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表达
- 格式:doc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4
初中化学化学用语专题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生了解化学领域的基本用语,明确化学中常见的术语和概念。
2. 能力目标:能够准确理解和运用化学用语,提高化学学习效果。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动力。
二、教学重点:
1.了解化学用语的基本含义。
2.掌握化学中常见的术语和概念。
三、教学内容:
1.化学用语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化学中常见的术语和概念。
四、教学准备:
1.教学课件及教学素材。
2.实验器材和化学试剂。
3.学生课前预习材料。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通过让学生观看一段化学实验视频或图片,引出化学用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展示
展示化学用语的基本概念和分类,让学生了解化学用语的种类和作用。
3.讲解
讲解化学中常见的术语和概念,如原子、分子、化合物等,让学生掌握化学基本知识。
4.练习
进行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总结
对本堂课的内容做一个简单总结,强化学生对化学用语的理解和掌握。
六、作业布置:
布置相关的课后练习,让学生继续巩固所学知识,做到知识点滚瓜烂熟。
七、教学反思:
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巧用比喻催化化学课堂教学化学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往往采取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导致课堂气氛压抑,严重阻碍着学生化学学科素养的形成。
如何在化学课堂中巧用比喻催化化学课堂教学,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动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比喻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大放异彩呢?对此,笔者做了如下探究。
标签:巧用比喻化学课堂教学催化比喻是日常生活中一种最常见的修辞手法,是根据自己的联想抓住不同事物的相似之处,用浅而易见、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晦涩、难以理解的事物。
用比喻来表述事物的特征,可使事物直观、生动、形象;用比喻来说明道理,可使复杂深奥的道理浅显易懂,帮助人们透彻地理解道理;同时,用比喻会使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文采。
因此,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如果能巧用比喻,把化学学科中肉眼看不到的微观粒子和结构形象化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将微观领域宏观化,变成直观形象的知识,这样既便于学生理解,也能够降低学生认知的困难。
另外,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巧用比喻,可以使教师语言生动不乏味,学生听得津津有味,一改理科课堂环境的沉闷,活跃课堂气氛,从而使学生对化学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更加喜欢化学,发自内心地愿意学习化学这门学科的知识。
因此,我觉得巧用比喻,学会用比喻来催化化学课堂教学,是化学教师必不可少的一项基本技能。
下面是我在课堂教学中一些巧用比喻的案例。
一、巧用比喻创设教学情境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学情境的创设非常重要,它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巧用比喻创设出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
例如:探究氯气的实验室制法方案时,教师可先提问学生:“节假日,同学们去过野生动物园吗?动物园的管理员是如何不让老虎伤人的?”学生兴致盎然地回答:“将老虎关在笼子里。
”教师借机话锋一转,让同学们联系实验室制氯气是将二氧化锰与浓盐酸混合加热,而氯气有毒,如何才能设计出一套实验方案控制氯气的产生与停止呢?学生则会由刚才的控虎不伤人措施,联想到通过控制酸和二氧化锰的接触来控制氯气的产生与停止,从而设计出多种实验方案。
化学语言教学的“十性”语言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以及互相进行思想交流的重要工具,更是一门独特的艺术。
即使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广泛运用的今天,教师进行教学的最基本工具仍然是语言,化学教师亦不例外。
教师语言表达技能水平的高低是决定课堂学生学习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
