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配合
- 格式:ppt
- 大小:778.00 KB
- 文档页数:9
手术室护士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护理配合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护理配合要点。
方法对23 例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护理配合过程进行总结和分析。
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无1 例中转开腹,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
结论腹腔镜手术的护理配合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需要手术室护士熟练掌握器械性能及手术配合技巧。
标签:手术室护士;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护理配合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不但要求治愈疾病,对治疗方式及愈后效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一种新兴外科微创手术,通过在腹部开3~4个0.5~1.5 cm的小孔,将带有光导纤维的特殊导管和相应配套的手术器械插入腹腔,在电视屏幕的监控下,解剖胆囊三角进行胆囊切除。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以其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手术瘢痕小痛苦小、住院天数少等优点获得了患者的一致认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1]。
我院自2014年1月~2015年10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3例,经过不断总结改进,加强并规范化护理配合,取得了满意效果。
现将手术室护士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护理配合要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0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23例,其中女性9例,男性14例;年龄在18~78岁。
其中,急性胆囊炎6例,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10例,胆囊息肉7例。
所有患者术前均经B超确诊,心、肺功能良好,无手术禁忌证。
1.2方法术前留置尿管及胃管,建立静脉通路,根据患者情况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取平卧位,常规消毒皮肤,铺单,建立气腹,设定恒定气腹压,放置Trocar,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止血、合理放置引流管。
手术完成后,放净腹腔气体,关闭腹腔镜穿刺口[2]。
2 护理配合2.1手术前准备①术前1 d,接到手术通知单后,对医师安排的手术间进行准备。
术前常规消毒手术间空气,使用避光窗帘,保持手术间宽敞、整洁,保证摄像系统图像清晰;②手术当日提前准备术中所需的手术器械和仪器,包括常规手术包、1套腹腔镜,摄像系统、显示器、二氧化碳(CO2)气腹机、冷光源与光导纤维、导管、电刀等,手术操作器械1套,开腹手术器械1套,以防术中转开腹手术。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术中配合和护理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是一种常见的胆囊疾病治疗方法,具有微创、恢复快等优点。
在术中的配合和护理是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和病人安全的关键。
在手术前,护士需要准备好所需的设备和药物,确保手术器械的完整性和术中所需的药物的准备充分。
护士要做好手术间的消毒工作,保证手术区域的无菌。
护士还需要对病人进行全面的术前评估,包括病史的询问、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以判断病人是否适合进行腹腔镜手术。
在手术中的配合是非常重要的。
护士需要熟悉腹腔镜手术的操作流程和各个器械的功能,熟练使用腹腔镜等器械。
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护士要帮助患者更换手术衣,进行术前必要的准备工作,如置导尿管、扎静脉等。
术中,护士需要与医生密切配合,协助医生进行手术操作,如固定腹腔镜、输送手术器械等。
护士还需要掌握手术过程中的时间节点,及时传递相关信息,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在出血、感染等突发情况发生时,护士要迅速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保证患者的安全。
除了术中的配合,术后的护理同样重要。
手术结束后,护士需要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呼吸、心率、血压等,并密切观察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出血、感染、肠梗阻等。
护士还要注意患者术后疼痛的管理,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及时给予相应的镇痛措施。
在患者苏醒后,护士要进行口腔护理、体位转换,并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咳嗽等术后康复训练,以预防术后肺部感染和肺不张。
护士还要指导患者术后饮食和活动的限制,避免引起伤口感染或伤口破裂。
