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评价指标汇总表
- 格式:xls
- 大小:31.50 KB
- 文档页数:1
2023年我国美丽休闲乡村范标准指标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对生活质量和生态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美丽休闲乡村的建设成为了当前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途径。
为了规范和促进美丽休闲乡村的建设,各级政府已经提出了一系列的标准指标。
本文将对2023年我国美丽休闲乡村范标准指标表进行详细解读,以期为美丽休闲乡村的建设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自然环境指标1. 森林覆盖率:美丽休闲乡村必须具备较高的森林覆盖率,达到国家规定的最低标准。
2. 湿地保护:保护湿地是美丽休闲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要求乡村内有一定比例的湿地保护区。
3. 水质清洁度:乡村的水质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清洁标准,不得出现严重污染现象。
4. 空气质量:乡村的空气质量必须良好,不得出现严重的空气污染。
二、人文环境指标1. 乡村建筑规划:乡村建筑要符合当地的传统文化和环境特点,不得破坏风景和生态环境。
2. 文化活动设施:乡村必须配备一定规模的文化活动设施,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娱乐活动。
3. 乡村风俗习惯:乡村风俗习惯要符合当地的传统文化,保持当地的传统风情。
4. 文化遗产保护:乡村要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保持乡村的历史文化特色。
三、基础设施指标1. 道路建设:乡村道路要保持畅通,方便游客和居民出行。
2. 水电供应:乡村必须保证水电供应的稳定和充足,不得出现供水不足、停电等现象。
3. 通讯网络:乡村要建设完善的通讯网络,确保通讯畅通便利。
4. 卫生设施:乡村必须建设完善的卫生设施,保障居民和游客的生活环境卫生。
四、产业发展指标1. 农业产业:乡村可以发展一定规模的农业产业,但不得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2. 乡村旅游业:鼓励发展乡村旅游业,提供丰富多样的旅游项目和服务。
3. 扶贫产业:乡村可以发展一些扶贫产业,提高农民收入,改善乡村经济状况。
4. 生态产业:鼓励发展一些生态产业,以保护环境和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
五、管理和服务指标1. 村民自治组织:要建立健全的村民自治组织,提高村民参与乡村建设的意识和能动性。
省级中心村建设成效类基本指标(100分)一、建设规划编制及执行(5分)1、中心村选址科学合理的,得0.5分;符合新一轮土地运用总体规划,并与产业发展规划、村镇建设规划等相衔接的,得0.5分;2、规划人口规模达到《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规划(-)》规定的,得1分;3、规划体现乡村特色和地区特点的,得1分;4、在规划制定过程中,充足尊重农民意愿的,得1分;5、中心村建设规划贯彻较好的,得1分。
以上各项不完全符合规定的酌情得分。
二、重点建设任务(75分)(一)垃圾解决(10分)1、建立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交通便利且转运距离较近的村庄,生活垃圾可按照“户集、村收、乡镇转运、市县解决”的方式收运解决;其她村庄的生活垃圾通过“户集、村收、乡镇解决”等合适方式就近解决的,得3分;合理配备垃圾桶、垃圾房或垃圾池、垃圾收集和清运设备的,得1分;2、生活垃圾及时打扫、收集,日产日清,中心村内无暴露和积存垃圾的,得4分;3、垃圾解决选择符合农村实际和环保规定、成熟可靠的终端解决工艺,履行卫生化的填埋、焚烧、堆肥、沼气解决和垃圾发电等方式的,得2分。
以上各项不完全符合规定的酌情得分。
(二)饮水安全巩固提高(6分)1、结合“十三五”国家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高工程,通过区域集中供水、小型集中供水等方式,扩大农村自来水使用覆盖面,提高饮水安全保障水平,安全饮水普及率达到100%的,得4分;2、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原则》,水压水量可以较好满足生活需求的,得2分。
以上各项不完全符合规定的酌情得分。
(三)卫生改厕(7分)1、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0%以上的,得5分,否则酌情得分;2、无露天粪坑和简易茅厕的,得2分,否则不得分。
