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第8课
- 格式:pdf
- 大小:181.07 KB
- 文档页数:3
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第7课第8课法兰克王国与基督教的兴起和传播知识点一基督教的兴起1.兴起时间、地点及创始人时间:__1世纪时__;地点:罗马帝国统治下的__巴勒斯坦地区__;创始人:__耶稣__。
2.4世纪末,罗马皇帝确定基督教为__国教__,促进了基督教的传播。
知识点二法兰克王国3.建立时间:__481年__。
4.建立者:__克洛维__。
知识点三封君与封臣5.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了改革,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须提供兵役服务。
11世纪时,这种以__土地的封赐__为纽带而形成的封建制度在西欧已经普遍存在。
6.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着严格的__等级性__,而且__权利__、__义务__交织在一起,带有一定的契约意义。
知识点四查理曼帝国7.查理命令每个教区的人民把每年收入的1,10贡献给教会,称为“__什一税__”。
8.800年的圣诞节,教皇在罗马为查理举行了加冕礼,称查理为“__罗马人的皇帝__”。
因此,查理被称为“__查理大帝__”或“__查理曼__”。
他统治时期的法兰克王国,史称“__查理曼帝国__”。
9.843年,查理曼的三个孙子缔结条约,将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以后__德意志__、__法兰西__和__意大利__三个国家的雏形。
探究一基督教的兴起1.阅读教材,说说基督教兴起的原因是什么?生活在罗马帝国的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人,长期遭受苦难,渴望“救世主”的到来。
人民把希望寄托宗教,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基督教应运而生。
2.查阅资料,比较一下佛教和基督教,完成表格。
“众生平探究二法兰克王国法兰克王国的建立者克洛维,是当时很有远见和才干的国王。
他为稳固自己的统治,采取了哪些措施?有什么作用?措施:①皈依了基督教,承认罗马教会在欧洲的重要地位;②保留了原来罗马大地主的土地,把原属罗马国有的土地和无主土地赐给自己的亲兵和官吏。
作用:①在他的带动下,整个法兰克王国都信仰了基督教;②取得了罗马教会、信基督教的高卢罗马人和部下的广泛支持;③法兰克王国的版图不断扩张,实力强大。
考点:世界三大宗教的比较1.世界三大宗教的比较:2.三大宗教的共同点:三大宗教均产生于亚洲,教义中均宣扬众生平等,劝人向善、忍耐顺从,后来都被统治阶级利用,成为其控制人们思想的工具。
3.三大宗教迅速传播的原因:(拓展点)①宗教让苦难中的老百姓有了精神寄托,为广大人民所接受。
②统治者为利用宗教麻痹人民,维护其利益,对宗教采取扶持态度。
易错微析1.三大宗教诞生的先后顺序易错:三大宗教诞生的先后顺序是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2.对耶路撒冷在宗教中地位的理解易错。
耶路撒冷被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视为“圣地”。
耶路撒冷成为伊斯兰教仅次于麦加、麦地那的第三大圣地。
例题1 基督教、佛教和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按其产生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基督教②佛教③伊斯兰教A.①②③B.②①③C.③①②D.②③①答案:B解析: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代印度,基督教产生于1世纪的巴勒斯坦地区,伊斯兰教产生于7世纪的阿拉伯半岛,故其产生的先后顺序是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选B。
例题2 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作为世界三大宗教,其共同特点是()①诞生于公元前②都诞生于亚洲③最后都为统治者所利用④它们的传播都有利于各地区间文化交流A.②③④B.①②③C.③④D.②④答案:A解析:三大宗教只有佛教诞生于公元前,伊斯兰教、基督教都诞生于公元后,①错误,②③④均为其共同特点,故选A。
1.对应下列图片,列出三大宗教的创始人()A.穆罕默德、耶稣、释迦牟尼B.耶稣、释迦牟尼、穆罕默德C.释迦牟尼、穆罕默德、耶稣D.穆罕默德、释迦牟尼、耶稣2.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它们在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各自都形成了严格的宗教教规,以下对宗教活动的描述符合教规的是()A.基督教徒在教堂里诵读《古兰经》B.伊斯兰教徒在寺庙里拜佛C.佛寺中供奉着释迦牟尼的塑像D.伊斯兰教的清真寺里供奉着耶稣像3.下列关于世界三大宗教的说法,正确的是()①世界三大宗教都诞生于亚洲②最先产生的是佛教③目前国际通用的历法公元纪年与伊斯兰教有关A.①②B.①②③C.①③D.②③4.三大宗教最终都为统治阶级所利用,成为麻醉、压榨人民的统治工具。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第7课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1.基督教的兴起:1世纪,基督教出现在阿勒斯坦地区。
传说耶稣就是“救世主”,教导人们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
4世纪末,罗马皇帝确定基督教为国教,促进了基督教的传播。
2.公元5世纪,西罗马帝国灭亡,日尔曼人建立了法兰克王国。
3.8世纪,宫相查理·马特进行改革,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规定得到土地的人必须为封建主服兵役。
11世纪,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而形成的封建制度在西欧已经普遍存在。
4.改革后果:形成森严的等级制度,即:帝王—大封建主—小封建主—农民。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便是形容西欧森严的等级制度。
5.8世纪,查理成为法兰克国王,鼓励基督教发展,把王国划分为很多教区,教区人“什税一”给教会。
查理统治时期的法兰克王国,史称“查理曼帝国”。
6.843年,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了以后德意志、法兰西、意大利三个国家的雏形。
