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堂教学巡查记录
- 格式:xls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3
巡课记录表时间:年月日星期第节巡课记录表时间:年月日星期第节刘庄小学巡课制度一、巡课的意义为了狠抓教学常规管理,规范教师教学行为,从2015年4月中旬起,推行了“巡课制”。
巡课人员由校级领导牵头,中层干部参与。
巡课项目分为课前准备、课表执行、课堂行为、课堂纪律、卫生和用电等五大方面。
为落实巡课制度,增强巡课的可操作性,我校还根据巡课内容设计和印制了巡课检查记载表,制定了学校领导巡课安排表等。
巡课中,不求面面俱到,但求有的放矢,发现亮点,查找问题,及时评点,禁纠并举。
巡课制的推行,不仅只是规范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更为重要的是促进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要求教师把更多精力投入到认真备课上来,研究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打造高效课堂,让学生全面发展。
巡课制的推行,使教学常规要求转化为教师的自觉行为,更好地促进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二、巡课的内容(一)巡课内容1、师生课前准备情况。
教师是否有执教该课时的教案,教案和教学内容是否一致,教案的详略情况。
教案一般在上课前十分钟或上课后检查。
每次巡课,巡课人员可随机抽查或根据教务处安排检查2至3名任课教师的备课情况。
上课预备铃响至上课铃响之间,任课老师是否到达所在班级。
学生学习用品是否摆放整齐。
学生在教室内是否静坐等待。
课桌椅摆放是否整齐划一。
2、教师执行课表情况。
教师是否按课表上课,教师是否按规范调课。
巡课人员通过查对课表或调课记录检查教师是否执行课表。
是否有私自调换、挪用、挤占其他课程的现象。
是否提前或拖后上课或下课。
是否有脱岗或中途离开课堂现象。
了解教师执行课表情况,一般在上课时间内进行。
3、老师课堂行为表现情况。
老师是否做到仪态端正,教态亲切,能用普通话教学。
是否有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现象。
是否坐着上课(除身体不适外),是否在课堂中打瞌睡、抽烟、接听手机或听音乐等有悖于学校要求的现象。
4、课堂教学的组织纪律。
巡课人员将检查教师组织教学的情况,检查学生课堂执行纪律情况,必要可以进入教室内听课5-10分钟。
教学巡查通报范文一开学第一天2021-09-13 09:18:559月12日周一,2021-2021学年第一学期老生上课第一天,教务处、质控处全体同志认真巡查了所有教学区。
从巡查总体情况来看,教师都能按时进教室上课,绝大多数学生能以良好的精神状态进入新学期,提前进入教室,专心听讲。
上午第1节课各系主任、教学主任、教务员、部分系部督导都能提前到校,巡查本系的教学秩序。
检查中,发现的一些问题亟需相关系部引起重视。
一、存在问题1.个别班级学生没有细看新课表的上课地点,第一次上课,寻找教室显得有些忙乱,部分学生特别是对多媒体教室的上课地点不清楚,导致上课迟到。
第1节课,在4号楼发现有一个班级开课二十分钟后,十几个学生才陆续到达;10号楼有一个班迟到学生较多,8点时教师尚未开课。
2.有些学生上课,除了怀揣一部手机外什么都不带,没有书本也没有笔。
后排少部分学生桌面上无书本,在课桌下玩手机。
3.有些教室学生离开时依然没有关灯和风扇,每次巡查时都发现有无人灯和风扇开着的情况。
4.少部分学生有自带早餐进教室的现象。
5.部分系部新生在教室尚未统一组织活动。
6.由于假期装修,个别楼道楼面较脏,角落里垃圾没有及时清理。
二、改进建议1.班主任、任课老师要及时教育引导学生,加强考勤及相关考核工作。
对于一些不在本系上课的课程,第一次上课前最好提前踩点,确保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
2.任课教师提前5分钟进教室,尤其是使用多媒体教室的老师,多媒体设备请提前调试到位,任课老师自带U盘的,课前要调试好。
3.针对学生上课不带书本不带笔的情况,相关部门、系部、教师都应该重视并进行多方面的教育引导。
4.要教育指导最后离开教室的学生,养成随手关灯、关风扇的习惯。
5.使用多媒体教室的老师,要教育好本班学生保持教室的卫生,及时制止学生带早餐点心、饮料等进教室。
6.相关系部要对教学区卫生及时保洁,创造洁净的教学环境。