(四)房前屋后环境整治(6分)1、电力、通信线路架设安全规范、无违章交越和搭挂的,得3分;2、有序堆放杂物,实现村庄内无乱搭乱建、乱堆乱放的,得3分。
以上各项不完全符合规定的酌情得分。
(五)道路畅通(10分)1、纳入年度乡村道路畅通工程的村庄,实行通村主干道路拓宽改造,路宽达到4.5米的,得2分;未纳入年度乡村道路畅通工程的村庄,除受有关政策法规和特殊自然条件限制的,通村主干道路路宽达到3.5米的,得2分;2、村内主干道路采用水泥、沥青或者砖石等乡土材质硬化,路宽一般不低于3.5米的,得6分;3、村内路网布局合理,主次分明的,得2分,否则酌情得分。
附件3 海南省美丽乡村建设考核评分表(自然村)说明:本评分表适用于自然村评价,综合得分65—80分为基础型美丽村庄,80—95分为提升型美丽村庄,95—120分为宜居型美丽村庄。
类别项目编号建设内容分数权重村1 村2 村3 村4 村5 村6 村7 村8 村9 村10(一)规划科学布局美(10分)规划合理 1村庄编制建设规划,并将村庄建设规划图在公告栏公示(2分),规划功能布局合理(1分),能按照规划进行布局建设(1分)。
4制度完善 2建立健全农村住房规划报建审批制度(1分),推行农村建房管理制度化、规范化(1分)。
2建设规范 3严格执行村庄建设规划,新建房屋符合规划与法规规定(1分),严控房屋建筑的体量、风格和色调(1分)。
2- 1 -监管到位 4强化“两违”建房巡查防控,确保村庄规划区范围无“两违”建筑(2分)。
2(二)设施配套功能美(15分)道路交通 5村庄道路通达,有客运或公交网络覆盖(1分),就近建设有候车亭(1分),村内道路铺装率90%以上(2分)。
4 村庄亮化 6村庄电力设施完善,用电安全、方便,农户通电率100%(2分);村道、巷口、公共活动场所有路灯和照明(2分)。
4 通讯网络7 广播电视、电话、网络通达(3分)。
3 公服保障8有便民服务中心、文化体育场所、零售购物点、农村金融服务点(限于行政村所在自然村)等设施(4分)。
4(三)生态人居环境垃圾处理9村庄有垃圾收集点(1分),有定期收集、运送垃圾的垃圾车(1分),有专职或兼职保洁员(1分),有环境7- 2 -美(42分)卫生保洁长效机制,经费有保障(1分);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运工作(1分);村内道路、绿化带、房前屋后、公共场所等保洁及时,无明显垃圾(2分)。
卫生厕所10新建、改建农村住宅厕所建设符合无害化卫生要求(2分),村庄95%以上农户建有无害化卫生厕所(3分)。
5污水治理11 有污水排放暗沟覆盖90%以上农户(2分),村庄建设生物厌氧池或人工湿地等污水处理设施(2分),污水处理率达到85%以上(2分)。
农村建设美丽乡村评价指标1. 简介农村建设美丽乡村评价指标涉及了农村建设的各个方面,包括农村环境、农村经济、农村社会等。
本文将从多个维度探讨这些评价指标,希望能够为农村建设提供一些参考。
2. 农村环境农村环境是评价一个乡村美丽程度的重要因素。
它包括乡村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自然环境方面,可以考察村庄的绿化率、空气质量等指标;人文环境方面,可以考察村庄的文化传承程度、历史建筑保护情况等指标。
3. 农村经济农村经济是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
评价美丽乡村的经济指标包括农民收入、农村产业发展、农产品质量等。
农民收入可以根据农民的平均年收入来评估;农村产业发展包括农产品加工业、旅游业等,这些产业的兴旺程度可以作为评价指标之一;农产品质量也是农村经济评价的重要内容。
4. 农村社会农村社会是评价一个乡村美丽程度的重要方面。
农村社会评价指标包括农村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
农村教育可以考量村庄的学校和教师资源,以及学生的教育程度;医疗可以考察村庄的医疗设施和卫生条件;社会保障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这些社会福利的健全性也是乡村美丽的重要指标。
5. 社区治理社区治理是农村建设美丽乡村的基础。
社区治理评价指标包括村民自治能力、社区组织建设等。
自治能力可以考察村民参与决策、社区自治规范等;社区组织建设可以考察社区干部队伍建设、社会组织活跃情况等。
6. 设施建设设施建设是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评价乡村美丽的设施建设指标包括道路交通、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以及公共设施如卫生间、垃圾处理等。
这些设施的覆盖程度和运营状况可以作为评价指标之一。
7. 乡村文化乡村文化是乡村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内容。
评价乡村文化的指标包括文化活动举办情况、传统文化的传承等。
文化活动可以考察村庄举办的节日庆典、演出等;传统文化传承可以考察乡村的传统手艺、民间艺术等是否得到保护和传承。
