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水资源统一管理问题的思考
- 格式:doc
- 大小:34.50 KB
- 文档页数:6
水资源管理问题及应对措施摘要:作为一种基础物质资源,水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更是维系全球生态平衡的关键因素。
在生态环境当中,水资源是一项极为重要的限制性因素,在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当中不可或缺。
水资源是支撑工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在维护国家能源安全中所发挥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
要想加强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就需要把节水和水资源保护贯穿于国民经济发展的每一个环节中,建立更为全面的水管理制度体系。
但是水文水资源建设项目管理中仍存在很多问题,本文对此进行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帮助水文水资源建设项目管理水平得到提升。
关键词:水资源管理;问题及措施引言丰富的水资源是很多行业正常运转的必要条件,保护好水资源、利用好水资源,是目前全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
水是人类生存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
当前,世界水资源紧缺形势依然严峻,全球有2/5的人口缺水,80%的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
国际社会应携手合作,加强水资源管理,提升污水处理和水循环能力,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保护好人类的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
1水资源管理问题1.1管理机制不够完善首先,技术管理问题。
行政主管部门没有将地下水资源管理机构、专业队伍等组建起来,专业化的水业务技术单位缺乏,地下水监测、地质勘察等一系列工作得不到深度落实,影响到地下水资源管理技术水平的提高。
其次,监督执法问题。
地下水资源管理保护工作具有较广的涉及面和十分繁重的任务,受机构编制等客观因素的影响,水政监察执法单位缺乏充足的人员队伍,不具备完善的装备条件,降低了水资源管理执法能力。
最后,法规制度问题。
现阶段,很多地区并未将水管理条例制定出来,没有积极推进地下水利用、保护等专项工作,与水资源管理保护事业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
1.2水资源浪费严重在水资源开发利用当中,水资源浪费问题是一个十分常见的情况。
当前,我国提倡“节能、环保”发展理念,在多年实行当中,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提高,但仍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水资源管理问题及应对措施摘要:近年来,社会进步迅速,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也有了改善。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产生活所需水资源不断增加,并且受到长期缺乏节水意识、水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水资源污染浪费现象普遍等因素影响,导致水资源运用出现短缺情况,并严重威胁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
面对这一状况,尽管近年来我国加大了水资源管理力度,并取得一定成效,但从整体上来看,依然存在一些不足,特别是在水资源开发利用方面,还需要立足实际加强分析,在实现水资源有效管理的同时,达到降低成本、统筹协调、节约资源、保护水环境等目的。
本文分析了水资源管理现状,从建立健全管理体系、实施水量统一管理、加强水资源保护、节水技术推广应用等方面入手提出了几点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资源管理;问题;应对措施引言经济的快速发展,促使社会基础设施的建设速度越来越快,对水文水资源建设项目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
水文水资源建设项目的有序开展,不仅可以满足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提出的个性化要求,还能为人们提供更加便利的生活方式。
但是水文水资源建设项目管理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本文对此进行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为水文水资源建设项目管理水平提升提供保证。
1目前我国水资源管理的缺陷和问题1.1没有制定科学的用水管理方案水资源是人类社会长久发展的重要保障,尽管我国土地资源丰富,但是淡水资源始终呈现出紧缺的状态,人口基数过大所带来的影响使得人均用水量无法得到保障。
在这一背景下,倘若无法进行有效的水资源管理,便会使资源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越发激烈,人们的生活水平无法得到有效改善,连带着社会发展也会受到不利影响。
究其原因,是因为相关人员对于用水管理缺乏足够的重视,受个人主观因素的干扰,并没有对该内容有一个清晰明确的认知,没有制定科学的用水管理方案,即便是开展方案设定也不具备合理性与可行性,进而导致人们的生活用水效率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现阶段张掖市相关单位及部门并没有根据实际用水需求制定出一套科学且合理的水资源管理和分配方案。
水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措施【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水资源日益短缺和严重,为缓解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就必须加强水资源的管理。
