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明边塞天气极寒冷,与作者的家乡吴地大不相同。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
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边声”当然也是中原所没有的。 和内地城市华灯初上时的景象迥然不同。
这首词描写了塞下奇异的景象,表现了守边者的辛苦和思念家乡的感情, 以及爱国、卫国的精神,同时还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朝廷腐朽软弱、不修武 备、不重边功的愤懑不平。
这句话是全词的核心部分,表现了征人思归而不得的矛盾心理。
精读细研
羌笛。因笛出自羌 地,故得名。更加重 了征人的愁思。
比喻夜深寒重。
出征的士兵。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译文:悠扬的羌笛响起来了,天气寒冷,霜雪满地。夜深了,将士们 都不能安睡;将军为操持军事,须发都变白了;战士们久戍边塞,也 流下了伤心的眼泪。
知识备查
背景资料
北宋仁宗即位后,国家逐渐形成积弱积贫之势,表面上一片升平,实际 上危机四伏。宋朝从建立之后,就采取了重内轻外的政策,对内加紧控制, 把禁军分驻全国各地,而在边疆上长期放松戒备,武备松弛。宝元元年( 1038年),西夏元昊称帝,宋廷调兵遣将,扬声讨伐,但事起仓促,将不知 兵,兵不知将,以致每战辄败。在这种情况下,范仲淹移知延州,可以说是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到任后,他一方面加紧军队训练, 一方面在延州周围构筑防御工事,始终居于守势,不敢轻易出击,延州局势 暂时稳定下来,但就整个形势来说,延州仍处于孤立状态。这首题为“秋思 ”的《渔家傲》就是他身处军中的感怀之作。
知识备查
方法指导
诗歌赏析三部曲
一读:结合注释,读懂内容 二悟:联系背景,把握情感 三品:抓住关键,赏析写法
渔家傲·秋思
知识备查
作者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