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游戏与玩具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19.00 KB
- 文档页数:3
幼儿游戏与玩具形考任务第一~六章测试及材料分析参考答案第一章测试1.在游戏中幼儿可以超越现实,按照他们的想象改变现实。
他们可以一会儿是“妈妈”,一会儿是“教师”,一会儿是“炊事员”等,这体现了幼儿游戏的(B )。
A.主动性B.虚构性C.兴趣性D.形象性2.游戏的(D )特点体现在游戏中的声、形、动、情之中。
A.主动性B.虚构性C.兴趣性D.形象性3.游戏的(C )特点使游戏既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又使游戏对幼儿有强烈的吸引力。
A.主动性B.虚构性C.兴趣性D.形象性4.《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应以(A )为基本活动”。
A.游戏B.教学C.运动D.生活5.在游戏中,幼儿总能通过不断尝试,找到适合自己能力与兴趣的游戏内容和方式方法,获得满足感和自信心。
在这个过程中,可见游戏让幼儿获得了(C )内部心理体验。
体验。
A.兴趣性体验B.自主性体验C.胜任感体验D.幽默感体验6.在“医院”游戏中,扮演医生的幼儿要判断病人得了什么病,然后决定给病人吃什么药、打什么针。
这反映了游戏可以促进幼儿(B)。
A.游戏丰富幼儿的知识B.游戏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C.游戏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D.游戏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7.“寓学习于游戏”的最早倡导者是(A )。
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昆体良D.夸美纽斯8.世界上第一个系统研究儿童游戏,并把游戏作为幼儿园教育基础的教育家是(C )。
A.夸美纽斯B.洛克C.福禄贝尔D.杜威9.游戏与教学的实践关系中,“促进式”关系是指(D )。
A.游戏和教学没有关系,教学是教学,游戏是游戏,互不相干,各自独立地发挥作用。
B.在游戏中插入教学,在教学中插入游戏。
C.人为地让游戏和教学在一个活动中,但两者没有交叉。
D.游戏产生于教学中,或者游戏引发教学。
10.我国学者陈鹤琴认为,儿童之所以游戏与两方面的因素有关,一是与儿童的身体发展有关,二是与(B )。
A.成人的引导有关B.儿童好动的天性和游戏能够带来的快感有关C游戏的同伴有关D.游戏的娱乐性有关第二章测试1.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严肃地思考并解释了儿童游戏的原因与意义的是(B )。
题目:1.教师在幼儿附近玩与幼儿游戏相同或者不同材料的游戏,目的在于引导幼儿模仿教师。
这是()。
选项A:A.平行式介入法选项B:B.交叉式介入法选项C:C.垂直介入法选项D:D.情感性鼓励答案:A.平行式介入法题目:2.当幼儿有教师参与的需要或教师认为有指导必要时,由幼儿邀请教师作为游戏中的某一角色或教师自己扮演一个角色进入幼儿的游戏,通过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起到指导幼儿游戏的作用。
在这里,教师用了()。
选项A:A.平行式介入法选项B:B.交叉式介入法选项C:C.垂直介入法选项D:D.情感性鼓励答案:B.交叉式介入法题目:3.当幼儿游戏出现严重违反规则或攻击性等危险行为时,教师直接介入游戏,对幼儿的行为进行直接干预。
在这里,教师用了()。
选项A:A.平行式介入法选项B:B.交叉式介入法选项C:C.垂直介入法选项D:D.情感性鼓励答案:C.垂直介入法题目:4.在游戏当中,幼儿因争抢玩具而发生打骂,或者玩一些“死”、“上吊”、“暴力”等内容的游戏时,教师可以使用()。
选项A:A.平行式介入法选项B:B.交叉式介入法选项C:C.垂直介入法选项D:D.情感性鼓励答案:C.垂直介入法题目:5.在邮局游戏中,教师扮演“寄信人”却假装不知道要写地址或贴邮票,贴多少钱的邮票等,吸引邮局“工作人员”主动前来介绍,丰富了游戏中幼儿的角色对话。
在这里,教师使用了()。
选项A:A.平行式介入法选项B:B.交叉式介入法选项C:C.垂直介入法选项D:D.情感性鼓励答案:B.交叉式介入法题目:6.幼儿园美工区比较适宜设在()。
选项A:A.可设在角落与其他区域隔离,注意采光。
选项B:B.适宜在较为安静的区域,最好接近后勤区。
选项C:C.远离幼儿来往走动较多的地方,一般可设在不靠门的角落里。
选项D:D.靠窗台、近水源,便于幼儿在活动中自由取、换水,更重要的采光要好,便于保护幼儿视力。
答案:D.靠窗台、近水源,便于幼儿在活动中自由取、换水,更重要的采光要好,便于保护幼儿视力。
电大幼儿游戏与玩具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幼儿游戏与玩具(本)》形考任务试题及答案嘿,亲爱的幼教同行们,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份超级实用的福利!那就是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幼儿游戏与玩具(本)》形考任务的试题及答案。
作为一名多年工作经验的幼儿工作者,我深知游戏与玩具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
