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招生信息
- 格式:pdf
- 大小:132.55 KB
- 文档页数:2
教育学研究生院校专业大全2007年教育部大力改革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将教育学作为试点,第一批被划入了统考范围的专业课,使得教育学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在这里,博仁教育学考研辅导班老师总结了招收教育学研究生的院校,希望对考教育学的考生有所帮助。
教育学高校学位点大全教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硕士点教育学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一级学科博士点(9个)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浙江大学一级学科硕士点(29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河北大学河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西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开大学沈阳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041041 教育学原理国家重点学科/博士点/硕士点(带*者为一级学科博士点/硕士点覆盖的二级学科博士点/硕士点)国家重点学科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点(15个)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西北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山东师范大学西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浙江大学*河南大学辽宁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硕士点(68个)安徽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 渤海大学东北师范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广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海南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学院河北大学* 河北师范大学河南大学* 河南师范大学湖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科技大学湖南师范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 吉林师范大学江南大学江西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 聊城大学鲁东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南京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南开大学*南通大学青海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 山西大学山西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 上海师范大学* 沈阳师范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 四川师范大学* 苏州大学夭津师范大学* 武汉大学西北师范大学* 西华师范大学西南大学* 厦门大学* 新疆师范大学徐州师范大学延边大学扬州大学云南民族大学云南师范大学浙江大学* 浙江师范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中南大学中南民族大学中山大学中央民族大学重庆师范大学040102 课程与教学论国家重点学科/博士点/硕士点国家重点学科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博士点(14个)北京师范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山东师范大学西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 上海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 西北师范大学*硕士点(86个)安徽师范大学北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语言大学渤海大学长春师范学院东北师范大学* 东南大学福建师范大学* 复旦大学赣南师范学院贵州师范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喀什师范学院内蒙古师范大学南开大学* 青海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 西安体育学院西藏大学新疆师范大学延边大学浙江大学* 广西师范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河北大学* 湖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 吉林大学辽宁师范大学* 南京大学* 宁波大学曲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 四川师范大学* 天津体育学院西安外国语大学西华师范大学信阳师范学院扬州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学院海南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湖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 吉林师范大学聊城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夏大学山东师范大学* 深圳大学四川外语学院温州大学西北民族大学西南大学* 中南大学徐州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 广州大学杭州师范学院河南大学* 湖南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江西师范大学鲁东大学南京师范大学* 青岛大学山西师范大学沈阳师范大学* 苏州大学武汉大学西北师范大学* 厦门大学* 延安大学漳州师范学院重庆大学重庆师范大学040104 比较教育学国家重点学科/博士点/硕士点(带*者为一级学科博士点/硕士点覆盖的二级学科博士点/硕士点)国家重点学科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点(9个)北京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浙江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西北师范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硕士点(34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河南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四川师范大学* 厦门大学*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广西师范大学湖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 南开大学* 上海师范大学* 天津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师范大学* 