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拍微距

如何拍微距

如何拍微距
如何拍微距

不知道大家对于我们周围事物的细节感不感兴趣,有的时候我发现,其实摄影里面微距拍摄是一种非常有意思的拍摄模式。它真正可以体现出相机的清晰度和被拍摄事物最真实的一面。往往利用微距,我们可以把一些看上去平平凡凡的花花草草,乃至于各种生灵都拍的生动起来。这次我们的数码摄影完全宝典就来好好谈谈用数码相机进行微距摄影的一些方法和技巧。

学会用眼睛当镜头

当我们那起相机准备摄影的时候,千万不要只是把取景器当作是观察事物的工具,要学会把自己的眼睛训练的有镜头的感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准确的把握住我们所要拍摄的东西。在进行微距拍摄之前,我们首先要学会的就是仔细、尽心的观察各种各样的事物,不要急于按下快门。所谓的微距,说白了久是离得很近的去捕捉画面,显然,捕捉到的画面一定是某一种物体的某一个细节。那么,只要我们觉得有可以用近镜头表现的部分就不要放弃。其实寻找这样的事物并不难,只要它身上的某一个部分具备某一种特点就没有问题。这个特点可以是形状、颜色、神情、状态等等,所以说不仅花花草草可以用微距来表现,万物都可以。

器材要求

1、相机或者镜头有微距功能。一般来讲,数码相机的镜头是不可以更换的,只有少数比较专业的数码相机可以。那么,对于不可以更换镜头的数码相机来讲就要求机身里面具备微距拍摄功能,一般用英文字母micro和小花的图形表示。对于可以更换镜头的数码相机来讲,一般要求所配的镜头本身具备微距拍摄的功能。

2、最好具备点侧光模式或者中央重点侧光。这是由于所要拍摄的对象的方位较小,需要准确的测光以便进行准确的曝光。

3、相机本身比较轻便或者配三脚架。由于在进行微距拍摄的时候最容易因为手动而使画面变虚,所以为了确保画面的清晰,最好选用轻便的数码相机或者稳当的三脚架。

4、焦距和放大倍率。焦距的选择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也是微距摄影最先需要解决的问题,焦距的选择应该和放大倍率放在一起考虑:DSCN0087.JPG

花草、静物:50-100mm左右比较合适,放大倍率1/8到1/4就可以;

昆虫、小动物:100-200mm左右比较合适,放大倍率在1/4到1/2,1/1更好。

对于微距镜头来说,最重要的是实际工作距离的大小以及放大倍率。

5、光圈不一定要很大。不要认为光圈放大就会有很明显的景深。在微距拍摄中,本身就会产生很鲜明的景深效果,就不一定需要大光圈了。

拍摄过程中的几个重要细节

1、将变焦推到广角端在进行拍摄。这是针对于不可以更换镜头的数码相机来说的。和传

统相机必须用长焦端拍摄微距相反,数码相机拍摄微距需要将变焦调节到广角,然后选择微距的拍摄模式,靠近物体进行拍摄。只有这样才可以对较准确快捷。DSCN0613.JPG

2、注意拍摄时的光线。我们来主要说说光位的用法:

(1)顺光。也叫做“正面光”,指光线的投射方向和拍摄方向相同的光线。在这样的光线下,被摄体受光均匀,景物没有阴影,色彩饱和,能表现丰富的色彩效果。但景物缺乏明暗反差,没有层次和立体感。我个人不是很喜欢用这样的光线,照片好像平铺直叙,不生动。

(2)逆光。也叫做背光,光线与拍摄方向相反,能勾勒出被摄物体的亮度轮廓,又称轮廓光。逆光下的景物层次分明,线条突出,画面生动,拍出的照片立体感和空间感强。因此,逆光最适合表现深色背景下的深色景物,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光线。我们常常用它来捕捉剪影,效果不错。

(3)侧光。是指光线投射方向与拍摄方向成大于0度小于90度角的光线,侧光下的物体,明暗反差好,具有立体感,色彩还原好,影纹层次丰富,而其中又以45度的侧光为最佳,因为它符合人们的视觉习惯,是一种最常用的光位。

(4)顶光。是指光线来自被摄体的上方。顶光下,景物的水平面照度大于垂直面照度,缺乏中间层次,拍景物、人物显得没有生气,是一种不够理想的光线。但对于老头儿、老农妇等特殊人物发黑的眼窝、突出的颧骨、刀刻的皱纹很有表现力。

(5)低光。是指从地平面刚升起或将落下的太阳光线,主要来自早晨和黄昏。低光下拍出的景物十分生动,很有生气,而且这种光线色温低,呈暖红色调,具有特殊的色彩效果,是一种较理想的光线。

(6)散射光。也叫做假阴天光线,照度平均、光线柔和,光比小,色差小,在被摄体上没有明显的投影。这种光宜表现恬静美好的生活、纯情的少女和天真的儿童。

3、注意拍摄角度。首先,摄影方向是指照相机与被摄对象在照相机水平面上的相对位置,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前、后、左、右或者正面、背面、侧面。当我们要开始拍照的时候,总是首先选择摄影点,也就是选择摄影方向。确定了方向之后再确定摄影的角度。摄影方向发生了变化,画面的形象特点和意境也都会随之改变。

正面拍摄:

正前方拍摄有利于表现对象的正面特征,能把横向线条充分的展现在画面上。这种正面的拍摄容易显得庄严、静穆的气氛以及物体的对称结构。拍人像的时候,也可以看到人物完整的面部特征和表情,有亲切感。正面拍摄,由于被摄对象的横向线条容易与取景框的水平边框平行,同时如果主体画面面积很大,则容易被主体横线封锁,使我们的视线没有办法纵深伸展。这样的构图会显得呆板、缺少立体感和空间感。

背面拍摄:

背面拍摄是相机在被摄体的正后方。这种方向拍摄常常用于主体人物的画面,可以将主体人物和背景融为一体。背景中的事物就是主体人物所关注的对象。背面拍摄不重视人物的表情,但是很注重人物的姿态来表现内心,主要是形象语言。

正侧面拍摄

这指的是正左方或者正右方。这种方向适用于表现人物或主体有独特地方的时候。一是有助于突出人物的正侧面轮廓和线条。在拍摄主体人物之间感情交流的时候,可以将两个人的举动和神情生动的表现出来。

斜侧方向拍摄

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左前方、右前方以及左后方、右后方。这种方向拍摄的特点在于使被摄体的横向线条在画面上变为斜线,使物体产生明显的形体透视变化,同时可以扩大画面的容量,使画面生动活泼。

其次我们来说说拍摄的角度问题。它是照相机与被摄对象在照相机垂直平面上的相对位置。或者说在摄影方向、距离固定的情况下,照相机与被摄对象之间的相对高度。由于相对高度的不同,便形成了平、仰、俯三种不同的拍摄角度。

平摄:

就是照相机和被摄体在同一个水平线上进行拍摄。这个时候的被摄对象不容易变形,特别是平摄人物活动的场面,使人感到平等、亲切。拍摄自然景物的时候,地平线的处理很重要。我们为了强调上下对称,可以把地平线放在中间的位置。但是一般情况下,应该避免地平线平均分割画面的情况,因为那样做的话,远景和近景将压缩在中间一条线上,画面平淡、呆板。

仰摄

这种情况时,照相机低于被摄对象向上拍摄。有利于突出被摄体高大的气势,能够将树这样的向上生长的景物在画面上充分的展开。利用贴近地面的仰摄还能够用于夸张运动对象的腾空、跳跃等动作。仰拍人物的时候要注意的就是,脸部比较胖的人尽量不要这样拍。

俯拍

就是照相机高于被摄体向下拍摄。这个角度就好像登高望远一样,眼下由近至远的景物在画面上由下至上能充分平展开来。有利于表现地平面上的景物层次、数量、位置等等,能够给人一种辽阔、深远的感受。