教学的实践也表明,尽管语言’表达技能强的教师教学效果未必都好,但教学效果好的教师必然语言表达技能强。
化学教师的语言艺术主要体现在以下十个方面:一、开头语言的鼓动性“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上课伊始,教师精神振奋、情绪饱满地用富有鼓动性的语言来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语言应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经过激情满怀的语言鼓动后,学生的注意力最为集中,兴趣最浓,在他们产生强烈的参与欲望之时,转入新课的导人。
通过课堂教学的导人更能激发学生兴趣,引起学生注意,收拢学生思维,为学生学习知识和解决问题做好知识上和心理上的准备:。
二、讲解语言的准确性就是要求教师的语言既要符合化学科学的原理及规定,还要明白、确切、合乎逻辑,既不能含混不清,更不能出现科学性错误。
因此,在讲解化学知识时,教师的语言要做到言简意赅,恰如其分,不滥用语言,不夸夸其谈。
化学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准确性,主要是由教学内容本身的科学性所决定的。
准确地表达每一个化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准确地剖析概念中重要的字、词涵义,是化学教师课堂教学语言准确性的重要标志,例如,化学上近义词:“烟”和“雾”的本质区别;同一概念“氧化还原反应”从初中至高中不同阶段,其内涵和外延有所不同,定义的正确描述语言亦不同;为使学生正确理解并准确描述出“电解质”的概念,要着重讲清“或”“化合物”等重点字词;帮助学生分析有些概念、定义中添加“一般”或“通常”的用意等等。
在不影响化学概念科学性的前提下,教师语言的准确性必须考虑学生的现有水平和可接受能力。
初中化学教师公开课的教学方法与注意事项化学作为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学科,对于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而初中化学教师公开课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活动,旨在分享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为广大教师提供一个相互交流、共同进步的平台。
本文将从教学方法和注意事项两个方面来探讨初中化学教师公开课的相关内容。
一、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在公开课中,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展示实验现象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2. 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一种通过真实案例的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的教学方法。
在公开课中,教师可以选取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化学案例,如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等,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使学生了解化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并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是一种通过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媒体手段来辅助教学的方法。
在公开课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化学实验过程、化学反应原理等内容,使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和理解化学现象,提高学习效果。
二、注意事项1. 知识准备充分教师在进行公开课之前,要对所要讲授的内容进行充分的准备和研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掌握程度,以便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和安排。
2. 语言表达清晰在公开课中,教师应注重语言表达的清晰和准确,避免使用过于专业化的术语,以免学生难以理解。
同时,教师还应注意语速和语调的控制,使学生能够听得明白、理解透彻。
3. 实践操作安全在进行化学实验演示时,教师应注意实验操作的安全性。
确保实验器材的完整性和操作规范,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同时,教师还应向学生传授实验操作的基本安全知识,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4. 互动交流鼓励在公开课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的互动交流,积极引导学生提问和回答问题。
