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数学课程案例教学论文
- 格式:docx
- 大小:35.42 KB
- 文档页数:5
2016年第13期□丁妮案例教学法在《金融数学》中的应用研究摘要:案例教学法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更加灵活生动,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将所学知识与理论知识相结合,让所学知识最终为实际生活所用。
本文将案例教学法应用于《金融数学》上,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旨在改善《金融数学》目前的课堂教学氛围。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金融数学》;应用研究文章编号:1004-7026(2016)13-0131-01中国图书分类号:F830-4文献标志码:A(新余学院江西新余338000)本文DOI:10.16675/14-1065/f.2016.13.0911案例导入法课堂导入是课堂的伊始,课堂导入做的好能够提高学生的专注力与兴趣,通常教师会采用的导入法有以下两种:一是实际生活案例导入,这种导入方法更加贴近于我们的日常生活,要求教师结合教学目标,并将其与实际生活中的金融案例相结合,将本堂课所涉及到的知识点融入进案例之中,再通过与学生进行互动,共同解决案例问题,让学生掌握这一方面问题的实际解决方法,让原本较为空泛且不形象的问题变得简单化。
二是历史案例导入,这种导入方法是以历史事件为背景来进行案例讲解,这一种讲解方法不能单独剖取单独的一个环节,而是应该将历史发展的完整脉络,如背景、过程以及所涉及到的人物都进行一定的讲解,如果只是片面的讲解一部分,那么会影响学生的学习体验,或者是导致知识点没有办法透彻地传授给学生。
2案例分析法以往的教学中,教师都是给出公式让学生按部就班地来解决题目,并没有真正教授学生如何理解公式来进行题目的解答。
这样古板的教学方法没有办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能让学生在根本上理解题目与知识点的实际内涵。
将案例教学法用于《金融数学》中能够运用合适的案例来对书本上的理论知识点进行讲解,使得原本无形空泛的知识点变得更加形象易懂,帮助学生理解公式的内涵,方便他们进行记忆与理解。
比如,在教授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这一个模块时,为了让学生能够区分它们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差别,教师可以以案例进行解释:今年小明向小华借50元,贷款利率为10%,第二年小明要还小华55元,若今年的杯子10元1个,第二年的杯子为11元1个,那么第二年55元仍然只能买到5个杯子,因此,小华并没有因为多获得了5元而能够多买其他的东西。
完善与发展农产品期货市场姓名:齐冀娜班级:园林1202学号:2012305200220摘要农产品期货市场具有价格发现与规避风险的基本功能,同时还具有产业导向、国际定价、知识更新的延伸功能。
针对当前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中出现的上市品种不健全、市场主体不成熟、交易机制不全面、期现联系不紧密、法律机制不完善的现实问题,提出了壮大机构投资者、增加大宗农产品交易品种、改进宏观调控方式、引导期现市场对接、完善法律法规和规范监管体系、开展投资者教育培训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农产品期货市场功能制约因素发展对策我国期货市场经过15年的发展,尤其是农产品期货在提供价格信息、保护农民利益、探索农业产业化发展新模式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明显。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期货市场的培育和发展。
温家宝总理在2007年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中指出,发展农产品期货有助于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并且提出积极发展农产品期货市场,开发农产品期货新品种,降低农业生产经营的风险。
因此,有必要积极探索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发展。
一、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功能农产品期货市场对农村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主要在于通过自身的特定功能发挥出来的。
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功能包括基本功能与延伸功能两个方面,基本功能就是价格发现与规避风险的功能;延伸功能包括产业导向、国际定价与知识培训功能等。
1.价格发现。
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农产品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
农产品期货市场汇集了大量的经营者、生产者、投机者,在公平的规则下对农产品标准合约进行竞争性交易,可以比较客观真实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