4、刻注意LCD里面景深的变化。往往一个好的景深表现可以使得一张照片生动起来。而在我们按下快门之前的取景的时候,我们要时时刻刻注意LCD里面所展现出来的画面的景深变化,具体的选择就要根据每个人不同的审美来确定了,无论不希望画面的哪一个模糊都要考虑到为拍摄主体服务就可以了。

5、尽可能的使用三脚架。

6、可以选取多种拍摄主题。我们经常看到的微距摄影一般是表现花草虫鱼的,其实我们不妨试试看拍摄人物,微距摄影是适合一些事物的。

7、很好的选取焦点。在进行微距拍摄的时候最不能忽略的就是焦点的选择,我们应该把焦点放在最能够表现事物特征、最出彩的部分上。

F不知道大家对于我们周围事物的细节感不感兴趣,有的时候我发现,其实摄影里面微距拍摄是一种非常有意思的拍摄模式。它真正可以体现出相机的清晰度和被拍摄事物最真实的一面。往往利用微距,我们可以把一些看上去平平凡凡的花花草草,乃至于各种生灵都拍的生动起来。这次我们的数码摄影完全宝典就来好好谈谈用数码相机进行微距摄影的一些方法和技巧。

学会用眼睛当镜头

当我们那起相机准备摄影的时候,千万不要只是把取景器当作是观察事物的工具,要学会把自己的眼睛训练的有镜头的感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准确的把握住我们所要拍摄的东西。在进行微距拍摄之前,我们首先要学会的就是仔细、尽心的观察各种各样的事物,不要急于按下快门。所谓的微距,说白了久是离得很近的去捕捉画面,显然,捕捉到的画面一定是某一种物体的某一个细节。那么,只要我们觉得有可以用近镜头表现的部分就不要放弃。其实寻找这样的事物并不难,只要它身上的某一个部分具备某一种特点就没有问题。这个特点可以是形状、颜色、神情、状态等等,所以说不仅花花草草可以用微距来表现,万物都可以。

器材要求

1、相机或者镜头有微距功能。一般来讲,数码相机的镜头是不可以更换的,只有少数比较专业的数码相机可以。那么,对于不可以更换镜头的数码相机来讲就要求机身里面具备微距拍摄功能,一般用英文字母micro和小花的图形表示。对于可以更换镜头的数码相机来讲,一般要求所配的镜头本身具备微距拍摄的功能。

2、最好具备点侧光模式或者中央重点侧光。这是由于所要拍摄的对象的方位较小,需要准确的测光以便进行准确的曝光。

3、相机本身比较轻便或者配三脚架。由于在进行微距拍摄的时候最容易因为手动而使画面变虚,所以为了确保画面的清晰,最好选用轻便的数码相机或者稳当的三脚架。

4、焦距和放大倍率。焦距的选择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也是微距摄影最先需要解决的问题,焦距的选择应该和放大倍率放在一起考虑:DSCN0087.JPG

花草、静物:50-100mm左右比较合适,放大倍率1/8到1/4就可以;

昆虫、小动物:100-200mm左右比较合适,放大倍率在1/4到1/2,1/1更好。

对于微距镜头来说,最重要的是实际工作距离的大小以及放大倍率。

5、光圈不一定要很大。不要认为光圈放大就会有很明显的景深。在微距拍摄中,本身就会产生很鲜明的景深效果,就不一定需要大光圈了。

拍摄过程中的几个重要细节

1、将变焦推到广角端在进行拍摄。这是针对于不可以更换镜头的数码相机来说的。和传统相机必须用长焦端拍摄微距相反,数码相机拍摄微距需要将变焦调节到广角,然后选择微距的拍摄模式,靠近物体进行拍摄。只有这样才可以对较准确快捷。DSCN0613.JPG

2、注意拍摄时的光线。我们来主要说说光位的用法:

(1)顺光。也叫做“正面光”,指光线的投射方向和拍摄方向相同的光线。在这样的光线下,被摄体受光均匀,景物没有阴影,色彩饱和,能表现丰富的色彩效果。但景物缺乏明暗反差,没有层次和立体感。我个人不是很喜欢用这样的光线,照片好像平铺直叙,不生动。

(2)逆光。也叫做背光,光线与拍摄方向相反,能勾勒出被摄物体的亮度轮廓,又称轮廓光。逆光下的景物层次分明,线条突出,画面生动,拍出的照片立体感和空间感强。因此,逆光最适合表现深色背景下的深色景物,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光线。我们常常用它来捕捉剪影,效果不错。

(3)侧光。是指光线投射方向与拍摄方向成大于0度小于90度角的光线,侧光下的物体,明暗反差好,具有立体感,色彩还原好,影纹层次丰富,而其中又以45度的侧光为最佳,因为它符合人们的视觉习惯,是一种最常用的光位。

(4)顶光。是指光线来自被摄体的上方。顶光下,景物的水平面照度大于垂直面照度,缺乏中间层次,拍景物、人物显得没有生气,是一种不够理想的光线。但对于老头儿、老农妇等特殊人物发黑的眼窝、突出的颧骨、刀刻的皱纹很有表现力。

(5)低光。是指从地平面刚升起或将落下的太阳光线,主要来自早晨和黄昏。低光下拍出的景物十分生动,很有生气,而且这种光线色温低,呈暖红色调,具有特殊的色彩效果,是一种较理想的光线。

(6)散射光。也叫做假阴天光线,照度平均、光线柔和,光比小,色差小,在被摄体上没有明显的投影。这种光宜表现恬静美好的生活、纯情的少女和天真的儿童。

3、注意拍摄角度。首先,摄影方向是指照相机与被摄对象在照相机水平面上的相对位置,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前、后、左、右或者正面、背面、侧面。当我们要开始拍照的时候,总是首先选择摄影点,也就是选择摄影方向。确定了方向之后再确定摄影的角度。摄影方向发生了变化,画面的形象特点和意境也都会随之改变。

正面拍摄:

正前方拍摄有利于表现对象的正面特征,能把横向线条充分的展现在画面上。这种正面的拍摄容易显得庄严、静穆的气氛以及物体的对称结构。拍人像的时候,也可以看到人物完整的面部特征和表情,有亲切感。正面拍摄,由于被摄对象的横向线条容易与取景框的水平边框平行,同时如果主体画面面积很大,则容易被主体横线封锁,使我们的视线没有办法纵深伸展。这样的构图会显得呆板、缺少立体感和空间感。

背面拍摄:

背面拍摄是相机在被摄体的正后方。这种方向拍摄常常用于主体人物的画面,可以将主体人物和背景融为一体。背景中的事物就是主体人物所关注的对象。背面拍摄不重视人物的表情,但是很注重人物的姿态来表现。

——Pulanger

如何拍微距

不知道大家对于我们周围事物的细节感不感兴趣,有的时候我发现,其实摄影里面微距拍摄是一种非常有意思的拍摄模式。它真正可以体现出相机的清晰度和被拍摄事物最真实的一面。往往利用微距,我们可以把一些看上去平平凡凡的花花草草,乃至于各种生灵都拍的生动起来。这次我们的数码摄影完全宝典就来好好谈谈用数码相机进行微距摄影的一些方法和技巧。 学会用眼睛当镜头 当我们那起相机准备摄影的时候,千万不要只是把取景器当作是观察事物的工具,要学会把自己的眼睛训练的有镜头的感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准确的把握住我们所要拍摄的东西。在进行微距拍摄之前,我们首先要学会的就是仔细、尽心的观察各种各样的事物,不要急于按下快门。所谓的微距,说白了久是离得很近的去捕捉画面,显然,捕捉到的画面一定是某一种物体的某一个细节。那么,只要我们觉得有可以用近镜头表现的部分就不要放弃。其实寻找这样的事物并不难,只要它身上的某一个部分具备某一种特点就没有问题。这个特点可以是形状、颜色、神情、状态等等,所以说不仅花花草草可以用微距来表现,万物都可以。 器材要求 1、相机或者镜头有微距功能。一般来讲,数码相机的镜头是不可以更换的,只有少数比较专业的数码相机可以。那么,对于不可以更换镜头的数码相机来讲就要求机身里面具备微距拍摄功能,一般用英文字母micro和小花的图形表示。对于可以更换镜头的数码相机来讲,一般要求所配的镜头本身具备微距拍摄的功能。 2、最好具备点侧光模式或者中央重点侧光。这是由于所要拍摄的对象的方位较小,需要准确的测光以便进行准确的曝光。 3、相机本身比较轻便或者配三脚架。由于在进行微距拍摄的时候最容易因为手动而使画面变虚,所以为了确保画面的清晰,最好选用轻便的数码相机或者稳当的三脚架。 4、焦距和放大倍率。焦距的选择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也是微距摄影最先需要解决的问题,焦距的选择应该和放大倍率放在一起考虑:DSCN0087.JPG 花草、静物:50-100mm左右比较合适,放大倍率1/8到1/4就可以; 昆虫、小动物:100-200mm左右比较合适,放大倍率在1/4到1/2,1/1更好。 对于微距镜头来说,最重要的是实际工作距离的大小以及放大倍率。 5、光圈不一定要很大。不要认为光圈放大就会有很明显的景深。在微距拍摄中,本身就会产生很鲜明的景深效果,就不一定需要大光圈了。 拍摄过程中的几个重要细节 1、将变焦推到广角端在进行拍摄。这是针对于不可以更换镜头的数码相机来说的。和传