化学三重表征的含义及其教学策略三重表征是指在化学实验教学中使用语言(文本)、符号(数学表述)和图形(图像)三种不同表述方式相结合,将化学实验现象表述出来的方法,其图形表达形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更直观地理解实验内容,更有效地把握化学概念。
教学策略:
1.直观性:实验室里运用图表、示意图、模型等直观性的表征方法,使学生可以直观了解实验内容,从而学习和理解相关的化学知识;
2.实践性:用实验的方式,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实践,对化学概念有更加直观的认识;
3.讲解性:运用语言描述和数学表达,配合图形表达形式,帮助学生把握化学概念;
4.评价性:通过实验室练习,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拓展和运用所学知识,完成实验报告,评价实验结果。
初中化学化学用语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熟练掌握化学中常见的基本用语;
2. 能够正确运用化学用语描述化学现象和反应过程。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化学中常见的基本用语;
2. 正确运用化学用语描述化学现象和反应过程。
三、教学内容:
1. 化学基本用语的介绍;
2. 化学用语在描述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
1. 引入:通过展示化学反应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讨论化学反应中的基本概念,如原子、分子、离子等;
2. 学习:教师介绍化学用语的基本概念,如原子、分子、元素、化合物等,并与学生一起
讨论其定义和特点;
3. 实践:让学生通过实验或观察现象,积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用语,如溶液、沉淀、氧化、还原等;
4. 拓展:结合实际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让学生应用所学的化学用语描述并解释化学反应过程;
5.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化学用语,并能独立应用于实际情境中。
五、板书设计:
化学用语
- 原子
- 分子
- 元素
- 化合物
- 溶液
- 沉淀
- 氧化
- 还原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化学用语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得到了提高,能更好地应用化学用语描述化学现象和反应过程。
在未来的教学中,需要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化学用语的掌握,提高其运用化学用语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中化学化学用语讲解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一些常用的化学用语及其含义。
2. 能够正确运用这些化学用语进行学习和思考。
二、教学内容1. 元素:是由由同种原子组成的物质,如氧气、氢气等。
2.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元素化合而成的物质,如水、二氧化碳等。
3. 分子: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原子经共价键结合而成的最小粒子,如水分子(H₂O)、氧气分子(O₂)等。
4. 原子:构成化合物的最小粒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5. 氧化物:由氧元素和其他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氧化铁(Fe₂O₃)、氧化铜(CuO)等。
6. 盐:由金属离子和非金属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如氯化钠(NaCl)、硫酸钠(Na₂SO₄)等。
三、教学步骤1. 引入新知识:通过展示不同元素、化合物和分子的图示,引导学生认识和思考这些化学用语的含义。
2. 讲解重点概念:详细解释元素、化合物、分子、原子、氧化物和盐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它们的区别和联系。
3. 练习应用: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学到的化学用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4. 拓展延伸:通过讨论和实验等方式,拓展学生对化学用语的理解,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四、教学评价1.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练习、小测验等形式,检测学生对化学用语的掌握情况。
2. 学生可以通过布置作业、参与实验等方式,巩固和运用所学的化学用语,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应该充分准备教学材料,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主动思考、积极参与,掌握和应用好化学用语,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和能力。