哈尔滨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 辽宁师范大学* 曲阜师范大学沈阳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 浙江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河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 南京大学* 山东师范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西南大学* 浙江师范大学*040105 学前教育学国家重点学科/博士点/硕士点(带*者为一级学科博士点/硕士点覆盖的二级学科博士点/硕士点)国家重点学科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点(9个)北京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浙江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西北师范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硕士点(32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湖南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 上海师范大学* 天津师范大学* 云南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 哈尔滨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 辽宁师范大学*南开大学* 沈阳师范大学* 西北师范大学* 浙江大学*北京师范大学* 河北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内蒙古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 西南大学* 浙江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 河南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南京大学*陕西师范大学* 四川师范大学* 厦门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040106 高等教育学国家重点学科/博士点/硕士点(带*者为一级学科博士点/硕士点覆盖的二级学科博士点/硕士点)国家重点学科厦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点(16个)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 南京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西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厦门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 苏州大学浙江大学*硕士点(90个)安徽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海军工程大学河南大学* 湖南农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兰州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北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长江大学大连大学东南大学福建师范大学* 广西师范学院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河北大学* 河北科技大学黑龙江大学湖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吉林大学江苏大学辽宁师范大学* 南昌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北京理工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复旦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河海大学湖南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 江西师范大学南京大学* 南开大学*清华大学山东师范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石河子大学苏州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师范大学*云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山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山西大学上海师范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 天津工程师范学院武汉工程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华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 重庆大学三峡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深圳大学四川大学天津师范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西北大学西南大学* 浙江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山东大学汕头大学沈阳师范大学* 四川师范大学*同济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厦门大学*浙江师范大学* 中南大学040107 成人教育学博士点/硕士点(带*者为一级学科博士点/硕士点覆盖的二级学科博士点/硕士点)博士点(9个)北京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浙江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西北师范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硕士点(39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福建农林大学河南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 南开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四川师范大学*西南大学* 浙江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 南昌大学曲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 天津师范大学* 厦门大学* 浙江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 河北大学* 湖南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大学* 山东师范大学* 沈阳师范大学* 同济大学云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河北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 江西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 山西大学首都师范大学* 西北师范大学* 云南师范大学040108 职业技术教育学博士点/硕士点(带*者为一级学科博士点/硕士点覆盖的二级学科博士点/硕士点)博士点(10个)北京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西南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 