相机微距摄影技巧

相机微距摄影技巧 导读:介绍DC微距拍摄技巧是本文的内容,是建立在前四期黑摄会基础上的又一篇文章。文章试图通过较多的图片拍摄要点指引大家进行更深入的微距拍摄。由于有前几期的积累,本文将不提及诸如如何进行曝光补偿等等很基础的设置。如果一些读者对某些语句不太明白的可以查看前几期黑摄会。 相信很多拥有DC的用户在看到别人单反的靓照时会抱怨:小小DC还是不能和单反相比。的确,DC综合性能离单反有一定差距,但是DC的潜能依然不可以忽视,特别是在微距这一方面,DC拥有单反没有的天生优点,而单反如果需要提高微距能力那只能装上微距镜头了,对一些用户来说,微距镜头再加上单反机身的价格还是没有达到能接受的程度。但是笔者在这里要告诉大家,小DC一样能照出出色的微距照片,当然前提是你手上的DC微距能力要较强。现在市面上有很多种类的DC,有长焦DC,有轻薄型的DC,还有结合两者特点的轻薄大变焦DC,到底选哪些了?但这些都不是选择的依据,选择的依据是微距能力,衡量微距能力的依据是什么了?看下文你就知道。 一、DC微距前的准备 1、如何衡量相机微距能力 首先是对焦距离。现在很多DC的最近对焦距离都达到1cm,有些更甚。实际上这些标榜最近对焦距离的DC是偷换了概念,传统意义上对焦距离是指焦平面到焦点的距离,这些1cm只不过是镜头到焦点的最近距离。当然,DC标榜的最近对焦距离依然是衡量微距能力的重要依据之一。而大家会发现这个最近对焦距离只能在最广角端使用,一拉长焦对焦距离就要远很多。广角端造成的夸张透视和大范围的背景有时会令人烦恼:透视夸张,物体变形;背景范围大,画面容易杂乱。因此我们会发现拍摄的照片使用标准焦段到中长焦段为多。而笔者发现多数微距能强的DC的强不在于广角端的最近对焦距离,而在于这些DC在标准焦段到中长焦段依然能保持很近的对焦距离,这时的画面放大比率甚至比广角端更大。而一些

微距摄影技巧及要点(实用)

微距摄影技巧及要点 课程介绍 微距摄影是一种拍摄特写照片的艺术,可以展示人眼无法看清的细节。比如,当我们看到墙上的一个苍蝇,我们的眼睛是无法看清苍蝇身上的毛发的。然而微距摄影使得我们可以目睹那些平日里被我们匆匆而过的微观世界的精彩。本课程主要介绍的微距摄影的器材、技巧与注意事项。 课时 (共7课) L1 微距摄影的装备(一) 微距摄影又叫做近距摄影,微距摄影的目的是力求将主体的细节纤毫毕现的表现出来,把细微的部分巨细无遗的呈现在眼前。要进行微距摄影,需要使用专门的摄影器材。 L2 微距摄影的装备(二) 除了上节所介绍的器材外,微距摄影中还会用到如三脚架、闪光灯、快门线等辅助拍摄。 L3 自然光的运用 光是摄影的灵魂,对于微距摄影同样如此。本节介绍各种自然光对微距摄影的影响以及拍摄技巧。 L4 闪光灯的运用 在微距摄影中,在非特殊情况下,闪光灯最好不要作为主光,而是作为补光使用。本节以普通DC拍摄作为例子,介绍了各种闪光的运用。 L5 昆虫微距摄影

本节主要从构图、拍摄时机等方面,介绍微距摄影中的昆虫摄影。 L6 植物微距摄影 光线决定着植物照片的成败。植物摄影师最喜欢明亮的多云天气,这时光线很柔和,阴影也不会太生硬。 L7 微距摄影的4个技巧 微距摄影不同于其他摄影,要拍摄出好的作品,需要考虑到很多因素,本节介绍了微距摄影中的四个技巧。 L1微距摄影的装备(一) 微距摄影又叫做近距摄影,微距摄影的目的是力求将主体的细节纤毫毕现的表现出来,把细微的部分巨细无遗的呈现在眼前。要进行微距摄影,需要使用专门的摄影器材: 1.微距镜头

微距镜头是数码单反相机获得优良成像质量的保证。微距镜头的特点是:在结构上其光学系统是以“近摄”为前提,经过专门设计,影像反差比较大,分辨率比较高。这类镜头拍摄像物比为1∶1的照片时,即使采用最大光圈,整体画面的边缘和中心仍具有良好的清晰度。所以微距镜头是最为理想的微距摄影器材。但对于非平面的对象,其清晰范围度小即景深小,所以拍摄时,即使用小光圈拍摄也难得到大景深,焦点前后的景物清晰度差,但扬长避短,把握、张扬好这个特点会更加有利突出主体,虚化淡化背景。 各个厂家生产的3 5 m m相机的微距镜头焦距从2 0 m m 到400mm,非常齐全,一般最常用的有三种规格:50mm(含55m m、60mm);100mm(含90m m、105mm);180mm(含200mm),放大倍率都能达到1∶1。微距镜头的焦距越长,最近拍摄距离也就越远。 因此,长焦距微距镜头更适合于拍摄昆虫及其他不易接近的物体。 2.加装近摄接圈或皮腔

(完整版)手机拍照技巧大全(绝对值得收藏)

手机拍照技巧大全(绝对值得收藏) 手机摄影技巧大全 手机拍照技巧大全(绝对值得收藏)1、了解手机照相机的特点 为了更好的使用手机照相机拍好照片,有必要了解手机照相机的特点,以便在使用过程中,能扬长避短,发挥好手机照相机的功能。无论是拥有专业的高端照相机,还是只有一部形影不离的拍照手机,想要拍出很有Feeling的照片或者很棒的摄影作品,基本的摄影常识是需要了解和掌握的!手机照相机不完全等同于大家理解的数码相机【业界又简称DSC,英文全称Digital Still Camera】,虽然照相实现的原理是一样的,但它们的区别还是很明显的,下面通过看看手机照相机与DSC的一些区别来认识并掌握好拍照手机的正确使用。1. 变焦功能的区别手机照相机与数码相机最明显的区别之一就是光学变焦功能,拍照手机由于整机轻薄设计的要求,和手机电池续航的要求,基本上都没有实现光学变焦功能,仅支持数码变焦功能。但光学变焦和数码变焦的区别却相差非常大。光学变焦是通过移动镜片位置来改变放大倍率,达到望远放大的功能。是不会影响实际照片的细节的;但数码变焦则相反,其实现是通过软件方式截取成像面上的一部分进行