本文结合广东地区水资源管理状况,阐述了当前水资源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加强水资源管理的对策措施,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水资源管理;管理体制;综合规划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的不断增加,水资源暴露出来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水资源紧缺已成为我们不得不关注的问题。
当今水资源的状况不仅是水资源不足,水资源的污染和浪费问题也日益严重,再加上水资源的分配极不合理,加强水资源管理的任务也就越来越重要。
广东省年均降雨量为1771毫米,年均水资源总量为1830亿立方米,年均入境水资源总量为2361亿立方米。
流经广东省的西江、北江、东江和韩江年均水资源可利用总量分别为708.4亿立方米、144.3亿立方米、134.4亿立方米和86.1亿立方米。
为进一步提高全省水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建设节水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应合理地开发和利用水资源,对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做好规划,加强对水资源的有效管理。
1.加强水资源管理的必要性目前广东省部分主要河流尤其是径流量较大的西江、韩江尚无防洪控制工程,江海堤防标准普遍偏低,部分河道瘀积严重,入海河口泄洪纳潮不畅,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偏低,大中型水库尚有30%未达防洪标准;全省大多数江河受到污染,部分河段特别是流经城市的河段污染严重,且呈加剧趋势,水体污染导致水质恶化、可用水资源量减少,部分地区出现水质型缺水,不少地方群众住在河边没水喝;近海海湾出现赤潮,水生态环境恶化。
水污染已经成为不亚于洪灾、旱灾甚至更为严重的灾害,广东的不同地区存在着局部资源性缺水、水质性缺水、工程性缺水等问题。
水资源已经成为广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大问题。
因此,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开发、高效利用、优化配置和有效保护,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是新世纪新阶段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
关于如何加强水权管理合理配置水资源的思考摘要:本文论述了新形势下如何加强水权管理,合理配置水资源,提出制定相关政策法规等具体措施,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水权管理;节水社会;可持续发展abstract:this article discusses how to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water rights under the new circumstances, a reasonable alloc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the development of relevant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specific measures, for your reference.keywords: management of water rights; water-saving societ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中图分类号:tv21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前言全球对水与发展和水与环境的强烈关注反射出水资源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和至天重要的作用;对水的管理的关注反映出社会的一种担心:不恰当的水的管理可能是诱发各种水问题的主要原因。
因此,加强对水的管理,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一种全球性共识和正在世界范围推广的实践。
2 水权管理2.1 水权的提出水权包括水的所有权、使用权、受益权和转让权,其核心是所有权。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长期实行以计划手段配置水资源,水资源产权主体混乱,致使水资源配置效益低下。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水的供需矛盾13益突出,水资源短缺13趋严重。
为解决这一突出矛盾,世界各国普遍通过立法,规定水资源为国家所有,并建立和完善水权制度,实行水资源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水资源的有偿使用和转让等,以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水的需求。
浅析水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经济和科技的高速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创造了很大的便利,然而当人们为获取的成就庆祝的时候,却没有意识到人类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水正在以极快的速度从人们身边流走,资源匮乏严重,总体形势不容乐观。
要想避免资源匮乏带来的负面影响,就要积极开展资源管理工作。
作者在这个前提之下具体分析了当前时期水资源管理过程中面对的不利现象以及应对策略。
标签:水资源管理;问题;策略引言水是生命之源,很难想象假如我们的生活和工作脱离了水将会是什么样子的。
当前的水资源总体形势不容乐观,要想避免负面现象就要积极开展资源管理和运用工作。
具体来讲,在开展资源管理工作的时候,要认真分析管理过程中面对的各种不利现象以及此类现象的形成原因,切实依据自然规律行事,不干扰生态发展,积极总结管理过程中获取的经验,正确使用管理系统,强化资源管理力度,确保资源的存在意义能够真正的被发挥出来,为人类的长远发展提供最基础的保证。
