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宁片结合胆管镜治疗术后残石236例疗效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82.34 KB
- 文档页数:2
胆宁片对腹腔镜保胆取石患者术后胆囊功能恢复的影响庄瑞国【摘要】目的探讨胆宁片对腹腔镜保胆取石患者术后胆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4月收治行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患者98例,采用随机序列表法分为两组,各49例.两组患者均由同一组医护人员实行腹腔镜保胆取石术,观察组患者此基础上术后口服胆宁片,每次5片,每日服用3次,连续24个月.结果手术后当日,两组患者人胃动素(MTL)及空腹血浆胆囊收缩素(CCK)水平显著升高(P<0.05),术后30 d均呈降低趋势,与术前相比差异仍显著(P<0.05),且观察组降低较对照组明显(P<0.05).术后12个月及24个月,两组患者胆囊壁厚度逐渐减小(P<0.05),且观察组患者术后24个月时胆囊壁厚度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胆囊收缩功能逐渐增强(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2个月及24个月时均强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消化病生存质量指数(GIQLI)评分逐渐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2个月及24个月时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胆囊结石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术后24个月时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82%,明显高于观察组的12.24%(P<0.05).结论胆宁片对腹腔镜保胆取石术后患者胆囊功能的恢复疗效确切,可降低术后胆囊结石复发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消化病生存质量评分,且不良反应较轻微,值得推广.【期刊名称】《中国药业》【年(卷),期】2018(027)008【总页数】3页(P68-70)【关键词】胆囊结石;胆宁片;腹腔镜;保胆取石术;胆囊功能;胆囊结石复发【作者】庄瑞国【作者单位】北京丰台医院普外科,北京10007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5.6;R256.4以前治疗胆囊结石多采用体外碎石、溶解等方法,但结石不易排出且复发率较高,于是开腹手术行胆囊切除便成为常用手段[1]。
胆宁片的多个临床收益分析及展望作者:黄建平来源:《中国社区医师》2013年第33期慢性胆道感染、胆石症是临床常见多发病,该类病症中医属于“胁痛”、“胆胀”、“黄疸”等范畴,中医药对这类疾病的防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预防和治疗慢性胆道感染、胆石症中发挥着独特作用。
上海和黄药业生产的胆宁片由大黄、虎杖、青皮、陈皮、郁金、山楂、白茅根等药物制成,具有疏肝利胆、清热通下的作用,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慢性胆道感染、胆石症的治疗。
对慢性胆道感染、胆石症的临床疗效在一项对492例慢性胆道感染、胆石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对照研究中,服用胆宁片5片,3次/日,治疗9个月,总有效率为90.66%,优于对照组的胆通和熊去氧胆酸的疗效。
同时观察到胆宁片组患者B超下胆囊及胆管壁的毛糙消失,胆壁厚度变薄及胆囊肿大消退等胆道炎症改善情况在3个治疗药物中最优。
另一项对287例慢性胆道感染、胆石症患者的随机、双盲、对照临床研究发现,以相同用量胆宁片治疗,3个月为1个观察周期,胆宁片能有效解除腹痛、上腹闷胀、腹部压痛、黄疸等症状,总有效率为95.83%,优于对照药物利胆排石片(83.21%)。
对胆囊切除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对于胆囊炎和胆石症的治疗,胆囊切除术一直是手术治疗的金标准,但胆囊切除术后的患者胆汁易滞留于胆总管内,造成胆总管不同程度的扩张,易引起患者右腹部胀闷症状,也易导致结石在肝胆管内再生。
研究发现,胆宁片可以通过调节Oddi括约肌张力,减轻术后胆总管瘀胆型扩张,改善胆囊切除术后患者右上腹胀闷不适等症状,并有预防结石在肝胆管内再生的作用。
曾有研究对200例胆囊炎、胆囊结石患者进行观察,术后5天开始口服胆宁片,服药时间均>2个月。
结果发现,胆宁片能改善胆囊切除术后患者右上腹胀闷不适等症状,且优于对照组。
服用6个月时B超下观察到胆宁片组中67.5%的患者胆总管宽度在正常范围。
另一项肝叶部分切除结合术后胆宁片综合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观察结果表明,胆宁片在改善胁痛、腹胀、纳差、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有效率方面高于对照的熊去氧胆酸;术后1~3年随访,胆宁片组结石的复发率为6.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4%,说明胆宁片可显著减少患者术后结石的复发。