第8课西欧庄园1.形成:9世纪开始流行,11世纪时,庄园遍布欧洲各地。
2.性质: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3.领主与佃户的关系:庄园的居民均为领主的佃户,包括自由的农民和缺少自由的农奴。
4.庄园土地分类:领主的“直领地”和佃户的“份地”。
庄园周围的林地、荒地等被称为“共用地”。
5.领主与佃户之间的关系:统治与被统治、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佃户有义务为领主劳动,领主也不能随意没收佃户的土地,它们之间具有一定的契约关系。
6.庄园法庭:(1)特点:没有专门的工作人员;无固定时间;无固定地点。
(2)惩罚手段-处以罚金,出席法庭是佃户的义务。
(3)审判依据:习惯法或村法。
(4)作用:维护庄园公共秩序,既维护了领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特权。
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1.自由和自治的城市(1)背景:从10世纪起,西欧开始恢复,新的城市不断产生。
以手工业和商业为中心的城市发展更快。
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基础知识第7课法兰克王国一.法兰克王国1、西罗马帝国灭亡前后,日耳曼人在西欧建立了许多大小不同的王国,被称为“蛮族王国”,其中最为强大的是481年建立在高卢地区的法兰克王国。
2、法兰克王国的建立者克洛维,是当时很有远见和才干的国王。
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克洛维皈依了基督教,承认罗马教会在欧洲的重要地位。
在他的带动下,整个法兰克王国都信仰了基督教。
3、克洛维保留了原来罗马大地主的土地,把原属罗马国有的土地和无主土地赐给自己的亲兵和官吏。
这样就取得了罗马教会、信基督教的高卢罗马人和部下的广泛支持。
克洛维统治时期,法兰克王国不断扩张。
到他去世时,法兰克王国的版图已经延伸至高卢南部地区以及莱茵河以东至多瑙河之间的大部分地区,实力强大。
二、封君与封臣1、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了改革,不再像以前那样只是将土地无偿地赏赐给贵族,而是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须提供兵役服务。
这样,赐地的人成为封君,接受封地的人则为封臣,封臣必须效忠于封君、封君则须保护封臣的观念日益流行开来。
11世纪时,这种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而形成的封建制度在西欧已经普遍存在。
2、封臣对封君要忠诚,在封君需要的时候,无偿地为封君服兵役、提供金钱等;封君对封臣也有义务,封君不能任意侵害封臣的荣誉、人身和财产安全;当封臣受到外来攻击时,封君必须提供保护。
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着严格的等级性,而且权利、义务交织在一起,带有一定的契约意义。
三、查理曼帝国1、8世纪,法兰克国王丕平之子查理继承王位,成为法兰克国王。
继位后,查理四处征伐。
800年前后,法兰克王国的版图扩展到今天的意大利北部、西班牙北部和德国西部的广大地区,与原来西罗马帝国的欧洲部分基本相当,成为当时西欧最大的王国。
查理继续实行鼓励基督教发展的政策。
800年的圣诞节,教皇在罗马为查理举行了加冕礼,称查理为“罗马人的皇帝”。
因此,查理被称为“查理大帝”或“查理曼”。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第8课西欧庄园》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第8课西欧庄园》以庄园制度为主题,通过讲述庄园制度的产生、发展和衰落,让学生了解中世纪欧洲社会的基本结构和社会关系。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庄园的产生、庄园制度的特点、庄园生活中的封建等级关系以及庄园制度的衰落。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中世纪欧洲的历史背景有所了解。
但庄园制度作为中世纪欧洲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体内容和特点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讲解。
此外,学生对于封建等级制度可能存在一定的模糊认识,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进行澄清。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庄园制度的产生、发展和衰落,掌握庄园制度的特点和封建等级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庄园制度在中世纪欧洲社会中的重要性,理解封建等级制度对社会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庄园制度的产生、发展和衰落,庄园制度的特点。
2.难点:封建等级关系的理解,庄园制度对社会的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教师讲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地图等辅助教学,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中世纪欧洲的插图,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历史知识,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讲解:分别讲解庄园制度的产生、发展和衰落,重点阐述庄园制度的特点和封建等级关系。
3.讨论:学生就庄园制度对社会的影响进行合作讨论,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
4.总结:对庄园制度进行总结,强调其在中世纪欧洲社会中的重要性。
5.拓展:引导学生思考庄园制度的衰落原因,预测其发展趋势。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产生:背景、原因2.发展:特点、封建等级关系3.衰落:原因、影响八. 说教学评价通过课堂提问、讨论参与、作业完成等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1.目的:为了夺取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
