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文学艺术与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单元整合
- 格式:ppt
- 大小:1.54 MB
- 文档页数:17
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文学艺术与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第31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练习1.(2015某某模拟)公元前三世纪写成的《吕氏春秋》中,有《上农》、《任地》、《辩土》、《审时》等篇专门讲述“农家之言”。
据此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导学号 93041015( ) A.《吕氏春秋》是专业的农学著作B.注意总结农业生产经验C.战国时期农业科学体系已经形成D.百家争鸣已经接近尾声[解析] 《吕氏春秋》是秦国丞相吕不韦主编的一部古代百科全书式的传世巨著,故A 项错误;《吕氏春秋》是杂家(儒、法、道等等)著作,包括农业方面的知识,说明了总结农业生产经验,故B项正确;农业科学体系形成于汉朝时期,故C项错误;题中材料并不能反映百家争鸣,故D项错误。
[答案] B2.(2015·某某十校二模)《旧唐书》记载:“文宗大和九年(835年)十二月,丁丑,敕诸道府不得私置历日板(历法)”,因为颁布历法一直是封建帝王的特权。
但由于历书关系到农业生产,农民非常需要,民间雕版刻印的历书仍旧风行。
这反映了导学号 93041016( ) A.政府对农业生产高度重视B.雕版印刷业比较成熟C.文宗皇权威严尽失D.唐朝历法体系混乱[解析] 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
尽管政府“敕诸道府不得私置历日板(历法)”,但是“民间雕版刻印的历书仍旧风行”,除了因为急需的原因之外,还有个必备的条件就是民间掌握了雕版印刷的技术,故选B项。
[答案] B3.(2015·某某质检)李约瑟在《中华文明科学史》中说道:“中国之所以未能发展出现代的科技,问题不在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缺乏逻辑推论思维),而在于中国传统上以儒士大夫为首,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社会文化。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导学号 93041017( )A.儒家思想重人伦不重实用是导致中国现代科技落后的主要原因B.缺乏逻辑推论思维是导致中国未能发展出现代科技的主要原因C.思想文化专制禁锢中国文人的思想导致中国现代科技未能形成D.科举、四民观念等使中国人轻视科技进而造成现代科技的落后[解析] 材料中说“问题不在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因此主要原因不是“儒家思想重人伦不重实用”,故A项错误;材料中说“问题不在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缺乏逻辑推理思维)”,故B项错误;思想文化专制是统治者的一种政策,材料中没有谈到该政策,故C项错误;材料中“中国传统上以儒士大夫为首”刚好对应“四民观念”,“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社会文化,刚好对应科举,这些社会文化导致现代科技落后,故D项正确。
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一、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一)四大发明四大发明成就对世界的影响造纸术西汉前期中国已有纸;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制出“蔡伦纸”。
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印刷术隋唐之际,中国出现了雕版印刷术;宋代是雕版印刷的黄金时代;北宋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大大推进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火药古代炼丹家在炼制丹药时发明了火药;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宋朝,军事上广泛使用火药。
推动欧洲火药武器发展,促使欧洲向近代过渡指南针战国时期发明司南;北宋时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四大发明促进了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
(二)古代数学成就成就影响《九章算术》东汉时成书,采用十进位值制计数法,汇集了许多算术命题。
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运用数学著作。
标志中国古代以计算为中心的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在世界数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计算工具算筹和算盘;珠算运算法歌诀明清时期,珠算得以普及和发展,并开始外传。
(三)古代天文学成就1、原因:为了采集、狩猎和农牧业活动的需要;封建王朝的重视。
2、天文观测记录(世界公认最悠久最系统):(1)世界上最早的日食、月食、太阳黑子及哈雷彗星的记录。
