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概述和发展史共31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3.50 MB
- 文档页数:31
化工发展史概述自有史以来,化学工业一直是同发展生产力,保障人类社会生活必需品和应付战争等过程密不可分的.为了满足这些方面的需要,它最初是对天然物质进行简单加工以生产化学品,后来是进行深度加工和仿制,以至创造出自然界根本没有的产品.它对于历史上的产业革命和当代的新技术革命等起着重要作用,足以显示出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编辑本段古代的化学加工化学加工在形成工业之前的历史,可以从18世纪中叶追溯到远古时期,从那时起人类就能运用化学加工方法制作一些生活必需品,如制陶,酿造,染色,冶炼,制漆,造纸以及制造医药,火药和肥皂.在中国新石器时代的洞穴中就有了残陶片.公元前50世纪左右仰韶文化时,已有红陶,灰陶,黑陶,彩陶等出现(见彩图[中国新石器时期(公元前2500年)烧制的彩陶罐],[隋代(581~618)烧制的三彩陶骆驼],[西汉(公元前 206~公元25年)制作的云纹漆]" ,[唐代(618~907)越州窑烧制的青瓷水注],[中国古代炼丹白描图]).在中国浙江河姆渡出土文物中,有同一时期的木胎碗,外涂朱红色生漆.商代(公元前17~前11世纪)遗址中有漆器破片战国时代(公元前475~前221)漆器工艺已十分精美.公元前20世纪,夏禹以酒为饮料并用于祭祀.公元前25世纪,埃及用染色物包裹干尸.在公元前21世纪,中国已进入青铜时代,公元前5世纪,进入铁器时代,用冶炼之铜,铁制作武器,耕具,炊具,餐具,乐器,货币等.盐,早供食用,在公元前11世纪,周朝已设有掌盐政之官.公元前7~前6世纪,腓尼基人用山羊脂和草木灰制成肥皂.公元1世纪中国东汉时,造纸工艺已相当完善.公元前后,中国和欧洲进入炼丹术,炼金术时期.中国由于炼制长生不老药,而对医药进行研究.于秦汉时期完成的最早的药物专著《神农本草经》,载录了动,植,矿物药品365种.16世纪,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总结了以前药物之大成,具有很高的学术水平.此外,7~9世纪已有关于三种成分混炼法的记载,并且在宋初时火药已作为军用.欧洲自3世纪起迷信炼金术,直至15世纪才由炼金术渐转为制药,史称15~17世纪为制药时期.在制药研究中为了配制药物,在实验室制得了一些化学品如硫酸,硝酸,盐酸和有机酸.虽未形成工业,但它导致化学品制备方法的发展,为18世纪中叶化学工业的建立,准备了条件.编辑本段早期的化学工业从18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是化学工业的初级阶段.在这一阶段无机化工已初具规模,有机化工正在形成,高分子化工处于萌芽时期.无机化工第一个典型的化工厂是在18世纪40年代于英国建立的硫酸厂.先以硫磺为原料,后以黄铁矿为原料,产品主要用以制硝酸,盐酸及药物,当时产量不大.在产业革命时期,纺织工业发展迅速.它和玻璃,肥皂等工业都大量用碱,而植物碱和天然碱供不应求.1791年在法国科学院悬赏之下,获取专利,以食盐为原料建厂,制得,并且带动硫酸(原料之一)工业的发展;生产中产生的氯化氢用以制盐酸,氯气,漂白粉等为产业界所急需的物质,纯碱又可苛化为,把原料和副产品都充分利用起来,这是当时化工企业的创举;用于吸收氯化氢的填充装置,煅烧原料和半成品的旋转炉,以及浓缩,结晶,过滤等用的设备,逐渐运用于其他化工企业,为化工单元操作打下了基础.吕布兰法于20世纪初逐步被索尔维法(见)取代.19世纪末叶出现电解食盐的.这样,整个化学工业的基础——酸,碱的生产已初具规模.有机化工纺织工业发展起来以后,天然染料便不能满足需要;随着钢铁工业,炼焦工业的发展,副产的煤焦油需要利用.化学家们以有机化学的成就把煤焦油分离为,,,,蒽,菲等.1856年,英国人由合成苯胺紫染料,后经过剖析确定天然茜素的结构为二羟基蒽醌,便以煤焦油中的蒽为原料,经过氧化,取代,水解,重排等反应,仿制了与天然茜素完全相同的产物.同样,制药工业,香料工业也相继合成与天然产物相同的化学品,品种日益增多.1867年,瑞典人发明代那迈特炸药(见),大量用于采掘和军工.当时有机化学品生产还有另一支柱,即乙炔化工.于1895年建立以煤与石灰石为原料,用电热法生产电石(即)的第一个工厂,电石再经水解发生乙炔,以此为起点生产乙醛,醋酸等一系列基本有机原料.20世纪中叶发展后,电石耗能太高,大部分原有乙炔系列产品,改由为原料进行生产.高分子材料受热发粘,受冷变硬.1839年美国用硫磺及加热天然橡胶,使其交联成弹性体,应用于轮胎及其他橡胶制品,用途甚广,这是高分子化工的萌芽时期.1869年,美国用樟脑增塑硝酸纤维素制成塑料,很有使用价值.1891年在法国贝桑松建成第一个人造丝厂.1909年,美国制成,俗称电木粉,为第一个,广泛用于电器绝缘材料.这些萌芽产品,在品种,产量,质量等方面都远不能满足社会的要求.