在病人出院前,护士还要进行术后指导,告知患者注意事项,加强术后护理,提高患者的术后康复效果。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术中配合和护理对手术的成功和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护士需要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积极与医生配合,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患者提供安全、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手术配合(新疆巴州人民医院手麻科新疆巴州841000)【中国分类号】r657.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4-0488-01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已成为目前应用最广,疗效最佳的胆囊切除手术。
随着普外科微创技术概念的兴起,微创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是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突出优点。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经腹部开四个小切口,通过监视系统,能清楚地看清腹腔组织的粘连及功能状况,腹腔牵拉小、损伤小,患者的腹腔组织受到最小的损害。
因而能尽早康复出院,缩短病人的住院天数,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
患者创伤小、失血量少,可以早期较快恢复,减少了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现将手术配合介绍如下:1 术前准备1.1术前访视腹腔镜手术发球策创手术,大部分为农村患者,文化程度低,对此手术了解较少,思想上存在种种顾虑。
我们采取术前1d由负责本台手术的巡回护士到病房探访患者。
向其介绍手术室的环境、手术方式、麻醉方式等。
检查病人各项常规实验室检查结果,如有特殊情况如:心肺功能不好、高血压、糖尿病、hbsag(+)等特殊病例,通知护士长,安排专门的手术间,增强病人手术的安全系数和便于术后房间的处理。
了解患者的特殊需要,增强护患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减轻了患者的陌生感和不安、恐惧心理。
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增强其自信心,争取主动配合手术台。
1.2物品准备腹腔镜手术基础器械、敷料及用物,另备腹腔镜特殊器械一套,灭菌镜套,灭菌肥皂水软布,德国storz内窥镜冷光源,摄像系统,高频电刀,co2气腹装置,电动吸引器,电视屏幕监视器等,确保性能良好。
1.3器械准备普通器械均采用高压蒸汽灭菌,一次性物品用环氧乙烷灭菌,腹腔镜器械用2%戊二醛浸泡10h,手术前晚开始消毒。
2 手术配合2.1 巡回护士术中配合:(1)患者入室后,见到昨日探视的护士,心理的紧张感倍减,主动配合手术,巡回护士在患者上肢建立静脉通路。
(2)协助麻醉师进行全麻气管插管,麻醉成功后,患者取仰卧位,固定双上肢和双下肢。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术中配合和护理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是一种常见的腹部手术,术中的配合和术后的护理对手术的成功和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在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密切配合,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同时术后的护理也至关重要,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
本文将逐步介绍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术中配合和术后护理。
一、术中配合1. 术前准备在进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之前,医护人员需要进行术前准备工作。
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病史、体格检查等。
还需要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如心电图、血常规、肝功能检查等,以排除手术的禁忌证。
还需要对患者进行术前教育,让患者了解手术的过程、术后护理以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从而减少患者的紧张和恐惧情绪。
2. 术中监护在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密切监护患者的生命体征。
包括监测患者的心率、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还要密切观察手术部位的情况,确保手术过程中不出现意外情况。
3. 术中协助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密切配合,协助主刀医师完成手术。
护士需要提前准备好所需的手术器械和耗材,确保手术过程中的顺利进行。
在手术过程中,护士需要及时、准确地递给主刀医师所需的器械,同时协助医师清洁手术部位、止血、缝合等。
在手术过程中,护士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并及时向医师报告患者的情况,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二、术后护理2. 术后护理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患者需要进行特殊的护理。
要对患者的术后切口进行定时换药,保持切口的清洁干燥,预防感染的发生。
还需要对患者进行特殊的饮食护理,如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保证患者的饮食营养均衡。
还需要对患者的伤口切口进行定期更换敷料,避免创口感染。
还需要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帮助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面对手术后的恢复。