软件插值放大,以达到变焦的效果。就像一张固定尺寸的图片,用软件不断放大某个局部,就会越来越模糊并产生马赛克(锯齿状)现象,照片放大倍数最大,其画质损失越严重。因此,我们就了解了为什么绝大部分手机上使用变焦放大后拍照效果不好(变焦倍数越大,效果越差)。而具有光学变焦功能的数码相机却没有这个问题。 CMOS手机未变焦CMOS手机3倍变焦 CCD数码相机未变焦CCD数码相机3倍变焦 ★拍照手机的这个特点告诉我们,要酌情使用手机上的数码变焦功能,尽量不要使用数码变焦功能,如果确实需要放大拍摄,根据自己手机数码变焦的实际情况采用适当的放大倍数,减少画质的损失。 2. 闪光灯的区别使用过数码相机后都观察到,拍照手机对比数码相机另一个明显的区别就是配置的闪光灯有所不同。除了极少数手机上配置了相机上大功率的氙气闪光灯(Xenon),其他的基本上都是配置LED闪光灯,这两种灯的主要区别是在发光强度和照射范围上,由此影响夜间和低光场景的拍照效果。在相机行业里,闪光灯涉及一个参数,术语叫Guide Number(闪光灯指数,又称简GN

特殊摄影技巧

微距摄影 编辑 微距摄影指照相机通过镜头得光学能力,拍摄与实际物体等大(1:1)或比实际物体稍小得图像。例如要拍摄一朵直径为21、6mm得花朵,它能填充35mm胶片(斜线长度为43、3mm)得一半面积。在照片中,花朵被放大得倍率为43、3:21、6即2:1(2倍)。微距摄影得放大倍率通常在1倍到50倍之间,严格来说应该在1倍到10倍之间。 中文名 微距摄影 内容 指照相机通过镜头 意义 摄影得放大倍率 特点 摄一朵直径为2 来源 严格来说应 目录 基本定义编辑

“微距”意为在较近距离以大倍率进行得拍摄,人眼往往对近于15cm得物体就瞧不清了, 蜜蜂 而专业微距镜头得光学校正按近拍得需要进行设计。按德国得工业标准,成像比例大于1∶1得称为微距摄影范畴,右图“蒲公英”示意出在底片上与景物等大得图像。美国《当代摄影词典》中得定义就是这样解释得∶“通过相机拍摄1∶1或更大影像比得摄影”。这里我们所说得比率指底片影像大小与实物之间得比例关系,35毫米相机标准镜头最大拍摄比率为1∶10。事实上在摄影界国际公认得说法就是,拍摄1∶1~1∶4左右影像比得都属微距摄影,而达到10∶1~200∶1则属显微摄影。 摄影法则编辑 1、按照被摄体比例放大到5倍左右; 2、一般情况下使用不大于f16得光圈; 3、使用浅景深就是必不可少得; 4、建议装上近摄镜; 5、在自然环境中风得影响很大,注意消除其对拍摄得影响; 6、稳定得三脚架就是必须得; 7、多云但明亮得天气尤其适合微距摄影[1] 常用方式编辑 微距摄影就是区别于常规摄影得一种特殊得摄影方法,微距摄影就是在近距离拍摄有关物体, 微距摄影

微单相机在各种环境下的手动参数和拍摄技巧

微单相机在各种环境下的手动参数和拍摄技巧 微距静物拍摄: 用A档(光圈优先),使用大光圈,尽量当前镜头的最近拍摄距离内拍摄,使背景虚化!另外要特别注意背景的简洁,使主体突出,产生美感! 光线好的话,iso100或160,光线不好的话,iso最好400以内。 2、人物拍摄: 基本都是使用较大的光圈(f5.6以内)、50mm以上的焦距,拍摄距离视全身、半身、大头照而定,使背景虚化,使用A档!逆光人像可以使用点测光对脸部测光根据情况可以用闪补光! 光线好,iso100,光线不好,iso400以内。 运动中的人使用追拍,体现运动感(详见下面的运动物体的拍摄)! 3、拍景: A档(光圈优先),使用适当的光圈,f8以上吧,焦距随便,但是,大广角都有畸变,酌情使用。 4、拍夜景: 上三脚架,A档(光圈优先),f8以上的光圈,小光圈可以使灯光出星光的效果,用低的ISO ,控制好曝光时间,长时间曝光可以使一些无意走过的人从画面消失,不留下痕迹,净化场景! 5、拍烟花: 使用快门线,B快门,可以拍出多烟花重叠的效果! 6、拍运行的东西: 光线好的情况:A档(光圈优先),光圈大小酌情处理;使用f8以上的光圈得到大景深效果,使用小光圈得到浅景深的效果;想拍很有动感的效果,可以使用S 档,快门控制在1/30左右,对焦按快门的同时,镜头以合适的速度追着对象移

动,会出很动感的效果光线不好的情况:只能酌情处理了,再加上使用追拍! 7、拍流水或喷泉: 使用S档(快门优先),1/20左右的快门速度,可以拍出缎子的效果,如果使用太快的快门,喷泉拍出来就都是不连续的水滴了! 8、夜间人像留影: 上三脚架,调节白平衡,自动或自定义白平衡;iso100(160)- 400;A档,光圈f8左右,使用慢速同步闪光,被摄人物要配合不要乱动,这样拍出来可以使人物清晰,背景霓虹也很漂亮,不至于背景曝光不足而过暗。晚上室内可以使用跳闪拍摄,(方法是把闪光灯向后扳向室内的天花板闪光,利用天花板反射的柔光来拍摄,这样更加自然(此功能松下微单GF和GX系列都有)。 A档光圈优先技巧: 1.不管拍啥.除非要保持安全快门,不然别开最大光圈拍。(比如14MM镜头,安全快门是1/28,实际在1/50最好) 2.拍风景请尽量使用F8~F11的光圈。(大景深拍摄) 3.拍人物及静物特写为了保正锐度可使用最大光圈缩1~2级之光圈。 4.安全快门请尽量控制在焦距倒数以上.广角端快门也要在1/30秒以上比较保险.若快门不足请提高光圈或ISO。 测光方式: 1.测光不要对着天空,不要对着最暗的地方.要去抓中间值。 2.依照你拍的题材,善用测光模式(权衡测光.点测光.中央重点测光)。 3.若遇到测光抓不准的时候,请用AE lock 对身边灰色的东西曝光锁定后再来拍

五种微距拍摄方法的比较

五种微距拍摄方法的比较 微距(即放大倍率在1:1左右)的拍摄方法有多种,我知道常用的有五种: 1、镜头前加近摄镜片 2、标头反接 3、加近摄接圈或皮腔 4、长焦镜头前加反接镜头; 5、使用专用微距镜头。 这五种方法中,使用专用的微距镜头无疑是最好的,但这类镜头的价格都比较高,对于部分朋友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负担。所以选择廉价的办法来替代是有一定意义的。 这次比较是采用实拍,拍摄同一个平面物体的方法。我认为,有些影友拿到新镜头就到外面实拍,得出的结论有时会有偏差,测试(或试用)镜头应该是拍摄平面物体,而且还是比较(几支同规格的镜头)来拍更为恰当。

下面对每种近摄方法作如下简述。所有的拍摄都是在PENTAX的翻拍架上进行。 一、镜头前加近摄镜 器材:NIKOMAT EL、NIKKOR AI 50/1.4、MARUMI +1、+2、+4近摄镜片各一片(55mm)、52mm->55mm Step-up转接环。 连接方法:见图1(1),像使用滤光镜一样,将Step-up转接环接到镜头上,再将近摄镜片接至转接环上。 使用要点: (1)、机内TTL测光起作用,光圈可连动 (2)、可根据需要加多片; (3)、对焦时,先移动机身粗调,再用调焦环微调。如果要得到最大放大倍率,将调焦环置于最近处,移动机身; 放大倍率:可加不同的镜片数来改变。 拍摄光圈:f/1.4、f/2.8、f/5.6、f/11、f/16;图2(1)分别是f/1.4、f/2.8、f/16; 要点: (1)、镜头焦距越长,放大倍率越大 (2)、大光圈处成像差,但收缩光圈明显变好; (3)、这是较为廉价的办法 (4)、成像质量受到近摄镜片的影响。 二、标头反接 器材:NIKOMAT EL、NIKKOR AI 50/1.4、俄制AI口反接环。 连接方法:见图1(2),将镜头取下,将反接环接至机身,再将镜头拧上反接环的螺口上。 使用要点: (1)、调焦环基本不起作用,靠移动机身来调焦;