浙江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天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 西北师范大学*硕士点(48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北师范大学*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北京理工大学*东华理工学院河北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东南大学河北科技师范学院东北财经大学福建师范大学* 河北师范大学河南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吉林农业大学南京大学*山东师范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 天津师范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浙江大学* 湖北工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南京师范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四川师范大学* 同济大学西北师范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湖南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江西农业大学南开大学* 上海师范大学* 天津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南大学* 浙江师范大学* 湖南农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 辽宁师范大学* 曲阜师范大学沈阳师范大学*天津工程师范学院西安交通大学厦门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040109 特殊教育学博士点/硕士点(带*者为一级学科博士点/硕士点覆盖的二级学科博士点/硕士点)博士点(9个)北京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浙江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西北师范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硕士点(30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福建师范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辽宁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 西南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 河北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南京大学*陕西师范大学* 四川师范大学* 厦门大学* 重庆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 河南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 天津师范大学* 浙江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湖南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南开大学* 沈阳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 浙江师范大学*040110 教育技术学国家重点学科/博士点/硕士点(带*者为一级学科博士点/硕士点覆盖的二级学科博士点/硕士点)国家重点学科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博士点(9个)北京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浙江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西北师范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硕士点(80个)安徽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 大庆石油学院东南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 第二军医大学福建师范大学* 哈尔滨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第四军医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河北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渤海大学东北师范大学* 广西师范学院河北师范大学河南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南昌大学南开大学* 山东师范大学* 上海师范大学*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天津工程师范学院西安交通大学西华师范大学厦门大学* 云南师范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吉林大学辽宁师范大学* 南京大学*宁波大学山西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石家庄铁道学院天津师范大学* 西北大学西南大学* 徐州师范大学浙江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湖南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江西财经大学聊城大学南京师范大学* 清华大学陕西师范大学* 深圳大学首都师范大学* 同济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扬州大学浙江工业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南京邮电大学曲阜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沈阳师范大学* 四川师范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师范大学*西南科技大学云南大学浙江师范大学* 中山大学120403 教育经济与管理国家重点学科/博士点/硕士点(已划归公共管理学)带*者为一级学科博士点/硕士点覆盖的二级学科博士点/硕士点国家重点学科北京大学博士点(17个)北京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 中山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复旦大学* 吉林大学* 厦门大学*北京师范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浙江大学* 东北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清华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点(107个)北京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长沙理工大学东北财经大学* 东北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复旦大学* 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杭州师范学院河北师范大学河海大学*河南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 