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PPT-34)
- 格式:ppt
- 大小:107.52 KB
- 文档页数:34
当代世界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教育实践活动,是统治阶级为夺取和巩固政权,维护社会的稳定和促进社会发展,培养合格的阶级接班人和社会成员而进行的社会教化的一个方面。
内容广泛。
主要任务:在统治阶级的领导下进行社会主导思想意识(“主流文化”)的灌输和规范行为的训导。
有阶级性(政治性),社会适应性,民族特色,整合特色,主体际性思想政治比较研究的基本态度:实事求是的了解;唯物辩证地评价;超越地批判、借鉴当代:1945~现在主要表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高校:思想教育指导工作制约因素:政治、经济、文化具体说来,有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变化、各国经济现代化进程。
同时,当代科技革命,也有直接或间接影响。
历史发展:(不同阶段不同的发展背景、内容与理论指导)阶段一:(二战结束后~50年代末)配合恢复战后初期经济;爱国主义,英雄主义;反美、反共两种意识形态壁垒分明。
阶段二:(60年代初~70年代末)资本主义国家经历快速增长时期,青少年反叛,不稳定。
(1967年,西德学生罢课。
)杜威教育价值理念,“价值澄清论”“道德发展阶段论”,教育目标过于一刀切,在于对每个青少年道德发展测定(道德判断推理能力的发展)。
后期与学校教育互相配合(张扬个性时期)思想政治教育重点在于如何协调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阶段三:(80年代初~至今)社会背景:“传统回归”,保证完成政治经济上的复兴,重新提倡个人与社会并重的价值观念,倡导适用于资本主义需要的美德成为这一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
爱国主义,理想主义,英雄主义。
90年代后开始了新一轮的调整,以反思为主,面向21世纪,迎接竞争与挑战。
当代世界思政的特点和趋势:一、毫不减弱的“意识形态化”意识形态:一个社会哲学、政治哲学的基本范畴,是社会的思想上层建筑,是一定社会阶层、集团基于自身利益对现存社会关系自觉反映而形成的理论体系;是社会集团政治纲领,行为准则,价值取向,社会思想的思想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