农产品期货市场上的交易者,在商流和物流分离的情况下,根据农产品生产的平均成本、预期利润、供求信息预测价格走势,形成的价格较真实地反映供求情况,具有较高权威性,可以成为场外交易价格的基准。
2.规避风险。
农业生产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的统一,产业化进程中的农业市场风险将远大于自然风险,而农业市场风险集中表现为价格风险。
金融数学的发展及其在金融理论中的运用-应用数学论文-数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摘要:我国金融行业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科技的进步而不断获得良好的发展,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也发了许多关于现金理论的出现,金融数学的应用可以为金融行业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和提供更好的发展条件,所以作为未来的接班人要更好地把握金融数学来为社会中金融行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在学习过程中要充分了解的金融数学的发展历程应用于现实生活。
关键词:金融理论; 金融数学; 应用;国外许多先进的理论思想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逐渐被引入到国内对国内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中,金融理论的引入提高了金融风险的防控能力现在极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金融行业的发展,为了扩大金融市场和促进金融行业的高效发展,作为国家栋梁之材的学生要加强对金融理论知识的学习并提高实践应用能力,这样在不久的将来就会产生一批对于金融行业有着专业研究的建设性人才,从金融理论上寻找依据来帮助度过金融行业发展道路的挫折和磨难,并在实践基础上将金融数学应用于金融行业之中有效的扩大金融市场和促进金融行业的良好发展。
1 金融数学的发展历程1.1 随机最优控制理论金融行业在发展过程中经常会存在着不确定性特点的金融问题,一些金融学者提出了随机最优控制理论来处理这些问题以增强金融发展的可控性,在上世纪70年代的初期,通过对贝尔曼最优原理等控制理论的分析才得出了这一金融控制理论,并通过测度原理和泛函分析方法等共同完善和发展了这一理论以增强随机最优控制理论的可实施性,之后随机最优控制理论才逐渐被引入金融市场中来应对市场发展可能会出现的各种情况,并且,相关的学者还根据随机最优控制理论在金融市场中的相关应用,并且依据相关的条件情况探讨了资产与消费相结合的问题等为金融行业的发展做出了许多理论贡献。
1.2 鞅理论鞅理论致敬人数学发展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并且使得金融数学在实践中的应用更加完善,Harrison与Kreps提出的鞅理论大致上是指研究投资期权和投资收益军事时间的增函数且两者的图像基本相同,而且位置就是投资成本最低且是最合理的投资时间从而达到最优的目标,在证券定价问题中引入该理论不仅可以使处理的结果更加合理还能够展现一定的发展规律,使得金融数学的应用设计出更好的算法来解决相关的金融问题以促进金融行业的发展,所以,该理论的应用可以极好的处理金融市场中出现的缺陷问题并使得金融数学更加完善,然后能够更好地运用到金融市场之中来促进金融行业的良好发展。
145899 金融研究论文金融学课程案例教学法创新研究案例教学在哈佛大学已经发展为较为完整的案例教学系统,包括案例的选题、搜集、撰写、应用、储存、更新、发行和版权保护等,案例教学法被大多数管理类课程广泛采用。
一、案例教学法在金融学课程教学中应用的特点和优势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如何提高金融学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已成为长青学院金融学教学、教研改革的方向。
因此,现代化的、先进的教学模式将会成为教学水平提高的重要途径。
与传统的教学相比较,案例教学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和优势。
1.创造教学空间,激发教师的创造力传统的金融学课程教学手段单一,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任务只是“讲教材”。
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可以使教师结合教学经验,设计灵活多样的多种课堂活动,创造富有个性的教学风格。
与此同时,也加大了教学难度,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和应用能力,以教材为基础,积极思考、多方探索,将课堂教学技巧融入教学实践中,把枯燥的书面知识转化成生动、真实的事例,增加教学趣味,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2.体现“学用结合”的原则传统的金融学课程教学“重教轻学、重灌轻趣”,使教学停留在“教概念”的表层。
在案例教学课上,教师可以根据课堂需要,边讲边练,把知识的传输和能力的培养紧密地结合起来,可以让学生在案例中学习概念,在真实具体的事例中掌握金融知识的用法,即时训练,使学生通过练习掌握刚刚学到的新知识,逐步培养学生使用金融知识的能力,从而贯彻“学以致用”的教学思想。
