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尔图河河床演变整治措施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37.00 KB
- 文档页数:4
《河床演变与整治》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30163 学分:2 总学时:34大纲执笔人:匡翠萍大纲审核人:刘曙光一、课程性质与目的《河床演变与整治》是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它是研究自然情况下或修建整治建筑物后河流河床发生冲淤变化的过程的一门科学,根据河床冲淤变化采用科学的整治手段来调整河流的来水来沙过程,以达到防洪抗旱、疏通航道、围垦灌溉、稳定河床、蓄水发电多功能地利用河流,并兼顾水利水产等其他事业,以及环境与生态保护,以获得合理的最大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因此河床演变及整治在河流的开发、利用与治理特别是港口与航道工程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同时与土木工程、交通工程和环境工程等学科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通过《河床演变及整治》的教学,使得学生了解和掌握与河床演变及整治相关的河流动力和泥沙运动方面的理论知识,了解河流治理的主要措施和手段。
二、课程基本要求《河床演变与整治》作为一门工程运用学科,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水力学(或流体力学)、河流动力学的基础知识;要求教师具有全面的流体力学和河流动力学知识,全面的河流治理知识和工程经验。
三、课程基本内容1.绪论:河流治理工程的基本性质、国内外河流治理工程的历史和现状等。
2.河床演变与整治的一般问题:(1)河流的一般特性:山区河流和平原河流的一般特性,包括河床形态、水流及泥沙运动、河床演变等。
(2)河床演变的基本原理:包括河床演变分类、影响河床演变的主要因素、河床演变的基本原理、河流的自动调整作用等。
(3)河流的水力几何形态:包括河床的稳定性、造床流量、河相关系和河流纵剖面等。
(4)整治建筑物及整治手段:包括河道整治及规划、洪水河床整治、枯水河床整治、河床整治建筑物及其材料和构件。
3.自然河流河床的演变及整治:(1)顺直型河流的演变及整治:顺直型河段特性、演变规律、形成条件及整治工程。
(2)蜿蜒型河段的演变及整治:蜿蜒型河段特性、演变规律、形成条件及整治工程。
浅谈城市河道整治及提升水环境的方法[五篇范文]第一篇:浅谈城市河道整治及提升水环境的方法浅谈城市河道整治及提升水环境的方法欧永铄佛山市顺德区大良街道国土城建和水利局(广东佛山)摘要:随着我国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河道环境就成为提升城市的品味、改善居民生活质量的途径。
城市河道是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发挥着城市防洪排涝及引水抗旱的作用。
供参考。
关键词;河道整治;规划;健康河流;提升河流一、传统河道整治模式存在的问题1、治理理念有待完善和更新河流的规划设计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和发展的,一成不变的设计不符合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理念。
传统的“工程水利”着重重视河道的防洪、航运等功能,造成河流的资源、生态功能等被忽视、被淡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对治水的思路进行重大的调整和创新,使河道达到“安全”、“资源”、“环境”的有机结合。
2、缺乏全面的规划同一条河流经常是由流经地区的不同省、市、县河道管理机构进行分段管理,各管理机构各自为政,缺乏对整条河流的统一认识和全面规划。
在治理方面,常常采取“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方式,对河道结构、功能、生态系统等缺乏科学统一的规划,常产生如下问题。
(1)河道功能单一化。
过去几十年由“工程水利”主导的水利思想,片面强调河流的防洪排涝等功能,使得河流系统演化为单调的泄洪道和排污沟,原有的经济、生态、社会、文化功能丧失或得不到充分发挥。
(2)水体污染严重,河湖生态系统失衡。