所以,上述基础有机化学品的生产和高分子材料生产,在建立起石油化工以后,都获得很大发展.编辑本段化学工业的大发展时期从20世纪初至战后的60~70年代,这是化学工业真正成为大规模生产的主要阶段,一些主要领域都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和石油化工得到了发展,进行了开发,逐渐兴起.这个时期之初,英国和美国的等人提出的概念,奠定了化学工程的基础.它推动了生产技术的发展,无论是装置规模,或产品产量都增长很快.合成氨工业20世纪初期异军突起,用物理化学的反应平衡理论,提出氮气和氢气直接合成氨的催化方法,以及原料气与产品分离后,经补充再循环的设想,进一步解决了设备问题.因而使德国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建立第一个由氨生产的工厂,以应战争之需.合成氨原用焦炭为原料,40年代以后改为石油或天然气,使化学工业与石油工业两大部门更密切地联系起来,合理地利用原料和能量.石油化工1920年美国用生产,这是大规模发展石油化工的开端.1939年美国标准油公司开发了临氢催化重整过程,这成为芳烃的重要来源.1941年美国建成第一套以为原料用制乙烯的装置.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化工产品市场不断扩大,石油可提供大量廉价有机化工原料,同时由于化工生产技术的发展,逐步形成石油化工.甚至不产石油的地区,如西欧,日本等也以原油为原料,发展石油化工.同一原料或同一产品,各化工企业却有不同的工艺路线或不同催化剂.由于基本有机原料及高分子材料单体都以石油化工为原料,所以人们以乙烯的产量作为衡量有机化工的标志.80年代,90%以上的有机化工产品,来自石油化工.例如,等,过去以电石乙炔为原料,这时改用氧氯化法以乙烯生产氯乙烯,用丙烯氨氧化(见)法以生产丙烯腈.1951年,以天然气为原料,用蒸汽转化法得到一氧化碳及氢,使得到重视,目前用于生产,,个别地区用生产.石油化工发展史石油化工是20世纪20年代兴起的以石油为原料的化学工业。
(能源化工行业)磷化工概论磷化工基础第一章绪论一、磷化工的发展简史二、磷化工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1、在农业中的应用2、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3、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4、在工业水处理中的应用5、在合成洗涤剂中的应用6、在金属表面处理中的应用7、在建材工业中的应用8、在医药中的应用9、在颜料中的应用10、在塑料添加剂中的应用三、我国磷化工概况第二章磷矿石一、磷矿的分类1、磷灰石型磷酸盐矿2、含铝磷酸盐矿二、磷矿石品位三、磷矿的性质1、磷矿的物理、化学性质2、磷矿的活性四、制磷、磷酸和磷肥对磷矿石的质量要求五、我国磷矿资源的特点第三章黄磷一、黄磷的性质和用途1、磷的物理化学性质2、磷的用途二、电炉法生产黄磷的基本原理三、电炉法制磷工艺条件的控制1、对原料的要求3、电炉正常操作条件3、粗磷的精制4、安全四、电炉法制磷生产工艺流程五、电炉制磷的主要设备1、电炉2、除尘器3、冷凝塔4、受磷槽5、精制锅六、黄磷生产中的物料消耗七、红磷生产的原理及工艺第四章磷酸一、磷酸的性质和用途二、热法磷酸1、热法磷酸制备原理2、生产方法及工艺控制途径3、典型工艺流程及主要设备4、产品质量和用途三、湿法磷酸1、湿法磷酸生产的理论基础2、湿法磷酸生产的工艺流程3、工艺条件的选择和操作4、湿法磷酸的浓缩与净化第五章磷酸盐一、磷酸钠盐1、磷酸钠盐的品种和性质2、生产原理3、生产方法4、磷酸钠盐生产的主要设备5、产品质量标准1、磷酸锌盐品种与性质2、生产方法3、用途与质量标准三、磷酸钙盐1、磷酸钙盐品种和性质2、制备化学反应原理3、饲料级磷酸钙的生产〈1〉水萃取普钙法〈2〉湿法磷酸法4、脱氟磷酸钙5、活性磷酸钙6、产品用途和质量标准第六章、聚磷酸盐一、聚磷酸盐的分类和结构二、聚磷酸盐的重要化学性质1、焦磷酸钠2、焦磷酸钙四、三聚磷酸钠1、结构和性质2、制备原理3、生产方法4、生产的主要设备5、三聚磷酸钠技术改造6、产品质量标准和用途第七章磷肥一、磷肥的品种和性质1、磷肥的分类2、磷肥的品种和性质3、磷肥的性质二、磷酸铵1、磷酸铵的性质2、磷酸铵生产中的化学反应3、生产工艺条件4、磷酸铵生产工艺流程5、产品质量和消耗定额三、过磷酸钙1、过磷酸钙的组成和性质2、普通过磷酸钙3、重过磷酸钙四、钙镁磷肥1、钙镁磷肥的组成和性质2、钙镁磷肥生产的基本原理3、钙镁磷肥生产的工艺流程4、消耗定额和质量标准第八章、三废的治理和利用一、三废对环境的影响1、氟化物对人体的影响2、氟化物对动物的影响3、氟化物对植物的影响二、含氟废气的治理和利用三、含氟废水的治理和利用四、粉尘、废渣的治理和利用第一章绪论磷化学工业是以磷矿石为原料,经过物理化学加工制得各种含磷制品的工业。
重庆化工发展历程概括一)重庆化工行业产业链概述1.重庆的化学工业优势首先,重庆及周边地区天然气、页岩气、盐卤资源相对丰富。
