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北京图书出版业发展分析报告
- 格式:pdf
- 大小:1.35 MB
- 文档页数:13
数据分析2018年11月9日,在海南海口召开的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年会编辑论坛上,中国版本图书馆副馆长杜大力发布了《大学出版图书选题结构分析报告》。
该报告由中国版本图书馆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科学研究院联合编制,报告以中国版本图书馆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库和馆藏出版物样本数据库共计39.8万条信息数据为研究基础,全文2万余字,从数量、地域、机构、学科、内容、作者、定价等角度全方位分析了大学出版图书的选题结构与分布特点,用数据呈现大学出版社的选题特点和变化情况。
以下为内容节选。
一、总量结构年度选题总量维持在7万种左右CIP统计数据显示,近三年全国大学出版社图书选题数量每年约为7万种。
选题整体涨幅低于全国选题涨幅从近三年大学出版社选题涨幅来看,涨幅小于全国涨幅。
二、地域分布大学社分布与大学地域分布呈现正相关根据教育部2017年全国教育公报数据显示,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2631所,其中高职(专科)院校1388所,成人高等学校282所,本科院校1243所(包含独立学院)。
本科一批大学共计756所,主要分布在华东地区、华中地区、华北地区;全国大学出版社主要设立在本科一批的大学中,主要分布在华东地区、华北地区。
海南、宁夏、青海、山西、西藏没有大学出版社。
10省市大学社选题数量支撑全国大学选题8成抽取2017年的数据样本为例,当年大学出版社选题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吉林、江苏、四川、陕西,湖北,其中排名前10省区大学社占整体大学社选题总量的8成。
在上述省份中,清华大学出版社、吉林大学出版社、延边大学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江西高校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8家出版社年度选题量占大学社选题总量的25%左右,领跑全国大学出版社。
不同学科类别选题类别呈现不同地域分布特点我们对全国大学出版社2017年选题占比前五类:G类(文教类)、F类(经济类)、T类(工业技术类)、H类(语言文字类)、I类(文学类)进行统计分析,根据选题的地域热力图,可以发现不同地域大学出版呈现出不同的学科特色。
Enterprise Development专业品质权威Analysis Report企业发展分析报告北京中科期刊出版有限公司免责声明:本报告通过对该企业公开数据进行分析生成,并不完全代表我方对该企业的意见,如有错误请及时联系;本报告出于对企业发展研究目的产生,仅供参考,在任何情况下,使用本报告所引起的一切后果,我方不承担任何责任:本报告不得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需引用或合作,请与我方联系:北京中科期刊出版有限公司1企业发展分析结果1.1 企业发展指数得分企业发展指数得分北京中科期刊出版有限公司综合得分说明:企业发展指数根据企业规模、企业创新、企业风险、企业活力四个维度对企业发展情况进行评价。
该企业的综合评价得分需要您得到该公司授权后,我们将协助您分析给出。
1.2 企业画像类别内容行业广播、电视、电影和影视录音制作业-出版业资质一般纳税人产品服务生科学(发行出版许可证有效期至2023年1.3 发展历程2工商2.1工商信息2.2工商变更2.3股东结构2.4主要人员2.5分支机构2.6对外投资2.7企业年报2.8股权出质2.9动产抵押2.10司法协助2.11清算2.12注销3投融资3.1融资历史3.2投资事件3.3核心团队3.4企业业务4企业信用4.1企业信用4.2行政许可-工商局4.3行政处罚-信用中国4.4行政处罚-工商局4.5税务评级4.6税务处罚4.7经营异常4.8经营异常-工商局4.9采购不良行为4.10产品抽查4.11产品抽查-工商局4.12欠税公告4.13环保处罚4.14被执行人5司法文书5.1法律诉讼(当事人)5.2法律诉讼(相关人)5.3开庭公告5.4被执行人5.5法院公告5.6破产暂无破产数据6企业资质6.1资质许可6.2人员资质6.3产品许可6.4特殊许可7知识产权7.1商标7.2专利7.3软件著作权7.4作品著作权7.5网站备案7.6应用APP7.7微信公众号8招标中标8.1政府招标8.2政府中标8.3央企招标8.4央企中标9标准9.1国家标准9.2行业标准9.3团体标准9.4地方标准10成果奖励10.1国家奖励10.2省部奖励10.3社会奖励10.4科技成果11土地11.1大块土地出让11.2出让公告11.3土地抵押11.4地块公示11.5大企业购地11.6土地出租11.7土地结果11.8土地转让12基金12.1国家自然基金12.2国家自然基金成果12.3国家社科基金13招聘13.1招聘信息感谢阅读:感谢您耐心地阅读这份企业调查分析报告。
图书出版发展情势及其环境因素分析作者:王守兵来源:《卷宗》2018年第07期一、2010-2014年图书出版总体情况图书出版是指书籍、地图、年画、图片、画册,含有文字、图画内容的年历、月历、日历,以及由新闻出版总署(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认定的其他内容载体形式的编辑(包括组织、采录、收集、整理、纂修、审定),并通过印刷发行向社会出售的活动。
或者说,是依照国家有关法规设立的图书出版法人实体的出版活动。