3.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心理学家曾做过关于知识保持和记忆持久的实验,结果发现:人们一般能记住阅读内容的10%,听到内容的20%,看到内容的30%,听到和看到内容的50%,在交流过程中自己所说内容的70%。
如果在金融学教学中让学生既能听到又能通过讨论交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知识的保持将远优于传统的教学效果。
案例教学法为课堂教学创造了较好的学习环境,积极发挥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教学主体作用。
金融数学课程案例教学论文1教学中存有的问题和引入案例教学模式的必要性1.1教师维度(1)讲授空泛,与现实脱离,造成学生厌学情绪。
该课程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一般以理论知识讲授为主,但因为任课教师缺乏相关的实践经验和对实际金融业务全面而深入的了解,使得所讲授的理论知识缺乏现实意义,理论与实际相互脱节,无法满足学生实践水平的培养要求。
案例来源于生活,具有真实性和生动性,将案例与理论讲授相结合,通过对案例的筛选和研究,不但能够使教学内容多样化,而且也能够提升教师的理论深度和对实际问题的分析水平,解决学生因理论枯燥而产生“厌学”问题。
(2)互动缺失,教学方法简单,导致学生学习效果差。
在传统的金融数学教学中,以教师讲授为主,教授式的满堂灌是主要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单一,绝大多数教师仅仅在复制课本上的内容,只注重“如何教”却忽略了学生“如何学”的问题。
有的虽然设计了互动环节,但一般仅仅提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而问题和答案都是预先设置的,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与学生互动。
教学的本质是教师、学生的双向交流,而不是教师对学生的灌输。
教师通过引入案例,引导学生通过度组讨论、竞争等多元化的模式实行互动教学,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但丰富了教学模式,也能提升课堂教学效果,让学生在与教师、与同学、与教材的互动中快速提升,解决“效果差”的问题。
1.2教材维度(1)教材编排重理论轻实践,不利于讲授和学习。
2005年以后,全国各高校才广泛在本科阶段中开设金融数学专业或专业方向,现有金融数学教材绝大多数是为研究生教育而编写的,以理论研究和阐述为主,而仅有的几部适用于本科教学的教材也多以精算师考试大纲作为主线,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联系不大,大量的习题是为了配合公式、定理的讲解而创设出来,有些习题则更是停留于理想化模型,缺乏实际意义。
例如,“已知每2年底付款一次,每次付款1元的永久年金的现值为9/16,计算年利率。
”这道题目就是典型地为了配合广义永久年金公式的讲解而创设出来的,无法满足金融数学作为实践性很强学科的培养目标。
金融数学案例:股票投资组合优化一、背景介绍某投资者希望通过股票投资获得较高的收益,同时降低风险。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该投资者决定采用金融数学中的投资组合理论来优化其投资组合。
二、问题建模假设该投资者可以投资的股票有n种,每种股票的收益率和风险(波动率)分别为r1, r2, ..., rn和σ1, σ2, ..., σn。
该投资者希望通过选择合适的股票和其权重,使得投资组合的期望收益率最大化,同时控制风险在一定范围内。
数学模型可以表示为:max ΣWi * ris.t. ΣWi * σi ≤ risk_limitΣWi = 1Wi ≥ 0, i = 1, 2, ..., n其中,Wi表示第i种股票在投资组合中的权重,risk_limit表示投资者愿意接受的最大风险。
三、求解方法为了求解上述优化问题,可以采用拉格朗日乘数法或者遗传算法等方法。
在这里,我们采用遗传算法进行求解。
遗传算法的基本步骤包括编码、初始化、选择、交叉、变异和解码。
具体步骤如下:1. 编码:将股票的权重表示为二进制编码,例如Wi可以表示为0.101101...等二进制数。
2. 初始化:随机生成一定数量的初始解,每个解表示一个投资组合的权重。
3. 选择:根据适应度函数(例如预期收益率和风险)选择优秀的解进入下一代。
4. 交叉:随机选择两个解进行交叉操作,产生新的解。
5. 变异:对每个解进行小幅度随机扰动,增加解的多样性。
6. 解码:将二进制编码转换回权重值,得到最终的投资组合权重。
四、案例应用假设有5种股票可供选择,其收益率和风险分别为:[0.12, 0.15, 0.13,0.14, 0.16] 和 [0.06, 0.08, 0.07, 0.09, 0.10]。
投资者愿意接受的最大风险为0.1。
通过遗传算法求解上述优化问题,可以得到一组最优的投资组合权重:[0.23, 0.25, 0.22, 0.19, 0.19]。
这组权重对应的预期收益率为0.1368,风险为0.0868。
以外汇期货为例研究外汇市场华中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1201班周国庆学号:2012312200102摘要:外汇期货是国际金融市场上重要的金融衍生产品。
当前,中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转型期和深化改革开放的关键期,立足于我国外汇市场几十年的孕育和发展,借鉴境外成熟市场经验,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适时推动人民币外汇期货的发展。