小剂量胆宁片预防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效果观察刘超宇【摘要】目的:观察术后使用小剂量胆宁片对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预防效果.方法:将236例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择期胆囊切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8例,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小剂量胆宁片,比较两组胆囊切除术后3个月内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发生情况.结果:术后3个月内对照组出现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24例,约占20.3%,观察组出现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6例,约占5.1%,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1).胆宁片给药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胆囊切除术后使用小剂量胆宁片能有效预防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期刊名称】《北方药学》【年(卷),期】2017(014)003【总页数】1页(P76)【关键词】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胆宁片;预防【作者】刘超宇【作者单位】河南神火集团职工总医院普外科永城 4766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7.4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Post cholecystec-tomy syndrome,PCS)发病率10%~30%,部分患者术后出现右上腹饱胀、疼痛、纳差、不耐受脂肪性食物、恶心、嗳气、呕吐腹泻等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1],西医抑酸、解痉、抗炎、促进胃动力等方法治疗效果欠佳,中医药对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治疗有着独特优势[2]。
2013年1月~2016年3月我院对胆囊切除术后患者使用小剂量胆宁片预防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236例患者中男性162例,女性74例,年龄28~71岁,平均年龄(46.7±10.3)岁,病程4个月~11年,平均病程(52.1±12.4)个月,经B超等诊断为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术前1个月内均无急性胆囊炎发作,排除合并消化性溃疡、胃炎、消化道肿瘤、胆总管结石等疾病,236例患者均在全麻下行择期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或开腹胆囊切除术,其中经腹腔镜手术152例,经腹手术84例,均无胆管损伤、十二指肠损伤、胆漏、腹腔感染等并发症。
胆宁片预防腹腔镜保胆取石术后胆囊结石复发疗效观察徐华明;徐旻;戴小磊;谢金【期刊名称】《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年(卷),期】2017(026)028【摘要】目的评估胆宁片在腹腔镜保胆取石术后预防结石复发的作用.方法将65例行腹腔镜保胆取石术的胆囊结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2组给予相同的手术方法、术后常规护理以及防结石复发的饮食和运动指导,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于术后第3天开始口服胆宁片,5片/次,3次/d,连续服用3个月,对照组不进行防结石复发的药物治疗.比较2组患者随访期间在胆囊结石复发概率、胆囊收缩率、胆囊壁厚度和消化病生存质量指数(GIQLI)等方面的差异,并统计口服胆宁片组用药期间出现的药物相关性不良反应.结果随访至术后12个月时,治疗组的结石复发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随访至术后24个月时,治疗组的结石复发率相较于对照组亦显著降低(P<0.05).术后12,24个月时治疗组胆囊壁厚度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均<0.05),胆囊收缩率和GIQLI则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有2例在口服胆宁片后出现面红、心悸症状,14例出现大便不成形,但均逐渐恢复正常,未影响疗程进行.