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份试题及答案吧!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A.塑料积木B.拼图C.绘画工具D.沙包答案:AA.争吵B.玩具乱扔C.专注玩耍D.旁观答案:CA.拼图B.沙包C.跳绳D.拼图比赛答案:CA.沙池B.水池C.美术区D.拼图区答案:CA.拼图B.玩具汽车C.玩具电话D.橡皮泥答案:A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幼儿在游戏中可以自由发挥,不需要成人引导。
()答案:错误2.游戏可以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
()答案:正确3.幼儿园中,玩具越多越好。
()答案:错误4.幼儿在游戏中,成人可以完全放手不管。
()答案:错误5.幼儿在游戏中,成人需要不断纠正他们的错误。
()答案:错误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请简述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1)激发幼儿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等认知能力。
(3)促进幼儿的社交能力、情感发展和个性形成。
(4)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协调能力和创造力。
2.请列举五种适合3-6岁幼儿的玩具,并简述其作用。
答案:适合3-6岁幼儿的玩具及作用如下:(1)拼图: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等认知能力。
(2)积木: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协调能力和创造力。
(3)玩具汽车: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观察力。
(4)橡皮泥:锻炼幼儿的手指灵活性,培养创造力。
(5)绘画工具: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请简述如何在幼儿园中创设游戏环境。
答案:在幼儿园中创设游戏环境的方法如下:(1)提供丰富多样的玩具和游戏材料。
(2)划分不同的游戏区域,如沙池、水池、美术区等。
(3)创设安全、舒适的游戏环境。
国家开放大学《幼儿游戏与玩具》形考任务参考答案(一)国家开放大学《幼儿游戏与玩具》形考任务参考答案《幼儿游戏与玩具》是国家开放大学的一门重要课程,正是通过学习这门课程,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幼儿玩耍的心理和行为特点,更好地指导幼儿游戏和使用玩具。
而本课程的形考任务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幼儿游戏与玩具》形考任务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满分40分)1~20题,正确答案顺序分别是BCABD ADABD CCBBB ACBCA。
二、简答题(共4题,每题25分,满分100分)1.请简述游戏对幼儿发展的作用。
答:游戏对幼儿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它可以帮助幼儿从中体验乐趣、提高认知、发展智力、语言、情感、社会性以及动手能力等多方面的综合素质。
2.请简述玩具的分类以及各类玩具的优缺点。
答:根据幼儿的年龄、发展水平以及不同的发展阶段,可以将玩具分为四类,即认知分区玩具、动作分区玩具、语言分区玩具和创作分区玩具。
认知分区玩具是理性和感性活动的交融,具有启迪智力和丰富幼儿的情感色彩特点;动作分区玩具则是通过物体和环境的互动使幼儿更好地表现自我以及具体的、简单的身体动作;语言分区玩具是语言和思维的交替作用,具有培养幼儿语言能力和自信心的优良特点;创作分区玩具则是通过直接在带发信息的材料或环境中创造性地创造出自己的创造性和个性的玩具。
针对这四类玩具,我们可以进一步分析它们的优点和缺点。
例如认知分区玩具,在激发幼儿学习热情和兴趣方面,其表现优良,但在品种和材质方面比较单一;语言分区玩具在培养幼儿语言能力和表达能力方面优点明显,但是在专门成品方面较少,需要父母的引导;创作分区玩具在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方面很好,但是很多材料不够安全,需要家长的安全监督和指导。
3.请简述家庭游戏的准备和注意要点答:家庭游戏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准备和注意:1)广泛收集教育性强、富有创意和趣味性的游戏拍卖;2)在有益于孩子规律和作息的时间和方式下进行游戏;3)注意保存并及时更换游戏对象,特别是如果某个游戏对象损坏或过早过时,需要及时更新。
第二章测试1.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严肃地思考并解释了儿童游戏的原因与意义的是()。
选择一项:A.精神分析学派的游戏理论B.经典的游戏理论C.认知发展学派的游戏理论D.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游戏理论正确答案是:B.经典的游戏理论2.剩余精力说的代表人物是()。
选择一项:A.格鲁斯B.拉察鲁斯C.席勒和斯宾塞D.霍尔正确答案是:C.席勒和斯宾塞3.()否认游戏是独立的活动形式,认为游戏只是认知活动的衍生物。
