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精短翻译练习 (84)
- 格式:docx
- 大小:11.81 KB
- 文档页数:1
文言文翻译训练30则(附答案)返回的路上过一条江,(船)走到江中间的时候,有两条龙绕着船将船挡住。
衙役将他抓住并绑了起来,问道:“人们都在这里,您还抢别人的金子,为什么?”回答说:“完全看不见人,只看见金子啊!”九、孔子困陈蔡翻译:孔子在陈国和蔡国之间的地方(缺粮)受困,饭菜全无,七天没吃上米饭了。
②是故好战穷兵,未有不亡者也。
十四、次非刺蛟翻译:楚国有个叫次非的人,在干遂(地名)得到一把宝剑。
趋,尚及之。
①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
十、澄子亡缁衣翻译:宋国有个名叫澄子的人,丢失了黑色的衣服,(便)在路上找,看见一个妇女穿黑色衣服,拉住她不放,说:“今天我掉了黑色的衣服。
没有你们两个人,我几乎要犯错误啊!”于是打发亲信,到亶父去传达旨意,告诉宓子贱说:“从现在开始,亶父不是我国君所管,归你管了。
吏书之不善,宓子贱为之怒。
让他成为国王的左右,也必然是为义而死。
”人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十二、亡戟得矛齐晋相与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八、攫金者齐人有欲得金者,清旦被衣冠,往鬻金者之所,见人操金,攫而夺之。
精短文言文翻译练习精短文言文翻译练习1.教学相长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礼记》2.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3.买椟还珠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熏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翡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
4.多多益善上尝从容与信言诸将能将兵多少。
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
上曰:于君何如?曰:多多益善耳。
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
5.宋人或得玉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
子罕弗受。
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
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
不若人有其宝。
6.许由出逃尧以天下让许由,许由逃之,舍于人家,家人藏其皮冠。
夫弃天下而家人藏其皮冠,是不知许由者也。
7.当今之世,舍我其谁孟子去齐,充虞路问曰:夫子若有不豫色然。
前日虞闻诸夫子曰:‘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曰;‘彼一时。
此一时也。
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
由周而来,七百有余岁矣。
以其数,则过矣;以其时考之,则可矣。
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吾何为不豫哉?8.冯妇搏虎孟子曰:晋人有冯妇者,善博虎,卒为善士。
则之野,有众逐虎,虎负隅,莫之敢撄,望见冯妇,趋而迎之,冯妇攘臂下车,众皆悦之,其为士者笑之,笑其不知止也。
9.夸父逐日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未至,道渴而死。
弃其杖,化为邓林。
10.共工触怒不周山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
文言文大全短篇及翻译(最新)学习文言文可以了解历史,学习古代文化,欣赏古代文学,研究古代文明。
下面是分享的文言文大全短篇及翻译。
欢迎阅读参考!【篇一】文言文大全短篇及翻译1、小儿不畏虎【原文】忠、万、云、安(地名,都是在四川一带长江沿岸。
)多虎。
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
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