96种语言教你表达出“我爱化学”,总有一款适合你中文简体我爱化学英语 I love chemistry韩语 ? ?? ??法语J’aime chimiques俄语Я люблю химического西班牙语Me encanta química阿尔巴尼亚语 I dua kimi阿姆哈撒语 ?? ?????? ???阿塞拜疆语 M?n kimya sevgi爱尔兰语Is breá liom cheimic爱沙尼亚语 Ma armastan keemia泰语 ??????????白俄罗斯语Я люблю х?м?ю保加利亚语Обичам химия冰岛语 ?g elska efnafr??i波兰语 Kocham chemi?波斯尼亚语 Volim hemije波斯语 ?? ???? ????布尔语(南非荷兰语) Ek is lief vir chemie丹麦语 Jeg elsker kemi德语 Ich liebe Chemie芬兰语 Rakastan kemia弗里西语 I love skiekunde高棉语 ??????????????????????格鲁吉亚语 ??????????????????????吉吉拉特语 ??? ???????????? ??哈萨克语Мен химия с?йем?н海地克里奥尔语 Mwen renmen chimi豪萨语 Ina son sunadarai荷兰语 Ik hou van de chemie吉尔吉斯语Мен химияны жакшы加利西亚语Encántame a química加泰罗尼亚语M'encanta la química捷克语 Miluji chemii卡纳达语 ???? ???????????? ???科西嘉语I love chìmica克罗地亚语 Volim kemiju库尔德语 I love k?mya拉丁语 Liber I拉托维亚语Es mīlu ?īmiju老挝语 ????????????????????立陶宛语 A? myliu chemija卢森堡语 Ech Léift Chimie罗马尼亚语 ?mi place chimia马尔加什语 I tia Simia马耳他语 I love kimika马拉地语 ?? ???????????? ?????马拉雅拉姆语 ??? ????????? ?????????????? 马来语 Saya suka kimia马其顿语Сакам хеми?а毛利语Aroha ahau matū蒙古语Би хими хайртай孟加拉语 ??? ?????? ???????苗语 Kuv hlub Science News for KIDS南非科萨语 Ndiyamthanda chemistry南非祖鲁语 Ngiyakuthanda chemistry尼泊尔语 ? ????? ?????罗威语 Jeg elsker kjemi旁遮普语 ????? ????? ???? ??葡萄牙语Eu amo a química普什图语 ?? ? ????? ????齐切瓦语 Ndimkonda umagwirira瑞典语 Jag ?lskar kemi萨摩亚语 Ou te alofa i le kemisi僧伽罗语 ?? ????? ??????? ??????塞索托语 Ke rata k'hemistri世界语 Mi amas kemio斯洛伐克Milujem chémiu斯洛文尼亚语 Ljubim kemijo斯瓦希里语 Mimi upendo kemia苏格兰盖尔语 I love ceimigeachd宿务语 Ako nahigugma sa chemistry索马里语 Waan jeclahay chemistry塔吉克语Ман д?ст химия太卢固语 ???? ?????????? ???????????????? 泰米尔语 ???? ????????? ?????土耳其语 Ben kimya seviyorum希腊语Αγαπ? τη χημε?α威尔士语 Rwyf wrth fy modd cemeg乌克兰语Я люблю х?м?ю乌兹别克语 Men kimyo sevaman西班牙语 Me en canta la química夏威夷语 I aloha kemika匈牙利语Szeretem kémia修纳语 Ndinoda kemesitiri亚美尼亚语 ?? ?????? ?? ???????伊博语 M h?r? n'anya chemistry 意大利语 Amo la chimica印地语 ??? ????? ?????印地巽他语 Abdi bogoh kimia印尼语 Saya suka kimia印尼爪哇语 Aku kimia约鲁巴语 Mo ni ife kemistri越南语T?i yêu hóa h?c中文繁体我愛化學日语私は化学が大好きです你最爱的一款是?。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语言的妙用 作者:施杰 来源:《启迪与智慧·中旬刊》2020年第04期
【摘; 要】; 语言既是人类的交流工具,又是内心的表白,尤其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口述的指导性语言属于一门教学艺术,除了直接体现教师教学的水准外,还影响到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新知识理解能力的培养。本文作者紧密联系初中化学教学实际,阐述了教师教学语言的应用艺术的体会,有待于大家一起商榷。