数码摄影技巧大全

数码摄影技巧大全 数码摄影技巧大全 数码摄影技巧大全 素材来自《蜂鸟网》 ◎天文摄影——教你如何拍摄日全食 ◎成功拍摄的秘诀——人像摄影的实拍技法◎多层面解密逆光下的风光摄影拍摄技巧 ◎合纵连横气吞山河全景摄影入门攻略 ◎张望眼中禅的写实与写意——色调的表现力

◎超越平凡的人文摄影——构图的创意(三)◎速度的游戏表现摄影艺术中的静与动 ◎超越平凡的人文摄影——构图的创意(二)◎超越平凡的人文摄影——构图的创意(一)◎如何把水拍成具有视觉冲击力的作品 ◎夜幕降临时如何记录璀璨的夜景 ◎映日荷花别样红如何拍好夏日娇嫩荷花 ◎教你如何拍出诗意朦胧的雨中美景 ◎摄影高手必须知道的12条经典摄影技巧 ◎艳色天下重风光摄影中的表现技巧(二) ◎艳色天下重风光摄影中的表现技巧(一)◎不可原谅的错误户外摄影的十大禁忌 ◎千里挑一竞风流解码T台的拍摄技巧 ◎猫狗大战如何抓拍宠物憨态可掬的模样 ◎赛场如战场解密弱光下体育摄影技巧 ◎抓住生活中的小情调如何拍摄小物品 ◎解密适用于商业摄影中的各式用光小技巧◎如何在不同的天气状况下拍出好作品 ◎怎样拍出动人心弦的日出日落照片 ◎在摄影艺术中创造扣人心弦的特写镜头 ◎挖掘生活中的乐趣寻找趣味的摄影题材 ◎超越例行任务专家支招新闻摄影秘籍

◎眼明手快拍“大头照”挑战野外打鸟极限 ◎真实背后还原摄影作品的写实性(下) ◎利用奇妙的阴影让你的摄影作品更加出彩◎看懂直方图让你的曝光达到完美 ◎真实背后还原摄影作品的写实性(中) ◎高手出招教你如何扫清用光障碍 ◎乔·麦克纳利经典人像大片拍摄解密 ◎简单易学玩转风光摄影的11则大法 ◎看上去很美怎样拍人不做作 ◎教你如何一手掌握生活中的精彩瞬间 ◎教你十招再现宝贝计划 ◎瞬间一网打尽!巧用DC连拍捕捉精彩画面◎《儿童摄影手册》书中内容精选 ◎《人像摄影必备器材及技术》书中内容精选◎《数码人像摄影教程》书中内容精选 ◎《实战精通DSLR拍摄技巧》书中内容精选◎《PS色彩构成与应用》书中内容精选 ◎《儿童摄影手册》书中内容精选 ◎《人像摄影必备器材及技术》书中内容精选◎《数码人像摄影教程》书中内容精选 ◎《实战精通DSLR拍摄技巧》书中内容精选◎《PS色彩构成与应用》书中内容精选

iphone6s微距拍摄技巧 教你拍出虚化背景

iphone6s微距拍摄技巧教你拍出虚 化背景 春天已经到来,虽然说不少地方遇到了一股寒流,不过,天气再冷,依然还是挡不住那一抹抹红,桃花盛开的日子里,拿着我们的iPhone ,顶着阳光用它微距对焦,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呢?我们可以拿着iPhone 去随拍,拿着iPhone 去拍摄唯妙唯俏的肖像,我们同样也可以拿着iPhone ,去观察和领悟一花一世界。

? ?在我们周围,有大量肉眼很难注意到的细节存在,而微距摄影可以将这些美丽展现在我们面前。不过用摄影师的话 来说,阳光下用 iPhone 6s 微距对焦,眼都快瞎了!当然, 如果能拍摄到好的照片的话,相信这种辛苦最终也会变成 一种喜悦。要知道微距可以放大我们脑海里的微观世界, 获取我们“日常视觉”看不到的东西,所以,微距摄影有 时候非常有视觉冲击力。 ?

随着iPhone 相机性能的提升,越来越多的朋友都开始用自己身边的这个小工具,通过摄影来看这个世界。我们用旅行去追逐世界的脚步,而这个世界的细微之处,总是有着你意想不到的美态,所以说,我们或许可以花点心思,去学习一下微距摄影。其实入门级的摄影爱好者,也很容易变成一个微距摄影高手,我们都可以拍摄出花间采蜜的蝴蝶,树上蠕动的爬虫,层次丰富、背景虚化的小花等等。

? ?我们经常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而在我们的iPhone 镜头里,这一朵花就是一个宇宙,万物渺小或者宏大,微观世界或者宏观世界,都是一个世界,而当你达到了微观和宏观随时转换的境界时,或许你就能想开了许多事情,不计较太多的事情。所以我们经

常说,摄影就是一种感觉,你领略到突然茅塞顿开的那一刹那了吗? 1.打开相机。 2、摄像头距离被拍摄物体一个拳头大小的距离 3、按住屏幕3秒,等待出现AE/AF锁定 4、然后把画面放到最大 5、调整手机摄像头和拍摄对象的距离,选择最清楚的距离,按下拍摄键然后再来张略显惊悚的成果照!

微距拍摄的关键——准确的焦平面

微距拍摄的关键——准确的焦平面 准确的焦平面是微距极为重要的要素。 什么叫焦平面? 简单来说就是需要表现内容放在一个平面内,而这个平面要与相机CCD达到平行。 或再简单地说,这个平面要与镜头前部的镜片达到平行。 比如下图:两只交配中的蝽的两只眼睛,侧面身体,可构成一个平面,那么我们尽量把相机的机位慢慢调整,让CCD或镜头前部的镜片与这个平面达到平行,那就是我们需要表达主体的焦平面了。 为何焦平面如此重要,我们先说说 以百微(佳能100mm/F2.8 Macro USM)来说: 在1:1的情况下,F32的景深只有1.25厘米(清晰范围) 以180微(佳能180mm/F3.5 Macro USM)来说: 在1:1的情况下,F32的景深只有0.85厘米(清晰范围) 以百微来说: 在1:1的情况下,F8的景深只有0.31 厘米(清晰范围) 以180微来说: 在1:1的情况下,F8的景深只有0.21厘米(清晰范围)

这个平面达到平行,那就是我们需要表达主体的焦平面了。 要表达跳蛛眼晴,那它的正面就构成一个平面,那么我们调整好机位,让CCD 或镜头前部的镜片与这个平面达到平行,那就是我们需要表达主体的焦平面了。所以如果你所需表达焦平面不平行,就算你收多少的光圈也没法达到整个平面 的清晰。

让我们回到图一: 两只蝽交配时的长度约3厘米,假如你从正面,而非侧面拍,就算你收小光圈达到32,你也没法把它们全部拍得清晰,因为以百微来说,在1:1的情况下,F32的景深只有1.25厘米,达不到3厘米。 两只蝽交配时侧面的平面可能只有0.3厘米,那么,我用百微在1:1的情况下,F8就可以把它们拍得很清晰了。 所以,我们很多时候看到有人为了拍一只停在地面上的竖起翅膀的蝴蝶,为什么不是站着或蹲着拍,而是爬在地面上拍,就是为了让需要表达竖起翅膀的平面要与相机的CCD达到平行,才这样做的。 而为了达到焦平面的平行,我建议买脚架时,尽量买可拆中轴的脚架,这样能让你可以有更低的水平角度去拍摄,而不会因为脚架的中轴高度影响到你对相机的调整,达不到焦平面的平行。 而当我们无论如何都没法达到焦平面的平行时,我们只能把焦点落在昆虫的眼睛了,而在拍昆虫时,我们切记,无论如何,都要尽量把它眼睛拍清楚,眼睛是它的灵魂所在(当然你要表达的主体是昆虫的尾部,那另说了)。