然而,在加快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发展的步伐中,我们也应亟待提升国民对外汇市场的认知度,本文正是于这样的背景下,为进一步普及外汇及外汇市场相关知识服务的。
关键词:外汇市场外汇期货资产组合管理Using the Foreign Exchange Futures as an Illustration to Research Foreign Exchange MarketZhou GuoqingEnglish Class 1201, 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 HZAUStudent Number: 2012312200102Abstract: The foreign exchange futures is an important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derivative products. At present, China is in the transition period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key to deepen reform and opening up period, based on Chinese foreign exchange market’s gestation and development, learning from the overseas mature market experience, we must seize the opportunity and meet the challenge,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RMB and foreign exchange futures. However, in the development of derivative products to accelerate the pace of finance, we should also need to enhance national awareness of the foreign exchange market, this article is just in this background, in order to further popularize the foreign exchange and foreign exchange market related knowledge service.Key Words: Exchange market Foreign exchange futures Portfolio management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推出人民币外汇期货的条件已经逐渐齐备:一是银行间外汇市场的运作已经使很多市场参与者积累了外汇衍生产品市场经验;二是国家外汇管制的放松使居民迫切需要投资和避险渠道;三是建立外汇期货市场有利于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谈论金融课程事例教学模式一、前言案例教学法最早是在19世纪末在美国兴起并逐步发展的。
20世纪90年代以来,案例教学模式在我国开始受到关注,并多用于管理类课程教学中,但在金融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还不成熟。
国内学者对案例教学法在金融类的单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已经有了一些研究成果。
刘卫红分析了案例教学在《金融学》课程中的运用,冯丽娜分析了《金融市场学》案例教学中教师角色的定位,潘成夫分析了金融工程案例教学的难点与对策,骆祚炎分析了案例教学在《国际金融》课程教学的运用。
现有的研究基本上是以案例教学在单门金融学类课程的教学进行的探讨。
本文在国内学者的研究基础上,将探讨案例教学在金融类整体课程体系中的应用研究。
二、运用金融类课程案例教学模式的必要性适应金融发展变革的需要当前各种金融改革和金融工具的发展非常快,而现有的金融类教材不可能及时反映最新的金融发展。
利用案例教学的时效性,可以将金融领域出现的最新发展的前沿动态及时介绍给学生,为学生将来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建立金融类课程之间的整体关联性通过建立《金融学》、《金融市场学》、《国际结算》、《国际金融》、《证券投资》、《保险精算》等金融类课程的通用案例,可将独立的单门课程的教学形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实际操作能力教师通过金融类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其分析问题、交流沟通的能力和合作意识得到了锻炼,可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金融类课程案例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案金融类课程案例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案是为了达到提高金融类课程的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建立金融类整体课程的案例库,总结金融类课程案例教学的一般方法;建立科学的案例教学评价机制等目标而建立的。