选择一项:A.精神分析学派的游戏理论B.经典的游戏理论C.认知发展学派的游戏理论D.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游戏理论正确答案是:C.认知发展学派的游戏理论4.现代意义上的积木来源于()。
选择一项:A.希尔地面积木B.福禄贝尔的“恩物”C.以原木制成的“单元积木”D.蒙氏教具中的积木正确答案是:B.福禄贝尔的“恩物”5.游戏的元交际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选择一项:A.贝特森B.伯莱因C.弗洛伊德D.霍尔正确答案是:A.贝特森6.从认知发展的侧面考察幼儿游戏发展的心理学家是()。
选择一项:A.维果斯基B.艾里康宁C.贝特森D.皮亚杰正确答案是:D.皮亚杰7.在经典游戏理论中,拉察鲁斯和帕特里克提出的学说是()。
选择一项:A.剩余精力说B.元交际理论C.前练习说D.松弛说正确答案是:D.松弛说8.维果斯基认为游戏创造了幼儿的()。
选择一项:A.明显的想象情景B.隐蔽的规则C.最近发展区D.隐蔽的想象情景正确答案是:C.最近发展区9.皮亚杰的游戏发展阶段中,在前运算阶段占主导地位的是()。
选择一项:A.规则游戏B.象征性游戏C.练习性游戏D.表演游戏正确答案是:B.象征性游戏10.带有明显的主观臆测倾向的游戏流派是()。
选择一项:A.精神分析学派B.认知发展学派C.社会文化历史学派D.游戏的元交际理论正确答案是:A.精神分析学派。
单选:C "认为学校的教育目的是培养真正适应社会生活的儿童,并为学前儿童制作了一套专门发展感知觉的游戏体系的教育学家是( )。
A.皮亚杰B.福禄贝尔C.德可乐利D.陈鹤琴"B "在经典游戏理论中,松弛说的代表人物是( )。
A.席勒B.拉察鲁斯和帕特里克C.格鲁斯D.霍尔"B "19 世纪初,从培养幼儿审美感受力入手,给幼儿提供各种不同的""材料"" ,使其在观察、欣赏、感受美的存在的同时获得关于颜色、形状、数量、大小等相关概念的是( )。
A.乌申斯基B.福禄贝尔C.蒙台梭利D.杜威"B "美国学者帕顿按照幼儿社会行为的不同表现,依据参与游戏的幼儿之间的相互关系,将2-6岁幼儿的游戏行为分为六种类型,其中真正属于游戏行为的一组是( )。
A.偶然行为旁观平行游戏联合游戏B.独自游戏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合作游戏C.旁观独自游戏平行游戏联合游戏D.偶然行为独自游戏平行游戏合作游戏"C "冒险性游戏场地起始于( )。
A.英国B.日本C.丹麦D.美国"D "于20世纪提出活动理论是游戏教学的哲学基础的美国哲学家和心理学家是()。
A.欧文B.福禄贝尔C. 乌申斯基D. 杜威"C "游戏的觉醒理论又称内驱力理论,其核心概念是( )。
A.剌激B.内驱力C. 觉醒D.环境"D "从认知发展的侧面考察幼儿游戏发展的心理学家是( )。
A.维果斯基B.文里康宁C.贝特森D.皮亚杰"B "现代意义上的积木来源于( )。
A.希尔地面积木B.福禄贝尔的""恩物""C.以原木制成的"" 单元积木""D.蒙氏教具中的积木"B "一般认为,通过游戏在学前公共教育中的实施,从而使游戏开始进入学前教育领域的教育家是( )。
期末考试试卷(二)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答案填写在括号中。
每小题1分,共10分)1.认为学校的教育目的是培养真正使用社会生活的儿童,并为学前儿童制作了一套专门发展感知觉的游戏体系的教育学家是()。
A.皮亚杰B.福禄贝尔C.德可利乐D.陈鹤琴2.美国学者帕顿按照幼儿社会行为的不同表现,依据参与游戏的幼儿之间的相互关系,将2~6岁幼儿的游戏行为分为六种类型,其中真正属于游戏行为的一组是()。
A.偶然行为、旁观、平行游戏、联合游戏B.独自游戏、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合作游戏C.旁观、独自游戏、平行游戏、联合游戏D.偶然行为、独自游戏、平行游戏、合作游戏3.冒险性游戏场地起始于()。
A.英国B.日本C.丹麦D.美国4.现代意义上的积木来源于( )。
A.希尔地面积木B. 福禄贝尔的“恩物”C.以原木制成的“单元积木”D. 蒙氏教具中的积木5.不属于美国心理学家帕登根据幼儿的社会性发展进行幼儿游戏分类的是()。
A.偶然的行为B.单独的游戏C.主观的行为D.联合游戏6.19世纪初,从培养幼儿审美感受力入手,给幼儿提供各种不同的“材料”,使其在观察、欣赏、感受美的存在的同时获得关于颜色、形状、数量、大小等相关概念的是()。
A乌申斯基B福禄贝尔C蒙台梭利D杜威7.精神分析学派游戏理论的理论创始人是()。
A. 弗洛伊德B.斯宾塞C. 席勒D.维果斯基8.游戏的元交际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 贝特森B.伯莱因C. 拉察鲁斯D.霍尔9.游戏的觉醒理论又称内驱力理论,其核心概念是()。
A. 刺激B.内驱力C. 觉醒D.环境10.幼儿出现真正的“以物代物”是在()。
A. 1~1.5岁B. 1~2岁C. 3岁D. 2~3岁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选项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答案填写在括号中。
每小题2分,共10分)1.属于幼儿玩具分类的是()。
A.美劳玩具B.形象玩具C.益智玩具D.体育玩具E.美术玩具2.玩具的选用原则()。
《幼儿游戏与玩具》网上形成性考核答案一、章节测试第一章1.在游戏中幼儿可以超越现实,按照他们的想象改变现实。
