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从入门到精通很全很全
- 格式:ppt
- 大小:10.32 MB
- 文档页数:38
张海燕老师分享《思维导图》张海燕,云南玉溪小学语文教师,国家心理三级咨询师,家庭教育指导师,思维导图爱好者,自己一直在教孩子使用思维导图,有个9岁的女儿,也在使用思维导图.我非常开心,可以跟大家一起分享学习的感受,先自我介绍一下吧,我叫张海燕,是云南玉溪的一位小学语文教师,自从当了妈妈,就很用心地学习如何做一个好妈妈。
幸运的是在孩子不到3岁的时候,认识了龚老师,从此开始了自己和孩子的成长之路。
在成长过程中,深受龚老师的影响,明白作为父母需要成长自己,为孩子营造一个开放安全的空间,需要更多地接纳自己,面对自己,成长自己,完善自己。
而这样的一个过程是自然而然地产生的。
作为家长需要做的,就是陪伴,为孩子提供这样的环境,让孩子成为她自己的主人.在龚老师的影响下,一直对孩子心智开发和心灵成长很感兴趣。
作为一个10岁孩子的妈妈,愿意跟大家分享一些自己学习使用思维导图,在引导孩子绘画导图的过程中的收获感受,感谢龚老师为我们搭建了这样一个平台,感谢各位妈妈爸爸能来参与今天的活动,感谢在线和不在线的每一个心在群里的朋友.之前甜甜妈妈就跟大家有过关于思维导图的分享,今天我想在从另外的方面跟大家有些沟通和交流。
今天我分享的主题是——《走近思维导图,我们一起成长》一、思维导图的先关信息大家可以想看这张导图,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关于思维导图的一些内容大家可以最大化窗口,就可以更好地看到这张导图这张图讲到了思维导图的发明人,讲了关于导图的特点、历史、作用、还有可以开发人的四大思维.其实已经抓住了重点呈现了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学习的工具,思维导图跟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呢?接下来说说思维导图的一些特点.1、遵循大脑规律大家请看,这张图,比较生动形象地揭示了大脑的分工情况,我们传统的学习方式,更多的是使用了左脑,忽视了右脑。
其实左右脑一起用,就像两个人抬石头,总比一个人抬更轻松,不是吗?思维导图就顺应了大脑工作的特点,属于全脑使用。
一文详解9张思维导图,学会你就是赢家,经典不可多得!惊醒!原来失控的不是交易,是自己!编者按:人们都说期货市场是人性的炼金炉,不管市场中的人们如何死去活来或是醉生梦死,市场都是那样不紧不慢却又冷酷无情的走着。
没有人可以改变市场,市场也不会因为谁而癫狂失控或是大发慈悲,当你感觉交易失控市场变得难以琢磨的时候,不妨思考一下失控的也许是你自己,复杂的也不过你的那颗心!张飞之死,其实很憋屈:他不是在战场上慷慨赴死,而是被自己的情绪杀死了。
听到好兄弟关羽被害,他首先就抑制不住哀伤,血泪粘襟。
随后借醉鞭打士兵,要他们日夜赶造兵器,想要马上为兄弟报仇。
最后部下范疆与张达忍无可忍,只好趁张飞又再醉酒时,将他刺杀在军营里。
没人否认张飞能力很大。
但能力这么大的人,最后却得不到一个理想的结局。
控制不住自己情绪的人,其实能力再大也无济于事。
一、最该掌握的能力是控制自己现代跟古代当然不一样。
古代的人优秀如张飞,不懂管理情绪至少还可以上沙场杀敌,只不过结局不一定好。
现代不讲暴力讲脑力,如果让感性情绪控制了理性思维,有可能连混下去都难,更别说交易了。
真正优秀的人,以做事为主,伤害大局的情绪摆在一边。
控制情绪,才能成就最大的能力。
真正的天才是怎样的,梅西和巴洛特利的差异很能说明问题。
巴洛特利天赋异禀,但脾气火爆。
在训练时会与队员内斗,在比赛时会与对手球员、裁判甚至球迷冲突。
而梅西则是球场上的谦谦君子。