黑龙江科技学院湖南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吉林大学*江西财经大学* 江西农业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兰州大学* 辽宁师范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南昌大学* 南京大学*北京科技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学院哈尔滨师范大学河南大学*湖北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暨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农业大学* 青岛大学山东经济学院陕西师范大学* 上海师范大学苏州大学* 同济大学西北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徐州师范大学浙江工业大学中国计量学院中国人民大学* 中山大学*南京师范大学* 南开大学* 宁波大学清华大学* 曲阜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山西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理工大学*沈阳师范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天津大学* 天津工业大学天津理工大学武汉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西南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厦门大学* 湘潭大学*扬州大学云南大学* 浙江大学*浙江师范大学郑州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农业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中南大学* 中南民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 重庆大学*。
教育部关于印发《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公布日期】2024.10.01•【文号】教学〔2024〕4号•【施行日期】2024.10.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招生考试正文教育部关于印发《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的通知教学〔2024〕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教育厅(教委)、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各硕士研究生招生单位:为做好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现将《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教育部2024年10月1日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的管理,保证硕士研究生的入学质量和招生工作的顺利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高等学校和科学研究机构(以下简称招生单位)招收硕士研究生,旨在培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能力的高层次学术创新型专门人才,以及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实践创新型人才。
第三条硕士研究生招生应坚持按需招生、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和宁缺毋滥的原则,积极推进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分类选拔。
第四条招生学科(类别)、专业(领域)[以下统称学科专业]须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或备案。
第五条教育部会同国家有关部门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制定并下达年度招生计划。
招生单位根据下达的招生计划、社会需求和办学条件,依据有关政策规定确定本单位各学科专业的招生人数。
四川师范大学研究生2023年招生简章四川师范大学研究生2023年招生简章一、招生专业1.教育学(含教育学硕士和教育博士)2.心理学(含心理学硕士和心理学博士)3.体育学(含体育学硕士和体育学博士)4.文学(含文艺学硕士和文艺学博士)5.历史学(含历史学硕士和历史学博士)6.数学(含数学硕士和数学博士)7.物理学(含物理学硕士和物理学博士)8.化学(含化学硕士和化学博士)二、报名时间2023年1月1日-3月31日三、报名条件1.具有中国公民身份,热爱教育事业和科研工作;2.具有硕士研究生阶段学习经历和相应的学位,申请攻读博士学位者应具有硕士研究生学位;3.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学术素养和实践能力;4.具有相关学科领域的研究经历和研究成果、发表过具有影响力的学术论文者优先考虑;5.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
四、报名方式1.登录四川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注册报名并在线填写报名表格;2.缴纳报名考试费用,具体费用标准以招生信息网公布为准;3.上传个人相关材料,包括身份证、学位和学历证书、学习成绩单、研究成果及其他相关文件。
五、招生程序1.资格初审:审核各申请人提交的材料,并进行初步筛选。
2.综合面试:初审合格者将参加面试(或视频面试),主要考察申请人的学术研究能力和科研潜力。
3.录取:根据综合面试成绩、学术研究能力和科研潜力等综合考虑,择优录取。
六、注意事项1.请申请人仔细阅读本简章,并按要求如实填报相关信息;2.报名费用不予退还,面试考核费用由考生自行承担;3.资格初审通知和面试通知等相关信息将在招生信息网上公示,请随时关注和查看。
本简章解释权归四川师范大学研究生院所有,最终解释权归四川师范大学所有。
江苏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一、教育学类1. 教育学(博士)2. 教育技术学(博士)3. 心理学(博士)4. 小学教育(硕士)5. 教育管理(硕士)6. 特殊教育(硕士)7. 学前教育(硕士)二、文学类1. 汉语言文学(博士)2.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博士)3. 新闻传播学(博士)4. 文学(硕士)5. 新闻学(硕士)6.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7. 文化产业管理(硕士)三、历史学类1. 历史学(博士)2. 文物与博物馆学(博士)3. 历史学(硕士)4. 文物保护技术(硕士)5. 博物馆学(硕士)四、理学类1. 应用数学(博士)2. 物理学(博士)3. 地理学(博士)4. 数学与应用数学(硕士)5. 地理信息科学(硕士)6. 气象学(硕士)五、管理学类1. 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2. 工商管理(博士)3. 会计学(博士)4. 管理科学(硕士)5. 工商管理(硕士)6. 会计学(硕士)7. 市场营销(硕士)8. 人力资源管理(硕士)9. 公共事业管理(硕士)六、经济学类1. 经济学(博士)2. 财政学(博士)3. 经济学(硕士)4. 财政学(硕士)5. 金融学(硕士)6. 经济与贸易(硕士)7. 国际经济与贸易(硕士)七、法学类1. 法学(博士)2. 政治学(博士)3. 法学(硕士)4. 社会学(硕士)5. 政治学(硕士)6. 民族学(硕士)7. 法律硕士(LLM)。