虎熟视之,至以首抵(同抵。
)触,庶几(也许可以。
)其一惧,而儿痴,竟不知怪,虎亦卒去。
意虎之食人必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无所施欤?【翻译】忠、万、云、安这些地方有很多老虎。
有个妇人白天将两个小孩留在沙滩上自己到水里去洗衣服。
老虎从山上跑来,那妇人慌忙潜入水里躲避老虎,两个小孩(仍然)在沙滩上自在嬉戏。
老虎盯着他们看了很久,甚至用头触碰他们呢,期许他们会有些害怕,但是小孩无知,竟然不觉得有什么奇怪的,老虎最后也就离开了。
估计老虎吃人必是先向人显示其威风,但是对于不怕它的人威风无处施加(而放弃的)吗?2、吕蒙正不受镜【原文】吕文穆公蒙正以宽厚为宰相,太宗尤所眷遇。
有一朝士,家藏古镜,自言能照二百里,欲因公弟献以求知。
其弟伺间从容言之,公笑曰:“吾面不过碟于大,安用照二百里?”其弟遂不复敢言。
闻者叹服,以为贤于李卫公远矣。
盖寡好而不为物累者,昔贤之所难也。
【翻译】吕蒙正以宽厚为宰相,宋太宗赵光义特别知遇关照。
朝中的官吏,家里藏有古镜,他说能照二百里,想通过吕蒙正的弟弟把古镜送给他以博取好感。
他弟弟找个机会装作闲谈提到这件事。
吕蒙正笑道:“我的面子不过碟子那么大,怎么用得着照二百里地的镜子叫呢?”他弟弟听后也就不再说什么了。
听说这件事的人都叹服,拿他比作唐朝宰相李德裕(李德裕曾罢冗官二千余员,以为人严峻拒绝请托著称)。
像吕蒙正这样没有特别嗜好而又不为物欲所累的人,古代贤者也不易做到。
3、中山窃糟【原文】者鲁人不能为酒,惟中山之人善酿千日之酒。
鲁人求其方弗得。
有仕于中山者,主酒家,取其糟粕以鲁酒渍之,谓人曰‘中山之酒也。
吾友李生,性好读书,每晨必起,焚香读书。
其所读,皆经史子集,无不精研。
日以继夜,寒暑不辍。
一日,李生感疾,卧床数日,心忧不已。
忽一日,家人报曰:“先生已愈,可起床矣。
”李生闻之,喜出望外,遂起床,整理衣冠,往访其友。
友家不远,步行可至。
至其友家,见友正读书。
李生曰:“吾病几死,赖先生关心,得以康复。
今日特来拜谢。
”友答曰:“吾友何病之有?不过小恙耳。
吾闻病者宜静养,故未敢相访。
今先生已愈,吾甚喜。
”言罢,二人相视而笑。
坐谈之间,友问李生:“近日读何书?”李生答曰:“吾近日读《左传》,深感其中义理之深,故欲与先生共论。
”友曰:“善。
《左传》一书,记载春秋之际各国之事,详实可信。
吾亦喜读,愿与君一论。
”于是,二人遂以《左传》为题,畅谈古今。
谈至日暮,李生欲归。
友送至门外,曰:“吾友今日来访,吾甚欢。
然天色已晚,宜早归。
他日再会。
”李生谢曰:“多谢先生厚意,他日定当再访。
”归途之中,李生心中感慨万分。
想自己病中得友关心,康复之后,又得与友共论经典,实乃人生一大乐事。
于是,李生更加珍惜与友之情,亦更加努力读书。
自是之后,李生与友每月必会数次,共论经史子集。
每会之后,李生必感慨良多,心中喜悦无比。
如此数年,李生学问大进,深得友人之助。
一日,李生对友曰:“吾友,吾深感吾之学问,多得益于君。
若非君之相勉,吾恐难以至此。
吾愿以余生,与君共读圣贤之书,传道授业,以报君之恩。
”友笑曰:“吾友过誉矣。
吾二人相得甚欢,何分彼此?愿共勉之,以期有更多所得。
”自此,李生与友更加努力读书,相互切磋,共进共退。
两人之友谊,亦因读书而更加深厚。
译文(现代文):我的朋友李生,性格喜好读书,每天早晨必定起床,点香读书。
他所读的书籍,都是经史子集,无不精心研究。
他日夜不停,无论寒暑都不间断。
有一天,李生生病,卧床数日,心中忧虑不已。
忽然有一天,家人报告说:“先生已经痊愈,可以起床了。
”李生听到这个消息,欣喜若狂,于是起床,整理衣冠,去拜访他的朋友。
文言文翻译训练 (一) 禄山之难,御史中丞卢奕留司东部。禄山反,未至间,奕遣家属入京,誓以守死。贼至, 奕朝服持印坐厅事以见贼徒,谓曰:“为人臣,识忠与顺耳,使不为逆节,死无恨焉。”贼徒皆怆然改容,遂遇害。 (二)孙泰 孙泰,山阳人,少师皇甫颖,操守颇有古贤之风。中和中,将家于义兴,置一别墅,用缗钱二百千。既半授之矣,泰游吴兴郡,约回日当诣所止。居两月,泰回,停舟徒步,复以余资授之,俾其人他徙。于时睹一老妪,长恸数声。泰惊悸,召诘之,妪曰:“老妇常事翁姑于此,子孙不肖,为他人所有,故悲耳。”泰怃然久之,因绐曰:“吾适得京书,已别除官,不可驻此,所居且从命尔子掌之。”言讫,解维而逝,不复返矣。 (选自王定保《唐摭言》) (三) 房光庭任侠不拘小节。薛昭坐流放而投光庭。光庭匿之。1既露,御史陆遗逼之急,光 庭惧,乃见执政。执政诘之曰:“公郎官,何为匿此人?”光庭曰:“光庭与薛昭有旧,途穷而归光庭。且其所犯非大故,光庭得不纳之耶?若擒以送官,居庙堂者复何以见待?2执政义之,出为磁州刺史。 (四) 吾貌虽瘦 天下必肥 以韩休为黄门侍郎。