布置问题浅谈几点意见,以致雨水口能够发挥正常作用,使城市排水流畅。
关键词:雨水口现状问题雨水口布置排泄能力
雨水口是城市排水系统的初始设计,一般布置在道路交叉口、道路最低点及道牙边,使其能及时的收集路面雨水并排入雨水管渠内。
雨水口的构造包括井篦、井筒及连接管。
雨水口虽小,但是布置不当造成的危害却很大,如果长期积水会造成如下危害:
1、沥青路面如果长期积水会导致沥青材料潮湿损害、模量减少及抗拉伸强度降低。
2、积水到一定程度的情况下车辆通过时会形成水渐以及车轮打滑现象等,使行车安全得不到保障。
3、积水过深会导致道路两侧建筑受到危害、居民受到损失。
因此雨水口的位置在城市排水设施中显得尤为重要。
一、雨水口存在的一些问题
1、部分雨水口采用平箅式收水。
暴雨时雨水排除不及时,产生积水现象。
经常挟带树枝泥砂等杂物,平箅式易被堵塞。
2、为便于收集雨水,雨水口设计时采用雨水口井圈低于该处道路路面(3O毫米)。
但施工时施工单位经常将井圈做得与路面相平,降低雨水口的泄水能力。
造成下雨时雨水很难进入雨水口。
3、有些地方采用防盗式雨水口,雨水箅子与井筒连接在一起,无法开启。
导致井筒内不好清淤,暴雨时排水不畅,形成积水。
4、道路的低洼路段及道路交叉口处的雨水口布置不当,均会造成排水不及时,形成积水。
二、雨水口的形式
1、平箅式水流通畅,但暴雨时易被树枝等杂物堵塞,影响收水能力。
平箅式雨水口又分为偏沟式和地面平箅式。
偏沟式雨水口适用于有缘石的道路。
地面平箅式适用于无缘石的路面、广场、地面低洼聚水处等。
2、立箅式不易堵塞,边沟需保持一定水深,而许多城市道路加铺沥青层后导致立箅断面减小很多,影响收水能力。
相比较而言,笔者认为采用平箅(偏沟)式较好一些。
三、雨水口布置位置
1、一般道路雨水口的布置:道路雨水口应该首先布置在道路最低点、道路的汇水点上,其次再布置在无障碍通道的上游、人行横道的上游、公共汽车停靠站的上游、沿街单位出入口上游,靠地面径流的街坊或庭院的出水口等处均应设置雨水口。
最后在市政道路上合适间距设置雨水口。
2、环道雨水口的布置:应在环道周围布置雨水口,以保证雨水不进入环道内。
3、道路交叉口雨水口的布置:(1)如果交叉口处于凸形地形上,相交道路的纵坡均背离交叉口。
则交叉口内不需要设计雨水口。
(2)如果交叉口处于凹形地形上,相交道路的纵坡方向都指向交叉口。
为防止雨水汇集到交叉口中心,应适当改变相交道路的纵坡以抬高交叉口中心标高,并在转角设置雨水口。
(3)如果交叉口处于分水线地形上,有三条道路纵坡方向背离而一条指向交叉口。
在纵坡指向交叉口道路的人行横道线外设雨水口,防止雨水流入交叉口内。
(4)如果交叉口处于谷线地形上,有三条道路纵坡方向指向交叉口而一条背离。
在三条纵坡指向交叉口道路的人行横道线外设雨水口。
(5)如果交叉口处于斜坡地形上,相邻两条道路纵坡指向交叉口而一条背离。
在纵坡指向交叉口道路的人行横道线外设雨水口。
(6)如果交叉口处于马鞍形地形上,相对两条道路纵坡指向交叉口而另两条背离。
在纵坡指向交叉口的道路两侧设置雨水口。
4、两块板以上的道路雨水口的布置:有分车绿带的道路可将雨水口布置在绿化带内,这样可减少雨水口的荷载,提高道路施工速度。
四、雨水口的施工要求
雨水口井圈高程应比道路路面低3cm,并与附近路面顺接,设置在道路边沟内的雨水口,应是边沟纵坡坡向雨水口,使雨水口低于边沟2~3cm。
设置平箅雨水口时,应使其四面的地面坡向雨水口,并应在雨水口四周护砌。
雨水口的深度一般不大于1米,雨水口井筒可用机砖砌筑或预制安装,井底不需要设沉淀部分,填摸平滑设置流槽。
雨水连接管坡度不应小于1%,最大不能超过20%,管径不能小于DN300。
雨水口可串联连接,但个数不得超过3个。
五、结语
城市道路雨水口的设置不仅关系到城市排水系统功能的正常发挥,而且关系到城市的交通与人行安全,还涉及到城市道路的外观形象等。
工程设计中应结合具体工程项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这样才能设计合理,使工程发挥最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