3. 并发症的处理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如出血、感染、肠梗阻等。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术中配合和护理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是一种常见的胆囊疾病治疗方法,相比传统的开腹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
术中的配合和术后的护理对于患者的病情恢复及预防并发症非常重要。
以下将详细介绍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术中配合和护理。
一、术前准备1. 患者需提前完成术前检查,包括血常规、肝功能、凝血功能等项目。
2. 患者需要空腹,术前至少8小时不进食。
3. 患者需进行皮肤消毒,清洁手术区域,并戴好手术帽、口罩、手套等。
二、术中配合1. 术前配合(1)协助患者就位,保持患者舒适。
(2)协助医生和护士进行手术前准备工作,如准备手术器械、检查手术设备等。
3. 术后配合(1)协助医生完成手术创口关闭,并固定好创口。
(2)协助医生将患者转移到恢复室或病房,并配合完成床位活动、清洁整理等工作。
三、术后护理1. 恢复期护理(1)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体温、心率、呼吸等。
(2)观察患者术后出血情况,及时给予止血处理。
(3)观察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等情况,及时给予抗呕吐药物。
(4)定期观察患者创口情况,如红肿、渗液等异常,及时更换敷料并进行妥善处理。
2. 术后饮食(1)饮食调整需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一般可从液体食物开始,逐渐过渡到半流质食物和正常饮食。
(2)避免食用辛辣刺激食物、油炸食品等,以免刺激胆囊切口。
3. 家庭护理(1)术后患者需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重物提拿。
(2)遵医嘱按时服药,并定期复诊。
(3)鼓励患者逐渐恢复日常生活,避免过度劳累。
总结: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术中配合和术后护理对患者的病情恢复及预防并发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护理人员应了解腹腔镜手术的相关操作流程,并在术中配合医生完成手术操作。
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及切口情况,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适当的饮食调整和家庭护理也对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手术配合徐良1.围手术期准备同开腹胆囊切除术。
术前应放置鼻胃管引流胃内容物,以利术中手术野的暴露。
2.检查仪器检查腹腔镜各手术设备连接无误,并运转正常。
3.麻醉通常采用全身麻醉,因为全麻易于呼吸道的管理。
4.体位仰卧位、头高脚低,右侧略抬高。
5.建立气腹于脐下或脐上做一10mm横切口。
由此进入气腹针,气腹针穿刺成功之后施行气腹,腹腔内压力逐渐达到12~13mmHg之后,仔细的插入10mm套管针,由此插入腹腔镜。
首先大体观察腹腔,然后观察胆囊的外观、与周围组织的解剖关系。
6.主要操作步骤(1)建立操作孔:于剑突下1cm处切1mm的横切口,插入10mm套管针,作为主要操作孔,由此插入电凝钩。
于锁骨中线、肋缘下1cm切开5mm切口,由此插入5mm套管针,此通道为胆囊抓钳的操作孔。
于腋前线、肋缘下切开5mm切口,由此插入5mm套管针,此通道为辅助操作孔,第一助手可经此孔术中协助暴露手术野。
(2)处理胆囊三角:若胆囊与腹腔内脏器有粘连,则可用海绵棒钝性分离。
在能够分辨胆总管、肝总管、胆囊管之后,用电凝钩于胆囊壶腹处仔细的切开浆肌层。
由此向胆总管方向做钝性分离,充分显露胆总管、胆囊管、肝总管。
在确认以上解剖关系之后,分离胆囊管周围的组织,此时应注意不要灼伤胆总管。
距胆总管3~5mm处用钛夹钳钳夹夹闭胆囊管,并切断之。
于胆囊三角内侧钝性分离寻找胆囊动脉,显露胆囊动脉无误后,钳夹切断胆囊动脉。
(3)剥离胆囊:提起胆囊颈部,距肝约5mm将胆囊逐渐的从胆囊床上切下。
充分电凝处理胆囊床上的渗血。
并仔细探查确认腹腔内无活动性出血、无胆管及腹腔内其他脏器损伤之后,将胆囊置入标本袋中,再将腹腔镜移到剑突下,经脐部切口将胆囊取出体外。
(4)放出CO2,消除气腹,脐部和剑突下的切口需缝合腹直肌前鞘,创口用创可贴闭合。
【注意事项】在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的过程中如果发现以下情况,继续使用腹腔镜行胆囊切除容易产生胆管损伤等并发症,应根据具体情况中转为开腹手术。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手术配合(器械护士配合)胆囊为一梨状器官,分为底,体,颈和胆囊管4部分。
胆囊位于肝的脏面,其表面为脏腹膜所覆盖,是左,右肝叶的标志性分界点。
胆囊颈上部囊性膨大的部位称为Hartmann袋,胆囊结石易在此带留。
胆囊管是由胆囊颈延伸而成,多锐角汇入肝总管的右侧壁,但也常出现解剖学上的变异。
胆囊三角(Calot三角)是由胆囊管、肝总管、肝下缘所构成的三角区,是由胆管动脉穿行,是胆道手术易发生误伤的区域。
胆囊管与肝总管相汇处夹角的上方的胆囊淋巴结是术中寻找胆囊动脉和胆囊管的重要标志。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常用于胆囊结石、胆囊息肉等疾病,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的特点。
在胆囊疾病的治疗中具有越来越普及的趋势。
(一)手术用物准备1.常规布类手术盆、治疗巾、手术衣、剖口单、桌单。
2.手术器械腹腔镜普通器械、腹腔镜特殊器械。
3.一次性用物(1)常规物品:仪器防菌隔离罩1个、纱布5张、纱球5个、一次性安尔碘棉签1袋、灯罩1_-_(2)特殊物品:钛夹、结扎钉或生物可吸收夹、1-0抗菌薇乔、标本取出袋。
(二)体位采取头高脚低位:(1)患者仰卧于手术台中线,头部垫一软枕,双侧膝部用束脚带固定。
(2)建立静脉通道侧上肢外展平放于搁手架上,另一侧上肢使用中单包裹、保护固定。
(3)电凝器负极板贴于患者体毛较少、肌肉丰富、血运丰富,靠近手术区域处。