新祥旭考研:十年专注考研一对一辅导招生院系教育学部学前教育学系招生专业(专业代码学前教育学(040105招生人数全日制:17研究方向01 (全日制学前教育基本理论02 (全日制学前教育课程与教师03 (全日制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④--无初试范围教育部统一命题,参见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制的考试大纲。
复试范围1.学前教育学(笔试,《幼儿教育学基础》李季湄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学前教育学》李生兰著,华东师范大学(2006;《学前教育学》虞永平、王春燕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
2.儿童心理学(笔试,《发展心理学—儿童与青少年》Shaffer等著,邹泓等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王振宇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3.我国学前教育研究现状与热点问题(口试。
4.外语听力、口语测试。
教育学部学前教育学系学前教育学专业简介概况学前教育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上海市重点学科。
在办学过程中积极吸纳国际先进教育经验,主动对接国家、地区教育发展战略,在各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成为中国学前教育高水平人才培养和高质量科学研究孵化的坚实重镇,连续多年位列全国高校同类专业榜首。
主要研究方向一、学前教育基本理论二、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三、学前教育课程与教师主要导师【适用2018年招生】钱琴珍黄瑾钱雨柳倩钱琴珍李召存任丽欣张明红徐韵周兢郭力平李生兰周念丽钱文左志宏何敏姜勇专业课程儿童学习理论、儿童游戏研究、学前课程研究、教育思想史专题研究等。
研究生毕业后主要去向大专院校教师;出版社、杂志社编辑;托幼机构从事保教工作的教师、行政人员;教育科研机构的幼教研究人员以及相关服务机构的儿童工作者。
专业希望招收具有何种专业背景的考生专业背景不限,但希望有教育专业背景。
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教育学专业基础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教育学专业基础考试是为选拔教育学学科优秀人才而设置的选拔性考试。
考试范围包括教育学学科的共同知识、能力和素养,以利于选拔出具有扎实基础、广阔视野和较强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二、考试目标通过本考试,考查考生掌握教育学学科共同知识、能力和素养的水平,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我国教育学学科的研究和人才培养提供优质生源。
三、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考试时间:180分钟。
试卷满分及折算方法:满分300分。
试卷内容结构: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由命题单位另行通知。
试卷题型结构: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等。
四、考试内容与要求1.考查考生对教育学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的理解与掌握。
2.考查考生运用教育学基本理论分析教育现象和问题的能力。
3.考查考生对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认识与理解。
4.考查考生对教育心理学基本理论和实践的掌握。
5.考查考生对教育研究方法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了解。
6.考查考生对国内外教育改革与发展动态的关注和了解。
7.考查考生使用中外文专业术语的能力。
五、考试评价标准1.准确理解和掌握教育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表现出较好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表现出一定的创新意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和国际视野,能够关注国内外教育改革与发展动态,体现出良好的综合素质。
4.符合相应认知层次的语言表达要求,文字表述规范,条理清晰。
六、备考建议与策略1.熟悉考试大纲,了解考试形式与内容结构2.掌握基础知识,强化核心概念和理论的识记和理解3.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多做真题和模拟试题,加强解题技巧的训练4.关注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和发展趋势,加强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5.注重综合素质的提升,包括语言表达能力、信息素养和国际视野等。
北京大学招生简章-北大教育学院考研招生简章、专业目录、报录比、分数线、参考书、经验分享北大教育学院考研招生简章一、推荐免试按照教育部研究生招生工作的有关规定,北京大学通过推荐免试方式接收全国重点大学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包括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一)、申请与材料教育部建立“全国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以下简称“推免服务系统”,网址:/tm),作为推免工作统一的信息备案公开平台和网上报考录取系统。
取得推荐学校推免资格及名额的应届优秀本科毕业生方可申请。
申请者应按照教育部的要求,登录推免服务系统,在系统中注册和填写基本信息,完成网上报名、网上缴费、接受复试确认和待录取确认等环节。
此外,申请者还须按照我校的相关具体要求进行申请并提交书面申请材料,详见我校研究生院网站公布的《北京大学2015年接收推荐免试研究生的办法》(网址:/zsxx/sszs/tjms/)。
(二)、初审与复试1、各院系推免生遴选工作小组对申请材料初审后,通知通过初审的申请者来我校参加复试。
2、复试实行差额复试,择优录取。
具体差额比例由各院系根据自身特点和生源状况自行确定。
3、选拔办法由各院系根据其学科特点制定,笔试或面试不及格者不予录取。
选拔办法一经公布不得随意更改。
4、推免生的综合面试时间原则上不少于20分钟。
北大教育学院考研(三)、待录取与公示1、院系通过教育部推免服务系统向拟接收的申请者发送待录取通知,请申请者在院系规定的时间内在网上确认是否接受待录取。
若在规定时间内未确认,则视为放弃。
2、我校不再另行向接收的推荐免试研究生(含硕士生和直博生)发送接收函。
3、2014年10月25日前,院系在网上公示待录取名单。
推免生可登录院系网站查询公示名单,或在研究生院硕士、博士招生网页的“录取信息”查询。
若有疑问,可于公示期内向院系提出,各院系予以及时答复。
(四)、复审与录取在正式发出录取通知书之前,我校将对获得待录取资格的推免生,按照我校有关要求进行资格复审,未通过者将被取消录取资格。
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简介及其学位基本要求发布研究生教育学科是指深入研究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学科,包括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技术学和教育管理学等专业。
它旨在培养高水平、高素质的教育研究人才和教育管理人才,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规律、规范和方法的学科。
研究生教育学专业主要包括教育学原理、教育学研究方法、教育学史等基础课程,以及教育心理学、教育经济学、教育社会学等专业课程。