(2)战国的石申用赤道坐标记录了八百多颗恒星的位置,后人据此辑成《石氏星表》(世界上最早的星表,保留一百多颗恒星坐标数据)。
3、天文观测仪器:浑仪、简仪等(1)在望远镜发明之前,浑仪一直是世界上最优良的天文观测仪器。
(2)元代郭守敬革新浑仪,称为简仪。
(四)历法和农学成就历法——时期成就地位夏《夏小正》商殷历,天干地支纪日法元郭守敬编订《授时历》我国古代最优秀历法,比现行公历的颁行早三百年,对指导农业生产大有帮助。
四大农书——时间作者书名地位西汉氾胜之《氾胜之书》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古代农业科学著作,主要记录了黄河中下游的农业生产经验,内容广泛,强调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精耕细作。
高中历史必修3复习提纲(三)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二、四大发明在中西方的应用情况与形成原因1、应用情况:①在中国:造纸术与印刷术的使用,印制了大量佛经、日历、诗及冥币,火药大量用于制作烟花爆竹,指南针被用来看风水。
总之,四大发明在古代中国没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相反,极大地助长了迷信风气。
②在西方:造纸术与印刷术的传入,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进而推动了欧洲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进行。
火药的传入,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帮助欧洲资产阶级战胜了骑士阶层。
指南针的传入,促进新航路的开辟,进而促进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
总之,四大发明传入欧洲,促进了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
2、形成原因:A.政治上:在古代中国,封建专制统治下,推行科举制,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实行文化专制,使科技发展缺乏人才培养机制与良好的政治环境。
在中世纪欧洲,罗马教会实行宗教独裁统治,扼杀异端邪说,政治环境恶劣。
但王权与教权,君王与封建诸侯之间矛盾重重,城市往往成为君王团结联合的对象,因此国家在政策上准许乃至鼓励城市大力发展工商业。
B.经济上:在古代中国,封建小农经济始终占主导地位,使古代中国科技发展缺乏强大内在动力。
在中世纪欧洲,封建庄园采用自然经济的生产方式,但独立于封建领主之外的城市则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到13、14世纪意大利城市就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成为欧洲科学技术发展的强大动力。
C.思想上:在古代中国,儒家思想演变为维护封建统治的思想工具,从汉武帝开始一直占主导地位,使得中国读书人普遍信奉“学而优则仕”,重功名利禄,轻科技发明。
在中世纪欧洲,宗教神学盛行,但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在反对宗教神学束缚的斗争中产生了人文主义思想,崇尚理性和科学。
3、结论: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
五、明清时期中国科技走向衰落的主要原因1、主要原因:a.经济形态:自然经济仍然占主导地位,科技发展缺乏强大的内在动力。
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问题思考】1.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得以产生发展的社会条件2.为什么中国古代的天文学能取得巨大成就?3.中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于世界的原因有哪些?探究一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1.问题中国古代科技发展有哪些特点?2.问题明清中国科技落后于西方的原因有哪些?探究二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1.问题中国领先世界的天文学成就有哪些?2.材料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中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问题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进程作出过哪些贡献?典型例题下列各项中,最早记载蕃薯(甘薯)传入我国的文献是( )A.《齐民要术》 B.《农书》 C.《农政全书》 D.《四洲志》思维流程变式训练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经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字方面,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
”这里所说的第一种东西是我国古代的( )A.指南针 B.火药 C.印刷术 D.儒家学说解题技巧单项肯定选择题的一般解法(1)特点:单项肯定选择题,是选择题中最简单且使用最多的一种题型。
它要求学生按照题意,从四个选项中选出应该肯定的一项即可。
它的四个选项同属于一个历史范畴或具有相同的属性,因此,具有一定的迷惑性。