(4)头架横放于床头。
(5)打孔成功后,采用头高足低30°,左倾斜10—15°。
(三)铺台配合1.消毒液:碘伏524541524152412541522414411414、2.消毒范围:上至胸骨上窝,下至耻骨联合。
左至腋前线,右至腋后线。
3.治疗巾4张铺切口,并显露脐部、剑突和右侧肋缘。
4.口单和桌单,桌单覆盖托盘。
(四)手术配合1.特殊物品准备:连接用物:连接并固定冷光源、气腹管、电凝线、摄像头(用仪器防菌隔离罩包裹)、腹腔镜镜头。
2.建立人工气腹:递尖刀切开皮肤和皮下后,将气腹针刺入腹腔,向腹腔内注入CO2。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护理配合发表时间:2009-07-27T10:16:42.64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09年第17期供稿作者:崔英男 (黑龙江省龙江县中医院黑龙江龙江16110[导读]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在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的一种术式。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09)17-0134-02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配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在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的一种术式。
具有创伤小、痛苦轻、住院日短、恢复快等优点,得到广大医务工作者和患者的认可,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通过内窥镜在电源屏幕上进行技术操作,因此要求医护人员必须熟悉手术的解剖知识和所需的相关器械,并经过严格的技术操作训练,在手术过程中,手术室护理配合非常重要,现将手术配合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收集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68例,其中男29例,女性39例,年龄最小22岁,最大79岁,平均住院天数7天。
1.2手术方法气管插管全麻下,利用腹腔镜进行胆囊切除或胆囊取石术,术后缝合切口,贴上创可贴。
2 护理2.1术前准备对病人耐心解释腹腔镜手术的目的及优势,说明开腹手术的情况,取得病人及家属的配合。
消除思想顾虑及恐惧心理。
情绪紧张者口服镇静剂,保证适当休息。
术前常规B超检查,了解胆囊及其周围关系,预定术前套管针的穿刺点。
术前常规禁食、禁水、备皮(清洗腹壁,剃毛)、清洁灌肠、插鼻胃管和导尿管,及麻醉前用药等。
手术取仰卧位,头高5°~10°。
一般采用气管插管全麻。
对不能耐受全麻的病人也可采用局麻。
2.2手术配合常规消毒铺巾,铺无菌单,取出消毒后的腹腔镜擦干,按使用顺序排列于无菌器械桌上,递气腹管、吸引器管、冷光源线及电灼器线,协助套好摄像镜头,建立气腹,脐窝下缘切开皮肤一小口,用2把布巾钳提起脐孔周围腹壁组织,于脐孔切口插入气腹针,确认气腹针插入腹腔后,连接CO2气腹机,建立气腹。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术中配合和护理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手术,通常用于治疗胆囊疾病,如胆囊结石或胆囊炎。
在这种手术中,医生会通过腹腔镜技术在腹部进行操作,所以需要术中配合和护理来确保手术顺利进行以及术后的康复。
术中配合是指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应该密切配合,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中,术中配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确保手术环境安全:在手术准备阶段,医护人员应该检查手术器械和设备是否齐全,确保手术环境的清洁和无菌,以防止术中感染和交叉感染的发生。
2. 保持通畅呼吸道:在手术过程中,患者处于全麻状态,容易出现呼吸道梗阻和呼吸困难。
医护人员应该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及时疏通呼吸道,保持通畅呼吸,防止术中意外发生。
3. 维持稳定生命体征:手术过程中需要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指标。
医护人员应该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及时调整药物剂量,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
4. 协助医生操作:在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应该密切配合医生的操作,协助医生更换手术器械、清洗手术场地、固定患者的身体位置等,以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除了术中配合外,术后护理同样重要,可以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术后护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观察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在手术结束后,医护人员应该密切观察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包括术后出血、术后疼痛、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
及时处理并记录患者的不适症状,及时向医生报告。
2. 疼痛管理: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术后疼痛,医护人员应该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疼痛评估,并及时给予止痛药物,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3. 导管护理:在术后患者可能需要留置尿管、静脉输液等导管,医护人员应该定期更换导管,查看导管的通畅性,防止导管感染的发生。