学生需要具备扎实的教育学理论基础,系统掌握教育科研方法和教育教学技能。
学习期间还需要开展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践活动,撰写论文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
研究生教育学专业毕业后可以从事教育科研和教育事业管理等工作。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在教育过程中产生的基本理论、原则和方法的学科。
研究生教育心理学专业主要包括心理学基础、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课程。
学生需要深入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能够运用心理学知识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
学习期间还需要进行实验研究和实践教学,完成相关研究项目和实习。
研究生教育心理学专业毕业后可以从事教育心理咨询、教育评价和教育研究等工作。
教育技术学是研究教育与技术融合的学科。
研究生教育技术学专业主要包括教育技术原理、多媒体技术、教育信息化等课程。
学生需要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技能,能够设计和开发教育软件和多媒体教学材料,应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改进教学。
学习期间还需要进行实践教学和实验研究,完成相关项目和实习。
研究生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后可以从事教育技术开发与应用、教育信息化管理等工作。
教育管理学是研究教育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学科。
研究生教育管理学专业主要包括教育管理原理、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等课程。
学生需要了解教育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经验,能够运用管理学知识解决教育管理中的问题。
学习期间还需要进行管理实践和实务研究,完成相关研究项目和实践教学。
研究生教育管理学专业毕业后可以从事学校管理、教育行政和教育改革等工作。
教育硕士全日制研究生报考条件教育硕士全日制研究生是一种专门培养教育行业人才的研究生教育形式。
报考教育硕士全日制研究生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
下面将详细介绍教育硕士全日制研究生的报考条件。
首先,申请教育硕士全日制研究生的考生需要具备本科或者相应等级学历。
根据招生院校的要求,报考者通常需要具备与教育相关的本科学历,如教育学、心理学、幼儿教育学等专业。
有些院校可能还会要求考生掌握一定的教育实践经验,以提供实践基础。
其次,报考者需要通过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以下简称“考研”)。
考研是教育硕士全日制研究生招生的主要途径之一,是一项全国性的考试,由国家教育部主管,并由各招生院校联合组织。
考研通常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包括政治、外语、数学和英语四门科目;第二阶段是对专业知识的考查,主要考察报考者对教育学相关知识的掌握能力。
考生需要根据自己所报考的院校和专业,合理安排学习,提前备考,争取取得高分。
此外,还有一些招生院校可能会要求提供个人简历、学业成绩单和推荐信等材料。
个人简历主要是介绍自己的学习、科研以及实践经验等方面的情况,通过个人简历可以更好地展示个人的学术能力和综合素质。
学业成绩单主要是反映了报考者在本科阶段的学习成绩,成绩较好的考生更容易被录取。
推荐信可以由导师、教授或者单位领导等提供,用于评估报考者的学术能力和科研潜力。
最后,由于教育硕士全日制研究生培养的特殊性,一些院校还会组织面试环节。
面试主要是考察报考者的综合素质、学术研究兴趣和职业发展规划等方面。
在面试中,考生需要展示对教育领域研究的兴趣和热情,并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和学术背景,回答面试官提出的问题。
综上所述,报考教育硕士全日制研究生需要满足本科或相应等级学历的要求,并通过考研获得一定的分数。
此外,一些招生院校还可能要求提供个人简历、学业成绩单和推荐信等材料,并进行面试环节的评估。
希望以上信息对准备报考教育硕士全日制研究生的同学有所帮助。
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教育综合》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教育综合》是为招收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
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攻读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优秀本科毕业生所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
二、考试要求要求考生系统地掌握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三、考试内容1. 教育学原理:教育的本质与功能,教育目的,教育制度,课程与教学,教师与学生等。
2. 中国教育史:中国古代教育,中国近代教育,中国现代教育等。
3. 外国教育史:外国古代教育,外国近代教育,外国现代教育等。
4. 教育心理学:学习心理,发展心理,教育心理等。
四、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1. 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2. 试卷分数:满分为150分。
3. 答题时间:180分钟。
4. 试卷结构:名词解释题(约30%),简答题(约40%),论述题(约30%)。
五、参考书目建议考生阅读以下书籍以备考:1. 叶澜主编,《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
2. 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 张斌贤主编,《外国教育史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
4. 彭聃龄主编,《普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六、注意事项本考试大纲由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制定,仅供报考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考生使用。
其他专业的考生请参阅相应的考试大纲。
七、大纲更新本考试大纲如有变动,将在每年的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公告中公布。
全国教育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一、招生对象全国教育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首先要明确招生对象。
根据我国教育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发布的相关规定,招生对象为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本科毕业生和具有与硕士研究生招生资格相应学历或学位的人员。
二、报名条件1. 符合教育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报名条件的考生,可以通过我国教育部门规定的方式进行报名。
2. 报考者需具有相关学历或学位,且在校期间成绩良好,有较强的综合素质和学术能力。
三、招生专业和学位类型全国教育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要明确招生专业和学位类型,包括教育学硕士、教育学博士等。