其次,重庆的水、电、天然气、蒸汽、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综合成本比沿海地区低30%左右,综合竞争优势明显。
经过60多年的发展,化学工业已成为重庆市六大支柱产业之一。
2011年,重庆市共有规模以上化工企业298户,实现工业总产值902亿元,基本形成了长寿、涪陵两大化工基地和万州等特色化工集中区,初步实现天然气化工、石油化工、氯碱化工等产业耦合发展。
但重庆化学工业发展也面临一些现实问题:产业结构不尽合理,高附加值产品所占比重低;节能减排任重道远,能耗仍然偏高;企业利润率偏低。
2.重庆市化学工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产业结构不尽合理,高附加值产品所占比重低。
虽然天然气化工已初步形成有特色、技术先进的产业链,但由于天然气供应紧张和价格持续上涨,产业规模受到限制;没有布局大型炼油企业,有机化工原料本地配套率低,以上两因素制约化工产业链的深度延伸,造成重庆市化工主要行业种类的工业总产值比例不协调。
如化肥的比重达18.4%,比全国行业水平高7.4个百分点,专用化学品、合成材料的比重为17.5%、13.2%,分别比全国行业低7.7、3.4个百分点 (见表1)。
表1 重庆化工和全国化工重点行业产值分类占比表2).节能减排任重道远,能耗仍然偏高。
2005―2010年,重庆市化学工业万元产值能耗虽从2.24吨标煤下降至0.96吨标煤,但与全国化学工业万元产值能耗(2010年为0.60吨标煤)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待增强。
3).经济效益有待提高,企业利润率偏低。
2011年,重庆市化学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5.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净资产收益率为13.4%,低于全国平均水平8.7个百分点,综合竞争力与行业先进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
二) 重点化工产业集聚工业园1.长寿化工基地(长寿经开区重化工园)争取布局千万吨炼化一体化项目,为全市化工发展提供石化原料;加快建设MDI一体化项目,打造西部聚氨酯产业高地;整合全市甲醇资源,建设MTO/MTP装置,实现烯烃原料自给;打造醋酸/BDO一体化产业链,发展下游乙醇、聚乙烯醇、EVA、GBL等产品;优化精细化工产品结构,重点发展钛****和医药中间体;做大橡胶产业,开发不溶性硫和新型汽车轮胎。
化工的发展历程化工人类与化工的关系十分密切,在现代生活中,几乎随时随地都离不开化工产品,从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到文化艺术、娱乐等精神生活,都需要化工产品为之服务。
有些化工产品在人类发展历史中,起着划时代的重要作用。
它们的生产和应用,甚至代表着人类文明的一定历史阶段。
目录词语解释化工chemical industry化工与人类文明化工与材料化工与能源化工与其他科学技术分支的划分化工与互联网词语解释化工chemical industry化工与人类文明化工与材料化工与能源化工与其他科学技术分支的划分化工与互联网•化工发展史概述•古代的化学加工•早期的化学工业•化学工业的大发展时期•现代化学工业词语解释词目:化工拼音:huà gōng基本解释1. [chemical industry]∶化学工业的简称化工厂2. [chemical engineering]∶化学工程的简称化工系3. [the operations of nature in producing changes]∶自然的造化者详细解释1. 指自然的造化者。
语本汉贾谊《鵩鸟赋》:“且夫天地为鑪兮,造化为工。
” 唐元稹《春蝉》诗:“我自东归日,猒苦春鸟声。
作诗怜化工,不遣春蝉生。
” 宋范成大《荔枝赋》:“钟具美於一物,繄化工之所难。
” 元元淮《立春日赏红梅之作》诗:“应是化工嫌粉瘦,故将颜色助花娇。
” 清王士禛《渔洋诗话》卷上:“余因思《诗》三百篇,真如化工之肖物。
”2. 自然形成的工巧。
明李贽《杂说》:“《拜月》《西厢》,化工也;《琵琶》,画工也。
夫所谓画工者,以其能夺天地之化工,而其孰知天地之无工乎?” 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七:“ 方回笔墨之妙,真乃一片化工。
”3. 化学工业、化学工程、化学工艺学、化工单元操作等术语的简称,通常指化学工业或化学工程。
化工chemical industry化学工业(chemical industry)、化学工程(chemical engineering)、化学工艺(chemical techno-logy)都简称为化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