4. 术后指导:术后,医护人员应该向患者和家属详细介绍术后注意事项,包括饮食、活动、休息、恢复训练等方面的指导,以使患者尽快康复。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术中配合和护理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外科手术,是利用腹腔镜技术进行的一种胆囊切除手术。
该手术操作简便、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受到广泛的青睐。
在手术过程中,积极的术中配合和护理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就针对术中配合和护理进行详细的讲解。
一、术前准备1、患者情况评估在进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前要对患者的身体情况进行全面评估,了解患者的年龄、病史、过敏史、手术史、用药史等情况,以便作出正确的术前准备。
2、术前检查术前检查包括血常规、肝功能、凝血功能、心电图、胸部X线片等。
可以通过检查患者身体情况,更加准确地判断患者的手术风险,以便进行更加科学合理的手术安排。
3、神经阻滞在进行手术前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神经阻滞方法。
通常采用腹壁阻滞麻醉和腰麻醉,以减少患者的疼痛感受。
4、饮食清淡患者在手术前需要注意饮食清淡,以避免影响手术的进行。
术前一天可以采用流质饮食,以保持身体的水分供给,同时可以预防肠道胀气发生。
二、术中配合1、维持患者麻醉深度2、维持患者呼吸道通畅手术过程中,应注意维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避免出现呼吸道阻塞等意外事件。
3、维持患者体位稳定在手术过程中,应注意维持患者体位稳定,避免患者晕厥等情况的发生。
同时,还需要避免患者因为体位不当而导致术中出现相关并发症。
4、协助医生操作术中,护理人员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操作,以保证手术的成功进行。
同时,应注意监测患者各个指标,如血压、心率等,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三、术后护理1、恢复室护理术后,患者需要在恢复室里进行一定的观察和护理。
护士应在此时认真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等,并护理好患者的伤口和导管,维持伤口和导管的清洁。
2、术后疼痛处理术后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护士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镇痛方法,如局部冰敷、镇痛药物等,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受。
3、胃肠功能观察术后,在恢复期内要及时观察患者的胃肠功能情况,如恢复期短时间内出现腹泻等情况,则需要调整患者的饮食和药物使用。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手术配合为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配合要点,对405例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认真做好术前访视、心理护理、术中配合及器械管理,观察实验结果,405例患者全部接受手术,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无并发症发生,术后恢复快。
因此充分做好术前准备,术中正确摆放体位,完善术中配合以及做好腔镜器械管理是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标签:胆囊;腹腔镜;手术配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无需剖腹,创伤小,恢复快,痛苦少,住院时间短,瘢痕小,是一种新的手术方式,腔镜照明可深达手术部位;手术医生的手不进入体内,大大减少了器械对脏器的损伤和对脏器功能的干扰;手术视野清楚,减少了手术的盲目性。
本院自2004年1月引进腹腔镜,至2008年12月本院共成功实施手术405例,现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配合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2004年1月~2008年12月本院共做腹腔镜胆囊切除术405例,其中,男性289例,女性116例,其中,年龄最大81岁,最小20岁,平均50岁。
2 手术配合2.1 术前访视患者在术前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紧张、恐惧、焦虑等情绪反应,尤其对手术能否成功特别担心。
手术前巡回护士深入病房,全面了解患者情况,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做好心理护理。
通过介绍成功病例对患者进行开导,使他们从思想上消除紧张情绪,建立手术成功的信心,并讲解腹腔镜具有创作小、恢复快、疼痛轻等诸多优点,使患者了解这项手术是一项高科技新型的手术方式,取得患者充分信任和合作。
同时介绍手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麻醉医生和手术医生,同时介绍手术方法、过程,让患者及家属明确手术的必要性和优缺点,交待有关注意事项,鼓励安慰患者,解除其紧张恐惧心理,使患者愉快地接受手术;巡回护士在术前访视过程中需要查看患者的相关检查,如:心电图、肝肾功能及常规化验、胸部X线等检查是否完成,准确评估各脏器功能,分析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对于检查异常的患者,应反馈给医生及时调整后再进行手术,检查皮肤是否清洁、完整,是否插胃管、尿管,询问患者术前禁食、禁饮情况,术前应严格禁食12 h,禁水4 h。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配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自从1987年法国医师Mouret P完成世界首例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以来,该术式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飞速发展,到目前为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已经是胆囊切除的金标准术式。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手术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术后瘢痕小等优点,但根据近年来国内外大宗病例的临床分析,该术式仍然有一定的并发症,并且有的可以出现严重后果,处理治疗不及时,甚至可以导致患者残疾或者死亡。
