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评价指标汇总表
- 格式:xls
- 大小:31.50 KB
- 文档页数:1
2023年我国美丽休闲乡村范标准指标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对生活质量和生态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美丽休闲乡村的建设成为了当前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途径。
为了规范和促进美丽休闲乡村的建设,各级政府已经提出了一系列的标准指标。
本文将对2023年我国美丽休闲乡村范标准指标表进行详细解读,以期为美丽休闲乡村的建设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自然环境指标1. 森林覆盖率:美丽休闲乡村必须具备较高的森林覆盖率,达到国家规定的最低标准。
2. 湿地保护:保护湿地是美丽休闲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要求乡村内有一定比例的湿地保护区。
3. 水质清洁度:乡村的水质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清洁标准,不得出现严重污染现象。
4. 空气质量:乡村的空气质量必须良好,不得出现严重的空气污染。
二、人文环境指标1. 乡村建筑规划:乡村建筑要符合当地的传统文化和环境特点,不得破坏风景和生态环境。
2. 文化活动设施:乡村必须配备一定规模的文化活动设施,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娱乐活动。
3. 乡村风俗习惯:乡村风俗习惯要符合当地的传统文化,保持当地的传统风情。
4. 文化遗产保护:乡村要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保持乡村的历史文化特色。
三、基础设施指标1. 道路建设:乡村道路要保持畅通,方便游客和居民出行。
2. 水电供应:乡村必须保证水电供应的稳定和充足,不得出现供水不足、停电等现象。
3. 通讯网络:乡村要建设完善的通讯网络,确保通讯畅通便利。
4. 卫生设施:乡村必须建设完善的卫生设施,保障居民和游客的生活环境卫生。
四、产业发展指标1. 农业产业:乡村可以发展一定规模的农业产业,但不得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2. 乡村旅游业:鼓励发展乡村旅游业,提供丰富多样的旅游项目和服务。
3. 扶贫产业:乡村可以发展一些扶贫产业,提高农民收入,改善乡村经济状况。
4. 生态产业:鼓励发展一些生态产业,以保护环境和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
五、管理和服务指标1. 村民自治组织:要建立健全的村民自治组织,提高村民参与乡村建设的意识和能动性。
省级中心村建设成效类基本指标(100分)一、建设规划编制及执行(5分)1、中心村选址科学合理的,得0.5分;符合新一轮土地运用总体规划,并与产业发展规划、村镇建设规划等相衔接的,得0.5分;2、规划人口规模达到《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规划(-)》规定的,得1分;3、规划体现乡村特色和地区特点的,得1分;4、在规划制定过程中,充足尊重农民意愿的,得1分;5、中心村建设规划贯彻较好的,得1分。
以上各项不完全符合规定的酌情得分。
二、重点建设任务(75分)(一)垃圾解决(10分)1、建立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交通便利且转运距离较近的村庄,生活垃圾可按照“户集、村收、乡镇转运、市县解决”的方式收运解决;其她村庄的生活垃圾通过“户集、村收、乡镇解决”等合适方式就近解决的,得3分;合理配备垃圾桶、垃圾房或垃圾池、垃圾收集和清运设备的,得1分;2、生活垃圾及时打扫、收集,日产日清,中心村内无暴露和积存垃圾的,得4分;3、垃圾解决选择符合农村实际和环保规定、成熟可靠的终端解决工艺,履行卫生化的填埋、焚烧、堆肥、沼气解决和垃圾发电等方式的,得2分。
以上各项不完全符合规定的酌情得分。
(二)饮水安全巩固提高(6分)1、结合“十三五”国家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高工程,通过区域集中供水、小型集中供水等方式,扩大农村自来水使用覆盖面,提高饮水安全保障水平,安全饮水普及率达到100%的,得4分;2、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原则》,水压水量可以较好满足生活需求的,得2分。
以上各项不完全符合规定的酌情得分。
(三)卫生改厕(7分)1、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0%以上的,得5分,否则酌情得分;2、无露天粪坑和简易茅厕的,得2分,否则不得分。
(四)房前屋后环境整治(6分)1、电力、通信线路架设安全规范、无违章交越和搭挂的,得3分;2、有序堆放杂物,实现村庄内无乱搭乱建、乱堆乱放的,得3分。
