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游园设计说明
- 格式:docx
- 大小:282.39 KB
- 文档页数:3
襄阳小游园设计说明
1、小游园作为人们安静学习、休闲、观赏的一个活动空间,具有公共性、开放性和实用性等诸多属性,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2、在原有的人文和水文的基础上造景,坚持以绿为主,以植物造景为主,意在使游人置身其中的时候,感觉自然的亲近;
3、绿地中道路力求通顺、流畅、方便、自然、实用,达到使人身心愉悦的感觉;
4、色彩丰富,主要以常绿树种作为“背景” ,四季不同花色的花灌木进行搭配,做到四季有景;
5、充分发挥绿地效益,满足人们的不同要求创造一个优雅自然的环境。
公园设计说明设计说明:该园是一个规则式的小游园,设计布局合理,从功能角度出发,全园有休息广场,和儿童游乐场及老年人的活动区。
该园前是校园图书馆,说以人口比较密集,必须有个大的广(不同的铺装突出风型图案)供人们集散,花坛供人们休息之余欣赏。
从道路系统分析,园路成对称式,本园道路贯穿全园,设有大的入口,而且多个入口,减少了人流拥挤现象。
园内景点多个,左右两边分别有两个小景点,小型观景墙广场,组合型花架,设计巧妙的将这两个景点缩小和中央景点放大,从而突出主题。
儿童游乐区配有儿童游乐的基本设施,地面是沙地,防止儿童受伤,老年活动区配有老年人健身的基本设备,园内还设有一个小水池假山,道路通过桥连接两侧,让人们在园中不尽能看到山还可以看到水,好比自己就生活在自然中。
园内植物配置种类多样,为园内营造了一个优美和谐的自然环境,让游人不仅能观赏景色,更能享受生活。
(一)地理位置游园位于河南城建学院校图书馆后面,游园东临十号教学楼,西邻山顶操场,北对校图书馆,南为学院教师公寓。
二、设计理念 (一)绿地定位:游园公共绿地不能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公园。
它既是各座大学校园绿化景观的延伸和补充,更是展示多种学术风格、思想方式的公众舞台。
(二)我们的理念: 1.完整的生态理念,自然 (1)尊重现实的自然观。
“天人合一”反映了古代人类对自然的认知和采取的态度,我们的生态理念也源于这一朴素的自然观。
(2)融入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观。
在继承先人思想的基础上,我们融合了当前的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现代的生态观。
采用综合的、完整的生态设计方法,在各绿地所处位置、环境的自然地理条件下,绿地的要素设计均考虑与自然的协调统一和对生态最大程度的改善。
2.独特的文化理念,沟通与超越(1)“游园喷泉区”的设计依托“沟通”和“超越”理念。
人们获取信息是为了更好的交流和沟通,从而使自身以及整个团体得到提高。
其后,终将实现自我的超越,这也是人类体育精神“更快、更高、更强”的最佳体现。
小游园规划设计任务书:
江南某中小城市居住区公共绿地设计一个面积500m2左右的小游园,基本情况如下附图。
在对基地整体环境的理解基础上,灵活运用园林设计要素的特点,统筹兼顾地块现状、周边环境及用地性质,创造舒适宜人且独具特色的小游园环境。
设计成果要求构图完整,表达充分。
一、设计要求:
1.用叠加法表示全面的构思过程,对环境进行整体环境设计,充分展示场地特色;
2.主题明确,合理利用现有条件,安排设置体现场地特征的景点;
3.强调寓教于乐,为周围居民活动提供良好的服务;
4.可以设置有亭、廊、柱等,以及可供休息的服务设施。
二、设计内容
1.构思图、分析图(如周边环境分析图,景观结构分区图,交通分析示意)若干;
2.总平面图1个;
3.局部效果图2个以上,图幅不小于18*13cm,鸟瞰图自选;
4.不少于300字的设计说明;
三、图纸要求:
1.图纸规格A2,张数不限;
2.表现手法不限,工具线条与徒手均可;
3.要求用色彩表现,彩铅、马克、水彩等不限。
四、时间
3个星期。
目的:
1.熟悉园林的设计要素,包括自然要素和人工要素,里面适当的园林建筑小品,道路系统顺势通畅,植物层次丰富,季相变化明显,有一定的地形处理和水体造景,营造丰富的多层次空间,满足所属场地的需求。
2.能合理处理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能通过合理的结构和道路联系各空间,能充分分析地块现状、周边环境及用地性质对场地要求,基本掌握园林设计初步设计的要求。
3.掌握园林设计步骤,学会分析,尝试运用结构组合的方式,为下一环节设计做准备。
总平面图、局部植物种植图应有合适比例尺,指北针。
坚持原创!附图:。
小游园建设方案篇一:小游园规划设计小游园规划设计一、小游园基本概念城市小游园也叫游憩小绿地,是供人们休息、交流、锻炼、夏日纳凉及进行一些小型文化娱乐活动的场所,是城市公共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游园以植物种植为主,可用树丛、树群、花坛、草坪等组合布置,使乔灌木、常绿落叶互相配合,有层次、有变化。
要选择适应城市环境能力强的树种。
临街一侧最好种植绿篱、花灌木,起隔离作用;但须留出几条透视线,让路上行人看到绿地中的美景。
另外绿化种植又要与街道绿化衔接好,并与附近的建筑物密切配合,风格一致。
设立若干出、人口,并在出入口规划集散广场;还应设置游步道和铺装场地,以休息为主的街头绿地中道路场地占总面积的30%—40%,以活动为主的道路场地占总面积的50%~60%。
有条件的可设一些园林小品,如亭廓、花架、宣传廊、园灯、水池、喷泉、置石、座椅等,丰富景观,满足周围群众的需要。
二、小游园的布局形式根据小游园地形地势、面积大小、轮廓形状、周围建筑物的性质、附近居民情况和管理水平的不同,小游园可规划布置成下面几种形式:(1)规则对称式游园具有明显的中轴线,有规律的几何图形,形状有正方形、圆形、长方形、多边形、椭圆等。
优点:外观整齐一致,易与周围建筑、街道景观协调。
缺点:设计上易受一定的约束,易给人呆板、不活泼之感。
(2)规则不对称式此种形式整齐但不对称,可以根据功能组合成不同的休闲空间。
它给人的感觉是虽不对称,却有均衡的效果。
(3)自然式布局没有明显的轴线,结合地形,自然布置。
小游园景观设计任务书一、设计名称:小游园景观设计二、设计主题:自定三、设计要求:按期圆满完成任务书规定的任务;能熟练地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专业知识。
设计功能合理、道路分级明确;植物配置丰富,图面表达效果好;设计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独创性;设计说明条理清楚、文字通顺、符合技术用语要求,能真实准确表达设计思维过程和设计理念。
设计要充分体现小游园的性质、功能,可设计公共活动空间、半私密或私密空间等,创造丰富的空间场所,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可根据定位设计必要的空间场地。
重点设计主要入口,主要集会节点,和特色构筑物或公共艺术品。
四、设计内容:可根据设计需要进行调整。
要求结合地块及周边的现状在设计范围内进行小游园景观设计。
至少包含有可供休憩的地点,可被周边居民、学校社团或班级集体简单集会的地点,遮阴性庇护景观(廊架、棚架等),其他有必要设计的景观设施或构筑物,体现学校特色,与建筑协调。
五、图纸要求:A3 排版所有图纸均须进行着色,总图量不少于18张。
要求完成如下图纸:封面目录…………………………………………………1份设计说明……………………………………………1份① 总平面图…………………………………………1张(能够明确表达软质景观、硬质景观;各功能分区表达清晰,包括构筑物、小品、植物等的表现。
)②功能分区分析图…………………………………1张③景观空间特性分析图(开敞、闭锁空间)……1张④道路交通分析图…………………………………1张⑤景观空间序列分析图(主、次景及过渡空间)…1张⑥植物景观规划图…………………………………1张⑦局部平面图………………………………………2张⑧剖面图……………………………………………2张(标注主要标高,尺寸。