【关键词】; 基本概念;谐音设计;活化教学;课堂演示;归纳演绎 语言既是人类的交流工具,又是内心的表白,尤其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口述的指导性语言属于一门教学艺术,除了直接体现教师教学的水准外,还影响到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新知识理解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应坚持“因材施教”原则,紧紧围绕课堂三维教学目标,巧妙运用各种语言表达的技巧,积极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促使自身的语言达到风趣、幽默、感人的效果,为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创造有利条件。笔者认为,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用语应讲究如下策略:
一、妙喻基本概念——诙谐激趣 初中生刚跨入化学的门槛,往往在使用化学用语时出现一些低级错误,这虽然是正常现象,但教师不能怨天尤人,应针对一些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对策,千万不能武断地批评或者大声呵斥和挖苦,一定要以诙谐、宽容和机智的言语予以点拨,以利学生摆脱精神上的恐惧感,不断激发学习兴趣,及时纠正认识上的偏差。
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不难发现部分学生在表述化合价时,经常把符号标在右上角,从而与离子的符号几乎一致,并把符号与数字的前后顺序颠倒。为了扭转这一被动局面,笔者在引导学生学习在化合价时,先在黑板上板书影视名人“郑伊健”,然后指出:如果采用化学签名则写成“+1价”,数字在后,符号在前,而名人应该写在符号的正上方。许多学生若有所思,最终掌握了合理区分化合价与离子符号的书写格式了。再如饱和溶液就是指不能再溶解该溶质的溶液,但还可以溶解另一种溶质,笔者在讲述这些新知识时就把它比喻为一个小伙子的饮食量,早晨他原计划吃3个馒头,但是给了他5个就一定吃不下;所以,在他吃完第三个馒头时就达到饱和状态;同时,他还可以喝一点牛奶,类似其它物质就属于不饱和溶液。学生聆听后茅塞顿开,学习效果比较理想。
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语言的规范问题不可忽视,我们至少要注意两点:首先,为培养学生的规范能力,教师不仅要严格要求学生,而且还得严格要求自己,做到教学语言规范,操作准确无误,使学生耳濡目染。
1.教师的语言表达要严谨科学教师的语言应具有科学性、启发性、教育性和艺术性,做到准确、简练、有条理。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运用准确、科学的语言表达各种概念、原理和理论。
例如“1摩尔水是18克”的说法就不够科学,而应该说“1摩尔水分子的质量是18克”。
在进行实验操作教学时,教师不仅要作出正确的操作示范,而且同时要用准确规范的化学语言进行表达。
例如,不能把“试管”说成“玻璃管”,不能把“蒸馏水”说成“清水”。
另外教师必须语言精练,言简意赅,做到字字句句都有目的,如“取少许溶液于洁净试管中”,焰色反应操作“取洁净的铂丝蘸取待测物”。
2.教师的板书要规范准确①规范书写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化学用语。
化学用语是国际统一规定的化学文字,它使用简便,又能表达确切的科学涵义;它具有形象直观、词简意赅的特点,既抽象,又严密。
教师要规范使用化学用语、符号、书写元素符号、化学式。
书写时笔画端正,不连笔书写,注意字母的大小写;并严格要求学生,让学生受到规范的、严格的教育和影响,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知识。
如在书写有机结构简式时,教师为了快速只写碳链:丁烷的同分异构体有---,,而学生则在不经意间受到了这种“示范”的影响,在考试中就只写碳链,而不配上氢原子。
②规范完整地写出解题过程和格式。
有些教师对化学习题的解答特别是书写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高三复习重要的是对知识的梳理,教会学生解题方法和解题思路,而不必板演解题的过程;要么嫌麻烦,有意或无意的存在“偷工减料”的情况。
比如在讲解电荷守恒的问题时,不但要讲解方法,一定要把解题过程板演在黑板上。
教师“多讲”不如“多写”,把整个解题过程在黑板上板书,使学生加深印象,培养学生规范的同时,更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高中生化学文字表达能力的现状与影响因素及提高路径作者:陈波张瑜来源:《中学化学》2024年第05期自新高考实施后,化学高考试卷题型结构发生巨大变化,不定项选择题的消失使选择题的难度降低、非选择题的难度升高,作为中学化学测评的2种常见题型,其侧重点不同,选择题在给定范围内答题,侧重考查做题的技巧性与灵活性;文字表述题(非选择题)侧重考查学生思维,对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需要学生创造性地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是学生考试中产生差异的重要环节,文字表述题在学生化学能力测评中占据重要地位,化学文字表达能力高低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文字表述题的得分情况,从而影响学生化学能力的体现。
一、化学文字表达能力的内涵化学语言是在语言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因此具有语言所具备的基本条件与属性,同时又具有化学学科特色。