结论胆宁片在降低腹腔镜保胆取石术后能有效抑制胆囊炎症反应,促进胆囊收缩功能的恢复,从而有效减少术后结石复发,且药物相关性不良反应低、少,用药安全性有保障,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总页数】3页(P3136-3138)【作者】徐华明;徐旻;戴小磊;谢金【作者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苏州市中医医院,江苏苏州215009;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苏州市中医医院,江苏苏州215009;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苏州市中医医院,江苏苏州215009;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苏州市中医医院,江苏苏州2150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75.62【相关文献】1.胆宁片预防微创保胆取石术后结石复发的临床研究 [J], 杨建勇2.胆宁片促进胆囊结石患者腹腔镜保胆取石术后胆囊功能恢复的临床体会 [J], 胡魁;赵凯;谭群亚3.胆宁片预防完全腹腔保胆取石术后胆囊结石复发的效果观察 [J], 刘志渊4.胆宁片预防微创保胆取石术后结石复发的临床观察 [J], 徐佳5.胆宁片预防腹腔镜保胆取石术后胆囊结石复发疗效观察 [J], 刘立友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胆道镜治疗肝胆管残余结石36例临床分析赵刚;张辉;孔亚林;刘洋;张洪义;徐新保;冯志强;何晓军;刘承利;张宏义;肖梅【摘要】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choledochoscope approach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residual choledocholithiasis.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36 patients with residual choledocholithiasis after laparoscopic bile duct exploration, choledocholithotomy with choledochoscope and T-tube drain from June 2009 to June 2014 in Air force General Hospital, PL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Results Twenty-eight patients pre-sented localized stricture at intrahepatic bile ducts, 16 patients showed extension at distal end, and 9 patients showed abnormal converge. All these were disadvantageous factors which resulted in residual choledocholithiasis. Eight pa-tients were diagnosed by 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MRCP) and cured by twice choledochoscope treatments. Conclusion Localized stricture at intrahepatic bile ducts is the main cause of residual choledocholithia-sis. MRCP can detect residual choledocholithiasis, and balloon catheter technique may help to remove the calculus.%目的:探讨经T管胆道镜再取石治疗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管探查术后肝内胆管残余结石的效果。
胆宁片在胆道结石治疗中的疗效观察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2021年1月~2021年1月收治患者100例,年龄8~85岁。
其中胆囊结石67例,胆总管结石21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12例,急性发作入院70例,所有病例手术治疗90例,非手术药物保守治疗10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其中治疗组胆囊结石35例,胆总管结石10例,胆囊并胆总管结石5例;对照组胆囊结石32例,胆总管结石11例,胆囊并胆总管结石7例。
治疗方法:患者入院后根据临床症状进行评分和记录,治疗组入院后或手术肠道功能恢复后即给予胆宁片口服治疗,每次5片,每日3次,如果患者口服胆宁片药物后出现大便次数多或腹泄症状,给予减少药物用量或口服次数给予调整,同时每日观察并记录患者用药后疼痛缓解的情况。
治疗组出院后继续口服胆宁片3~6个月,每月回访复查患者的用药情况。
对照组给予常规检查及对症治疗。
急性发作患者常规给予应有抗生素及胆道解痉药物输液治疗,对照组出院后定期回访,了解患者院外病情恢复及结石复发情况。
疗效判断标准:①显效:临床疼痛症状消失,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STB)正常;②有效:临床疼痛症状减轻,ALT、STB降至治疗前50%以下;③无效:临床疼痛症状及肝功能、肝功能指标无明显改善或恶化。
统计学处理:本组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或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治疗组经治疗后有效33例,好转1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2%。