(2)解题思路:单项肯定选择题包含了多种类型的单选形式,可根据不同的题型采取不同的方法,如直接选择法、排除法、综合分析法等。
一、选择题1.古代中国虽是建筑、水利、机械、纺织大国,然而物理成就不多;作为发明造纸术、火药的国家,化学并不突出;农业技术高度发达,而生物学理论却相当薄弱。
这说明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是( ) ①取得了较高的成就②重视实用技术③重视系统性的科学实验④理论体系完整A.①④ B.①② C.③④ D.①③2.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总结提升知识网络时空定位一、西方不同时期的人文主义的内涵阶段对人文主义的诠释地位和作用智者运动从认识自然转移到重点认识社会,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是在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之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文艺复兴强调人的价值与尊严;肯定人的现世生活,要求个人自由和个性解放;昭示一种全新的个人主义的伦理观;对教会与贵族的虚伪和腐败进行批判,从侧面揭露禁欲主义与人性的冲突和对人性的扭曲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与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标志着人文主义形成宗教改革强调人只有依靠信仰才能获救,强调个人宗教信仰的自由,反对天主教的等级观念打击了西欧的封建势力,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统治,发展了人文主义思想启蒙运动高举理性主义的旗帜,要求从根本上变革国家体制,实行民主政治制度;提出无神论;倡导经济自由、人身自由、政治自由、议会制民主、三权分立等把反封建斗争推进到反封建专制制度,提倡建立理性王国上来,使人文主义发展到高峰。
为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作了舆论准备,成为人类追求自由、平等的精神武器项目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时间14—16世纪16世纪上半叶17—18世纪中心意大利德国法国批判对象教会神学体系罗马天主教会中世纪的封建神权、王权与特权形式复兴古希腊、古罗马文化宗教异端、挑战教皇权威抛弃宗教外衣公开批判核心人文主义因信称义理性主义领域文学、艺术、科学宗教宗教、哲学、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美术等影响出现文艺成就、思想解放,产生科学、促进宗教改革和资本主义发展出现思想解放,产生新教派、民族宗教,促进资本主义发展出现思想解放、为革命作动员、政治构思、促进科技进步、影响世界西方自由主义思想的发展及实践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内涵丰富,除了古希腊人文精神的起源和近代西方三次思想解放运动外,还涉及政治、经济、文艺诸多领域。
如近代西方代议制民主的确立、近代科学革命、近代浪漫主义文学兴起、近代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等四个方面,甚至科学社会主义也体现了浓厚的人文主义精神。
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考点集训(五十六)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一、选择题1.柳诒徵《中国文化史》载:“士大夫家以藏书名者,所在多有。
……其最富者,至逾十万卷,盖超过于宋之馆阁矣。
”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因素是A.造纸术的突破B.科举制的完善C.印刷术的发展D.图书买卖兴盛2.有一首诗中曾写道:“虚危之间针路明,南方张度上三乘。
坎离正位人难识,差却毫厘短不灵。
”诗中描述的是A.造纸术 B.指南针C.火药 D.印刷术3.利普斯(德)在《事物的起源》一书中写道:“中国人……造纸的知识随着阿拉伯人传入欧洲……这就为‘知识普及’口号打开道路,标志着我们心目中所谓书籍的开端。
”这段材料表明造纸术的西传A.改变了欧洲人的阅读方式B.促成了近代欧洲科学兴起C.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D.消除了人们对宗教的迷信4.英国学者李约瑟在评论《九章算术》时说:“……专门致力于统治官员所要解决的问题,土地丈量、谷仓容积、堤坝和河渠的修建、税收、兑换率……为数学而数学的场合极少。
”由此可见我国古代科技的特点是A.重实用 B.重理论C.重民众 D.重实验5.下列有关我国古代历法成就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领先世界的历法与中国古代发达的农业密切相关B.夏朝时,我国就有了历法《夏小正》,开始采用农历C.元朝时,“格里高利历”颁行D.《授时历》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历法6.某古代科技书籍记载:“别有一种玉米,或称玉麦,或称玉蜀秫,盖亦从他方得种。
”这本书最有可能是A.《齐民要术》 B.《授时历》C.《农书》 D.《农政全书》A.儒家思想重人伦轻科技 B.科举制度推动科技发展C.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世界 D.中国古代科技为农业服务8.我国一些老字号的中医药店或制药厂,多以“堂”相称,如北京“同仁堂”、长沙“九芝堂”等。