所谓的水资源管理工作,具体来讲指的是借助行政以及法律和技术等措施,由相关机构组织各种力量开展资源开发以及问题防治工作,以此来协调资源开发以及经济发展间的联系,以此来应对地区与部门用水矛盾,监督资源开发行为,进而制定综合的资源调度方案,确保资源能够被合理的使用。
1 资源管理过程中面对的不利现象1.1 管理系统存在问题。
進入到新的发展阶段之后,不论是相关机构的工作人员亦或是普通大众都意识到了水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制定了完善的管理体系,不过因为在此之前的总体状况不是很好,因此到目前为止,我们的资源管理系统还存在较多的问题。
每个区域的管理工作都是单独开展的,这就导致管理工作无法统一,缺少标准,进而导致管理工作非常无序,最终影响到管理系统的发展,导致我们无法综合控制资源。
各个区域管理工作的开展情况有很大差别,导致水价也不同,长此以往对于经济发展来讲是非常不利的,严重的话还会作用于社会发展。
因此,要想带动经济进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就必须建立一个综合的资源管控系统。
水资源的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的几点思考摘要:目前,我国水资源的利用与可持续发展方面存在着严重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水资源紧张甚至短缺、水环境恶化、水资源缺乏统一的管理等多个方面。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今后在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必须采取相应的策略,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和配置,保护水质,节约用水,加强生态建设,并做好水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工作,以实现对水资源的有效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水资源利用可持续发展优化配置综合开发中图分类号:tv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一、引言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也是进行工业、农业生产的必备资源。
因此,必须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造成水资源短缺的局面。
所以,必须采取相应的策略,以实现对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二、水资源的现状分析我国水资源并不丰富,总体上讲是一个干旱缺水的国家。
尽管淡水资源总量占全球的6%,但是我国人口多,人均水资源较少,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球平均值的1/4。
并且,随着工业和农业的发展,水资源的污染比较严重,甚至严重阻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三、水资源的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总的来讲,目前我国水资源面临以下几个比较突出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阻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所以必须采取相应的策略,以实现对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1、水资源紧张甚至短缺。
第一、人均水资源偏低。
尽管水资源总量大,但是人均水资源较少,远低于世界人均水平。
我国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大约为2153立方米,一些地方更低,仅为世界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的1/4,是世界上13个贫水国家之一。
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农业的发展,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呈减少趋势。
第二、用水出现供不应求现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取了快速的发展,对水资源的消耗量也大大增加,出现水资源供不应求的现象。
在接受调查的668个城市中,有400个城市缺水,占调查总数的60%。
浅析中国水资源管理问题摘要:水资源是生命之源,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本文针对水资源管理现状分析,提出树立新型水资源管理。
关键词:中国;水资源;管理中图分类号: tv21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引言:中国水资源危机的重要原因源于管理制度。
传统水资源管理思路下的水资源管理实践存在很多弊端,已不适应新形势下水资源管理工作的需要,而且无法应对一些新因素的挑战,优化中国水资源管理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1、中国水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中国水资源令人担忧的现状,固然有水资源分布特点、气候变化等外界因素的原因,但人为的原因也是不容忽视的,其中中国水资源的落后管理负有直接责任。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1水资源管理体制(1)从机构机制来说,我国水资源管理机构涉及部门多,部门间职能交叉多,部门纠纷多,各自为政,集中统一管理不足。
我国的水资源管理包括地表水、地下水的治理、保护、开发、利用,长期由水利、电力、交通、城建、地矿、农业等部门多龙治水,部门分割严重。
各部门为了各自的利益进行的单目标规划管理必然与水资源的多功用相矛盾,因而必然与其他部门发生纠纷,只能实现水资源管理的次优化。
在关于水资源的污染防治方面,水利部和国家环保总局还需协调。