休为人峭直守正不阿。宋璟叹曰:“不意韩休乃能如是!”上或小有过差,辄谓左右:“韩休知否?”言终,谏疏已至。上尝临镜默默不乐。左右曰:“韩休为相,陛下殊瘦于旧,何不逐之?”上曰:“吾貌虽瘦,天下必肥!” (选自《唐语林》) (五)古弼传 帝奇弼公直,皆可其奏,以与百姓。弼曰:“为臣逞志于君前者,非无罪也。”乃诣公车,免冠徒跣,自劾请罪。帝招之,谓曰:“卿其冠履。吾闻筑社,骞蹶而筑之,端冕而事之,神与之福。然则卿有何罪?自今以后,苟利社稷,益国便人者,虽复造次,卿则为之,无所顾也。” (六) 宋王出逃 齐攻宋,宋王使人候齐寇之所至。后又使人往视。齐寇近矣,国人恐矣。使者遇其兄曰:“国危甚矣,若将安适?”1其弟曰:“为王视齐寇,不意其近,而国人恐如此也。”于是报于王曰:“殊不知齐寇之所在,国人甚安。”王大喜,左右皆曰:“乡之死者宜矣。”2王多赐之金。寇至,王自投车上驰而走。 (选自《吕氏春秋》) (七) 名二子说 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而轼独若无所为者。虽然,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1天下之车莫不由辙,而言车之功,辙不与焉。虽然,车仆马毙,而患不及辙。2是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也。辙乎,吾知免矣!3 (选自《嘉祐集》) (八) 陆象先为蒲州刺史,有小吏犯罪,但慰勉而遣之。1录事曰:“此例皆合于杖。”2象先 曰:“人情相去不远,此岂不解吾意。若论必须行杖,当自汝始。”录事惭惧而退。 (九) 已归省母,母尚健而妇已亡。母告曰:“妇亡之夕,有猿啼户外,启户不见。妇谓我曰:‘吾待郎不至,闻猿啼,何也?吾殆死。惟久不闻郎琵琶声,倘归,为我一奏石楠树下。’”应曾闻母言,掩抑哀痛不自胜,夕陈酒浆,弹琵琶于其墓而祭之。 (十) 晖刚于为吏,见忌于上,所在多被劾。自去临淮,屏居野泽,布衣蔬食,不与邑里通,乡党讥其介。建初中,南阳大饥,米石千余,晖尽散其家资,以分宗里故旧之贫羸者,乡族皆归焉。后迁为尚书令,以老病乞身。 (《后汉书·朱晖传》)
文言文专题训练•一一文言翻译练习1.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宋初,拜殿中侍御史,改屯田员外郎、判大理寺。
其官属与堂吏附会宰相赵普,擅增刑名,因上言,欲求见太祖以白其事。
未引对,直诣讲武殿奏之,辞气俱厉。
帝怒,令左右戋出,诏置极典,俄怒解,鼬为商州司户参军,刺史知德寝旧为省郎,以客礼之。
及莫屿知州,希宰相旨,至则倨受庭参。
德廉不能堪,出怨言,屿衔之。
适有言德晓至郡为文讪上者,崎召德球与语,潜遣吏给其家人取得之,即械系德短,具状以闻0太祖贷其菲,削籍优灵武。
淳化二年,其婿如京副使卫濯讼有邻于秘书省校书邨孝先内乱,帝素怜德仁,恐暴扬其丑,不以孝先属吏,止除名配均州。
德赚坐失教,责投感德军行军司马,并其子少府少监有终责投衡州团练副使。
德麒因惭情成疾,三年,卒,年七十五。
(节选自《宋史•常德魂传》,有删改)(1)适有言德骥至郡为文讪上者,屿召德骥与语,潜遣吏绐其家人取得之。
(2)帝素怜德骥,恐暴扬其丑,不以孝先属吏,止除名配均州。
2.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委宿率叛将折可求众号十万来攻,分其军为十,以正月旦为始,日轮一军攻城,聚十军并攻,期以三旬必拔。
唐仙意气如平常,登■谯门,大作技乐。
港使人一而出,焚其攻具,金人存而却•食尽,武豆以啖其下,而取汁自饮。
娄宿雅寺彦仙才,妻啖以河南兵马元帅,彦仙斩其使。
金益兵急攻,城陷,彦仙率众巷战,矢集身如狠,左臂中刃不断,战愈力。
金人情其才,以重赏募人生致之,唐仙易敝衣走渡河。
至城陷,民无贰心,虽妇女亦升屋以瓦掷金人,金人怒,房其城,全陕遂没。
(选自《宋史•李彦仙传》,有删改)(1)潜使人缱而出,焚其攻具,金人愕而却。
(2)金人惜其才,以重赏募人生致之,彦仙易敝衣走渡河。
3.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永和末,多疾疫。
旧制,朝臣家有时疾,染易三人以上者,身虽无病,百日不得入比。
至是,百官多列家疾,不入。
彪之又言:“疾疫之年,家无不染。
若以之不复入宫,则直侍顿阙,王者宫省空矣。
”朝廷从之。
精短文言文翻译练习一、谏议教子太尉陈尧咨为翰林学士日,有恶马,不可驭,蹄啮伤人多矣。
一旦,父谏议入厩,不见是马,因诘圉人,乃曰:“内翰卖之商人矣。
”谏议遽谓翰林曰:“汝为贵臣,左右尚不能制,旅人安能蓄此?是移祸于人也。
”亟命取马,而偿其直,戒终老养焉。
其长厚远类古人。