具体的实施方案包括以下几点。
案例的选择通常而言,案例的选择要遵循如下标准:真实性和典型性相结合;系统性和针对性相结合;潜隐性和适中性相结合;丰富性和精炼性相结合;自主性和实践性相结合。
金融数学课程案例教学论文
1教学中存有的问题和引入案例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1.1教师维度(1)讲授空泛,与现实脱离,造成学生厌学情绪。
该课程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一般以理论知识讲授为主,但因为任课教师缺乏相关的实践经验和对实际金融业务全面而深入的了解,使得所讲授的理论知识缺乏现实意义,理论与实际相互脱节,无法满足学生实践水平的培养要求。
案例来源于生活,具有真实性和生动性,将案例与理论讲授相结合,通过对案例的筛选和研究,不但能够使教学内容多样化,而且也能够提升教师的理论深度和对实际问题的分析水平,解决学生因理论枯燥而产生“厌学”问题。
(2)互动缺失,教学方法简单,导致学生学习效果差。
在传统的金融数学教学中,以教师讲授为主,教授式的满堂灌是主要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单一,绝大多数教师仅仅在复制课本上的内容,只注重“如何教”却忽略了学生“如何学”的问题。
有的虽然设计了互动环节,但一般仅仅提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而问题和答案都是预先设置的,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与学生互动。
教学的本质是教师、学生的双向交流,而不是教师对学生的灌输。
教师通过引入案例,引导学生通过度组讨论、竞争等多元化的模式实行互动教学,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但丰富了教学模式,也能提升课堂教学效果,让学生在与教师、与同学、与教材的互动中快速提升,解决“效果差”的问题。
1.2教材维度(1)教材编排重理论轻实践,不利于讲授和学习。
2005年以后,全国各高校才广泛在本科阶段中开设金融数学专业或专业方向,现有金融数学教材绝大多数是为研究生教育而编写的,以理论研究和阐述为主,而仅有的几部适用于本科教学的教材也多以精算师考试大纲作为主线,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联系不大,大量的习题是为了配合公式、定理的讲解而创设出来,有些习题则更是停留于理想化模型,缺乏实际意义。
例如,“已知每2年底付款一次,每次付款1元的永久年金的现值为9/16,计算年利率。
”这道题目就是典型地为了配合广义永久年金公式的讲解而创设出来的,无法满足金融数学作为
实践性很强学科的培养目标。
将案例与课本内容有机结合,不但能够
丰富教材内容,增加教学内容的多样性,而且能够将复杂而抽象的数
学模型直观化,具体化,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一些金融学发
展史案例的引入能够将原本被割裂的知识与其起源和发展联系起来,
使学生在了解其产生的背景的同时,对于其发展的现状也能系统而全
面地掌握。
(2)时效性差,举例滞后于社会发展,无法满足师生需求。
现有的适用于本科金融数学教学的教材中,绝大多数是在国外教材的
基础上编译而成的,国外的这些教材已经出版很多年,一些理论已经
不适用于当前的金融问题,一些数据也失去原有的意义。
金融数学是
一门对时效性要求极大的学科,案例教学恰好能够补充教材内容陈旧
的不足。
通过引入具有时效性的案例,不但能够更新和补充原有教材
内容,将最前沿的信息和数据传达给学生,而且能增强理论的现实意义。
2案例教学模式的实施路径
根据以上在本科生金融数学课程教学中存有的若干问题和引入案例教
学模式的必要性,本文探讨将案例教学法融入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设计案例导入、案例分析、案例示范、案例模拟“四个环节”依
次运行、互相衔接、有机配合,以达到解决教学现存问题,提升教学
效果的目的。
2.1以案例导入法带领学生轻松进入课程情境导入是每节课的开始,
也是能否抓住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
这里所说的导入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以生活型案例导入,即由实际金融问题的导入。
教师每节课遵循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典型案例实行导入,将学生带入为本节课讲授的
所预设的知识背景和问题情境中,师生通过对案例的学习分析与研讨,
使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有机结合,将复杂问题简单化。
例如,讲授摊还法时,能够通过设置如下问题:假设某人以银行按揭
贷款方式贷款50万元,分20年还清,每月还款3742.6元。
(1)每
月偿还的3742.6元中有多少元是在偿还本金,多少元是在偿还利息?(2)在偿还了36个月后,本金还有多少没有还?通过这样的问题,
不但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吸引学
生积极思考。
二是以历史型案例导入,即由金融史、金融事件等历史
事件导入。
每个理论都有其发展的历程和背景,如果将所讲授的知识
与其发展历程割断,仅仅片面地讲授知识,必然影响学生全面、深入
地理解定义。
在讲授每个知识点的同时,将其发展的背景、过程,涉