以上各项不完全符合规定的酌情得分。
(五)道路畅通(10分)1、纳入年度乡村道路畅通工程的村庄,实行通村主干道路拓宽改造,路宽达到4.5米的,得2分;未纳入年度乡村道路畅通工程的村庄,除受有关政策法规和特殊自然条件限制的,通村主干道路路宽达到3.5米的,得2分;2、村内主干道路采用水泥、沥青或者砖石等乡土材质硬化,路宽一般不低于3.5米的,得6分;3、村内路网布局合理,主次分明的,得2分,否则酌情得分。
附件3 海南省美丽乡村建设考核评分表(自然村)说明:本评分表适用于自然村评价,综合得分65—80分为基础型美丽村庄,80—95分为提升型美丽村庄,95—120分为宜居型美丽村庄。
类别项目编号建设内容分数权重村1 村2 村3 村4 村5 村6 村7 村8 村9 村10(一)规划科学布局美(10分)规划合理 1村庄编制建设规划,并将村庄建设规划图在公告栏公示(2分),规划功能布局合理(1分),能按照规划进行布局建设(1分)。
4制度完善 2建立健全农村住房规划报建审批制度(1分),推行农村建房管理制度化、规范化(1分)。
2建设规范 3严格执行村庄建设规划,新建房屋符合规划与法规规定(1分),严控房屋建筑的体量、风格和色调(1分)。
2- 1 -监管到位 4强化“两违”建房巡查防控,确保村庄规划区范围无“两违”建筑(2分)。
2(二)设施配套功能美(15分)道路交通 5村庄道路通达,有客运或公交网络覆盖(1分),就近建设有候车亭(1分),村内道路铺装率90%以上(2分)。
4 村庄亮化 6村庄电力设施完善,用电安全、方便,农户通电率100%(2分);村道、巷口、公共活动场所有路灯和照明(2分)。
4 通讯网络7 广播电视、电话、网络通达(3分)。
3 公服保障8有便民服务中心、文化体育场所、零售购物点、农村金融服务点(限于行政村所在自然村)等设施(4分)。
4(三)生态人居环境垃圾处理9村庄有垃圾收集点(1分),有定期收集、运送垃圾的垃圾车(1分),有专职或兼职保洁员(1分),有环境7- 2 -美(42分)卫生保洁长效机制,经费有保障(1分);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运工作(1分);村内道路、绿化带、房前屋后、公共场所等保洁及时,无明显垃圾(2分)。
卫生厕所10新建、改建农村住宅厕所建设符合无害化卫生要求(2分),村庄95%以上农户建有无害化卫生厕所(3分)。
5污水治理11 有污水排放暗沟覆盖90%以上农户(2分),村庄建设生物厌氧池或人工湿地等污水处理设施(2分),污水处理率达到85%以上(2分)。
农村建设美丽乡村评价指标1. 简介农村建设美丽乡村评价指标涉及了农村建设的各个方面,包括农村环境、农村经济、农村社会等。
本文将从多个维度探讨这些评价指标,希望能够为农村建设提供一些参考。
2. 农村环境农村环境是评价一个乡村美丽程度的重要因素。
它包括乡村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自然环境方面,可以考察村庄的绿化率、空气质量等指标;人文环境方面,可以考察村庄的文化传承程度、历史建筑保护情况等指标。
3. 农村经济农村经济是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
评价美丽乡村的经济指标包括农民收入、农村产业发展、农产品质量等。
农民收入可以根据农民的平均年收入来评估;农村产业发展包括农产品加工业、旅游业等,这些产业的兴旺程度可以作为评价指标之一;农产品质量也是农村经济评价的重要内容。
4. 农村社会农村社会是评价一个乡村美丽程度的重要方面。
农村社会评价指标包括农村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
农村教育可以考量村庄的学校和教师资源,以及学生的教育程度;医疗可以考察村庄的医疗设施和卫生条件;社会保障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这些社会福利的健全性也是乡村美丽的重要指标。
5. 社区治理社区治理是农村建设美丽乡村的基础。
社区治理评价指标包括村民自治能力、社区组织建设等。
自治能力可以考察村民参与决策、社区自治规范等;社区组织建设可以考察社区干部队伍建设、社会组织活跃情况等。
6. 设施建设设施建设是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评价乡村美丽的设施建设指标包括道路交通、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以及公共设施如卫生间、垃圾处理等。
这些设施的覆盖程度和运营状况可以作为评价指标之一。
7. 乡村文化乡村文化是乡村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内容。
评价乡村文化的指标包括文化活动举办情况、传统文化的传承等。
文化活动可以考察村庄举办的节日庆典、演出等;传统文化传承可以考察乡村的传统手艺、民间艺术等是否得到保护和传承。
8. 村庄规划村庄规划是农村建设美丽乡村的基础。
评价村庄规划的指标包括土地利用率、建筑风格、历史街区保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