有人评论说,如果梅西也像巴神一样暴脾气,动不动就骂娘动粗,他一定少不了对方球员的报复加飞铲,最后在一次次伤病中无奈退下神坛。
而事实是直至目前为止,巴洛特利还没拿过金球奖,尽管他已经不能称为神童了;而梅西依然是拿奖拿到手软的天皇。
挥霍情绪十分有性格,但也是在挥霍自己的才华。
而像梅西一样的人知道,与其将激情挥洒在外,不如省点力气,想想如何让自己变好。
二、自信的人,不靠情绪表达自己能干的人并不是没有情绪,他们只是不被情绪所左右。
“怒不过夺,喜不过予”,源于内在的自信与魄力。
自我介绍思维导图自我介绍思维导图1自我介绍思维导图2自我介绍思维导图3自我介绍思维导图4自我介绍思维导图5用思维导图做自我介绍的方法第一步,分类。
中心位置可以放自己一张帅气的照片,也可以和自己形象相符的图片,要让大家看到这个图片,就能和你产生联想。
然后围绕周边展开你想给大家介绍的一些分类,比如爱好,职业,家庭情况等,先不要想具体内容,后面再展开。
这其实也是在整理你思路的一个过程,在介绍的过程中围绕这几点就可以了,减少你介绍的过程中思绪混乱的情况,也可以达到不遗露的情况。
第二步,对每个分类进行展开。
在第一层分类的基础上继续进行二层的分类。
像家庭上,你可以展开为父母的情况,兄妹的情况和配偶的情况,下一步再来细说。
如果不好分类的,直接写出即可,如爱好,直接列出自己的爱好就可以了。
这一步也是再确认的过程,确认自己第一步的分类是否完整,如果不完整的可以进行分类的补充。
同时,这一步还有一个好处是,如果自我介绍的时间不多,只限定一分钟的话,可以直接拿这一步的来一个大体介绍,按姓名,地区一个一个来,别人听着会感觉你很有逻辑,思路清楚。
第三步,细化的过程。
这一步是将需要细化的进行一下细化。
比如姓名上,你的名字最好可以想一个图像,联想化的东西,比如你叫静静的话,就来一句“我就是大家经常想静静的静静,大家想我时可以来找我”。
这样大家印象会更深。
因我个人的原名不方便公开,所以来说一下艺名吧,也就是我的网名,哈哈,对外都是用“蚂蚁”这个名字的。
介绍时可以给大家说一下来源是什么,是因为群友叫错,然后大家跟着都叫错了,后来也就索性改成这个了,好记。
而且还有意义,代表了平凡微小,但体内都有巨大能量的人,只不过是好多人都没有发现,现在想通过自己的坚持来影响更多的人来发现自己的力量,完成个人的成长。
其它还需要细化的,比如职业上也可以进行一下细化,不需要的可以跳过这一步。
第四步,完善,图像化。
思维导图的一个核心就是图像,因为图像更容易让人记忆。
学习思维导图的六个小技巧及画法学习思维导图的六个小技巧1.图像,思维导图图像的运用,是它成为全脑开发工具的重要原因。
运用图像不但可以充分激活你的想象力、联想力,而且可以极大增强你的记忆力、增强你的兴趣。
运用图像有两种,一是选择图像,这主要表现在用软件画导图的时候,选一张符合关键词的图片。
这个选择过程,不但让你对关键词的记忆加深,而且对内容的理解,也更进一步。
二是手画图像,这主要运用在手绘思维导图当中,手绘图像的过程,就是联想想象和理解的过程,极力建议在关键词旁边手绘图片。
2.颜色,颜色是右脑处理的,可以极大的激活右脑的强大记忆能力。
在导图中运用颜色,主要有5种作用:A.激活右脑;B.区分分支;C.让导图更有立体感;D.作为背景,加强记忆;E.增加乐趣;3.空间感,思维导图是发散图式的树状图,每一个分支都有自己的空间,运用思维导图记忆的时候,关注分支的空间,就好像看地图想象实际的地方一样,想象思维导图是立体的,这样可以极大的帮助你回忆导图的内容。
4.外围线,外围线是怎么运用呢图案拼装,我们看广场的地面砖的时候,是不是会惊讶于那美丽的拼装图案!把思维导图的分支用外围线框起来,想象外围线的形状像什么,然后把想象出来的形状拼装整个思维导图,这样,不但可以加强分支的联系加强理解和记忆,也增强了思维导图的美感。