2.背景:在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欧洲列强之间的竞争与争夺酝酿着战争。
德国与英、法、俄的矛盾突出。
3.形成:
(1)三国同盟: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
(2)三国协约:英国、法国、俄国
4.根本目的:重新分割世界,争夺世界霸权。
二、大战的爆发
1.导火线:1914年6月28日,萨拉热窝事件。
2.爆发:1914年7月,奥匈帝国在德国的支持下,以撒拉热窝事件为借口,向塞尔维亚宣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意大利为了自身的利益,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
3.规模:最初集中在欧洲战场,后来逐渐扩大到非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
三、大战的进程和结果
4.主要战役:1916年“凡尔登战役”。
交战双方死伤70多万人,有“绞肉机”、“地狱”、“屠场”之称。
5.发展:1917年,美国参战;俄国爆发十月革命,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6.结束:1918年11月,德国投降,战争以同盟国的失败而结束。
7.性质: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次规模空前的战争,是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取世界霸权而发动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
8.影响:
(1)这场战争历时4年多(时间长),先后参战的国家共计30多个(范围广),参战各国死伤人数高达3 000多万。
(2)第一次世界大战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
(3)大战还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进一步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第8课1.重点(1)古老而神秘的文字埃及的象形文字和两河流域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它们对人类文明进程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是字母文字的基础,象形文字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两河流域苏美尔人发明的楔形文字对西亚各族人民、对人类文明有重大贡献。
象形文字属于表意符号,用一定的图形表示一定的事物或概念。
由于这种文字是用符号把客观物体的形象描摹下来的,即所谓“画成其物”,所以我们习惯上把它称为象形文字。
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中国在商朝盛行的甲骨文,也属于象形文字。
例如初一时,大家已经很熟悉的“马”字,就是描摹马匹奔跑的形态。
象形文字为研究古代埃及的历史、文化提供了重要资料。
(2)世界三大宗教世界三大宗教是指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
它们产生在不同的地区,各宗教的基本主张也不一样,但它们在产生后,都向世界各地传播,世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学习时,要求掌握它们产生的原因、时间、创始人、基本主张。
在学习时,可以通过设计表格的形式来进行学习和归纳。
三大宗教对世界文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2.难点(1)佛教的产生、发展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现象、宗教信仰、宗教情感,以及同这种信仰和情感相适应的宗教仪式和宗教组织,都是社会的、历史的产物。
佛教产生是古印度社会存在不平等的等级制度所导致的,刹帝利、吠舍、首陀罗都反对婆罗门的特权。
公元前6世纪,古印度社会矛盾尖锐,列国纷争,佛教在这一背景下产生。
佛教反对婆罗门教僧侣的特权地位,宣传“众生平等”,认为每个人都可以靠自己的修行得道。
这种主张,对于不满意婆罗门教统治的人,有很大的吸引力。
因此,它在印度广泛传播开来。
同时,由于佛教不反对奴隶制度,不主张用斗争的手段改变现实生活,佛教要求人们“忍耐顺从”,有利于社会安定,有利于国王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
因此,它也得到了印度统治阶级的支持。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第8课
初中阶段是我们一生中学习的黄金时期”。
这一个学期的时间对同学们尤其重要。
下文为大家准备了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
1.重点
(1)古老而神秘的文字
埃及的象形文字和两河流域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它们对人类文明进程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是字母文字的基础,象形文字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两河流域苏美尔人发明的楔形文字对西亚各族人民、对人类文明有重大贡献。
象形文字属于表意符号,用一定的图形表示一定的事物或概念。
由于这种文字是用符号把客观物体的形象描摹下来的,即所谓画成其物”,所以我们习惯上把它称为象形文字。
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中国在商朝盛行的甲骨文,也属于象形文字。
例如初一时,大家已经很熟悉的马”字,就是描摹马匹奔跑的形态。
象形文字为研究古代埃及的历史、文化提供了重要资料。
(2)世界三大宗教
世界三大宗教是指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
它们产生在不同的地区,各宗教的基本主张也不一样,但它们在产生后,都向世界各地传播,世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学习时,要求掌握它们产生的原因、时间、创始人、基本主张。
在学习时,可以通过设计表格的形式来进行学习和归纳。
三大宗教对世界文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2.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