化学语言是储存、传承、加工化学思想的工具,化学语言表达贯穿学生整个化学学习以及思维发展过程,是学生化学能力得以体现的重要方式。
化学语言表达能力分为化学口头表达能力和化学文字表达能力。
因此,化学文字表达能力是指运用文字描述化学事物、实验现象、化学原理,传递化学信息的能力。
二、高中生化学文字表达能力的现状化学语言表达能力主要通过文字表述的方式加以评价,化学文字表达能力的高低在文字表述题中得以反馈。
在表述过程中,学生往往出现以下问题:1.表述不准确。
例如,学生将观察到NO,的现象表述为“红棕色NO2”,而正确表述应为“红棕色气体”,现象与结论杂糅。
2.表述口语化。
例如,学生在检验Cl-时,表述为“取一点液体到试管中”,“一点液体”应表述为“少量待测液”,表述不符合化学规范。
3.表述不完整。
例如,在制备Na2 C03的过程中,加入碳酸氢铵粉末需控制条件为30~35℃水浴,在分析原因时,部分学生表述为“超过35℃,温度高,NaHCO3易分解”,部分学生表述为“低于30℃,温度过低,反应慢”,只有少数学生可以综合考虑温度过高或过低2种情况对生产工艺的影响。
课堂上培养出学生的“化学表述”能力【摘要】简明而准确的化学表述是化学思维过程的反映。
本文通过列举学生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化学思维表述不当现状,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展开讨论,具体论述化学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化学表述能力。
【关键词】化学表述能力存在的问题原因培养和提高一、问题的提出在日常的化学教学当中,相信许多老师都有同感:许多实验在老师的示范下,学生做得也比较成功,但接着要求学生叙述实验现象时,即使是成绩优秀的同学也是结结巴巴的,说不出“所以然”,最后还只得老师叙述,学生作笔记。
此外,在我市近年中考化学卷中,笔者发现,对考生的科学语言的表述能力也是能力测试的一项重要内容。
今年第22题第5小题(正确处理不能点燃的酒精灯)和第23题(碱石灰的实验探究)都需要考生用恰当的词语准确、清晰、流畅地将自己对问题的理解表述出来。
然而从考生的答题情况看,这类考查学生表述能力的题目仍然是导致学生失分比较严重的原因。
因此,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对化学表述能力的培养,应引起我们广大化学教师的足够的重视。
二、“化学表述”能力的概念界定《新课程标准》要求通过化学教学使学生能对实验过程、实验现象、物质的制法及其累积的知识和经验等形成特定的知觉和感觉的“素材”进行重组、整合、加工,概括成为能反映“素材”本质特征的语言表达或文字表白及其肢体语言表示(如依据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动手实验,用小品形式展示物质的性质等)的能力称为“化学表述”能力。
它涵盖发挥学生的脑(思考)、手(写、做)、嘴(说)等功能。
因此,正确规范的“化学表述”,对化学知识的掌握更具本质、抽象、概括的特点。
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
三、学生在化学表述中存在的问题1、难以用简练的化学语言来描述一个化学操作。
2、难以用简练的化学语言来描述一个化学情景,或是分析一个化学现象。
3、化学计算题的解题格式不规范,甚至纯数学化。
四、引起学生化学表述能力相对薄弱的原因1、学生主观上不重视。
化学课堂中的言语准确运用 朱绍田 (重庆市开县实验中学405400)
【摘要】教师教学的主渠道是课堂,课堂教学离不开语言,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语言。本文重点阐述教学语言在化学教学 中的准确合理运用。 t 【关键词】化学课堂;言语运用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沟通心灵的工具,而课堂语言是课堂上师生交流的 主要手段,教师通过课堂语言的描述、指示和说明来传授知识,强化表达 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随着各级各类学校陆续进入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也在不断深入地进 行着,以师生互动的方式代替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已经为广大教师所 接受。因此,课堂语言在课堂教学组织过程中的作用愈加重要与明显。在 基础教育阶段,化学课程是文化基础课程,其基本任务是使学生获得化学 基本原理、基础知识和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提高观察、分析、解决问题 的能力,同时化学学科还有其自身的规律,有自己的语言体系,形成有专 门的化学基本用语。笔者在十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化学课堂语言同 其它学科一样,有自己的特点,只有合理运用才能提高教学效果。课堂语 言包括口语、书面语和态势语。 一、口语 这里所说的口语,指教师的课堂语言,是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的过程 中用以表达、交流、讲解、组织教学的专用言语。课堂上的口语,必须突 出以下特点 1、科学性 科学性、准确性、严谨性,是课堂语言的基本特征,也是对化学教学 语言最基本的要求。