他们可以一会儿是“妈妈”,一会儿是“教师”,一会儿是“炊事员”等,这体现了幼儿游戏的()。
选择一项:A.主动性B.虚构性C.兴趣性D.形象性2.游戏的()特点体现在游戏中的声、形、动、情之中。
选择一项:A.主动性B.虚构性C.兴趣性D.形象性3.游戏的()特点使游戏既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又使游戏对幼儿有强烈的吸引力。
选择一项:A.主动性B.虚构性C.兴趣性D.形象性4.《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应以()为基本活动”。
选择一项:A.游戏B.教学C.运动D.生活5.在游戏中,幼儿总能通过不断尝试,找到适合自己能力与兴趣的游戏内容和方式方法,获得满足感和自信心。
在这个过程中,可见游戏让幼儿获得了()内部心理体验。
选择一项:A.兴趣性体验B.自主性体验C.胜任感体验D.幽默感体验6.在“医院”游戏中,扮演医生的幼儿要判断病人得了什么病,然后决定给病人吃什么药、打什么针。
这反映了游戏可以促进幼儿()。
选择一项:A.游戏丰富幼儿的知识B.游戏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C.游戏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D.游戏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7.“寓学习于游戏”的最早倡导者是()。
选择一项: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昆体良D.夸美纽斯8.世界上第一个系统研究儿童游戏,并把游戏作为幼儿园教育基础的教育家是()。
选择一项:A.夸美纽斯B.洛克C.福禄贝尔D.杜威9.游戏与教学的实践关系中,“促进式”关系是指()。
选择一项:A.游戏和教学没有关系,教学是教学,游戏是游戏,互不相干,各自独立地发挥作用。
B.在游戏中插入教学,在教学中插入游戏。
C.人为地让游戏和教学在一个活动中,但两者没有交叉。
D.游戏产生于教学中,或者游戏引发教学。
10.我国学者陈鹤琴认为,儿童之所以游戏与两方面的因素有关,一是与儿童的身体发展有关,二是与()。
《幼儿游戏与玩具》2022-2023期末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将代表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题中括号内。
每小题3分,共15分)l。
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严肃地思考并锯释了儿童游戏的原因与意义的是( )。
A.精神分析学派的游戏理论 B.经典的游戏理论C.认知发展学派的游戏理论 D.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游戏理论2.游戏的( )特点体现在游戏中的声、形、动、情之中。
A.主动性 B.虚构性C.兴趣性 D.形象性3.幼儿各自玩各自的玩具,彼此没有交流,但是大家玩的玩具和玩法相类似。
这是( )。
A.独自游戏 B.平行游戏C.联合游戏 D.合作游戏4.当幼儿有教师参与的需要或教师认为有指导必要时,由幼儿邀请教师作为游戏中的某一角色或教师自己扮演一个角色进入幼儿的游戏,通过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起到指导幼儿游戏的作用。
在这里,教师用了( )。
A.平行式介入法 B.交叉式介入法C.垂直介入法 D.情感性鼓励5.( )幼儿的规则意识逐步形成,在规则游戏中能控制自己的行为,遵守共同制定的规则。
A.小班 B.中班C.大班 D.亲子班二、简答题(答出要点即可,不必展开论述。
每小题10分,共40分)6.简要说说精神分析学派游戏理论的贡献。
7.幼儿进行游戏的外部条件有哪些?8.教师可以从哪些方面评价游戏对幼儿发展的教育作用是否得以实现?9.教师在对玩具玩法进行指导时应注意哪些方面?三、论述题(理论联系实际进行论述。
20分)10.结合工作实际,举例论述如何理解和实现“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四、案例分析题(25分)11.阅读下面的案例,回答以下问题:(1)案例中楠楠的行为反应了幼儿的什么特点?(10分)(2)老师的应对策略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地方?(15分)案例:在游戏中耍赖之后。
幼儿游戏与玩具试题2012年7月一、单项选择题(将代表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肉。
每小题3分,共15分)1.一般认为,通过游戏在学前公共教育中的实施,从而使游戏开始进入学前教育领域的教育家是( )。
A. 福禄贝尔B.欧文C. 杜威D.乌申斯基2. 在经典游戏理论中,松弛说的代表人物是( )。
A. 席勒B.拉察鲁斯和帕特里克 c.格鲁斯 D.霍尔3. 17 世纪时,尝试制作帮助儿童认识字母的积木,把玩具变成对儿童具有教育意义的材料的是( )。
A. 福禄贝尔B. 洛克 c.蒙台梭利 D. 希尔4. 幼儿社会性游戏的初级形式是( )。
A. 平行游戏B. 联合游戏 c.合作游戏 D. 规则游戏5. 现代意义上的积木来源于( )。
A. 希尔地面积木B. 福禄贝尔的"恩物" c.以原木制成的"单元积木" D. 蒙氏教具中的积木二、简答题{答出要点即可,不必展开论述。