旅游摄影旅行中的微距摄影技巧

旅游摄影旅行中的微距摄影技巧 微观世界 旅游摄影必读微观世界-为什么出游要拍微距? 微距世界很美丽,因为微距可以放大微观世界,获取的是我们日常视觉看不到的东西,所以更有视觉冲击力。微距摄影并不神秘,但是一些摄影爱好者对这类摄影方式有种不可捉摸的感觉,主要是从事了普通摄影之后,以为微距摄影是一种另类的方式,实际上微距摄影是普通摄影的延伸。出游时,眼前的花鸟鱼虫,都可以用微距拍摄出最震撼又美轮美奂的效果,仿佛天使之眼就在你手中。 微距原理你懂的… 微距摄影指照相机通过镜头的光学能力,拍摄与实际物体等大(1:1)或比实际物体稍小的图像。例如要拍摄一朵直径为21.6mm

的花朵,它能填充35mm胶片(斜线长度为43.3mm)的一半面积。在照片中,花朵被放大的倍率为43.3:21.6即2:1(2倍)。微距摄影的放大倍率通常在1倍到50倍之间,严格来说应该在1倍到10倍之间。 旅行中的微距摄影如何实现 1、用你最大的努力去聚焦 拍摄微距照片,诀窍就是聚焦要精确;因为微距照片的清晰焦点范围很小,只有1英寸的很少一部分。例如,拍摄花朵上蜜蜂的微距影像,必须确保蜜蜂精确聚焦清晰;假设从镜头到蜜蜂的距离变化了哪怕不到1厘米,都会失去清晰焦点。因此,在拍摄奇妙的微距照片过程中,聚焦是极折磨人的。 如要拍摄昆虫等会动的东西,其难度相应较高。小心使用的话,脚架仍是可行。但若要使用手持,则需注意当时所用的快门,及拍多些菲林以增加成功机会。当然,高速菲林可以帮助提高快门速度。 在户外拍摄,即使用上脚架仍要注意风的问题。很多拍摄主题都很容易被风吹动,这时除了等以外亦可用对象挡风。从前有些影友会带备黑卡雨伞等以作此用途。 2、使用你能承担得起的最好的镜头 必须指出的是,对于成像来说,镜头无疑是重要的,论坛中很多朋友也热衷于讨论各种镜头的成像差异,但真正把手中镜头发挥出极

41种单反摄影技巧

41种单反摄影技巧~~~ 最全的摄影技术指导!!! 一、入门玩家进级攻略,三招搞定微距摄影 第一招:使用增距镜 其实所有使用增距镜的朋友都知道,接驳了增距镜以后,相机能把远处的东西放得更大,同样的,在进行微距拍摄的时候,由于使用增距镜时,最近相机对焦距离不会改变,所以也能让拍摄的物体比原来更大。不过这招的使用,有一个限制和两个缺点。 限制: 就是只能用在微距能力不强的相机上,或者是用在相机的长焦端。因为微距能力过于强劲的DC,微距往往在广角段,距离往往达到1~2cm,接驳了增距镜以后,再拍微距,有可能无法对焦。对于单反相机来说,由于对焦距离原本就比较大,所以不需要在乎这个问题。缺点: 1、增距镜使用以后,镜头的光圈会变小,虽然相机上显示的光圈数值不会改变,根据相机内测光的结果拍照,也没有问题。但实际上,光圈的真正数值,应该是显示的光圈数值乘以增距镜的倍数:比如,一只镜头在接驳了2×增距镜以后,当使用光圈为F2.8的时候,实际的光圈数值是2.8×2=5.6。这个时候,虽然按照测光结果,仍然能拍摄,但由于实际光圈变小,焦距变长,这个时候,快门速度会变慢到

手持的时候,可能因为轻微的晃动而模糊的程度,所以,最好使用三脚架来保证图片的清晰。 2、增距镜往往不轻,有点重量的哦。所以接在相机上的时候,容易头重脚轻,即使放在三脚架上也不能绝对保证平稳,按快门的时候,产生的震动,也会造成拍摄的失败,最好是使用自拍,或者用快门线进行拍摄。把震动减到最低。 第二招:使用近摄镜 近摄镜,其实就是凸透镜。有三片一组的,也有单片的。有+1、+2、+3、+4等几种规格,数值越大的,放大倍率越大。可以单片使用,也可以多片叠加使用,非常灵活。 优点: 投资不大,一般就200~300元,可以买三片一组的了。机动灵活,镜片毕竟不像增距镜那么占体积。几片任意组合,灵活度高。使用近摄镜的时候,光圈不会像使用增距镜时一样减小,所以可以比增距镜更为大胆的使用。部分广角附加镜的最后一片镜片是可以卸下来的,作为近摄镜使用,所以有广角镜和准保买广角镜的朋友注意了哦,你买的东西,是否还附带了这样一个有用的功能,呵呵。 缺点: 这种方法由于近摄镜改变了镜头的光学结构,因此成像质量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不过解决方案还是有的。首先,要装滤镜,肯定要买转接环,转接环一般都有较大口径和较小口径的两种选择。这个时候,

摄影实用技巧之顺口溜(详图解)

1.测光笼统分三类,点测区域和平均。平局测光万金油,曝光补偿加减勤。区域测光拍局部, 人像运动更精准。点测专拍大反差,调整焦点放在心! 2.快门速度有底线,焦距倒数用手端。体育运动拍法多,随拍摇拍勤锻炼。风光摄影更悠闲, 滤镜脚架快门线。烈日下面拍慢门,中灰密度打前战。

3.曝光补偿并不难,白加黑减记心间。主体背景光比大,直方图表注意看! 这表情!心满意足的样子!应该看看参数,它这么黑,曝光还正常,肯定它自己调了曝光补 偿!!!! 4.景深控制别害怕,狗头也能做虚化。拍摄使用长焦端,光圈优先开最大。相机物体距离少, 景深范围就越小。背景主体距离远,虚化柔和效果好!

5.晴天拍摄光线强,风景曝光不要忙。中灰渐变最有用,平衡光比是特长。先要找准压暗挡, 分对天地点测光。调节构图动滤镜,平均侧光加补偿。

6.雾天拍摄不好办,颜色暗淡对比浅。突出层次和变化,找准色彩兴趣点。侧光拍摄光轨迹, 剪影逆光更不凡。后期调整对比度,曝光也要细把关! 7.室外光线常多变,拍摄人像想周全。顺光侧光防阴影,补光常备反光板。逆光常用点测光, 离机闪灯多实践。位置背景和姿势,今天实在说不全。

8.夏季阴天雨绵长,防水防潮不能忘。镜头加上遮光罩,遮蔽雨滴防损伤。购买专业防雨罩, 自制设备也无妨。出门拍摄雷雨天,相机安全记心旁! 9.家庭影棚很简单,两支闪灯加引闪。灯头加上柔光罩,活用反光吸光板。闪灯左右分别放, 主副光比控制严。相机手动调曝光,构图简洁求质感。

10.手动对焦别毛躁,对焦提示要用好。上个世纪手动头,数码时代任逍遥。曝光手动多试 验,屈光调节不怕烦。中德日俄老镜头,如今也能换新颜。 11.育摄影用长焦,恒定光圈速度高。焦距加成非全幅,感光适当往上调。灵活机动独脚架, 单点连续好对焦。设备局限求突破,慢门同样有味道。 12.风光摄影贵在稳,光圈收起用慢门。外出常备三脚架,防抖关闭要留神。设置预升反光 板,有钱就买快门线。手动对焦超焦距,谨慎驶得万年船。