服药后患者出现腹泻或大便次数增多16例,经减少服药量症状消失,患者药物治疗后能够明显减轻上腹部疼痛症状,疼痛缓解时间比较对照组缩短10~48小时,肝功能恢复正常时间缩短2~3天,能够减轻胆管炎症,改善胆汁的性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尤其在预防胆管结石治疗中效果显著。
对照组有效30例,好转4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为68%。
两组治疗后各临床指标情况,见表1。
[胆宁片治疗单纯性肝内胆管结石126例疗效分析]肝内胆管结石要紧吗肝内胆管结石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
因为临床症状隐匿而不为大多数患者所知,往往在体检时发现。
胆管长期受结石刺激可引起局限性胆管炎、肝内胆管狭窄、肝胆管癌变。
及时而有效的治疗可延缓病情的发展,甚至达到治愈的目的。
2008年10月~2011年10月采用胆宁片治疗单纯肝内胆管结石患者126例,取得了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本组126例患者中,男48例,女78例,男女之比为1:1.625;年龄22~78岁,平均55岁,所有病例术前均经腹部彩超、CT、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MRCP)等检查确诊为单纯性肝内胆管结石,结石直径<5mm,且排除胆管癌。
所有患者无肝功能及黄疸指数改变,43例患者有进食油腻食物或劳累后感上腹部闷胀不适,其余患者长期无临床症状,为体检时发现。
治疗方法:一经确诊为单纯性肝内胆管结石后,即开始口服胆宁片,方法为3次/日,5片/次,有腹泻等症状可减为4片或3片。
连续口服3~6个月不等。
治疗期间饮食清淡。
3个月后复查腹部彩超或CT。
结果本组126例患者经口服胆宁片治疗后3个月复查腹部彩超或CT,34例患者上腹部闷胀症状消失。
87例肝内胆管结石消失。
其余患者继续服用胆宁片3个月后再次复查腹部彩超及CT,肝内胆管结石全部消失。
1年后126例患者再次来院复查腹部彩超,结石未再复发。
讨论胆宁片为上海和黄药业研制的一种中药制剂,使用大黄、虎杖、青皮、陈皮、郁金、山楂、白茅根等纯中药成分,根据中医“胆病从肝论治”理论,结合药理和临床研究,具有疏肝利胆、清热通下、利胆排石等功效。
有实验表明,该药具有消炎、利胆、防石、溶石、抗肝脏脂肪变性和清除自由基等功能[1]。
肝内胆管结石病因复杂,主要与肝内感染,胆汁瘀滞、胆道蛔虫等因素有关。
常见为胆色素结石和混合性结石。
以肝左外叶和右后叶多见。
临床上肝内胆管结石仍以手术治疗为主,目的是解除狭窄及梗阻,通畅引流。
胆宁片临床研究进展摘要目的:介绍中成药胆宁片的临床研究和应用现状。
方法:检索相关文献,并进行分析、归纳。
结果:胆宁片具利胆、消炎、防石、抗肝脏脂肪变性、溶石、抗自由基等作用;临床上对于慢性胆道感染、胆石症、脂肪肝和便秘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结论:胆宁片临床应用广泛,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其临床应用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关键词胆宁片胆石症胆囊炎脂肪肝临床研究胆宁片是临床上治疗慢性胆道感染、胆石症的常用中成药,自上市以来在基础药理研究和临床试验中做了大量的工作。
本文将胆宁片的药理研究和临床应用的进展作一综述。
1 药理研究胆宁片具有多种药理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1.1 利胆作用動物实验显示,胆宁片能显著提高肝Na+-K+-ATP酶活性,降低Mg2+-ATP 酶活性,增强肝细胞膜钠泵功能,提高胆汁中胆汁酸含量,使肝细胞分泌胆汁量增加,具有促进胆汁分泌的利胆作用,且胆汁流量与治疗剂量有依存关系,随药物剂量增加而递增[1]。
1.2 消炎作用通过对模型肝胆组织的病理与超微结构的电镜观察,发现胆宁片能使豚鼠胆囊炎症减轻,胆囊上皮细胞基本恢复正常,细胞吞饮活动增强,上皮中暗细胞增多,胆囊上皮功能增强,证实了胆宁片具有消炎功能[1]。
1.3 防石作用许多学者对胆宁片防止胆色素型结石和胆固醇型结石的形成方面进行了药理和临床研究。
1.3.1 胆固醇型结石的防石作用观察胆宁片对于实验动物胆囊胆固醇型结石的作用,结果发现胆宁片组成石率为17%,显著低于致石组的73%,其致石指数(LI)及血甘油三酯(TG)与肝脂肪变性亦显著低于致石组。
可以认为胆宁片对于胆囊胆固醇结石有良好的防治作用并可缓解肝脂肪变性[2]。
促成核因子是胆固醇结石成核的重要原因之一,利用ELISA法监测了正常人及结石患者的血清和胆汁中33.5kDa泡蛋白浓度(迄今为止文献报道最具有病理学意义的促成核因子),发现胆宁片能降低血清和胆汁中的33.5kDa泡蛋白的含量,改变胆汁中胆固醇的成石趋势,具有预防胆固醇型结石进程的作用[3]。
胆结石微创手术后结合胆宁片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应用[摘要]目的:研讨在诊治胆结石中采用胆结石微创手术后结合胆宁片的诊治效果。
方法:选择2018年7月-2019年7月我院收治的100名胆结石患者入组进行研究,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将其分成两组,每组50名,对两组患者均实行胆结石微创手术,实验组在实行胆结石微创手术治疗以后,对其实行胆宁片进行诊治,口服胆宁片半年,观察两年后对比两组治疗成效。