每小题10分,共40分)6. 如何认识游戏与幼儿园课程的关系?7,教师应该从幼儿哪些外部动作上去判断幼儿是否在游戏?8. 在哪些情况下,教师必须介入幼儿的游戏进行指导?9. 如何理解幼儿表演游戏的特点?三、论述题(理论联系实际进行论述。
20分)10. 从认知发展的维度,具体论述幼儿象征性游戏发展的特点。
四、票例分析题( 25分}1 1. 阅读下面的案例,回答以下问题:(])请分析这个案例体现了小班幼儿的哪些特点? ( 1 6分〉(2)在案例中,游戏活动的玩法有什么改变? 取得了什么效呆? (9分)案例:小鸡跌倒了小四班两位老师带着孩子们在户外活动,此时大二班的孩子正在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
小四班的孩子们看得忘乎所以.有的孩子忘记了跟着老师继续走,有的孩子则兴奋地跟着大班孩子东跑西躲,边跑边喊。
看到这种情况,两位老师商量决定也带着小班孩子们来玩这个游戏。
可是这个游戏对孩子的反应速度和奔跑能力有较高要求.控制不好易出危险,孩子们能行吗?看着孩子们期待的样子,老师决定先由自己分别来做鸡妈妈和老鹰,适当调整速度,控制难度,满足孩子们体验奔跑躲闪、共同游戏的快乐。
国开《幼儿游戏与玩具》完整版参考试题一、选择题A.自愿性B.规则性C.情境性D.创造性A.角色游戏B.结构游戏C.情景游戏D.规则游戏A.玩具车B.积木C.电视D.绘画工具A.促进身体发展B.促进智力发展C.促进情感发展D.促进学业成绩提高A.尊重幼儿意愿B.提供丰富多样的游戏材料C.强制幼儿参与游戏D.引导幼儿进行合作游戏二、填空题1.幼儿游戏的基本类型有角色游戏、结构游戏、情景游戏和______。
2.幼儿游戏中的玩具主要包括实物玩具、象征性玩具和______。
3.幼儿游戏对幼儿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促进幼儿的身体发展、智力发展、情感发展等方面,具体包括培养幼儿的______、想象力和创造力等。
4.幼儿游戏的指导原则有尊重幼儿意愿、提供丰富多样的游戏材料、______和引导幼儿进行合作游戏。
5.幼儿游戏活动的评价主要从幼儿的游戏行为、______和游戏环境等方面进行。
三、判断题1.幼儿游戏是幼儿自发、自愿的行为。
()2.幼儿游戏可以替代幼儿的学业学习。
()3.幼儿游戏中的玩具必须是购买的成品玩具。
()4.幼儿游戏的指导原则是强制幼儿参与游戏。
()5.幼儿游戏活动的评价只需关注幼儿的游戏行为。
()四、简答题1.请简述幼儿游戏的特点。
2.请简述幼儿游戏的基本类型及特点。
3.请简述幼儿游戏对幼儿发展的作用。
4.请简述幼儿游戏的指导原则。
5.请简述幼儿游戏活动的评价方法。
五、案例分析题案例:小班幼儿在户外活动时,老师发现小明独自一人在角落里玩沙子,其他幼儿都在玩滑梯、跳绳等游戏。
老师觉得小明应该参与集体游戏,于是走过去引导他加入其他幼儿的游戏。
问题:1.请分析老师引导小明加入集体游戏的行为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2.如果你是这位老师,你会如何引导小明参与集体游戏?3.请谈谈你对幼儿游戏活动的看法。
六、论述题请以“幼儿游戏与玩具在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性”为题,进行论述。
内容包括:1.幼儿游戏与玩具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地位;2.幼儿游戏与玩具对幼儿园教育的促进作用;3.如何在幼儿园教育中有效利用游戏与玩具。
第一章测试1.在游戏中幼儿可以超越现实,按照他们的想象改变现实。
他们可以一会儿是“妈妈”,一会儿是“教师”,一会儿是“炊事员”等,这体现了幼儿游戏的()。
选择一项:A.主动性B.虚构性C.兴趣性D.形象性正确答案是:B.虚构性2.游戏的()特点体现在游戏中的声、形、动、情之中。
选择一项:A.主动性B.虚构性C.兴趣性D.形象性正确答案是:D.形象性3.游戏的()特点使游戏既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又使游戏对幼儿有强烈的吸引力。
选择一项:A.主动性B.虚构性C.兴趣性D.形象性正确答案是:C.兴趣性4.《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应以()为基本活动”。
选择一项:A.游戏B.教学C.运动D.生活正确答案是:A.游戏5.在游戏中,幼儿总能通过不断尝试,找到适合自己能力与兴趣的游戏内容和方式方法,获得满足感和自信心。
在这个过程中,可见游戏让幼儿获得了()内部心理体验。
选择一项:A.兴趣性体验B.自主性体验C.胜任感体验D.幽默感体验正确答案是:C.胜任感体验6.在“医院”游戏中,扮演医生的幼儿要判断病人得了什么病,然后决定给病人吃什么药、打什么针。
这反映了游戏可以促进幼儿()。
选择一项:A.游戏丰富幼儿的知识B.游戏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C.游戏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D.游戏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正确答案是:B.游戏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7.“寓学习于游戏”的最早倡导者是()。
选择一项: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昆体良D.夸美纽斯正确答案是:A.柏拉图8.世界上第一个系统研究儿童游戏,并把游戏作为幼儿园教育基础的教育家是()。