(2)从决策机制来讲,我国水资源管理的多目标决策机制极需加强,各项经济政策的环境一致性必须考虑,公众参与机制亟待建立。
水资源管理之所以复杂,很大的原因在于水资源有多种功能,而且相互间又有联系,任何一方面的不合理利用都会影响其它功能的发挥,要使系统处于整体最优,就必须综合考虑各种功用,制定多目标的管理规划。
我国目前的水资源管理是一种以各部门利益为重的部门目标规划,因而影响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我国的政策制定往往只考虑经济效果而忽视其对环境影响的分析。
水环境管理牵扯的源多面广,有效的公众参与机制将使环境管理更易被群众接受,对破坏环境的行为起到很好的监督作用。
但是,我国对公众参与的程序还缺乏规范。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够在这里与大家交流水资源管理的话题。
水资源是地球上最为宝贵的资源之一,对于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经济发展,水资源问题日益凸显,水资源管理已成为全球性的挑战。
在此,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水资源管理的重要性、现状以及我国在水资源管理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一、水资源管理的重要性1. 保障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水资源短缺、水污染、水灾害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全球经济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
2. 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有助于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 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水资源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
加强水资源管理,有助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维护国家生态安全。
4. 保障国家战略安全水资源是国家战略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资源短缺和水资源安全风险对我国国家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二、水资源管理现状1. 全球水资源短缺全球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许多国家和地区面临水资源短缺的困境。
据统计,全球约1/3的人口生活在水资源紧张的地区。
2. 水污染问题突出水污染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
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生活污水等污染源不断加重。
3. 水灾害频发水灾害是水资源管理的重要挑战。
全球范围内,洪涝、干旱、泥石流等水灾害频发,给人类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
4. 水资源管理能力不足许多国家和地区水资源管理能力不足,缺乏科学合理的水资源规划、配置和调度。
三、我国水资源管理探索与实践1. 完善水资源法律法规体系我国高度重视水资源管理,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为水资源管理提供了法律保障。
2. 强化水资源规划与调度我国积极推进水资源规划与调度,实施水资源统一管理,优化水资源配置,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3. 加强水资源保护与治理我国大力开展水资源保护与治理,实施水污染防治、水土保持、水资源节约等措施,改善水生态环境。
关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的思考水利部副部长敬正书邓小平同志强调指出:“要用宏观的战略眼光分析问题”。
江泽民同志要求我们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研究带全局性的战略问题,强调要总揽全局、抓住重点。
要做好新时期的水利工作,必须站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来分析和准确把握我国水资源的宏观形势,抓住带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水问题,并及时调整治水思路,研究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
一、严峻形势影响全局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制定了各个时期水利发展的方略,领导全国人民坚持不懈地治理江河、兴修水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兴利除害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但由于自然条件特殊,加之人口多、经济发展快,用水迅速增长,干旱缺水、洪涝灾害和水环境恶化三大水问题仍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具有重要影响。
江泽民同志指出:“水资源不足已经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我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200m3,只相当世界人均的1/4。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水资源需求不断增加,而我国降雨时空分布不均,造成许多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
按目前的正常需要和不超采地下水,全国年缺水总量约为300亿~400亿m3。
在一般年份,农业受旱面积667万~2000万hm2,因旱减收粮食200亿~300亿kg,上千万人饮水困难。