5.背景,在思维导图中,每个分支的颜色可以把它想象成对应的背景,比如蓝色分支,可以想象成在蓝色的大海上;比如红色分支,可以想象成在红色地毯上,这样,不但对导图更加有兴趣,也极大的加强了记忆。
还有就是整副思维导图也是有背景的,我们在归类知识体系时,可以运用整副思维导图的大背景去进行归类。
6.节奏,大家都喜欢听音乐,因为它有很强的节奏,对充满节奏的曲调,几乎听一遍就可以哼出来。
可见,节奏对加强记忆和激起右脑的兴奋,都有极大的帮助。
思维导图中怎么运用节奏来辅助思考记忆呢大家都知道,在我们看电脑上的图片时,不用一张一张用鼠标点击,可以运用幻灯片放映功能进行放映。
高效教学的诀窍高效教学,具体应该怎么说呢?我们很难精确地给它下一个定义,但大家都能清晰地感受到它。
学生、家长甚至是那些教学水平般的教师亲临高效教学的现场时,都能立刻感受到它。
但是,能感受到并不代表能在实践中亲自做到。
尽管水平一般的教师也能够在优秀教师的课堂上体会到高效教学的魅力,但他们却无法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像那些优秀教师一样高效。
在某种程度上,他们能觉察到自己的不足,但在具体实践的时候却不得要领,有劲使不出来。
如果这些教师能够掌握教学的诀窍,他们同样也能高效地教学。
毕竞,教师们都有一颗上进的心。
今天我的目的就是要加深教师对于高效和低效两种教学方法的认识。
这点十分重要,只有认识到了,才能在实践中分清这两种教学方法的不同。
今天,我们首先对下面所列的典型教学方法做出自己的判断看看它们是属于高效教学法,还是属于低效教学法?高效教学与低效教学测试:1.讲课时的开场白是:“打开教材,翻到第。
页。
”(低效)2.在课堂上尽量多用体验式教学法。
(高效)3.和学生建立起愉快、轻松的师生关系。
(高效)4.把课本当做教学资源和教学工具来用。
(高效)5.多微笑。
(高效)6.大部分时间都显得很严肃。
(低效)7.教学实践中大量罗列文字。
(低效)8.处理学生问题时,声调提高并且表现出失望沮丧的情绪。
(低效)9.任何时候都表现得冷静、专业。
(高效)10.在课堂上多次进行有组织的讨论活动。
(高效)11.鼓励学生合作解决问题。
(高效)12.测试中出现的题目不超出课堂教授的内容。
(高效)13.测试中出现令学生感到束手无策的题目。
(低效)14.和学生陷入激烈的争吵。
(低效)15.私下里解决个别学生的问题。
(高效)16.当众令学生难堪。
(低效)17.详细地准备教学细节,以产生最佳的学习效果。
(高效)18.重复使用同一套教学计划。
(低效)19.不断学习并实践新的教学法。
(高效)20.在课堂教学中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
(高效)21.拒绝改变。
思维导图绘制很困难?图文演示思维导图怎么画全过程如今思维导图盛行,大多数的人都喜欢用思维导图来学习、工作、做计划、头脑风暴等。
一、思维导图的优点正如托尼·巴赞所说,思维导图是一个十分强大的思维工具。
看似简单的图形和线条,却将我们很多的灵感都记录了下来,并且还能激发出更多的灵感。
如果长期使用思维导图,还能让人脑思维逻辑变得清晰,有条理,具有强大的思维能力。
二、思维导图怎么画光说不练假把式,自己动手画一张思维导图,就能从中发现思维导图的美好。
1、创建图表打开迅捷流程图制作软件,创建新图表并且选择图表样式。
除了空白的图表外,迅捷流程图制作软件中提供了多种模板类型,供用户挑选。
2、设置页面比例我随便选了一个模板,现在我们来对页面进行调整。
左上角有一个百分比图标,点击即可看到其他百分率,点击设置即可调整页面比例大小。
选好模板后,左上角有一个比例图标,可以调整页面比例大小;3、元素选择在绘制图表时,可以左侧面板中点击需要的图形元素,添加到表中。
也可以在“更多图库”中查看更多的图形类型,只需勾选类型,点击应用保存即可。