四、招生计划教育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计划会根据各高校的实际情况和教育部门的规定进行设定。
招生简章中会明确每个高校的招生计划,包括招生人数、学位类型等。
五、招生程序1. 符合条件的考生需在规定的报名时间内进行报名。
2. 报名截止后,高校将组织对报名考生进行资格审查、笔试、面试等选拔工作。
3. 最终录取名单将在规定时间内公布。
六、学习年限和学制全国教育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中会明确学习年限和学制的要求,以便考生们在报名前有清晰的了解。
总结回顾通过全国教育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的学习,我更深入地了解了相关的招生政策和程序。
了解四、五个招生计划和招生程序后,我对报名程序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通过学习年限和学制的描述,我也对接下来的学习规划有了更好的把握。
个人观点和理解我对全国教育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的个人观点是,招生简章对于招生程序和条件的明确非常有利于考生们更好地了解自己是否符合报名条件,以及报名后的后续流程。
招生简章的制定也有利于高校和教育部门对招生工作进行规范和管理。
文章字数:3947字在全国教育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中,还会对研究生培养目标、学习内容和教学环境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说明。
这些信息对于考生选择学校和专业、了解学习情况以及未来规划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要求一、招生目标与宗旨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旨在选拔具备教育学理论基础、教育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的优秀人才,以培养具有扎实的教育学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级教育工作者和领导者。
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1. 深厚的教育学理论基础:拥有扎实的教育学理论基础,熟悉教育学相关学科的基本概念、理论与研究方法。
2. 高水平的研究能力:具备科学研究所需的理论和实践技能,能够独立开展教育科学研究、教育政策咨询和教育实践创新。
3. 良好的实践能力:具备教育实践所需的基本技能,能够在教育实践中独立开展教学设计、教育评估和教育管理等工作。
4. 创新与领导力:具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眼光和领导能力,能够在教育领域中具有影响力并具备创新能力。
二、招生对象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对象为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专业背景与教育学相关或或者具有教育行政、教育管理、教育心理学、教育技术学等相关专业知识与研究兴趣的优秀学生。
三、招生范围与计划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范围为全国范围。
根据学校的培养能力和教育学专业的特点,制定每年的招生计划,并通过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等渠道向社会公布。
四、报名与入学要求1. 报名要求:(1)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具备良好的品德和行为规范;(2)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专业背景与教育学相关或具有教育行政、教育管理、教育心理学、教育技术学等相关专业知识与研究兴趣;(3)通过教育学专业考试或综合面试;(4)具备较强的学术素养和科研能力。
2. 入学要求:(1)须持有效的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录取通知书;(2)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专业背景与教育学相关或具有教育行政、教育管理、教育心理学、教育技术学等相关专业知识与研究兴趣;(3)须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包括学历证书和成绩单等;(4)须缴纳学费和相关费用。
五、培养方式与要求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采取全日制研究生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为2-3年。
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教育学专业基础考试大纲是一份重要的参考文件,它规定了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内容和要求。
以下是对这份大纲的详细回答,共计约1500字。
一、考试性质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教育学专业基础考试是为了测试考生是否具备进入研究生教育学专业学习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包括对教育学的学科基础、教育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等方面的考核。
二、考试内容1. 教育学基础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如教育的定义、教育的发展、教育与社会的关系等;教育的目的、任务和作用;教育制度、教育法律法规等。
教育的本质、规律和特点,教育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的关系。
教育的哲学、心理学基础等。
2. 教育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教育学原理部分:主要涉及教育基本理论、教育价值观、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等;对当代教育的反思与改进提出合理的建议和策略。
课程与教学论部分:包括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学习策略、教师与学生等;关注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育改革与发展:分析教育改革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对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方向进行前瞻性思考。
三、考试形式和要求考试形式为笔试,考试时间为三个小时(180分钟)。
试卷满分为150分。
试卷题型包括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和案例分析题等。
选择题部分主要考察基本概念和理论,简答题部分主要考察对教育基本原理的掌握和应用,论述题部分考察对教育理论的综合运用和分析能力,案例分析题部分考察对教育实践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考生需具备较强的文字表达、推理分析和研究能力,能熟练运用各种教育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要求考生掌握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具备较宽广的教育视野,能结合实际进行分析。
四、评分标准评分标准将根据考生的回答内容、逻辑性、创新性、准确性和文字表达能力等因素进行评估。