选择一项:A.夸美纽斯B.洛克C.福禄贝尔D.杜威正确答案是:C.福禄贝尔9.游戏与教学的实践关系中,“促进式”关系是指()。
选择一项:A.游戏和教学没有关系,教学是教学,游戏是游戏,互不相干,各自独立地发挥作用。
B.在游戏中插入教学,在教学中插入游戏。
C.人为地让游戏和教学在一个活动中,但两者没有交叉。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幼儿游戏与玩具(本)》形考任务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A.自愿性B.互动性C.竞争性D.想象性答案:CA.社交能力B.语言表达能力C.观察能力D.想象力答案:DA.角色扮演玩具B.建构玩具C.音乐玩具D.学习机答案:DA.团队合作B.竞争意识C.自我控制D.规则意识答案:DA.促进幼儿身体发展B.培养幼儿社交能力C.提高幼儿学习成绩D.培养幼儿创造力答案:C二、填空题1.幼儿游戏是幼儿在自愿、______、______、______的基础上,通过角色扮演、互动交流、想象创造等方式,实现身心发展的一种活动。
答案:自主性、互动性、创造性2.幼儿玩具根据功能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几类。
答案:角色扮演玩具、建构玩具、音乐玩具、教育玩具3.幼儿游戏中的规则可以帮助幼儿学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的能力。
答案:团队合作、竞争意识、自我控制、规则意识4.幼儿游戏的作用包括促进幼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的发展。
答案:身体发展、社交能力、创造力、想象力三、判断题1.幼儿游戏中的角色扮演可以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答案:正确2.幼儿玩具的选择应该根据幼儿的兴趣和年龄特点进行。
()答案:正确3.幼儿游戏中的规则可以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
()答案:正确4.幼儿游戏的作用是提高幼儿的学习成绩。
()答案:错误四、简答题1.请简述幼儿游戏的特点。
答案:幼儿游戏的特点包括自愿性、互动性、创造性和想象性。
自愿性是指幼儿在游戏中是出于自己的意愿和兴趣;互动性是指幼儿在游戏中与同伴、玩具和环境进行互动交流;创造性是指幼儿在游戏中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想象性是指幼儿在游戏中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
2.请简述幼儿玩具的分类。
3.请简述幼儿游戏的作用。
答案:幼儿游戏的作用包括促进幼儿身体发展、培养幼儿社交能力、培养幼儿创造力和想象力等方面的发展。
第二学期幼儿游戏与玩具期末试题答案嘿,亲爱的幼教工作者们,是不是又在为期末考试焦虑呢?别担心,今天我就来为大家分享一下第二学期幼儿游戏与玩具期末试题的答案。
准备好了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一、选择题A.角色扮演游戏B.结构游戏C.感知游戏D.竞赛游戏答案:AA.3-4岁B.4-5岁C.5-6岁D.6-7岁答案:CA.积木B.玩具车C.拼图D.玩具娃娃答案:C二、填空题1.幼儿游戏的基本特征包括:自主性、愉悦性、象征性、规则性和______。
答案:重复性2.幼儿园游戏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幼儿的______、______、______和创造力。
答案: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答案:实用性、美观性三、判断题1.幼儿在游戏中可以学会遵守规则,培养自律能力。
()答案:正确2.幼儿园游戏活动中,教师应全程参与,引导幼儿进行游戏。
()答案:错误3.幼儿玩具的选择应注重美观性,忽略教育性。
()答案:错误四、简答题1.简述幼儿游戏对心理发展的作用。
(1)促进幼儿认知发展,提高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等;(2)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3)锻炼幼儿的思维能力,提高问题解决能力;(4)培养幼儿的社会性,提高人际交往能力;(5)促进幼儿情感发展,提高情绪调节能力。
2.简述幼儿园游戏活动的组织与指导策略。
(2)尊重幼儿游戏的自主性,鼓励幼儿自由选择游戏内容;(3)关注幼儿游戏过程,适时介入引导;(4)注重游戏评价,提高幼儿游戏的积极性;(5)加强家园合作,共同促进幼儿游戏发展。
3.简述幼儿玩具的选择原则。
(1)安全性:确保玩具无毒、无刺激性、无尖锐边缘;(2)教育性:注重玩具的教育价值,培养幼儿的各种能力;(3)实用性:玩具应易于操作,方便幼儿使用;(4)美观性:玩具应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吸引幼儿的注意力;(5)多样性:提供多种类型的玩具,满足幼儿的不同需求。
第二学期幼儿游戏与玩具期末试题答案嘿嘿,期末考试的压力是不是让你有点喘不过气来?别怕,今天咱们就来聊聊幼儿游戏与玩具这个主题,帮你梳理一下重点内容,希望能为你的备考之路添砖加瓦。
第三章测试1.按照幼儿的认知发展来分类,()是2—7岁学前儿童最典型的游戏形式。
选择一项:A.感觉运动游戏B.象征性游戏C.结构游戏D.规则游戏正确答案是:B.象征性游戏2.幼儿各自玩各自的玩具,彼此没有交流,但是大家玩的玩具和玩法相类似。