全国有400多个城市供水不足,其中比较严重缺水的有110多个。
许多地区由于缺水,造成工农业生产争水、城乡争水、地区间争水、超采地下水和挤占生态用水。
2000年和2001年的连续干旱,使部分地区出现较为严重的缺水局面,给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很大影响。
洪水灾害仍然是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
90年代的10年中有6年发生大水,特别是1998年的严重洪涝灾害,百万军民参加抗洪抢险,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人们仍记忆犹新。
每次洪灾经济损失上千亿元,牵制和影响经济工作大局。
水环境恶化日趋严重。
水资源的脆弱性与韧性世界水日的思考水是人类生命的重要基础资源,然而,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水资源正面临着日益加剧的脆弱性。
然而,在这个世界水资源日来临之际,我们也应思考如何提升水资源的韧性,以应对这一挑战。
一、水资源的脆弱性水资源的脆弱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人类的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愈发明显。
工业生产、城市化进程、农业用水等活动都对水资源造成了巨大压力。
过度抽取地下水、污染水体等恶化了水资源问题,使其更加脆弱而受损。
其次,气候变化对水资源造成了巨大影响。
气候变化导致全球气温上升、降水不均等现象,使得水资源相对稀缺并更易受到干旱、洪涝等极端气候事件的影响,加剧了水资源脆弱性。
再次,水资源的面临性和地域性更加突出。
世界上一些地区已经面临水资源极度匮乏的问题,如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干旱地区。
同时,地下水的储量和补给速度差异巨大,地下水的脆弱性更加凸显。
最后,缺乏有效的政策和管理机制也导致了水资源的脆弱性。
一些地区存在用水浪费、水污染等问题,而缺乏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无法很好地保护和利用水资源,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的脆弱性。
二、提升水资源的韧性韧性是指系统抵御干扰、应对风险及恢复功能的能力。
在这个意义上,提升水资源的韧性意味着建立一个更加稳定、可持续的水资源管理系统,以应对脆弱性的挑战。
首先,建立全面的水资源保护机制。
通过制定法律法规、建立监测体系、加强水资源减污治理,以及推广水资源合理利用的意识和技术,对水资源进行全面的保护。
其次,加强国际合作与共享。
水资源问题往往涉及跨国界的流域管理,合作与共享是提升水资源韧性的关键。
国际组织、政府部门、非政府组织应加强合作,分享技术和经验,共同应对全球水资源问题。
再次,推动可持续的农业用水管理。
农业用水通常是水资源利用最为庞大的领域之一,合理的农业用水管理对于提升水资源的韧性至关重要。
通过推广高效灌溉技术、推动农业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等措施,降低农业对水资源的需求并提高利用效率。
对水资源统一管理问题的思考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重视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对于现实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主要介绍水资源统一管理问题的有关内容。
关键词:水资源;统一管理;问题;方法;
中图分类号:tv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也在增加,水资源供求矛盾日益突出,水资源将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
通过水资源优化配置实现可持续利用,对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具有支撑作用,因而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使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做好水资源统一管理的根本目标和任务。
一、水资源管理及水资源统一管理概述
水资源管理是指在遵循水资源基本特性的前提下,以不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水文循环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为目标,运用行政、法律、经济、技术和教育等方法,对水资源开发、治理、分配、利用和保护进行统筹规划、政策指导、组织实施、协调控制和监督检查等活动的总称。
水资源管理模式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有不同的分类方式。
本文主要讨论从水资源管理的要素出发分类的水资源分散管理和统一管理。
水资源统一管理对应于水资源的分散管理,目前普遍接受的定义是:以公平的、不损害重要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的方式促进水、土及相关资源的协调开发和管理,从而使经济和社会财富最大化的过程。
强调自然系统和人类系统的相互作用,不能局限于水本身,它与社会、经济、环境、生态相关联,是集成体的一部分,是多方面协调发展的一个过程,是一个多方参与的管理过程,包括政策制定者、管理执行者、水资源使用者,是对系统的管理。
二、水资源统一管理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日趋严峻,以及水资源条件变化,对水资源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按照新时期的治水方针和持续发展要求,切实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使水资源持续利用有着重大的意义。
2.1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与水资源管理不善休戚相关。
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诸多因素有关。