质量监控处、教务处2021年9月12日范文二义堂明德小学5月份教学常规检查情况通报5月29日,教务处对各位任课教师的5月份常规工作进行了检查,现将检查情况通报如下:一、好的方面:1、大部分老师都能认真备课。
小学校园安全巡查记录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学校安全意识的提高和重视,小学校园安全巡查工作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了保障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校园安全巡查成为管理者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就小学校园安全巡查记录展开讨论。
一、巡查范围小学校园安全巡查的范围应包括各类场所和设施。
其中,教室是学生日常上课的地方,要检查桌椅是否稳固、电器是否正常使用等;操场是学生锻炼身体的场所,需要检查运动器材是否损坏;食堂是学生就餐的地方,需要检查食品安全和卫生情况。
二、巡查周期小学校园安全巡查的周期因校而异,一般可以按照周、月、季度等不同时间段进行。
周巡查可以发现一些突发的安全隐患,月和季度巡查可以深入检查教室、宿舍和食堂等地方更全面地了解学校的安全情况。
三、巡查要点小学校园安全巡查的要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学生身份验证:检查学生是否佩戴学生证件,防止他人闯入学校。
2. 学校围墙:检查围墙是否完好,是否有破损或坍塌的地方,如果有,及时修复。
3. 教室设施:检查教室的桌椅是否稳固,电路设施是否完好,墙壁是否有松动的瓷砖等。
4. 楼梯和通道:检查楼梯的扶手是否牢固,通道是否畅通,避免堆放杂物。
5. 操场和运动器材:检查运动器材是否完好,操场地面是否平整,避免学生在运动时摔倒或受伤。
6. 食堂卫生:检查食堂的清洁情况,保证食品安全,避免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7. 疏散通道:检查疏散通道是否畅通,门窗是否易于打开。
8. 水电设备:检查水、电设备是否正常运行,防止火灾和水电事故。
四、巡查记录方法为了更好地进行小学校园安全巡查,记录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巡查记录可以以文字形式记录,也可以结合拍照、视频等方式进行,以便后期对安全巡查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
五、巡查记录内容小学校园安全巡查记录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巡查日期和时间。
2. 巡查人员和巡查范围。
3. 巡查发现的安全隐患及处理措施。
4. 巡查中遇到的问题和存在的困难。
六、巡查记录管理巡查记录的管理可以使用电子表格或专门的巡查记录软件进行存档和管理。
潍坊高新区志远小学日常教学巡查制度
一、指导思想
为规范教学秩序,提高教师的责任意识和纪律意识,保障教学管理活动正常有效开展,特成立教学常规检查小组。
二、工作目标
1、督促教师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按表上课,认真辅导,形成良好的教风。
2、及时管理并反馈教师的教学行为。
3、及时反馈学生上课情况,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管理。
4、有效落实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三、小组成员
组长:臧秀霞
副组长:魏涛曹素红
成员:孙坤李祎杜春红王琳
王玉英辛美翠王瑛琪
四、检查内容及要求
1、检查教师到岗情况及课堂纪律。
2、要求值班领导每天上午、下午各随机巡视1次,巡视的主要工作时检查教师课堂教学情况(有无按时上课、是否按课程表上课、上课关手机、不坐讲、使用普通话、有无体罚变相体罚现象等)。
3、依据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及时告知教师,并要求其限时改正。
每次巡视后,于当天填写巡视记录表,并转交给第二天的巡视领导(每天的第一位)。
4、巡视情况每天进行汇总。
教师的平时教学情况将纳入年底教师考核。
五、值日安排
潍坊高新区志远小学日常教学巡查记录表
潍坊高新区志远小学日常教学巡查记录表
. .。
小学校长一日巡查情况记录表
检查人: .