手术室护士的手术配合,也是顺利完成手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院2013年1月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以来,到2015年8月,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50例,取得了较好治疗效果,无出现严重手术并发症。
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150例,男性53例,女性97例;年龄28~83岁,平均年龄54岁;其中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石症76例,胆囊息肉23例,急性胆囊炎合并胆石症27例,反复发作的胆囊炎16例,胆石症合并胆囊息肉8例;放置腹腔引流管86例(其中出现轻度胆瘘12例,均通过引流痊愈);术后严重恶心、呕吐36例;肩背部不适29例;穿刺切口感染2例;皮下气肿2例;穿刺口出血1例。
本组病例均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施行。
2.术前准备2.1 患者心理准备术前1天访视患者,了解患者病情并制定手术室整体护理计划,向患者针对性的做心理护理,避免患者出现手术室综合征,包括介绍手术概况,术前注意事项以及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优点,使患者树立坦然接受手术的信心。
2.2 病例资料以及患者的其他准备术前查阅患者进行的各项化验和检查结果,对可能影响手术的异常结果及时与手术医师沟通,进一步核实患者胃肠道以及皮肤准备情况,尤其是脐部皮肤准备情况。
术前禁食12h,禁饮4~6h,术前晚口服50%硫酸镁60~80ml清洁灌肠,禁忌用20%甘露醇进行灌肠,防止胃肠胀气影响术中术野的显露。
对肥胖患者术前选择性的术前留置胃肠减压。
2.3 器械准备常规准备腹腔镜手术器械,腹腔引流管,约束带。
关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护理配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是一种常见的腹腔镜手术。
术后的护理非常重要,正确的护理能够在术后减轻患者的疼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加速患者康复。
下面,我来介绍一下关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护理。
一、术后第一天的护理1. 患者需要卧床休息24小时,不宜翻身坐起,以免引发内出血或手术部位裂开。
2. 观察伤口,注意是否存在渗血或疼痛,以及是否存在肿胀或感染等异常症状。
如果有异常情况发现,应及时联系医生。
3. 患者需要进行尿液监测,防止感染。
4. 需要对患者进行治疗,如给予镇痛药、消炎药物以及保证患者在这期间的水、营养和气体供应。
二、术后第二天到第七天的护理1. 患者需要进行早期恢复训练,如尽量坐起来,行走和导尿等。
2. 应注意消炎、止痛和止吐的治疗,必要时需要申请输液治疗。
3. 关注伤口切口密切,防止感染,并采用纱布更换及敷料更换进行护理。
4. 局部不适和疼痛的管理,选择合适的镇痛药,严格掌握用量、用时,避免滥用。
5. 宣传患者康复知识,如营养均衡,适当运动,日常生活规律等。
建议饮食以易消化、低脂、清淡为主。
6. 注意和谐护理。
在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注重与患者的沟通,让他们感受到关心和关爱,这也是重要的康复因素。
三、术后一周到一个月的护理1. 患者逐渐恢复,在肝胆系统康复的过程中,应尽量避免过重体力劳动,以免产生疼痛或并发症。
2. 患者需要再次复查手术部位,包括伤口是否存在渗血或感染等情况,并定期进行后续治疗。
3. 加强饮食监护,让患者逐渐缓慢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4. 继续给予充足的营养补给和理性用药。
5. 建议患者适量的草药汤水,比如薏苡仁水、枸杞汤等,有利于患者的肝胆养护和康复。
总之,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护理需要在各个方面都考虑周到,配合医生的治疗以及患者自身的努力,才能有效地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操作流程及操作体会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操作流程:
1. 手术准备:进行全身麻醉,患者进行消毒,然后将患者摆放在仰卧位上。
2. 制作操作孔:通过在脐部进行切口,插入腹腔镜与其他操作工具。
3. 观察胆囊位置:将腹腔镜引入腹膜腔内,观察胆囊的位置。
4. 清除脂肪组织:清除脂肪组织,以展示胆囊的部位。
5. 切开胆囊:胆囊的部位清晰后,利用操作器夹住胆囊进行切开。
6. 切除胆囊:将胆囊切除。
7. 缝合切口:将操作孔处进行缝合。
操作体会: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相比传统的切除方法,对患者的创口更小,术后恢复时间也更快。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液体管理:在手术前,要做好患者液体管理,术中要及时补液。
2. 操作技术:很多时候要进行高难度操作,需要具有熟练的操作技术才能保证操作的安全和成功。
3. 团队配合:胆囊切除术需要一个高效协同的团队,包括手术医生、护士等。
只有通过良好的团队配合,才能使手术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