结果:经过治疗以后,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是96.00%,远远高于参照组的80.00%,组间差异明显,(P<0.05)。
结论:在进行诊治胆结石中采用胆结石微创手术后结合胆宁片进行诊治的成效更加明显。
[关键词]胆结石;胆宁片;胆结石微创手术;成效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8年7月-2019年7月我院收治的100名胆结石患者入组进行研究,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将其分成两组,每组50名。
参照组患者中男病患23名,女病患27名,年龄范围在36-55岁之间,年龄均值是(45.9±2.2)岁;患病时长7个月-9年,患病时长均值是(4.2±1.1)年。
实验组中男病患22名,女病患28名,年龄范围在35-56岁之间,年龄均值是(45.8±2.1)岁;患病时长9个月-9年,患病时长均值是(4.1±1.3)年。
两组对象的基本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予以对比。
1.2方法对两组患者均实行胆结石微创手术,详细如下:全部对象均实行传统微创手术,在对患者进行手术之前,医疗工作者要对患者进行手术的条件进行检测,对患者的心脏能力和肺部能力进行了解,从而知道患者是否适合进行手术治疗[1-2]。
在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检查以后,还要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对其的手术治疗计划进行拟定,并且做出相对应的调整,如此以确保患者的身体满足手术条件。
在患者进行手术之前对患者全麻,然后开始手术。
在整个手术期间,医疗工作者对患者的各项身体指征进行监测。
胆宁片对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后胆囊功能恢复的影响吕建军,李浩鹏,郭小川(湖北省武穴市中医医院,湖北武穴435400)[摘要] 观察胆宁片对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后胆囊功能恢复的影响。
选取胆囊结石患者65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所有患者行腹腔镜 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后,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防结石复发饮食指导,不给予任何防结石药物治 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术后第3天开始口服胆宁片,5片/次,3次/d,连续服用3个月。
比较2组患者随访期间胆囊结石复发率、胆囊收缩率、胆囊壁厚度、血浆胆囊收缩素(C C K)水平和消 化病生存质量指数(G I Q L I)等方面的差异。
随访至2年时,观察组的结石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G I Q L 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0.05)。
术后3个月、6个月,观察组胆囊收缩 率和C C K水平显著大于对照组均<0.05),胆囊壁厚度则显著小于对照组<0.05)。
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后,口服胆宁片可以通过提高胆囊收缩率和C C K水平、降低胆囊壁 厚度,有效地促进胆囊功能恢复,预防术后结石的复发,改善患者术后生存质量。
[关键词]腹腔镜;胆道镜;胆囊结石;胆宁片;结石复发率d o i:10.3969/j.i s s n.1008-8849.2019.01.025[中图分类号]R657.42[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008 -884 (019) 01 -0086-04胆囊结石是我国一种比较常见的胆管系统疾病,因其可引起胆绞痛、急性胆囊炎、继发性胆总管结石、急性胰腺炎等众多并发症,故需彻底治疗。
关于胆囊结石的治疗临床上存在两种方案,即切除胆囊去石和保胆取石。
有研究表明,有过结石或息肉的胆囊会诱发胆囊炎或发生癌变,主导提倡切除胆[3]曹洁,齐瑞,王辉昊.颈性眩晕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河北中医,2016,38(9):1416 -1417[4]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2010 版)[S].2010:12-13[5]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36[6]Jacobson GP,Newman CW.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 [ J ] . Arch Otolaryngol HeadNeck S urg,1990,116(4) :424 -427[7]郑长军.P L D D术对颈椎失稳所致颈性眩晕的治疗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03[8]祝安惠,刘玉良,崔斌,等.多排螺旋C T血管造影联合颈椎骨性结构评价对诊断颈性眩晕病因价值的研究[].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1,22(7):505 -508[9]闫廷飞,孙璟川,范丽,等.椎动脉扭曲对颈椎横突孔解剖形态影像学改变的影响[J].中华医学杂志,2016,96(23):1806 -1810囊以彻底去除结石[1]。