4、格式面板(1)网格、参考线右侧面板就是软件的格式面板,其中网格、参考线都是用来辅助用户绘图的快捷小工具。
(2)连接箭头、连接点选中图形后,在图形边上的四个半透明蓝色箭头就是连接箭头;而四条边上的蓝色小叉叉就是连线点。
同样是辅助工具,可以帮助用户在制图时,快速连线和连点。
其效果演示结果,如下图:(3)样式、文本在样式中,我们可以对图形填充颜色、改变图形的样式、修改线型等。
在文本中,可以在图形中编辑文字,设置文字字体、位置等。
根据以上这些操作都是绘制思维导图的基本功,希望能帮到有需要的人。
让孩子的学习更高效!8种思维导图用法详解估计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思维导图是成年人工作中进行发散性思维的一种图形思维工具。
其实不然,从小让孩子学习思维导图,借助可视化的呈现,让孩子更加快速理清思路、梳理知识,构建知识框架、提升思维能力和学习效率。
今天就思维导图的类型及用法详细的分享给孩子们。
常见的8种思维导图这8种图如何使用?1圆圈图圆圈图由两个圆构成,内部的圆定义了我们要描述的主题,外部的大圆罗列了和主题相关的所有理解和描述。
使用场景:归类、总结。
适合孩子用它进行头脑风暴,边想边画;也可以用来总结抽象的计算。
2气泡图气泡图由中心的大圆和四周的小圆组成,由直线连接。
中心是被描述的物体,四周则是该事物的各项特征。
使用场景:解释、定义。
这种图的结构很简单,逻辑只走一层,特别适合孩子用它来多维度思考问题,找出事物的多种特征,锻炼发散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就像上图,主题泡泡是苹果,周围的泡泡代表着苹果的属性“水果”“甜”“红色”等;特别适合让孩子在表达时,增加孩子对某个事物理解的深度。
对于低年龄的孩子来说,用得最多的就是气泡图,气泡图简单好学,每个孩子都会画圆圈气泡,这可以作为学习思维导图的起点。
3双气泡图双气泡图是气泡图的升级版。
使用场景:如果一件事情需要两个主题的时候,就可以使用双重气泡图,用来比较两个主题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例如,可以用来比较苹果和南瓜的异同,它们都有种子,都是圆的,苹果长在树上,南瓜是长在藤上;或比较爬行动物和水生动物两种动物的相同和不同之处,还可以用在数学学习里面比较三棱锥和四方体的一些异同。
4流程图流程图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它可以用来列举顺序、时间过程、步骤等等,在大方框中写好每一步的步骤,小方框中是每一步需要的东西,用箭头将大方框连接起来,直到完成这件事情。
使用场景:按照时间或流程的展示。
孩子可以用它来解释一个事件发生的顺序和条件。
适合孩子写作时整理思路。
可以帮助孩子对故事,进行最精华的复述,你可以一边引导孩子注意导图的时间线索(开始,中间和结尾),一边引导孩子进行故事的复述。
八种基本的思维导图思维导图,英文叫Mind Map,也称 Thinking Map ,就是借助图表来分析问题、理清思路。
今天介绍的都是思维图的基本款,体现了基础的思维框架。
但是每种图都能有无限的延伸,甚至不同种图可以结合起来一起用,可以变得非常复杂。
常见的思维图有这八种:Circle Map 圆圈图、Tree Map 树状图、Bubble Map 气泡图、Double Bubble Map 双重气泡图、Flow Map 流程图、Multi-flow Map 多重流程图、Brace Map 括号图,和Bridge Map 桥型图。
1、圆圈图,定义一件事(Circle Maps - Defining in Context )Circle map 主要用于把一个主题展开来,联想或描述细节。