8. 村庄规划村庄规划是农村建设美丽乡村的基础。
评价村庄规划的指标包括土地利用率、建筑风格、历史街区保护等。
2016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汇总表一、背景介绍“美丽乡村”是近年来中国提出的一个全新的发展理念,旨在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农村现代化、改善农村环境、提升农民生活水平。
2016年,国家启动了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对全国的农村进行改造升级,建设美丽乡村。
为了确保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的实施效果和支出绩效,需要对项目进行评价和汇总分析。
本文将对2016年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支出绩效进行评价,并制作汇总表,以便更好地了解项目的实施情况和效果。
二、评价指标为了评价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的支出绩效,我们选取了以下几项指标:1. 农村环境改善情况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改善农村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因此,我们需要对改造升级的农村环境进行评价,包括道路、绿化、污水处理等方面的改善情况。
2. 农民收入增加情况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还应当关注农民的经济收入情况,项目的实施是否能够为农民带来增加的收入。
我们需要对村民的收入情况进行调查和比较,以便了解项目对经济产出的贡献。
3. 旅游业发展情况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还应当考虑农村旅游业的发展,是否有更多的游客前来旅游,是否有更多的旅游收入。
我们需要对村庄周边的旅游环境和旅游收入情况进行评价,以便了解项目对旅游业的促进作用。
4. 项目成本项目成本是评价项目支出绩效的一个重要指标。
我们需要对项目的成本进行核算和分析,以便了解项目的经济性和成本效益。
三、汇总表格根据以上的指标,我们对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进行了评价和分析,并制作出了以下的汇总表格:序号项目名称农村环境改善农民收入增加旅游业发展项目成本(万元)1 北京市房山区张坊87.5% 15% 27.3% 8002 河北省遵化市新店92.3% 20% 19.5% 12603 山东省高密市紫河85% 19% 31.2% 9604 江苏省大丰市华庄90% 22% 14.8% 12205 湖南省道县高庙88% 16% 22.5% 970总计88% 18% 23.1% 5210 通过以上的汇总表格,我们可以了解到以下情况:1.北京市房山区张坊的农村环境改善是所有项目中最好的,达到了87.5%。
美丽乡村建设考核评价1基本要求1.1三年内未发生重大责任事故,包括重大安全事故、重大环境污染事故、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重大社会治安事件、重大违法用地事件、重大生态破坏事件等。
1.2三年内未发生甲、乙类传染病爆发流行事件。
1.3计划生育工作达到上级下达的年度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要求。
1.4三年内未发生其他造成重大不良社会影响的事件。
1.5不符合以上任一条件的,实行一票否决。
2评价原则2.1科学性原则。
采用科学的手段和方法,确定科学的美丽乡村评价指标体系,客观、全面、准确地评价美丽乡村,重点凸显美丽乡村的内涵和目标。
2.2全面性原则。
美丽乡村的评价应覆盖美丽乡村的前期规划设计、村容环境、产业发展、配套设施、社会事业发展、村务管理等各个环节,合理确定指标和分值。
2.3客观公正原则。
按照评价指标的要求,公开透明、实事求是的进行衡量和考核评价。
2.4激励引导原则。
充分发挥美丽乡村评价的引领作用,鼓励先进,正向引导。
3考核指标及评分标准3.1本标准规定美丽乡村考核主要从村庄规划、村容环境、基础设施、经济发展、公共服务、村务管理六模块展开。
具体考核指标及评分标准见下表3.1。
4评分方法4.1评分公式总体评价得分=村庄规划得分+村容环境得分+基础设施得分+经济发展得分+公共服务得分+村务管理得分+加分项得分。
4.2评价等级总分为单项得分之和,满分为100分(不含附加分)。
单项计分办法参照评分标准打分,或经过计算后确定分数。
拟由市命名的美丽乡村得分应在90分(含90分)以上,总分达到95分以上(含95分)为优秀,90-95分为良好,85-90 分为合格,在85分(不含85分)以下的为不合格,美丽乡村验收不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