因为教师是传授科学知识的,如果用词不准确,则表 达就不科学,就容易造成学生理解的错误或产生不应有的疑点。要做到课 堂语言的科学性,就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用词要恰当 用词要能准确地反映所述的化学规律和内容,不能使学生得到模棱两 可的印象。如,对于化学反应方程式CuO+H2=Cu+H20,用化学语言表达 就是“氧化铜和氢气反应生成铜和水”,而不能说成“氧化铜加氢气等于铜加 水”。对于FeCB+3KSCN=Fe(SCN)3+3KCI,如果在平衡混合物中加入FcCI3 后,溶液的红色加深,说明化学平衡向右移动了,而不能说“化学反应向右 进行了”。 (2)叙述要精炼 叙述内容时要把意思表达清楚,切忌重复。有意识地清除自己语言中 的“杂质”,用尽可能简洁的语言来表达所要表示的内容,是一个化学教师 所必须具备的基本功。如总结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可归纳为“升??失??氧”, “降??得??还”,这种简洁明确的语言使学生既能巩固知识,又易于记忆。 (3)读音要准确 读音的含混或错误会影响知识的传授,尤其是化学专业术语更要读准。 如稀有气体元素“氙”读作(xian)不能读成(shah)。授课时应讲普通话, 最好不用方言 课堂教学中,任何含糊不清,模棱两可的讲述和不正确的 引用化学术语,都会导致科学性的错误。 2、启发性 启发性的课堂语言是启发学生思维的钥匙,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 不发”,意思是先让学生发现问题,并有解决问题的愿望,教师再启发诱导。 比如“化学平衡”这一节,教学目标之一是让学生描述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 响。这时可以先向学生提出以下几个问题:(1)在平衡状态下,正反应速率 与逆反应速率是否相同,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怎样变化?(2)浓度对反应 速率有何影响?(3)如果反应物浓度增大,平衡还会保持不变吗?这样一步 步地设问,启发学生动脑筋,积极思考,从而得出结论:如果反应物浓度 增大,正反应速率增大,从而大于逆反应速率,原来的平衡状态被破坏, 反应向右进行。在新的平衡状态下,生成物浓度增大了,而反应物浓度减 小了。 3、生动性 492 要求学生在一堂课上始终保持高度的注意力,这在客观上是不可能的。 但教师采用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课堂语言,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 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调节学生注意的稳定性。例如在“苯的结构和性 质~节中,为了t 学生明白苯环的结构,就给他们讲凯库勒做梦的故事。 再比如在讲氨水具有弱碱性时,可以告诉学生它能中和蚁酸(甲酸),当皮 肤被昆虫叮咬后,涂抹氨水可以减轻疼痛等。 4、感染性 语言本身除了有传递信息的功能外,还有传递情感的功能,即要有感 染力和煽动性,即要把课堂内容知识完整的表达出来,也要把深蕴于教材 之中的情感恰如其分地表露出来。如,在讲述我国化学工业几十年来取得 的成就时,就可用赞赏、喜悦的语调;如,在讲述我国率先合成了具有生 物流行性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和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并完成了 猪胰岛素晶体结构的测定时,就应该面带微笑,充满自豪感;而在讲醇的 性质时,可用低沉的语调给学生讲述我国屡次发现饮用假酒引起甲醇中毒 事件。在对学生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通过自己真实情感的流露,从而做 到既教书又育人。 二、书面语 在化学教学中,充分利用板书来配合老师讲课,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 要一环。板书的内容是教学中的精华部分,突出的是所讲内容的中心和关 键,以及教学重难点知识。老师必须精心设计板书,教师在设计板书提纲 时所下的功夫越大,就越能帮助学生抓住知识的来龙去脉,越有利于知识 的系统化。板书要用得适时,用得恰当,既不能过多,也不能太简,既要 给学生留下思考的余地,也要控制节奏以协调学生有效接受信息。板书语 言还要具有层次清晰,提纲挈领的条理美:画龙点睛,以少胜多的简洁美, 字迹工整、美观大方的规范美。这种独具匠心的板书,能给学生以整体的 把握和赏心悦目的艺术享受。 三、态势语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用自己的表情、眼神、和仪表来加强同学生的交 流。 1.表情 即从面部或姿态的变化上表达内心的感情。课堂交流过程中,教师表 现出慈爱和乐观,总会传递给学生,学生感受到的是温暖和积极向上的情 绪。教师在课堂上的表情应随着授课内容和教学情境的变化而变化,教师 的喜怒、哀乐应适时出现,感染学生同喜同忧同乐。 2.眼神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教师通过这个窗口向学生传递语言不能充分表达 的信息。如提问时用充满期待的眼神看着他,给其以信任和鼓舞。对所有 的学生都应亲切和蔼,即使是学科成绩较差的学生也不能歧视、冷淡,而 应一视同仁。 3.动作 指教师的身体姿势,课堂上教师恰到好处的动作有利于表达自己的意 思。如学生回答问题正确时,应点头微笑;闻氨气时,用手轻轻扇,皱眉、 摇头,表明能闻到刺激性气味。 4.仪表 仪表语言是指一个人的整体外表对他人的影响,教师的职业特点要求 教师着装要合适得体,端庄大方,而不应浓装艳抹或衣冠不整,教师的仪 表对学生要有榜样示范作用。 总之,作为一名化学教师应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从而激发学 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表达