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废污水排放量与日剧增;农业生产方式与土地利用方式对水环境产生的农业面源污染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缺乏有效的治理措施;此外,治污规划相对滞后,废水、污水收集处理系统不够健全,导致雨污混流现象十分严重,河道富营养化程度增加,水生植物茂密,水环境严重恶化。
(3)河岸开发不合理,河岸带环境退化。
河流的自然流动状态及其所带来的适度洪水冲刷对河岸带生态意义重大,然而人们在解决河流水文特征改变时往往忽略了河流的自然属性,以防洪为名,进行人工化的整治和景观建设,城市化建设造成河岸带地区地表硬化,如混凝土块石护坡等导致洪水对岸边的冲刷频率和幅度很小,使得河岸带土壤湿度减少、地下水位降低、生物多样性降低,造成河岸带生态系统退化。
河床断面整治工程方案一、工程概述本工程位于XX省XX市XX县,工程范围为XX河段,总长XX公里。
该河段由于多年的自然侵蚀和人为破坏,河床断面不规则,淤积严重,河道狭窄,水流缓慢,易发生涝灾。
为了改善河道条件,提高水利设施利用效益,维护河道生态环境,充分发挥水资源的综合效益,对该河段进行河床断面整治工程。
二、工程目标1. 优化河道结构,使水流顺畅、稳定,减少水土流失,降低倒淤泥沙产生的水患危害。
2.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益,减少河道漫滩,增加有效灌溉面积,提高农作物产量。
3. 保护河道生态环境,促进水生态系统平衡,提高水环境质量。
4. 提升河道景观价值,增加旅游观赏功能。
三、工程内容1. 河床整治(1)河床清淤。
利用挖掘机等设备,清除河道淤积物,确保河床平整。
(2)河床整平。
根据设计要求,对河床进行整平,使其达到设计标高。
(3)河床加固。
采用适当的材料,对河床进行加固,增强其承载能力。
2. 边坡处理(1)沿岸植被恢复。
在河道两岸铺设适当的植被,加强边坡的护坡作用。
(2)边坡护塘。
对边坡进行护塘处理,加固边坡结构,防止发生滑坡。
3. 岸线整治(1)岸线修复。
对河道岸线进行修复,修建护岸工程,加强岸线稳定性。
(2)景观布置。
在适当位置设置观景平台、休闲长廊等设施,提升河道景观价值。
4. 设施建设(1)河道清淤设施。
在河道上设置清淤设施,定期清理河道淤积物。
(2)水文监测设施。
设置水文监测站点,监测河道水位和流量变化,为后续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五、工程实施步骤1. 勘测设计。
对工程范围进行详细勘测,设计合理的河道整治方案。
2. 采购材料。
根据设计要求,采购所需的材料和设备。
3. 施工准备。
组织施工人员和设备,统一施工计划。
4. 施工实施。
按照设计要求,对河道进行清淤、整平、加固等工程。
5. 竣工验收。
完成施工后,进行工程竣工验收,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6. 水资源管理。
加强河道巡查和维护管理,确保河道环境良好。
河流沉降治理方案背景介绍河流沉降是指河流河床下降的过程。
随着人类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生活在河岸边和水域附近。
同时,城市化进程也导致了城市排水系统的不断完善,进一步导致了大规模的河流沉降。
河流沉降会导致许多问题,如河水淤积、河堤倒塌、水位波动等,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生存都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针对河流沉降问题需要寻找发生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
河流沉降原因河流沉降的原因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种:1.自然因素:受气候变化、地质构造等自然因素的影响,河床在一段时间内会自然下降。
2.人为因素:人类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以及频繁的建筑、挖掘活动等所导致的大规模河流沉降。
3.漫滩坍塌:由于先前的冲刷或开挖等活动,在漫滩处形成不稳定斜坡,斜坡上的松散物质随时可以坍塌,导致河床下降悬移物淤积。
河流沉降治理方案对于河流沉降的治理,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监测:对河流沉降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及时掌握河床下降的规模和速度,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理方案。