二、子路受教子路见孔子,子曰:“汝何好乐?”对曰:“好长剑。
”孔子曰:“吾非此之问也,徒以子之所能,而加之以学问,岂可及乎?”……子路曰:“南山有竹,不揉自直,斩而用之,达于犀革。
以此言之,何学之有?”孔子曰:“括而羽之,镞而砺之,其入之不亦深乎?”子路再拜曰:“敬受教。
”三、马价十倍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知之。
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
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贾。
”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
四.石奢者,楚昭王相也。
坚直廉正,无所阿避。
行县,道有杀人者,相追之,乃其父也。
纵其父,还而自系焉。
使人言之王曰:“杀人者,臣之父也。
夫以父立政,不孝也;废法纵罪,非忠也。
臣罪当死。
”王曰:“追而不及,不当伏罪,子其治事矣。
”石奢曰:“不私其父,非孝子也;不奉王法,非忠臣也。
王赦其罪,上惠也;伏诛而死,臣职也。
”遂不受令,自刎而死。
五.先断句再翻译下面文段中划线的句子。
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宠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王察之也王曰寡人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战国策•魏策二》)六.孙膑尝与庞涓俱学兵法。
庞涓既事魏,得为惠王将军。
而自以为能不及孙膑,乃阴使召膑。
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
疾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欲隐勿见。
齐使者如梁,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
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
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七.屠牛吐辞婚齐王厚送女①,欲妻屠牛吐②,屠牛吐辞以疾③。
文言文翻译练习1.韩信将兵【原文】上①尝从容②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③。
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
”上曰:“于公何如?”曰:“如臣,多多而益善耳。
”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注释】①上:指刘邦。
②从容:不慌不忙,此处指随意。
③差:等级,此处指高低。
2.南辕北辙【原文】魏王欲攻邯郸,季梁闻之,中道而反;衣焦不申①,头尘不去,往见王曰:“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
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
’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
’曰:‘吾用②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
’曰:‘吾御者③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矣。
”今王动④欲成霸王,举欲信于天下。
恃王国之大,兵之精锐,而攻邯郸,以广地尊名⑤。
王之动愈数,而离王⑥愈远耳。
犹至楚而北行也。
”选自《战国策》【注释】①衣焦不申:申,通“伸”。
衣服皱巴巴的不平直。
②用:资金,盘费。
③御者:驾车的。
④动:每每,常常;下文“举”与此同义。
⑤广地尊名:使地盘扩大,使威望抬高。
⑥王:称王。
名词作动词用。
3.陆贾说汉高祖【原文】陆生①时时前说称《诗》、《书》,高帝②骂之曰:“乃公③居马上而得之,安事④《诗》、《书》!”陆生曰:“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且汤、武逆取而以顺守⑤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
……乡使秦已并天下,行仁义,法先圣⑥,陛下安得而有之⑦!”高帝不怿⑧而有惭色,乃谓陆生曰:“试⑨为我著秦所以失天下,吾所以得之者何,及古成败之国。