追本溯源,与此相关的人物是A.张仲景 B.华佗C.王祯 D.李时珍9.乾隆年间的《四库全书总目》说:“欧罗巴人天人推算之密,工匠制作之巧,实愈前古,其议论夸诈迂怪,亦为异端之尤。
一轮复习导学案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优秀版)word资料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考点解读】(1)科技成就:四大发明及其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2)汉字与书画:汉字与书法艺术;中国画的起源和演变;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
(3)文学成就: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的成就;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形式的时代特征。
(4)戏曲艺术:京剧等剧种的产生与发展。
【网络构建】【知识梳理】:(阅读下列思考题,自主复习)1、四大发明的发展状况及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2、春秋至明清主要的文学形式及其成就(代表人物及作品)?文学与所处时代的关系?3、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繁荣的各自原因。
4、汉字的起源?经历了怎样的演变?总趋势是什么?书法三大字体的特点、代表人物及作品?5、中国画的特点?中国绘画的起源?主要的几个演变阶段、特点及名家名作?6、京剧产生于何时?它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要点分析】四大发明科学技术: 文学:艺术:古代 中国 的 科学 技术 和 文学 艺术1、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进程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中说到:“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火药把骑士阶层炸的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材料二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道:“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把它拿来当饭吃”。
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四大发明是如何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6~18世纪四大发明在中国和西方命运为什么会有不同?(3)鲁迅揭露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什么问题?指南针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说明了什么?3、促进中国京剧艺术产生、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基础训练】完成南方凤凰台P170随堂验收1—6;【高考真题及模拟题训练】:1.[2020 ·重庆卷5] 明朝宋应星《天工开物》记载:“其废纸洗去朱墨、污秽,浸烂入槽再造,全省从前煮浸之力,依然成纸,耗亦不多。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13.25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单元知识整合一、中国古代儒学社会政治地位的演变1.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被冷落孟子主张实行“仁政”,强调民贵君轻,提倡放宽刑罚,减轻赋税,虽有一定进步性,但在战乱纷争的时代,其主张无助于实现统一,距当时激烈的社会变革太遥远,必然受到统治者的冷落。
2.秦朝时期:法家独尊,儒家思想遭压制儒生依然遵循守旧思想以古非今,非议郡县制,站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对立面。
不仅不能为封建统治者服务,而且落后于形势的发展。
3.西汉时期:确立正统地位,儒家思想“独尊”汉初黄老“无为”思想无法解决汉武帝时期面临的加强中央集权的问题。
董仲舒兼采百家学说,对儒家思想进行了发挥,增添了“君权神授”和“大一统”等内容,适应了君主专制中央政治的需要,为政治上的统一奠定了思想基础。
因而获得“独尊”地位。
4.宋明时期:儒学复兴发展到理学新阶段,理学统治地位确立在回应佛道挑战的同时,儒学完成了更为理论化和思辨化的过程,理学产生并发展到心学,更加适应统治者的需要。
5.明清之际:儒家思想遭批判,传统儒学遭挑战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而政府的传统政策是重农抑商;统治者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另一方面统治者采取八股取士的政策来压制人的个性发展。
在思想领域开始出现对传统儒学的反思和批判,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
在程朱理学占统治地位的明清,是对儒家思想的新发展。
二、全面认识儒家思想1.对待儒家思想的正确态度总的原则是继承其精华,剔除其糟粕。
要继承和发扬儒家传统文化中的宝贵遗产,如“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历史责任感,所宣扬的人道主义精神,坚毅的人格,积极的生活态度,爱民态度和仁爱意识,尊老、爱幼、敬师的为人准则等。