2.河流生态环境的修复:植树造林、草皮种植、河卵石铺设等手段,保护河流生态环境并改善生存条件,有利于河床稳定和恢复。
3.河源改善:加大水源治理力度,控制土地的开垦和开采等人为因素,加强监管和执法,防止新的河流沉降。
4.堤防加固:加强对河岸和堤防的加固和巩固,减少河流因为侵蚀和淤积而导致的沉降。
5.人工除淤:定期采取人工除淤,减少水体淤积对河流沉降的影响。
结论河流沉降不仅对生态环境造成重大影响,也会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为了遏制河流沉降的趋势,需要加强监督和治理力度,在河源改善、河流生态修复、以及人工除淤等方面下功夫,共同保护我们的家园,让我们的河流更加健康、无污染、丰美和美丽。
河床改造实施方案一、前言。
河床改造是指对河流的底部和两岸进行整治和改造,以提高河流的水质和生态环境,保护河岸和沿岸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沿岸经济的发展。
本文将就河床改造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二、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许多河流的河床存在着淤积、污染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河流的水质和生态环境。
同时,一些河床的河岸护岸设施老化严重,存在安全隐患,需要进行改造和加固。
三、实施方案。
1. 河床清淤。
对于淤积严重的河床,首先需要进行清淤工作。
清淤工作可以采用机械清淤或者人工清淤的方式,将河床中的淤泥、垃圾等杂物清理干净,恢复河床原有的深度和流畅度。
2. 河道疏浚。
对于河道疏浚,可以采用人工或者机械进行疏浚作业,将河道中的杂草、水草等清理干净,保持河道的通畅,促进水流的顺畅。
3. 河岸护岸加固。
针对老化严重的河岸护岸设施,需要进行加固和改造。
可以采用加固桩、挡土墙等方式,加固河岸护岸,确保其稳固和安全。
4. 河床生态修复。
河床改造不仅要注重河床的清淤和疏浚,还需要进行河床生态修复工作。
可以在河床中种植水生植物,增加河床的生态环境,改善水质。
5. 河床环境监测。
河床改造完成后,需要进行河床环境的监测工作,定期对河床的水质、生态环境等进行监测,确保河床的改造效果。
四、实施效果。
通过以上的河床改造实施方案,可以有效地改善河床的水质和生态环境,保护河岸和沿岸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沿岸经济的发展。
同时,河床改造也能够提升城市的形象,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
五、结语。
河床改造是一项重要的环保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引起大家对河床改造工作的重视和关注,共同为改善河流的水质和生态环境做出努力。
水利规划中河道整治措施研究随着城市发展和工农业生产的增长,河道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泥沙淤积、污染物排放、底泥淤积等问题日益凸显,给环境和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为了保护和改善河道环境,水利规划中河道整治措施研究变得至关重要。
一、梳理整治目标河道整治的核心目标是恢复和改善河道生态,提高水环境质量。
具体实现目标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1)清淤清污:河道底泥、淤积物中含有大量污染物,严重影响水质和生态环境,需要将其清除。
(2)修建水生态工程:修建湿地、植物园、水草区等,提高水环境质量和生态系统稳定性。
(3)维护河岸和滨水区:通过固结、加固、植被覆盖等手段,保护和恢复河岸和滨水区生态功能。
(4)防洪备汛:针对不同的洪水灾害情况,制定相应的防洪预案,并加强洪水监测和遥测预报。
二、探索整治手段探索适合不同河道状况的整治手段,是有效解决河道环境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具体手段可以包括:(2)工程整治:通过河道整体规划、深槽挖掘、河床加固等方式,改善河道流态和生态环境。
(3)水土保持:采取措施防止泥沙淤积、河岸崩塌等问题,保障河道生态环境稳定。