”陆生乃粗述存亡之征⑩,凡著十二篇。
每奏一篇,高帝未尝不称善,左右呼万岁,号其书曰《新语》。
(选自《史记·郦生陆贾列传》)【注释】①陆生:陆贾。
②高帝:汉高祖刘邦。
③乃公:你老子。
这是刘邦高傲的自称。
④安事:哪用得着。
⑤逆取而以顺守:用武力夺取天下而后用仁义治理天下。
夫文言者,古之遗言也。
自秦汉以降,历经千载,语言变迁,然文言文之精髓,仍存于今。
夫学文言,非一日之功,需勤学苦练,方能通其义理。
今以精短文言文为材,试作翻译训练,以飨读者。
原文一: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译文一:山中有树木,树木有枝叶,我心悦君,而君却不知。
原文二: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译文二:月亮升起明亮,美丽之人娇媚,体态柔美,令人心中忧伤。
原文三: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译文三:青青的衣领,悠悠的我心。
只因思念君,沉思至今。
原文四: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译文四:昔日之人已乘黄鹤飞去,此地只留下黄鹤楼。
原文五: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译文五:桃花潭水深达千尺,不及汪伦送我的情意深。
原文六: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译文六:你问我何时归来,我回答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满了秋池。
原文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译文七:千山之中鸟儿飞得无影无踪,万径之上人踪已绝。
原文八: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译文八:春天睡觉不知天亮,处处能听到鸟儿的鸣叫。
通过以上精短文言文的翻译训练,可见文言文之美,虽简短,却意蕴深远。
翻译文言文,不仅要通晓字面意思,更要领悟其背后的情感和意境。
夫学文言,非一日之功,需持之以恒,方能渐入佳境。
愿读者通过此训练,得以提升文言文翻译水平,领略古人之智慧。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历年真题、易错题专项(文言文阅读之翻译题)练习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又北见燕王曰:“今秦且攻魏,愿大王之救之!”燕王曰:“吾岁不熟二年矣,今又行数千里而以助魏,且奈何?”田文曰:“夫行数千里而救人者,此国之利也,今魏王出国门而望见军,虽欲行数千里而助人,可得乎?”燕王尚未许也。
田文曰:“臣效便计于王,王不用臣之忠计,文请行矣,恐天下之将有大变也。
”王曰:“大变可得闻乎?”曰:“燕不救魏,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
秦已去魏,魏王悉韩、魏之兵,又西借秦兵,以因赵之众,以四国攻燕,王且何利?利行数千里而助人乎?利出燕南门而望见军乎?则道里近而输又易矣,王何利?”燕王曰:“子行矣,寡人听子。
”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
(节选自《战国策·魏策三》)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岁不熟二年矣,今又行数千里而以助魏,且奈何?(2)燕不救魏,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试题。
二月,定卫所官军及将帅将兵之法。
有事征伐,诏总兵官佩将印领之,既旋,则上所佩将印于朝。
权皆出于朝廷,不敢有专擅。
丙辰,禁宦官预政典兵。
上曰:“汉唐末世,皆为宦官败蠹。
”二年秋,命吏部定内侍诸司官制。
上曰:“古时此辈所治,止于酒浆醯醢,司服守祧。
驭之之道,但当使之畏法,不可使之有功。
有功则骄恣,畏法则检束。
”冬十月,诏天下郡县立学。
上谕中书省臣曰:“朕谓教化之道,学校为本。
今京师虽有太学,而天下学校未兴,宜令郡县皆立学。
”八年春,诏天下闾里皆立社学,延师儒教子弟,有司以时程督,谕曰:“致治在于善俗,善俗在于教化。
教化行,虽闾阎可使为君子;教化废,虽中材或坠于小人。