文章编号:1008-0546(2012)08-0090-01 中图分类号:g632.41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2.08.043
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教师在授课讲解时,语言务必要精准、鲜明、严密、完整和科学。
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化学原理、实验结论,这些都是多少前人经过无数次实践检验而得出的真理,在课堂教学时更加要用词准确,表达清晰,叙述精炼,不能有半点含糊和模糊,给学生以明确的知识表述。
这需要一定的语言艺术。
化学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体现在它不仅要符合语言的一般规律,合乎逻辑与语法,具备科学性、趣味性、启发性等特点,并且要讲究语言表达技巧。
一、科学性
要化学教学语言富有魅力必须使语言具有科学性。
这样才能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本身的吸引力。
化学学科不少特定用语、概念、定律,科学性很强,因此教师讲课必须字斟句酌,准确简洁,清楚无误。
例如:化学反应中条件不同产物就不同,在常温下na与o2反应生成na2o,而在加热的条件下,na与o2反应则生成na2o2,因此要注意反应条件中”加热”与“点燃”、“高温”的区别,注意实验
操作中“振荡”、“倾倒”等各种操作术语的正确使用,而对于所处阶段还无法准确解释或讲解模糊的概念,可以加上“一般,在通常情况下”等词语,为今后的进一步讨论留有余地。
例如:惰性气体在通常情况下,很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又如,一般来说,气体分子的直径约为0.4nm等。
化学术语是非常精炼的。
因为它对教学语言要求突出重点、用词恰当,言简意赅,干净利落,不啰嗦,符合现代汉语规范和要求,语言大师莎士比亚曾说过:“简洁是智慧的灵魂”。
对一些抽象的概念要抓住重点,适当修饰,讲清问题的关键所在。
二、趣味性
苏联教育家斯维洛夫认为:“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
”风趣机智、诙谐的语言对学生有极大的吸引力,使学生觉得学习有趣,精神振奋,而且能活跃和创造一个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
如讲解酸、碱、盐溶解性表时,我总结:“钾钠铵盐个个溶,硝酸盐类也相同,硫酸盐除去钡和铅,盐酸盐除去银亚汞,其余几乎都不溶。
”这样很复杂的图表用压韵的诗词概括,不仅易记而且增趣。
又如讲解“陶瓷工业”时,当讲到我国古代瓷器誉满世界时,有的教师引用了“薄如纸、青如天、明如镜、声如磐”来形容当时的烧瓷水平,使学生如见其物、如闻其声,并从中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
这样可使深奥的理论形象化,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复杂的东西简
单化,便于学生理解和认识。
三、启发性
富有启发性的教学语言能够启迪智慧,疏通思路,指引导向。
启发性语言主要体现于在教学中运用引导语、设问语等来开启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具有应用发展性思维去思考问题、探求问题的能力。
如在“甘油的性质”教学时,向学生提问:“我们现在使用的粉笔是无尘的,它可以自身有效地防止粉尘的产生,为什么这种无尘粉笔能防止粉尘的产生呢?”对于这一个问题,学生经过思考可能有些困难,这时教师可以稍作点拨“我们打扫讲台上的灰尘的时候为什么要洒水呢?”,学生受到启发联系到洒水是防尘的,“甘油性质”不有吸湿性吗?因此得到答案:无尘粉笔能防止粉尘的原因是粉笔中加了适量的甘油。
又如在《磷》这一节教学中,我先给学生绘声绘色地讲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候,英国士兵侦察到德国有一个地方储藏有大量的炸药,如何毁掉这些炸药呢?英国有一个侦察员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他们在老鼠身上涂上一种化学物质,在让老鼠从下水道钻进这个炸药库,不久后德军的炸药库爆炸了!”那么请问同学们:“他们在老鼠身上涂了什么化学物质呢?竟然不费吹灰之力就摧毁了德军的炸药库呢?”学生议论纷纷,各抒己见,但大多数说不到正点子上,我就顺势讲出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并进入了新课教学。
在教学中,我结合“白磷在cs2中的溶解性,白磷与o2反应性质,”
让学生思考探究他们在老鼠身上涂的是什么液体呢?这样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出来了,这种强烈的求知欲是学习好化学的有利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