(4)防汛措施:建设防洪墙、加强河滩清理、加强水情监测等措施,有效应对洪水灾害。
三、加强管理和监测加强河道管理和监测,保障整治效果和维护河道环境长期稳定。
具体措施可以包括:(1)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包括水质、水位、洪水等各项指标的监测,提高现场监测和在线监控的能力。
(2)定期检查和维护:定期对河道进行巡查,及时发现和处理河道环境问题,保障整治效果。
(3)加强宣传和教育: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社会公众对河道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行动。
河道整治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发表时间:2020-12-31T15:16:36.153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0年18期作者:马家福[导读]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不断地加快了县域城镇建设的脚步。
伴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马家福宜良县河道管理局云南昆明 650000摘要: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不断地加快了县域城镇建设的脚步。
伴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与之而来的城镇垃圾以及建筑垃圾逐渐增加,城镇垃圾与建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最直接的展现在了河道方面。
河道是县域城镇生态系统的一环,部分河道还承担着城镇防洪及居民供水的重任。
因此,加强河道整治工作就成了现阶段发展的主要任务,只有做好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才能让县域城镇经济得到长足的发展。
本文将简述河道整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够提高县域城镇河道整治质量,改善县域河道水质,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河道整治;问题;措施引言:伴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以及个人经济的发展,人们愈发重视县域城镇的环境问题,其中,县域城镇中小河流的整治最为重要。
目前,国家正大力推行可持续发展理念,要做好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就必须要将河道整治工作重视起来。
但是,河道整治工作并非是一个短期就能见到成效的,因此,必须在长期的河道整治工作中,做好相应的规划,引进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河道整治工作的质量。
1 河道整治存在的问题河道整治的核心就是治水,提高河道水质,减少河道中的垃圾以及有害物质。
县域城镇中小河流是县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而城镇中的河道是一个城镇的名片,是城镇快速发展以及社会文明的体现,是保障城镇绿化的根本保障,也是城镇生态系统快速发展的关键,想要促进县域城镇经济的健康发展,就必须要加强对河道的整治,提高河道的水质。
河道整治工作是改善县域城镇水环境的工作之一。
同时,也能让城镇居民与水环境和谐发展。
宜良县境内大小河流隶属珠江流域西江水系南盘江上游地区。
河流整修及治理方案的探讨概述河流是人类生活中重要的自然资源,它不仅提供了人们饮用水和农业灌溉水源,还为生态系统提供了生存和繁衍的环境。
然而,随着人口增长和工业化的发展,许多河流面临着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威胁。
为了保护和修复河流的生态环境,我们需要制定和实施有效的整修和治理方案。
河流整修方案河流整修是指通过清淤、疏浚和绿化等措施,改善河流的水质、水量和水生态环境。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河流整修方案:清淤和疏浚由于河流长期受到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影响,往往会导致河床淤积和狭窄,限制了水的流动和供应。