根据国家统计局制定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中国把图书出版归入新闻出版业(国家统计局代码R85)中的出版业(R852),其4级统计码为R8521。
2010-2014年这五年中,是我国图书出版产业持续繁荣发展、质量与数量双重提升的重要时期。
从规模总量上看,这五年全国(不含港澳台地区)出版图书总品种数不断攀升,从2010年的32.8万种,发展到2014年的44.8万种,增加12万种。
其中新书品种由18.9万种发展到25.6万种,增加6.7万种;再版、重印图书由13.9万种,积累到19.3万种,增加5.4万种。
总印数由71.4亿册(张)发展到81.9亿册(张),增加10.5亿册(张)。
总印张由604.7亿印张发展到704.3亿印张,增加99.6亿印张。
由此可以看出,图书出版行业一方面在总体规模上不断壮大,而另一方面则在总品种数等各项指标整体增幅上逐渐减少。
同时,重版、重印品种在四次环比中,只有一次的增长率低于总品种与新品种增长率(数量增量的下降、重版重印增长率较高,说明了图书出版行业质量意识的提升、图书质量在一定程度上的改善)。
二、产品结构分析(一)书籍、课本、图片三项增长情况。
(二)进一步分类,在使用中国标准书号的22类出版物的出版品种数中,G类即文化、科学、教育、体育类图书每年品种数名列前茅,达到10万种以上,2010年为111380种,至2014年为173825种,但比2013年有所下降。
T类(工业技术)品种数为第二位,达到4万种以上。
第1篇一、引言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电子书籍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书籍排版的设计与优化成为提高读者阅读体验的关键因素。
本报告通过对某电子书籍平台上的书籍排版数据进行分析,旨在揭示当前书籍排版的特点、问题及优化方向,为出版社、设计师和读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数据来源与处理1. 数据来源本报告所使用的数据来源于某电子书籍平台,包括平台上的书籍样本、读者阅读数据以及书籍评价等。
2. 数据处理(1)数据清洗:对原始数据进行清洗,去除无效、重复和异常数据,确保数据质量。
(2)数据整合:将不同来源的数据进行整合,形成统一的书籍排版数据集。
(3)特征提取:从书籍排版数据中提取关键特征,如字体、字号、行间距、段落间距等。
三、数据分析1. 字体与字号(1)字体分布:分析平台书籍中不同字体的使用频率,发现宋体、楷体和黑体等传统字体使用较为广泛,而艺术字体和手写字体使用较少。
(2)字号分布:分析书籍中不同字号的使用频率,发现正文内容字号主要集中在10-14号之间,标题字号主要集中在16-20号之间。
2. 行间距与段落间距(1)行间距分布:分析书籍中不同行间距的使用频率,发现1.5倍行间距使用最为普遍,其次是1.6倍和1.2倍行间距。
(2)段落间距分布:分析书籍中不同段落间距的使用频率,发现2倍段落间距使用最为普遍,其次是1.5倍和1.2倍段落间距。
3. 页边距与页眉页脚(1)页边距分布:分析书籍中不同页边距的使用频率,发现左右页边距分布较为均匀,上下页边距略大于左右页边距。
(2)页眉页脚:分析书籍中页眉页脚的使用情况,发现大部分书籍采用无页眉页脚设计,部分书籍在页眉页脚处添加目录、页码等信息。
4. 颜色与背景(1)颜色分布:分析书籍中不同颜色的使用频率,发现黑色、白色和灰色等中性颜色使用较为普遍,而彩色使用较少。
(2)背景分布:分析书籍中不同背景的使用情况,发现大部分书籍采用纯色背景,部分书籍采用纹理或图案背景。
四、问题与优化方向1. 问题(1)字体使用单一:书籍排版中字体使用过于单一,缺乏变化,影响阅读体验。
上半年中国传媒行业发展现状及广播电视、新媒体、出版发行发展现状分析党的十九大报告、国企改革座谈会等多个场合强调做强调优做大国有企业,各部门、各地区也纷纷出台政策支持:行业层面支持传统行业转型升级,与新媒体融合共生;国企层面支持体制机制创新、深化改革,做大国有企业。
截至2019年6月6日,传媒板块整体估值(TTM,中值)20.3X,传媒国企中占比最高的出版发行行业PE(TTM,中值)仅为15倍左右。
一、广播电视IPTV与OTT快速崛起,有线电视受到明显冲击,份额持续下降。
有线电视用户数在2016年达到峰值后开始负增长,2018年用户数为2.23亿户,同比下降8.75%。
行业盈利能力受到制约,利润率水平随用户数一同下滑。
有线电视用户数在2016年达到峰值后开始负增长,2018年用户数为2.23亿户,同比下降8.75%。
行业盈利能力受到制约,利润率水平随用户数一同下滑。
相比有线电视,IPTV、OTT在传输方式、交互方式、技术成本、内容资源等方面整体占优。
用户数近年来快速增长,截至2018年,IPTV用户数达1.55亿,OTT用户数达1.64亿。
从增长趋势看,在不远的将来,IPTV与OTT将超过有线电视用户数。
受外部竞争等因素影响,全国有线电视网络收入继续下滑。
2018年全国有线电视营业收入为779.48亿元,同比下降6.59%。
其中有线电视收视维护费收入368.38亿元,同比下降11.01%,占比达47%,仍然是最主要的收入来源。
广电从2009年开启新一轮整合,虽然此前已有政策支持广电“全国一网”的整合,但受制于财力不足和行政阻力,全网整合进展缓慢。
直到2014年国网公司正式成立,通过这一公司实体各项措施才开始逐步落地。
此次由国网公司作为重要实施载体发起的整合相比以前有如下特征:目标明确、方式清晰(兼并收购的市场化方式)、政策支持力度空前(有望成为第四大电信运营商)、领导小组编制级别高(多位副部级领导)、拥有明确的时间节点(2020年)、资金有规划、各类合作不断落地(国网公司已与超过十省市签署整合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