微距摄影技巧要点及实例详解

微距摄影技巧要点及实例详解 1、用您最大得努力去聚焦 拍摄微距照片,诀窍就就是聚焦要精确;因为微距照片得 清晰焦点范围很小,只有1英寸得很少一部分。例如,拍摄花朵上蜜蜂得微距影像,必须确保蜜蜂精确聚焦清晰;假设从镜头到蜜蜂得距离变化了哪怕不到1厘米,都会失去清晰焦点。因此,在拍摄奇妙得微距照片过程中,聚焦就是极折磨人得。 一般自动对焦在微距得用途相当有限。因为当您用自动对焦对好以后,再构图时您已经移动了相机,而对焦亦已经不同。当然最先进得多点对焦相机闪可以解决此问题。 正确得对焦方法就是先在镜头上设定大约得放大率,接近主题,构图,再对焦。 紧记得就是:先粗略对焦,再构图,再精确对焦。因为若您用自动对焦或对焦指示或裂像对焦而将主题放在画面中央先 对焦,当您移动相机时,对焦位已经不同。即使您能保持相机/镜头与主题得距离(极难做到),由于三角关系,在非中央得主题得在中央得主题对焦点仍就是不同得!由于拍摄微距景物手震得影响比一般情况明显得多,除了上下左右得震动被"放大"了外,亦会影响前后对焦;但另一方面由于要得到大景深而要收细光圈;所以如就是拍摄静物,脚架就是最佳得固定相机方式。

如要拍摄昆虫等会动得东西,其难度相应较高。小心使用得话,脚架仍就是可行。但若要使用手持,则需注意当时所用得快门,及拍多些菲林以增加成功机会。当然,高速菲林可以帮助提高快门速度。 在户外拍摄,即使用上脚架仍要注意风得问题。很多拍摄主题都很容易被风吹动,这时除了等以外亦可用对象挡风。从前有些影友会带备黑卡雨伞等以作此用途。 2、使用您能承担得起得最好得镜头 摄影说到底只不过就是物体在胶片上成像而已,静态情况下,在光路上对成像起决定因素得就就是镜头得素质。一只好得镜头可以在单位面积内表现更多得细节,边缘成像质量与中心相差很小,并且没有明显得色散。微距镜头就是拍摄微距得最佳选择,各个品牌得微距镜头都毫无例外地拥有非常高得成像质量。如果对像场就是否平直有特殊要求得话,微距镜头更就是唯一得选择。 必须指出得就是,对于成像来说,镜头无疑就是重要得,论坛中很多朋友也热衷于讨论各种镜头得成像差异,但真正把手中镜头发挥出极至得并不在多数。比较不同镜头得素质、甚至要用某款镜头挑战其它,起码要把自己得镜头用好才就是。做个简单得算术(也许过于简单了,用不着深究),假如镜头A得实际质量就是5,B得实际质量就是4,A得使用者发挥了70%得像质,而B得使用者更加细心,发挥了95%,最终得结果

摄影拍摄——不同场景的各种拍摄技巧(附图)

1、从方画幅学到的6个构图技巧 使用方画幅格式构图与其他的构图很不一样。方画幅构图很有魅力!即使正式的拍摄中不打算使用这种格式,短期地尝试使用方画幅构图仍然会为摄影师带来好处,因为这可能是一种全新的观点,帮助你以不同角度观察世界。我们来看看里面隐藏着怎么样的构图技巧! 注意平衡 正方形是个完美的平衡形状,上下左右中心各种对称,因此方画幅构图在引导观众视线方面,不似横幅从左至右、中间至两边,也不似纵幅从上至下。方画幅构图并没有过于引导观众视线的走向,于是决定权就全在画面内容安排上,框架的形状再不是一个主要因素。下图中我用3:2的画幅拍摄了一张风景照,水平走向的线条引导视线沿箭头方向滑动。 而另一张方画幅构图的风景照中,画面内容充实,观众视线会四处游走,全面观察,没有固定的方向。

预留空间 负空间(负形状、消极空间)是一个术语,用于描述图像中拍摄主体周围的“空”的空间。很多摄影师习惯通过变焦或移动拍摄位置等方法让拍摄主体充满整个画面,未尝不好,但是预留空间进行构图也是非常好的做法。空间可以营造不一样的气氛。 在此,方画幅构图和其他构图不一样的地方是:其他矩形构图更加容易留下空间,而且其空间的形状不同。

你喜欢哪一个?这个问题没有确切的答案,完全主观,可以自己选择。更重要的是:为什么你喜欢这个? 令构图简洁 其他比例的画幅要得到简洁的构图,会有点困难,因为既然存在长宽不同的比例,摄影师就需要好好安排。方画幅本身就最简单的画幅,在空间和主体位置设置上,比其他画幅更加自由,也更容易排除干扰,形成简洁的构图。 简简单单就没问题了~。 强调形状 在下图的例子里,你可以看到有多少几何图形?方形、菱形、长方形、三角形……方画幅构图会形成这种风格的构图,是因为方画幅本身就是相当突出的几何图形,从而强调了其内在的几何图形。

利用微距摄影技术拍摄令人惊异野生动物图片

利用微距摄影技术拍摄令人惊异野生动物图片(组图) 据国外媒体11月29日报道,德国生物微距摄影大师伊戈尔·斯瓦诺维茨(Igor Siwanowicz)利用微距摄影技术捕捉到昆虫和其它野生动物的精彩瞬间,给我们带来强烈的视觉震撼!看上去就像儿童经典动画片《爱丽丝梦游仙境》(Alice in Wonderland)一般。 实际上,现年35岁的伊戈尔是一位野生动物专家,摄影只是他的爱好。他的愿望是让人们喜欢上这些惊人的动物,从跳蛛、锹形虫到变色龙,他希望人们看到这些长相奇怪的动物所隐藏的内在美。他还把其中一些野生动物作为宠物喂养着。伊戈尔说:“我希望你们尊重每一个生命体的生存权利,那些被人们认为恶心和可怕的生物也有美丽的一面。我的摄影艺术颇具挑战性,因为我所拍摄的是那些人们特别容易排斥的丑陋事物。” 伊戈尔的最新作品是通过利用微距镜头近距离拍摄神秘而奇妙的野生动物。这些作品简直是令人难以置信,他把一些看起来很丑陋、甚至令人毛骨悚然的野生动物拍得很美。伊戈尔使用100mm镜头,距离他所拍摄的对象15厘米远,耐心地等待它们做出最佳姿势。但成功率很低,每拍摄200张照片,只有一张是令人满意的。伊戈尔承认拍摄昆虫、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是一份艰苦的工作。他说:“这些小动物很多时候不配合我的工作,这是我面临的另一项挑战。你无法叫这些小家伙为你摆姿势。它们想怎样做就怎样做。” 伊戈尔通常拍他的宠物鬣蜥,然而,他最喜欢的作品是变色龙幼体趴在卷曲的树枝末端好像要掉下去的样子。伊戈尔说:“幼小的变色龙惹人怜爱。 伊戈尔曾去过印尼、新加坡和南非拍摄野生动物,他说:“拍照成功的关键是观察能力,尊重你所拍摄的动物,并耐心地观察它们。”

微距拍摄心得体会

微距拍摄心得体会 在接触微距摄影的这段时间里,通过新视窗的培训交流和借鉴大师们的一些作品,对微距摄影有了初步的了解,我觉微距摄影是一种让我更加了解生活、感悟生活、尊重生活的一把“钥匙”。在短短的两天中我运用手中的百威镜头照了一些生活中很难用肉眼发现的事物,从而让我更加渴望去发现身边的美丽。下面我从这几方面说一下我自己的心得体会。 首先,一张微距相片的成败,清晰度至关重要。由于微距摄影会以较大的放大率表现出被摄物体,因此手持相机的平稳度十分重要,不然身体的一点点震动也会造成影像的模糊。在拍照时,单单只靠把相机端稳还是不够的,相机的参数设定我觉得也是至关重要的,例如拍摄行动快捷的小昆虫时就会用到较高的快门速度,为了提高快门速度呢,就不得不使用大光圈、高ISO值、曝光补偿值,只有这样才会提高快门速度,将昆虫的动作瞬间定格。我们要记住的是,不管从昆虫的头部正面、侧面、甚至尾部拍摄,一定要把拍摄内容放在一个平面内。景深和焦点的调整是精细的过程,要有相当的耐心,也要有熟练迅速的手法,不要让我们的“模特”等的最后逃之夭夭。 其次就是微距摄影的光圈。在拍摄静态的花卉植物的时,我通常用的是大光圈进行拍摄,但是大光圈景深浅,被拍摄的主体边缘经常虚化过度。一直没达到理想的状态。所以,我尝试着把光圈值略微调小,这样的话景深相对加大了,被摄主体边缘就清晰了,减少了主体过度虚化的程度。