因此,清淤和疏浚是整修河流的重要步骤。
通过清除淤泥和障碍物,扩大河道横截面,可以增加河流的容量和水流速度,改善水质和水生态环境。
植被恢复和绿化河流周围的植被是保持水土的重要因素,它不仅可以防止水土流失,还能提供生态环境和鱼类栖息地。
因此,植被恢复和绿化是河流整修的关键措施。
通过种植河岸带的植物,可以增加河流周围的植被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改善水质和水生态环境。
水质监测和治理河流的水质是衡量其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
为了保护和改善河流的水质,我们需要建立水质监测站和监测网络,定期对河流水质进行监测和评估。
通过监测数据,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水质污染问题。
此外,对于已经受到污染的河流,我们还需要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如建设污水处理厂和限制工业废水排放。
河流治理方案河流治理是指通过政策和行动,促进河流的可持续管理和保护。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河流治理方案:立法和政策支持制定和实施相关的法律和政策,是促进河流保护和治理的关键。
政府可以通过立法,规范和限制河流开发和利用的行为,推动环境保护和资源回收利用。
此外,政府还可以提供经济和技术支持,鼓励企业和公众参与河流的整修和治理工作。
公众参与和宣传教育公众参与是河流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可以组织公众参与活动,鼓励人们了解河流的重要性,并提供相关的信息和培训。
通过公众的参与和宣传教育,可以增强公众对河流保护和治理的意识和责任,并形成良好的社会共识。
1
古尔图河河床演变整治措施论文
摘要:河流中的泥沙运动是产生河床演变的主要原因,河床冲淤变化也是泥沙运
动的结果;因此,研究河床演变规律、了解河流泥沙的来源和特性,是整治泥沙
危害的首要任务。
关键词:河床演变;泥沙;整治
1.引言
新疆河流均为冲积扇河流,全疆绝大部分灌区、村庄、主要城镇均处于各河
道冲积扇上;新疆乌苏市古尔图镇及农七师123、124、125、127团就位于古尔
图河下游的冲积扇上;古尔图河发源于发源于天山北麓的博罗科努山,属于典型
的山区季节性多泥砂河流,每年汛期暴雨、泥石流导致上游河床严重淤积,险情
不断,水利工程损毁严重,造成引水排沙两难的境地;下游自然环境因河床演变
和人为因素破坏,导致部分国家级保护植物如野生胡杨、白梭梭等自然植被枯死,
农业需水量得不到满足,给古河流域的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严重制约了农业
经济的发展;因此,了解和掌握河床演变规律、整治泥沙淤积具有重要意义,同
时也是保护自然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2.古尔图河河床演变基本规律
古尔图河流经古尔图牧场,在甘家湖牧场与奎屯河、四棵树河汇合,由南至
北注入艾比湖。古尔图河全长115公里。主要由五条支流汇合而成,后经哈拉少
拉山流出,河床最宽处250米左右,由南至北而下,年径流量3.45亿立方米,
泉水年涌水量2.61亿立方米,汛期最大瞬时洪峰流量110m3/s。
2.1古尔图河河流的形态和水沙运动的特征
a河流的形态特征:古尔图河河流位于山高坡陡、地质构造复杂的山区,其
河床断面呈“V”形与“U”形相间,断面窄深,河流的宽深比较小,中水河床与
洪水河床没有明显的分界线。河流受地质构造和岩性变化的影响,形成峡谷和宽
河谷相间的河道平面形态;峡谷河段岸坡陡峭,岩基外露,两岸山峰矗立,水流
湍急;宽河谷河面开阔,岸坡平缓,阶地发育,存在河漫滩等卵石、泥沙堆积物。
b古尔图河河流的水沙特征
①古尔图河水情特征:古尔图河属于山区季节性多泥沙河流,河道枯水期(流
2
量10m3/s以下)有5个月,即1、2、3、4、5月上旬、12月中下旬;平水期(流
量10m3/s—30m3/s)有4.5个月,即5月中下旬,6月上旬、9、10、11、12月
上旬;洪水期(流量30m3/s个以上)有2.5个月;水量随气温、降雨变化较稳定,
且在时间、空间分布规律较明显。
②古尔图河泥沙特征:河流泥沙主要来自汛期暴雨的水土侵蚀,全年来沙量
几乎集中在汛期的几此洪峰过程中,且水流泥沙以推移质为主,推移质主要由卵
石、砾石、和中粗沙组成,泥沙粒径分布范围广泛,河床内堆积的卵石一般在较