及的人物以及相关历史事件引入教学中,以故事、图片、视频等形式
表现在课堂上,既能使学生对知识点的来龙去脉有深入理解,又能增
强学生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金融知识。
例如,在讲授债券时,就能
够将我国发行国库券的过程、“垃圾债券”的发展、米尔根的传奇经
历等金融史案作为导入案例融入课堂教学。
2.2以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和总结课程知识点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一般是按照教材直接给出定义、公式,学生则是在课堂上被动接受,课后通过大量的习题训练实行记忆。
这样的教学方法很容易使学
生在枯燥的学习中失去兴趣,也不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其内涵。
如果
将案例教学植入教学,通过选择恰当的案例并对其实行深入分析,理
清案例中事件的关系,就能够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定义、公式。
这样不
但能够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而且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知
识点。
例如,在讲授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的定义时,为了使学生深入
理解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的差别在于通货膨胀率,能够列举生活中物
价上涨的例子:今年甲向乙借10元钱,贷款利率为10%,明年甲需要
还给乙11元,假设今年的桃子的价格是1元/个,那么10元钱乙能够
买10个桃子,明年桃子的价格为1.1元/个,物价上涨率为10%,那么明年甲还给乙11元也只能买10个桃子。
虽然多还了1元,但乙并没
有所以而获得利润。
显然,贷款利率10%是名义上的利润,即为名义利率。
而实际利润则为0%,于是很自然得出实际利率为名义利率与通货
膨胀率的差或者是名义利率与物价上涨率的差。
2.3以案例示范法培养学生树立和巩固课程建模意识建模方法是金融
学定量研究的基本方法,是理论与应用联系的桥梁。
培养学生的建模
意识是金融数学的教学目标之一。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在使
用定理、公式解决课本上的规范习题时得心应手,而面对实际的金融
问题却往往束手无策,这说明学生建模意识不强,无法将实际问题抽
象为数学问题。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在教学中通过创设问题背景,指
导学生应用所学公式、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在讲授摊还法实行
本息分析时,在给出公式后,我们能够假设“每位学生通过按揭贷款
方式购买住房,贷款金额为50万,让学生利用公式计算贷款期限分别
为5年、10年、20年时,分别按银行现行贷款利率和住房公积金贷款
利率每月各要还款多少元?”这样不但能够提升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且通过案例的典型示范,培养和训练学生树立了客场建模意识。
2.4以案例模拟法训练学生积累和强化课程实战水平金融数学课程是
一个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其应用性体现在用数学工具解决实际金融问题。
所以,实践性的教学环节对于学生灵活掌握金融数学课程的相关
内容以及培养学生动手实践水平都是至关重要的。
在讲授某一部分后,能够指导学生将所学内容实行网上推演和模拟,这样不但能培养学生
的动手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也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
学实践中我们发现这个部分是学生最感兴趣的。
例如,在讲授期货定
价时,我们布置学生假设每人拥有资金100万元,实行期货在线模拟
交易,然后学生每天注重自己所选期货的交易情况。
课程结束时,系
统会对所有学生的盈亏做统计,并且有按班级的排名。
通过这样带有
挑战性、激励性的案例实践教学,不但使学生能熟练掌握课堂所讲授
的理论知识,同时将金融数学理论还原到实践,激发了学生的动手兴趣,提升学生实战水平。
3实践检验
将我校2008级和2009级金融数学与金融工程方向学生在学习金融数
学后针对课堂教学效果、学生学习兴趣实行问卷调查并以试卷方式实
行测试,其中2008级采用常规教学模式和方法,而2009级将案例教
学模式引入教学,其结果如表1所示。
4结束语将案例教学模式引入金融数学课程教学中,拓宽了学生知识面,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
动性,提升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
为主体,学生被动听讲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从“要我学”的被动状态
转变为“我要学”的主动状态,并且取得了“我会学”的最佳效果。
通过实践检验,将案例教学模式引入本科生金融数学课程教学后,教学效果明显增强。
金融数学课程案例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