这是()。
选择一项:A.独自游戏B.平行游戏C.联合游戏D.合作游戏正确答案是:B.平行游戏3.幼儿根据故事、童话、舞蹈等文艺作品的内容,指导幼儿进行扮演的游戏。
这是()。
选择一项:A.表演游戏B.结构游戏C.智力游戏D.角色游戏正确答案是:A.表演游戏4.幼儿会留心别人的游戏,会互借玩具,有时会加入对方的游戏中,并且相互交谈,但没有建立一致的游戏目标,也没有集体组织游戏的进行。
这种情况表示幼儿的游戏处在()。
选择一项:A.独自游戏阶段B.平行游戏阶段C.联合游戏阶段D.合作游戏阶段正确答案是:C.联合游戏阶段5.幼儿利用积木、积塑、橡皮泥、竹木制品或者金属配件材料等进行游戏,或者用沙、泥、雪等材料进行的游戏,这类游戏称为()。
选择一项:A.表演游戏B. 角色游戏C.智力游戏D. 结构游戏正确答案是:D. 结构游戏6.情景转变、以物代物、以人代人是()游戏的基本构成要素()。
选择一项:A.感觉运动B.结构C.规则D.象征性正确答案是:D.象征性7.游戏的内容主要反映的是社会生活和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愿望来构思游戏主题,这大概是()幼儿游戏内容的特点。
选择一项:A.3-4岁B.2-3岁C.5-6岁D.7岁以后正确答案是:A.3-4岁8.()的幼儿在结构游戏中,更多的兴趣在于材料的运动过程,建构的目的性很不明确,往往先做后想,随时改变主意,不能按照一定的目的做下去。
选择一项:A.6岁以后B.4-5岁C.3岁左右D.5-6岁正确答案是:C.3岁左右9. 幼儿以集体共同的游戏目标为中心,活动有严格的组织,小组里有分工,而且常有明显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这是()。
幼儿游戏与玩具试题20XX年7月一、单项选择题(将代表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肉。
每小题3分,共15分)1.一般认为,通过游戏在学前公共教育中的实施,从而使游戏开始进入学前教育领域的教育家是( )。
A. 福禄贝尔B.欧文C. 杜威D.乌申斯基2. 在经典游戏理论中,松弛说的代表人物是( )。
A. 席勒B.拉察鲁斯和帕特里克 c.格鲁斯 D.霍尔3. 17 世纪时,尝试制作帮助儿童认识字母的积木,把玩具变成对儿童具有教育意义的材料的是( )。
A. 福禄贝尔B. 洛克 c.蒙台梭利 D. 希尔4. 幼儿社会性游戏的初级形式是( )。
A. 平行游戏B. 联合游戏 c.合作游戏 D. 规则游戏5. 现代意义上的积木来源于( )。
A. 希尔地面积木B. 福禄贝尔的"恩物"c.以原木制成的"单元积木"D. 蒙氏教具中的积木二、简答题{答出要点即可,不必展开论述。
每小题10分,共40分)6. 如何认识游戏与幼儿园课程的关系?7,教师应该从幼儿哪些外部动作上去判断幼儿是否在游戏?8. 在哪些情况下,教师必须介入幼儿的游戏进行指导?9. 如何理解幼儿表演游戏的特点?三、论述题(理论联系实际进行论述。
20分)10. 从认知发展的维度,具体论述幼儿象征性游戏发展的特点。
四、票例分析题( 25分}1 1. 阅读下面的案例,回答以下问题:(])请分析这个案例体现了小班幼儿的哪些特点? ( 1 6分〉(2)在案例中,游戏活动的玩法有什么改变? 取得了什么效呆? (9分)案例:小鸡跌倒了小四班两位老师带着孩子们在户外活动,此时大二班的孩子正在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
小四班的孩子们看得忘乎所以.有的孩子忘记了跟着老师继续走,有的孩子则兴奋地跟着大班孩子东跑西躲,边跑边喊。
看到这种情况,两位老师商量决定也带着小班孩子们来玩这个游戏。
可是这个游戏对孩子的反应速度和奔跑能力有较高要求.控制不好易出危险,孩子们能行吗?看着孩子们期待的样子,老师决定先由自己分别来做鸡妈妈和老鹰,适当调整速度,控制难度,满足孩子们体验奔跑躲闪、共同游戏的快乐。
老师先象讲故事一样向孩子们介绍了游戏的玩法:鸡妈妈有很多鸡宝宝,每天鸡妈妈都要让它们排成一排带它们到草地上去游戏玩耍,捉虫子吃。
可是老鹰也总会在这个时候来叼鸡宝宝,于是鸡妈妈就会勇敢地保护自己的宝宝,不让老鹰捉到。
如果有鸡宝宝掉队了,鸡妈妈会抱住老鹰,让鸡宝宝赶紧跟上。
今天老师来扮演鸡妈妈和老鹰,请小朋友来当鸡宝宝玩游戏。
游戏开始了,老师先带孩子们做游戏练习。
鸡妈妈说:"孩子们,咱们排好队到草地上去找虫子吃了。
跟着妈妈,这边找找,那边找找……"(练习排队走,速度由慢变快,由走到跑。
)这时老鹰出现了,也是这边走走,那边走走(扮老鹰的老师同样控制好速度)。
鸡妈妈又提醒鸡宝宝:"孩子们,老鹰来了,快跟上妈妈,不要掉队!"孩子们紧跟着鸡妈妈,兴奋又紧张地躲闪着,奔跑着,欢叫着o突然,在老鹰猛然由左边转向右边时,一个小朋友跌倒了。
鸡宝宝们害怕地喊着:"小豪跌倒了!小豪跌倒了!"鸡妈妈赶紧把老鹰抱住,回头喊道:"我把老鹰抱住了,孩子们,快跟上!"鸡宝宝们看到这情景,纷纷赶到鸡妈妈身后拉起长长的队伍。
由于鸡妈妈紧紧抱住老鹰,表演得很成功,孩子们竟然没有丝毫的惊慌和紧张,反而异常兴奋,显得十分高兴。
接下来,又有一个小朋友跌倒,鸡妈妈同样死死抱住老鹰,招呼孩子们安全排好队,不让老鹰捉住鸡宝宝。
这-"次孩子们同样高兴得哈哈大笑。
接下来孩子们表现出对这个游戏格外地感兴趣,游戏中不断有孩子故意跌倒,甚至有孩子跌倒一遍又一遍。
每当看到两位老师抱在一块,鸡妈妈心急火暗地大喊,老鹰使劲挣扎想挣开,孩子们就异常兴奋。