大洪水时才能移动,河床上游卵石、砾石、和中粗沙堆积物较多,下游以中粗沙、
面沙为主。
2.2影响古尔图河河床演变的主要因素
a河段进口水沙条件的影响:主要是河源来水量及其在时间空间上的分布情
况,河源来水携带推、悬移质含量汛期较饱和,平枯期携带推、悬移质含量不饱
和。
b河段出口水流条件的影响:即下游水位流量关系,主要是下游侵蚀基准点
即冲淤基点的影响,一般在7月下旬、8月上旬冲刷、淤积变化剧烈,其余时间
变化较缓慢。
c河段周界条件的影响:主要是河道的断面形态、比降、河床物质组成和人
工修建建筑物等地势、地貌因素的影响。在渠首上游整治段处,由于常年累月冲
淤变化,河滩较开阔,卵石等堆积物较多,河道纵比降较小,具有宽、浅、散、
乱的平面形态和运动特征,汛期遇到特殊情况很容易导致主河槽抬高,形成漫流,
上游淤积。
此三项因素决定了该河段河床演变的趋势和过程。其中来水来沙条件是决定
性的影响因素,人类活动也对河床演变产生重要影响。
2.3古尔图河河床演变的原因、种类及其特性
a河床演变的原因:河床演变是水流与河床相互作用的结果。从河流动力学的
角度来看,水流作用改造着河床,河床又制约、影响着水流;水流中泥沙的沉积
使河床淤高或束窄,冲刷使河床降低或拓宽。因此河床的演变过程,实质上就是
在水流作用下,河床边界的泥沙被冲刷、搬运和沉积的过程。
b河床演变的种类:由于河源来水来沙的变化、地形地势的差异,导致河床演
3
变的形式极其复杂。按其时空分布特征有如下几类:
①按河床演变的空间特征分类,可分为纵向变形和横向变形。②按河床演变
的时间特征分类,可分为单向变形和复归性变形。单向变形即河床在某段时段内
只是冲刷或淤积。③按河床演变影响的范围分类,可分为长河段变形和短河段变
形。
c河床演变特性:①河流比降较大,水流具有较强的携沙能力,输沙常处于
不饱和状态,所以古尔图河河流的河床演变是以纵向冲刷下切、横向侵蚀拓宽为
主的发展趋势。②在特殊边界条件和水文条件的局部河段,发生显著的河床变形。
③河流受外部强烈突变因素的影响,使河床发生显著的变形。
3.古尔图河河道的整治作用
a强化河床边界条件,提高河岸的抗冲刷能力。
b达到防洪标准要求,确保下游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不受损失。
c确保下游灌区用水及其人畜饮用水,延长已建水利工程使用寿命。
4.古尔图河河道的整治原则
古尔图河是以灌溉为主兼顾防洪的山区河流,在满足下游灌区工农业用水及
人畜饮用水的情况下,应严格执行防洪标准要求。因此河道的整治原则应做以下
几个方面的考虑:
a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即要有全局观念,上下游兼顾,采取各种整治措施
进行治理,使整体效益最大化。如修建堤坝、裁弯取直、堵支强干等。
b因势利导、重点整治:即根据河势的变化趋势,运用工程手段由点到线、
有步骤、有阶段地引导河势向有利的方向发展,限制和消除其不利的一面;按轻
重缓急有重点地对控制性河段、关键性工程首先实施整治。
c因地制宜,开发新材:即根据工程所在地现场情况,采取相应的整治措施,
选择相宜的建筑物结构和布置形式,尽量采用新型、高效材料或就地取材,以达
到节约工程投资、延长工程寿命和便于工程管理的目的。
5古尔图河河道的整治工程种类
a按建筑材料分:临时性整治建筑物,如用梢捆等材料修建的建筑物,此方法
常用于冲刷变化不激烈的河段上。永久性整治建筑物,如用土料、石料、混凝土、
金属等材料修建的抗冲和抗朽能力好,使用年限长的建筑物,此方法常用于冲淤
4
变化激烈的控制性河段河段上;
b按淹没与否分:分为淹没整治建筑物和非淹没建筑物。
c按照作用和水流的关系分:护坡、护底建筑物即用抗冲材料直接在河岸、
堤岸的坡面、坡脚和整治建筑物基础上做连续的覆盖保护层,以抗御水流冲刷。
d按照建筑物外形分:可分为坝和护岸等类型。
古尔图河河道从1968至2008年四十年间,在上游1+200—17+7500河上段
共修建了36座丁坝、15座暗蜗牛及17公里防洪顺堤,多年来在整治河道上有着
丰富的经验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6结语
河流中的泥沙运动是产生河床演变的主要原因,河床冲淤变化也是泥沙运动
的结果;因此,研究河床演变规律、了解河流泥沙的来源及其特性,是整治泥沙
危害变害为利的首要任务,同时也是保护自然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之一。
参考文献:
李国庆主编的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治河及工程泥沙》第四、五、
六章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