学年第学期第周星期 201 年月日Array巡查主要内容:1.教师:到校;值班护导;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上课迟到、下课严重拖课;擅自离开教室处理个人事务;擅自调课、占课;大课间活动到位情况。
2.学生:教室和卫生区整洁;放学后关电、关窗、关门;教室课桌等器具摆放;打架、破坏绿化、损坏公物、乱扔纸屑等违规现象;离校排队;文明礼貌;大课间、眼保健操和升旗仪式。
3.教案、作业、试卷批改;上(听)课情况;各类材料缴交;学生出缺席、家访记录;安全教育记录;4.其他。
说明:1.检查人为校长或副校长。
2.城区每天记录1次,农村每周至少2次。
3.本表供各校参考。
小学校园巡查制度一、概述小学校园巡查制度是指学校为了保障师生安全,监督教育教学秩序以及维护校园正常秩序而建立的一套巡查管理制度。
小学校园是孩子们学习、生活的地方,保障校园安全和秩序对于学校的发展和师生的成长至关重要。
因此,建立完善的校园巡查制度,加强对学校各环节的巡查和监督,对于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创建良好的校园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巡查内容小学校园巡查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学生安全巡查:包括学生上下学、放学后、上课期间的安全状况,如校门、走廊、楼梯、教室、食堂、厕所等地的安全设施是否完善,有无安全隐患等;2. 教学秩序巡查:包括上课纪律是否良好,教师是否按时到课,教室内是否有无关人员进入,学生是否认真听讲等;3. 校园环境巡查:包括校园卫生是否整洁,是否存在乱贴乱画、乱倒垃圾等行为,花草树木是否保养良好,校园设施是否损坏等;4. 学生行为巡查:包括学生在校园内的各种行为是否符合校规校纪,如打架斗殴、欺负同学、损坏公物等不良行为。
三、巡查人员小学校园巡查工作应由学校领导、班主任、安保人员以及专门的巡查人员共同参与。
学校领导负责对巡查工作进行整体安排和部署,班主任负责对本班级的巡查工作进行指导和记录,安保人员负责保障学生的安全,专门的巡查人员负责全面、细致地巡查各个区域。
四、巡查流程小学校园巡查的流程如下:1. 巡查计划制定: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制定巡查计划,明确巡查的时间、区域和内容等。
2. 巡查人员分工:根据巡查计划,进行巡查人员的分工,明确各个人员的责任和任务。
3. 巡查准备工作:巡查人员应提前了解巡查区域的情况,熟悉校园的布局,掌握巡查项及要点。
4. 巡查实施:按照巡查计划和分工,进行巡查工作。
巡查人员要认真观察巡查区域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记录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5. 巡查记录:巡查人员应准确记录巡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处理情况等,形成巡查报告。
巡查报告应及时上报学校领导,供领导及时了解校园的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巡课记录方法: 时间:指本节课已经上课的时间。记录时间单位为“分” 课程:用课程名称的第一个汉字; 教师活动:教师活动用字母表示。 J:集中讲授; T:检查提问; X:巡视指导; B:布置任务 F:播放课件、录像、录像等; P:集中批改作业; D:低效教学行为。 学生活动:学生活动用字母表示。 Z:自主学习; X:小组合作; S:展示质疑; W:问题解答 T:听教师讲授; C:练习或检测; G:观看课件或录像类; 教师站位:用“√”表示教师所在位置在讲台上 课堂秩序:课堂纪律情况用字母表示。 A:秩序井然,精力集中; B:秩序井然,少数精力不集中; C:气氛活跃,秩序良好; D:课堂乱而无序,大部分精力不集中。 是否围坐:用“√”表示按小组围坐 睡觉人数和未参与教学活动人数用数字表示。 如发现教师上课迟到、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等现象用文字记录在该班级栏目后。
学讲计划巡课观测统计数据 一、教师集中讲授率(%)=集中讲授节数÷巡查节数 转换数据:教师集中讲授指数(%)=1-教师集中讲授率(%) (数据反映学讲方式推进水平是否深入。学讲课堂教师集中讲授时间较少,观察到的几率较少,所以普遍采用学讲方式的学校,此项数值较小。但不会为零。) 二、讲台站位率(%)=教师讲台站位节数÷巡查节数 转换数据:讲台站位指数(%)=1-讲台站位率(%) (数据反映学讲方式推进水平是否深入,教师掌控学讲课堂的水平高低。学讲课堂上,教师要普遍关注班级学生,组织学生参与各项活动,多处在巡视状态,此项数值较小。) 三、教师巡视率(%)=巡视指导节数÷巡查节数 (数据反映教师掌控学讲课堂的水平和能力高低。教师积极贯彻学讲理念,对学讲课堂操作技术掌握较好时,此项数值较大。) 四、教师低效行为率(%)=低效教学行为节数÷巡查节数 (数据反映教师掌控学讲课堂的水平和能力高低。教师积极贯彻学讲理念,对学讲课堂操作技术掌握较好时,此项数值较小。) 五、围坐率(%)=围坐班级数÷学校班级数 (此数据是初期阶段的重要标志数据,反映学校学讲方式推进措施是否有力,教师是否接受“学讲”理念并转化为行动。所以推进学讲计划较好的学校项数值较大。此数据易受班均学生人数影响。) 六、小组合作率(%)=(学生小组合作活动节数+展示质疑节数)÷巡查节数 (数据反映学校学讲方式推进水平高低。推进深入,此项数值较大。) 七、课堂检测率(%)=学生练习或检测节数÷巡查节数 (数据反映教师对检测反馈环节的运用。) 八、乱堂率(%)=乱而无序节数÷巡查节数 (数据反映学校教学管理水平高低。学校日常教学管理严格,此项数值较小。) 九、班均游离人数(人)=(睡觉人数+未参与教学活动人数)÷巡查节数 (数据反映学讲方式推进水平是否深入。学讲课堂上,学生普遍受到关注,教师组织学生参与各项活动,所以普遍采用学讲方式的学校此项数值较小。) 京庄小学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 巡 课 记 录 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