具体评分标准如下:1. 回答全面、准确,逻辑清晰,论述有深度,可获得良好以上的成绩。
2. 回答较为全面、准确,但略有不足,逻辑清晰,论述基本合理,可获得中等成绩。
2024级硕士招生简章我校计划在2024年招收硕士研究生共计2700名,这个数字包含了推荐免试生、“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联合培养计划等多种类型的招生。
在招生的硕士研究生中,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名额为881名,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名额为1734名,另外还计划招收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85名。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的招生计划只是我校的初步计划,正式的招生计划还需要以教育部下达的2024年招生计划为准。
对于想要报考我校硕士研究生的同学,建议提前了解我校的招生政策和要求,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专业背景选择合适的报考类型和研究方向。
同时,也需要认真准备考试和申请材料,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关于我校2024级硕士招生,以下是对招生简章进一步的详述:一、报考条件1.我国公民,拥护中国XXX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3.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
考生录取当年入学前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前,下同)或2年以上的人员,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符合我校根据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学业要求的,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二、报名及考试1.考生应在规定时间内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进行报名。
报名时应按要求如实填写个人信息,并上传本人近期正面免冠证件照。
2.报名成功后,考生应在规定时间内到指定地点进行现场确认,确认时需携带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学历证书等相关材料。
3.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两个阶段。
初试为全国统一考试,考试科目及时间由国家教育部统一规定;复试由我校自行组织,具体时间和地点将在我校研究生招生官网上公布。
教育部硕士研究生专业目录教育部硕士研究生专业目录是中国教育部统一制定的用于指导硕士研究生招生和培养的规范性文件。
该目录包括了各个学科领域的专业设置,旨在规范硕士研究生培养,推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一、工程领域工程领域是硕士研究生专业目录中的重要部分。
在这个领域中,包括了很多不同的专业方向,如建筑与城乡规划、交通运输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
这些专业目录的设定,旨在培养具有工程实践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的专业人才,满足我国经济建设和创新发展的需要。
在工程领域中,不同专业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和相互依赖。
例如,建筑与城乡规划专业涉及到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房屋建造、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需要学生综合掌握各种技能和知识;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则专注于交通规划与设计、交通流理论、交通管理等,培养具备交通系统规划和运营管理能力的人才。
二、理学领域理学领域是硕士研究生专业目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个领域中,包括了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等多个学科的专业设置。
这些学科的设立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创新能力的专业科研人才,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提供支持。
其中,数学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数学建模和问题解决能力,为其他学科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物理学专业则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科学研究能力,为科技创新做出贡献;化学专业涉及到化学合成、分析测试和材料研究等多个领域,为化学工程、材料科学等相关领域培养专业人才。
三、经济学领域经济学领域是硕士研究生专业目录中的重要部分。
在这个领域中,包括了经济学、金融学、贸易学等多个专业的设立。
这些专业目录的设立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经济学理论基础和应用能力的专业人才,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经济学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经济思维和分析能力,为经济决策提供参考和支持;金融学专业涉及到金融市场、投资管理、风险控制等内容,为金融机构和企业的发展提供人才储备;贸易学专业则关注国际贸易、跨境流通和商务管理等领域,为国际经济合作和贸易发展提供专业支持。
教育学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招生信息
招生专业教育学专业
入学申请资格(1)主要招收在日本以外的国家接受了16年学校教育或者是预计在入
学前完成16年学校教育的学生
(2)在日本,通过远程教育修完外国学校的16年教育课程或者是在入
学前能够修完此类课程的学生
(3)在日本,修完文部科学大臣指定的、外国的学校教育制度所承认的
该国的大学课程(仅限于接受了该国16年学校教育者)或者是预计能在
入学前修完此类课程的学生
(4)本研究生院认为成绩特别优秀的、在本研究生院入学之前,能够满
足下列条件之一者:大学在籍满3年以上者;在日本以外的国家接受了
15年学校教育者;在日本,通过远程教育,修完外国学校15年学校教育
课程者;在日本,修完文部科学大臣指定的、外国的学校教育制度所承
认的该国的大学课程者(仅限于接受了该国15年学校教育者)
(5)通过本研究生院入学申请资格审查,被认为具备大学毕业同等以上
学力,并在入学时年满22周岁者
入学时间4月
入学考试方法笔试:一门专业课、一门外语
面试(围绕研究课题概要,用日语进行面试)
招生简章公布时间入学前一年的6月
入学申请时间第1次招生:入学前一年的8月
第2次招生:入学当年的1月
入学申请材料入学申请书、毕业证(预计证明)、成绩单、研究课题概要等
报名费3万日元
入学考试时间第1次招生:入学前一年的9月
第2次招生:入学当年的2月
海外实施入学考试无
录取结果公布时间第1次招生:入学前一年的9月
第2次招生:入学当年的2月
录取结果公布方法公布在教育学研究生院的告示牌上,并通过信件告知考生本人
历年考题.hokudai.ac.jp/examination/index.html
详细内容请参见: .hokudai.ac.jp/examination/22_syuushi/gaikok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