它有两个圆圈,里面的小圈圈是主题,而外面的大圈圈里放的是和这个主题有关的细节或特征。
基本形状是这样的:下面是国外一个幼儿园孩子做的圆圈图练习。
左边是一个典型的联想型圆圈图;主题是海滩,可以联想到螃蟹、鱼、遮阳伞、海草、游泳衣、海豚,等等。
而右边的图,反过来,从现象、特征(details)让孩子去推断相关的主题是什么?思维练习的开始就是这么简单!还可以用圆圈图帮孩子理解数学概念,虽然是一个简简单单的10以下数字,也可以让孩子展开很多思考和联想呢!2、气泡图,描述事物性质和特征(Bubble Maps -Describing Qualities )国外很多幼儿园和小学都在用Bubble Map 来帮助孩子学习知识、描述事物,因为这个真的比较简单和管用,最基本的气泡图是这样的:圆圈图强调的是一个概念的具体展开,而气泡图,则更加侧重于对一个概念的特征描述。
比如这个孩子在用气泡图分析一只鹰有哪些特征。
看起来有点混,是不是?其实,檩子觉得,大家在实际带孩子分析问题的时候,不必太纠结到底该用哪种图,怎么直观怎么来,就行。
气泡图特别能帮助孩子学会使用丰富的形容词,有个孩子读完了《夏洛的网》,为书中的蜘蛛做了这样一张气泡图,在她眼里,这只叫夏洛特的蜘蛛具有一堆美好的品质:聪明、友好、有爱、有才、神奇 ...3、双重气泡图,比较和对照(Double Bubble Maps - Comparing and Contrasting)气泡图还有一个“升级版”,叫双重气泡图(Double Bubble Maps)-这也是一件分析“神器”,它的妙处在于,可以帮孩子对两个事物做比较和对照,找到它们的差别和共同点。
思维导图:让你用牛人的思维高效完成工作文/姜小喵思维导图是一套思维工具,而且还是图形思维工具。
它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
思维导图就是将自己的思维过程形象化,特别能体现事物的结构与内在联系。
思维导图是英国记忆力之父托尼·巴赞创建的。
但是这套思维工具非他独创,早在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画家达芬奇,以及后来的进化论奠基人达尔文,后人发现这两人的笔记都喜欢以图像为中心,设定分支的关键词,然后发散思维。
▲达尔文的发散性笔记托尼·巴赞进而研究了爱因斯坦、丘吉尔、巴克明斯特·富勒、马克吐温以及被大多数人认为拥有“伟大的大脑”的人使用过的笔记系统,发现这些在各自领域的领军人物都习惯以图像为中心,思维层级发散,笔记中图文并茂,色彩丰富。
后来托尼·巴赞发明了一种发散思维方式,称为思维导图,先是普及了英国的教育界,进而传播到全世界,据说现在全球有将近4亿人在使用思维导图学习与工作。
思维导图,其实也是培养、形成自己严谨的思维模式的一个好的训练方法。
接下来,小喵用一个工作中的实例来说明思维导图的好处,以及如何画简单的思维导图。
事件:公司每年都会举办两期的经销商交流培训会议。
每期三天时间,每次与会人数在300人以内。
要画思维导图,有三个步骤要走。
第一步:确定主题;第二步:确认组成主题的“板块”,拟定关键词;第三步:完善各板块细节,使其变得可执行化。
在这个事件中,1-主题:经销商年会2-板块&关键词:也就是将活动的筹备工作的模块分割清楚;如住宿、餐饮、活动流程、接待人员等。
3-完善可行性:也就是将各个板块之间的逻辑关系贯通。
如果觉得这三个步骤还是不够清楚,那么我们可以换另外一种更简单常规的六何分析法来拆分“经销商年会”此事。
六何分析法又叫5W+1H法。
5W+1H是对选定的项目、工序或操作,都要从原因(何因Why)、对象(何事What)、地点(何地Where)、时间(何时When)、人员(何人Who)、方法(何法How)等六个方面提出问题进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