第三就是光线的选择了。在室外拍摄时,最好选择早上、下午柔和的光线进行拍摄。尽量避免中午太阳直射或光线强烈的时候拍摄照片,不然会造成亮部过曝或暗部欠曝损失细节。所以多使用顺光、侧光和逆光进行拍摄。 最后,我对拍摄昆虫说下看法。顺光拍摄是最常用的拍摄方式之一,也是最基础的,光线直射在被摄物体上使整个画面被均匀照亮。侧光拍摄,由于光线射入主体的特殊角度,导致主体线条和质感被强烈的突出。但如果想要突出被摄昆虫(如蜜蜂、蜻蜓)翅膀的晶莹剔透感,我觉得逆光拍摄也不失为一种不错的选择。光线正对着镜头透过被摄物体照射过来,利用这样的光线可以使被摄物体的边缘变得更加透亮。逆光拍摄时,背景通常很暗,可以更好的突出细节。 以上只是个人这两天运用百威微距镜头的一些粗陋的见解,如有不妥之处望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张云杰 2013年4月15日

微距摄影技巧大全

微距摄影技巧大全 微距水珠摄影技巧1:花卉的拍摄 拍摄花卉时,最好选择逆光或侧逆光来拍摄。逆光会让花瓣呈现半透明发光状,呈现特殊的美感,也能在背景营造绚烂的光斑,使画面更加梦幻。 拍花的时候,单朵会比一簇容易表现。花蕊如同眼睛,是所有注意力的集中点,将焦点放在花蕊上能使整幅照片的重心有效集中、分出层次。如果拍摄花朵的背面或侧面,也可以将焦点放在花瓣、叶片脉络上,使花瓣及叶片的线条成为画面重点。清晨、雨后的花朵上沾着小小的水滴,能让花朵看起来晶莹剔透;找到好的角度,水滴里还能反射出各种色彩。 微距水珠摄影技巧2:昆虫及小动物的拍摄 想避免惊扰且行动迅捷的昆虫或小动物,高速快门是第一要点。要提高快门速度有三种途径: 使用大光圈:透光量充足,快门速度自然相对提高。 调高感光度:CanonEOS5DMarkIII有良好抗噪能力,在ISO800下都能保证细腻的成像,必要时可透过提高感光度来获得更高速的快门。 使用闪光灯:有些昆虫体型较长,要捕捉具有纵深感的造型,必须使用小光圈,但透光量与快门速度会降低;行动快捷的小动物不会给你机会打辅助灯,闪光灯是唯一的选择。 拍摄昆虫最常用顺光,利用光线直射在昆虫身上,可表现昆虫表面的纹路、质感和色彩,适用于自身色彩丰富、纹路优美的昆虫,如七星瓢虫或甲壳虫类;如果想要突出昆虫翅膀的晶莹剔透,逆光拍摄是最好的选择,可以使昆虫身体边缘变得更加透亮。

眼睛是生命的灵气所在,拍得越清晰越好。尤其是蝴蝶、蚂蚁这样微小的生物,更要重视对眼睛的表达。 微距水珠摄影技巧3:微距镜头对焦技巧 因为镜头结构的关系,微距镜头的自动对焦速度较慢;再加上微 距镜头的景深非常浅,相机稍微晃动,或者被摄体小小的移动都会 使画面主体跑到焦点之外。焦点须精确到毫米的程度,用人眼来确 认是最保险的。从各层面来说,微距摄影都更适合采用手动对焦。 即时取景,有助于精准手动对焦,CanonEOS5DMarkIII具有即时 取景功能,这个功能在微距摄影中非常好用。你可以用液晶萤幕即 时取景,同时放大10倍查看焦点,进行精确的手动对焦,在焦点完 全清晰时再按下快门,就可以得到焦点完全准确的照片。 手动对焦还有一些基本操作技巧:如同在实验室中使用显微镜一样,在手动对焦时,由左手拇指和中指持握对焦环,有节奏地左右 转动对焦,让焦点在目标距离前后有规律地摆动,并逐步减小波动 范围,在准确合焦的那按下快门,并轻微转动对焦环连续拍摄几张,便能尽可能确保焦点清晰。 在熟练掌握后,运用这种对焦方式就能够很快对焦,提高手动对焦的速度和精确度。不过话说回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使用即 时取景来对焦依然是最可靠的拍摄方式;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就能在 各种拍摄环境中运用自如了。 微距水珠摄影技巧4:善用三脚架,避免震动 微距摄影容易产生震动,为了获得清晰的照片,三脚架是必备的。对于微距摄影而言,三脚架能否很方便地降低到地面高度是一个重 要的指标;因为在很多情况下,主体的位置都非常贴近地面,同时重 心低的三脚架还可以有效减少晃动。 三脚架要配合快门线使用,以确保最佳稳定性。如果没有快门线,也可以用延迟快门来拍摄,以减少手指按下快门的晃动。另外,Canon相机的IS技术也有显著的防震效果。对于百微而言,开启该 功能可以提高2~3级安全快门。即使手持拍摄,在低速快门的情况

各种环境和主题的拍摄手法

单反相机拍摄技巧 1、光圈优先大多用在拍人像以及风景时 光圈优先就是手动定义光圈的大小,相机会根据这个光圈值确定快门速度。由于光圈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景深,因此在平常的拍摄中此模式使用最为广泛。在拍摄人像时,我一般采用大光圈长焦距而达到虚化背景获取较浅景深的作用,这样可以突出主体。同时较大的光圈,也能得到较快的快门值,从而提高手持拍摄的稳定。在拍摄风景这一类的照片时,我往往采用较小的光圈,这样景深的范围比较广,可以使远处和近处的景物都清晰,同样这一点在拍摄夜景时也适用。 2、快门优先多用于拍摄运动的物体上,例如体育运动、行使中的车辆、瀑布、飞行中的物体、烟花、水滴等等。 与光圈优先相反,快门优先是在手动定义快门的情况下通过相机测光而获取光圈值。快门优先多用于拍摄运动的物体上,特别是在体育运动拍摄中最常用。很多朋友在拍摄运动物体时发现,往往拍摄出来的主体是模糊的,这多半就是因为快门的速度不够快。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使用快门优先模式,大概确定一个快门值,然后进行拍摄。并且物体的运行一般都是有规律的,那么快门的数值也可以大概估计,例如拍摄行人,快门速度只需要1/125秒就差不多了,而拍摄下落的水滴则需要1/1000秒。 总之,在光圈优先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光圈的大小来轻松地控制景深,而在快门优先的情况下,利用不同的光圈对运动的物体能达到很好的拍摄效果。这两者都要灵活运用,满足我们不同情况下的拍摄要求。 二、人像拍摄 首先,要用到长焦,3――4倍的长焦非常适合拍人像,广角端会使得人像有些变形,不好看,超过4倍甚至更长焦会使得人脸过于扁平,不够生动。其次,光圈优先,选择大光圈,大光圈可以使得快门变快,减少晃动,并且使得背景尽可能的虚化。最好选择点测光,对人脸点测光,并使用曝光锁定。因为其他测光方式容易受到衣服颜色的影响,使得人脸曝光不正常。 最后,构图。人像最好占到1/3-1/2,并且脸部在上方1/3处。这样拍出的人像片就会生动,有视觉的冲击力,让人看着好看。 三、怎样拍好微距 注意以下两点就行了。首先,用三角架。手持不稳,放大之后总看到片糊。其次,用自拍机。即使用架,在按动快门时仍然带入了晃动,最好的办法,启动自拍机 四、曝光补偿的使用 按动+ -键,就会出现曝光补偿调节条,左右键调整正负补偿及大小,一次1/3级。调整好后再按一次+ -键确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