能够表达出场地的竖向变化,丰富景观视觉效果。
)⑨景观节点效果图…………………………………2张⑩鸟瞰图……………………………………………1张景观小品示意图植物配置示意图两次作业分别均各自建文件夹,以”学号姓名”命名按照00封面、01目录、02***……等命名jpg文件名称。
小花园景观设计说明范文(实用5篇)(1)特点鲜明突出,布局简洁明快小游园的平面布局不宜复杂,应当使用简洁的几何图形。
从美学理论上看,明确的几何图形要素之间具有严格的制约关系,最能引起人的美感;同时对于整体效果、远距离及运动过程中的观赏效果的形成也十分有利,具有较强的时代感形变化不大,周围是规则式建筑,则游园内部道路系统以规则式为佳;若地段面积稍大,又有地形起伏,则可以自然式布置。
城市中的小游园贵在自然,最好能使人从嘈杂的城市环境中脱离出来。
同时园景也宜充满生活气息,有利于逗留休息。
另外要发挥艺术手段,将人带入设定的情境中去,做到自然性、生活性、艺术性相结合。
(3)小中见大,充分发挥绿地的作用:①布局要紧凑:尽量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将园林中的死角转化为活角等。
②空间层次丰富:利用地形道路、植物小品分隔空间,此外也可利用各种形式的隔断花墙构成园中园。
③建筑小品以小巧取胜:道路、铺地、坐凳、栏杆的数量与体量要控制在满足游人活动的基本尺度要求之内,使游人产生亲切感,同时扩大空间感。
(4)植物配置与环境结合,体现地方风格。
严格选择主调树种,考虑主调树种时,除注意其色彩美和形态美外,更多地要注意其风韵美,使其姿态与周围的环境气氛相协调。
注意时相、季相、景相的统一,为在较小的绿地空间取得较大活动面积,而又不减少绿景,植物种植可以以乔木为主,灌木为辅,乔木以点植为主,在边缘适当辅以树丛,适当增加宿根花卉种类。
此外,也可适当增加垂直绿化的应用。
(5)组织交通,吸引游人在道路设计时,采用角穿的方式使穿行者从绿地的一侧通过,保证游人活动的完整性。
(6)硬质景观与软质景观兼顾硬质景观与软质景观要按互补的原则进行处理,如:硬质景观突出点题入境,象征与装饰等表意作用,软质景观则突出情趣,和谐舒畅、情绪、自然等顺情作用。
(7)动静分区为满足不同人群活动的要求,设计小游园时要考虑到动静分区,并要注意活动区的公共性和私密性。
在空间处理上要注意动观、静观、群游与独处兼顾,使游人找到自己所需要的空间类型。
小游园设计说明书一、项目概况。
此项目位于2个居住小区之间,邻近河道和城市道路,地块略成梯形,地势比较平坦,沿河道自然环境保留比较完整。
它的建设有利于为当地居民创造一个良好的休闲活动场所。
二、设计构思。
由于此项目位于2个居住小区之间,为了满足小区居民的休闲娱乐活动,故将整块地分为娱乐活动区、老人活动区、儿童活动区、健身区、观赏区、休息区6大区域。
供人们休息、交流、锻炼、夏日纳凉及进行一些小型文化娱乐活动的场所。
此处地方自然环境优美,设计中考虑尽量保持原来的自然资源,使之成为小区居民的一个良好的休闲活动场所。
在原有的人文和水文的基础上造景,坚持以绿为主,以植物造景为主,意在将此地打造成一个虽为人造,宛如天成的感觉,游人和小区居民置身其中的时候,感觉到的是和自然的亲近和完全的放松,使人流连忘返。
三、设计主导思想。
本次设计主导思想以简洁、大方、自然;美化环境;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使得绿化和周围建筑相得益彰,相辅相成。
其设计特点有:1.充分发挥绿地效益,满足当地居民的不同要求创造一个优雅自然的环境,美化环境、陶冶情操,坚持“以人为本”,充分体现游园的设计思想。
2.植物配置以乡土树种为主,疏密适当,高低错落,形成一定的层次感;色彩丰富,主要以常绿树种作为“背景”,四季不同花色的花灌木进行搭配。
做到四季有景3.绿地中道路力求通顺、流畅、方便、自然、实用。
已达到使人身心愉悦的感觉。
四、设计原则:1.“以人为本”,创造舒适宜人的可人环境,体现人为生态。
“人”是景观的使用者。