2.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1)儒家思想所倡导的道德规范有利于培养现代公民意识。
(2)“大一统”思想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
(3)“以人为本”的治国思想有利于今天的政治建设。
【金版学案】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单元整合新人教版必修3一、知识结构认读[认读要领]一条主线:中国古代的科技与文化三大领域:科技、文学、艺术二、重大历史线索1.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的发展历程及其成就:(1)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
高度发达的农耕文明,孕育和推动中国古代在农学、天文、数学、医学等科学技术领域取得辉煌成就,长期领先世界,特别是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科技成果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农业文明的发展以及人类的进步。
(2)辉煌灿烂的文学。
《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散曲、明清小说,在不同的时代各领风骚,也是不同时代在艺术形式上不同的反映。
历代文人用各自独特的艺术风格表达自己的理想与追求,有的作品抒情浪漫,热情讴歌大自然的美妙;有的作品痛苦深沉,揭露社会的黑暗不公。
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逐渐平民化。
(3)中国古代的书画与戏曲艺术。
中国古代的书法、绘画异彩纷呈、绚丽多姿,以其独特的表现手法、审美情趣和艺术追求,成为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无价之宝。
小小舞台,浓缩着无数悲欢离合的故事,记录着中华传统文化演进的轨迹,堪称窥探传统社会发展轨迹和古人生活的窗口。
它以优美动人的剧情、富于艺术魅力的表演形式,为历代人们所喜闻乐见。
2.中国古代科技与西方近代科技的区别及原因:(1)区别。
①中国古代科技重经验,西方近代科技重实验。
中国古代科技从内容上看主要是应用科学,是对经验的总结,缺乏理论探索,还处于对自然界各种现象的描述阶段,即感性认识阶段,缺乏理性认识。
而西方近代科技把系统观察和实验同严密的逻辑体系相结合,形成以实验事实为根据的系统的科学理论。
②中国古代科技重综合,西方近代科技重分析。
中国古代科技直接从现象中进行整体理论综合。
西方近代科技善于分析,把分析的实践上升到科学方法论的高度加以阐明,从而给近代科学理论提供有效方法和明确方向。
③中国古代科技主要服务于农业,西方近代科技主要服务于工业。
高三一轮复习必修三第三单元教学案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教学内容分析及教学准备】(1)教学内容分析及教学准备(2)重点与难点分析:重点:1.古代中国的伟大成就。
2.唐诗、宋词和明清小说。
3.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
难点:1.古代中国的伟大科技发明发现的方法与精神。
2.不同时期文学主流形式的形成及其特点。
如何揭示一定社会文学与政治、经济之间的内在联系。
3.理解“书画同源”。
【教学内容】(1)课前学习一、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表现:四大发明为代表(一)造纸术:1.书写材料的演变:2.意义:(二)指南针和方向测定技术1.方向测定技术的进步:2.指南针的传播:3.指南针技术的应用和意义(三)火药的发明和使用:1.火药的发明历程:涉及因素:实践经验:2.火药的应用3.影响:(四)印刷术的进步1.印刷术的进步:(1)隋唐:雕版印刷术的发明(2)活字印刷术的发明2.印刷术对欧洲产生的影响二、文学(一)、诗的经典——《诗经》1.内容2.地位(二)、楚辞1.概念2.代表人物(地位):(三)、汉赋1.产生:2.特点:3.汉赋繁盛的背景:(四)、唐诗:1.唐诗繁荣的原因(1)政治:(2)文化政策:(3)科举制度:(4)民族融合:1.主要流派及代表人物(1)婉约派(风格):代表人物:(2)豪放派(风格):代表人物:2.宋词兴盛的原因(1)经济:(2)阶级关系:(3)政治:(六)、元曲1.元曲的含义:包括2.主要代表:(七)、明清小说1.明清小说繁荣的的背景:2.明清小说特点和成就(1)通俗文学:(2)批判现实的力作: 三、中国古代汉字与书法艺术1.汉字的起源和演变(1)汉字起源:(2)汉字的演变:◆汉字的演变趋势:2.书法艺术(1)含义:(2)特点:(3)书法三种字体的特点(4)书法的发展历程◆中国书法艺术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二、国画艺术1.中国画的发展历程(1)远古时期:(2)夏商周时期:(3)秦汉时期:(4)魏晋南北朝时期:(5)隋唐五代时期:(6)两宋时期:(7)元明清时期:三、古代戏曲的发展---京剧(1)形成:(2)成熟:(3)传播:(2)第一次检测(默写)﹛第一次检测问题记录﹜【课堂学习】1.四大发明的传播及影响2.中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世界的原因提示: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传统、思想、对外和民族交流、科学家个人角度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