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1大学生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应对
- 格式:ppt
- 大小:9.13 MB
- 文档页数:128
大学生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应对试题和答案一、选择题单选题:1.生命教育的目的是(B)A. 帮助人减轻死亡焦虑B. 适度引发人的死亡焦虑,学会珍惜和感恩生命C. 平等对待所有生命D. 学会保护自己2.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知恩不报非君子”,“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等名言描述的是哪种传统美德(A)A. 感恩B. 孝顺C. 尊师重道D.仁爱3.我们在医院常听到这样一些言论,“为什么爸爸才45岁,就会得癌症”,“如果我早点提醒爸爸每年做体检,他就不会离开了!”,这处于面临丧失的哪一阶段(B)A. 否认B. 愤怒C. 讨价还价D. 抑郁和消沉4. 我们在医院常听到这样一些言论,“医生,拿我的命换我妈的命可以吗?”这处于面临丧失的哪一阶段(C)A. 否认B. 愤怒C. 讨价还价D. 抑郁和消沉5.大学生心理危机不管是产生原因还是表现方式都不是单一的,这体现了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哪一特点(D)A. 连续性B. 阶段性C. 破坏性D. 复杂性6.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重点(A)A. 排除应激源B. 培养积极认知C. 建立良好的应对方式D. 构建社会支持系统7. 有的人遇到问题会积极想办法去解决问题,而有的人会回避问题,有的人会寻求他人的帮助和支持去解决问题,而有的人宁愿自己一个人去解决问题。
这体现了以下哪一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影响(C)A. 认知方式B. 人格特质C. 应对方式D. 社会支持系统8. 有的人习惯把失败归结为自己的原因,而把成功归因为运气,这类人就比较容易产生心理危机。
还有的人习惯负性思维模式,看问题总看到消极的一面,在遇到问题和挫折的时候也易感心理危机。
这体现了以下哪一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影响(A)A. 认知方式B. 人格特质C. 应对方式D. 社会支持系统9.人在自杀前核心的感受是(D)A. 愤怒B. 难过C. 无奈D. 绝望10. 面对发生过心理危机的同学,以下哪种表达是恰当的(C)A. “你真傻,你怎么就选择自杀呢,多好的生活,不懂得珍惜。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十章大学生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应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十章大学生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应对生命教育是一种以生命为核心,以教育为手段,倡导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爱护生命、享受生命、超越生命的一种提升生命质量,促进生命成长的教育活动。
大学生生命教育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生命意识教育:通过教育,帮助大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宝贵性和有限性,认识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从而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和价值观。
挫折教育: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挫折和困难,通过挫折教育,帮助他们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和应对能力,增强自信心和自我调节能力。
感恩教育:教育大学生感恩生命中的每一个人和每一件事,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和感恩心态,从而更加珍惜生命和爱护生命。
自我保护教育:通过自我保护教育,帮助大学生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生命价值教育:通过教育,帮助大学生认识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认识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心理危机是指个体在面临重大或突然的应激事件时,无法通过常规的应对方式来应对所产生的一系列负面情绪和行为反应。
大学生心理危机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问题,对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具有较大的影响。
因此,如何有效地应对大学生的心理危机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任务。
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应对中,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建立心理危机预警机制:通过建立心理测评系统、心理咨询系统等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避免心理危机的发生。
提供心理危机干预服务:当心理危机发生时,提供专业的心理危机干预服务,如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帮助大学生缓解心理压力和情绪困扰。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大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和应对能力,增强自我调节能力和抗挫折能力。
提供社会支持系统:通过提供社会支持系统,如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同学支持等,帮助大学生度过难关,缓解心理压力和情绪困扰。
教学过程大学生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应对【引入】人生最宝贵的是什么?奥斯特洛夫斯基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第一句就回答了这个问题:它给人只有一次,生命的一次性和独立性告诉我们生命是至高无上的!我们首先必须要珍惜自己的生命!另一方面,应该珍惜别人的生命!不少人往往因为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就可以舍弃生命,给家庭与社会带来了悲剧与不幸。
案例1:2001年11月20日,新疆石河子122团中学初三4名花季少女,在开完家长会的当天下午相约喝老鼠药自杀。
据悉,11月10日,石河子122团中学公布了期中考试成绩,并排了名次。
这4位女生名次排在年级后面,由于害怕家长责骂,她们遍商议一起服老鼠药自杀寻求解脱。
案例2:年仅17岁的少女徐莉莉(化名)是江苏盐城市某中学的学生,由于她的爷爷是劳改释放人员,父亲是残疾人,而母亲又是卖熏烧制品的小商贩,同学经常以她家人的身份嘲笑她。
2004年5月19日晚,又遭同学嘲笑的莉莉向父母诉苦,却遭到母亲的指责,想不开的她竟然写下遗书,喝农药自杀。
一、生命的意义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1950- 1960年间,全球每年有30万人自杀身亡,自杀率为10/10万。
到1990年,自杀率明显上升,比率最高的是匈牙利,为44.9/10万,其次是丹麦、德国、日本为17.55/10万,美国为11.5/10万,平均为14.42/10万。
而青少年是自杀率较高的社会群体。
自杀已成为15-40岁人群的首位死因。
研究发现,在我国每年约有150万人因家人或亲友自杀出现长期严重的心理创伤,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负担。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国际标准,每年自杀发生率超过10万分之20以上,为高自杀率国家,我国已经成为高自杀率国家。
2004年9月,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与发展中心对该市杨浦区3所普通全日制高校的3000名大一新生进行随机问卷调查,结果显示21.5%的大学生曾有自杀倾向。
其中单亲家庭学生高于双亲家庭学生,独生子女高于非独生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