”(节选自《明史纪事本末·开国规模》)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有事征伐,诏总兵官佩将印领之,既旋,则上所佩将印于朝。
(2)教化行,虽闾阎可使为君子;教化废,虽中材或坠于小人。
高考文言文翻译精选精练65篇1、王充市肆博览原文:(王)充少孤乡里称孝后到京师受业太学师事扶风班彪好博览而不守章句家贫无书常游洛阳市肆阅所卖书一见辄能诵忆遂博众流百家之言后归乡里,屏居教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欧阳修“三上”作文原文:钱思公虽生长富贵而少所嗜好在西洛时尝语僚属言平生惟好读书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则阅小辞盖未尝顷刻释卷也谢希深亦言“宋公垂同在史院,每走厕必挟书以往,讽诵之声,琅然闻于远近,其笃学如此。
”余因谓希深曰:“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
盖惟此尤可以属思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8、3、林逋论学问原文:学者之问也,不独欲闻其说,又必欲知其方:不独欲知其方,又必欲为其事。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翻译】孔子说:“学习之后,按时复习,这不也是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这不也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这不也是君子吗?”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反省自己三次:我为人处事是否忠诚?与朋友交往是否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孔子说:“温习旧知识,从而获得新的理解,这样就可以成为别人的老师了。
”孔子说:“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陷入危险。
”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我可以学习的人。
我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对于他们的缺点,我则加以改正。
”【练习】请根据上述文言文原文,翻译以下句子:1.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3.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参考答案】1. 学习并且时常温习,难道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吗?2. 我每天都要反省自己:我在为人处事时是否忠诚?与朋友交往时是否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已经复习?3. 通过温习旧知识,从而获得新的理解,这样就可以成为别人的老师了。
4. 如果只是学习而不去思考,就会感到迷茫;如果只是思考而不去学习,就会陷入危险。
5. 三个人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我可以学习的人。
我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对于他们的缺点,我则加以改正。
宋濂不隐真情
原文:宋濂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翼日问
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具以实
对。笑曰:“诚然,卿不朕欺。”间召问群臣臧否,
濂惟举其善者对,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
不善者,不能知也。”
译文:宋濂曾经在自己的家中与客人饮酒,皇
帝派人进行秘密的监视。第二天,皇帝问:在座的
宾客是哪些人?吃了什么食物?宋濂一一将事实回
答。皇帝笑着说:好啊,你没有欺骗我。皇帝曾经
私下召见大臣们,向他们询问朝廷的官员谁好谁坏,
宋濂只列举那些好的来回答。他说:那些好的官员
能和我友好相处,所以我知道他们。那些不好的官
员,我不了解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