试卷代号: 1314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1 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未考试幼儿游戏与玩具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20XX年7月一、单项选择题(将代表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肉。
每小题3分,共15分)loB 2. B 3. B 4. A 5. B二、简答题{答出要点即可,不必展开论述。
每小题10分,共40分)6. 如何认识游戏与幼儿园课程的关系?答:游戏蕴含了丰富的幼儿园课程价值。
游戏是一种适宜于幼儿心理发展规律的活动形式,而且游戏本身就是课程的内容。
没有游戏,幼儿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全面发展,也就无法实现幼儿园课程价值。
(4分)同时,游戏并不是作为幼儿身心诸方面的发展途径才显示其重要性的,游戏本身是幼儿所需要的,幼儿的发展、幼儿的生活不能没有游戏。
缺乏了游戏的幼儿园课程是不完美的,没有游戏的幼儿园课程是不合理的。
只有有机地以游戏组织的幼儿园,才能满足幼儿学习的需要、发展的需要,才能实现对幼儿发展的价值。
(4分)幼儿园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游戏在课程及整个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具有基本地位。
(2分)7. 教师应该从幼儿哪些外部动作上去判断幼儿是否在游戏?答:表情;动作(探索动作;象征动作;嬉戏动作);角色扮演;言语;游戏材料。
8. 在哪些情况下,教师必须介入幼儿的游戏进行指导?答:(l)当幼儿在游戏中因遇到困难、挫折,难以实现自己的游戏愿望时;(2)当幼儿在游戏中有不安全的倾向时;(3)当幼儿在游戏中主动寻求帮助时;(4)当幼儿在游戏中出现过激行为时;(5)当幼儿在游戏中出现不符合社会规范的消极内容时。
9. 如何理解幼儿表演游戏的特点?答:表演游戏是一种带有表演性质的游戏,其特点是兼具表演性和游戏性。
幼儿游戏的实质在于通过以扮演特定角色产生游戏性体验;对于幼儿来说,游戏性优先于表演性。
(5 分) 表演游戏的游戏性和表演性并不是互相排斥的,而是相互统一的。
游戏性贯穿并体现在整个活动过程中,表演性则是幼儿在游戏性基础上的进一步提升,作为活动的结果显现出来的。
(5分)三、论述题{理论联系实际进行论述。
20分)10. 从认知发展的维度,具体论述幼儿象征性游戏发展的特点。
答:象征性游戏主要出现在幼儿思维发展的前运算阶段,在游戏中幼儿可以摆脱当时对实物的知觉,以表象代替实物作思维的支柱,进行想象,并会用语言符号进行思维。
象征性游戏可以满足幼儿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实现的愿望和要求,因此它能够重现幼儿的生活情景,让幼儿在假想的情景中发展社会交往能力,并能够呈现幼儿的情绪状态,具有情绪诊断和治疗的意义。
(5 分)(1)情景转变情景转变是使行为脱离它原有的真实生活情景即动作脱离真实背景。
一般地讲,情景转变可作为象征性游戏发生的标志,它也是以物代物、以人代人得以进行的前提u情景转变在1一1.5岁的婴儿期最早出现。
到幼儿阶段发生更加频繁,持续时间更长,范围更广,反映出此时幼儿具有了更为丰富的经验知识和较高的认知水平。
(5分)(2)以物代物以物代物是指用一种物体代替另→种不在眼前的物体,并且能够用被代替物的名称命名当前的物体。
在2-3岁之间幼儿出现真正的以物代物,但此时幼儿的以物代物对具体情境的依赖性太强。
到幼儿阶段,以物代物的象征性活动处于稳定的频发状态,幼儿开始使用不定型的游戏材料来代替他物,并且能够用一种材料来创造性地代替多种物品。
幼儿年龄越大,使用替代物的范围也越大。
幼儿晚期(6-7岁)思维逐渐向抽象性、概括性过夜,对事物的关系、意义有了更深的理解,心理活动的随意机能也进一步发展,在游戏中表现出可脱离实物,完全凭借想象。
(5分)(3)以人代人以人代人是指幼儿在游戏中通过自己的形体动作,表情言语等来模仿或假装成他人或某一非属自己真实身份的角色的行为及其物征,即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的心理结构较复杂,它主要包括角色行为、扮演意识、角色认识等。
从角色扮演的发生、发展过程来看,它是循着角色行为一角色意识一-角色认识的途径发展的。
到幼儿中期,角色意识成为游戏的中心,幼儿首先是确定自己所要扮演的角色,然后根据角色来组织动作、语言等,角色扮演的目的性和同伴间的协作性增强,标志着角色扮演的发展进入成熟的阶段。
(5分)四、案例分析题( 25分)11. 答: (1)请分析这个案例体现了小班幼儿的哪些特点? (16分)①一个突发事件,引起了孩子们特别的兴趣,获得了别样的美好心情,并且乐此不疲,这体现了小班幼儿注意力易转移,对感兴趣的事喜欢不断重复的特点。
在自己喜欢的游戏中,孩子们一遍遍地走着,跑着,笑着,喊着,快乐的心情达到顶点。
(8分〉②这个案例也反映了小班幼儿在游戏时重过程不重结果的特点。
孩子们满足于游戏过程中的有趣成份,早就忘记了结果的输赢。
(8分〉(2)在案例中,游戏活动的玩法有什么改变? 取得了什么效果? (9分)游戏本身就是孩子们自主自愿的活动,只要孩子们乐意,游戏的玩法就可以任意变化。
"老鹰捉小鸡"是个传统游戏,按照规则游戏是应该分出老鹰和鸡妈妈的输赢的。
但是在这个游戏案例中,其快乐的支点竟然不在最后的输赢,而是在鸡妈妈和老鹰一次又→次的拥抱"对抗"中,在鸡宝宝们一次又一次的跌倒又爬起的重复中,而这种玩法同样有效地达到了促使幼儿奔跑、锻炼反映能力,体验合作的乐趣的目标。
(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