水资源是生物生存不可替代的物质,是经济活动不可缺少的资源,是生态系统最为活跃的基本要素。
2.2可持续发展就是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在可持续发展领域占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没有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就不可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要尊重自然规律和生态系统的平衡。
水资源是生态系统平衡最重
要、最难以替代的部分,没有水资源的平衡和循环,就没有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也根本谈不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3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仅要遵循商品规律,同时必须遵循自然规律。
当前水资源已成为制约世界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因素,急需通过法律、行政、经济和科技等手段,加大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保护,尤其是节约、保护的投入力度,切实加强水资源管理,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实现水资源统一管理的方法
3.1行政管理
建立高效有力的水资源统一管理行政体系,充分体现和行使国家对水资源的统一管理权,破除行业、部门、地区分割,形成跨行业、跨地区、跨部门的地表水与地下水统一管理的行政体系。
同时建立全新的水资源工作机制,它包括三个补偿机制:谁耗费水量谁补偿、谁污染水质谁补偿、谁破坏水生态环境谁补偿。
同时利用补偿建立三个恢复机制:保证水量的供需平衡、保证水质达到需水标准、保证水环境与生态达到要求。
3.2经济管理
树立水的价值观,建立一个以水权为核心、水价为手段、水资源有偿使用的水市场机制。
运用经济杠杆来组织、调节和影响管理对象的活动,从经济上规范人们的行为,间接地强制人们为实现水
资源管理目标而努力。
水资源的所有权属于国家,因此水权的初始分配必须通过政府机构。
实际生活中,我们把水权市场和水商品市场笼统地称为水市场。
使用权出让给市场主体后,市场主体之间根据水资源利用规划,通过协议调整水资源的利用,并进行有偿转让,这样才能形成水市场,而这也才是真正的“水市场”。
建立水市场与水权、水价是不可分割的群体。
资源水价也叫水资源费或叫水权费,卖的是使用水的权力,任何用户通过交纳水资源费(税),均可获得取水许可证来取得水资源的使用权。
通过水权的确定、水价机制的形成,才能逐步建立有条件的水市场体系。
3.3信息化管理
信息化管理是实现传统水务向现代水务管理转变的重要方向。
利用水资源信息化管理,可以建立三维仿真地形地貌,实现gis支持下的扩展的地理数据管理、分析、可视化和各种数学模型与科学计算功能,能支持空间信息查询和属性库查询和检索,为实现水资源优化合理配置和统一管理,保障社会经济、水资源与生态环境之间协调、健康和有序发展起到良好的辅助决策作用。
为了适应现代科学管理的要求,统一管理水资源,有必要应用gis、遥感等技术组织处理这些庞大而复杂的信息,建立技术先进、实用性强水资源信息管理系统。
3.4立法管理
依靠法治实现水资源的统一管理,是一种新的水资源管理模式,它的基本要求就是必须具备与实现统一管理相适应的法律体系与
执法体系。
我们要以《水法》为基础,加快完善《防洪法》、《水污染防治法》、《取水许可证制度实施办法》、《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办法》、《水利工程供水价格办法》,及时修改完善目前存在的与统一管理相违背的水法规条文,加强水行政执法的力度,提高执法质量,提高全社会的法制观念,以引导、规范和保障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5宣传教育
各地区、各部门和各新闻单位要采取各种有效形式,开展广泛、深入、持久的宣传教育,使全体公民掌握科学的水知识,树立正确的水观念。
加强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情教育,加强全社会对水的忧患意识。
转变落后的用水观念和用水习惯,把建设节水防污型城市目标变成广大干部群众共同的自觉行动。
同时,大力宣传和推广科学用水、节约用水的好办法,在全社会形成节约用水、合理用水、防治水污染、保护水资源良好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结束语
总之只有实现水资源的统一管理,才能以此来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才能实现水资源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作用。
因此我们水利工作者必须清醒认识到实现水资源的统一管理重
在落实。
国家虽然颁布实施了新水法,但在实践中有效落实,还需一段过程。
必须采取思想的、组织的、行政的、经济的、法律的综合对策和措施。
广泛宣传水资源统一管理的必要性,形成共识切实增强抓好水资源管理的紧迫性;适应新的形势,深化水务体制改革创新,促进水资源的统一规划、建设、调度并加强开发、利用、保护与管理;严格依法行政、依法治水,加强用水、节水和污水的管理,切实珍惜和保护水资源,及时查处水事案件,事水资源统一管理工作尽快走上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同时积极与各有关部门紧密配合,大力支持,协同作战,互相监督,齐心协力管好水资源。
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张素珍.水资源系统及其概念模型的构建[j].安徽农业科学,2008.
[2]夏军等. 可持续水资源管理——理论方法应用[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3]曾思育,傅国伟.水资源的系统性及其集成化管理模式[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0.
[4]许玉明.全面推进水务一体化管理体制改革,促进城市发展——重庆市水务一体化改革实证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