因此首先考虑使用者的的要求2.“以绿为主”,设计中主要采用以植物造景为主,绿地中配置高大乔木,茂密的灌木,营造出令人心旷神怡的环境。
3.“因地制宜”是植物造景的根本在本次设计中,“因地制宜”应是“适地适树”、“适景适树”最重要的立地条件。
选择适生树种和乡土树种,充分反映出地方特色,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最经济、最节约,也能使植物发挥出最大的生态效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城市小游园景观环境规划设计说明书1设计的主题思想主要为城市居民创造休闲场所,同时具有景观性和凸显城市文化特色的小游园环境,成为城市景观环境的一部分,具有景观性、文化性、和时代性。
1.1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主要体现在:功能设计的合理性、景观设计的多样性、设计尺度的合理性(按照周边车道和居民生活习惯要求),植物的搭配讲究色彩的季节性变化,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形成变化的景观。
1.2创造出良好的休闲、娱乐环境。
小游园景观分布有景观节点,分别设有休闲椅,在行道树的浓荫下则是良好的休闲场所,其周边绿分别有开敞和较为私密的空间,营造开放性和私密性的交流娱乐环境。
1.3创造独特的城市文化环境景观的主树种采用开花时极具热烈气氛的凤凰木。
沿路的景观以文化石、景墙、雕塑、文化宣传栏等形成点状布局,而又以校道为线贯穿首尾,形成以德、智、体、美为内容的颇具时代性城市文化环境,其寓意为当你走进小游园的那一刻,意味着心情的愉悦。
主题雕塑采用飞鹅、苏东坡,因其代表惠州文化特色。
1.4创造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植物配置以乡土树种为主,种植四季植物,讲究三季有花,四季有景,乔木、灌木、地被植物合理搭配,使整个景观在时间和空间有相应的变化。
体现自然生态群落景观。
4 植物设计说明植物景观设计上以乡土树种为主,合理运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相互搭配,用四季植物做到三季有花,四季有景.主要的植物景观有秋色植物景观、热带植物景观。
乔木有:、凤凰木、阴香、碧桃、龙柏、乌桕、红枫、银海枣、侧柏、假槟榔、丝葵等灌木有:红叶李、垂丝海棠、桃花、金叶女贞、红花继木、紫叶小檗、雀舌黄杨、迎春、火棘、毛杜鹃、竹、南天竹、月季、凤尾兰藤木有:金银花还有不同颜色类的草花。
农村小游园设计经典案例村镇小游园是村民重要的室外生活空间,是村镇绿化系统中使用率最高,分布最广的组成部分,是居住环境中不可替代的自然因素。
可以绿化村容美化村景是村镇规划中重要的绿地设计方式。
小游园是村镇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可以快速有效绿化村镇景观的重要措施。
随着我国美丽乡村建设工程的深入和“中国梦”的建设需要,各个村镇都提高了规划对绿地的要求。
运用植物配置组成形态各异的小游园,可以为广大村民提供一个优美、舒适的乡村环境,还可以为村民提供游憩交流的场所。
小游园的定义供村镇居民短暂游玩的公共绿地,规模一般不大,园内除了种植花草树木以外还可以有建筑小品等设施。
小游园的优点及作用小游园的优点是:(1)其规模小占地面积小。
(2)规划布置简单,投资造价低。
(3)村镇中可以短期建设多座,绿化环境快,管理方便。
(4)适用于旧村改建过程中的绿化建设,是园林绿化中见缝插绿的最好表现。
小游园在规划建设中的作用具体有如下几点:(1)装点村景,美化村容。
小游园以植物造景为主,可以规划布置在村镇主次干道两旁,并以园中精致小品的建设形成一处处美丽景观,点缀村景美化村镇。
由于小游园规格小巧,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因此对村镇的文化艺术品位有着显著的提升作用。
(2)用以填补村镇公园的欠缺和不便,为村民提供亲近舒适的游憩场所。