胆宁片预防内镜保胆取石术后胆囊结石复发的研究朱星屹;刘京山;张晓彤;赵期康;黄坤全;周东海;李晋忠;杜文;张海林;侯郑生;吴建华;赵鸿宇【期刊名称】《中国内镜杂志》【年(卷),期】2022(28)5【摘要】目的探讨中成药胆宁片在内镜保胆取石术(CGPC)后预防胆囊结石复发的作用,及其与牛磺熊去氧胆酸(TUDCA)的差异。
方法纳入2016年11月-2020年1月在北京大学首钢医院符合条件的CGPC后患者1868例,按取出结石的类型分为两个队列,A队列为取出胆固醇为主的结石,B队列为取出胆色素为主的结石,将每个队列中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DN组口服胆宁片(1.8 g/次,3次/d),TU组口服TUDCA(500 mg/次,1次/d),疗程为180 d,随访时间为36个月,记录胆囊结石复发及胆囊壁厚度的变化情况。
结果两种药物相互比较,在A队列,A-DN组与A-TU组的胆囊结石复发率无明显差异;在B队列,B-DN组的胆囊结石复发率明显低于B-TU组。
在两个队列中,DN组术后半年的平均胆囊壁厚度均明显薄于TU组。
结论CGPC后应用胆宁片有助于缓解术后胆囊炎症,能够有效地降低胆囊结石复发率,在预防胆色素为主的胆囊结石复发方面优于TUDCA。
【总页数】7页(P33-39)【作者】朱星屹;刘京山;张晓彤;赵期康;黄坤全;周东海;李晋忠;杜文;张海林;侯郑生;吴建华;赵鸿宇【作者单位】北京大学首钢医院普外一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7.4【相关文献】1.胆宁片预防腹腔镜保胆取石术后胆囊结石复发疗效观察2.胆宁片预防完全腹腔保胆取石术后胆囊结石复发的效果观察3.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后胆囊结石复发的研究进展4.胆宁片预防腹腔镜保胆取石术后胆囊结石复发疗效观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胆宁片预防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后结石复发的效果康昆波;谢元坚;彭静;陈志兴;黄晓伟【期刊名称】《右江医学》【年(卷),期】2023(51)1【摘要】目的探究胆宁片预防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术(LRCL)术后患者结石复发的效果。
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上犹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胆囊结石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
两组患者均给予LRCL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安慰剂,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口服胆宁片,持续3个月。
对两组患者进行12个月的随访。
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胆囊壁厚度、胆囊收缩率、血浆胆囊收缩素(CKK)水平;比较两组患者胆囊结石复发率及不良反应。
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6个月、12个月两组患者胆囊壁厚度降低,胆囊收缩率、血浆CKK水平及消化病生存质量指数(GIQLI)评分升高(P<0.01),观察组患者在术后6个月、12个月胆囊壁厚度低于对照组,胆囊收缩率、血浆CKK水平及GIQL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患者结石复发率低于对照组(2.78%vs 22.22%),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3.89%vs36.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后使用胆宁片可有效恢复胆囊功能,降低胆囊结石复发率及不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总页数】5页(P42-46)【作者】康昆波;谢元坚;彭静;陈志兴;黄晓伟【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上犹县人民医院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75.62【相关文献】1.胆宁片预防腹腔镜保胆取石术后胆囊结石复发疗效观察2.芪术利胆消石汤联合熊去氧胆酸片防治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后结石复发的疗效分析3.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治疗胆囊结石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分析4.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后结石复发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5.胆宁片预防腹腔镜保胆取石术后胆囊结石复发疗效观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