与大型公园相比,小游园的设施简单、投资小、绿化见效快,且密度大服务半径小。
与装饰性绿地相比,小游园又因为可以设置绿化小品、园路景观等设施,使村民即可以观赏花卉植物,又可深入其中游憩赏玩。
因其密度大,村民可以随时随处娱乐健身,十分方便。
(3)节约投资,方便村民。
顾名思义,小游园均为小型公共绿地,其小品设置简单精巧。
投资小建设快,后期管理方便,且密度大覆盖广属于开放性绿地,村民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另外,小游园可以采用村镇中零星空地或是不宜规划建筑的小块空地建设,因此在旧村改建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还有助于绿化村容、邻里交往、民风和谐,对实现美丽乡村中国梦有很高的实践价值。
小游园设计说明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小游园设计说明:
该场地现状为长82m、宽46m的某小区长方形空地,现将其设计为一小游园,由于绿地的周围有大量的民居,规划设计考虑了人的因素,以人为本,创造了一个可供城市居民游憩、娱乐的场所。
设计优先考虑生态方面,主要有植物、建筑、水体、园林小品等。
本设计将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坚持生态优先,合理布局。
使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平衡发展。
且与其它生态系统有机结合。
满足市民日常生活的需要,满足生态优先的原则。
从实际出发,选用地带性植物为主,制定管理的乔、灌、草、花种植比例,以乔木种植为主。
依据设计原则,提出设计理论,对绿地进行规划设计。
主要以具有不同观赏特性的植物进行景观分区,并配以具有使用功能的建筑及小品,装饰园景。
灵活运用道路系统,充分发挥植物生态学特性,在城市中营造一个绿色空间,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使城市居民有一个亲近大自然的机会。
园内植物大量的采用自然式布置,反映自然界植物群落之美,道路两旁的植物却以行道树的形式布置,使园内道路系统更加突出。
运用具有观赏功能的植物,根据四季植物具有的不同的观赏特性进行布置,形成一个有连续性的植物培植系统,力求建成一处植物景观丰富的小游园。
既有乔、灌、草、花的结合,扩大了植物原有的造景功能。
并用植物创造风景点,表达造园意境。
规划设计中,利用道路系统,将园内分成不同的区域,组织视线,引导游人。
同时与周围的建造和花木构成有机的整体。
在设计中,道路采用自然式布置。
园路迂回曲折,贯穿全园,线条柔缓,给人以宁静、恬静的感觉。
园内运用主路组织观赏路线,且有步石穿插其中连接景物,产生了园有限而游览无限之感。
采用块料地面,这种路面简朴大方,利用条纹方向变化产生的光影效果,加强了花纹的效果,具有很好的装饰性,而且可以防滑和减少反光强度、美观、舒适。
设计中的次要道路——步石在自然式草地和建筑附近的小块绿地上,自由组合其中。
两块相邻块体的中心距离,考虑人的跨越能力。
采用适当的跨度和不等距变化与自然环境协调,取得轻松活泼的效果。
小游园在建筑上采用了亭、花架,可供居民休闲、娱乐,雕塑可供居民、游人观赏。
建筑在设计中,除了亭与花架、雕塑之外。
小品的功能上满足园林游赏的要求可点缀园林景点,构成园林之景。
既可作为园林主景,也可形成园林小品。
在布局上位置选择灵活,不受格局限制。
园林建筑装饰小品是园林环境中不可缺少的组成要素,虽以装饰园林环境为主,注重外观形象的艺术效果,但同时兼有一定的使用功能。
本游园中包含的建筑小品有:园椅、园灯、等。
遵循设计理念,园椅有花箱结合椅。
可以独处,也可观赏,设置的位置在人流路线之外,以免人流干扰,妨碍交通。
园灯可以装饰园内环境,又可以点缀园景,最重要的是照明功能。
绚丽明亮的灯光,使园内环境气象极为热闹,生动、欣欣向荣,富有生气。
小游园中还采用了水体使园中景观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